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蓄冷在制冷空调中的应用前景与发展趋势_第1页
冰蓄冷在制冷空调中的应用前景与发展趋势_第2页
冰蓄冷在制冷空调中的应用前景与发展趋势_第3页
冰蓄冷在制冷空调中的应用前景与发展趋势_第4页
冰蓄冷在制冷空调中的应用前景与发展趋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仅供个人参考一、冰蓄冷技术的发展二、国内外发展冰蓄冷空调的现状1.自七十年代世界能源危机以来, 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开发新能源与“节省能源”,促使了蓄冷技术的 迅速发展。美国、加拿大、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率先将冰蓄冷技术引 入到建筑空调系统里来,积极开发蓄冷设备与蓄冷系统,实施的工程 逐年成倍增多。在日本近年来积极引进蓄冷技术,大力开展冰蓄冷技 术的研究与开发应用,到1989年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从事冰蓄 冷系统开发和冰蓄冷专用制冷机生产的公司多达49家;美国提出将在1997年将空调蓄冷技术普及应用到 99%的宏伟目标;根据有关统 计1990年北美冰蓄冷空调系统的投资占当年新增暖通空调系统总投

2、资的24.2%; 2.我国台湾省自1984年建成第一个冰蓄冷空调系统以 来,蓄冷空调系统发展很快,由1992年33个蓄冷空调系统,到1993 年为142个,到1994年就已建成225个蓄冷空调系统,总冷量高达 2009000Kwh;移稼高峰用电超过52000KW,用户每年节省台币达3.1 X 105万元;3.九十年代,我国大陆地区蓄冷技术也得到了发展,首 先中电深圳工贸公司在办公楼中应用了法国的冰球式蓄冷系统,使装机容量降低45%以上;北京西冷工程公司开发研制的有压式齿球蓄冷 器已获国家专利并用在北京日报社综合楼和广州市面上某办公楼的 空调系统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浙江国祥制

3、冷工业公司推出了完全结冻式冰蓄冷系统在浙江诸暨百货大楼实行了 国产大型冰储冷首例中央空调系统,仅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设计施工 任务,并于1995年8月10日调试成功投入运行。储冰蓄冷国产化的 成功,克服了冰储冷中央空调投资大的缺点,对推广冰蓄冷空调事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诸暨百货大楼储冰蓄冷空调与常规空调制冷 机房投资比较表见1。表1冰储冷空调与常规空调制冷机房投资对 照表比较项目 常规系统冰储冷系统增减百分比备注尖峰负荷 kw 800 800 全日负荷 kwh 8840 8840 主机制冷量 500X2 290X2 -42.0%制冷机房装机容量 kw 323 231 -28.5% 储冰容量kw

4、 - 3220 投资万元 设备投资107.7 134.5 +24.8%按诸暨市单线路供电,电力 增容费按650元/kw 电力增容费 32.5 16.25 -50.0%合计140.2 150.7 +7.5%年运行费万元 年使用费-诸暨市:峰电0.78元/度;谷电 0.15元/度。 年维修费3.2 2.6 -18.8% 年使用电费 31.3 15.1 -51.7% 合计34.5 17.7 -48.7%投资回收购0.6年4.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 和电力工业部联合提出到2000年将转移100012000万Kw的尖峰负荷到低谷使用,这将为国家节省150250万元的资金,这是节能节电中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创

5、举;据统计, 就北京市面上目前拥有集中空调的宾馆与写字楼约250 座, 商场约 50 家, 空调负荷约3040 万 kw,这是些负荷具有较大的冰蓄冷空调前景,即具有很大的削峰填谷的潜力,联系到全国冰蓄冷空调的前景更加是宏伟壮观。由中国制冷学会组织的 “第三届海峡两岸制冷空调学术交流会-冰蓄冷空调技术研讨会” 。海峡两岸著名的空调科技工作者、专家教授、欢聚一堂畅所欲言,共同探讨研究:1.冰蓄冷技术在制冷空调工程中的应用前景与发展趋势;2.冰蓄冷技术应用的环境及匹配的设备;3.冰蓄冷技术的新工艺和新设备;4.衡量和推广冰蓄冷技术(设备)先进性指标;5.冰蓄冷工程应用实例总结等问题,这将会大大地促进

