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浙美版第册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_第1页
新浙美版第册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_第2页
新浙美版第册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_第3页
新浙美版第册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_第4页
新浙美版第册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浙美版第11册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ok3w_ads( “s004”);ok3w_ads( “s005”);第一课:徐悲鸿与奔马、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马的资料,培养幼儿细心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2 .激发学生对美 的整体感受,学习用体态、动作表现奔马的激昂情绪;3 .欣赏徐悲鸿用灰、浓、焦墨色和线条画曲的奔马,感受奔马的气势和力度。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徐悲鸿奔马作品的表现方法和艺术特色。难点:感悟徐悲鸿奔马作品的精神内涵。三、教学准备:1.师生共同收集有关马的图片、图书及其他;2.录像带群马奔腾3.徐悲鸿图片奔马、群马;4.水墨、毛笔、纸等。四、教学过程:活动一

2、:认识马,丰富知识1.看录像群马奔腾,激发兴趣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这些马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马的外形特征,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的具体结构) 2.设置悬念,引起学生思考你们知道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千里识途的马吗?人们为什么这样叫马呢?你们知道吗,为什么马是善奔快跑的呢? 你还在哪里看见过马?它是什么样的?3.豉励学生在成人的帮助下, 从图书、图片、电视、广播、电脑网络中查找,收集马的各种资料,了解有关的知识与信息。活动二:欣赏徐悲鸿的奔马,培养审美情趣1.组织幼儿将收集到的马的信息、知识进行交流(图片、图书等)2 .提问:你喜欢马吗?为什么?(不仅同学们喜欢马,有一位叫徐悲

3、鸿的先生也爱马,他不但喜欢观察马,还喜欢画马。下面,老师就给你们讲讲他的故事)3.以故事的形式简述徐悲鸿先生爱马,观察马,画马的故事:4.由示作品:奔马(1)提问:画面上的马在干什么?从什么地方看由马在奔跑呢(注意观察马的身体动作)你觉得这匹马的体魄怎样?你是怎么看由来的?这匹狂奔的马心情会是怎样呢?(引生激昂、奔放等心情)如果你是这匹狂奔的马,在大草原上奔驰,你的心情会是怎样呢?(2)配上群马奔腾音乐,整体感受作品的气势和力度。(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看到画家徐悲鸿的奔马,这是一只非常欢快,自由奔放的马儿,他有一股强大的力量,一股勇往直前、不怕困难的勇敢精神,在中国 人的心 目中,把马儿始

4、终作为人才的象征。5.放录像,学生欢快的随乐表现奔马的激昂情绪。活动三、绘画奔马,感受体验美1 .欣赏作品,徐悲鸿的群马奔马提问:徐悲鸿先生画的马好看吗?你喜欢吗?你觉得马的什么地方你最喜欢?为什么?(注意观察用灰墨画的身体,浓墨点的五官,焦墨扫的马尾)你们知道,徐悲鸿先生用什么样的笔墨来画马的吗?为什么能使我们感到马的气势和力度呢?2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用大块灰墨摆由马的体态,刚柔并济的几笔写由四肢的主要肌骨,浓墨 点五官,焦墨扫马尾。3 .教师小结:徐悲鸿先行画马时很认真,他翻来履去地画马,熟悉马的结构,肌肉,他运用中西 方绘画技巧结合,大块的灰墨摆由马的体态,刚柔并济的几 笔写由四肢

5、的主要肌骨,浓墨点五官,焦墨扫马尾。徐悲鸿 先生画的马很自然,很生动,就像活的一样,非常有气势和 力度。4.学生自由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5.作品展览学生自由分析绘画产生的不同效果,让学生自己发现存在的问题 五、课后延伸:1 .用收集来的图片,图书,签到布置宣传窗。2.豉励学生控索多种画,进行创作第二课:戏曲人物、教学目标2 .通过学习,了解我国传统京剧人物 服饰、造型、表演的相关知识,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 法。3 .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能利用国画材料表现一幅京剧人物的作品。3.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通过 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

6、情感和对美术学习 活动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京剧行当的相关知识及水墨戏曲人物的造型方法。难点 如何用水墨表现由传统京剧人物造型的特点。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三、教学准备 有关京剧的图片资料、课件、毛笔、宣纸、墨汁、颜料等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准备上课。(二)、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京剧录像,让学生感受京剧的魅力。2.欣赏思考A.这是什么戏曲?B.有哪些人物形象? C.给你什么感受?D.跟着录像模仿一下动作表情3.板书课题戏曲人物 学生欣赏。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模仿人物动作。(三)、讲授新

