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习题答案(二)-相平衡_第1页
物理化学习题答案(二)-相平衡_第2页
物理化学习题答案(二)-相平衡_第3页
物理化学习题答案(二)-相平衡_第4页
物理化学习题答案(二)-相平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物理化学习题答案(二)一 . 选择题1. 当克劳修斯 _克拉贝龙方程应用于凝聚相转变为蒸气时,则:( C )(A) p 必随 T 之升高而降低(B) p 必不随 T 而变(C) p 必随 T 之升高而变大(D) p 随 T 之升高可变大或减少-12. 水的三相点,其蒸发热和熔化热分别为44.82和5.994kJ mol。则在三相点冰的升华热约为:(B )(A) 38.83 kJ?mol-1(B) 50.81 kJ?mol-1(C) -38.83 kJ?mol-1(D) -50.81 kJ?mol-13. 已知苯一乙醇双液体系中,苯的沸点是353.3K,乙醇的沸点是 351.6K,两者的共沸组成

2、为:含乙醇47.5%(摩尔分数 ),沸点为 341.2K。 今有含乙醇 77.5%的苯溶液,在达到气、液平衡后,气相中含乙醇为丫2,液相中含乙醇为X2。问:下列结论何者正确?(C )(A) y2> x2(B) y2= x2(C) y2< x2(D) 不能确定4. 如上题, 若将上述溶液精馏,则能得到:(D )(A) 纯苯(B) 纯乙醇(C) 纯苯和恒沸混合物 (D) 纯乙醇和恒沸混合物5. 绝热条件下, 273.15K 的 NaCl 加入 273.15K 的碎冰中, 体系的温度将如何变化 ?(B )(A) 不变(B) 降低(C) 升高(D) 不能确定6. 体系中含有 H2O、H2S

3、O4?4H2O、H2SO4?2H2O、H2SO4?H2O、H2SO4 ,其组分数 C 为:( B )(A) 1(B) 2(C) 3(D) 47. 在410 K,Ag2O(s)部分分解成 Ag(s)和02(g),此平衡体系的自由度为:(A )(A) 0(B) 1(C) 2(D) 38. 在通常情况下,对于二组分物系能平衡共存的最多相为:(D )(A) 1(B) 2(C) 3(D) 49. CaCO3(s)、CaO(s)、BaCO3(s)、BaO(s)及 CO2(g)构成的平衡物系,其组分数为:(B )(A) 2(B) 3(C) 4(D) 510. 由 CaCO3(s)、CaO(s)、BaCO3(

4、s)、BaO(s)及 CO2(s)构成的平衡体系其自由度为:(C)(A) f =2(B) f = 1(C) f = 0(D) f = 311. N2的临界温度是124K,室温下想要液化N2,就必须:(D)(A) 在恒温下增加压力(B) 在恒温下降低压力(C) 在恒压下升高温度(D) 在恒压下降低温度12. 对于与本身的蒸气处于平衡状态的液体,通过下列哪种作图法可获得一直线:(C)(A) p 对 T(B) lg(p/Pa)对 T(C) lg(p/Pa)对 1/T(D) 1/p 对 lg(T/K)13. 在相图上, 当体系处于下列哪一点时存在二个相:(A)(A) 恒沸点(B) 三相点(C) 临界点

5、(D) 最低共熔点14. 在相图上, 当体系处于下列哪一点时存在一个相:(C)(A)恒沸点(B)熔点(C)临界点(D)最低共熔点15. 将非挥发性溶质溶于溶剂中形成稀溶液时,将引起(A)(A) 沸点升高(B) 熔点升高(C) 蒸气压升高(D) 都不对16. 稀溶液的依数性包括蒸汽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和渗透压,下面的陈述其中正确的是( C)(A)只有溶质不挥发的稀溶液才有这些依数性(B)所有依数性都与溶剂的性质无关(C)所有依数性都与溶液中溶质的浓度成正比(D)所有依数性都与溶质的性质有关17. 两只各装有1kg水的烧杯,一只溶O.OImol蔗糖,另一只溶有O.OImolNaCI,按同样

