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培优训练题(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_第1页
初中化学培优训练题(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_第2页
初中化学培优训练题(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_第3页
初中化学培优训练题(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_第4页
初中化学培优训练题(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选择题解题技巧专题训练选择题作为客观性试题,具有知识覆盖面宽,形式灵活多样,答案相近,迷惑性大等特点,因而在全 国各地的中考化学试题中,选择题在各类题型中所占比例最大,可以说选择题解答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 份试卷分数的高低。化学选择题一般由题干和选项两部分组成,其特殊的结构即决定了它具有多功能性。 研究选择题材的常见题型,探究其解法,是提高解题技巧,减少失误,提高成绩的重要途径。其主要题型 有以下几种:1、直选型 2、筛选型 3、推断型 4、分析比较型 5、淘汰型 6、平均值型计算7、估算型 8、差量型 9、规律特殊型 10、图像分析型11、综合分析型1、直选型选择题例1过氧化氢(H2O2,它

2、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是常有的消毒剂,在实验室里可用它来制取氧气: 2H2O2 Mn022H2O+O2 T ,下列关于过氧化氢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个过氧化氢分子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构成B.每个过氧化氢分子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C.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的D.由一个水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审题与思路:由题给信息2H202M022H2O+O2 T可知,过氧化氢是一种具有一定组成结构的化合物,它的最小独立存在的粒子是分子,即它是由大量的过氧化氢分子构成。故A、B、C是错误的说法。2、筛选型选择题例2 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 CuSQ、HCl、KClB

3、. &SQ、BaC2、HClC. NazSQ、KC太 Na2CC3 D. FeC3、KOH、NaCl审题思路:此题根据筛选方法求解, 思路较清楚,根据 无色”这一条可筛掉 A。因为含有CU2+的溶液是 蓝色;根据 透明溶液”这一条件可筛掉 B和D,因为B中的K2SC4和BaC2反应生成白色的 BaSQ沉淀,D 中FeC3和KCH反应生成红褐色的 Fe(CH)3沉淀。即只有 C符合题意。3.推断型选择题例3在等臂杠杆的两端分别挂着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铁球和铝球,这时杠杆平衡。将两球分别浸泡 在质量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硫酸中(如图所示),直至两个烧杯中均没有气泡产生为止。两 球的外形变化不

4、大且无孔洞出现。下列推测中,正确是()A.铁球一定是空的B.拿掉烧杯后,杠杆仍然平衡(金属球上附着的液体忽略不计,下同)C.拿掉烧杯后,要想使杠杆平衡,支点应向N移动D.拿掉烧杯后,要想使杠杆平衡,支点应向 M移动审题与思路:此题为跨学科综合性分析推断题。解答题,先根据题给条件(信息)运用物理有关物 体的密度与体积的关系,杠杆原理等推算出铁球必为空气,因为铁的密度比铝大,既然两球同质量、同 体积,且悬挂杠杆两端又平衡,则说明两球所受到的重力与浮力一样,故铁球必为空心球。继续根据题给 信息,运用化学有关金属与酸反应的化学原理、定量计算的巧妙应用推断出:消耗等质量的H2SC4需要的铁比铝多,从而进

5、一步依据题给信息得知去掉烧杯之后,因铝球重支点必须向N端移动,故得出正确答案A、Co4、分析比较型选择题例4 向盛有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质量稀硫酸的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固体物质,使其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A. Mg B. MgOC. Mg(OH)2 D. MgCO3审题与思路:此题是一道典型对比分析选择题材。由题干给定信息可知:四个反应中H2SQ的量相等,且恰好完全反应,则说明四种的质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镁(溶质)的质量也相等,所以判断得到 的硫酸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的关键是:确定反应中生成水的多不。生成水越多,所得溶质量分数 越小。由化学方程式:Mg