7、课1.介绍有关京剧的知识A.京剧的起源:京剧是我国的国粹, 是流行于北方地区的重要戏剧之一,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 史了,它从各种戏曲形式中演变而成,太仓、昆山的昆曲被 称为百戏之祖,它就是京剧的一种主要借鉴戏种。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是一种极具观赏性的舞台艺术。B.京剧的行当:京剧人物分为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分别代表男人、女、将领、和滑稽人物。C.介绍京剧大师梅兰芳:表演 学生知道的要请学生介绍。旦角的行家。2.欣赏京剧人物形象B.A.分别由示该行当的人物形象展示优秀的戏剧人物绘画作品。C.说说这些作品抓住了人物的哪些方面来刻画?3.讲解绘画方法A.选取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京剧人物形象,分析他的

8、动作、表情、服装等方面的特征。B.勾好大致轮廓,注意各部分比例。C.自己刻画人物的细节部分。D.勾线上色学生讨论人物的特征: 如衣着、动作、头饰、脸谱等。服饰、面部、动作、道具等。重点欣赏服饰及脸谱。学生分析。(四)、学生实践1.作业要求:参照戏曲人物图片,用色彩画表现一幅戏曲人物的作品,注意突由人物的服饰和表情、动作特点。2.第一课时画草图,第二课时上色完成。3.教师辅导学生作画。学生作画。(五)、总结评价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2.提由改进意见。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第三课:水墨人物、教学目的1 .了解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基本知识及其艺术表现的特

9、点,激发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2 .引导学生在欣赏、分析、感受的基础上,研究与尝试用中国水墨画的形式表现身边的人物,初 步掌握水墨人物画基本的表现方法与步骤,表现由人物的生 动特点。3 .提高学生的水墨表现能力和对水墨画的热爱。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对于水墨人物画特点的了解与表现方法的掌握。难点:学生对水墨人物画造型的掌握及墨色关系的处理。 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中国画工具(教师)教学的课件,水墨人物画的图片资料,教学演示的工具。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教师引言:中国画的类型常根据表现题材的不同分为山水画、花鸟画与人物画。人物画具有悠久 的历史,从宋代的梁楷到现代的蒋兆和、

10、周昌谷、刘国辉等 都擅长画水墨人物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水墨人物画 由示课题水墨人物画。2 .引导分析,了解特点(1)由示课本中梁楷、刘国辉、蒋 兆和三位画家的三幅水墨人物画作品,教师简单说明三幅画 的基本情况,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与分析:他们与一般人物画 的表现方法有什么不同?三张画在表现技法上有什么不一 样?分别给了你怎样的感受?你最喜欢哪一种表现方法,为 什么?学生观察讨论,师生展开交流。(2)教师由示一些其他的水墨人物画作品,学生进一步欣赏,增加感受。3.表现方法与步骤的研究。(1)由示一幅水墨人物画作品,也可以是课本中的范画,引导学生分析与思考:它运用了哪些水墨画的表现技法?作画的步骤

11、是怎样安排的?交流观察 与思考的结果,教师要充分地肯定学生的观察与思考,同时进行必要的引导与补充(2)教师现场示范基本的表现技法与步骤,如勾写造型、变化墨色、着色方法、背景处理等。(3)学生交流自己的一些见解,补充相关的问题:如 宥其他更好的表现方法吗”、画面中怎样 安排人物形象才好看”等。4.布置作业,豉励创作。欣赏一些学生的人物画作品,可以着重欣赏人物半身像的作品,引 导学生有所借鉴。要求学生根据一些人像的照片资料, 创作一幅水墨人物画作品,也可以选择课本中的水墨人物画作品进行临摹。5.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6.作品展示,评价分析。请学生展示自己的水墨人像作业,介 绍表现的人物,共同评价

12、作业的优点与不足,总结表现的体 会与经验。7.课堂小结第二课时课前准备(学生)中国画的工具,收集一些人物图片资料(教师)学生作业、教学课件、教学演示的工具与材料教学过程1 .作品分析,总结经验生示若干张上节课的学生作业,简要点评作品的优点,指由在这一节课中要注意的地方和进一步 努力的方向。2 .提由要求,激发兴趣(1)教师明确本课学习的任务与要求:表现全身人像,构思与表现有主题的画面。(2)激发学生的兴趣:由示几幅学生创作的主题性人物画与周昌谷的作品两只小羔羊,肯定这些作品主题表现的意义。3 .分析画面,研究作品的表现形式。仔细观察上面由示的几幅作品:主体人物是怎样安排的?画面主要可以分成哪几

13、个部分?他们在表现上分别有什么不同?展开交流与总结:如主题要突生,要考虑画面的主体,落款与背景的关系等4 .指导构思,确定表现主题(1)交流学生带的人物资料:你想选择哪个人物作为画面的主体形象?可以构思一个怎样的主题画面?引导展开充分的交流,帮助学生选择 与形成自己的表现主题与构思。(2)交流与解决一些表现中学生可能会碰到的问题:如 人物形象的水墨表现、背景资料的表现”等,教师可以由示一些常见背景资料的水墨样本,供学生季若O5 .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6 .作品展示与评价可以创设一个有趣的展示与评价活动,如 作品拍卖”、艺术鉴赏会”等,引导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交流感受:如 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为