6、速度降温,贝(A)(A)溶有蔗糖的杯子先结冰(B)两杯同时结冰(C)溶有NaCI的杯子先结冰(D)视外压而定18. 下列气体溶于水溶剂中,哪个气体不能用亨利定律( C )。(A)N2(B)O2(C)NO 2(D)CO19. 已知硫可以有单斜硫,斜方硫,液态硫和气态硫四种存在状态。硫的这四种状态(B)稳定共存。(A)能够(B)不能够(C)不一定20. 在NaCI饱和水溶液中,固体NaCI的化学势与溶液中 NaCI的化学势相比,大小关系如何?( C )(A)固体NaCI的大(B)固体NaCI的小(C) 相等(D)不能比较21. 固体六氟化铀的蒸气压p与T的关系式为lg(p/Pa) = 10.65

7、- 2560/(T/K),则其平均升华热为:(B )(A) 2.128 kJ?mol-1(B) 49.02 kJ?mol-1(C) 9.242 kJ?mol-1(D) 10.33 kJ?mol-122. 在0 C到100 C的范围内液态水的蒸气压p与T的关系为:Ig(p/Pa)= -2265k/T +11.101 ,某高原地区的气压只有59995Pa,则该地区水的沸点为: (A )(A) 358.2K(B) 85.2K(C) 358.2 C(D) 373K23. 一个水溶液包含n个溶质,该溶液通过一半透膜与纯水相平衡,半透膜仅允许溶剂水分子通过,此体 系的自由度为:(D )(A) n(B) n

8、 1(C) n+ 1(D) n + 224. 某一固体在25 C和p压力下升华,这意味着:(B)gg(A)固体比液体密度大些(B)三相点的压力大于 p (C)固体比液体密度小些(D)三相点的压力小于 p25. 碘的三相点处在 115C和12kPa上,这意味着液态碘: (D )(A)比固态碘密度大(B)在115C以上不能存在(C)在p A压力下不能存在(D)不能有低于12kPa的蒸气压26.二元恒沸混合物的组成(C)(A )固定(B)随温度而变27.正常沸点时,液体蒸发为气体的过程中(C)随压力而变(B)(D)无法判断(A) S=0(B) G=0(C) H=0(D) U=028.用相律和Clap

9、eyron方程分析常压下水的相图所得出的下述结论中不正确的是(D)(A) 在每条曲线上,自由度f=1(B) 在每个单相区,自由度f=2(C) 在水的凝固点曲线上, Hm(相变)和厶Vm的正负号相反(D) 在水的沸点曲线上任一点,压力随温度的变化率都小于零29.关于杠杆规则的适用对象F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A)不适用于单组分系统(C)适用于二组分系统的两个平衡相30.右图中,从P点开始的步冷曲线为:(B)适用于二组分系统的任何相区(D)适用于三组分系统的两个平衡相34图中,区域 H 的相态是:( C )(A)溶液(B)固体CCb (C)固体CCI4 +溶液(D)固体化合物+溶液31.两液体

10、的饱和蒸汽压分别为p*A, p*B ,它们混合形成理想溶液,液相组成为x,气相组成为y,若p*A>p* B ,则:( A )(A) yA > xA(B) y A > yB32. 关于亨利系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其值与温度、浓度和压力有关(C) 其值与温度、溶剂性质和浓度有关33.已知373K时液体A的饱和蒸气压为(C) xA > yA(D) y B > yA(D )(B) 其值与温度、溶质性质和浓度有关(D) 其值与温度、溶质和溶剂性质及浓度的标度有关133.24kPa,液体B的饱和蒸气压为 66.62kPa。设A和B形成理想溶液,当溶液中 A的物质的量

