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眼中的俄国文学_第1页
我个人眼中的俄国文学_第2页
我个人眼中的俄国文学_第3页
我个人眼中的俄国文学_第4页
我个人眼中的俄国文学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我个人眼中的俄国文学 第一次接触俄罗斯文学应该是在初中课本中的普希金的那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将成为亲切的怀恋。这次接触也算是被动的,因为它是出现在中学语文课本里的。而当时我对普希金还处于零了解阶段,甚至在老师讲之前我还把他和巴金搞混。而真正第一次主动的接触俄罗斯文学作品应该是在初二时看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初为什么看这本书已经想不起来了,可能是老师或同学介绍吧。只记得那时读的时候还感觉其

2、中的语言还有许多晦涩之处,以至于对它的印象并不深,还有后来高尔基的童年看下来都有点迷迷糊糊的,不只是因为文化差异还是我理解能力差。而后又陆续的在课本中接触了契柯夫的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这样的短篇小说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印象最深的就是其中小人物的形象,滑稽可笑。还有果戈里的死魂灵,高尔基的三步曲的后两个,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都是听说过,没有拜读过。而选修了俄罗斯文学才知道还有布宁,托斯托耶夫斯基,别林斯基,梁赞诺夫,叶赛宁,阿赫马托娃等人。感觉俄罗斯人的名字最有趣的就是什么斯基,什么诺夫,什么娃。而我对俄罗斯的了解也很有限也就是彼得堡,莫斯科,斯大林,列宁,普京

3、,十月革命,维塔斯等,很肤浅的了解。下面就说一说我个人见解下的俄罗斯文学(我读过和了解一点的)和中国古代文学(也是我学过的)差异吧。首先是诗,我认为差异较大的是俄罗斯诗人创作了许多已爱情为中心的爱情诗,如普希金的致凯恩,大都是表现自己对爱情的渴望或对心爱的人以及爱情大胆的赞美和表白。而在我的印象中很少有这样的诗歌,虽然也有闺怨派诗歌但大都是表达对征人丈夫的思念之情来达到讽刺战争揭露官场的黑暗腐败等目的,大都不是为了个人私情。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俄国文学的爱情诗要表达的就是自己纯粹的赤裸裸的爱意,是一种个人主意,而我国的一些情诗大都是通过自己的遭遇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悲戚,表达对战争的不满,是一种

4、要社会共鸣的大我主意。当然中国也有表达爱意的民歌,大都在乐府民歌或诗经中一些先民文学。其中原因,纵向来说应该是时间引起的,时间差异较大;横向来讲应该是由于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文化传统,地域差异引起的吧。不同地域的人创造了自己的历史文化,而反过来不同的历史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从而出现了民族文化差异。还有就是中国诗歌大多反映自己的远大抱负,怀才不遇,讽刺统治阶级的黑暗,同情人民的疾苦等,这些俄国诗歌中也有,但表现的形式不一样,中国的大都比较委婉,用典故,意象来达到暗讽的目的,而俄国诗表达就相对豪放一些(我觉得)。当然19世纪后的白银时代也有意象派的诗用意象来营造特定的意境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5、再有就是中国诗歌格律性较强,而俄国诗就我知道的没有严格的格律,当然阅读时的韵律都有的,俄诗人中有两位在诗歌中只用动词来描绘,这不属于格律,只是一种文字技巧罢了。到此我突然发现好像中国不像俄国有许多爱情诗,可能是自古中国女人地位低于男人的,而结婚嫁人也是父母之约,基本上没有恋爱自由的,连受教育的权利都没,没社会基础就很少有爱情诗(近代也很少)。而俄国就不一样了,男女平等,自由开放的社会基础,平等的受教育权利,有了知识基础人与人之间的爱情摩擦(特别是文人)就会产生许多爱情诗,用来表达强烈的爱意,自然出现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这是我们五千年灿烂文明所不具有的。在就是俄国诗人写诗表达的是一种民族通感,写

6、爱情就要表达整个民族对纯洁爱情的赞颂,会引起全体国民的共鸣。而中国诗大都是为了入仕做官,即使是田园诗人也都是在看破官场的腐败之后才归隐的,这又是不同。还有俄国诗大都会受到全民的喜爱,著名诗人会很受追捧,而中国诗只是极少数几个志趣相同的文人才互相欣赏,不会得到全民的共鸣。从这看俄国诗才是反映民族的大我,而中国诗表现的是小我。以上是对中俄诗歌的小小比较,相对于小说来讲我个人还是不太喜欢诗歌,而我对俄国文学的了解(只是个人认识)在诗歌方面在选修俄罗斯文学之前基本上还是处于零了解阶段。而小说也就是读过几篇大都是短篇的,因为我个人不太喜欢长篇小说。如契柯夫作品就是我比较喜欢的类型,其中通过对小人物行为动

7、作肖像的生动夸张的描写来追问人性反映社会现实,感染力和讽刺力极强。就像中国的鲁迅,用犀利的笔触来刻画并揭露黑暗的现实生活,拷问灵魂。看过契柯夫的作品后人们往往会被书中滑稽的人物形象逗的哈哈大笑,但笑罢细想来却又不禁暗暗点头幡然醒悟。我觉得一部成功的小说作品就要达到这种效果。而在这方面中俄文学还是比较相似的。这也许是所有小说的共性吧 :不仅仅是为了描写一个人或一件事,而是为了通过对人物事件的描写来反映一个时代下的社会现实,引人深思。像果戈里的钦差大臣,死魂灵,契柯夫的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等,都是如此。中国近代许多作家像鲁迅的阿Q正传、祥林嫂,老舍的骆驼祥子等也是这样。这是不是由于中国当时受苏联社会主义影响下而带来的文学方面的影响呢?这是一个问题。还有听了俄罗斯文学之后我才知道不只是中国人才有安土重迁的情结,俄国人也有像阿赫马托娃在遭受政府迫害时仍不离开自己的祖国,这又是其民族性的体现。还有俄国特有的流亡派诗人,虽然他们因种种原因而被迫漂泊在欧洲但一心思念的还是祖国的山水,这一点很像中国古代的一些爱国诗人,虽远在异国他乡也挡不住那一颗颗火热的赤子之心。如波普拉夫斯基等。自18世纪以来群星闪耀的俄国文坛和那浩如烟海而又深如宇宙的文学作品并非我能评论和指点的,并不是通过俄罗斯文学这门课程就能有深刻体会的。而以上我对此的看法也仅仅是基于我个人对俄国文学和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