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县县城总体规划_第1页
从江县县城总体规划_第2页
从江县县城总体规划_第3页
从江县县城总体规划_第4页
从江县县城总体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 本从江县县城总体规划(2009-2030年)第二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规划主旨为适应从江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加强规划建设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从江社会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编制本规划。第二条规划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区域经济 发展规划和新型工业化、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把握城镇发展规律,重视生态环 境及资源保护和公共安全,抢抓区域交通快速的历史机遇,积极参与区域协作,以产业化带 动城镇化,充分发挥农业和旅游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与战略, 加快城 镇集群、基础设施和公共服

2、务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实现全县经济、 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第三条规划原则1、统筹发展原则2、生态文明原则3、以人为本原则4、动态性原则5、特色原则6、可操作性原则第四条主要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J13A90);4、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5号);5、城市黄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4号);6、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19号);7、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12号);8、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域城镇体系规划9、从江县县城总体规划(2003-2020年)10、“两高”对贵

3、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影响及对策研究11、关于赴黎、从、榕三县进行“西部民族自治地方产业承接区”选址的考察报告(黔建规呈2007184号)12、关于推进黔东南州从江(洛乡、贯洞一带)产业承接区工作的请求(黔发改呈2008182 号)13、关于进一步推进洛贯产业承接区相关工作的请示(黔东南府呈200912号)14、从江县城新区发展研究报告15、国家、省、市相关技术规范与标准第五条规划期限规划期:2009-2030年,共22年其 中:近期:2009-2015年,7年;远期:2016-2030 年,15 年。第六条规划层次及范围1、从江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确定县域内城镇的规模、等级、职能分工、重大基础设

4、施 的配置、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和利用等。范围与从江县行政辖区范围一致,面积 3244平方公 里。2、中心城区(县城)总体规划: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发展方向,确定合理的空间布 局、土地利用和路网骨架等,包括老城区和洛贯新区两部分,面积约 60.0平方公里。其中 老城区北至北上门楼,南及南下门楼,东至高增乡政府,西达党校,面积约为9.75平方公里。洛贯新区东抵从江与黎平边界,西以今报井、大壤、今伦等自然山体为界,南及贯洞镇 德刷村,北达洛香镇三团村,面积约为 50.2平方公里,第七条城市规划区(强制性内容)本次划定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丙妹镇、洛乡镇、贯洞镇、西山镇、高增乡、庆云乡的 行政辖区范围,总

5、面积为716.43平方公里。第二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第一节县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第八条城乡统筹发展总体目标把从江建设成为西南地区泛珠三角合作示范基地、贵州省承接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集 中地、贵州黔东南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努力构建经济繁荣、产业发达、民风浓郁、生态良好、 社会和谐的民族新城。第九条分项发展目标1 .经济发展目标一一富强从江到2015年,生产总值达到60亿元,人均GD达到15000TE,三产结构比达到30: 40: 30。至IJ2030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人均GD突破400035,三产结构比达到10: 55: 35。2 .环境发展目标一一生态从江201/从江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

6、0%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5%,万元GD煤耗量降低到0.86吨,主要环境指标均已达标。到2030年森林覆盖率不低于70%,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空气质量和饮用水源 水质达到国家I级标准,降低万元 GD能耗到0.6吨。3 .社会发展目标一一和谐从江稳步推进健康城镇化,为城乡居民提供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的优质居住环 境,控制失业率低于2.0%,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完善覆盖城乡,努力建设安居乐业的幸福从江。第十条 发展目标体系分别从经济发展指标、社会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发展指标等方面提出发展指标体 系,详见附表1。第H一条整体发展战略1、非均衡性发展战略从江县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主要是在保护

7、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有重点的发展,依托厦蓉高 速、贵广高速铁,加强“两高”沿线城市资源、产业、基础设施等,迅速搭建高质量的产业 聚集和吸纳空间,形成轴线发展。利用洛贯新区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提升洛贯新区的服务 职能和能力,使其成为从江县经济的增长极,打造黔东南州区域副中心。2、协调发展战略区域协调主要是指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之间协调的发展,地区之间的人均 GD差异 控制保持在适度的范围内,同时各个地区的居民能够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 使各个地 区的优势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最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第十二条经济发展战略1、快速增加全县经济总量利用“两高”经济发展带,依托洛贯新区,谋求从江县经

8、济总量的快速增长,结合本地 资源优势,吸引东部产业转移。2、打造区域经济核心将洛贯新区发展成为从江县域经济核心, 利用完善的服务设施打造经济升级平台, 结合 旅游业、制造业、加工业、医药业、建材业等,强化洛贯新区在从江县乃至黔东南州的经济 地位。3、谋求多元发展结合县域各区域特色和产业基础, 谋划多元经济发展格局,积极整合县域旅游资源,大 力发展民族特色旅游业,同时推动特色农产品、绿色农产品的开发及产业化,使从江县域经 济走向多元化、稳定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第十三条社会发展策略1、构建完善的服务网络推动建立城乡基本服务网络,提升中心城镇服务水平,逐步弥平中心城区同周边县市的 服务差距,加强县