6、+H2SO4 = MgSQ+H2 TMgO+H2SO4 = MgSQ+H2OMg(OH)2+H2SQ = MgSQ+2H2OMgCO3+H2SO4 = MgSO4+H2O+CO2 T不难看出,只有 Mg(OH)2与此同时H2SO4反应生成的水最多。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 X100%,反应前,由于硫酸溶液的质量及溶质质量分数是相同的,且四 个选项中的物质与水都不反应,所以,原硫酸溶液中的水都成为反应后所是溶液中的水,质量也相等(不 变)。因此,本题求解简捷的思路是:只要比较各种的质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镁和生成水的质量,问题 就迎刃而解了。由于硫酸的质量相同,且与各物质正好完全反应,故生成的硫

7、酸镁质量相同,通过反应方 程式分析,显然 Mg(OH)2与H2SO4作用生成的水最多,故 C项符合题意。5、淘汰型选择题例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两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这两种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B.若两种粒子的质子数相同,这两种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C.若两种粒子是同种元素,这两种粒子的质子数一定相同D.若两种粒子是同种元素,这两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审题与思路:本题可用淘汰法解答,解题步聚为:审题:明确题目要知道怎样条件下的两种粒子才 可能是同种元素;淘汰:先根据两种粒子是同种元素,则这两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可不一定相同。 可淘汰D,因为同种元素的两种粒子其核外电子总数和最外层电

8、子数均可不一定相同。同时知道C应为题中答案。同种元素的两种粒子,其核内质子数一定相同。反过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两种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果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两种原子,那么, 它们是同种元素,但由于粒子可能是离子、原子、分子等,故可淘汰 Bo同理可淘汰 A,因为具有相同的 核外电子数的两种粒子,若一为原子,一为离子,那么它们一定不是同种元素。解答:选C6、平均值型计算选择题例6两种金属粉末的混合物 30 g,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只生成氢气1 g,则这种混合物中的两种金避可能是()A. Mg和Al B. Zn和FeC. Mg和Fe D. Al和Fe审题与思路:我们都可以使氢气前的化学计量数为1

9、,使氢气下面对应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2:这样我们不妨设金属混合物的化学式为R (在其化合物中显+2价),其平均相又子质量为X,则有:R+2HC1 = RQ+H2 Tx230 g1 g解得x=60X/30g=2/1g即得金属混合的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60。由题目所提供的答案我们可以分析出答案为B,因为对于A来说Mg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4, Al的相对原子质量虽为27,但当氢气下的相应相对分子质量为 2时,我们可以把 Al的相对原子质量看成是 18。而 24和18相混合,所得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只能是大于18且小于24。如此类推,B中Zn、Fe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 65、56,则它们混合后所得的混合

10、的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小于65且大于56的数。题中x平均相对原子质量正好在这一数当中,故选 Bo 7、估算型选择题例7: 20 g 20%的NaOH溶液与20 g 20%的H2SQ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是()A.蓝色 B.紫色 C.红D.无色审题与思路: 此题考察中和反应中反应物间量的关系及指示剂变色的情况,本题的解题关键是NaOH与H2SQ反应生成NaSO4和H2O,若NaOH有剩余,则溶液显碱性,滴入紫色蕊溶液显蓝色;若H2SC4有剩余,则溶液显酸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若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则溶液为中性,滴入紫色石蕊试 液,溶液仍为此色。此题有下列解法。解法1:设NaO

11、H适量,可与质量为 x的H2SQ恰好完全反应。则:凡 S0+2K0809820X20% x80:98= ( 20 X 20%)解得 浒4,931 9k (2CIX2口) g 即 HjSO 量不足.所以NaOH有剩余,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蓝色。故 A为正确答8、差量型选择题例8现有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的5.6 g,与过量的一氧化碳充分反应后,得到固体物质为4.8克,则原混合的中铜单质的质量分数为()A. 10.2% B. 20.4% C. 28.6% D. 40%审题与思路与CO发生反应。由于是充分反应,所以生成物中没有CuO;得到的固体物质全部是 Cu的质量,这4.8 g的Cu应是原混合的中混

