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网络优化指导书目 录1前言 . 3 1.1目的 . . 3 1.2预期的读者和阅读建议 . . 3 1.3参考文献 . . 3 1.4缩略语 . . 41.5相关资源定义 . . 42. 三个消息使用方法上的区别 . 143.5优化实例 . . 324遗留问题 . 39 5附录 A . . 39 5.1扰码列表 . . 391前言1.1 目的网络优化在 TD-SCDMA 商业化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既不同于固定通信系 统,也不同于其它 2G 和 3G 系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TD-SCDMA 在话务量、传播 条件、 用户移动性、 业务等方面的变化会对网络中各个小区产生各自特有
2、的运行特性, 尤其 3G 在引入了 HSPA 的业务后,网络优化工作显得更为重要,因此 TD-SCDMA 运营商为了确保 各参数的最佳值,充分发挥网络的最大能力, 需要对网络进行定期的、 循环式的、 渐进的动 态优化。本文的目的就是能够在 TD-SCDMA 网络优化工作中给以指导, 使网络优化工作更能够 高效而扎实的进行。1.2 预期的读者和阅读建议网络优化工作人员;网络规划工作人员;其它测试人员。1.3 参考文献5. TD_SCDMA 系统中的扰码规划-杨振、杨大成;6. Channels, Propagation and Antennas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3、 -Rodney Vaughan and Jorgen Bach Andersen ;7. CDMA 系统工程手册-Jhong Sam Lee & Leonard E. Miller1.4 缩略语略1.5 相关资源定义无线网络控制器(RNC 无线网络实体,负责控制和维护无线资源。基站(Node B无线网络实体, 包含一个或多个小区。 能为用户设备提供无线收发。 与无线网络控制 器 (RNC通过 Iub 接口连接。用户设备(UE 通过空中接口为用户接入网络服务的设备。本地小区(Local CellNode B内一套资源的总称,与小区一一对应。本地小区的标识(Local Cell Id由管
4、 理员通过 OM 通道配置给 RNC 和 Node B; 本地小区与小区的对应关系由管理员通过 OM 通道配置给 RNC 。小区(Cell 1、即逻辑小区,是无线网络实体,有如下特征:可被用户设备唯一识别; 有确定的覆盖区域; 有相关的特征资源, 包括频点、 扰码、 功率等2、在不同的基站配置下,逻辑小区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单载波全向;单载波扇区化(即有特定的覆盖角度 ;多载波全向;多载波扇区化 2理论分析2.1 扰码分析在 TD-SCDMA 系统中,标识小区的码为下行同步码(SYNC-DL ,在下行导频时隙 (DwPTS 发射。 SYNC-DL 用来区分相邻小区,与之相关的过程是下行同步、码
5、识别和PCCPCH (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的确定。基站将在小区的全方向或在固定波束方向发送 DwPTS , 它同时起到了导频和下行同步的作用。 DwPTS 由长为 64chip 的 SYNC-DL 和长为 32chip 的 GP 组成。整个系统有 32 组长为 64chip 的基本 SYNC-DL 码,一个 SYNC-DL 唯一标识一个基站 和一个码组,每个码组包含 4 个特定的扰码,每个扰码对应一个特定的基本中间码。在 TD-SCDMA 系统中使用独立的 DwPTS 的原因是要在蜂窝和移动环境下解决 TDD 系统的 小区搜索问题。 当邻近小区使用相同的载频, 移动状态下的用户在一个小区交汇区域
6、开机时, 因为 DwPTS 的特殊设计,其存在于没有其他信号干扰的单独时隙,能够保证用户的终端快速捕获下行导频信号,完成小区搜索过程。TD-SCDMA 系统共有 128 个长 16chip 的基本扰码序列(参见附件,这 128 个基本扰 码按编号顺序分为 32 个组,每组 4 个,每个基本扰码用于下行 UE 区分不同的小区。 128 个基本扰码实际上是一组 PN 序列集 , 码集在蜂窝网中可以复用,扰码的复用和对应的SYNC-DL PN 码的复用,以及基本中间码的复用是同时的。基本中间码(midamble 码在 TD-SCDMA 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除了用于信道 估计,还用于功率控制测量
