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高三语文第五次月考_第1页
职高高三语文第五次月考_第2页
职高高三语文第五次月考_第3页
职高高三语文第五次月考_第4页
职高高三语文第五次月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职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第一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D.铁杵.(ch 舛.误(chun 惭怍.(zhà 博闻强识.(zh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 气慨防微堵渐脉膊处心极虑B. 形象窥豹一班想像莫名其妙C. 泻漏墨守成规技俩食不裹腹D. 祟高不厌其繁斟酌运筹帷幄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在台湾当局下,所罗门群岛等极少数国家致函联大主席,要求将所谓“台湾加入联合国”问题列入第62届联大议程,中国政府对此坚决反对。中国历史悠久,一些旧的观念在有些人头脑中根深蒂固,然而在今天这个转型

2、的时代,已经有很多人开始如何转换思维方式,以适应新的生活。王瑶先生为中古文学史论撰写自序时提及:“在属稿期间,每一篇写成后,我都先请朱佩弦老师过目,得到的启示和指正非常多。已故的闻一多老师,也曾给过我不少的。”A.唆使捉摸教正B.支使琢磨校正C.支使捉摸校正D.唆使琢磨教正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B.人们提到秋白同志,总会说起他是那样大公无私,光明磊落,求全责备.自己。.C.回首分手的时候,你我风华正茂.,曾几何时,双鬓已然秋霜!D.白居易在地方为官时很注意接近民众,不管是乡间农妇还是下里巴人.,他都能谈得来,从

3、他们那里得到了很多创作素材。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A、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B、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C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需要寻求适当的地方矮树、篱笆、野草、灌木枝等蜕掉身上的皮。D、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三个学校的学生会干部在教导处开会,研究本学期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问题。B、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C、我们必须拿出自己的正

4、版计算机游戏软件,否则,不出新软件,就难以抵制不健康的盗版软件。D、青年人可能对焦裕禄这个名字还有些陌生,可四十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7、下文横线处选填哪项最恰当(卢梅坡的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段香”,常被人引用,借此说明_。A.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缺憾B.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千秋C.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短长D.任何人和事物者各有优势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和汤显祖。B、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和麦克白C、在我国文学史上,常有作家并称的情况,如李商隐和杜牧被称为“小李杜”,苏东坡和辛稼轩被称为“苏辛”。D、老舍

5、先生的话剧茶馆通过裕泰茶馆由盛而衰的变迁反映了前后近半个世纪的社会面貌,展示了人民与旧时代之间的矛盾冲突。9、依次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1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2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3山峦爽朗,湖水清静,日里披满阳光,夜里缀满星辰。(4从这时候起,山涧又从左侧转到右侧,水声淙淙,跟我们跟到南天门。A. (1比喻(2双关(3对偶(4拟人B. (1拟人(2夸张(3排比(4比喻C. (1拟人(2双关(3排比(4夸张D. (1比喻(2夸张(3对偶(4通感1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侣.鱼虾

6、而友麋鹿B、从.数骑出C、必蹶.上将军D、却.匈奴七百余里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11-12题。离思五首(其四唐·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11、对这首诗的词句理解,不全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的字面意思是说,沧海无比深广,看到沧海之后,别处的水就引不起诗人的注意了。“沧海”,大海。B.次句的字面意思是说,巫山的云为神女所化,美艳无伦,相形之下,别处的云就黯然失色了。C.第三句是说,当自己信步经过“花丛”时,就懒于回顾了,表示他对女色没有多少眷恋之心了。“取次”,次第,一个个。D.末句承上说明之所以“懒回顾”,一半是因为尊佛奉道、修身治学,一半是

7、因为失去了爱妻。12、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说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像沧海之水一样深广、巫山之云一样美好,在世间是无与伦比的。B.前两句写诗人与亡妻的感情很深,后两句却又说他“懒回顾”只是“半缘君”,似乎有点薄情。C.这首诗先以比喻写怀旧悼亡之情,有悲歌传响、江河奔腾之势,后面以舒缓的语势,抒曲婉深沉之情。D.这首悼念亡妻之作,抒写了至亲至深的夫妻之爱,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二、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8分阅读下段短文,完成13-16题锌与人体在人类的食物中,不论是动物性食物还是植物性食物,几乎都含有锌,但品种不同含锌量有很大差异。一般情况下,动物性食物内锌