9、域与外界的交通联系,积极发展县域公共交通网络将服务有效覆盖城乡居 民。2、引导有序集聚顺应城镇化加速的趋势,构建设施完备、发展潜力巨大的城镇群,引导人口集聚,多类 型的居住空间尤其是保证性住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3、弘扬地方文化切实保护民族特色文化和传统文化,寻求保护和利用的有效结合,创造独特而多样的城 市生活,推广地方文化和传统文脉,提供地域文化的发展空间。第十四条环境发展策略1、维护生态安全保护具有生态、科学、游览价值的风景区,保护基本农田,打通主要生态斑块廊道,形 成县域生态网络骨界定城镇发展边界。2、保护风景区和基本农田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宣扬推动生态

10、文明建设低碳循环城市建设山水园林城市。3、构建县域生态安全网络建设现代化、绿色循环产业园,发展高科技、无污染新型产业,促进资源高效利用,积 极引入中水系统,积极发展生产服务等低碳高附加值产业。第十五条新农村规划建设指引1、按照有利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稳步整治和 建设新农村,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指标,人均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2、对现有人口规模过小、发展条件过差的自然村,原则上予以适当撤并,逐步引导人 口向其它人口规模较大、发展条件较好的中心村或其它村庄转移。 逐步引导农村人口的居住 和就业向各级城镇和中心村转移。3、加大土地整理力度,把农村居民点的迁并整合与

11、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和耕地保护紧密 结合,高效集约利用土地资源。4、对位于禁止建设区、山区和受地形条件限制难以发展、存在潜在地质灾害威胁影响 的村庄进行搬迁,逐步向用地和交通条件较好的村庄转移。5、统筹“城中村”和各类建设项目、大型基础设施及管廊带的规划建设,实现经济效 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高度统一。第二节产业发展战略第十六条战略目标近期把洛贯新区初步建成贵州省东南部地区的一个资源型加工业、现代物流等初具规模的新型工业区。远期把洛贯新区建成黔、桂、湘结合部一个以主导产业突出,潜导产业发达,关联产业 完备,工业区生态良好、环境优美,观光、旅游度假及相关服务行业配套发展的“绿色”工 业区。第十

12、七条产业发展战略1 . “导入”与“内生”的双极互生战略2 .特色领跑战略3 .集群发展战略4 .工城互动战略第十八条县域产业布局县域产业布局主要由三个城镇群组成,一个是以县域东北部以发展现代产业的洛香一贯 洞一庆云城镇群、中部以发展旅游业和特色农产品为主的往洞一谷坪一高增一丙妹一西山一 雍里一翠里一斗里城镇群,中南部以发展现代农业和中药材业为主的停洞一下江一东朗一加 鸠一宰便一刚边一加榜一光辉一加勉一秀塘城镇群。空间结构:重群核心个数集群范围产业东北部: 城镇集群各贯新区;3洛香、贯洞、庆云业、现代服务业中部1城镇集群包妹;8往洞、谷坪、高增、丙妹、西山、雍 里、翠里、斗里游业、特色农产 品

13、河南部 城镇集群举便10-停洞、下江、东朗、加鸠、宰便、刚 边、加榜、光辉、加勉、秀塘中药材、特色农产 品、农业第十九条中心城区产业选择1 .老城区主要以旅游服务业为主2 .洛贯新区主导产业:生物医药制造业、机械制造、电子元件制造、食品加工业、新型建材工业、 现代物流业;潜导产业:现代服务业、旅游业;关联产业:木材加工制造业、林浆纸工业、家具制造业、工艺品制造业、包装印刷业;基础产业:农业、林业。第三节县域旅游发展规划第二十条 旅游发展目标通过系统整合从江的民俗文化与生态旅游资源, 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完善服务设施,将 从江建设为:1 .国内外知名的乡村旅游与民俗旅游的重要旅游目的地;2 .西部

14、跨省旅游线上的重要节点之一,是连接贵州和广西的重要旅游节点;3 .中国优秀旅游县;4 .贵州省文化旅游强县;5 .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业成为从江县的支柱产业,注重民俗文化与旅游资源的保护,实现从江县旅游业的 可持续发展。第二十一条旅游发展战略1、可持续发展战略2、政府主导战略3、精品品牌战略4、市场导向战略5、区域合作战略第二十二条产品定位构建以乡村旅游与民俗旅游为主,以发展生态旅游、节庆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为重要补 充的旅游产品体系。第二十三条旅游发展步骤1、近期为基础发展期2、中期为快速发展期3、远期为巩固完善期第二十四条 旅游规划总体框架从江县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框架为“一心、一带、三大

