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密级:XXXXXX项目基坑监测实施方案XXXXXX二O三年七月xxxxxxxxx基坑监测实施方案测绘资质:国家甲级 质量体系认证:£09001:2008测绘专业任务承担单位(盖章):设计负责人:项目负责:审核意见:同意实施主要编写人: 签 名:签 名:2013年 月 日2013年 月 日批准单位或分院(盖章):审批意见:审批人:2013年月日1 工程概况 11.1 地理位置: 11.2 主体建筑概况 11.3 工程地质条件 11.4 基坑周边环境条件 11.5 基坑说明 21.6 基坑支护情况 22 监测内容 23 监测项目 24 目标 34.1 实施测量工作原则 34.2 产品质量
2、目标 34.3 安全生产目标 45 已有资料 46 监测规范依据 47 仪器设备及人员 47.1 仪器设备 47.1.1 硬件 47.1.2 软件 57.2 人员组织 57.2.1 项目管理人员 57.2.2 其他工作人员 57.3 成果的种类、坐标系统及高程基准 57.3.1 成果的种类 57.3.2 坐标系统 67.3.3 高程基准 68 监测方案设计 68.1 点位布设 68.2 点位保护 78.3 报警值 78.4 监测频率 99 监测实施步骤 99.1 测量基准的引入 99.1.1 高程基准引入 99.1.2 平面基准引入 109.2 基准点测量 109.2.1 高程基准测量 109
3、.2.2 平面基准测量 109.3工作点测量 109.3.1 工作点高程测量 109.3.2 工作点平面测量 109.4 基坑顶部水平、竖向位移观测 109.4.1 垂直位移监测点的测量 109.4.2 水平位移监测点的测量 119.5 冠梁顶部水平、竖向位移观测 119.5.1 垂直位移监测点的测量 119.5.2 水平位移监测点的测量 119.6 预应力锚索应力观测 129.7 深层水平位移观测 129.8 水位变化观测 129.9 基坑周围建筑物水平、竖向位移观测 129.9.1 垂直位移监测点的测量 129.9.2 水平位移监测点的测量 139.10 基坑周围及道路沉降观测 139.1
4、1 基坑周围管线水平、竖向位移观测 139.11.1 垂直位移监测点的测量 139.11.2 水平位移监测点的测量 1410 成果资料整理及提交 1410.1 过程资料 1410.2 最终成果资料 1411 质量控制措施 1411.1 质量控制流程图 1411.2 项目质量检查主要人员 1511.3 检查原则 1511.4 产品生产控制的关键点 1511.5 检查要求比例 1511.6 记录表格 1512 数据安全措施 1512.1 数据安全 1512.2 数据备份 1613 经费预算 16附表 1 16附表 2 17附表 3 18附表 4 19附表 5 20附表 6 21附表 7 22附表
5、8 22附图 231 工程概况1.1 地理位置:拟建场地位于昆明市XX区,南XX路,西临xx(xxxx)o1.2 主体建筑概况本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11111m2总建筑面积11111川,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11111 m2 ,地下 111111 m2 ,地上由 3 栋 30 层(H=99.9m)、2 栋 22 层 (H=99.9m)的塔楼和2层的裙楼组成,整体设置2层地下室。1.3 工程地质条件根据现场工程地质调查及钻探 45m 深度范围内分布地基土为:场区表层分布第 四系人工堆积(Qm)层,其下为第四系冲、洪积(Qal+pl )层,岩性为粉质粘土; 第四系冲、湖积( Qal+l )层,岩性为
6、粉质粘土、粘土、淤泥质粘土、泥炭质土、含 粘性土砾砂、粉土等。1.4 基坑周边环境条件( 一) 基坑周边建筑物及道路情况(1) 基坑北侧为一条规划路,路宽20m 距离基坑开挖边线最近处约4.0m,往北为xxxxxxo(2) 基坑东侧为xx路,路宽约 40m距离基坑开挖边线约 47.0m、距离基 坑开挖边线约17.9米处,一条xx河。(3) 基坑东南侧为XXX办公楼,房子距离基坑开挖边线最近处约 9.8米。(4) 基坑南侧,距离基坑边线 27.7m米处,有一条排水沟。距离基坑边线约 50m,为xxx 路。(5) 基坑西侧为xx路,路宽20m,距离基坑开挖边线约8.1mo( 二 ) 场地周边市政管
7、线(道)情况(1) 场地西侧:分布着一条 DN200输配水管,埋深0.76m,距离基坑开挖边 线约9.5m; 条300x 150供电,埋深2.66m; 条DN600雨水管,埋深2.02m; 一 条DN600污水管,埋深1.28m。(2) 场地南侧:分布着污水管、供电、输配水、雨水、交通电信等,距离基坑看开挖边线相对较远,最近一条约 27m.(3)场地东南侧:一条300X150供电,埋深1.3m,距离基坑边线约3.8m; 一条300X 150中国电信,埋深0.55m,距离基坑边线约5.6m; 条DN200污水管, 埋深1.2m,距离基坑开挖边线约8.1m。1.5 基坑说明基坑开挖深度约8.29.