8、的生物活性大,较易吸收和利用;植物性食物含锌少,且难以吸收和利用。这是因为谷物中含有较多的植酸(6-磷酸肌醇,能与锌结合成难溶性植酸盐,阻碍锌的吸收;而发酵后的食物中植酸(6-磷酸肌醇已被破坏,因此鼓励提倡食用发酵食品。另外,食物越是精制,烹调过程越是复杂,锌的丢失也越严重。在天然食品中,含锌的食物源较广,各种瘦肉、动物肝脏、蛋类、花生、核桃、杏仁、可可中锌含量较高,一般都在20毫克/公斤左右,尤以牡砺肉与鲱鱼中含锌量最高,超过1000毫克/公斤,可称“含锌食品之冠”,请注意选食。人们已知食物在加工过程中会伴有维生素的损失,如谷物在精制过程中B族维生素损失较多;现在人们又注意到,食物在加工过程

9、中一些必需微量元素的丢失也十分可观。分析表明:将小麦精制成上等面粉后,仅保留了原小麦21%31%的锌。从营养学的角度看,“食不厌精”的观点是片面的。有资料表明,在我国儿童中微量元素锌及铁缺乏占有相当比例,这是因锌、铁摄入不足以及生物利用度差所致。此外,由于植物性食物中的植酸在机体内可同锌结合面干扰肠道对锌的吸收,所以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国家易出现锌缺乏症。Prasad等人曾经证明,中东、南美、印度等以谷类为主食的国家中,因锌摄入不足,出现生长迟缓、性机能减退及贫血症等患者,病人血清锌浓度仅为正常人的2/3,而在用锌治疗后取得了奇迹般的疗效。现已知缺锌会使人产生味觉减退与厌食,但过量摄入锌同样会损

10、害味觉系统。在口服锌剂进行治疗的成人中,也有味觉减退和味觉障碍发生者,患者告知其吃食物的感觉“味同嚼蜡”。此时只有立即停止补锌才可恢复,这说明过量摄入锌同样会损害味觉系统。酸性介质可促进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如烹调中使用醋可明显提高钙、铁、锌等的利用度。多种微量元素的乳酸盐、氨基酸盐较易被人们吸收,因此发酵乳制品酸奶制品也是被充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良好来源。总之,人体缺锌时,对锌的吸收率会大大提高,因此,补锌后疗效显著。待症状改善后,应及时调整口服锌的服用量,最好停药而借助富锌食物来补充。13、对第1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类所有的食物中都含有锌,不过,品种不同的锌的含量也不同,各种瘦

11、肉、动物肝脏、杏仁、可可等食物中锌含量较高。B.鼓励提倡食用发酵食品,是因为发酵后的食物中植酸被破坏,利用锌的吸收。C.牡砺和鲱鱼因其锌的含量最高,超过1000毫克/公斤,而被称为“含锌食品之冠”。D.即使是富锌食物,越是精制,烹调过程越是复杂,锌的丢失也越严重。14、对画线句子的观点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我国饮食传统之一“食不厌精”是我国儿童微量元素锌及铁缺乏症产生的主要原因,应从小改变饮食习惯。B.食物在加工过程中,维生素及一些必需微量元素会损失,食物的营养价值降低,“食不厌精”的观点是片面的。C.常年吃精细食物,会使人血清浓度降低,出现贫血症状,有的仅为正常人的2/3。D.作者以

12、小麦的精制过程为例,证明精制过程不但会使锌的含量大大降低,而且使维生素B的含量损失殆尽。15、对有关“补锌”问题的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牛奶中虽然含锌量不少,但不易吸收,而发酵乳制品酸奶制品却是补锌的良好来源。B.补锌过量后,吃食物时的感觉会是“味同嚼蜡”,应立即停止补锌才可恢复。C.酸性介质可促进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故烹调时可多使用醋来提高钙、铁、锌的利用度。D.人的机体具有较强的调节功能,当锌含量不足时,会从食物中大量摄取,一旦满足之后,又会自动停止,以保持平衡。16、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动物性食物内锌的生物活性大,易于吸收利用,所以提倡多吃动物性食物,少吃植物性食