15、旅游品牌、五大旅游区”的发展格 局。1、一心:从江旅游服务与信息中心;2、一带:都柳江民族文化生态景观带;3、三大旅游品牌:打造好“岂沙枪手部落、小黄侗族大歌、秋卡瑶浴”三大民俗文化旅游品牌;4、五区:即邑沙苗族文化旅游区、小黄侗族大歌旅游区、增冲鼓楼文化旅游区、西 山瑶族风情旅游区、月亮山生态旅游区。文 本从江县县城总体规划(2009-2030年)第二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景旅游资源保护的法制化进程,调整和健全保护管理的机制、体制乡集镇)(15座)三级第四节县域资源保护和空间管制第二十五条土地资源保护与利用(强制性内容)合理布局、优化用地结构,完善土地市场建设,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16、, 提高土地的节约和集约利用水平,提高土地资源对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保 障城市各项职能的充分发挥。第二十六条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强制性内容)坚持水资源联合调度统筹配置,保证水资源供需动态平衡。实现多种可利用水资源在县 域和产业间的合理配置。加强县域骨干河道治理,搞好山区水土保持和小流域综合治理, 合 理制定防治对策,提高水资源可利用量;按照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要求,依靠科技进步, 采取最严格、最有效的水资源管理,强化节水措施;重视雨水渗蓄工程建设,制定技术规范, 推广雨洪利用技术;合理配置水资源,建立现代化水资源管理系统,实现最严格、最有效的 水资源管理。第二十七条 矿产资源保护与

17、利用(强制性内容)以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为目标,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资 源,努力实现资源开发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促进矿业持续健康发 展,保障经济与社会不断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要。努力发挥地区优势,加大从江县铜矿、石 灰石、硅石等优势矿产的开发与勘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第二十八条历史文化及风景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强制性内容)按规划保护好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重点保护的民族村落、传统民居、优秀历史建筑等历 史及文化遗产和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重要历史文化资源及周边环境。及时中报、编制风 景名胜区规划,完善历史文化资源及风景旅游资源的保护体系, 加快推进

18、历史文化资源,风第二十九条 空间管制分区分为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三类。1、禁止建设区:禁止建设区原则上严禁在区内进行与环境保护无关的开发建设活动, 主要包括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山体保护区、道路、水系两侧防护绿地、山林地、文物 保护单位以及矿产资源禁止开采区等。2、限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包括中等坡度山体、保护区的缓冲地带、水源地周围地区、 主要河流水系两侧、一般农田、山林地、限制开采区、地震断裂带周边、50年一遇洪水线范围等。3、适宜建设区:适宜建设区是城市规划区内具有较好的工程地质和开发条件,适宜开 发建设的区域。适宜建设区应根据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属性进行开

19、发建 设。第三十条空间发展指引结合从江县空间管制要求,对优先发展区域、重点发展区域和限制发展区域确定空间发 展指引。中部和北部地区作为优先发s展和重点发展的地区,应以集中连片发展、集约高效 配置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战略重点;南部城镇作为生态孕育区,具有重要的生态 保育职能,应限制其城市建设规模,采取退耕还林、生态恢复等措施减缓石漠化状况,避免 石漠化向中部蔓延。第五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第三十一条城镇空间布局框架规划在从江县形成“一核、两心、两轴、三个城镇群”的空间布局结构。第三十二条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规划将从江县的城镇等级划分为三级: 中心城区(1座)一中心镇(2座)一般城镇(含序号等级结

20、构城镇数(座)城镇名称别一中心城区1中心城区(含老城区和洛贯新区)二中心镇2往洞、宰便三一镇(含乡集镇)15庆云、谷坪、西山、雍里、翠里、斗里、停洞、下江、东朗、力口鸠、刚边、加榜、光辉 加勉、秀塘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四条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到规划期末,县域城镇规模形成三个层次。中心城区人口达到32.0万人,其中往洞、宰便规划人口为12万人,其它乡镇(庆云、谷坪、西山、雍里、翠里、斗里、停洞、下江、东朗、力口鸠、刚边)规划人口为0.51万人。城镇等级城区人口(万人)城镇数 (座)城镇名称一321丙妹、贯洞、洛香二1-22往洞、宰便三0.5-1.015庆云、谷坪、西山、雍里、翠里、斗里、停洞、 下江、东

21、朗、力口鸠、刚边、加榜、光辉、加勉、 秀塘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城镇职能结构城镇职能主要分为综合型、工矿型、农副产品加工及农贸型、交通型、旅游型等五大类。乡镇名称主要职能备注1洛贯新区综合职能;中心城区的F分,从江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家合型城镇2老城区(含高增)旅游服务型中心城区的F分,以发展旅游服务为主3西山旅游服务型中心城区的卫星镇,以发展旅游服务为主4谷坪旅游服务型以发展旅游服务、农业为主5往洞旅游服务型以发展旅游服务、生态农业为主6刚边工矿型以发展矿产资源升采、中药材种植为主7农工型以发展农业、工业加工为主8宰便农工型以发展农产品交换、中药材种植、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为主9停洞农工型以发

22、展农业种植、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为主10东朗农工型以发展农业种植、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为主11下江农工型以发展农业种植、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为主12雍里农工型以发展农业种植、中药种植、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为主13翠里农工型以发展农业种植、中药种植、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为主14斗里农工型以发展农业种植、中药种植、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为主15秀塘农工型以发展中药种植、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为主16加榜农工型以发展中药种植、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为主17加鸠农工型以发展中药种植、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为主18加勉农工型以发展中药种植、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为主19光辉农工型以发展中药种植、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第三十七条重点城镇发展定位1、往洞镇往