6、海峡两岸冰蓄冷技术的迅速发展。三、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系统优化设计选用原则欲设计好一个最佳的冰蓄空调系统,首先要熟练掌握好关键性的设计原则:1.冷媒蒸发温度要高。蒸发温度每降低1,主机平均耗电量要增加3%,制冰的经济厚度以50cm 为宜; 2.IPF 要高(即为结冰的体积占储冰槽内体积之比率),热损失减少。一般IPF值在 30%以上为可行;3.储冰槽体积要小,占地空间要小。原则上占地体积以不超过10m3/100RT为宜;4.价格要便宜,一般认为造价在 6 年内能回收即为可选用;5.使用寿命要长。我国审计报销年限为 15年,国际上20年、美国标准25年、故至少要按15年以上使用寿命期才符合实际要求

7、;6.溶冰及结冰速率要快;7.系统必须完全可靠;8.故障要少,维护要简单方便9.主机要能直接提供系统的冷气;10.整体系统运行转效率要高,系统 COP值不能低于2.5。四、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法(一)冰蓄空调系统的设计步骤:分9 个设计程序来完成:( 1 )对空调系统的实地察看与有关图纸查阅;( 2)可行性研究评估报告;( 3)对建筑物空调冷负荷逐时进行计算;( 4)制冷主机比较选择;( 5)蓄冰器(缸、槽)的设计;( 6)其他配套设备的规划选型;( 7)控制系统设备规划设计;( 8)完成施工图设计;( 9)冰蓄冷空调的系统概(予)算。(二)合理确定最佳蓄冷比例的方法: 对空调负荷按科学比例

8、分配给制冷机和蓄冷装置是可取的方法, 但对这个比例值的取定应做经济优化分析,不能拼命追求为了最大电价差的使用,而取很大的蓄冰比例,以免蓄冷器容积过大,这样变压器配电容量也将增大,从而使运行费用增加。但如若蓄冷比例取值过小,就不能突出蓄冷的优越性,蓄冷设备固然减小了,但制冷机却增大了,在这当中存在着一个最佳配比设计问题,应认真进行优化设计比较,一般最佳蓄冷比例以3070%之间为宜。(三)冰蓄冷系统的分类:冰蓄冷的种类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常用的几种:( 1)完全冰结式;( 2)优待盐式;( 3)冰球、蕊心冰球工;( 4)制冰滑落式;( 5)热管式;( 6)冰晶、冰片式;( 7)冰盘管式;( 8)供

9、冷蓄冷双效机等等。(四)冰蓄冷系统的运行方式:( 1)制冰方式多种多样,仅日本各厂商生产的蓄冰制冰设备的形式就有30多种之多,但归纳起来无非是两种,即静止制冰与动态制冰;( 2)运行方法有以下两种:全蓄冷式,蓄冰时间与空调时间完全分开,夜间用电谷值期间,制冷机用于制冰,一般采用静止型制冰,当冰层厚度达到设定值时便停机,设定厚度值由电脑预测第二天负荷用冷量来控制,在白天空调开始运行后的用电高峰值期间,水与冰换热,冰水用于空调,制冰机不运行,这种系统制冰器要承担全部负荷,多数用于间歇性的空调场合,如体育馆、影剧院、写字楼,商业建筑等。但制冰器要求容量大,初投资费用高;半蓄冰式:在用谷值期间,制冰机

10、用于蓄冰制冰到家行,在白天里,一部分负荷由蓄冰器承担,另一部分则由制冰机看接负担,这种方式可由下面三种方法运行:( a)冰水并联系统,这种系统中空调器只需一个盘管,空调期间,冷媒不直接送入空调器而是在另一组蒸发器中蒸发,制成冰水再泵入制冰器中与冰换热,进一步冷却成低温冷水,再送入空调器盘管使用,蓄冰器与制冰水蒸发器回路是并联的;(b)冰媒并联系统,这种系统的空调器中有两个盘管,用电 “谷值” 期间, 制冷机冷媒送入蓄冰器制冰。空调期间,制冰机冷媒送入空调器一个盘管直接蒸发,而蓄冰器中的冰水则送入另一个盘管,蓄冰器与空调器中的冷媒回路是并联的;(c)压缩机辅助系统,这种系统全部冷媒均进入蓄冰器,

