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必修④_2百舸争流的思想_第1页
2013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必修④_2百舸争流的思想_第2页
2013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必修④_2百舸争流的思想_第3页
2013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必修④_2百舸争流的思想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百舸争流的思想1随着人类实践及科学的不断发展,目前对日全食、流星雨等天文现象发生的时间及最佳观测点,全球及我国许多天文机构和专家都能及早进行精确的预报,与古时人们对其现象与本质不能认识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体现了哲学基本问题上的()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统一 B思维与存在何为第一性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A意识能否正确地认识物质 B物质和意识何者是世界的本原C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否统一 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否统一3在古代欧洲,有过这样一首诗:那时候上面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其阿玛特(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

2、连在一起。这首诗体现的是()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观点4否定自然界先于人的活动而存在,必然导致唯心主义。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A思维不能正确认识存在 B意识是世界的本原C主观精神依赖于客观事物 D原子是世界的本原5“以往的哲学只是解释世界,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这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A实事求是 B革命性 C实践性 D科学性6下列表述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回答的是()A量力而行,尽力而为B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C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D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7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

3、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这种观点()A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方向,但缺乏科学依据B否定了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但蕴涵辩证法思想C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是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独立的哲学派别8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任何人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赫拉克利特的这一思想被列宁评价为“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说明。这一评价说明,赫拉克利特()A把唯物主义根本

4、观点与朴素辩证法思想结合在一起B把唯物论和认识论科学地统一起来C是现代唯物主义的创始人D对世界的看法既唯物又辩证,因而是科学的9漫画“石”来运转中的当事人()A犯了不可知论的错误B正确发挥了意识的能动作用C坚持了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D将客观精神作为世界的主宰10传说,有两个秀才一同赴试,刚上路就遇到出殡的队伍,黑漆漆的棺材擦身而过。甲秀才大感晦气,心头愁绪郁结,结果没有考好,名落孙山;乙秀才则暗自高兴,棺材棺材,有官有财,是个好兆头。上了考场,乙秀才文思泉涌,果然一举高中。两个秀才回来后都说自己的预感很灵验。甲说:“一碰上那秽物就知道考不好了。”乙则说:“果然是有官有财了。”对两个秀才的说法,下

5、列评价正确的是()二者的话都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甲的观点错误,乙的观点正确意识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是有差别的二者的话都坚持了唯物主义A B C D1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它之所以是科学的世界观,是因为()A它彻底否定了一切旧哲学B它把哲学知识和具体科学有机融合C它对当时的具体科学知识进行了概括和总结D它正确揭示了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一般规律1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体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改造了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合二为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

6、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A B C D13材料一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事物是由人的各种感觉构成的。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材料二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1)材料一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观点?二者有什么共同点?(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什么观点?这一观点有何局限性?课时作业(三十二)1D解析 古人认为日全食不可知,而现代人对日全食能作出精确预报,从而说明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是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不同回答,故选D。对思维

7、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回答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2B解析 要注意哲学基本问题两个方面的内容和关系,A属于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内容。C强调的是任何哲学都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强调的是人类从事的活动主要归结为两类。3A解析 承认阿玛特即海洋的存在,属于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故A入选。4B解析 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故B入选。5C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改造世界的哲学”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其他均不符合题目的要求。6A解析 解答此题需要弄清楚两个问题,一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8、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是如何回答的。B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只回答了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回答。D与题目要求无关。A符合题意。7A解析 张载提出“气”宇宙结构说,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但这些观点只是可贵的猜测,缺乏科学根据,故A入选。8A解析 把世界归结为“活火”,坚持了唯物主义,又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故A入选。9D解析 本题以漫画“石”来运转为切入点,把“石”等同于“时”,并将“时”看作是推动事物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属于客观唯心主义。10A解析 这两个秀才都犯了同样的错误,就是都从主观意识出发来判断

9、事物的好与坏,二者的话都属于唯心主义观点,故入选,排除。面对同一客观对象(棺材),由于两个秀才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意识,这体现了意识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是有差别的,故入选。11D解析 A是错误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并未彻底否定一切旧哲学,而是吸收了一切旧哲学中合理的成分并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B也是错误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但不是哲学和具体科学的融合。C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时的具体科学知识进行了概括和总结,这一点是正确的,但这不能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世界观的原因,因为它只是回答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只有D正确地回答了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12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指马克思主义改造了中国哲学,不是指把马克思主义改造成中国哲学,也不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合二为一,而是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过程。只有符合题意。13答案 (1)贝克莱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第一性的东西,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黑格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