12、有的 Cu的质量和生成的 Cu的质量之和。此题的解法很多。解法一:用差量法解题,设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为x g,则铜为(5.6-x) g有:CO+CuO A Cu+CQ 质量变化806480-64=16xg5.6g-4.8g=0.8g铜的质量为:5.6g-4g=1.6g其中差量16为CuO转变为Cu时的失氧量,也就是反应前后固体的质的质量差。所以混合的中铜单质的质量分数为:(单质铜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100%=(1.6g/5.6g) 100%=28.6%9.规律特殊型选择题例9相同质量的下列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质量最多的是()A.镁B.铝C.锌D.铁审题与思路:等量的金属与足量

13、的酸反应产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化合价成正比,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正比,10、图像分析型选择题例10某不纯的铁粉与稀 H2SQ反应时质量关系如图所示,x表示在反应中不纯铁粉消耗的质量,y表示生成H2的质量。试判断不纯铁粉中可能混有的杂质是()A. Mg B. Zn C. Cu D. Ag审题与思路:首先计算生成0.2g氢气需要纯铁的质量,设需要纯铁的质量为Zo | He的由*/gFe+HzSQFeSQ+H2 T562Iz0.2g iz 56:2=z:0.2,解得 z=5.6g012345 布独快粕的.腹/g生成0.2 g氢气需要5.6 g铁,而实际只消耗了 5 g不纯的铁,这说明铁中所含的杂质不

14、仅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并且等质量的这种杂质跟稀SQ反应时产一的氢气比较多,且大于 0.2 g,因此选项C、D不符合题意,因为 Cu和Ag不跟酸起置换反应。同理可计算生成 0.2 g氢气需2.4 g镁,即同质量镁和铁 跟酸反应,镁生成的氢气多,生成 0.2 g氢气需要6.5 g锌,即同质量锌和铁跟酸反应,锌生成氢气不够。11、综合分析型选择题例11 取一定质量的CO和CQ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Ba (OH) 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发现生成的沉淀和所取的混合气体质量相等,则混合气体中,碳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A. 1: 1 B, 1: 2C. 28: 44 D, 181: 209审题与

15、思路: 题中涉及的反应有:CQ+Ba (OH) 2 = BaCOj+H2O,由题意知:m (CO) +m (CO2) =m (BaCQ),因BaCQ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97,不妨设生成的 BaCQ的质量为197 g,则CO和CO2的总 质量也为197g ,然后利用有关化学方程式及化学式即可求解。因为CQ+Ba (OH) 2=BaCOU +H2O,由题给条件m (BaCQ) = (CO) +m (CO2),设生成 BaCQ质量为197g,则原混合气体中 CQ质量为44g, CO 质量为:197 g-44 g=153 go原混合气体中 CO和CO2分子个数比为:153/ 28 : 44 /44 =

16、153: 28则原混合气体中碳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53+28) :=181:209。1.我国志愿者王跃正在参加人类首个火星模拟登陆试验火星一 500”,王跃与其他志愿者一起在飞船里欢度了中国春节,他们可能开展的下列活动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红纸剪成窗花B.毛笔蘸墨汁写成春联C.用闪光灯拍摄照片D.食用自己种植的蔬菜2,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是:CuCl2溶液、稀盐酸、硫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若不用其他试剂且用最少的步骤将它们鉴别,则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是()A.B.C. D.3.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物质的比较推理中正确的是()A,碱能使酚血:试液变红

17、,Na2CO3也能使酚配试液变红,所以Na2CO3是碱B. NaCl和NaNO2都是有咸味的盐.故可以用NaNO2代替NaCl作食用盐C.铁和铜都是金属,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D. H2O和H2O2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4 .航天探测发现:金星是一个被浓密大气层包围的固体球,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2O3),实验证明它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C2O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C2O3中碳的化合价为+3价B. C2O3充分燃烧的产物是 CO2C.在一定条件下 C2O3能还原氧化铁 D. 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5.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