11、这种系统不仅夜间制冰,在空调高峰期间也是一边融冰,一边继续制冰,这种系统初投资省,但因昼夜制冰,始终维持较低的蒸发温度,故耗电量较大,与以上两种方法相比,因其系统简单,初投资省而得到最普遍的青睐与应用。(五)冰蓄空调系统负荷及蓄冷量的计算方法:( 1)建筑物峰值负荷值的确定需要通过空调负荷的计算。根据每小时设计日负荷图来选择日间负荷,设计日负荷图可由最高负荷图或专门制作的轨迹图中得出;( 2)采用部分蓄冷方案时,全部高峰负荷用蓄冰器和制冰机相结合供给,即高峰时全部冷量扣除蓄冰器所提供的冷量等于制冷机的制冷量,而制冷机的高峰制冷量除以高峰时间等于制冷机高峰时的平均制冷量;( 3)若选定的制冷机不

12、能满足高峰负荷要求,其不足部分要用融冰来承担,使冰的消耗提前或采取加大制冷机容量的办法来解决。具体设计计算分析如下:( 1)对于采用盐水不冻盘管制冰的冰蓄冷空调系统,设标准日的逐时空调负荷之和为Qc(kj),制冷机白天运行的时间为。0小时,夜间运行时间为则所需的制冷机 容量为qc(kw),则可按下面公式计算 qc=Qc/3600 ( r 0+ r ) (1) 如制冷机的单机制冷量为qo(kw),则所需的制冷机台数为n0=qc/qo; 这时蓄冰池的蓄冷量为 Qic=Q-qc t 0(2)蓄冰池的容积为 V1=Qic/Cw p wA 0 c+p II(IPF)式中:V1-蓄冷池的容积(m3); Q

13、ic-蓄冰池的蓄冷量(KJ); Cw-水的比热(KJ/kg k) p w-水的密 度(kg/m3) I-冰的容解热(KJ/kg); 0 c-蓄冰池的利用温差(C)(一般为10-12C); IPF-制冰率% (一般取40%左右)。制冷机热交换器一般采用浸在蓄冰池内的双重螺旋管,管径 12 英寸, 每组换热盘管长为50100mm,每m3蓄冰池容积敷设盘管长约100120m,例如台北国贸大厦的冰蓄冷空调采用的冰盘管式静态式储冰槽,就具有 48 个圆筒,蓄冰量为9600 冷吨小时。(2)对于采用冰球蓄冰系统时, 也是先取定全日的制冷量和蓄冷量,即空调工况制冷量及蓄冰工况制冷量,根据这些参数选定冰球品牌

14、种类,即可知道m3 冰球的蓄冷量,由此即可得出冰球计算体积,最后选定制冷机组的最小装机容量;(3)制冷及融冰负荷系统设计:制冰时间,如供电局不能提供出低廉的电价时,任何时间均可制冰,只要制冰时不会与建筑物空调和其他用电矛盾就行,但如果低峰时能提供廉价电,则应尽可能将空调制冷负荷推迟到低峰时进行蓄冰制冷储存;融冰的方法看:制冰机优先供给状况,蓄冰器优先供给状况和限定需要量供给第三种情况。制冷机负荷优先系统是由制冷机优先运行,如能满足要求时,则蓄冰箱处于旁路,只有当制冰机不能满足于负荷时,才用冰补充,这种系统比较普遍,冷负荷直接反馈到制冷机,使制冷机优先通过对蓄冰器和制冷机的控制达到理想的供液温度