8、2m,支护周长约786米。根据基坑的工程地质条件、基坑开挖深度及周边环境条件等内容,本次基坑等 级定义为一级。1.6 基坑支护情况该工程是在建(构)筑物较稀疏、但施工场地受到限制的区域内进行基坑开 挖,基坑周边有道路、建筑物,经综合比较分析,结合类似工程经验,为尽可能避 免基坑开挖对周围建(构)筑物、道路的影响,采用800 (600)钻孔灌注桩+ 预应力锚索”的支护方案。从现状地面标高以1:0:5放坡至1889.60m,从1890.10m标高施工一排 800或 600长螺旋钻孔灌注桩,桩长有 15m 16m 18m 17m 20m在支护桩后施工一排 500深层搅拌止水桩,桩长 10m 11m
9、12m 14m在桩顶施工一排冠梁,截面尺 寸为1000mrX 600mn或 800mrX 600mm从开挖平台至基底施工两排或三排锚索。2 监测内容监测是控制基坑支护施工评估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的重要指标,对于配合信息 化施工,保证基坑和周边建构筑物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本次监测根据项目基坑开挖 深度以及规范要求,定义监测等级为一级,监测内容包括基坑顶部水平及竖向位移 观测、冠梁顶部水平、竖向位移点布设、预应力锚索应力观测、深层水平位移观 测、水位变化观测、基坑周围建筑物水平及竖向位移观测、基坑周围道路沉降观 测、基坑周围管线水平及竖向位移观测。3 监测项目本项目监测项目分为八个部分:1)基坑顶部水
10、平、竖向位移观测。2) 冠梁顶部水平、竖向位移点布设。3) 预应力锚索应力观测。4) 深层水平位移观测。5) 水位变化观测。6) 基坑周围建筑物水平、竖向位移观测。7) 基坑周围道路沉降观测。8) 基坑周围管线水平、竖向位移观测。根据基坑支护设计以及规范要求,本项目监测点数如下:布设监测基准点 3 点,基坑顶部水平、竖向位移观测点 38 点;冠梁顶部水平、 竖向位移点观测点 37 点;预应力锚索应力观测点 18 点;深层水平位移观测点 16 点;水位变化观测点 16 点;基坑周围建筑物水平、竖向位移观测点 27 点;基坑周 围道路沉降观测点 9 点;基坑周围管线水平、竖向位移观测点 10点(以
11、上点位可根 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4 目标4.1 实施测量工作原则1) 严格按相关规范、规程进行施工。2) 在项目建设中,以最优的测量方案、科学、经济的作业模式配置相应的设 备。3) 各项数据指标达到报警值时,立即先以电话的方式向业主方、监理方、施工 方进行通知,之后尽快完善资料,再以书面的形式进行报警。4) 每次观测完毕按实际情况填写报表,并交工程负责人及监理负责人进行确 认。4.2 产品质量目标1) 按合同的要求,按时按量完成。2) 严格按下述引用标准的要求进行作业。3) 产品质量符合下述引用标准的规定。4) 一次性通过用户的验收。4.3 安全生产目标1) 无重大人员设备事故发生。
12、2) 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现象发生。5 已有资料1) 有建设方提供的总平面图及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可作为项目监测点布置的依 据。2) 项目周围有XXXXXXX的二等水准点。3) 项目周围有xxxxxxxxXo6 监测规范依据1) GB50497-200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2) 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3) GB/T 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4) 经批准的实施方案。5) 项目合同书。7 仪器设备及人员7.1 仪器设备7.1.1 硬件1) GPS接收机:双频GPS接收机,标称精度为:。2) 水准仪:本项目使用的 DNA03型水准仪,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中数偶
13、然中 误差w± 1.0mm通过专门机构检定,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3) 全站仪:本项目使用的全站仪,测角精度w0.5秒,测距标称精度不超过,通过专门机构检定,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4) 测斜仪:本项目使用的侧斜仪,系统精度不低于0.25mm/m分辨率不低于0.02mm/500mm 通过专门机构检定,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5) 应力 仪: 本项目使用的 应力仪 , 精度不低于 0.5%F*S, 分辨率不低于 0.2%F*S,通过专门机构检定,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6)水位计:本项目使用的水位计,量测精度不低于10mm通过专门机构检定,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7)计算机:配置便携
