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_下学期_初三语文_文言文总复习_第1页
苏教版_下学期_初三语文_文言文总复习_第2页
苏教版_下学期_初三语文_文言文总复习_第3页
苏教版_下学期_初三语文_文言文总复习_第4页
苏教版_下学期_初三语文_文言文总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初三(下现代文总复习卷一、基础知识(每题5分,共25分1、下列四个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B.消弭.(mí邂逅.(hîu 惧惮.(dàn震悚.(sngC.须臾.(yú笑靥.(yâ缱绻.(qun契.合(qì答案:C。解析:A项应为吮.吸(shn,平翘舌易混淆; B项应为消弭.(m,易与“弥”(mí字的读音混淆; D项应为冗.杂(rng,是常见的易读错字。本卷由100测评网整理上传,欢迎登录获取更多的学习内容,让每位同学有效提升成绩。2、下列词语字形无误的一组是A.豁免腼腆畸形溺爱详和B.绯红惬意憧憬尴尬凛冽C.拘谨累赘深

2、谙统畴耽搁D.诘责聆听浮燥执著膂力答案:B。解析:A项“详和”应为“祥和”;C项“统畴”应为“统筹”; D项“浮燥”应为“浮躁”;其中 C项是同音易混淆的字,A项和D项都是字形相似的常用易错字。3、下列关于作家和文学作品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集,其中收录了他1926年陆续写成的十篇回忆性散文包括猫·狗·鼠、五猖会、藤野先生、药等。B.杰克·伦敦是美国小说家,他擅长描写在大自然里生活的人,这些作品分为两类:极地小说和海洋小说。C.话剧陈毅市长运用了“冰糖葫芦”式结构:全剧没有一个贯穿到底的中心事件,只以陈毅这一主要人物的活动来组织情节,每场

3、都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每场之间又有铺垫,最后一场对全剧加以总结。D.海明威是美国作家,1954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他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是享誉世界的名著,他用寓言的形式告诉世人:人要勇敢的面对失败。答案:A。解析:药是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名篇。4、下列句子中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A.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大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小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藤野先生B.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雪C.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给我的孩子们D.社会若不起革命变化,实验室里也无法进行化学变化。陈毅市长答案:A。解析:

4、A项的原文为“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为中国”的范围比“为学术”的范围小。5、下列人名、出处与作家不能对应的一项是A.戴维生命与和平相爱铁凝B.瞻瞻给我的孩子们丰子恺C.阿长阿长与山海经鲁迅D.比尔热爱生命海伦·凯勒答案:D。解析:D项应为“比尔热爱生命杰克·伦敦”。二、语言运用(每题5分,共15分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自从有了上次的邂逅.,他们便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相约见面B.我们不能成为两脚书橱,而应当学以致用.。(学习了要能用于实

5、际C.我们不能对身边的闯红灯、随地吐痰等现象熟视无睹.。(形容对眼前的事漫不经心,看惯了,只当没有看见D.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盘旋舞蹈的样子答案:A。解析:A项“邂逅”的意思为偶然遇见。7、下面一则轶事,诗人的回答表现了什么?请选择恰当的一项一位著名的诗人在只容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与一个怀有敌意的批评家相遇。那个批评家蛮横地说:“我从不给疯子让路!”诗人退到路边,说:“我恰恰相反。”A.表现诗人宽宏大量。B.表现诗人高雅风度。C.表现诗人的反击艺术。D.表现诗人自命清高。答案:C。解析:诗人的回答既不失身份,又给了对方以有力的反击,体现了诗人的睿智和反击的艺术。8、下

6、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德。B.经过努力,使我市被评为“中国十大文明城市”。C.听了任长霞英雄事迹报告后,我的心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D.在音乐会上,张张笑脸沉浸在欢乐之中。答案:A。解析:B项中缺少主语,可以删去“使”;C项中“长时间”和“久久”语义重复,可删去其中的一个;D项搭配不当,“笑脸”不能“沉浸在欢乐之中”,可改为“在音乐会上,脸上洋溢着微笑的人们沉浸在欢乐之中。”三、课文理解(每题2分,共20分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是否正确。9、藤野先生一文中作者认为藤野先生对自己的关心是因为“物以稀为贵”。答案:×。解析:藤野先生对作者的关心和学校的几个职员

7、的关心不一样,藤野先生是出于平等尊重的意识、老师的职责和师生之间的情意,所以对作者非常关心。10、生命与和平相爱一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通过对戴维这个优秀人物的成长经历的探寻,介绍了犹太民族重视教育,重视文化熏陶的传统和为民族生产而奋斗的精神,突出了他们热爱生命,祈祷和平,奋发图强的民族愿望。答案:。解析:这篇散文,从一个人写到一个家庭,从一个家庭去看一个民族,始终把人物放到一定的民族背景下去写,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11、送行这篇散文有讽刺的意味,真正送行者反而尴尬,扮演着却能动真情,作者以此抨击了社会上黑白颠倒、真假不辨的现实状态。答案:×。解析:送行这篇散文有喜剧成分,真正送行者反