15、,这种系统只有在高峰负荷时冰才融化;冰优先供冷系统,是由蓄冷器先承担负荷,当蓄冰器能承担时,制冷机停机,只有在蓄冷冷量不满足负荷时,制冷机才辅助运行,由于蓄冰器先承担负荷,冰的消耗量很大,这种装置适合于低峰时使用。冰优先负荷很适合于低温空气系统,此时出口较低的盐水温度可由制冰机保证;限定需要量系统,是由建筑物的自控系统调节制冷机承担负荷,精密控制制冷机能使融冰量提高到与最大限度地降低需要量,系统就可从低峰电量中获得最大限度的节约;( 4)冰蓄冷空调系统的控制问题:部分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制冰机控制不同于常规空调用制冷机,这是蓄冰空调系统的制冷机既作为制冰器的制冷机又用为常规空调制冷机,制冷过程中制

16、冷机由蓄冰器来控制,当然蓄冰器必须大于制冷机的制冰能力,这才能使制冰机在最大限度制冰能力下运行,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制冷机,都不希望在制冰周期卸载运行,当冰的厚度达到最大值时,制冰机盐水出口温度和蒸发温度温差较小, 此时更要求制冰机安全运行。故在制冷周期时主要要求制冰机在最大限度能力下运行,控制制冷机开停及运行的安全,从制冰到制冷机常规运行程序的转换必须持续进行,且要保证制冷机运行安全可靠。 ( 6) 法国、 美国蓄冰空调系统在深圳的应用实例及比较表见表2,某冰蓄冷空调制冷机房设备配制表见表3。常规空调制冷机房设备配制表见表4。 表 2 法国、美国蓄冰空高系统在深圳的应用实例及比较表 序号 项目名

17、称深圳电子科技大厦深圳文锦广场深圳万德大厦 备 注 1 建筑功能及面积写字楼: 6.2 万 m2 办公: 1 万 m2 宾馆: 2万 m2 商业: 2 万 m2 办公: 2.8万 m2 宾馆: 1 万 m2 商业:0.3万 m22 设计冷负荷 3200RT 2250RT 1200RT RT-吨 3 蓄冰设备制造商 法国:Cristopis:冰球 美国:CALMAC :圆桶 美国: FAFCO:方梢型 4 蓄冷量 6880RTH 6600RTH 4000RTH 潜热蓄 冷量 5 蓄冷设备型号SSTL-C-100 1170A MODEL590 6 蓄冷设备外形尺寸 ?4.5X 7.9(h) ?2.

18、3X 2.4(h) 6X2.4X2.1 方型 LXWXH 单位:米 7 蓄冷设备数量5 个 44 个 8 个 8 单位体积潜热蓄冷能力 48.4KWH/m3 55KWH/m3 58KWH/m3 9 单位蓄冷量造价722.00/RTH 637.00/RTH 484.00/RTH 1.人民币2.潜热蓄冷3.蓄冷设备造价10机组制冷量 683RTX 2台341RTX1台1707RT 450RTX3 台= 1350RT 335RTX 2 台(空一冰)180RTX 1 台(空)850RT11制冷机型式 法国CIAT单螺杆机 美国TRANE三级压缩离心机 美国 双螺杆机12 载冷剂25%乙二醇25%乙二醇

19、25%乙二醇13乙二醇投放量 90吨25吨3吨 14板式换热量 无570RTX 4台 1100RTX 1台 将乙二醇隔在冷冻站 15换热温差乙二醇 25%/水 4-13 /5-14 4-11 /7.2-12.8 16 冷冻泵 国产: 填料密封后改为机械密封进口: 机械密封拟进口: 械机密封17 产施情况93年 5月投入运行95 年 5月投入运行96年 5月投入运行18 削峰能力 削峰能力47% 40% 29% 19 贮冰槽内卤水流路冰球与冰球之间的空隙螺旋型热交换盘管内多重平行流热交换盘管内20 存在问题 卤水进入末端维修困难表 3 冰蓄冷空调制冷机房设备配制表内 容 数 量 单价(万元)功率

