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学生实验报告院别:电子信息学院课程名称:微处理器实验班级无线技术14姓名学号实验名称A/D与D/A转换实验实验时间2016年11月25日成绩教师签名批改时间报告内容、实验目的和任务1、熟悉A/D转换和D/A转换的基本原理。2、掌握单片机内部 A/D转换器的特性及程序控制方法。3、掌握利用PWM技术实现D/A转换的原理及程序控制方法。二、实验原理简介A/D转换器(ADC的作用是实现模拟量到数字量的线性转换,常用A/D转换器类型包括双积分型和逐次逼近型。双积分型A/D转换器的优点是转换精度高,抗干扰性能好,缺点是转换速度慢。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速度较快,精度略低于双积分型。S
2、TC12C5A60S单片机内部自带 8路10位逐次逼近型 A/D转换器,可在程序控制下,将 ADC0ADC(与 P1 口引脚复用)中任何一路模拟输入转换为等比例的10位数字量。为便于程序控制,STC12C5A60S2新增多个与A/D转换器相关的特殊功能寄存器(SFF),常用寄存器的功能及各位含义如下:P1ASF模拟功能控制寄存器(字节地址为 9DHP1ASFFl fiASF 円韶护Pl 4A3FP13ASFPlLASFP1(SE;P1ASF 的Di位设为0时,P1.i位用作普通I/O 口;P1ASF 的Di位设为1时,P1.i位用作ADCi模拟输入引脚。ADC_CONTRDC控制寄存器(字节地
3、址为 BCHADC .<5PEED1SPEEDOAll Ft .AGADC STARTCHS2CHS1CH SO0时,关闭A/D转换器电源,设为AIL KITRADC_POWER于 A/D转换器电源控制,设为转换器电源。开启A/D转换器电源;SPEED1、SPEED0用于A/D转换速度设置,设为个时钟周期;ADC_FLAG为转换结束标志位,A/D转换完成后00/01/10/11 时,A/D转换分别需要ADC_FLA(自动置1 (需通过程序清1时,开启A/D540/360/180/90ADC_START用于A/D转换启动控制,设为 1时,开始A/D转换(转换结束后 ADCCHS2、CHS1
4、 CHS0用于模拟输入通道选择,其8种组合分别对应选择 ADC0ADC通道。ADC_RE和ADC_RESLA/D转换结果寄存器(字节地址分别为 BDH和BEH0);STAR自 动清 0);【出1)71)4D3kFDIT)0JLDC 胺ADC RESL注:STC12C5A60S新增 AUXR1寄存器中 ADRJ位由复位时默认的 0改为1,贝U ADC RE和 ADC RES将改为分别存放转换结果的高2位和低8位。此外,STC12C5A60S2的A/D转换器也支持中断控制。STC12C5A60S2中A/D转换器的控制流程与传统ADC0809芯片类似:1)设置P1ASF寄存器,指定P1 口某口线用作
5、 ADC俞入引脚;2)设置ADC_CONT寄存器,开启A/D转换器电源,选择转换速度及通 道,并启动转换;3)查询ADC_CONT寄存器的ADC_FLAG位,判断转换是否结束;4) ADC_FLAG位变为1时,转换结束,读取 ADC_RE和ADC_RES寄存器,组成10位A/D转换结果。图为ZSC-1实验箱的STC12C5A60S2的 A/D转换实验电路。电位器 W101产生05V模拟电压,L101L108以二进制或其它形式显示,通过ADC1引脚输入单片机进行 A/D转换,转换结果可通过发光管 也可用于控制蜂鸣器 BZ1的发声频率。VCCwin 1 亦I?Vccr(koi tjpML IfTl
6、 UfSAfeirCPM M3CLFNHPA;PH) 1P3 4njiWiJ剛MH)7图 3.8.1 A/D转换实验电路D/A 转换器(DAC的作用是实现数字量到模拟量的线性转换。为实现D/A转换,除了在单片机外部配置专用D/A转换器芯片外,还可使用成本较低的PWM加低通滤波的方法,其依据的主要原理是:PWM!号的平均电压正比于信号的占空比。本实验即使用该方法实现D/A转换,电路如图所示。单片机在程序控制下,以一定的时间间隔,通过P1.4 口线动态输出不同占空比的PWM信号,经电阻、电容组成的低通滤波器滤波后,即可在排针J101的2脚得到各时间点幅值正比于对应占空比的连续模拟信号。对于普通80
7、C51单片机,一般是通过程序控制通用定时 /计数器并配合中断处理, 来产生所需的PWI 信号。STC12C5A60S2除具有普通80C51的两个通用定时/计数器外,还增加了具有多种工作模式的两路 可编程计数器阵列(PCA模块,能够非常方便地产生两路频率相同而占空比独立的PWM!号,其中,PWM通过P1.3 (也可切换到 P4.2 )输出,PWM通过P1.4 (也可切换到 P4.3)输出。FI.41J_1_ 2-Or-fl 01U luF图3.8.2 D/A 转换实验电路PWM输出相关的SFR包括:STC12C5A60S2新增多个与 PCA相关的SFR 其中,本实验涉及的CCON PCA控制寄存