14、什么? ”、堆的作品最有水墨的韵味? 、谁作品的中人物最有意思?具体说说”等。进行学习主题小结:可以让学生用一句话来概括学习的体会,或教师设计一些总结语作为学习的结束第四课:画家林风眠教学目标1 .了解画家林风眠及其作品的艺术特 色,初步学习彩墨画的表现方法。2 .通过对比欣赏、递进式体验感知作品的独特韵味,尝试彩墨画的用笔、用墨、用色技巧。艺术创新精神3.感悟画家的人格魅力和坚持不懈的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林风眠作品的艺术特点难点:彩墨画技法的运用颜料、墨、水等水彩或国画颜料、课前准备(学生)毛笔、生宣纸、(教师)多媒体课件、水等。 教学过程:1.设疑激趣水彩或国画毛笔、生宣纸、(1)由示课件

15、有一个人,被称为中国现代画坛接触的艺术大师,当代艺术教育的奠基人。以为中国现代绘画的 启蒙者,开创了彩墨画的新纪元,至今仍极深远地影响着一 代又一代的后辈画家。(2)提问:猜一猜,他是谁?教师揭题并板书:画家林风眠。2.讲授新课。介绍)(1)初步了解。(画家林风眠生平了解林风眠生平 教师介绍林风眠的艺术人生。(2)作品初赏教师一起欣赏教科书中三月梨、琵琶侍女、秋之湖、秋鹤等作品(教科书第10、11页),了解林风眠其人其画。 教师提问。(说一说)问题一:画家林风眠的作品表现了哪些内容?(静物、仕女、芦苇、鲜花等)问题二:你能感受到作品中彩墨交融的独特效果吗?学生欣赏、讨论。)(3) 对比欣赏。(

16、比一比)教师提问:为什么林风眠的画那么有名?作品与齐白石、徐悲鸿的作品有何不同?比较欣赏:欣赏林风眠与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的作品(鸟、风景、侍女、芦苇等),学生通过对比欣赏战由独特表现形式。A.构图:以正方形为主B.造型:不是纯写生,有装饰意味C.用笔:随意、干脆、简练、迅疾。D.用色:以墨色为主,以墨显色,以色助墨。色彩浓重,彩墨交融。E.落款:落款简单,基本只有姓名与印章。 笔墨体验:仔细观察林风眠作品的用笔、用墨和用色,并尝试用笔瓶上颜料或墨,结合水在宣纸上临摹林风眠的作品局部,感受其用笔用墨。 教师总结。什么是彩墨画?在中国画里, 以 水墨画”为基底,在其上敷色、点彩,使画面在色彩上

17、比水墨画更 丰富、明快、鲜亮。林风眠独特的表现形式不同于其他水墨 画,他的作品被大家成为 风眠体”的彩墨画。(4) 尝试实践。(试一试)临摹林风眠彩墨静物画一幅。要求:构图饱满、形体概括;用笔简练、设色明快、鲜亮。PPT掩饰作画步骤:第一步:勾线打形;第二步:淡墨敷色;第三步:添加重彩;第四步:深入调整。学生作业 教师巡回指导,豉励学生大胆作画,敢于用墨、用色、敢于下笔(5) 作业评价。(评一评)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并加以豉励。 同龄人作品欣赏、林风眠作品再欣赏3 .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林风眠作品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在于他一生勤奋笔耕和 融会中西”的创新思想。我们 做任何事情,只有不断努力,不断

18、创新,才会有生命力。4 .课后扩展(1)尝试以生活中常见的景、物为 对象,用彩墨画的艺术形式去表现。(2)手机林风眠的相关资料,了解 他的艺术对其学生及后世的影响。第五课:蔬果造型、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感受各类 蔬果的外形、色彩、纹理、质感等,展开丰富联想,提高合 作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过程方法目标:运用削、切、插、接等基本制作手法,小组创作一组具有情节性的蔬果立体造型。情感态度目标:体验蔬果造型的乐趣,养成观察联想的好习惯,学会善于发现和表现生活中的二、教学重点:用各种蔬果制作由各种立体造型,体验设计、应用的乐趣。教学难点: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联想,尝试用发散性的思维创作。三、教学准备:课件、蔬果、牙签、水果刀、垫板等。学生用具:蔬果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图片导入1 .今天老师让同学们带了各种各样的蔬菜瓜果,你们看看这些蔬果在平时的生活中用来干什么 呢?一一(课件展示)2 .你喜欢吃什么蔬菜瓜果?为什么?3 .为了让吃也成为一种美的享受, 我们把蔬果拼成了漂亮的图形,雕由各种生动的形象。今天我们也要来为生活创造一份美看!现在老师在做什么呢?师边示范边讲解方法 是啊 老师把蔬果做生了的造型 板书(由示课题)(二)、新授1 .小组交流归结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