14、式计算机和台式机,操作系统为WindowsXp办公软件为Office2007,能够正常运行本项目投入的测量软件。8)交通工具:汽车。9)通信工具:对讲机,移动电话。10)其它设备:发电机等。7.1.2 软件1)测量软件:水平位移平差软件1套,垂直位移平差软件1套,变形测量数 据分析软件1套。2)系统软件:WindowsXP及 Office2007。7.2 人员组织7.2.1 项目管理人员序号姓名分工职称职务职责和权限1XXXXXX高级 工程师XXXXXXXXX2XXXXXX工程师XXXXXXXXX3XXXXXX助理工程师XXXXXXXXX4XXXXXX助理工程师XXXXXXXXX5XXXXXX
15、助理工程师XXXXXXXXX7.2.2其他工作人员观测人员1人,观测记录人员1人,水准尺及棱镜扶尺人员 2人,安全及驾 驶员1人,检查及协调人员1人。7.3 成果的种类、坐标系统及高程基准7.3.1 成果的种类本项目形成的成果主要有:监测项目总结报告、监测点成果数据资料、监测点 变化量及曲线图。7.3.2 坐标系统1987 年昆明坐标系。7.3.3 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8 监测方案设计8.1 点位布设1) 基准点的布设根据项目的情况,在远离施工地块稳定处共布设 3 个基准点,点位设置特制大 铁钉。2) 基坑顶部水平、竖向位移点布设 根据基坑支护设计要求,现场布设基坑顶部水平、竖向位移
16、点 38 个,点间距约 为 20 米,点位标识选用特制大铁钉。3) 冠梁顶部水平、竖向位移点布设 根据基坑支护设计要求,现场布设基坑顶部水平、竖向位移点 37 个,点间距约 为 20 米,点位标识选用特制大铁钉。4) 锚索应力监测点布设 根据基坑支护设计要求,现场布设锚索应力监测点 18 点。5)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 根据基坑支护设计要求,现场布设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 16 点,点间距约为 40 米。施工期间,将测斜管埋设于边坡附近土体中,测斜管埋设长度为基坑开挖深度 的 1.5 倍。6) 地下水位观测孔布设 根据基坑支护设计要求,现场布设水位观测孔 16点,点间距约为 40 米。7) 基坑周围
17、建筑物监测点布设 根据现场条件布设周围建筑物水平、垂直位移监测点 27 点,点位标识选用特制 大铁钉。8) 基坑周围道路沉降监测点布设根据现场条件布设周围道路沉降监测点10点,点位标识选用特制大铁钉。9)基坑周围管线监测点布设根据现场条件布设周围管线水平及竖向位移监测点9点,点位标识选用特制标志。8.2 点位保护根据现场条件情况,监测单位及施工单位应加大力度对各测量点位的保护,施 工单位派专人每天对监测点位进行巡视。8.3 报警值根据设计以及规范要求:1)基坑顶部水平位移监测报警值:累计值3mm/d。2)基坑顶部竖向位移监测报警值:累计值3mm/d。3)冠梁顶部水平位移监测报警值:累计值 3m
18、m/d。4)冠梁顶部竖向位移监测报警值:累计值 3mm/d。5)锚索应力监测报警值:基坑支护设计值的70%6)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报警值:累计值,变化速率讪>3mm/d。7)坑外地下水位监测报警值:累计值500mm/d 。8)基坑周围建筑物水平位移监测报警值:累计值> 3mm/d。,变化速率匸9)基坑周围建筑物竖向位移监测报警值:累计值> 3mm/d。10)基坑周围道路竖向位移监测报警值:累计值> 3mm/d。,变化速率11)基坑周围管线水平位移监测报警值:累计值> 3mm/d。,变化速率12)基坑周围管线竖向位移监测报警值:累计值,变化速率勺 > 3mm/d。
19、8.4 监测频率根据项目施工情况,根据基坑设计监测要求,规定监测周期,如下:1)按照项目实际情况,基准点检验值在限差内,每2个月复测1次。2)我院为第三方监测单位,根据规范要求,监测频率综合考虑了基坑类别以及 周边环境、自然条件的变化和当地经验确定监测频率,如下表:项目基坑开挖至底板浇注完成底板浇注完成至回填完工基坑顶部水平、竖向位移观测1 次 /3d1 次/7d冠梁顶部水平、竖向位移观测1 次 /3d1 次/7d预应力锚索应力观测1 次 /3d1 次/7d深层水平位移观测1 次 /3d1 次/7d水位变化观测1 次 /3d1 次/7d基坑周围建筑物水平、竖向位移观测1 次 /3d1 次/7d