18、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物质杂质除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ACO2CO通入O2,点燃BNaOH固体Na2CO3固体加入过量盐酸,蒸发CCu(NO 3)2溶液AgNO 3溶液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一DKNO 3溶液KOH溶液加入适量的CuSO4溶液.过滤6.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共存,而且加入酚酬:显红色的是()A. NaOH、CuSO4、H2SO4B. NaCl、Na2SO4 NaOHC. NaCl、Ba(NO3)2、HCl D. NH4NO3、NaOH、Na2SO47 .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人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

19、如下:物质abcd反应前质量/ g6.43.24.00.5反应后质量/ g待测2.567.20.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和b是反应物,d一定是催化剂 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4. 64gC. 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两种物质中元索的种类D.若物质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2: 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2: 18 、.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中,A与固体B能发生化学反q 止水夹应,同时在试管中的导管口处观察到有气泡冒出,则下列液体 A和固体B的组 液体人上 合中正确的是()一七A.稀盐酸和硫酸钠B.稀盐酸和铁C.水和生石灰D.水和氯化钠j9 、.现

20、有t1C时某溶液l00g,溶质质量分数为 20%,溶液密度为1.5g/mL,降温”至12c时有5g晶体(不含结晶水)析出,则12c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固体B JA.25.4%B.20.3%C.15.8%D.5.9 %W10 .X、Y、Z、W是四种不同的金属,为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大小,某同学利用这四种金属单质、盐酸、Z的硝酸盐、W的硝酸盐,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下表(能反应的记为“+;不能反应的记为-“,无标记的表示未做该实验)。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YWXZ B. WXYZ C.XYWZ D.YWZXXYZW盐酸-+-+Z的硝酸盐+W的硝酸盐-+-11.在A溶液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

21、,溶液呈蓝色;然后再滴加 B溶液,当滴至 A、B两物质正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紫色;再继续滴加 B溶液时,溶液呈红色。在上述过程中,溶液pH(纵坐标表示)与滴加B溶12 .某样品除含有铁粉外还可能混有C粉、CuO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将该粉末加入到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锌粉,锌粉的表面有气泡产生,将滤渣在氧气中充分灼烧,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并有固体残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样品中一定含有 C粉和CuO粉末样品中一定含有 CuO粉末,可能含有 C粉残留固体的质量等于样品中CuO的质量滤液中一定含有 FeSO4、H2so4,可能含有CuSO4滤渣中一定含有 C粉和Cu

22、A. B. C.D.13 .下列四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和试纸就能区别开来的一组是()A.HCl、Na2CO3 BaCl2、Na2SO4B H2SO4、Na2CO3、Na2SO4 H2OC.NaCl、HCl、NaOH、Na2SO4D HCl、NaOH、NaCl、H2O14 .往AgNO3 Cu(NO3)2、Zn(NO 3)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待反应完成后再过滤,不可能存在的情况是 ()A.滤纸上有Ag ,滤液中有Ag+、Cu2+、Zn2+、Fe2+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Ag+、Zn2+、Fe2+C.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Zn2+、Fe2+D.滤纸上有Ag、Cu、Fe

23、、Zn,滤液中有Zn2+、Fe2+下面是某学生学习化学用语后一次练习的部分内容,其中不正确的是()A . 2MnO42-:表示2个高镒酸根离子B. 2Ar :表示2个僦分子或2个僦原子C. Fe2+:表示l个亚铁离子D. H2s中的“然示一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 2个氢原子16 .有一小包质量为 ag的NaHCO3和Ca(HCO3)2的固体混合物,小明将该包固体充分加热(仅发生反应:Ca(HCO3” CaCC3+C02 T +HO2NaHCO3 Na2CO3+CO2 TH2O),将生成的CO2全部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产生bgCaCO3沉淀;芳芳在小明加热、冷却后的试管中又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再将生成的