7、、上行同步保持、小区选择和频率校正等。 midamble 码放在每 个常规突发的中间发送,因此形象的称其为中间码。中间码的长度为 144chips ,同一小区、 同一时隙上的不同用户所用的 midamble 码是基于同一 midamble 码经循环移位后产生的。 整 个系统有 128 个 midamble 码,分成 32 个码组,每组 4 个。一个小区采用哪组 midamble 码 由基站决定, 因此基站是知道其控制的小区的 4个 midamble 码, 而且当建立起下行同步后 (即 检测出 SYNC-DL 码后 , UE 也是知道所使用的 midamble 码组。 基站决定本小区将采用对应
8、4 个 midamble 码中的哪一个。一个载波上的所有业务时隙必须采用相同的 midamble 码。在 TD-SCDMA 中,由于扰码长度只有 16 位,扰码的相关性并不好,特别是在由于传 输距离的差异而产生码片偏移的情况下。 相关小区使用的扰码的相关性差, 会产生较大的多 址干扰(MAI ,严重影响系统的性能,因此需要对扰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便在进行扰 码规划的时候充分考虑扰码间相关性的影响,获得更为合理的扰码分配方案。考虑 TD 系统扰码的移位相关性,由于扰码长度为 16 个码片,以码片移位 0-15 为考察 范围, 在实际的通信系统中, 两个扰码出现码片偏移的原因是使用两个扰码的小区
9、到达接收 点的距离存在差异,一个码片偏移对应的距离差 = 3×108/1.28×106 = 234.375 (m,把码 片偏移转化为距离差,则考察范围为 0-3515.625m 。距离差导致的移位对不同扰码的相关性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对于有些扰码, 随着距离差 的增加,相关性能迅速恶化,而对于其他一些扰码,距离差较大时,相关性能才会出现较大 的恶化。而且相关性能随着距离差的增大,出现大小的波动,可能先恶化,而后有所改善, 并没有一致的变化趋势。 因此在考虑扰码相关性的时候, 应该综合考虑不同移位情况下的相 关性,例如加权平均,作为扰码规划的参考。同时,作为相关性的一个特例,
10、也是对于扰码规划有着很大影响的因素, TD 系统扰码 的移位相关特性在规划时必须要予以考虑。 某些码经过位移产生的新序列, 会与其他的扰码 重合。比如:Code120:-1,-1,1,-1,1,-1,1,1,-1,-1,1,-1,-1,1,-1,-1,Code123:1,-1,1,-1,1,1,-1,-1,1,-1,-1,1,-1,-1,-1,-1当 Code120 向左移两位后,得到的新序列 1,-1,1,-1,1,1,-1,-1,1,-1,-1,1,-1,-1,-1,-1恰好是 系统规定的第 123 号扰码。Code115:1,-1,-1,1,1,1,1,1,1,-1,1,-1,1,1,-
11、1,-1,Code121:-1,1,1,1,1,1,1,-1,1,-1,1,1,-1,-1,1,-1,当 code115 向左移两位后,得到的新序列 -1,1,1,1,1,1,1,-1,1,-1,1,1,-1,-1,1,-1,恰好是系 统规定的第 121 号扰码。 实验测得, 127 个扰码中, 有很多对扰码会发生移位后重合的现象。 在规划中, 当两扇区距离比较近, 信号之间影响比较大时, 应该尽量避免使用移位后相同的 扰码对。2.2 邻小区分析标准规定,小区的邻小区的个数异频邻小区和同频邻小区都为 32个,这样最多有 64个邻小区, 可实际网络中, 第二圈以后的邻小区是否还要配为邻小区需要根
12、据实际情况而定。 根据蜂窝状正六边形特点,我们很容易发现小区周围的邻小区个数符合如下公式:N= i i 16 *在实际情况中,终端对同频邻小区测量一次为 200ms ,对异频邻小区测量一次为 480ms ,如 果邻小区个数过多势必影响终端的测量上报及测量时间, 影响切换成功率及在移动中的呼叫 成功率。所以,根据实际情况尽量优化减少邻小区的个数,把没有必要的邻小区删除掉。2.3 干扰分析TD-SCDMA 的干扰分为系统内和系统外干扰。 系统内干扰又分为小区内和小区间干扰。 系统外干扰包括各种移动通信之间的干扰, 以及由于天气气候、 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造成的 干扰。系统内干扰是指 TD-SCDMA
13、 系统中,各个无线网元之间、逻辑单元之间特有的干扰。 根据 CDMA 系统的特点并结合 TDD 特点, TD-SCDMA 系统的小区内干扰主要包括:因码 分多址引起的多址干扰(MAI 和符号间干扰;因帧信号不同步时,造成控制信道的同频干 扰;因时隙不对称引起的交叉时隙干扰;以及上行导频信道干扰。 TD-SCDMA 系统小区间 干扰主要是指 UE 和基站两两之间的相互干扰。MAI 的成因是由于传播多径造成的 OVSF 码道之间达不到理想的正交和同步,使当前 的链路上的用户对其它链路上的用户造成信号的干扰。 MAI 随着用户数量和发射功率的增 加而增加。 MAI 在上行链路上体现在 UE 对 NB