23、洞镇作为从江县西北部区域中心镇, 服务县域北部乡镇,加强与榕江联系,发展成以 旅游服务、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镇。2、宰便宰便作为从江县西南部区域中心镇, 服务县域西南部乡镇,加强与荔波的联系,以发展 特色农产品加工为主。第三十八条 城乡建设标准和规模控制1、中心城区: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达到40.4个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达到125平方 米,其中老城区人口达到6万人,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67.5平方米以内,建成区面积控制在4.4平方公里;洛贯区人口达到26万人,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40平方米以内,建成区面积控 制在36平方公里。2、中心镇:中心镇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 120平方米,往洞镇规划人口为1

24、.5万人,则 建设用地控制在1.8平方公里以内,宰便镇规划人口为 1.0万人,则建设用地控制在1.2 平方公里。3、一般镇(含乡集镇),一般镇人口控制在0.5-1.0万人,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 平方米,则规划期内一般镇的建成区控制在 50-100公顷。4、中心村人口规模一般在1000人以上,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建设用 地控制在10公顷。第六节县域综合交通规划第三十九条县域交通发展策略通过区域内的公路交通网络,构建公、铁、水运、航空网络化、立体化的区域综合交通 体系。着力将从江建设成为贵州通向广州、珠三角及港澳地区通道上的重要结点,成为黔东 南乃至黔桂边界地区重要的区域交通枢

25、纽。构建通达、高效、便捷的县域交通网络,在重点建设城乡联系道路的同时,提高现有公 路路面质量,合理安排与大区域交通的衔接,协调与周边市县的关系。近期实现乡乡通油路,加快通村公路的建设;远期实现“三横三纵三高”的交通布局, 实现村村通公路。第四十条公路1、县域骨架公路网结构规划在规划期内实现“三横三纵”。一横:洛香一小黄一谷坪一归里一往洞一高传一榕江;横:榕江一停洞一下江一腊俄一从江一八洛一富禄(广西) ;三横:加鸠一宰便一平正一雍里一高脚一大年一富禄(广西) ;三纵:双江一谷坪一四寨河一腊俄一刚边一秀塘一环江(广西)。三纵:口江(黎平)一往洞一坨苗一停洞一东朗一加鸠一光辉一佳荣。2、县域一般公

26、路规划洛香一大团一庆云;庆云一彳惠盘一富禄(广西);洛香一独洞一黄岗(黎平)一小黄一 占里一四寨河口(321国道);洛山一田底一秋卡一大年(广西);斗里一湾里一良寨(广西); 西山一翠里;翠里一高开一三工区一尧等一雍里; 长滩一雍里;雍里一放里一高麻一平正(接 884县道);、雍里一令里一杆洞(广西)一加扒一刚边;刚边一陇雷一平妹一加榜;秀塘一 大平一平妹一加榜;党纽路口一加东一加榜;加榜一尧贵一达洲一白记(广西);卡机一上洛一打边一伦洞(广西)、秀塘一打郎一尧贵一南烧一加勉;宰便一加榜;宰便一加勉;宰 大一加鸠;加勉一加两一雷加坡一驯乐(广西);加勉一党郎一光辉;加勉一加鸠;东朗一 加鸠;停

27、洞一东朗;停洞一托苗一增冲一往洞;往洞一高传一仁育(榕江) 、往洞一则里一 平友一谷坪;谷坪一帮土一双江(黎平);大江一中华一高仟一则里;裕民一高台一计划(榕 江)。3、公路等级规划高速公路:县域内有厦蓉高速和黎平一洛香的高速公路。干线公路: 县域内以“三横三纵”为县域公路干线,加强县域内各乡镇之间的联系, 公路干线的等级为二级和三级。一般公路:以乡乡连为一般公路,乡乡连公路的等级为四级。第四十一条 公路运输站场布局(强制性内容)1、客运站场汽车客运标准二级站:洛贯新区;汽车客运标准三级站:老城区,往洞、宰便;汽车客运标准四级站:其他乡镇。2、货运站场三纵:黎平一洛香一贯洞一高增一从江一西山一

28、斗里一洞头(广西)在洛贯新区建设物流中心,在洛香、留驾、坨苗、宰便设货运站。文 本从江县县城总体规划(2009-2030年)第二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第四十二条铁路从江境内有广州一贵阳快速铁路在镇域北部通过,并在洛香设站。第四十三条航运目前从江已建成八洛50吨级一个泊位码头和从江县城50吨级二个泊位码头,建成渡口 13个。规划按五级航道标准建设八洛至榕江水运通道 11必里、四寨河50吨级泊位码头一 个,和从江河大融两个航电一体化工程。第七节 给水工程规划第四十四条用水量标准中心城区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远期为 200L/人.d其它城镇生活用水标准远期180L/人.d。工业用水按采用市政供水与自备水