20、( kw) 总价(万元)功率合计 (kw) 备 注 双温卤水机组2 10 65 20 130 冷却水泵20.7 22 1.4 22 备用一台冷却塔 1 6.7 5 6.7 4.5 冷冻水泵2 0.6 151.2 15 备用一台储冰装置920RTH 5358 组合式空调机2 15.0 30 30 60 电气控制1 55 乙二醇溶液9T 0.8 -7.2变 压 器 等 1 1010.0 250KVA 合 计134.5 231.5 表 4 常规空调制冷机房设备配制表内 容 数 量 单价(万元)功率( kw) 总价(万元)功率合计(kw) 备 注 冷水机组 3 10 65 30 195 冷却水泵3 0

21、.7 18 2.1 44 备用一台冷却塔 2 6.74.5 13.4 9 冷冻水泵2 0.6 15 1.2 15 备用一台组合式空调机2 15 3030.0 60 电气控制1 6 6 变压器等2 12.5 25 500KVA 合 计 107.7323 五、 低温送风空调冰蓄冷系统之核心当代冰蓄冷系统与低温送风空调紧密结合在一起,被誉为蓄冷技术的一颗明珠,更显示出了冰蓄冷技术的优越性与竞争力,被称为暖通空调工程中继变风量空调系统之后最重大的变革。(一)低温送风空调系统中,应用冰蓄冷技术把建筑空调的用电需要,从白天高峰期转移至夜间低谷期,实现用户侧的“移峰填谷”,改变了建筑物电力物负荷曲线形状,减

22、少用户高峰电力需求,相应地也减少了对整个输配电设备的容量要求,并减少了建筑物制冷系统机电设备的增容费用;(二)冰蓄低温送风系统运行时,主要设备制冷机是在夜间用电低谷期运转,在白天供泠时, 只有系统循环泵和终端设备运行,在电力公司制定的分时电价下,空调运行费用会有较大程度的降低,若峰谷电价差是两倍的话,运行费用可以节省5070%,据某纪念体育馆在对空调系统改造中,采用了两台1056kw螺杆压缩制冷机,54个蓄冰缸(总容量为124GJ)储 存设计73%的空调负荷,可移荷1200kw,每年可节省电费约6080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三 ) 低温送风蓄冰空调系统在建筑空调系统建设和工程改造中具有

23、很优越的应用前景,在未来21 世纪高科的应用中将得到广泛应用前;(四)低温送风蓄冷空调,通过降低使用区域内的相对湿度而改善高干球温度环境的舒适程度,盘管出口的干球温度减少到5.5,可使相对湿度达到36%,而常规系统是50%。相对温度的降低及25 的室内条件(典型的低温一次风系统)可以在使用区内产生清新而凉爽的感觉,同时较小的空气处理设备也减少了空调区域内噪音释放,由此也增加了使用者的舒适度而受到很大的欢迎;(五)在扩建和新建的项目中,冰蓄冷低温送风系统是一项最好的方式,在选定系统之前,重要的是根据各种条件和数据,如电价,用户负荷特征,设备费用等,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选择出建设项目的最佳方案,

24、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在大中城市新建和改建的高级商业中心、宾馆饭店、办公大楼等建筑中,大型集中冰蓄系统将会更加普及,同时, 现在许多商业建筑原有的空调系统已不能满足现实要求,也必须进行更新改造;(六)不同末端送风方式时送风系统的功率消耗见表5,从表中可以看出,当采用相同类型的末端送风方式时,送风温度为7.2 的低温送风系统比常规送风系统风机功率减少1328%, 对于低温送风系统,有这样规律即送风温度较低,建筑规模越大时,低温送风系统消耗功率相对减小。根据美国新泽西州的一个办公大楼,分析了几种空调系统的用电功率,年制冷耗能量、运行费及系统的初投资比较和费用的相对值见表6,几种空调系统形式比较见表7

25、,从表中可以看出部分蓄冰的空气-水系统初投资及运行费用均为最低,系统的空调能耗比常规空气系统少51%, 如不考虑补贴时,初投资比常规系统高2%,投资回收期不到半年。表 5 不同末端送风方式时送风系统的功率消耗末端送风方式串联混合箱并联混合箱无风机混合箱送风温度/ 12.8 7.2 12.8 7.2 1.28 7.2 一次风量 /m3/h 16980 11377 16980 11377 16980 11377混合箱风机风量/m3/h 16980 16980 0 5603 0 0一次风全压/Pa 561 561 623 623 623 673一次风风机功率/kw 4.9 3.3 5.4 3.6 5