14、 的干扰,在下行链路上体现在 NB 对 UE 的 干扰。符号间干扰的成因是时间间隔过小的数据将使检测输出发生时间偏斜, 造成解读错误形 成的干扰,以及传播多经和衰落引起的抽样失真。符号间干扰是 CDMA 系统的共有干扰。可能造成帧同步失真的 TD-SCDMA 同步包括上下行同步、基站同步等。上行同步失真的成因是来自不同距离的不同用户终端的每帧上行信号不能同步到达基 站, 用户的伪随机码在到达基站时无法同步, 使得各个码道在解扩时不完全正交, 从而形成 多址干扰,降低了系统的容量和频谱利用率。在 CDMA 移动通信系统中,下行链路因基站 的同步而总是同步的,否则系统无法工作。当基站之间帧信号不同
15、步时, 基站之间的帧时隙将造成错位, 出现同频干扰。 从而引起 基站工作不正常。防止上下行失真必须提高 GPS 的灵敏度;为了保证基站之间帧的同步,需要系统实时 修正无线帧的相位,以保证系统中所有基站的帧相位一致。交叉时隙干扰的成因是在各个小区族因为业务需求而设置了不同的上下行时隙。 两个小 区设置的上下行时隙比例 UL:DL=2:4和 UL:DL=3:3。当用户在小区族的边缘切换时,相邻 族之间就会造成交叉时隙干扰,损失系统容量。同频干扰的成因是无用信号的载频与有用信号的载频相同, 并对接收同频有用信号的接 收机造成的干扰。 对于 TD-SCDMA 系统来说, 当同一小区处于 N 频点状态时
16、, 主载波与辅 载波之间同一扇区不同载波的终端对基站存在显著的邻道干扰,如主载波的 RTWP 测量均 值明显高于辅载波 RTWP 测量均值等,则为同频干扰。TD-SCDMA 系统的导频信道工作在独立的时隙方面,它的干扰情况与业务时隙不同。 导频信道干扰的成因是由于传播时延引起的基站、 UE 接收时间的滞后,造成 TS0时隙超过 Up-PTS 时隙,或 Dw-PTS 时隙超过 TS1时隙。被干扰基站在 GP 和 Up-PTS 时隙内收到了 远端基站 1、 2、 3的 Dw-PTS 信号(有时甚至是自己发出的 Dw-PTS 的反射信号 ,形成系 统的自干扰。伴随着系统基站的迅速增加,系统的这种自干
17、扰现象将变得非常严重。小区间干扰的成因通常是由于两个以上小区在重叠区域或小区由于频率相同、 信号频繁 切换、 信号越区覆盖等因素造成的干扰。 与系统间干扰不同之处在于小区间干扰既有系统外 干扰的特征,也有小区内干扰的一切特征。当相邻小区采用同一频率时产生的干扰,对于 TDD 系统来说尤为严重。杂散干扰的成因是发射机的谐波或杂散辐射在接收有用信号的接收机通带内造成的干 扰。 杂散干扰造成接收机噪声基底的增加, 从而导致接收机灵敏度降低。 杂散辐射是杂散干 扰的一个重要指标。互调干扰的成因是由于系统本身的非线性, 导致多载频的合成产生的互调产物落到相邻 系统的上行频段,使接收机信噪比下降,主要表现
18、为系统信噪比下降和服务质量恶化。接收弱的有用信号时, 受到接收频率两旁、 高频回路带内一个强干扰信号的干扰, 称为 阻塞干扰。 前 3种干扰都是落在被干扰系统接受带宽内, 被其接收而恶化通信质量; 阻塞干 扰则是在被干扰系统接收带宽以外,通过将被干扰系统接收机推向饱和而阻碍通信的。2.4 切换分析目前,配置的切换中,主要由两个事件引发切换:1G 事件、 2A 事件。若 SIB11/12或 MEASUREMENT CONTROL 消息中设置的上报准则为 1G 事件触发, 则当 UE 测量的结果满足 1G 事件时将上报 MEASUREMENT REPORT消息。1G 事件通过 UE 对同频邻小区和
19、服务小区的 PCCPCH RSCP测量值的比较来定位最优小区, 其触发测量报告的公式如下:, 1010_1best previous best previous g O LogM H O LogM i i +>-+ (1 其中, Mprevious_best 为前最优小区的当前 P-CCPCH RSCP测量值; Oprevious_best 为 前最优小区的小区个性化偏移参数, OAM 参数,在 SIB11/12中广播或 MEASUREMENT CONTROL 消息中;Mi 为邻小区的当前 P-CCPCH RSCP 测量值; Oi 为邻小区的小区个性化偏移参数, OAM 参数,在 SIB
20、11/12中广播或 MEASUREMENT CONTROL消息中; H1g 为 1G 事件的 滞后参数 hysteresis , OAM 参数,在 SIB11/12中广播或 MEASUREMENT CONTROL 消息 中。当在 Time-to-trigger 的时间内,同频邻小区和服务小区的 PCCPCH RSCP测量值满足公 式(1 ,且该小区没在列表 Triggered_1G_event(UE 内部维护的表,初始只有服务小区信 息中时, UE 将向 RNC 发送 MEASUREMENT REPORT消息。当列表 Triggered_1G_event中小区的当前 PCCPCH RSCP测量
