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三步四则混合运算 西师大版()_第1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三步四则混合运算 西师大版()_第2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三步四则混合运算 西师大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 三步四那么混合运算u 教学内容知识点:乘除法混合运算第13页,例1、试一试,课堂活动1,练习一1,2,6。u 教学提示本课时是在四年级上两步计算没有括号或只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根底上,学习三步计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四那么混合运算的现实意义,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掌握四那么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u 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掌握四那么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展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理解四那么混合运算与一步计算之间的联络和区别。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四那么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培养计算才能和运用四那么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情感与态度:感受四那么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

2、用,体会四那么混合运算的价值。u 重点、难点重点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难点混合运算方法本质的理解,联络生活经历理解混合运算顺序。u 教学准备老师准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练习本;草稿本。u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多媒体出示: 872338 125÷5×4 师:请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这两道题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设计意图:复习稳固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为新课学习奠定根底。2.多媒体出示课本第1页例1情境图。师:四年级的手工兴趣小组同学,都在忙着做灯笼,从情境图中,大家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汇报:一共要做200个;4天做了80个,7天后还剩多少个没有做?

3、师:怎么理解“照这样计算呢?学生交流讨论,明确“照这样计算就是按照每天做多少个的意思。设计意图:通过师生的交流,让学生学会分析题目的隐含信息,养成解决复杂问题前进展仔细阅读分析的习惯。二探究新知:1.师:问题让我们求出7天后还剩多少个没有做?要想求还剩多少个?需要用到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呢?明确数量关系:一共的做好的还剩的板书师:从刚刚找出的信息中我们知道了数量关系中的哪些内容?哪些数量不能直接知道呢?两人交流讨论:建立知识联络200个就是“一共的。“做好的和“还剩的是不能直接指导的数量。师小结:“还剩的是我们要求得的结果,假如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把“做好的想方法求出来。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有条

4、理的进展分析考虑,利用旧知识解决新知识,在交流讨论中突出本节课的重点。2.解决问题1小组讨论:根据条件,如何求出“做好的灯笼数?2汇报交流:要想求出“做好的就是求出7天已经做好多少个,题目4天做80个,那么就要先求出每天做多少,7天做好多少个就解决了。3独立尝试列式表达同桌交流,统一结论。验证:列式是否表达出用“一共的做好的还剩的?3尝试计算,说明运算顺序学生板书,集体订正。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将本节课的难点进展梳理,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理解计算的本质。三稳固新知:教材第1页,试一试。 让学生先说出运算顺序,再独立尝试计算结果后,进展集体订正。四达标反响习题:1.说运算顺序 7642

5、×2÷14 15×40360÷122.计算下面各题15030×2 300240÷6÷5 100×4900÷152751520×3 答案:1.先算乘法,再算除法,最后算加法;先算乘法和除法,再算减法。2.90;308;340;320。 五课堂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表达了一种“反思思想,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深化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讲出还不懂的问题,可以发现教学活动中的缺乏之处,为今后改进学习

6、方法找到根据。六布置作业第1课时:1.狮子今年28岁,大象今年的岁数比狮子的3倍小25岁,大象比狮子大多少岁?2.按照下面的流程图的顺序进展计算,并把结果填入表格中。开场从A栏中选取一个未选过的数乘6加8除以4把结果填入B栏中B栏A462014052B8是停顿否回到开场继续是否填满3. 6080÷16×12 280280÷1444 10062540÷18 1012096 答案:1.31岁;2.11,32,212,80;3. 0;304;68;124。u 板书设计四那么混合运算 一共的做好的还剩的 20080÷4×7 先算除法20020

7、×7 再算乘法200140 最后算减法60个答:还剩60个灯笼没做。u 教学反思在解答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学习时,部分学生会出现了理解上的障碍,不能很好地弄清楚问题的解决需要什么条件,以往的学习经历不能再机械地套用在例1的解题方法上。因此,本节课教学先让学生在师生交流的状态下,梳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展主动参与,亲身理论,合作探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根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清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本课设计力求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在讨论中加强简单与复杂的混合练习,进步学生的分析才能,接下来的几节课中,老师要注意对学生分析才能的培养。u 教学

8、资料包资料链接中国数学家祖冲之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省涞源县人。他从小就阅读了许多天文、数学方面的书籍,勤奋好学,刻苦理论,终于使他成为我国古代出色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在数学上的出色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秦汉以前,人们以"径一周三"做为圆周率,这就是"古率"。后来发现古率误差太大,圆周率应是"圆径一而周三有余",不过终究余多少,意见不一直到三国时期,刘徽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割圆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逼近圆周长。刘徽计算到圆内接96边形,求得=3.14,并指出,内

9、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所求得的值越准确。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根底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并得出了分数形式的近似值,取为约率,取为密率,其中取六位小数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内最接近值的分数。祖冲之终究用什么方法得出这一结果,如今无从考察。假设设想他按刘徽的"割圆术"方法去求的话,就要计算到圆内接16,384边形,这需要化费多少时间和付出多么宏大的劳动啊!由此可见他在治学上的顽强毅力和聪敏才智是令人钦佩的。祖冲之计算得出的密率,外国数学家获得同样结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后的事了。为了纪念祖冲之的出色奉献,有些外国数学史家建议把=叫做"祖率"。祖冲之博览当时的名家经典,坚持实事求是,他从亲自测量计算的大量资料中比照分析,发现过去历法的严重误差,并勇于改进,在他三十三岁时编制成功了?大明历?,开拓了历法史的新纪元。祖冲之还与他的儿子祖暅也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一起,用巧妙的方法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算。他们当时采用的一条原理是:"幂势既同,那么积不容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