29、源结合供应。第四十五条 供水水源(强制性内容)1、各乡镇应尽量采取集中供水,供水水源就近取用境内地表水或地下水,水源的选择 应考虑水量和水质的要求,并与其它市政设施协调建设,避免与城镇发展方向相冲突。2、建立区域性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机制,强化区域水资源管理,依法治水。城市和各 乡镇在加强蓄引水工程建设和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前提下,因地制宜,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解决供水问题。3、自来水厂根据发展规模及要求,尽可能在现有水厂基础上扩建。在城镇现有自来水厂的基础上改扩建或新建城镇供水设施,集中供应各镇区和邻近农村地区。与镇区较远的农村地区可独立或与相邻村庄联合建自来水水厂。第四十七条 水源保护区水质标

30、准(强制性内容)1、地下水水源保护区的水质标准一级保护区水质应达国家地下水水质标准的R类水质标准。二级保护区水质应达国家地下水水质标准的田类水质标准。2、地表水水源保护区的水质标准一级保护区水质应达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R类水质标准。二级保护区水质应达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田类水质标准。第八节 排水工程规划第四十八条 排水体制(强制性内容)中心城区、中心镇及重点生态保护应采取雨污分流制, 其它城镇采用合流制。积极创造 条件改造老城合流制排水系统为雨污分流制。第四十九条 排水设施规划及排放标准(强制性内容)1、建设城镇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2、因地制宜采用氧化塘或自然

31、沉淀及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等方式处理城镇污水。4、污水必须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或农灌。第四十六条供水设施规划3、集镇和中心村,大力提倡生态污水处理,采用投资省、运行费用低、操作管理容易 的稳定塘、人工湿地等处理工艺。文 本从江县县城总体规划(2009-2030年)第二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第九节 电力工程规划第五十条负荷预测预测全县近期电力负荷达27.03万kW用电量为38004.8万kWh远期全县负荷为34.6 万kW用电量为148400.1万kWh近期末全县人均生活及第三产业年用电量近 167kWh远 期末人均生活及第三产业年用电量为 588kWh第五十一条电源规划1、充分利用现有水能,协调小

32、水电与电网的发展。2、近期在洛贯新城区东南面新建一座 220kV变电站,供全县负荷用。新建 220kV变电 站的上级电源为上级电源为 500kV黎平变,引入2回220kV线路。3、从榕江县车江变引入 2回110kV线路,至110kV宰便变和110kV平江变。4、从广西三江县富禄变引入1回110kV线路至110kV贯洞变。第五十二条 变电站及电网规划1、洛贯新城区东南面新建的220kV变电站,远期扩容为3X240MVA上级电源为500kV 黎平变。2、老城区由从江110kV变电站供电,洛贯新城区新建110kV洛香变近期末容量为 2X63MVA远期扩容为3X63MVA110kV贯洞变远期扩容为2X

33、63MVA主要供贯洞工业区用电。3、新建的110kV变电站有宰便变、西山变。4、新建的35kV变电站有往洞变、流架变、东朗变、加勉变、秀塘变、潘里变。5、新建或改造的35KV 110KV变电站采用高性能、高可靠性的配电系统自动化装置。6、新建220kV线路有:接黎平500kV洪州变,2回220kV线路。第五十三条 配电系统自动化规划为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水平,满足电能质量要求,应采用先进技术,逐步实施配电系统自第五十四条电力设施保护(强制性内容)规划新建的35kV以上的线路不应穿越中心城区或风景旅游区,进入中心城区或在城区 附近的架空线路,应满足线路对地的距离要求,并预留高压走廊加以保护,其高压走

34、廊宽度 应按有关规定设置。第十节电信工程规划第五十五条固定电话预测预测全县近期固定电话普及率为12.3部/百人以上,全县电话实装用户数为53050户(其 中农话为19995户,普及率为6.1部/百人以上);远期全县固定电话普及率为36.4部/百人 以上,实装用户达196635门左右(其中农话为31945户,普及率为14.5部/百人以上)。第五十六条电信设施全县程控交换机近期扩容至11万门,远期全县程控交换机扩容至19万门。各乡镇支局 (所)程控电话交换机容量适时扩容。大力发展IP技术和装备为主导的高速宽带互联网,将 DDN FR和ATMR的建设与IP 网相融合,实现网络的宽带化、个人化、综合化

35、、智能化、经济高速地实现各种业务的综合 服务。构建融语音、数据、图像为一体的多媒体信息通信网。在中心城区、各乡镇政府驻地 大力发展LAN接入,逐步建设农村的数据通信网。第五十七条移动通信移动交换机(非本地)适时扩容,增设移动基站,加大对网络的优化工作,增加载频和 信道,提高网络通信质量,发展 GSM/CDMA G3移动通信网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第五十八条邮政设施规划1、近期在老城区东北、西北新建邮政支局 3个,占地400m2左右。动化2、在洛贯新城区西北、东南增设支局一个,占地面积约2000m23、在各个乡镇适当增设支局及代办所,占地面积约400m2完善邮政服务设施,增设邮政报刊亭。第五