11、分数为0.5时,在气相中A的物质的分数为:(B )(A) 1(B) 2/3(C) 1/2(D) 1/334. 下述说法哪一个正确? 某物质在临界点的性质 (D )(A) 与外界温度有关 (B) 与外界压力有关 (C) 与外界物质有关 (D) 是该物质本身的特性35. 2mol A 物质和3mol B物质在等温等压下混和形成液体混合物,该系统中A和B的偏摩尔体积分别为1.79 10-5nTmol-1,2.1510-5nT mol-1,则混合物的总体积为:(C )-5 3-5 3-4 3-5 3(A) 9.67 10-5m3(B) 9.85 10-5m3(C) 1.003 10-4m3(D) 8.

12、95 10-5m336. 现有 4种处于相同温度和压力下的理想溶液:(1) 0.1mol 蔗糖溶于80mL水中,水蒸气压力为 p0.1mol 萘溶于80mL苯中,苯蒸气压为 p20.1mol葡萄糖溶于40mL水中,水蒸气压为 心0.1mol 尿素溶于80mL水中,水蒸气压为 p4这四个蒸气压之间的关系为: ( B)(A) p1 p2p3p4(B)p2 p1 p4p3(C)p1 p2 p4(1/2) p3(D)p1 p4 2p3 p237. 沸点升高,说明在溶剂中加入非挥发性溶质后,该溶剂的化学势比纯剂的化学势:(B )(A) 升高(B)降低(C)相等(D)不确定38. 液体B比液体A易于挥发,

13、在一定温度下向纯A液体中加入少量纯 B液体形成稀溶液,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 该溶液的饱和蒸气压必高于同温度下纯液体A的饱和蒸气压。(B) 该液体的沸点必低于相同压力下纯液体A的沸点。(C) 该液体的凝固点必低于相同压力下纯液体A的凝固点(溶液凝固时析出纯固态 A)。(D) 该溶液的渗透压为负值39. 在373.15K和101325Pa?下水的化学势与水蒸气化学位的关系为(A )(A) (水)=卩(汽)(B) (水)卩(汽)(C)讥水)卩(汽)(D)无法确定40. 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稀溶液的依数性(D )(A)凝固点降低 (B )沸点升高(C)渗透压(D)蒸气压升高41真实气

14、体的标准态是:(D )(A) f = p 9的真实气体(B) p = p 9的真实气体 (C) f = p e的理想气体(D) p = p e的理想气体42以下各系统中属单相的是( C )(A)极细的斜方硫和单斜硫混合物(B)漂白粉 (C)大小不一的一堆单斜硫碎粒(D)墨汁系统的自由度(B )43. NaCl(s) , NaCl水溶液及水蒸汽平衡共存时(A) 0(B) 144.对于相律,下面的陈述中正确的是(A)相律不适用于有化学反应的多相系统(C)自由度为零意味着系统的状态不变(C) 2(D) 3B )(B) 影响相平衡的只有强度因素(D) 平衡的各相中,系统包含的每种物质都不缺少时相律才正

15、确 45关于三相点,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A)纯物质和多组分系统均有三相点(B)三相点就是三条两相平衡线的交点(C) 三相点的温度可随压力改变(D)三相点是纯物质的三个相平衡共存时的温度和压力所决定的相点46. 二组分系统的最大自由度是(C )(A) 1(B) 2(C) 3(D) 447. 区别单相系统和多相系统的主要根据是( D )(A)化学性质是否相同(B)物理性质是否相同(C)物质组成是否相同(D)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否都相同6#48. Clapeyron方程不适用于(D )(A)纯物质固(a )=纯物质固(3 )可逆相变(B)理想溶液中任一组分的液-气可逆相变(C)纯物质固-气