21、值满足公式 (2 时, UE 将该 小区从 Triggered_1G_event中删除。, 1010_1best previous best previous g O LogM H O LogM i i +<+ (2 图 2-1 事件 1G 的触发若异频测量的 MEASUREMENT CONTROL消息中设置的上报准则为 2A 事件触发, 则 当 UE 测量的结果满足 2A 事件时将上报 MEASUREMENT REPORT消息。2A 事件通过 UE 对异频邻小区和本小区的 PCCPCH RSCP 测量值的比较来定位最佳频 率小区,其触发测量报告的公式如下:2/2a Best NotBe
22、st H Q Q + (3其中, QNot Best 为非最佳频率小区的 PCCPCH RSCP 测量值; QBest 为最佳频率小区 测量到的 PCCPCH RSCP 的测量值; H2a 为 2A 事件的滞后参数 hysteresis , OAM 参数, MEASUREMENT CONTROL消息发送。对于 TDD 而言, j i j frequency i j frequency i O LogM Q , , , 10+=*注 :所 谓 的 最 佳 频 率 小 区 和 非 最 佳 频 率 小 区 是 指 是 否 存 储 在 列 表 BEST_FREQUENCY_2A_EVENT中的频率。该
23、列表由 UE 内部维护,初始化时,最佳频率 为服务小区的频率,以后将随时更新。当公式(3满足的时间达到 Time-to-trigger 时, UE 将向 RNC 发送 MEASUREMENT REPORT 消息中。 在高速移动环境中, 移动速度越高终端穿越小区的时间越短。 当 UE 接收到服务小区的 信号强度衰落到一定程度,会触发小区切换过程(Active 模式 。因此必须保证在手机顺利 进入新小区之前, 当前小区的信号不会进一步衰落到解调门限值以下, 否则空闲的手机可能 进入 No Service(即脱网 、或者 Active 模式的手机切换失败而掉话。因此需要控制重叠区 域的大小,来保证切
24、换的完成。切换过程可以分为邻区测量、 切换滞后和切换执行 3个阶段, 下图给出了从小区 1切换 到小区 2的过程示意图,对每个阶段分析如下: 1234Cell_2t 1:RSCP_Cell_1=RSCP_Cell_2时刻 t 2:满足邻区切换门限值 Th 的时刻 t 3:RNC 收到测量报告时刻 t 4:切换完成时刻 T 1:邻区测量时间 T 2:切换滞后时间 T 3:切换执行时间图 2-2 切换带理论分析图邻区测量时间 T1此处邻区测量时间 T1指两邻区信号等功率点到满足切换相对门限时间。在连接状态下终端物理层每个子帧测量一个小区; 对所有待测邻区进行轮流测量。 物理 层对该周期内的测量值进
25、行平滑,定期上报到终端的 RRC 层; RRC 层对测量结果进行进一 步平滑, RRC 层同频邻区测量上报周期为 200ms ,异频 480ms ,当满足触发邻区测量上报 门限和触发时延后,就对网络侧发起测量报告。总体来讲, 终端不间断地进行着邻区测量和平滑。 切换是在满足绝对门限的前提下, 以 达 到 两 小 区 的 切 换 相 对 门 限 和 切 换 滞 后 时 间 来 触 发 的 。 目 前 网 络 默 认 参 数 一 般 为 (3dB,1280ms。对于高速移动场景,可以优化切换相对门限、缩短切换滞后时间来提早触发 切换,缩短切换带。邻区测量时间 T1与小区 PCCPCH RSCP覆盖
26、相关,门限越高,时间越长。 2dB 门限估 计在 1s 附近。切换滞后时间 T2切换滞后时间是满足切换相对门限到 RNC 侧收到测量报告时间。包含为了避免乒乓切换设置的切换滞后时间和 UE 发送测量报告到 RNC 收到报告的这 段时间。切换滞后时间可以设置,在高速移动环境下,为了尽快完成切换,可以考虑采用 640ms 。切换执行时间 T3切换执行时间 T3指 RNC 侧收到测量报告到收到 UE 切换完成命令时间。包含 UE 和 RNC 之间信令的交互, RNC 对切换请求的处理时间,目标小区信道的激活 时间, UE 在新小区的接入时间,总体应该在 5001500ms之间。切换涉及到以上几个阶段