36、十九条通信设施保护各有关电信运营商和邮政部门必须与规划建设部门紧密配合,合理安排用地,协调电信工程与其它市政工程的关系,在城镇建设中通信网络管道的建设应与其它市政设施同步实 施,一步到位。在城镇边缘附近通过的光缆若采用直埋方式敷设时,应留出直埋光缆两侧各0.75m的平行区域作为光缆保护区。第十一节民用生活能源结构规划第六十条从江能源发展规划中心城区以管道天然气和电能为主要能源,瓶装液化气为辅助能源,普及率近期(2015 年)为90%远期( 2030年)为100%县域中心镇和一般乡镇以液化石油气和电能为主要 能源,型煤为辅助能源,普及率近期 80%远期100%农村居民以沼气和电能为主要能源, 型

37、煤为辅助能源,普及率近期 70%远期100%第六十一条生活能源结构在从江县老城区和新城区各建天然气气化站 1座,供气规模分别为1.6万NM3旧,8.7万 NM3旧。县域中心镇和一般乡镇合理设置瓶装液化气充装站、型煤加工厂和瓶装液化气经营 点。在农村推广使用沼气,每户建8立方米沼气池。第十二节县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第六十二条教育设施规划1、加快发展优质基础教育,全县共计托幼 43所。小学65所,中学26所。2、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到规划期末,全县共两所职业教育学校。3、积极扶持民办教育和构建“学习型社区”。4、建设高素质的教师干部队伍。5、加速“数字化教育”工程的建设。第六十三条医疗卫生规划1、

38、充分利用、改造、配套完善现有城乡医疗卫生设施。2、建成比较完善的医疗卫生设施体系。3、在中心城区建成综合医院8座、专科医院1座、疾控中心和急救中心各2处,卫星城镇 按照规模分别建成片区中心医院和妇幼保健站、计生服务站、医疗服务点等设施。4、在中心镇建成中心医院、妇幼保健站、计生服务站、医疗服务点、急救站各1处,5、在一般镇及工矿镇分别建成卫生院、妇幼保健站、计生服务站各1处。第六十四条文化设施规划1、在中心城区分别建成影剧院、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各1座。2、在各中心城镇分别建成电影院、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各 1座。3、一股镇分别建成综合文化站。第六十五条体育设施规划

39、1、在中心城区建成一座县级体育活动中心,含体育馆、网球馆、羽毛球馆、游泳馆、 综合运动场和健身训练馆。中心城区各片区分别建成篮球馆、综合运动场、网球场、健身房。2、中心镇分别分成篮球场、综合运动场、游泳池、健身房。3、一般镇分别建成篮球场、综合运动场。第六十六条广播电视网络1、到2030年,全县广播综合人口覆盖达98%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有线电视联 通乡镇100%2、在洛贯新区建设电视台和电视广播管理中心。3、在各乡镇设立广播电视管理站。第六十七条殡仪公墓设施1、在中心城区东北部殡仪馆1处,设2处公益性公墓。2、每个乡镇至少一座公益性公墓,充分发挥设施的效益。第六十八条社会福利设施规划1

40、、在老城区和洛贯新区分别建成具有养护、医疗、康复等多功能的老年福利机构,2、中心镇和有条件的小城镇、各街道办事处建立 1所敬老院或托老所,3、全县养老福利机构的床位数每千名老人达 2030张以上。第六十九条商业服务设施规划1、打造黔东南西部商业重镇,完善金融服务网络,2-建立一个集散有度、分布合理、规模适度、完善的县级一中心镇级一乡镇级一中心 村级四级商业金融服务体系。第七十条 市场规划1、建设黔东南州物流中心,扩大各类市场规模。2、结合“两高”站场,设置黔东南州最大的商品物流中心,做大做强包括机械制造业、 生物制药业、建材业等3、建设旅游工艺品市场,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主要社会服务设施配置数量

41、和规模见附表 2第十三节环境保护规划第七十一条环境保护目标1、规划近、远期从江县域内各风景名胜区大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一级标准,城区及各乡镇居住区、及城郊农村地区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 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2、地表水:防治水质污染,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加强水域和饮用水源的保护,确保 水源保护区禁区、一级保护区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II类水质标准,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水质不低于田类标准。3、规划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控制从江县域内各功能区的噪声污染, 并应达到相应标准。第七十二条 工业污染防治目标必

42、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以及“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加快重点污染 源的治理,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改变单纯的污染尾端控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 有效削减污染源的产生量和排放量。第十四节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第七十三条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诱发,谁负责;谁受益、谁治理” 的原则。第七十四条防治措施(强制性内容)1、中心城区及乡镇建设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程项目的施工、新办矿山必须进 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评估率达 100%2、增强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实行地质灾害部门责任制;文 本从江县县城总体规划(2009-2030年)第三章城市规划区协调发展规划