16、可逆相变(D)纯物质在等温等压下的不可逆相变49. 对于下述结论,正确的是(D )(A)在等压下有确定沸点的液态系统一定是纯物质(B) 任何纯固体物质都有熔点(C)在一定温度下,纯液体的平衡蒸气压与液体所受外压力无关(D)纯固体物质的熔点可以有很多个因熔点是与压力有关。#50. 下面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C )(A)在定压下,纯固体物质不一定都有确定的熔点(C)在定压下,固体混合物都不会有确定的熔点 答案:C。共熔混合物在定压下有确定的熔点。(B)在定压下,纯液态物质有确定的唯一沸点(D) 在定温下,液体的平衡蒸气压与外压有关#51. 组分A(高沸点)与组分B(低沸点)形成完全互溶的二组分系统,

17、在一定温度下,向纯B中加入少量的A ,系统蒸气压力增大,则此系统为:(C )。(A)有最高恒沸点的系统;(B)不具有恒沸点的系统;(C)具有最低恒沸点的系统。52 将固体NH4HCO3(s)放入真空容器中,等温在 400 K , NH4HCO3按下式分解并达到平衡:NH4HCO3(s) = NH 3(g) + H 20(g) + CO2(g)系统的组分数 C 和自由度数 为:(C )。(A) C = 2,=1;(B) C = 2,=2;(C) C = 1,=0;(D) C = 3,=2。二.填空题1.40公斤乙醇和60公斤水的混合物在某温度成气液两相平衡,乙醇在气、液相中的重量百分数分别为60

18、%和20%,那么气相混合物的重量W气_=W液(液相混合物重量)。(填、=)2. 在101325Pa下,用水蒸气蒸馏法提纯某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时,系统的沸点 100oC。(填、=)3. 理想液态混合物定温p-xB(yB )相图最显著的特征是液相线为直线。4. C02的三相点为216.15K,5.1 :p °,可见固体 CO2 (干冰)升华的压力是 p 5.1(填、=)5. 在H2和石墨的体系中,加一催化剂,H2和石墨反应生成 n种碳氢化合物,此体系的独立组分数为2 。6. 在p°压力下,NaOH与H3PO4的水溶液达平衡,则此体系的自由度数为3。7. 在化工生产中,可用精馏的方

19、法进行物质的分离,这是因为气液两相的组成 是不相同的。8. 实验室中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提纯与水不互溶的有机物,这是由于系统的沸点比有机物的沸点低、比水的沸点 低 。9. 向纯溶剂中加入非挥发性溶质后,稀溶液的凝固点低于纯溶剂的凝固点,因为加入非挥发性溶质后溶剂的蒸汽压降低。10. 完全互溶的A , B二组分溶液,在 xb=0.6处,平衡蒸气压有最高值,那么组成xb=0.4的溶液在气-平衡时,yB(g), XB(1), xb(总)的大小顺序为yB(g) x b(总)x b(1)。将xb=0.4的溶液进行精馏,塔顶将得至卩 xb=0.6的恒沸混合物。11. 已知A、B两组分可构成理想液体混合物,

20、且该混合物的正常沸点为 373.15K。若A、B两组分在373.15K 时的饱和蒸气压为 106658Pa和79993Pa,则该理想液体混合物的液相组成为:Xa = 0.8 ,平衡气相的组成为:yA = _0.842。12. 在313K时,液体A的饱和蒸气压是液体 B的饱和蒸气压的21倍,A和B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当气相中A和B的物质的量相等时,液相A和B的组成分别为xa = _0.0455, xb = _0.9545_ 。13. 含有KNO3和NaCl的水溶液与纯水达渗透平衡时,其组分数为_3_,相数为_2_,自由度数为_4_。14. 101 C时,水在多大外压沸腾?_ _101.3kPa。