26、.4 3.9 混合箱风机功率/kw 3.1 3.10 1.0 0 0 送风系统总功率/kw 8.0 6.4 5.4 4.7 5.4 3.9 表 6 几种空调系统的投送比较空调系统相对投送系数非蓄冰常规送风系统1.0部分蓄冰与常规送风系统1.4 部分蓄冰与低温送风系统1.0 表 7 几种冰蓄冷空调比较表方 案 1 2 3 4 5 系统型式全空气 全空气 全空气 空气 -水 空气-水 送风温度无蓄冰 部分蓄冰全蓄冰 部分蓄冰 全蓄冰 一次风量m3/h 12.8 4.4 4.4 4.4 4.4 蓄冰量 147/46084/100 84/100 31/680 31/680 用电时间- 46% 100%

27、 46% 100% 高峰制冷量/kw 昼夜 昼夜 昼夜 昼夜 昼夜 高峰空调用电量/kw 930490/390 890 450/390 840 制冷/水系统248/ 115/107 17/292 102/10728/292 空气分布系统137 101(一次风74 末端27)101(一次风74 末端27) 59(一次风25 末端 34) 59(一次风25 末端34) 白天总耗电量/kw 421 216 118 161 84 全年耗电量/kwh 683380 498791589195 268473 486636 年空调电量/SU.S 76783 53341 53238 3789640576 年空调

28、电费相对值1 0.70 0.69 0.49 0.53系统初投资(含补贴)/SU.S 661540 139100 779900 588140 689060系统初投资相对值(含补贴) 1 0.97 1.18 0.89 1.06系统初投资(不含补贴)SU.S 661540 724100864900 673140 783090 系统初投资相对值(不含补贴)1 1.10 1.311.02 1.18 六、冰蓄冷在制冷空调中的发展趋势(一)冰蓄冷低温送风系统具有优越的经济特性:推行蓄冰空调系统并配合46的超低温送风,大大地降低能耗,有效地提高COP 值,使一次投资比常规系统更省,具备了特有的竞争力,如采用半

29、蓄冷式空气-水 VAV 系统的用电量和初投资最小,显示出了低温送风系统优越的经济性,如果一个空调系统按使用20 年计算,所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非常巨大的,这就是冰蓄冷低温送风系统能迅速发展起来的根本原因,由此证明空调蓄冷技术特别适用于冷负荷要求变化大的场所:如办公写字楼、体育馆、音乐厅、影剧院、商业中心、文化馆建身康乐城、国防、 科研、 教学试验楼和白班制的工业厂房等等全方位的广泛应用。(二)我国蓄冰空调与低温送风冰蓄冷空调系统,九十年代与21 世纪的发展趋势是:1.只要国内具备了技术先进,可靠的冰蓄冷系统设备供货条件,全国范围内将积极推广此项技术;2.当前摆在中国电力部门和空调工程界科技

30、人士面前的一个紧迫任务是如何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肖化吸收并提高,建立我国自已的蓄冰空调设备系列;3.冰蓄冷在当代制冷空调事业中有着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将成为九十年代和21 世纪集中空调的“主流”系统。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大项目,( 1) 蓄冰产品一定要逐步国产化,就是向国外购买专昨,组织在国内生产;( 2)将蓄冰空调系统积极推向高效率化,降低系统耗电率,提高性能系数;( 3)使用上安全、故障少、维护方便。 (三) 九十年代乃至21 世纪冰蓄冷空调的发展趋势应是建立冰蓄冷区域性空调低温供冷站,这种供冷站可根据区域空调负荷的大小,而建立大中、小三种类型的供冷站,采用微电脑全自动控制,应