27、,小区 1到小区 2的单向切换时间为 T1+T2+T3。当以速度 v 进行运动时, 切换带 HanfoffLen 长度 (即交叠覆盖区的长度 AB 计算公式为: (2321+=T T T v Len H andoff Note :如果实际环境中相邻小区的信号由于建筑物和山体遮挡等影响导致信号非单调衰 落,两小区信号会起伏交叠,切换触发点就会提前,此处切换带的分析就不满足以上公式。切换问题是指 UE 经过切换带而没有正常发起切换, 或者发起切换但是切换失败等所有 与切换相关的问题。一般而言, 切换问题通过采集路测数据, 分析问题区域的信号 RSCP 情况, 首先排除弱 覆盖引起的失败。然后是邻区
28、漏配、 同频干扰等其它原因的分析。 最后分析信令流程, 看切 换问题发生在流程的哪一步, 并且分析切换参数是否合适。 以此找出切换算法参数方面的设 置问题。根据以上定位的问题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参数调整。针对 1G/2A事件中的相对门限和持续时间,对切换主要有以下影响:相对门限设定过高, 将增大对各个邻小区切换判决条件, 导致掉话, 从而增加系统的掉 话率;此参数设定过小,易产生乒乓切换,增加切换次数,加重系统负担。触发时延越短 , 事件偶然性越大;持续时间越长 , 事件及时性越差。较小的持续时间可 以保证及时的切换而减少掉话 , 但是如果触发时延设置不合理会引起频繁的切换。增加 Time t
29、o trigger 可以增加满足切换触发条件必须的采样点数 (每个采样点都是通过过滤运算后的得 到的平均值 ,从而延长触发切换需要的时间。在移动的环境下,为了保证用户切换的及时 性,同时减少切换带的覆盖距离,可以改变 1G/2A事件的 Time-to-trigger 。在 切 换 实 现 中 共 有 3个 不 同 命 令 , 分 别 是 :PhysicalChannelReconfiguration 、 RadioBearReconfiguration 、 TransportChannelReconfiguration 。1. 三个消息内容上的区别RB 重配:包括 RB 重配信息, RB 映射
30、信息,传输信道信息,物理信道 信息传输信道重配:包括传输信道信息,主要是 DCH 信息, Mac-d flow信 息, HARQ 信息;还有物理信道信息物理信道信息:包括 DPCH 信道信息和 HS-PDSCH 信息2. 三个消息使用方法上的区别如果要修改 RB 级的配置信息,则需要采用 RB 重配实现。具体包括 PCCP 信息, RLC 信息、 RB 映射信息等。如果要修改传输信道级的配置信息 (RB 级不修改 , 则可以通过传输信 道重配实现。具体包括,传输信道和 MAC-d 流的增加、修改和删除, TFCS 改变, HARQ 信息修改。如果仅修改物理信道信息,则可以通过物理信道重配实现。
31、3. 应用场景切换 (信道类型不改变 :如果 HARQ 信息不改变, 采用物理信道重配; 如果 HARQ 信息改变,采用传输信道重配。切换(信道类型改变 :如果 RB 映射采用(HS-DSCH + DCH ,则可 以通过物理信道重配实现。如果 RB 采用两套映射(DCH 、 HS-DSCH 则可以通过传输信道重配实现;如果 RB 映射仅为一套,且不是HS-DSCH + DCH,则仅能通过 RB 重配实现。小区内信道类型改变:如果 RB 采用两套映射(DCH 、 HS-DSCH 则 可以通过传输信道重配实现;如果 RB 映射仅为一套,则仅能通过 RB 重配实现。2.5 导频污染分析导频污染的概念
32、,最先出现在 CDMA 和 WCDMA 的网络规划中, CDMA 和 WCDMA 都是采用同频组网,由于同频干扰的问题,其导频污染的问题比较突出。在 TD-SCDMA 网 络中,其组网方案是 N 频点同频组网,相邻小区广播时隙所在的主载波一般采用异频组网 方式, 因此小区间广播时隙干扰的问题相对较小, 但是业务时隙是纯同频组网的, 所以导频 污染能够表征潜在的小区间业务信道干扰水平。在 TD-SCDMA 中, PCCPCH 的作用, 主要是广播一些小区的基本信息。 因此 TD-SCDMA 中主要是通过对 PCCPCH 的研究来定义导频污染。当存在过多的强导频信号, 但是却没有一个足够强主导频信
33、号的时候, 即定义为导频污 染。 下面我们给导频污染一个严格的量化定义:强导频信号定义为 PCCPCH_RSCP>-85dBm的有用信号 ; 强导频信号过多是指某一地点的强导频信号数目大于或等于 4; 而足够强主导 频, 是通过判断该点的多个导频的相对强弱来决定的, 如果该点的最强导频信号和第 4强导 频信号强度的差值如果大于 6dB ,即定义为该点有足够强主导频。综上所述,判断 TD-SCDMA 网络中的某点存在导频污染的条件是:(1PCCPCH_RSCP>-85dB的小区个数 4个 ;(2PCCPCH_RSCP(1st-PCCPCH_RSCP(4th 6dB 。当上述两个条件都