13、物,以免出现锌缺乏症。B.对出现生长迟缓、性机能减退及贫血症的患者,可通过用锌治疗来取得奇效。C.现已知缺锌会使人产生味觉减退与厌食,专家通过研究分析,认为过量摄入锌也有可能损害味觉系统。D.人体对微量元素的需求有度,要合理补充,儿童生长迅速,对锌的需求量大,但最好借助富锌食物来补充。三、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8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7-20题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14、。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17、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既望:农历十六B.纵一苇.之所如一苇:喻所乘小船C.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美丽的女子D.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缕:细丝线18、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与例句中加点字词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B.(邹忌朝服.衣冠,窥镜D.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19、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例句:客有吹洞箫者,其声

15、呜呜然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求人可使报秦者D.村中少年之好事者20、对上面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段开始交待了作者被贬黄州后,由于心情忧郁烦闷而游赤壁,所以充满了哀怨之情。B.第一自然段开头一句交待了游览的时间、地点和人物。C.第一自然段后边几句描写秋夜泛舟赤壁所看到的美景及作者如临仙境般的美妙感受。D.第一段主要写了泛舟之乐,第二段则由客的如泣如诉的洞箫声而感到了悲凉,由乐转悲,情感发生了变化四、填空(每小题1分,共6分21、春江潮水连海平,。22、但愿人长久,。23、,渺沧海之一粟。24、祝福选自,体裁,作者。25、赤壁之战选自,作者是朝的。26、通告

16、的两个特点是法规性和。五、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每小题2分,共4分27、仿照下列画线句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责任、荣誉、国家,这些神圣的名词尊严地指出你应该成为怎样的人,可能成为怎 样的人,一定要成为怎样的人。它们是你振奋精神的起点,使你软弱时能够刚强起来, , 。 28、按照示例的形式,另选对象,仿写一个句子(正面反面立意都可以。 示例:妄自菲薄是一条毒蛇,它啮噬着我们的心灵,将厌世和绝望的毒液注入生命。 仿写:_ _ 六、阅读(共 10 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29-32 题。 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 迟子建 我对虫子是不陌生的。小时候在菜园和森林中,见过形形色色的虫子。绿色的软 绵绵的喜欢吊在

17、杨树枝上的毛毛虫,爱在菜园中飞来飞去的有着漂亮外壳的花大姐,以 及在树缝中养尊处优的肥美的白色虫子,都曾带给我许多的乐趣。我曾用树枝挑着绿色 的毛毛虫去吓唬比我年幼的小孩子;曾经在菜园中捉了花大姐将它放到透明的玻璃瓶中, 看它金红色夹杂着黑色线条的光亮的“外衣”;曾经抠过树缝中的虫子,将它投到火里, 品尝它的滋味想着啄木鸟喜欢吃的东西,一定甘美异常。至于在路上和田匍匐着的 蚂蚁,我对它们更是无所顾忌,想踩死一只就踩死一只,仿佛虫子是大自然中最低贱的 生灵,践踏它们是天经地义的。 成年之后,我不拿虫子恶作剧了,这并不是因为它们有特别的怜惜之情。而是由 于逐渐地把它们给淡忘了。这时候我注意的是飞鸟

18、,是流云,是高耸入云百年老树,是 湖泊中的野雁,是森林里的白雪地上奔逃的兔子。虫子就像尘埃一样,被这些事物给深 深地掩埋了。 然而去年的春节,我却被一只虫子给深深地震撼了。这一年来,我从来没有忘记 过它,它就像一盏灯,在我心情最灰暗的时刻,送来一缕明媚的光。如今我写着以上的 文字,想要描述它时,又仿佛看见了它那矫健身的影虽然说它是那般的小;又仿佛 听见了它被摔下来时那山呼海啸般的声音虽然说根本就没有什么声音出现。 去年在故乡,正月初一,我从弟弟家过完除夕回到自己的家。推开家门,见陈设 还是过去的陈设,杜鹃依然如往来一样怒放着,而窗外的雪山和草滩也一如既往地沐浴 着冬日清冷的阳光,这物是人非的场