8、而尴尬,扮演着却能动真情,真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假的东西不一定没有价值,文章蕴含着对生活的深刻思考,通过幽默传达了人与人之间渴望真实情感的愿望。12、给我的孩子们是丰子恺先生为子恺画集写的序,寄托了对儿童的爱,对儿童率真的天性给予高度肯定,全文洋溢着天真快乐的情愫。答案:×。解析:给我的孩子们一文的文字基调是伤感的。作者想把自己的内心话告诉孩子们,可是孩子们不会理解,而等到孩子们可以理解的时候,已经到了不再被憧憬的年龄,这种悲哀贯穿了文章始终。作者对纯真的人性在成长中被世俗生活磨灭,表现出极大的哀痛。13、台阶一文中的父亲的形象,不同于鲁迅作品中的闰土形象,他是一个人性开始觉醒的农民

9、形象。不仅要求温饱,而且要求获得地位,获得人们的尊重,这是较高层次上的人性要求。答案:。解析:台阶一文及文中父亲的形象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农民的坚韧,也启迪我们对前辈生活价值观作全面的审视。鲁迅笔下的闰土,贫苦麻木;文中的父亲凭借着顽强坚韧,使一家人的生活逐渐走向温饱,同时台阶的增高也就意味着主人地位的提高,父亲穷其一生的精力,筑高自家的台阶正是要求被尊重的人性意识的觉醒。14、呼兰河传是一部散文体小说,前后故事连贯,情节跌宕起伏,祖父是贯穿始终的人物,课文节选自小说第三章,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对自由纯真的生活的向往。答案:×。解析:呼兰河传是一部散文体小说,没有前后连贯的故事,没有

10、波澜起伏的情节,也没有贯穿始终的人物,祖父的后花园与自己童年的生活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15、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长妈妈个性鲜明,她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妇女,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文章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来塑造这一形象,体现了作者的同情、赞扬和怀念。答案:。解析: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所有文章中,笔调最温暖的最富感情的一篇。长妈妈和藤野先生、范爱农等这些形象是险恶社会中的一抹亮色,充满暖意,滋养着鲁迅的生命。16、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告诉我们人要勇敢的面对失败,主人公孤军奋战的形象是作者20世纪20、30年代创造的“硬汉性格”的继续与发展。答案:。解析:此

11、说正确。17、鲁迅的雪描绘了两幅雪景:一幅是记忆中的故乡江南的雪景,一幅是现实中居处的朔方的雪。这一南一北两幅雪景,包含着多种因素的对比,其中体现了作者鲜明的情感倾向,作者喜爱朔方的雪内在的精神,却不屑于江南的雪的美艳。答案:×。解析:对于这两种不同特点的雪,作者在情感上并无褒贬,都有其鲜明独特的个性。18、田忌赛马中孙膑所用的方法叫“对策论”,它在军事和体育比赛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是统筹方法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答案:。解析:统筹方法不仅可以用于比赛,也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可用于工农业生产和工程施工等方面。四、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40分(一阅读生命与和平相爱节选,回答19-22

12、题。离开奥斯汀的前一天晚上,我和戴维来到他就读过的小学。当我们走上校长办公室门前一块平坦的石板地面时,戴维告诉我,这儿埋着当年他们毕业时每一个人写下的愿望。我不曾问及戴维12岁写下的愿望是什么。我愿意那石板下的愿望与生命、和平有关。是因为在奥斯汀的以色列之宫戴维和他的父亲教我用希伯来文说过“和平”“生命”吗?是因为戴维的祖先世世代代都在为生存的和平奋争吗?是因为戴维赠过我一枚用希伯来文书写着“生命”的描金纪念章吗?是因为那条穿越奥斯汀的美丽的科罗拉多河始终在这个犹太孩子的心中流淌,那晶莹的、深沉的河水滋润了他同情人类的心胸吗?是因为我在犹太会堂倾听过唱诗班的犹太少女用清纯、宁静的声音歌唱“和平

13、”“和平”吗?我不知道。我只是相信,当人类所有的生命真的能够与和平这个字眼相亲相爱,我们每一个人灵魂深处那潜藏的创造力便会真正被激活,人间什么奇迹都可能发生。生活也肯定能够像戴维“小说”那单纯而又豪迈的结尾那样:“后来一切都好。”19、对课文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文中划线的五个排比的问句,婉转地展示了戴维成长的人文环境,道出了犹太民族文化发展的精神源泉。B.课文让读者逐步深入地认识戴维,由他的语言才能写到他多方面的才能,写到他的家庭背景、成长历程,最后写到犹太人民族的智慧和文化。C. 本文表现了犹太人民族珍惜生命、 憧憬和平的精神, 抒写了人类期盼生命能 够与和平相亲的共同愿望。 D. 课文