21、(填、=)15. 已知稀溶液中溶质的摩尔分数为0.03,纯溶剂的饱和蒸汽压为91.3kPa,则该溶液中溶剂的蒸汽压为88.56 kPa。16. NH4HS(s)放入真空容器中,并与其分解产物 NH3(g)和H2S(g)达到平衡,则该系统中组分数 C= 1_ ; 相数=_2_;自由度f= J。17. 将克拉贝龙方程用于H2O的液固两相平衡,因为Vm( H2O,S ) Vm( H2O,l ),所以随着压力的增大,贝y H2O( l )的凝固点将下降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293.15K 时为(2)苯的摩尔三.计算题2、固态氨的饱和蒸气压为ln( p/ kPa)21.013754T/K,液态氨的饱

22、和蒸气压为(1)|n p(303.15 C)vapHm T2 T 34.17 103(303.2 293.2) 0 4623p(293.15 C)RTT28.314 293.2 303.2p(303.15 C)In 0.4623,10.02kPap(303.15 C) 15.90kPa(2)3,8.314 273.2 293.212.30 10, 1subH mlncr ”c3 J mo1293.2 273.23.27 1044.12kJ mol 11、已知固体苯的蒸汽压在273.15K时为3.27kPa, 293.15K时为12.303kPa,液体的蒸汽压在10.021kPa,液体苯的摩尔蒸

23、汽热为34.17kJ mol-1。求(1) 303.15K时,液体苯的蒸汽压;升华热。解8T /KIn( p / kPa) 17.47 3065试求(1)三相点的温度、压力;(2)三相点的蒸发焓、升华焓和熔化焓。93754解:(1)三相点的T, p: 21 01T / K306317.47, T = 195 2 KT / K3754 ln( p/kPa) 21.011.778 ,195.2Hc,与蒸气压式比较得RT(2)把 In pp = 5 92 kPaHsub m 3754KRvapHm = 30638314 J mol 1 = 25.47 kJ mol13、已知甲苯和苯在 90 C下纯液

24、体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 物。取200.0g甲苯和200.0g苯于带活塞的导热容器中, 下逐渐降低压力,问:subHm = 37548 314 J mol 1 = 31.21 kJ mok 11 fus H m = subH m 一 vap H m = 5.74 kJ md54.22 kPa和136.12kPa,两者可形成理想液态混合 始态为一定压力下 90 C的液态混合物。在恒温90 C(1)压力降到多少时,开始产生气相,此气相的组成如何? 压力降到多少时,液相开始消失,最后一滴液相的组成如何? 解:以A代表甲苯,B代表苯,系统总组成为:n (总)mA / M AmB /Mb 200/92 20

25、0 / 784.7380molXA,0:(总MAZ92 0.4588xB,00.5412(1)刚开始产生气相时,可认为平衡液相的组成与系统总组成相等p(总)PaXa PbXb(54.22 0.4588 136.12 0.5412)kPa98.54kPayAPaXa / p(总)54.22 0.4588/98.54 0.2524, yB 0.7476(2)只剩最后一滴液相时,可认为平衡气相组成与系统总组成相等yAXa,0 0.4588PaXa / (PaXa PbXb)解得xA0.6803, xB 0.3197对应总压p (总)pA xAXBpBXB 80.40kPa4、已知100kPa下,纯苯

26、(A)的标准沸点和蒸发焓分别为353.3K和30762J mol 1,纯甲苯(B)的标准沸点和蒸发焓分别为383.7K和31999J mol苯和甲苯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若有该种液态混合物在100kPa, 373.1K沸腾,计算混合物的液相组成。解:在373.1K 苯的饱和蒸*PA,21.7433105Pa则ln*pB,2319991*Pb,18.314373.1在液态混合物沸腾时(100kPa下):p气压为pA,2, 则ln -P竺pA,1在373.1K甲苯的饱和蒸气压为1383.70.2850pA,2 X A pB,2307628.3141373.110.5557353.3PB,2,Pb ,

