锚杆挡墙计算书_第1页
锚杆挡墙计算书_第2页
锚杆挡墙计算书_第3页
锚杆挡墙计算书_第4页
锚杆挡墙计算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肋板式锚杆挡墙计算书一、1#肋板式锚杆挡墙段本段锚杆挡墙由上部已建肋板式锚杆挡墙和下部拟建肋板式锚杆挡墙组成。上部已建肋板式锚杆挡墙高约12.5m,下部拟建挡墙高2.58.5m,上下两段挡墙坡率均为1:0.3,岩层由泥岩组成。挡墙滑塌影响区内无建筑物,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岩体内有一组外倾结构面对边坡稳定影响较大,外倾结构面倾角72°,粘聚力50 kPa,内摩擦角18°。泥岩岩体等效内摩擦角标准值取52°,破裂角取外倾结构面倾角72°与45°+ /2中的较小值,可取63.49°。虽然本段挡墙上部为已建成锚杆挡墙,但因本次设计在现有挡墙下

2、方开挖2.58.5m,会对现有挡墙产生较大影响,并且目前缺少已有挡墙的设计资料,无法对已有挡墙施工后的整体稳定做出判断。因此设计中对整个坡面采用肋板式锚杆挡墙加固,已有挡墙作为边坡稳定的安全储备。设计采用锚杆水平间距2.m,竖向间距2.5m,每束锚杆由2根直径28mm的二级钢筋组成,锚固长度4.5m。计算模型如图1所示。图1 计算简图肋板式锚杆挡墙的计算过程如下:1 基本资料(1)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二级(2)边坡重要性系数 1.0(3)边坡变形控制要求:不严格(4)边坡几何参数 岩石锚杆挡土墙高度 17.94(m) 坡顶覆土厚度 0(m) 破裂面内坡顶坡顶建筑层数:0 填土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3、0(°) 边坡坡率 1:n -0.3(俯斜为正,仰斜为负)(5)边坡力学参数 岩石重度24.5(kN/m3) 土体重度20(kN/m3) 外倾结构面破裂角 72 (°) 外倾结构面粘聚力 50(kPa) 外倾结构面内摩擦角 18 (°) 岩体等效内摩擦角 52 (°)(6)锚杆参数 锚杆类别:永久性锚杆 普通钢筋种类 HRB=335 普通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300 (MPa) 水泥砂浆注浆强度: M30 地层与锚固体粘结强度特征值 150(kPa)(7)采用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2 侧向岩压力计算2.1 以等效内摩擦角按侧

4、向主动土压力 (边坡规范)地表均布荷载标准值 20(kN/m)挡土墙墙背与水平面的夹角=106.66 (°)系数 1.091系数 0.0主动土压力系数 0.044主动土压力 174.88 (kN)2.2 外倾硬性结构面侧向岩压力 (边坡规范)地表均布荷载标准值 20(kN/m)挡土墙墙背与水平面的夹角 =106.66 (°)系数 1.091系数 0.228主动土压力系数 -0.427主动土压力 -1685 (kN)2.3 侧向岩压力的确定 根据地勘报告,边坡侧向岩压力分别以岩石等效内摩擦角按侧向土压力方法计算和以外倾结构面的参数按规范公式中的方法计算,取两种结果的较大值。侧

5、向岩压力 174.88 (kN)边坡侧向岩压力受岩体等效内摩擦角侧向土压力控制。2.4岩质边坡修正岩石压力侧向岩石压力的修正系数=1.01.0 174.88 (kN)岩石主动土压力水平分力 172.56(kN)3 锚杆计算3.1 锚杆轴向拉力值锚杆倾角 =15(°)荷载分项系数 1.3锚杆轴向拉力标准值 178.64(kN)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 232.23(kN)3.2 锚杆选型锚杆的水平间距 2.0(m)锚杆的垂直间距 2.5(m)锚筋工作条件系数 0.69每孔锚杆的受力 58.06(kN)锚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300000 (kPa) 0.00028048 (m2)钢筋直径 28

6、(mm)计算钢筋根数 0.456设计钢筋根数 23.3 锚杆锚固体与地层的锚固长度锚固体直径 120(mm)锚固体与地层粘结工作条件系数1锚杆轴向拉力标准值 45.91(kN)锚固段长度 0.812(m)3.4 锚杆钢筋与锚固砂浆间的锚固长度边坡重要性系数 1.0钢筋与砂浆粘结工作条件系数 0.6钢筋与砂浆粘结强度特征值 2400(kPa)多根钢筋折减系数:0.85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 59.68(kN)锚固段长度 0.388(m)3.5 确定锚杆锚固段长度理论设计锚固长度 0.8122(m)设计锚固段长度 4.5(m)4 面板计算将锚杆视为支承,计算面板受力。根据每孔锚杆的受力除以其受力范围,