43、3、设立地质灾害预警制度,确保有灾治灾、无灾防灾,长期防治、综合治理。4、加快编制和修编全县及镇、重点工矿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划定地灾防治分区,通 过逐步实施防治项目,不断提高全县抗御地灾能力。第三章城市规划区协调发展规划第七十五条 城市规划区范围划定从江县中心城区的城市规划区包括丙妹镇、洛乡镇、贯洞镇、西山镇、高增乡、庆 云乡的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为 716.43平方公里。第七十六条 规划区空间结构规划区形成“一轴三区”的城乡空间结构。第七十七条规划区功能协调北部生态保育区以从江风景区、自然生态资源保护和适度发展乡村旅游为主, 兼顾部分 农业生产功能。中部城镇发展区是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城镇建

44、设发展区, 中心城区呈“一城两区”结构 形态,分别是以居住、旅游服务功能为主的老城区和城市综合新区一洛贯新区, 在中心城区 周边的西山、庆云和八洛分别形成城郊镇(或居民点)。南部生态农业发区主要从事绿色农产品种植、特色畜产品养殖,部分农田从事育种、实验和农业技术研究。第七十八条规划区道路交通系统协调发展根据规划区空间结构和发展需求,除厦蓉、黎洛两条高速公路外,规划构建“一环一横 一快”的路网骨架,以实现规划区各片区之间、城区与郊区城镇间、城区之间的便捷联系, 并为规划区内的风景区、民族村寨、农村居民点提供服务。第七十九条规划区市政基础设施协调发展1、水源:洛贯新城区工业供水水源都柳江干流。老城

45、区供水水源仍选用为宰章河水。高增片区供水水源选择高增河上游。洛贯新城区生活供水水源选择独洞水库、流美两水库。2、水厂老城区远期扩建现状水厂规模为1.5万m3/d,占地面积为1.0ha。高增片区近期新建水厂规模为0.5万m3/d,占地面积为0.3ha。洛贯新区拟新建贯洞生活水厂, 进期规模4.0万m3/d,远期规模6.0万m3/d,占地面积为 3.0ha。洛贯新区拟新建贯洞工业水厂,进期规模 8.0万m3/d,远期规模18.0万m3/d,占地面积 为 9.0ha。3、电力在洛贯新建220kV变电站,上级电源为上级电源为500kV黎平变,引入2回220kV线路。从广西三江县富禄变引入1回110kV

46、线路至110kV赏洞变。4、通信规划协调区内的通讯设施根据就近原则从城区引入,其中,高增、西山从老城区引入, 庆云从洛贯新区引入。5、燃气储备站洛贯新区供气规模为8.7万NM/日,占地3公顷,位于城区西面;老城区供气规模为1.6万NM/日,占地1公顷,位于城区东面。6、环卫(垃圾处理)洛贯新区的垃圾填埋场位于城区东南面庆云乡,处理规模为320吨/日;老城区的垃圾填埋场位于城区南面雍里乡,处理规模为80吨/日。7、殡仪设施文 本从江县县城总体规划(2009-2030年)第四章中心城区规划规划火葬场位于贯洞镇往里,占地应根据有关规定进行控制。保留老城区现状公墓(党校西侧),规划在洛香镇登出新建两处

47、公益性公墓区。引导和发展经营性公墓区,与公益性公墓协调发展。第八十条规划区村庄统筹策略1、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规划保留庆云乡、西山镇的建成区作为城郊城镇存在, 发挥八洛水陆交通节点的作用,将其发展为城郊集中居民点,每个城郊镇和八洛居民点的人 口规划控制在0.51万人,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m左右。2、考虑具有一定特色、一定数量新农村的建设发展,以促进农村人口的合理布局规划确定中心城区2030年城市建设用地约40.2平方公里。其中老城区建设用地 4.05 平方公里,人均67.5平方米;洛贯新区建设用地 36平方公里,(其中产业用地约14平方 公里)人均138平方米。第八十三条 建设发展

48、方向与空间增长边界(强制性内容)1、老城区呈紧凑的布局,重点整合现有建设用地,适度向南、北和东北部拓展增长边 界东西以自然山体为界,东北至现状高增乡政府,南达南下门楼,北至北上门楼。2、洛贯新区向南北伸展,围绕中心山脉呈带状组团式布局,增长边界北抵“两高” 一 线,南达田坝,东、西及东南部均以山体为界。第二节城市空间形态2、用地规模(此条为强制性内容)第四章中心城区规划第一节 城市性质、规模及发展方向第八十一条城市性质从江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黔桂边境的枢纽城市,贵州东南部新兴的生态宜居工 业新城。第八十二条中心城区规模1、人口规模近期(至2015年):中心城区总人口为10万,其中老城区人

49、口为3.0万人,洛贯新区人 口为为7.0万人;远期(至2030年):中心城区总人口为32万,其中老城区人口为6.0万人,洛贯新区人 口为为26.0万人;第八十四条 城市结构形态中心城区采用“一城两区”的发展模式,在优化发展老城区的同时,积极发展洛贯新区。 今后,发展重心和城市功能逐步向洛贯新区转移,老城区以旅游服务为主的城市片区。第八十五条城市空间布局1、老城区:以河流和绿色空间为分隔,在规划期内将形成“一城五片”结构,即“西 城区”、从江大桥以南的“南下片区”、都柳江北岸的“北上新区”、东北ss部的“峦里-银 良片区”和北部“高增片区”。2、洛贯新区:规划提出“一脉两轴三区多组团”带状多组团