34、满足时,即可判断为导频污染。2.6 室内覆盖分析一般情况下,室内传播环境与室外微蜂窝、宏蜂窝、不同天线高度、覆盖距离等,因此 原先的 komula-Hata 模型、 COST-231模型已不再适用,应使用下面的 Keenan-Motley 模型: LIndoor = LBS + k F(k + p W(k + D(d - d b其中 LBS 为自由空间传播损耗 LBS = 32.5 + 20 logf + 20 logdLindoor 室内传播损耗f 频率 MHzd 传播距离 kmk 直达波穿透的楼层数f 楼层衰减因子 (dBp 直达波穿透的墙壁数W 墙壁衰减因子 (dBD 线性衰减因子 (d
35、B/md b 室内转折点 (m 典型值为 65m 大于该值增加 0.2dB/m。实际经常遇到的场景有 5种:大容量紧密型场景大部分酒店或者写字楼的格局一般是狭长的中间走道两边分布着办公室或小房间, 用户 行为以静止为主,话务量大并且面积大,同时在玻璃窗边存在着良好的室外信号。大容量稀疏型场景大型商场、超市、展览馆、建材家具城等的室内一般比较空旷,建筑物阻挡少,损耗相 对较小,建筑物内部人流密度大,话务量高, 在某些时间段尤其突出, 若建筑物周边存在室 外基站,往往室内较大面积有室外泄漏进来的信号。小容量紧密型场景普通住宅、 某些办公室等室内为多个小房间, 用户行为以静止为主,话务量小,建 筑周
36、围存在室外基站,墙体较薄,对室外信号损耗较小。小容量稀疏型场景地下停车场、地下仓库的面积一般较大, 室内空旷,但是话务量小,建筑物阻挡损耗相 对较小,同时室内信号基本为盲区。电梯覆盖场景室内电梯环境中, 主要考虑的是用户在建筑物内的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的移动。 用户 常遇到的两个问题是:由于电梯、 特别是电梯门的金属结果导致信号的大幅减弱 (普通电梯 一般在 10-20dB 左右,某些高档电梯的损耗达到 30-40dB ,所以在勘测时务必注意电梯 的材质、损耗的相关情况,以指导电梯覆盖的设计 ,正在通话的用户进出电梯时会遇到电 话与基站传递信号上的突变的困难;另一方面,位于运动着的电梯中的正在
37、通话中的用户, 当电梯上下通过不同楼层时,用户也可能会遇到切换或电话掉线的麻烦。(1 覆盖区内的无线可通率:在 90%的区域、 99%的时间移动台可接入网络;(2 室内无线覆盖边缘场强:室内-85dBm ,室外 20米以外-90dBm ; ;(3 电梯、地下停车场等边缘地区覆盖场强要求:>-90dBm;(4 切换成功率:>90%(5 呼损指标:无线信道呼损率 GOS :小于 5%。(6 覆盖效果室内和室外信号基本做到无缝覆盖, 覆盖区域内通话应清晰, 无断续、 回声等现 象。2.7 HSDPA 分析R5引入了 HSDPA , HSDPA 作为 TD-SCDMA 的一种增强技术, 可
38、以极大地提高下行数 据传输速率。与 R4相比, HSDPA 引入了 3个信道:HS-SCCH 信道、 HS-SICH 信道以及 HS-PDSCH 信道。 HS-SICH 与 HS-SCCH 分别属于上下行控制信道, HS-PDSCH 属于共享业 务信道。进行 HSDPA 业务,还需要上下行伴随 DPCH 来传输信令和状态包的确认。研究指出 HSDPA 业务主要应用于室内,所以优先考虑室内分布系统的 HSDPA 资源配 置。建网初期,室内小区配置为混合 HSDPA 小区,其中配置 1个 HSDPA 载波,时隙按照 2:4配置,为了达到最大的下行速率, HS-PDSCH 信道占用 3个时隙。同时为
39、了提高调度的 效率,配置两对控制信道。随着网络的逐步成熟以及用户数的逐步增多, 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进行 HSDPA 资源的扩 容:1、逐步增加小区内的频率资源,并根据实际情况配置若干个 HSDPA 载波;2、 增加频段 II 的载波资源, 如有必要可将该频段的载波资源全部配置为 HSDPA 载波;3、在满足 R4业务的前提下,可以将时隙比配置为 1:5,在正常情况下不建议使用。 对于室外小区,承载更多的依旧 R4业务,建网初期小区配置 1个 HSDPA 载波,给 HS-PDSCH 信道分配 2个时隙,控制信道配置 1对即可,时隙按照 3:3配置。随着网络的承 载比例的逐渐变化,数据业务将会越来越
40、多,此时可以按照上述的 3种方式扩充 HSDPA 资 源配置。建网时,优先考虑混合组网,即小区为 R4与 HSDPA 混合配置。混合组网又包括独立 载波组网和混合载波组网,混合载波配置也就是一个小区的载波上既支持 HSDPA 又支持 R4业务, 而独立载波指的就是该载波仅支持 HSDPA 业务。 由于 TD 的特有形式, 因此混合 载波配置又可以分为独立时隙和混合时隙两种。在混合时隙配置时,由于涉及到复杂的 HSDPA 与 R4功率配置和码字配置,不能充分发挥 TDD 的优势,组网时不建议采用 HSDPA/R4混合时隙配置。 HSDPA 独立组网的形式目前不用考虑。为了保证室内用户不受到室外的