24、气体全部通入足量的石灰水,结果产生cgCaCO3沉淀。那么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 a=c B. ab+c C. bcD.a2g,不合格奶粉或蛋白质的质量:2 g -16% =12.5g18g,不合格奶粉。训练题1.用“5口 ”崎别代表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这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 以下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如下:(1)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2)据此可知化学反应前后 不变;(3)已知“。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勺m倍。该反应中生成物 8 与的质量比为 02 .作为推行低碳经济”的重要科技进步成果。太阳能光伏发电成为上海世博会的 亮点”。太 阳能光伏发电最关键的材料是高

25、纯硅,生产高纯硅的流程示意图如下MCI tttl -* 勉)ft10Mt(1)写出从粗硅到SiHCl3的化学方程式(2)精储”也是蒸储的一种形式。通过蒸储可把液体混合物分离开,原理是利用混合物各成分的(M熔点”或沸点”不同。(3)整个制备过程必须达到无水无氧。在 H2还原SiHCl3,过程中若混入。2,可能引起的后果 (4)为了达到资源综合利用的目的,上述生产流程中某些物质可循环使用,这些物质是 (K化学式)。(5)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SiO2,含有少量杂质Al 2O30若要除去 石英砂中少量的杂质,可选用的试剂是 (M化学式)。3 .右图表示初中常见几种不同化合物之间的关系,图中 “ 表示虚线

26、两边的化合物可以转化或相互反应。 请根据以下每小 题的具体情况进行解答若A能与B、F、D分别反应,C、G、E能顺时针转化.B、F、D又分别能转化生成C、 G、E。已知:B与D; C与E; F与G分别为相同类型的物质。A是胃酸的主要成分,F中 元素质量比为7: 3。那么A的化学式为,F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F转化成G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C、G、E依次能向中心转化,最终生成 Ao且C、G、E能顺时针转化。已知:C、G、 E含有两种相同的元素,A、B、D、F也都含有两种相同的元素,G是几种物质中相对分子 质量最小的。那么A的化学式为, E转化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 4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

27、解度曲线,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在t 3c时,在三只烧杯中各装入50g水,分别充分溶解A、 心,lOOgHQB、C三种物质,其中溶解最多的物质是 ;,(2)在 C时,分别配制A、B两种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需要用水的质量相等;一(3)t4c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500 g,分别蒸发掉10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二: .、c(4)t4c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至t3,所得 -: 溶液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h触门“ft5 .请按CH4、NH3、H2。、HF、HC1排列顺序,列出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的规 律:、。这五种物 质中除(填化学式)外,

28、各分子所含核外电子总数均为一个。6 . 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化学家格哈德 埃特尔,以表彰他在国体表面的化学过程” 研究中取得的杰出成就。不同物质接触面的过渡区称为界面,若其中一物质为气态时,这种界面通常称为表面;在其表面上所发生的一切物理化学现象统称为表面现象,而研究 各种表面现象实质的科学称为表面化学。(1)界面的类型形式上可以根据物质的三态来划分,如液-固界面等。表面现象主要研究的是 、 界面上发生的各种物理化学现象。(2)下列哪些研究属于表面化学研究的范畴 (填字母编号)。a.钢铁的生锈b.以金属为催化剂,用氮、氢合成氨c,以柏、铭等为催化剂,将汽车尾气中的NOx、CO等转化为

29、无污染物质7 .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同时,它也是一种宝贵的碳氧资源,在地球上它的 含量比天然气、石油和煤的总和还多数倍。(1)以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是固定和利用CO2的成功范例,写出经以上途径 合成尿素的化学方程式 。若按上述方法生产 1000万吨尿素,可固定的 CO2将达 万吨。(2)英国Nature,2005,437:681报道,目前海洋表层海水中溶解的 CaCO3 20C S(CaCO3) =0.0013 g/100gH2O处于饱和状态,海洋吸收大气中的CO2可以减弱温室效应,但却使海 水中碳酸钙浓度降低,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 + H2O +

