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考查中的创新试题解析_第1页
诗歌考查中的创新试题解析_第2页
诗歌考查中的创新试题解析_第3页
诗歌考查中的创新试题解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诗歌考查中的创新试题解析近几年,中考诗歌考查题越来越受到中考命题者的青睐,而且从内容到形式不断创新,已由最初单纯的静态的记忆背诵转向动态的理解与运用。目前的诗歌考查题中,创新性较强的命题形式及相应的解题策略通常有以下几种:一、比较鉴别题例、选出下列诗句中意境最为开阔的一句。( A.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C.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D.茅檐低下,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2002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题解析:本题侧重考查学生鉴赏和比较的能力。命题者意在引导学生将对诗句的比较分析,综合思考与对其意境、形象的理解和品味结

2、合在一起,要求学生能在辨识性的阅读中完成答题。试题内容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旗帜鲜明地引导学生注意在平时学习中注意积累,注意开阔视野,是紧扣新大纲的精神的。A项出自宋代林逋写的山园小梅,是咏梅的;B项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写春景的;C、D项都出自南宋辛弃疾的词,D项写的是宋代江西东部农村生活情景的,而C项则重点写秋天沙场阅兵的壮观场景。通过分析可知答案是“C”。二、赏析表达题例、阅读望天门山,回答问题。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请借助诗中表示色彩的词语加以想象,用简明的语言描绘出诗中的图景。(2002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题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考生赏析以及创

3、新表达的能力。它要求考生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诗句,扣住关键词语,感悟意境,发挥想象。答题须扣住“青”“碧”“日”“帆”四字,描绘出佳木葱茏,澄江如练,红日、白帆相映成辉的图景。三、诗文结合考查题近年来,命题者逐渐跳出了对诗歌本身分析的圈子,将诗歌与现代文或文言文阅读渗透、融合起来考查,拓展了诗歌的考查形式,具有良好的导向性。(一与现代文融合考查例想象一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下边的诗句中哪一句描写的画面与它最接近? ( A.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州B.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C.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D.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2002年江苏

4、省苏州市中考题例下边是杜苟鹤的送人游吴,用其中哪两句概括古镇周庄的特点最合适? (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2002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题解析:这两题古今结合,古为今用:前者将想象的画面与古诗句对应,后者巧用古诗概括写景的特点。这样的考查,既能检测学生的积累情况,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理解运用上下功夫。例与课内阅读结合起来考查,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辨识同一类景物诗句的能力。解答这道题首先要能把握住所给句子“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述的画面特点,这句中所写的小草具有刚刚从土里挤出来还很脆嫩、短小、少的特点。A项所写到的草,绿色

5、太浓;B项的草已淹没马蹄,可见绿草如茵;D项风吹草低才能见到牛羊,可见草的长势茂盛。C项的草远看绿色一片,近看却没有几棵。可见正确选项为“C”。例则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考查,要在通读文章走进周庄(作者:谢大光,载2000年5月5日文汇报后,或者在平常的阅读中了解关于周庄古镇的一些特点,把握住周庄房屋临河而建、桥多的特点,就能准确地从诗中筛选出能概括古镇周庄特点的两句诗:“人家尽枕河”,“水港小桥多”。如果回答:“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也可。(二与文言文融合考查例、阅读出师表选段(第6、7段,答题。下边是杜甫的一首七律蜀相,诗中哪些句子的意思与上面两段文字意思是一致的?

6、请把它摘录到横线上。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2002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题解析:本题巧妙地把与文段内容相关的古诗作为语料,沟通古今,融合诗文,侧重考查学生对诗文内容双向理解的能力。本题要求选出与文段意思一致的诗句,所以必须先弄明白文段的意思。选段1(第6自然段诸葛亮自叙本志及先帝“三顾茅庐”之恩,选段2(第7自然段叙述接受先帝“托付”,“夙夜忧叹”,惨淡经营的苦心。明白了文段的主旨后,答题就很容易了,依据要求所选的两句诗很明显应为:“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四、赏析运用题例、根据下

7、列诗句的意境,围绕“环保”问题写一句广告语。1.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广告词:_(2002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题解析:这一题主要考查学生在赏析诗句的基础上创作广告语的能力。题目中提供的几句古诗都是描写春天大自然中各种生物自然和谐、生机盎然的美丽景象的,其意境是非常优美的。学生用诗句中所描绘的美好图景与现实生活中的“草原荒化,沙尘逞威”或“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情景相对照,就会情不自禁地从心底呼吁:“把文学意境还原成大自然吧!”(或“诗歌中的意境是古人创造出来的,现实中的美景是我们保护出来的”本题开放度较大,给考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也比较大,答案只要与“环保”相关联即可,不必拘泥于某一种“标准答案”。以上几种诗歌考查的形式,在2003年中考语文试题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