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审题答题规范断果判结无临界滑坎与木诚利:1板芬鬲琬定相同时间内的位 .移关系,列式求解滑块与 木板没 分离, 假设速 度相等 后加速 度也相 等一整法系加度由体求统速南隔海怅 求滑块口 木板间摩 擦力号及 最大静摩 擦力反假杳成也 整体列式若受少 想设不成立, 分弼列式专题:滑块一木板模型(一)一 .“滑块一木板模型”问题的分析思路1 .建模指导解此类题的基本思路:(1)分析滑块和木板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滑块和木板的加 速度;(2)对滑块和木板进行运动情况分析,找出滑块和木板之间的位移关系或速度关系,建立方程。特 别注意滑块和木板的位移都是相对地面的位移。2 .模型特征上、下叠
2、放两个物体,并且两物体在摩擦力的相互作用下发生相对滑动。3 .思维模板确定滑块一木板模型对滑块、木板分别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一定律计算判断吊后勒自”判断是否存在速度相等的“临界点C4 .分析滑块一木板模型问题时应掌握的技巧(1)分析题中滑块、木板的受力情况,求出各自的加速度。(2)画好运动草图,找出位移、速度、时间等物理量间的关系。(3)知道每一过程的末速度是下一过程的初速度。(4)两者发生相对滑动的条件:(1)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2)二者加速度不相等。5.滑块一木板模型临界问题的求解思路隰鬻法 求临界加卢A%,有相对滑助速度/整件法*对滑动,求解系统假设瘠揄体间无相加速度口G,无相对滑而计算求
3、解,他据判断的姑算二.受力分析:力作用在下板为例:(1) M、m之间的摩擦因数为地面光滑:a、相对静止(共同向前走):F=( M+m) ab、相对滑动时:F=ma+Mau mg=ma那么临界是:ai=a2(2)当上边面摩擦因数为 邛,下表面为 科2时:a、相对静止(共同向前走):F-(12(M+m)g =( M+m)ab、相对滑动时:F-(12(M+m)g=ma+Ma林 img=ma那么临界是:ai=a2力作用在上板为例:(1) M m之间的摩擦因数为ti ,地面光滑:a、相对静止(共同向前走):F-(12( M+m) g =( M+m) ab、相对滑动时:F=ma+Mau mg=Ma那么临界
4、是:ai=a2(2)当上边面摩擦因数为 阴,下表面为科2时:a、相对静止(共同向前走):F=( M+m) ab、相对滑动时:mMF-2(M+m)g=ma+Maimg(i2(M+m)g=Ma那么临界是:ai=a2所以分析关键就是:摩擦力的表示例1、nA=1 kg , mB= 2 kg , A B间动摩擦因数是 0.5,水平面光滑.求:用10 N水平力F拉B时,A B间的摩擦力是 用20N水平力F拉B时,A B间的摩擦力是 例2、如图所示,物体 A叠放在物体B上,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 A、B质量分别为 m= 6 kg, m(= 2 kg, 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0.2 ,.- /B开始时F=
5、10 N,此后逐渐增加,若使AB不发生相对运动,则 F 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的最大值为 练习1、如图5所示,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B质量分别为 m= 6 kg, na=2 kg,A 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2 ,开始时F= 10 N,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45 N的过程中,则A.当拉力F<12 N时,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A-fB.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12 N时,开始相对运动百C.两物体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D.两物体始终没有相对运动例3、如图所示,长木板放置在水平面上,一小物块置于长木板的中央,长木板和物块的质量均为m物
6、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小木板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为-,已知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3相等,重力加速度为 go现对物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则木板加速度 a大小可能是2 ,A. agB . a = - Ngm p3 mric 1F 1 .JC a= RgD.a = Ng V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232m 3练习2、如图所示,木板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在其最右端放一可视为质点的木块.已知木块的质量m=1kg,木板的质量M=4kg,长L=2.5m,上表面光滑,下表面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科=0.2 .现用水平恒力F=20N拉木板,g取10m/s2,求:(1)
7、木板的加速度;(2)要使木块能滑离木板,水平恒力F作用的最短时间;(3)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假设木板的上表面也粗糙,其上表面与木块之间的动摩擦因素为匕=0.3,欲使木板能从木块的下方抽出,需对木板施加的最小水平拉力.(4)若木板的长度、木块的质量、木板的上表面与木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不变,只将水平恒力增加为30N,则木块滑离木板需要多长时间?L 四FM一练习3、如图所示,长为 L=6 m、质量M=4 kg的长木板放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其左端有一大小可忽略,=0.4 ,开始时物块与木板都处于静止状态,现质量为m=i kg的物块,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科对物块施加方向水
8、平向右的恒定拉力F作用,取g=10 m/s2。(1)为使物块与木板发生相对滑动,恒定拉力至少为多少;(2)若F=8 N,求物块从木板左端运动到右端经历的时间;例4、如图所示,质量 M= 8 kg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小车左端加一水平推力F= 8 N,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1.5 m/s时,在小车前端轻放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m= 2 kg的小物块,小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 0.2 ,当二者达到相同速度时,物块恰好滑到小车的最左端.g= 10 m/s 2.则:(1)小物块放上后,小物块及小车的加速度各为多大?(2)小车的长度L是多少?练习4、如图所示,质量 M=8kg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
9、面上,在小车上面静止放置一质量m=2kg的小物块,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科=0.2。现在小车右端施加一水平拉力F,要将小车从物块下方拉出.则拉力F至少应为多少?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m.n n.QO练习5、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 2m勺物块A和木板B, A 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科 mg现用水平拉力F拉B,使A、B以同一加速度运动,求(1)拉力F的最大值。(2)若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使A B以同一加6速度运动,求拉力 F的最大值M=4kg,长为L=1.4m;木板右练习6、如图所示,有一块木板静止在光滑且