8、器(字节地址为 D8HCCDS CFLIT-|- CLFl tCFO其中,CR为PCA运行控制位,设为 0时,关闭PCA,设为1时,启动PCA。CMODPCA工作模式寄存器(字节地址为 D9HCWD CIDL-ICPS2 CHICPSQ 苗|其中,CPS2、CPS1、CPS0、用于PCA时钟源选择,例如,100组合时以系统时钟(其频率为晶振频 率)为PCA时钟,000组合时以系统时钟的 12分频为PCA时钟。CCAPM1PCA模块1的模式寄存器(字节地址为 DBHCCAPU1FC'I :l.CAPP ICAFMMATITOG ImiECCFl其中,为使PCA模块1工作在8位PWM无中断
9、模式,应将 ECOM1和PWM1两位设为1,其它 位设为0。此外,CCAP1H(字节地址为 FBH和CCAP1L(字节地址为 EBH分别是PCA模块1捕捉/比较寄存 器的高8位和低8位。在8位PWM模式下,当PCA计数器低8位(CL)的值小于CCAP1L时,PWM1I脚 输出为低,大于或等于 CCAP1LM, PWM引脚输出为高;另外,当 CL的值由FFH加到00H (溢出)时, CCAP1H勺当前值自动加载到 CCAP1冲,因此,程序只需对CCAP1H进行设定,即可在PWM引脚稳定输 出相应占空比的PWMt号。三、实验设备1、PC机一台(已安装 Keil uVision 、STC_ISP等软
10、件);2、ZSC-1单片机实验箱一台。四、实验内容和步骤实验步骤: 在Keil中编写源程序。 在Keil中创建工程,加入源程序文件, 设置选项,进行汇编/编译、连接、转换处理,生成HEX 格式的单片机程序文件。 用串行电缆连接实验箱和PC机各自的串行通信口,并运行PC机上的STC_ISP程序,进行单片机程序下载(注意 MCU1要先断电再上电)。 运行单片机程序,调节 W101电位器,观察发光管显示的变化。实验内容:(一) A/D (Mcu1 内部 ADC)1、设计程序,以0.2秒为间隔,采集 ADC ( P1.1)脚的输入电压,将数字量显示在LED上,并通过串口发送出去。程序代码如下:#in
11、clude<reg51.h>#i nclude<INTRINS.h>typedef un sig ned char uin t8;sfr P1ASF=0x9D;sfr ADC_CONTR=0xBC;sfr ADC_RES=0xBD;uin t8 ADC(ui nt8 ch);void Uartl ni t();void UartSe ndByte(ui nt8 x);void Delay(i nt ms);void mai n()uin t8 N;Uartl nit();while(1)N=ADC;P0=N;UartSe ndByte(N);Delay(200);uin
12、 t8 ADC(ui nt8 ch) P1ASF=1<<ch;ADC_CONTR=Ox88+ch;_n op_();while(ADC_CONTR&0x10)=0);ADC_CONTR&=0x10;return ADC_RES;void UartI nit()TMOD=0x20;TH1=TL 仁OxFD;TR1=1;SCON=Ox5O;void UartSe ndByte(ui nt8 x)SBUF=x;while(!TI);TI=0;void Delay(i nt ms)int i;while(ms-)for(i=700;i;i-);仿真结果如下:程序文件| EE
13、PRDH丈件申口助于工程文件 送援冲区4?3soo4BrFF7FfE 9 o B F F 4 2 o 4- F FE 9 A F F4 2 o 4 F F I a- c c J I4 2 o 4 F FE 9 o K F F F4 4 F F FE 5 B f F F4 3 o 4 _F F IE -yD B F F 3!34 q FF _53AFF_ 3 2 4 4?B g 2 B F F 3 2 2 4 F F35 35 3535 36 35 3f29 211AIA19IB181:4D 4C4B4B4C4C4B41QE 牺4A4E4$QB4B41FF FFFF?FFFFFIfFlFF FF
14、7FFFFFFF7FFl2、设计程序,用P1.1脚电压控制蜂鸣器发声频率。 程序代码如下:#in clude<reg51.h>#in clude<INTRINS.h> typedef un sig ned char uint8; sfr P1ASF=0x9D;sfr ADC_CONTR=OxBC; sfr ADC_RES=OxBD;uint8 ADC(uint8 ch);void UartI ni t();void UartSe ndByte(ui nt8 x);void Delay(i nt ms);void mai n()uin t8 N;UartI nit();w