19、景让我觉得分外的苍凉。我孤独地站在屋子的窗前, 久久不肯离开。我想让目光与那些流云做伴,因为它们行踪飘忽,时有时无,与我迷离 的心态正吻合。 后来是一个电话让我把目光又转向室内。接过电话,我给供奉在厅堂的菩萨上了 三炷香,然后席地而坐,闻着檀香的幽香,茫然地看着光亮的乳黄色的地板。地板干干 净净的,看不到杂物和灰尘。突然,我的视野中出现了一个小黑点,开始我以为那是我 穿的黑毛衣散落的绒球碎屑,可是,这小黑点渐渐地朝佛龛这侧移动着,我意识到它可 能是只虫子。 它果然就是一只虫子!我不知道它从哪里来,它比蚂蚁还要小,通体的黑色,形 似乌龟,有很多细密的触角,背上有个锅盖形状的黑壳,漆黑漆黑的。它爬

20、起来姿态万 千,一会横着走,一会竖着走,好像这地板是它的舞台,它在上面跳着多姿多彩的舞。 6 当它快行进到佛龛的时候,它停住了脚步,似乎是闻到了奇异的香气,显得格外的好奇。 它这一停,仿佛是一个指挥着千军万马的将军在酝酿着什么重大决策。果然,它再次再 行时就不那么恣意妄为了,它一往无前地朝着佛龛进军,转眼之间,已经是兵临城下, 巍然站在了佛龛与地板的交界上。我以为它就此收兵了,谁料它只是在交界处略微停了 停,就朝高高的佛龛爬去。在平面上爬行,它是那么的得心应手,而朝着呈直角的佛龛 爬,它的整个身子悬在空中,而且佛龛油着光亮的暗红的油漆,不利于它攀登,它刚一 上去,就栽了个跟斗。它最初的那一跌,

21、让我暗笑了一声,想着它尝到苦头后一定会掉 转身子离子。然而它摆正身子后,又一次向着佛龛攀登。这回它比上次爬得高些,所以 跌下时就比第一次要重,它在地板上四脚朝天地挣乱了一番,才使自己翻过身来。我以 为它会接受教训,掉头而去了,谁料它重整旗鼓后选择的又是攀登!佛龛上的香燃烧了 一半,在它的香气下,一只无名的黑壳虫子一次一次地继续它认定的旅程。它不屈不挠 地爬,又循环往复地被摔下来;可是它不惧疼痛,依然为它的目标而奋斗着。有一回, 它已经爬了两尺来高了,可最终还是摔下来。它在地板上打滚,好久也翻不过身来;它 的触角乱抖着,像被狂风吹拂的野草。我便伸出一根手指,轻轻地帮它翻过身来,并且 把它推到离佛

22、龛远些的地方。它看上去很愤怒,因为它被推到新地方后,是一路疾行又 朝佛龛处走来。这次我的耳朵出现了幻觉,我分明听见了万马奔腾的声音,听见了嘹亮 的号角;我看见了一个伟大的战士,一个身子小小却背负着伟大梦想的英雄。它又朝佛 龛爬上去了,也许是体力耗尽的缘故,它爬得还没有先前高了,很快又摔了下来。我不 敢再看这只虫子;比之它的顽强,我觉得惭愧。当它踉踉跄跄地又朝佛龛爬去的时候, 我离开了厅堂。我想上天对我不薄,让我在一瞬间看到了最壮丽的诗史。 几天之后,我在佛龛下的角落里发现了一只死去的虫子。它是黑亮的,看上去很 瘦小,我不知它是不是我看到的那只虫子。它的触角残破不堪,但它的背上的黑壳,却 依然那

23、么的明亮。在单调而贫乏的白色天光下,这闪烁的黑色就是光明! 29.在遇到那一只黑虫子之前,我对虫子们的态度是怎样的?(2 分) 答: 30.文章第段作者写道,“我却被一只虫子给深深地震撼了”。可以说,这只黑色的虫 子引起了我多方面的思索。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3 分) 答: 31.文章第段中两次出现了“我以为”这一短语试结合所在语境谈谈它们在表达上的共 同特点与作用。(3 分) 答: 32.下列对这篇文章的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2 分) ( )( ) A.第段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怒放的杜鹃,沐浴着阳光雪山和草滩,以及窗外的流 云,与第段与之所以的飞鸟、流云、老树等景观前后呼应,强