7、即为面板的均布荷载。根据锚杆计算,锚杆的水平间距2.0(m),锚杆的垂直间距 2.5(m)边坡重要性系数 1.0每孔锚杆的受力 58.06(kN)面板的均布荷载 11.612(kN/m)面板跨中弯距 5.806(kN·m)面板钢筋截面积 1357(mm2)通过配筋计算,采用钢筋12150,面板厚度250mm,双层配筋。二、1#肋板式锚杆挡墙段本段锚杆挡墙由上部已建肋板式锚杆挡墙和下部拟建肋板式锚杆挡墙组成。上部已建肋板式锚杆挡墙高约12.5m,下部拟建挡墙高2.58.5m,上下两段挡墙坡率均为1:0.3,岩层由泥岩组成。挡墙滑塌影响区内有19层高居民楼,边坡损坏或发生大变形会产生严重

8、后果,所以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岩体内有一组外倾结构面对边坡稳定影响较大,外倾结构面倾角72°,粘聚力50 kPa,内摩擦角18°。泥岩岩体等效内摩擦角标准值取52°,破裂角取外倾结构面倾角72°与45°+ /2中的较小值,可取63.49°。虽然本段挡墙上部为已建成锚杆挡墙,但因本次设计在现有挡墙下方开挖2.58.5m,会对现有挡墙产生较大影响,并且目前缺少已有挡墙的设计资料,无法对已有挡墙施工后的整体稳定做出判断。因此设计中对整个坡面采用肋板式锚杆挡墙加固,已有挡墙作为边坡稳定的安全储备。设计采用锚杆水平间距2.m,竖向间距2.5m,

9、每束锚杆由3根直径28mm的二级钢筋组成,锚固长度5.0m。计算模型如图2所示。图2 计算简图肋板式锚杆挡墙的计算过程如下:1 基本资料(1)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一级(2)边坡重要性系数 1.1(3)边坡变形控制要求:严格(4)边坡几何参数 岩石锚杆挡土墙高度 18.97(m) 坡顶覆土厚度 0(m) 破裂面内坡顶坡顶建筑层数:19 填土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0(°) 边坡坡率 1:n -0.3(俯斜为正,仰斜为负)(5)边坡力学参数 岩石重度24.5(kN/m3) 土体重度20(kN/m3) 外倾结构面破裂角 72 (°) 外倾结构面粘聚力 50(kPa) 外倾结构面内摩擦角

10、 18 (°) 岩体等效内摩擦角 52 (°)(6)锚杆参数 锚杆类别:永久性锚杆 普通钢筋种类 HRB=335 普通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300 (MPa) 水泥砂浆注浆强度: M30 地层与锚固体粘结强度特征值 150(kPa)(7)采用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2 侧向岩压力计算2.1 以等效内摩擦角按侧向主动土压力 (边坡规范)地表均布荷载标准值 352.5(kN/m)挡土墙墙背与水平面的夹角=106.66 (°)系数 2.517系数 0.0主动土压力系数 0.1023主动土压力 451.09 (kN)2.2 外倾硬性结构面侧向岩

11、压力 (边坡规范)地表均布荷载标准值 352.5(kN/m)挡土墙墙背与水平面的夹角 =106.66 (°)系数 2.517系数 0.215主动土压力系数 -0.335主动土压力 -1477.87 (kN)2.3 侧向岩压力的确定 根据地勘报告,边坡侧向岩压力分别以岩石等效内摩擦角按侧向土压力方法计算和以外倾结构面的参数按规范公式中的方法计算,取两种结果的较大值。侧向岩压力 451.09 (kN)边坡侧向岩压力受岩体等效内摩擦角侧向土压力控制。2.4岩质边坡修正岩石压力侧向岩石压力的修正系数=1.351.35 608.97 (kN)岩石主动土压力水平分力 600.91(kN)3 锚杆

12、计算3.1 锚杆轴向拉力值锚杆倾角 =15(°)荷载分项系数 1.3锚杆轴向拉力标准值 622.09(kN)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 808.71 (kN)3.2 锚杆选型锚杆的水平间距 2.0(m)锚杆的垂直间距 2.5(m)锚筋工作条件系数 0.69每孔锚杆的受力 202.18(kN)锚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300000 (kPa) 0.0010744 (m2)钢筋直径 28(mm)计算钢筋根数 1.745设计钢筋根数 33.3 锚杆锚固体与地层的锚固长度锚固体直径 180(mm)锚固体与地层粘结工作条件系数1锚杆轴向拉力标准值 155.52(kN)锚固段长度 1.834(m)3.4 锚杆钢筋与锚固砂浆间的锚固长度边坡重要性系数 1.1钢筋与砂浆粘结工作条件系数 0.6钢筋与砂浆粘结强度特征值 2400(kPa)多根钢筋折减系数:0.7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 202.18(kN)锚固段长度 0.836(m)3.5 确定锚杆锚固段长度理论设计锚固长度 1.834(m)设计锚固段长度 5.0(m)4 面板计算将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