41、干扰, 达到较好的在室内覆盖和质量, 室内和室外采用 不同的频点。另外, 对于多小区的室内连续覆盖, 小区间干扰较大,此时小区的频率复用需 要优化,同时,多通道选择性发送技术也有利于小区间干扰的降低。室外小区连续覆盖, 由于覆盖距离增大, 小区间干扰有所降低;同时, 室外一般采用智 能天线波束赋形,所以,室外连续覆盖同频组网能够达到更高的频谱效率。另外,由于HS-PDSCH 信道一般以满功率发射,无功率控制,为了避免对邻区同频造成太大的干扰, 所以室外各连续小区的 HSDPA 频点配置相同。 见附件中描述 D:databaseHSDPA文档HSDPA相关参数配 .3 优化过程3.1 优化分析目
42、前,设备中可能还存在缺陷,因此,优化过程也是一个排障过程。在现场中,优化的重点是针对掉话、切换失败等过程。下面给出了目前网络中优化的分析(目前版本是:2007Q4到广州后, 优化过程中出现网络覆盖好, 但业务成功率低,掉话率高的问题,通过测试 和 log 分析,总结了如下原因:1、 cellupdate 导致掉话出现最多的情况是携带原因为 radio link failure。这是空口下行失步的原因导致。 还有一个原因为“ RLC 不可恢复性错误”,这是 RNC 的处理问题2、 切换不过的问题其中的原因包含:1 RRM 不处理 2上行失步 3 UE 收不到切换命令 4 measurement
43、control 处理异常 5PHYSICAL channel failure 6 relocation failure3、 覆盖或者 C/I不好导致电话。4、 干扰导致掉话5、 邻小区关系混乱导致掉话6、 打桩用户的干扰一般打桩为功率 30%打桩,且是 12.2K 的旋转打桩,较多地用户进行了赋型,在测试 路线上真实终端会遇到同频同时隙的下行干扰, 这种干扰也可能会造成掉话。 建议使用占用 码道多地用户进行打桩,调整打桩方式。在目前网络中, 存在终端发起 cell update,但没有收到 cell update confirm的情况。下面对此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思路。在协议上,对于 ce
44、ll update的情况,有如下规定和流程。1、如果 CELL UPDATE CONFIRM 消息中包含 RB information to release list , UE 将回应 RADIO BEARER RELEASE COMPLETE 消息2、如果消息中包含 RB information to reconfigure list 或 RB information to be affected list 且 不包含 RB information to release list ,则 UE 将回应 RADIO BEARER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 消息。3、 如
45、果 消 息 中 包 含 Transport channel information elements 且 不 包 含 RB information elements , UE 将回应 TRANSPORT CHANNEL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 消息。 4、 如果消息中包含 Physical channel information elements 且不包含 RB information elements 和 Transport channel information elements , UE 将回应 PHYSICAL CHANNEL RECONFIGURATION
46、COMPLETE 消息。5、如果消息中包含 CN information elements 、 Ciphering mode info 、 Integrity protection mode info 、 New C-RNTI 或 New U-RNT 且不包含 RB information elements 、 Transport channel information elements 和 Physical channel information elements , UE 将回应 UTRAN MOBILITY INFORMATION CONFIRM 消息6、如果消息中不包含 RB info
47、rmation elements 、 Transport channel information elements 、 Physical channel information elements 、 CN information elements 、 Ciphering mode info 、 Integrity protection mode info 、 New C-RNTI 和 New U-RNT 中的任何一个, 则 UE 将不 回应消息。7. 在 UE 进行小区更新过程中, 若出现另外一种不同于当前小区更新原因的小区更新触发条 件,此时 UE 启动一次新的小区更新过程,放弃前一次的小区