24、化了成年的我“淡忘” 7 虫子、关注美丽山川的心理。 B.第段开头写小虫子“爬起来姿态万千”,“跳着多姿多彩的舞蹈”,突出了它在地 面上的爬行是“那么地得心应手”,与后来向着“呈直角的佛龛爬”时的艰难情形形成 了鲜明的对照,为下文对小虫子的赞美作了铺垫。 C.在进军佛龛的过程中,这只小虫子不断地受挫,文章前后多次写到了它从高处栽下来 的情景;尤其是爬得最高的那一次, 它摔得特别重, “在地板上打滚,好久也翻不过来”。 作者这样细致描写,意在突出小虫子知难而进,屡败屡战的顽强品质。 D.小虫子受了香气的吸引努力地试图爬上佛龛,这几乎是昆虫的本能行为,在我眼里却 成了“背负着伟大梦想的英雄”在“为

25、它的目标而奋斗”的高尚行为;这小虫子也成了 “一个伟大的战士”甚至是“一个指挥着千军万马的将军”:这真切地传达出了作者内 心的崇敬之情。 E.最后,这只虫子死在佛龛下的角落里,触角已残破不堪,可是,在这“心情最灰暗的 时刻”,当我凝神着它“依然那么明亮”的黑壳,这闪烁的黑色,却仿佛一盏灯,为我 的心“送来一缕明媚的光”,让我精神为之一振。 七、作文(共 60 分) 33、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一顶被丢弃的皇冠寂寞地躺在荒草中,一群寻找食物的蚂蚁正要从这里经过。无聊 的皇冠看着这些忙忙碌碌的蚂蚁,便嘲讽地说: “你们这些小东西,整天忙忙碌碌,能做 什么呢?”一只

26、小蚂蚁看看皇冠,说道: “是的,我们很卑微,我们很弱小,可我们的身 上同样拥有奋进的力量。 ”听了小蚂蚁的话,皇冠不由得笑起来: “哈哈,你们有力量? 想当年,在皇宫的时候,我才叫有力量呢,我一声令下,可叫千万人生也可叫千万人死, 谁能不服从我的命令?谁能有我的力量大?”小蚂蚁听了皇冠的话,说道: “好吧,就让 人们看看到底什么才是力量。 ”说完,叫来千万个同伴将皇冠掀起,在惊慌失措中,皇冠 被弱小的蚂蚁们推动着滚动起来,一直滚落到了万丈悬崖下面。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 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职高三第

27、五次月考语文试题答案 1、B(A.“谄”音,C.“莠”音,D.“怍”音ò 2、D(A.慨概,堵杜,膊搏,极积;B.班斑;C.泻泄,技伎,裹果;D. 崇祟,繁烦 3、D 4、选 C A 项“危言危行”指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与文意不符。B 项 D.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D 项“下里巴人”古代民间通俗歌曲。下里, 乡里;巴,古国名,地在今川东鄂西一带。泛指通俗的文艺作品。 5、C 6、D 7、选 A。句子衔接题的又一解题方法是根据题干的叙述角度判定选项。本题其关键词语 "逊、输"的叙述角度是"不足",如把题干改为"雪本胜梅三

28、分白,梅却赢雪一段香",则从 "长处"叙述,可选 D;如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可选 C。"逊、输"-强调尺有所短," 8 胜、赢"-突出寸有所长。"各有千秋"、"各有短长",既不突出"短",也不强调"长",与文 意不符,可排除 B、C。只有 A"各有缺憾"和"逊"、"输"的叙述角度相一致。 8、A 9、A 10、A 11、C (“没有多少”就为“绝无” 12、B (尊佛奉道,修身治学,对元稹来说,都不过是心失所爱,悲伤无法解脱的一种 感情上的寄托,因此, “半缘修道”和“半缘君”所表达的忧思之情是一致的,而且说“半 缘修道”更觉含意深沉。 13.A (A 中“所有事物都含有锌”与原文“几乎都含有锌”不符 14.B (A 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