27、20.7520105PaXBpA,2 XApB,21Xa0.3mol A液体与0.5mol B液体放入到 15dm3102.66kPa,气相组成yB=0.6644,求液相组 气体视为理想气体nl nA nB ng0.8 0.5245 0.2755nB nl Xb ng yXb0.55Pb P yBPb XbPb124.01kPa6、已知甲苯的正常沸点是1383.15K,平均摩尔气化焓为 33.874kJ mol ,苯的正常沸点是 353.15K,xA 0.25xB 0.75在 80C下,将5、A和B两液体混合物为理想液态混合物, 的真空容器中,此混合物蒸发达到平衡时,测得系统的压力为成xb与纯

28、B在80 C下的饱和蒸气压。(设液体体积忽略不记,3解:忽略液体的体积ng -PV 102660 15 100.5245g RT 8.314 353.15平均摩尔气化焓为 30.03kJ mol 101.325kPa下达到气液平衡,求(vap H m 1RT2解:(1)In pP11。有一含有苯100g和甲苯200g的理想液态混合物,在1)在1Ti373.15K,373.15K时苯和甲苯的饱和蒸气压(2)平衡时液相和气相的组成“亠30030 373.15 353.15101.3258.314 373.15 353.15p苯 175.30kPa“苯_33874 373.15_383.15101.

29、3258.314373.15 383.15p 甲苯 76.20kPa(2)p总p苯X苯p甲苯 X甲苯X 苯 0.2535x 甲苯 0.7465P苯 x苯175.3 0.2535 c “y 苯0.4386P总101.325y甲苯 0.5614?080SO00507、根据图(a),图(b)回答下列问题图(1) 指出图(a)中,K点所代表的系统的总组成,平衡相数及平衡相的组成;(2) 将组成x(甲醇)=0.33的甲醇水溶液进行一次简单蒸馏加热到85 C停止蒸馏,问馏出液的组成及残液 的组成,馏出液的组成与液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过这样一次简单蒸馏是否能将甲醇与水分开?(3) 将(2)所得的馏出液再重

30、新加热到78 C,问所得的馏出液的组成如何?与(2)中所得的馏出液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4) 将所得的残液再次加热到91 C,问所得的残液的组成又如何?与(2)中所得的残液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欲将甲醇水溶液完全分离,要采取什么步骤?解:(1)如图 所示,K点代表的总组成 x(CH3OH)=0.33时,系统为气、液两相平衡 ,L点为平衡液相, x(CH 3OH)=0.15,G 点为平衡气相,y(CH 3OH)=0.52 ;(2) 由图(b)可知,馏出液组成yB,1=0.52,残液组成xb,1=0.15。经过简单蒸馏,馏出液中甲醇含量比原 液高,而残液比原液低,通过一次简单蒸馏,不能使甲醇与水完全

31、分开;(3) 若将(2)所得的馏出液再重新加热到78C,则所得馏出液组成 yB,2=0.67,与(2)所得馏出液相比, 甲醇含量又高了;(4) 若将 中所得残液再加热到91C,则所得的残液组成xb,2=0.07 ,与中所得的残相比,甲醇含量又减少了;(5)欲将甲醇水溶液完全分离,可将原液进行多次反复蒸馏或精馏。8、A和B两种物质的混合物在101 325Pa下沸点-组成图如图,若将1 moIA和4 molB混合,在101325 Pa下先后加热到t1 =200 C, t2=400 C, t3=600 C,根据沸点-组成图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3个温度中,什么温度下平衡系统是两相平衡?哪两相平衡?

