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同步专项练习题_第1页
沪教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同步专项练习题_第2页
沪教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同步专项练习题_第3页
沪教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同步专项练习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沪教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同步专项练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读一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练习。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_。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_。1请把诗句补充完整。2诗中“_”写的是山村的自然风光;诗中“_”两句将视角从窗外转入屋内,写出了农家生活的情趣。3诗中自然的风光,普通的农院、平凡的生活场景、醇厚的友谊都深深地吸引了作者,所以最后作者表示“_”,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2.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约客宋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注释) 约客:邀请客人来相会。黄梅时节:夏初江南

2、梅子黄熟的时节。家家雨:家家户户都赶上下雨。形容处处都在下雨。处处蛙:到处是青蛙。有约:即邀约友人。落灯花:旧时以油灯照眀,灯芯烧残,落下来时好像一朵闪亮的小花。落:使掉落。灯花:灯芯燃尽结成的花状物。1这首诗描写了_(时间)的景物,有_。2诗中句子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A.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B.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C.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D.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3在诗中画出诗人巧借棋子描写等待友人的情景的句子,并作简要分析。_3. 阅读十五夜望月,回答问题。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_2后人对王建的炼字的功夫十分推崇,请你从诗中选择一个你感受最深的字,品味它的妙处,并用简洁的文字表达出来。_4. 古诗阅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_,_。_,_。1默写古诗。2本诗描绘了望湖楼的_。如果将这首诗的内容画成一幅画,你给这幅画起的名字是_。3本诗把乌云比作_,用_形容雨点,写出了暴雨来临时的景色。4诗人通过写云翻、_、_、_这些自然最象,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5. 课内阅读。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这首诗的作者是_朝诗人_。“吟”是_的意思。2用“/”表示朗读中的停顿

4、,这首诗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是()A.千锤/万凿/出深/山。B.烈火/焚烧/若/等闲。C.粉骨/碎身/浑/不怕。D.要留/清白/在/人间。3诗的前两句看似写石灰的烧炼,其实象征着_;第三、四两句描写了_的精神,表达了诗人_的决心。4这首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物”是_,“志”是_。5作者仅仅是写石灰吗?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_6. 延伸阅读。浪淘沙(唐)刘禹锡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1将词语与相应的解释连一连。须臾好像海门极短的时间似 江海汇合之处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这首诗描写的是农历八月十八的钱塘江大潮涨落的壮观景象。前两句描

5、写涨潮情形,后两句描写退潮情形。(_)(2)“八月”点出大潮时节。“涛声吼地来”写潮来之势,由近及远。(_)(3)作者由开头的静态描写转人对潮去之后的动态描写,更衬托出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_)3把诗中的比喻句画上横线。7. 课内阅读。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1这首诗以“好雨”开头,作者称赞春雨的原因是什么?_2这首诗的第二联、第三联分别是从什么感觉来写春雨的?_3这首诗中写春雨滋润万物,悄然无声的两句是“_,_”。常被后人用来比喻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教育人。你认为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_8. 古诗欣赏。观书有感

6、文/宋朱熹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注释:艨艟(mn chn):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中流:河流的中心。1写出诗句“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的意思。_2作者为什么说“艨艟巨舰一毛轻”?_3本诗以水上行舟比喻什么?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_4你觉得在现代社会,我们要不要学习古人的那些读书方法?为什么?_9.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1这首诗是_代诗人_写的。诗中描写了_种景物

7、,分别是_。表达了诗人_之情。2“_,_。”一句写出了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欢乐情景。3从诗中的“_”“_”“_”等词语可以看出,本诗所写的季节是_。4“急走”“追”这两个词语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_。5宿新市徐公店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_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_风光。()A.动静结合 早春B.动静结合晚春10. 文言文阅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娃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说说上阕词的意思。_2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七八个/星天/外B.两三点雨/山前C.旧时/茅店/

8、社林边D.路转溪桥/忽见3下列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二句写明月惊鹊,半夜蝉鸣,这是对夜晚宁静气氛的渲染衬托。B.第四句写蛙声,这是从侧面烘托丰年。C.第五、六句描写的是骤雨即至的景象。D.第七、八句描写的是词人的迷惑。1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春夜喜雨唐杜甫_,当春乃发生。_,_。_,江船火独明。_,_。1将诗句补充完整。2春夜喜雨的作者是_代诗人_。3你认为颔联中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_。4这首诗写的是_,前两句点明_的季节,后六句集中写_(白天 下雨夜雨),诗中没有一个“喜”字,却体现出诗人的_之情。5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_、_的思想感情。1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1宿建德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统摄全诗内容的一个字是?_2宿建德江这首诗中点题兼写环境的诗句是什么?有什么作用?_13. 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1你在诗中仿佛看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