15、hile(1)N=ADC(1);P0=N; P0=(1<<N/32);Delay(200); N+=1000; while(-N); P1A1=0x01;uin t8 ADC(ui nt8 ch) P1ASF=1<<ch;ADC CONTR=0x88+ch;_no p_();while(ADC_CONTR&0x10)=0);ADC_CONTR&=0x10;return ADC_RES;void UartI nit()TMOD=0x20;TH1=TL 仁OxFD;TR1=1;SCON=Ox5O;void UartSe ndByte(ui nt8 x)SBU
16、F=x;while(!TI);TI=0;void Delay(i nt ms)int i;while(ms-)for(i=700;i;i-);(二) D/A (Mcu1 内部 PCA 输出 PWM+ 外部 RCLPF)1、设计程序,利用STC12C5A60S2 单片机内部PCA模块产生PWM信号,经低通滤波后输出锯齿波。程序代码如下:#in clude <reg51.h>typedef un sig ned char uin t8;typedef un sig ned int uin t16;sfr CMOD=0xD9;sfr CCAP M仁 0xDB;sbit CR=0xDE;s
17、fr CCAP1H=0xFB;sbit bo=P1A1;void Delay(uint16 ms);void Pwml nit() CMOD=0x08;CCAP M仁 0x42;CR=1;void PwmOut(ui nt8 Duty) CCAP1H=255-Duty;void mai n()int i,j;PwmI ni t();/*while PwmOut(30);Delay(800);PwmOut(120);Delay(800);*/while(1) for(i=1;i<254;i+)PwmOut(i); j=100; while(-j);void Delay(uint16 ms)
18、 int i,j;for(i=0;i<ms;i+) for(j=0;j<100;j+);仿真波形如右图所示:2、设计程序,利用 STC12C5A60S2 单片机内部 PCA模块产生PWM信号,经低通滤波后输出正弦 波。程序代码如下:#in elude <reg51.h>typedef un sig ned char uin t8;typedef un sig ned int uin t16;sfr CMOD=OxD9;sfr CCAP M仁 0xDB;sbit CR=0xDE;sfr CCAP1H=0xFB;sbit bo=P1A1;uin t8 code Sin Table=127,152,176,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俗地区文化课件
- 2025【短期岗位劳动合同】临时岗位劳动合同
- 2025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参考范本
- 2025委托研发合同范本
- 2025国际BOT投资合同范本参考
- 2025质押担保借款合同书模板
- 2025建筑外墙装修工程施工合同
- 2025年物业委托管理合同范本
- 老年护理理论知识
- 进一步加强文明素质教育
- 国家医保局-2024年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培训班-DRG.DIP2.0版培训
- 智障个别化教育计划案例(3篇)
- 2025届新高考语文热点冲刺复习:新高考作文教学及备考策略
- (高清版)DB3204∕T 1024-2021 污水排入城镇污水管网排放口设置技术规范
- 海南省海口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期中考试(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旅游消费者行为学课件:社会群体与旅游消费者行为
- 《材料成形测试技术》课件-第7章 轧制过程在线检测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课件 第5单元 第5课时 有趣的算式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含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单元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学情分析等)
- 小学生情绪管理课件幽默
- 短视频与直播电商教学大纲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