30、CO2 = Ca(HCO3)2。海水中 CaCO3浓度降低会造成。8 .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的主要原理是:向浓氨水中通入足量的C02生成NH4HC03溶液,然后加入食盐细粒充分搅拌,两者发生复分解反应。由于生成的碳酸氢钠的 溶解度小,便呈晶体析出;将析出的碳酸氢钠加热得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写出上述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有人认为侯氏制碱法有以下优点,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A.生产过程中部分产物可作为原料使用B.副产品是一种氮肥C.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可节约能源9 .某些金属氢化物(其中氢显-1价)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如 NaH+H20=NaOH+H2 t CaH2与 水

31、的反应和NaH相似。试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CaH2与Na2c03水溶液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010 .水中有机物 CnHaOb在好氧微生物作用下和 Q反应生成 CO和HO,化学方程式为:Buswell和Muller提出在厌氧微生物作用下,有机物转化为CG和CH的化学方程式为:CaHaOb+(n-a/4-b/2)H 2O=(n/2-a/8+b/4)CO 2+(n/2+a/8-b/4)CH 4请写出碳水化合物(以GHoQ为代表物)、乙醇(C2HOH)厌氧过程的化学方程式:11、E均为常见单质,F为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一定量的A在B中点燃可生成C和D的混合物,且C、D均为无色气体,C是常见的还原剂,可

32、与B进一步反应生成DoM + B-G (此反应是人类获取能量的最佳反应) D + L - F+G C + K-D +E(1)写出D和F的化学式:D, F。(2)转化在金属冶炼中常用来炼 。(3) A在B中燃烧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两个):12 .有一种技术可将糖通式为Ca(H2O)b发酵进行无氧分解,生成两种化合物,其中一种物 质是沼气的主要成分。写出糖发酵进行无氧分解的化学方程 式: ,指出a、b之间的关系 。13 . (1) CaCl2溶液和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aCO3沉淀。为表示这个反应写出了下列两个反应方程式:CaCl2 + NaHCO3 = CaCO3 J +NaCl +

33、 HCl;CaCl2 + 2 NaHCO3 =CaCO3 J + 2 NaCl + CO T + HO你认为哪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合理,并简述理由。(2)已知难溶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成更难溶的物质。将白色Mg(OH)2加到FeCl3溶液中有红棕色沉淀生成。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简述理由。 14 .地球是一颗蓝色的星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覆盖,海水中蕴含的元素多达80多种。通过海水晒制可得粗盐,粗盐除 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Mg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 下是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机超溶解 BaCI; aO11 NCO,过滤taiE(1

34、)操作能否改用硝酸钢溶液?说明原因。 。(2 ) 进行操作后,判断BaCl2 过量的方法(3)加入 NmCO3的目的是 。为什么不先过滤而后加 Na2CO3溶 液,其理由是 。(4)滤液的主要成分有 。此实验方案尚需完善,具体步骤(5)请再写一种实验方案,添加沉淀试剂的步骤为: 15 .按表中要求收集四瓶氢气和空气混合气,并点火实验,结果列于表中。V(H2): V(空气)2 : 84 : 66 : 48 : 2点火处理炸炸炸不炸(1 )如何收集混合气以V(H2): V(空气)=2 : 8为例?(2)由点火实验的结果可知,氢气在空气混合气中爆炸范围的上限在 % (体积,下 同)到%之间。(3)为