32、各平衡相的组成是多少?各 相的量是多少(mol) ?(2)上述3个温度中,什么温度下平衡系统是单相? 是什么相?解:(1)t2=400 C时,平衡系统是两相平衡。此时是液-气两相平衡。各平衡相的组成,如下图所示,为xb(i)=0.88 , yB=0.50匹 GK 0.8 0.50n 9)= KL = 0.88 0.8n (g)+ n(l)=5 mol解得:n(l)= 4.0mol ; n(g)=1.0 mol(2) ti=200 C时,处于液相;t 3 =600 C时,处于气相。9、根据CO2的相图,回答如下问题。(1)说出OA,OB和OC三条曲线以及特殊点 O点与A点的含义。(2) 在常温常

33、压下,将 CO2(I)高压钢瓶的阀门慢慢打开一点,喷出的CO2呈什么相态?为什么?(3)在常温常压下,将 CO2高压钢瓶的阀门迅速开大,喷出的 CO2呈什么相态?为什么?(4) 为什么将CO2(s)称为“干冰”?CO2(I)在怎样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内能存在?/ l:Fi匚j14-"Ji阳com /fCO2(1)/ !J518K%0 2166r k解:(1)OA线是CO2(I)的饱和蒸气压曲线。OB线是CO2(S)的饱和蒸气压曲线,也就是升华曲线。OC线是CO2(s)与CO2(I)的两相平衡曲线。O点是CO2的三相平衡共存的点,简称三相点,这时的自由度等于 零,温度和压力由系统自定。A点

34、是CO2的临界点,这时气-液界面消失,只有一个相。在A点温度以上,不能用加压的方法将 CO2(g)液化。(2)CO2喷出时有一个膨胀做功的过程,是一个吸热的过程,由于阀门是被缓慢打开的,所以在常温、 常压下,喷出的还是呈 CO2(g)的相态。(3)高压钢瓶的阀门迅速被打开,是一个快速减压的过程,来不及从环境吸收热量,近似为绝热膨胀过程,系统温度迅速下降,少量CO2会转化成CO2(s),如雪花一样。实验室制备少量干冰就是利用这一原理。(4) 由于CO2三相点的温度很低,为 216.6K,而压力很高,为 518KP&我们处在常温、常压下,只能见到CO2(g),在常压低温下,可以见到CO2(

35、s),这时CO2(s)会直接升华,看不到由CO2(s)变成CO2(I) 的过程,所以称CO2(s)为干冰。只有在温度为216.6K至304K,压力为518KPa至7400KPa的范围内,CO2(l) 才能存在。所以,生活在常压下的人们是见不到CO2(l)的。10、固体CO的饱和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为:lg 卩 Pa135311.95712#已知其熔化焓fUsHm 8326J mol 1,三相点温度为-56.6 C。(1)求三相点的压力;(2)在100kPa下CO能否以液态存在 ?(3)找出液体CO的饱和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式。解:(1) lg ( p* / Pa) = -1353 /( 273.1

36、5-56.6)+11.957=5.709,三相点的压力为 5.13X 10Pa subHm =2.303 X 1353 X 8.314 J mol -1 ; VaP H m = subH m- fusHm =17.58 kJ mol -1,再利用三相 1311、在40C时,将1mol CzHsBr和2mol C2H5I的混合物(均为液体)放在真空容器中,假设其为理想混 合物,且 p (C2H5Br)=107.0KPa,p (C2H5l)=33.6KPa,试求:点温度、压力便可求出液体CO的饱和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式:lg ( p / Pa)= -918.2 /( T / K)+9.952 。(1

37、) 起始气相的压力和组成(气相体积不大,可忽略由蒸发所引起的溶液组成的变化);(2) 若此容器有一可移动的活塞,可让液相在此温度下尽量蒸发。当只剩下最后一滴液体时,此液体混合物的组成和蒸气压为若干 ?解:起始气相的压力 p = XBr p* (C2H5Br) +( 1-XBr ) p*(C2H5l) = 58.07kPa。起始气相的组成 yBr= p/XBr p* (C 2H 5Br)= 0.614(2)蒸气组成 yBr = 1/3 ; yBr = XBr p* (C 2H5Br)/ XBr p* (C 2H5Br) +( 1-XBr ) p*(C2H5|)解出 XBr=0.136 , p =4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