50、的空间布局结构形态。“一脉”即新区中心南北向山脉,既是新区生态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新区工业组团与生活 组团的自然生态隔离带;“两轴”是新区两条主要的发展轴线,分别位于“一脉”的东西两 侧,同时也是新区重要的南北向联系通道;“三区”即综合服务中心区、贯洞工业片区和洛 香生活片区,综合服务中心区既是发展旅游服务、 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产业的区域, 同时也 是中心城区的公共服务中心区域;“多组团”即在片区内形成多个城市组团。第三节建设用地规划布局第八十六条总体布局及用地平衡中心城区规划总面积为6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40.2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25平方米。 其中老城区规划面积为9.75平方公里

51、,建设用地为4.05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67.5平方米; 洛贯新区规划面积为50.2平方公里,建设用地为36.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14平方公里,人均 建设用地138平方米。各类建设用地平衡详见中心城区用地平衡表。第八十七条居住用地规划居住用地978.25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5.28%,人均32.61平方米。所占比重比 现状下降了近43个百分点,人均指标下降了 10平方米。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采用小区一组团及独立组团等类型。1、老城区居住用地布局老城区:规划居住用地179.54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40.93%,人均27.62平方米。西城区以用地的调整、改造为主,江东片区、北上新区是老城区居

52、住用地主要的拓展区 域。老城区规划居住用地15.80公顷,规划人口 0.80万人;南下片区规划居住用地28.40公顷, 规划人口 1.5万人;北上新区规划居住用地23.27公顷,规划人口 1.2万人;峦里-银良片区规 划居住用地32.28公顷,规划人口 1.5万人,高增片区规划居住用地69.36公顷,规划人口为 1.0万人。规划布置了 3所中学、4所小学,中小学用地为11.16公顷。2、洛贯新区居住用地布局根据新区空间布局结构,居住用地集中布局在洛贯新区东部洛香组团和得卡组团,结合新区生态结构框架,充分利用区内的山、水自然生态资源,营造一个优美的山水人家的诗意 家园。规划居住用地847.026

53、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3.67%,人均32.59平方米。规划布置了 6所中学、12所小学,中小学用地为36.29公顷。第八十八条 公共设施用地(强制性内容)规划对现状缺口较大的文化娱乐、 教育科研、体育等用地作重点补充,并根据各片区的 功能布局了相应的公共设施用地。规划公共设施用地 484.3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12.05%, 人均15.13平方米。1、行政办公用地规划布局规划中行政办公用地主要集中在洛贯新区北部,洛香河北侧,老城区也适当的布局行政办公用地,规划行政办公用地34.08公顷,人均1.06平方米。2、商业金融用地在洛贯新区内集中布局商业金融用地, 形成中心城区公共服务中心,同时也

54、是发展旅游 服务产业的区域。在洛香组团、龙图组团等布置商业金融用地,形成片区服务中心。在老城区和南下片区增加布局商业金融业用地, 并在老城区南端出口处布局综合市场用 地,强化老城区的商贸、旅游服务职能,在北上新区和峦里 -银良片区内也布局相应的商业 金融业用地。规划商业金融业用地225.11公顷,人均10.47平方米。3、文化娱乐设施规划对现状缺口较大的文化娱乐、体育等用地作重点补充。规划洛贯新区东部形成县级文化中心,并布置片区级和居住区级文化娱乐设施。老城区文化娱乐用地除保留原有电影院用地和南下片区的广播电视台用地并加以完善外,在北上新区和南下片区内,结合公共绿地,再增加两块用地。规划文化娱

55、乐用地28.07公顷,人均0.88平方米。4、体育用地中心城区内现状无体育用地,规划在洛香组团和老城区南下片区布局体育用地。规划体育用地16.77公顷,人均0.52平方米。5、医疗卫生用地新区医疗卫生用地布局,在洛香组团和龙图组团等地布局医疗卫生设施。老城区的医疗卫生除将现状县医院用地适当扩大外,在北上新区和南下片区的五道小溪 处各布局一块用地。近期建设县疾病控制中心,选址在五道小溪处。规划医疗卫生用地18.02公顷,人均0.56平方米。6、教育科研用地老城区教育科研用地考虑利用现状职校和党校用地,同时保留老城区现有的特殊学校, 新增1所职业培训学校。在新城区龙图组团布置1所职业培训学校,同时根据服务半径配置相应的教育服务设施。规划教育科研用地39.98公顷,人均1.25平方米。8、社会福利设施用地规划在洛贯新区设置县级福利设施,在新城区共设 2所社会福利院,同时在各个居住组 团设置老年人活动中心。规划在老城区设置1所社会福利院。规划社会福利设施用地12.27公顷,人均0.3平方米。第八十九条工业用地1、老城区:规划老城区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