35、进一步精确探究爆炸范围的上限,请再收集三瓶混合气并点火实验。写出具体的 方案、结论: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归类及解法实验探究活动是新课标理念中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但不少同学对于实验探究类试题, 往往不知如何入手去解答。实验探究题中的许多内容都是平时学习(实验)或生活中司空见 惯的,只是命题形式新颖,选择素材陌生度高,但基础知识或原型实验来源于教材的演示实 验或学生实验。要从化学的视角去观察思考学习和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能根据自己已 有的化学知识和经验对问题做出有意义的猜想和假设,并设法用实验去检验验证它。在解答 实验探究类试题时要 通读全题划出关键的语句,审清题意,明确要求;回归教 材确定知

36、识点;细心分析明确设计意图,灵活应用基础知识解决探究题中的 问题(关键是分析题中的设计方案和实验装置图)。根据探究题的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 气体成分的探究如人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探究、 酒精和蜡烛等可燃物燃烧后产生气体成分探究、 两种物质 反应后产生气体成分探究、鱼瞟内气体成分探究等。涉及的知识点有空气 、。2、N2、H2、 CO CQ等这些物质的制法及检验,以及它们与氧气、水、碱溶液等反应产生的特有现象。探究 的 物质对应的知识点及应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制法空气无色无味气体, 微溶于水。支持燃烧,供给呼吸。收集方法:可用注射器抽取或先往集气瓶注满水 盖上玻片,移到需取样之处将水倒掉并盖

37、上玻片。Q无色无味气体, 微溶于水。具有氧化性:燃烧更剧烈;金属锈蚀;食物腐败。制法:加热高锐酸钾或用MnOS化过氧化氢(H2O2)制取氧气降无色无味气体, 难溶于水。化学性质很不活泼:用作焊接金属、灯泡、食品包装 的保护气,防止氧化、腐败。代无色无味气体, 难溶于水,最轻 的气体。具有可燃性:绿色高能燃料,产物只有水。 具有还原性:贵重金属的冶炼。 制法:活泼金属与酸反应 (Zn + HSO=ZnSO + H2T )。CO无色无味气体,具后明然性:作燃料,产物只有 CO极难溶于水。 有毒污染空气:煤气中毒、醉碳等。处理方法: 用气球回收或点燃。具有还原性:炼铁CO无色无味气体, 能溶于水,压

38、强 增大溶得更多, 密度比空气大。一般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不能供给呼吸:用 于灭火;疏菜保鲜;浓度高对人体有害。 与水反应生成 HCOH2CO使紫色石蕊变红:制碳 酸饮料有点酸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于检验CO,根据浑浊程 度可判断CO的含量。 与NaOFK应生成NaCO:用来吸收(除去)CO2制法: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不能用浓盐 酸或稀硫酸)、固体物质组成成分探究如氢氧化钠、石灰水、生石灰等物质变质后成分探究,某些物质反应后剩余固体成分探 究,一包固体的化学成分探究等。涉及的知识点有C、Fe Cu、Fe2O3、CuO CaQ NaOH、Ca(OH2、NazCC3、CaCO等这些物

39、质的检验,以及它们与氧气、水、二氧化碳、酸、盐 溶液等反应产生的特有现象。探究的 物质对应的知识点及应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C黑色固体,不溶于水。燃烧的产物CO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不溶于酸。Fe银白色,但铁粉是黑色,有磁性。 吸收水和氧气而变红(生锈),可用于食品干燥、脱氧保鲜。 与酸反应(溶于酸)产生可燃性气体,溶液显浅绿色。与CuSO容液反应表面履层红色固体(Cu粉)。铁器不 能盛CuSO液、酸性溶液。Cu紫红色固体在空气中加热变黑(CuO),可用于区分黄铜和黄金。与稀盐酸、稀硫酸不反应(不溶于酸)在潮湿空气中与O2 H2O CO反应生成一层绿色物质碱式碳酸 铜 与AgNO溶液反应表面履H

