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后达标检测_第1页
11后达标检测_第2页
11后达标检测_第3页
11后达标检测_第4页
11后达标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后达标检测学生用书P77(单独成册)基础巩固1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解析:选D。A、C分别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热能;B.锂离子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燃气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2下列各图中表示热化学方程式:A(g)B(g)=C(g)D(l)H<0的是(E表示能量)()解析:选B。H<0,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即生成物的总能量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所以B项正确。3.下列发生的变化中,能量变化与如图相符的是()液态水汽化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浓硫酸稀释KClO3分解制O2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CaCO3高温分解CO2C2COBa(OH)2·8H2O与固体N

2、H4Cl混合CH2O(g)COH2Al和稀盐酸反应ABC D解析:选B。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由图可知,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故图示反应为放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为吸热反应,都是吸热反应;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并不是化学变化;发生的反应是吸热反应;只有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是由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B反应放热时,H>0;反应吸热时,H<0C任何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焓变都等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D在一定条件下,某一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由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的差值来决定解析:选D。光合作用是由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A项错误。反应放

3、热时,H<0;反应吸热时,H>0,B项错误。只有在等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焓变才等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C项错误。一个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取决于生成物和反应物的焓的差值,D项正确。5.由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C和BCA两个反应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不相等BABCH<0CA具有的焓高于B和C具有的焓总和DABCH>0,则BCAH<0解析:选D。由图可知ABC吸收的能量和BCA放出的能量相等,A错;ABC是一个吸收能量的过程,H>0,B错;A具有的焓低于B、C具有的焓总和,C错。6C(s)H2O(g)CO(g)H2(g)是吸热反应,则CO(g)H2

4、(g)C(s)H2O(g)()A是放热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B是吸热反应,也是置换反应C既不是放热反应,也不是吸热反应D无法判断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解析:选A。C(s)与H2O(g)高温下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则其逆反应一定为放热反应,且CO(g)H2(g)C(s)H2O(g)又是氧化还原反应。7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H131.3 kJ·mol1表示()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 kJ能量B1 mol碳和1 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吸收131.3 kJ热量C1 mol固态碳和1 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 mol一氧化碳气体和1 mol氢气,吸收1

5、31.3 kJ热量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收131.3 kJ热量解析:选C。H的数值要与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状态相对应,A、B项错误,C项正确;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D项错误。8已知有关化学键的键能(kJ·mol1)分别为HH键:436,II键:151,HI键:299。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HI(g)=H2(g)I2(g) H11 kJ·mol1B.H2(g)I2(g)=HI(g) H11 kJ·mol1CH2(g)I2(g)=2HI(g) H288 kJ·mol1D.H2(g)I2(g)=H

6、I(g)H144 kJ·mol1解析:选A。据“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计算出H相应的数值即可。9(2019·南京高二质检)研究表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是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过程中释放和吸收能量。如图表示反应2H2(g)O2(g)=2H2O(g)的能量变化,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图中的是指吸收能量,是指放出能量B图示说明反应2H2(g)O2(g)=2H2O(g)是一个吸热反应C图示说明化学键的形成与断裂是化学反应中发生能量变化的根本原因D中a为484解析:选B。A项,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释放能量,正确;B项,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7、应为放热反应,错误;D项,a1 8521 368484,正确。10根据下列条件写出有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并回答相关问题。(1)已知1 g H2在氯气中燃烧可放出92.4 kJ的热量,则H2在氯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2)已知:4HCl(g)O2(g)2Cl2(g)2H2O(g),当反应中有2 mol HCl被氧化时,放出57.8 kJ的热量;则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断开1 mol HO键与断开1 mol HCl键所需能量相差_kJ。(3)含3.65 g HCl的盐酸与含0.1 mol AgNO3的溶液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a 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解析:(1)1 mo

8、l H2在氯气中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184.8 kJ,常温下HCl、Cl2均是气体。(2)由中反应式可知,反应中HCl全部被氧化,当有4 mol HCl被氧化时,放出的热量为115.6 kJ,由此可写出对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设HCl键的键能为x kJ·mol1、HO键的键能为y kJ·mol1,依据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和题中的已知数据有4x498243×24y115.6,解得yx31.9。(3)在溶液中的反应,书写其热化学方程式时溶液后面要注明“aq”。答案:(1)H2(g)Cl2(g)=2HCl(g)H184.8 kJ·mol1(2)4HCl(g)O2(g

9、)2Cl2(g)2H2O(g)H115.6 kJ·mol131.9(3)HCl(aq)AgNO3(aq)=AgCl(s)HNO3(aq)H10a kJ·mol1112SO2(g)O2(g) 2SO3(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 mol SO2(g)氧化为1 mol SO3(g)的H99 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图中C点表示2 mol SO3(g)的总能量,则A点表示_。(2)图中H_kJ·mol1。(3)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SO2和0.5 mol O2,反应达到平衡后放出的热量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9