14、以介绍戴维的才能以及找寻戴维才能形成的根源为线索,条理清晰,层 次分明。 答案:B。 解析: 课文的写作思路是先讲语言才能,再到其他才能,探究成因时是先从犹太民族的 智慧和文化先说再写到戴维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的。 20、下列对“生命与和平相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命”与“和平”是相互依存的,不可分开。 B人们须珍惜生命,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一个民族只有爱好和平,才能真正 立于不败之林。 C爱好和平是珍爱生命的具体表现。 D把生命放在前面,说明生命更加重要,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和平。 答案:D。 解析: “生命”与“和平”两个词是并列的关系,两者都很重要,且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不存在谁更

15、重要的问题。 21、下列叙述中不属于戴维性格的一项是 A他有着爱和平爱生命的信念 。 B他有着为和平而奋争的勇气 。 C他有着复兴犹太民族,为死难同胞复仇的强烈愿望。 D他有着同情人类的豁达心胸。 答案:C。 解析: 戴维他热爱和平、心胸豁达、尊重生命,所以复仇的说法不符合戴维的性格。 22、下列对戴维说的“后来一切都好”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这句看似幼稚的话语,却是一句很经典化的语言,表现了人物的善良天性。 B这样的结尾只存在于童话故事里,仅仅是想象而已,永远也不可能实现。 C作者认为这句话体现了一个孩子“简单的好心”,代表着人类普遍的美好的 愿望。 D作者认为这是“一个智者的和平寓言”。 答

16、案:B。 解析: 只要所有的生命都与和平相爱,那么“一切都好”的结果就会实现。 (二)阅读下文,回答 23-26 题 她迈着( )的步子,把头垂得低低的, ( )地向汽车站走去。 她没有带一点儿平日喜爱吃的东西。只是带着一个母亲的忏悔,痛苦而又愧 赧的心去看望在少年管教所劳动教养的儿子。 她径直走向入站口, ( )地排在长长的队伍后面。目光蓦然触到入 口处墙上量身高的标尺,心,顿时( )起来。那白色的标尺线,仿佛是 一条闪光的皮鞭 耳边响起杂乱的脚步声、喧闹声,眼角晃动着急匆匆的人影,这是刚刚下车 的人出站了。 “妈妈,刚才阿姨给我量身高时,我把腿弯着,没有过线。 ”一个稚嫩的童 声。一个多么

17、熟悉而又可怕的声音!她惶恐地抬起头,只见一个年轻的母亲,正 抱起一个眉清目秀的小男孩吻起来: “真乖,好儿子,妈妈把省下的钱给你买好 东西吃! ” “妈妈好!妈妈好! ”小男孩抱着妈妈的头,甜甜地说。 “妈妈不好! ”她的声音在颤抖,嘴唇在嗫嚅,双脚不由自主地跨出了长长 的队伍,一下站到这对陌生的母亲身边。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使年轻的母亲有点愕然,她用睥睨的目光望着她问道: “你是说谁呀?” “我是在说自己,也是在说你! ”她内疚而又真诚地说。 “我有什么值得你说的,真是怪! ”年轻的母亲气恼地回答。 “妈妈,我们走! ”小男孩摇着妈妈的头撒娇催促。 “不能走! ”她显得十分激动,声音都嘶哑了

18、。 “你凭什么不让我走?”年轻的母亲向她投以愠怒的目光质问道。 “凭一颗忏悔的母亲的心! ”她眼里闪动着泪花,语气是那样凝重。 “什么?凭一颗忏悔的母亲的心?”年轻的母亲惊诧不已地问道。 “是的! ”她坚定地说,并用颤抖的手从口袋里拿出一张报纸,羞容满面地递 给她说: “请你看看我这篇拙文,不,尝尝这粒苦果吧! ” 年轻的母亲放下手中的小男孩,好奇地接过报纸,猛然,一个醒目的标题映 入眼帘从一张车票说起一个母亲的忏悔 “啊,你的孩子就是这样”年轻的母亲脸上一阵白,一阵红,语言 也梗塞了。 “妈妈,我们快走呀! ”小男孩摇着妈妈的腿嚷着。 “不,不能走,我们补票去! ”年轻的母亲说道。 23、文中空格( ) 、 ( ) 、 ( ) 、 ( )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 是 A沉稳 缓慢 沉默 颤动 B沉着 摇摆 默然 发抖 C沉毅 迟疑 悄悄 战栗 D沉重 蹒跚 默默 颤抖 答案: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