40、一层黑色固体(Ag粉),溶液变浅 蓝色。FeQ暗红色固体,不溶于 水。溶于酸溶液显黄色;加热与 C、CO反应有黑色固体(Fe)生成。CuO黑色固体,不溶于水。溶于酸溶液显蓝色。与碳粉混合加热有红色固体物质产生。CaO白色固体,溶于水放 热。吸水并与水反应变成 Ca(OH)粉末。可用于食品干燥、加热; 改良酸性土壤;禽舍、土壤消毒。虎门销烟CaG HO=Ca(OH) 产生热量用于销烟I。Ca(OH)白色粉末,微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石蕊变蓝酚吹变红。改良土壤;消毒、工业废水处理。石灰浆、石灰水吸收 CO变成CaCO(检验是否义质可滴加 稀HCl看是否有气泡产生)。用于检验CO建筑用来砌砖抹 墙;

41、鸡蛋保鲜。2- 石灰水与NaCO反应变浑浊(CaCO),可用于除去CO离子。NaOH白色固体,溶于水放热、能吸水而潮解吸收CO变成NaCO 检验变质可加稀HCl看是否有气泡产 生;除去 NaCO可力口入石灰水(Ca(OH)2+NaCO=CaC。+ 2NaOH)。吸收SO变成NaSO。可用于尾气处理。酸碱中和(可借助寸斤剂变色判断反应发生、完成 )。用于 工业废水处理。NaCONaHCO白色固体,易溶于水。 水溶液显碱性。石蕊艾蓝酚吹变红。可使面包疏松多孔。 遇酸后气泡(CQ)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 用于中下口胃酸、蚁酸、胆汁等。洗涤剂成分。CaCO白色固体,难溶于水。石灰石局温燃

42、烧变成生石灰(CaO) 遇稀盐酸有气泡(CQ)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补钙剂;牙膏、蛋壳、水垢、珍珠等主要成分。、反应条件的探究及实验方案的评价大量实验证明,许多化学反应能通过提高温度、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加催化剂、增大反 应接触面积(改变形状、状态)、通过搅拌或振荡等途径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如铁生锈、铜 生锈条件的探究,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探究,电解水实验条件的探究等。对一个实验方案的评价,要注意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原理是否正确,即能否达到实验 的目的;所用原料是否常见易得、廉价;是否节约药品,即原料的利用率是否高;操 作是否简单,即操作过程是否简捷优化;是否对环境产生污染;是否有实

43、验误差;方 案是否有新创意;安全性是否好等等。能达到上述八点要求的实验方案应该说不失为最优 实验方案。四、生活中的现象和化学原理的探究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新课标中指出“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 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 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如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气体与水反应原理探 究,酸溶液或碱溶液中哪种粒子使酸碱指示剂变色或与某物质发生反应的原理探究,酸碱指 示剂应用的探究,能源开发、环境污染与防冶、元素与人体键康、化肥农药的使用等方面的 探究。五、实验异常现象的探究做实验时,由于药品取量多与少、

44、浓度大与小、装置安装不同以及设计方案不同等因素, 会对实验造成异常现象。如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用气球代胶塞不平衡)的探究,空气成分(水进入瓶内达不到1/5)的探究,二氧化碳制取(石灰水不变浑浊)的探究等。实验探究题分类及练习、物质的成分:1.下面是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学习任务。【研究课题】探究草酸晶体受热分解的产物【查阅资料】该小组同学通过网络查询,获得草酸及草酸晶体的一些相关知识:名称化学式颜色、状态溶解性熔点(C)密度(g/cm3)草酸H2c2。4一易溶于水189. 51 . 900草酸晶体H2c2O4 2 H2。无色晶体101 . 51 . 650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蒸气会变蓝色【作出猜想】第一种:草酸分解产物 CQ和第二种:草酸分解产物是 CQ、CO和 “0第三种:草酸的分解产物是 、 (你猜想的产物化学式) 【设计实验】内整附有 底部弯曲H澄清石灰水【实验操作】甲同学按其设计的实验装置 (如图1)实验时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乙同学按图2的装置实验也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 ,这些现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