10、9 kJ。解析:(1)图中A点表示反应物总能量,C点表示生成物总能量。(2)1 mol SO2(g)氧化为1 mol SO3(g)的H99 kJ·mol1,所以2 mol SO2(g)氧化为2 mol SO3(g)时放出的热量是198 kJ。(3)SO2与O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则1 mol SO2与0.5 mol O2不能完全反应,故放出的热量小于99 kJ。答案:(1)2 mol SO2(g)和1 mol O2(g)的总能量(2)198(3)小于能力提升12NF3是一种温室气体,其存储能量的能力是CO2的12 00020 000倍,在大气中的寿命可长达740年,如表所示是几种化学键

11、的键能:化学键NNFFNF键能(kJ/mol)946154.8283.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过程N2(g)2N(g)放出能量B过程N(g)3F(g)NF3(g)放出能量C反应N2(g)3F2(g)=2NF3(g)的H0DNF3吸收能量后如果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 解析:选B。断裂化学键的过程,吸收能量,A错误;形成化学键的过程,放出能量,B正确;反应的H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则H946 kJ/mol3×154.8 kJ/mol6×283.0 kJ/mol287.6 kJ/mol,因此H0,C错误;化学反应过程中必有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D错

12、误。13将V1 mL 1.00 mol·L1的盐酸和V2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C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是1.00 mol·L1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解析:选B。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温度为22 时,V1为5,则V2为45,此时已经开始发生反应,所以22 一定不是环境温度,A项错。曲线随V1的增多而升高,随反应的进行,溶液温度升高说明反应放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B项正确。当V130时,温度最高,

13、说明此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则c(NaOH)1.50 mol·L1,C项错。该实验不能表明有水生成的其他反应都是放热反应,D项错。14甲烷与CO2可用于合成合成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CH4(g)CO2(g)=2CO(g)2H2(g),1 g CH4(g)完全反应可释放15.46 kJ的热量,如图中能表示该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的是()解析:选D。1 g CH4完全反应释放15.46 kJ的热量,则1 mol CH4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47.36 kJ,只有D项符合题意。15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断裂)1 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

14、。已知白磷和P4O6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PP:198 kJ·mol1,PO:360 kJ·mol1,O=O:498 kJ·mol1。则反应:P4(白磷)3O2=P4O6的能量变化为_,其反应的H_0(填“大于”或“小于”)。解析:旧键断裂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释放能量,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取决于二者的相对大小,由题意得反应断键吸收的能量为6×198 kJ3×498 kJ2 682 kJ,形成新键释放的能量为12×360 kJ4 320 kJ,所以反应释放能量1 638 kJ,H小于0。答案:释放1 638 kJ的能

15、量小于16(1)图1中三种分子最稳定的是_,对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2)根据图2分析,若0.5 mol CO被氧化,该过程放出的热量Q_kJ。若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将0.5 mol CO与1 mol NO2混合,则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_(填“”“”或“”)Q kJ。(3)仿照图2的形式,在图3的坐标中绘制出N2(g)、O2(g)反应生成NO(g)的能量变化曲线。解析:(1)键能越小,化学键断裂越容易;键能越大,物质越稳定。由图1知,1 mol N2变成氮原子、1 mol O2变成氧原子吸收的能量与生成1 mol NO时释放出的能量,由此可求出该反应的反应热:H946 kJ

16、83;mol1498 kJ·mol12×632 kJ·mol1180 kJ·mol1。(2)由图2知,消耗1 mol CO时放出的热量为368 kJ134 kJ234 kJ,由此可得出答案;可逆反应中反应物不可能消耗完,因此放出的热量小于Q kJ。(3)作图时注意两点:生成物的总能量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过渡态的能量最高。答案:(1)N2N2(g)O2(g)=2NO(g)H180 kJ·mol1(2)117(3)如图所示17.(2019·金华一中质检)(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复分解反应的热效应。在一个小烧杯

17、中加入20 g Ba(OH)2·8H2O粉末,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滴有45滴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向小烧杯中加入10 g NH4Cl晶体,并用玻璃棒迅速搅拌(如图所示,其中玻璃片与烧杯底部之间有一层水)。稍后手拿起烧杯时发现玻璃片与烧杯黏结在一起。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若用手触摸烧杯外壁,将会有_的感觉,说明该反应为_反应,反应热H_(填“>”“<”或“”)0。由该实验能否得出复分解反应就是吸热反应或就是放热反应的结论?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2)如图所示,某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历程分别为a、b。据图可判断出反应物的总键能_(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