10、足够长的水平面上,木板质量为端放着一小滑块,小滑块质量为m=1kg,其尺寸远小于L。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0.4 (g =10m/s )(1)现用恒力F作用在木板Mh,为了使得 箱七从M±面滑落下来,问:F大小的范围是什么?(2)其它条件不变,若恒力 F=22.8牛顿,且始终作用在 M±,最终使得m从M±面滑落下来。问:m£M上面滑动的时间是多大?回顾经典例题1、如图所示,在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的AB段粘上粗糙的厚度不计的薄毛巾,AB段长度为3L。将一位于斜面上的质量分布均匀、长为L的条状滑块由静止释放,滑块下端距A点的距离为2
11、L。当滑块下端运动到A点下方距A点距离为二L时滑块运动的速度达到最大。2(1)求滑块与薄毛巾间的动摩擦因数;(2)求滑块停止运动时的位置;(3)要使滑块能完全通过 B点,由静止释放时滑块下端距 A点的距离应满足什么条件 ?2、如图所示,物体 A放在足够长的木板 B上,木板B静止于水平面。t=0时,电动机通过水平细绳以恒力F拉木板B,使它做初速度为零,力口速度aB=1.0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A的质量mA和B的质量mg均为2.0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1 =0.05 , B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也=0.1 ,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1
12、)物体A刚运动时的加速度 aA(2) t=1.0s时,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P;(3)若t=1.0s时,将电动机的输出功率立即调整为P'=5W,并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这一功率不变,t=3.8s时物体A的速度为1.2m/s。则在t=1.0s到t=3.8s这段时间内木板 B的位移为多少?3、一小圆盘静止在桌布上,位于一方桌的水平面的中央。桌布的一边与桌的AB边重合,如图。已知盘与桌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科1 ,盘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科2。现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 a将桌布抽离桌面,加速度 的方向是水平的且垂直于 AB边。若圆盘最后未从桌面掉下,则加速度满足的条件是什么?(以 g表示重力加速度)
13、4、如图所示,将小祛码置于桌面上的薄纸板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将纸板迅速抽出,祛码的移动很小,几乎观察不到,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惯性演示实验.若祛码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m和m2,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重力加速度为g.(1)当纸板相对祛码运动时,求纸板所受摩擦力的大小(2)要使纸板相对祛码运动,求所需拉力的大小;(3)本实验中,m 1=0.5 kg, m 2=0.1 kg, =0.2,祛码与纸板左端的距离d=0.1 m,取g=10 m/s 2.若祛码移动的距离超过1=0.002 m,人眼就能感知.为确保实验成功,纸板所需的拉力至少多大 ?5、一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在 t=0时刻将一相对于地面静
14、止的物块轻放到木板上,以后木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已知物块与木板的质量相等,物块与木板间及木板与地面间均有摩擦.物 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物块始终在木板上。g =10 m/s2,求:(1)物块与木板间、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从t = 0时刻到物块与木板均停止运动时,物块相对于木板的位移的大小.6、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一个质量M=4.0 kg、长度L=2.0 m的木板,在F=8.0 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以V0=2.0 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将质量 m=l.0 kg的物块(物块可视为质点)轻放在木 板最右端.求:(1)若物块与木板间无摩擦,求
15、物块离开木板所需的时间;(2)若物块与木板间有摩擦,且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和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求将 物块放在木板上后,经过多长时间木板停止运动。(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mFM7、如图所示,某货场利用固定于地面的四分之一圆轨道将质量为m=10 kg的货物(可视为质点)从高处运送至地面,已知当货物由轨道顶端无初速滑下时,到达轨道底端的速度为5 m/s.为避免货物与地面发生撞击,在地面上紧靠轨道依次排放两块完全相同的木板A B,长度士匀为l =2 m质量士匀为m2 = 20kg ,木板上表面与轨道末端相切.货物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N = 0.4 ,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也=0.1 .(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取g=10 m/s2)通过计算判断货物是否会从木板B的右端滑落?若能,求货物滑离木板 B右端时的速度;若不能,求货物最终停在B板上的位置.8、一足够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当木板速度为5m/s时将一物块轻放到木板上,已知物块与木板的质2量相等,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因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m/s。求:(1)物块刚好到木板上后,两者的加速度分别为多大;(2)多长时间两者达到相同速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皮蛋的制作方法
- 2025版胰腺癌消瘦腹胀症状解析及护理指导
- 脑出血常见症状解析及护理建议
- 2025版梅毒常见症状及护理技巧
- 古生物地质学科普
- 生命体征评估护理
- 人物交互式介绍
- 2025全国青少年信息素养大赛Python编程初赛真题及答案解析
- 司法考试司法制度历年模拟题及答案
- 《养花》阅读训练
- 某铁路项目工程地质勘察监理大纲
- 城市智慧排水管网监测解决方案
- 高中化学 必修第一册 《铁的单质》 课件
- 中职第四册《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 逻辑学复习知识点
- 《长城谣》说课课件
- 篮球行进间单手低手上篮教学设计
- 陕西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报告
- 航空煤油 MSDS 安全技术说明书
- 东汽燃机G270A-401000ASM控制说明第1册(透平控制)-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 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PPT教学课件(带内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