20、基坑周围及道路沉降观测1 次 /3d1 次/7d基坑周围管线水平、竖向位移观测1 次 /3d1 次/7d注:监测频率可根据开挖深度、突变情况、雨季施工等情况适当增减观测周期9监测实施步骤9.1 测量基准的引入为了对项目更好的管理,并分析项目与周边建筑的关系,弓I入建设项目当地的 测量基准是最好的办法,根据项目所在地的位置,通过对甲方提供的相关资料的分 析,确认该项目的高程基准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坐标系为1987年昆明坐标系9.1.1 高程基准引入以附近水准点为起算,以监测基准点为点位,按规范要求,布设为闭合水准路 线,将1985国家高程基准引入到项目的基准点上。平面基准引入以XXXX为起算
21、,以监测基准点为点位,按GNSS 级测量的要求,将1987年昆明坐标系引入到项目的基准点上。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W1/20000。9.2 基准点测量9.2.1 高程基准测量以XXX为起算点,按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与其它基准点形成水准闭合环,环闭合差VD_Dd? ? ?9.2.2 平面基准测量以XXX为起算,以监测基准点为点位,按GNSS3等测量的要求,建立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W1/45000。9.3工作点测量9.3.1 工作点高程测量以XXX为起算点,按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与其它基准点及工作点形成水准闭合环,环闭合差D_Dd ?9.3.2 工作点平面测量以XXX为起算,以监
22、测基准点为点位,按GNSS-级测量的要求,建立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1/20000。9.4 基坑顶部水平、竖向位移观测9.4.1 垂直位移监测点的测量1)采用相同的观测方法和观测路线、使用同一监测仪器、固定观测人员。2)以基准点为起点,按三等水准测量的要求与各监测点形成水准闭合环。3)观测采用高精度电子水准仪,因瓦水准尺,观测方法采用三等水准要求。4)监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942水平位移监测点的测量1)采用相同的观测方法和观测路线、使用同一监测仪器、固定观测人员。2)观测方法为极坐标法。即:在基准点或工作点上设站,对每个监测点进行 测量,水平角观测3个测回;距离按单向2测回测定
23、。3)监测点坐标中误差9.5 冠梁顶部水平、竖向位移观测9.5.1 垂直位移监测点的测量5)采用相同的观测方法和观测路线、使用同一监测仪器、固定观测人员。6)以基准点为起点,按三等水准测量的要求与各监测点形成水准闭合环。7)观测采用高精度电子水准仪,因瓦水准尺,观测方法采用三等水准要求。8)监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9.5.2 水平位移监测点的测量4)采用相同的观测方法和观测路线、使用同一监测仪器、固定观测人员。5)观测方法为极坐标法。即:在基准点或工作点上设站,对每个监测点进行 测量,水平角观测3个测回;距离按单向2测回测定。6)监测点坐标中误差9.6 预应力锚索应力观测1) 锚索应力监测采用专用
24、应力仪。2) 应力仪与锚索一同埋设,并取连续 2d 获得的稳定测试数据的平均值作为 初始值。3) 仪器量测精度不低于 0.5%F*S, 分辨率不低于 0.2%F*S。9.7 深层水平位移观测1) 采用在距基坑边缘约 2 米处的土体中预埋侧斜管、通过侧斜仪观测各深度 处水平位移。2) 侧斜管在基坑开挖前 1 周进行埋设,埋设深度为基坑开挖深度 1.5 倍,以 保证监测质量。3) 确定出侧斜管管口坐标及高程,做出醒目标志并加以保护。4) 初始观测值应连续观测 3 次取平均值,每次观测时,把探头放入孔底 5 分 钟预热后方进行观测。5) 每次观测时,自上而下沿倒槽每隔 1m 观测一次,并记录数据,对
25、观测数 据存有怀疑可以重测取值。6) 仪器系统精度不低于0.25mm/n,分辨率不低于0.02mm/500mm9.8 水位变化观测1) 地下水位监测通过孔内设置水位管,采用水位计进行量测。2) 水位管在基坑开始降水前至少一周埋设,逐日连续观测水位并取得稳定初 始值。3) 水位量测精度不低于 10mm。9.9 基坑周围建筑物水平、竖向位移观测9.9.1 垂直位移监测点的测量1) 采用相同的观测方法和观测路线、使用同一监测仪器、固定观测人员。2) 以基准点为起点,按三等水准测量的要求与各监测点形成水准闭合环。3) 观测采用高精度电子水准仪,因瓦水准尺,观测方法采用三等水准要求。4)监测点测站高差中