31、用十分方便。这类方式的供冷,不需使用CFC 冷媒,保护环境、占地较小, 使用灵活、安装及运行费和低廉等优点。目前区域供冷空调,对有意向减低空调成本的建设业主及管理人员来说,无疑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实际上区域性冰蓄冷空调低温送风系统已在世界各地,从美国芝加哥、至日本东京、法国里昂、再到瑞典、化敦等大城市都被普遍应用。在美国芝加哥夜间的电费仅是日间电费的1/6, 普金斯大学的应用物理实验室,其夜间制冰每年分别节省153000美元及250000美元。因此,无论是从省钱节地或保护环境等方面来看,就蓄冷区域供冷是当代空调发展的趋势。随着冰蓄冷供冷向小型的、分层的、家庭式的方向发展,微型冰蓄冷机将进入行驶

32、万户,造福于人类。七、空调系统投资比较空调系统投资与工程比较见表8,表9,表10,表 12,表13。台湾各行业及各系统使用的储冰量(冷吨)见表11。表 8 为一座 20 层办公大楼的设计方案对比,为常规系统与采用美国BAC 冰蓄冷装置(是采用蓄冰槽、槽内为小直径管组、盘管表面结冰的蓄冷装置)的初投资比较表 8 热泵空调系统比较表热 源 方式 常规热泵蓄冰热泵合同用电 ( kw) 727 602 电力消费量( MWH/年)248 286热源容量夏(USRT)冬(MJ/h) 2903 1222蓄热梢容 量(立方米)- 165 热源面积(平方米)12 16 初投资(万日元)8045 7489 运行费

33、 (万日元/年)2879 2432 回收平限 (年)14 3.6 表9 1000RT 空调工程比较表制 冷 设 备 常 规 蓄 冰 制冷能力( kw)3517 1172 压缩机动力(kw)630 278 冷却塔(kw)89.5蒸发式冷凝器风机(kw)水泵(kw)22.7 3.7设备总动力(kw)719.5 304.1 送风系统常 规 蓄 冰 总负荷(kw)3516 3516 送风量 (立方米/h) 629629 415599 风机动率 ( kw) 298 223.7 水系统 常规蓄 冰 泵功率( kw)545 327 水流量(立方米/h)545 327 总泵功率( kw)44.7 22.4 总

34、功率(kw)1059 550 该工程设计负荷值峰值为 1000冷吨(3517kw) ,制冷时间为10小时,决定蓄冰系统制冷能力为1172kw,蓄冰能力则为234kw,蓄冰系统制冷能力只为常规系统的1/3,空气量和水量均少40%,这是因为冰蓄冷系统采用深圳电子科技大厦。第一期工程共38 层, 楼高141.1m, 建筑面积6200m2,夏季用电量中5060%是空调用电。先用法国CIAT 公司提供的Cristopia 蓄冰空调系统,制冷机采用单螺杆冷水机组3 台共1600RT。表 10 深圳电子科技大厦空调投资比较表设 备 名 称 常规系统 (美元) 蓄冷系统(美元)主机( CIAT 单螺杆机)85

35、.0万51.0万 启动柜(进口)8.4万 4.2万 蓄冰球(进口)8.4万 42.0万 储冰罐(国产)8.4万 18.0万 乙二醇(国产)8.4万 3.0万 冷却塔 14.4万 7.2万 冷却水泵 (国产)5.4万 2.7万 冷水泵 (国产)5.0万4.5万 变压器(国产)5.2万 2.6万 管路阀门22.0万 14.00万 总 计145.4万 149.2万 表 11 台湾各行业及各系统使用的储冰量(冷吨)建筑物名称商业大楼百货商场公家机关文教中心医院 饭店旅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馆 学校 工厂空调工业制冷其他 总计 完全冻结式31299 1515043498 7200 20700 3420 16110 7414 3600 3810 152201 冰盘管式 27560 9055 8498 0 0 1160 0 28025 29850 0 104148 制冰滑落式70004200 0 0 15570 0 0 4949 20820 0 52539冰晶式0 0 10653 0 0 0 1100 00 0 11753 优态盐式0 1250 1580 1795 0 0 2370 500 0 0 7495 冰球式60294 14850 33800 14200 0 2000 7250 5620 8350 2850 149241冰板式 0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