26、误差9.9.2 水平位移监测点的测量1)采用相同的观测方法和观测路线、使用同一监测仪器、固定观测人员。2)观测方法为极坐标法。即:在基准点或工作点上设站,对每个监测点进行 测量,水平角观测3个测回;距离按单向2测回测定。3)监测点坐标中误差9.10 基坑周围及道路沉降观测1)采用相同的观测方法和观测路线、使用同一监测仪器、固定观测人员。2)以基准点为起点,按三等水准测量的要求与各监测点形成水准闭合环。3)观测采用高精度电子水准仪,因瓦水准尺,观测方法采用二等水准要求。4)监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9.11 基坑周围管线水平、竖向位移观测9.11.1 垂直位移监测点的测量1)采用相同的观测方法和观测路
27、线、使用同一监测仪器、固定观测人员。2)以基准点为起点,按三等水准测量的要求与各监测点形成水准闭合环。4)监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3)观测采用高精度电子水准仪,因瓦水准尺,观测方法采用二等水准要求。水平位移监测点的测量1)采用相同的观测方法和观测路线、使用同一监测仪器、固定观测人员。2)观测方法为极坐标法。即:在基准点或工作点上设站,对每个监测点进行测量,水平角观测3个测回;距离按单向2测回测定。3)监测点坐标中误差1410成果资料整理及提交10.1 过程资料1)每次监测完提交变形观测快报(各观测点变形量统计表)。2)当变形量达到报警值时,进行简要说明,并及时通知甲方。10.2 最终成果资料1)技
28、术实施方案。2)点位分布平面图。3)各项监测点成果表。4)各项监测位移变化图。5)技术报告书。11质量控制措施11.1 质量控制流程图项目技术总负责人 _ _ 实施负责人 IT现场技术负责人>iz专职检查员第1主任工程师ii_组级检查员11.2项目质量检查主要人员序号姓名分工职称职务职责和权限1XXXXXX工程师XXXXXX2XXXXXX助理工 程师XXXXXX3XXXXXX工程师XXXXXX11.3检查原则1)为了保证测绘产品的质量,按“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对测绘产品全 过程进行严密的质量控制。2)各工序间的产品必须符合要求后方可进入下一工序。11.4 产品生产控制的关键点序号关键
29、点内容及记录形式1监测基准点测量严格按规范作业,形成观测记录、数据资料。2监测点测量严格按规范作业,形成观测记录、数据资料。11.5 检查要求比例1)控制资料200%佥查;文字资料200%佥查2)平差计算采取两人独立计算。11.6 记录表格按我院质量体系的文件要求提交相应的表格,见附表。12数据安全措施12.1 数据安全1)监测数据为用户的专用数据,成果数据必须妥善保护,任何人不得将与项目形成的成果数据复制或打印给其他人员2)项目对外提供数据的放行需由项目负责批准。12.2 数据备份每日形成的成果数据,按日期累积备份。13经费预算见项目合同书附表1基坑顶部水平、竖向位移监测报表第次工程名称:天气:观测者:计算者:校核者:测试时间: 年 月曰占八、 号水平位移竖向位移备注本次测试值(mm)单次变化(mm)累计变化量(mr)变化速率(mm/d)本次测试值(mm)单次变化(mm)累计变化量(mr)变化速率(mm/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印刷画册合同范本模板
- 六人众筹协议合同范本
- 企业重组收购合同范本
- 创业公司初始合同范本
- 休闲农庄租赁合同范本
- 共同承担债务合同范本
- 众筹餐饮股东合同范本
- 财务安全培训试卷及答案
- 农村柳树买卖合同范本
- 北京建委承租合同范本
- ArchiBIM三维协同设计及BIM技术路线
- 2.PaleoScan详细操作流程
- 2023年中职单招医药卫生类技能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
- 药学毕业论文5000字药学论文的5000字(合集十二篇)
- 控压钻井专业技术及节流阀专题
- 专项维修资金使用公告示范文本
- 2022年遵义市医疗系统事业编制乡村医生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YC/T 395-2011烟叶仓库磷化氢熏蒸尾气净化技术规范
- 第三章 回转钻进工艺
- GB/T 224-2019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
- 锐捷极简网络解决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