48、更新过程。8、网络为了使 UE 能够收到 CELL UPDATE CONFIRM/URA UPDATE CONFIRM消息,可以 向 UE 发送几条 RRC SN 相同的 CELL UPDATE CONFIRM/URA UPDATE CONFIRM, UE 的 收到后将丢弃后面接收到的重复消息。由于终端物理层对物理信道数据进行 CRC 校验,如果误码率较高,物理层就会判断为 失步(160ms ,经过 T313的时间,没有连续检测到 N315个同步,定时器超时,就会 释放与原基站的 RL 。 读广播, 重新搜索小区, 在新小区上建立无线链路, 进入 cellDCH , 收到 cell updat
49、e confirm,配置 RB 或者物理层参数。终端侧的物理层实现如下:1在 RL 同步状态下,当 CC 子系统检测到连续 N313个失步后,给 L1C 上报一个失 步状态原语, L1C 将此失步原语上报 RRC , RRC 会启动定时器 T313; CC 开始检测同 步, 如果检测到连续 N315个同步, 则上报一个同步原语给 L1C , L1C 上报给 RRC ,如 果 RRC 收到这个同步原语的时候 T313没有失效,则 T313复位,链路保持同步状态。 如果收到这个同步原语的时间是 T313失效以后,则链路失步, RRC 将删除无线链路, 并进入 Cell Update过程。2在失步状
50、态下 L1C 子系统向 FC 子系统发送同步停止控制命令,终止 FC 对该链路 的同步和功率控制过程, FC 子系统继续以固定功率发射,但 TPC 始终设置为“ UP ”, 停止上行功率控制、上行同步控制;下行同步的控制使用时隙 0的测量结果。现网中, cell update的原因大部分是 RL failure(下行失步造成 。因此,优化思路可以从二方面入手:1 保证 cell update confirm能够收到。2 尽量避免 cell update发起。因此,可从如下方面考虑优化对于 1保证 cell update confirm能够收到的问题,可以考虑A 提高 fach 的发射功率。目前
51、功率配置为:小区发射功率 36, PCCPCH 为 33, fach 为 PCCPCH -3。因此,这种配置已经是功率的最大配置了。B 网络为了使 UE 能够收到 CELL UPDATE CONFIRM/URA UPDATE CONFIRM消息,可以向 UE 发送几条 RRC SN 相同的 CELL UPDATE CONFIRM/URA UPDA TE CONFIRM, UE 的收到后将丢弃后面接收到的重复消息。可以让 RNC 多发几次 confirm 消息。目前网络侧设置为 3。C 在 2007Q4版本中,发现有超过 21个邻小区的情况下,终端即使发送 cellupdate , RNC RR
52、M模块也可能不进行处理,导致终端收不到 cell update confirm 。D 如果 RNC 确认已经发送 cell update confirm ,而终端没有收到,请确认空口质 量和下行干扰,如果正常,则可能是终端没有解调出来。在优化阶段,发现终 端在邻小区小区同频同时隙上有用户的强干扰得情况下,有可能解调不出来。 另外也发现个别厂家终端在对 cell update confirm 这条消息进行完整性保护的 时候,偶尔会出错,导致不能回 physical channel reconfig complete.对于 2尽量避免 cell update发起的问题,可以考虑A 减小下行干扰。尽
53、量减少同频邻小区,特别是多个同频邻小区的优先级都很高 的情况,需要尽量避免。需要调整频点。B 提 高 SIR ,建议打开下行外环功控,减少用户见的干扰。C 调 整打桩功率。在保定测试 1.6M 同频时,打桩为码道 50%,功率为 10%。目 前打桩的功率比较高,在有桩的时隙上因为分走了码道功率,会多少降低业务 信道的覆盖。D 调整 DCA 算法。 如果按照 BRU 门限来选择载频, 可能会造成某个时隙用户过多, 自干扰形成掉话。建议 SDCA 算法按照码道平均分配的原则来进行分配。但如果 以后考虑热点地区的数据业务,可部分小区修改 DCA 算法。E 5A 切换的设置。发现有过了切换带还不发生切
54、换的情况,因此为避免此种情况 产生掉话,设置 5A 切换。另外,在测试中还发现,下行某个时隙的干扰较大,如果业务恰好在这个时隙 上,容易造成掉话, 打开 5A 切换,可以进行时隙调整或者是载频调整。但不建议全 网打开 5A 。但最根本的方法是确定在切换带为什么不发生切换。避免此种情况发生。在下 面一节中对此种情况有专门分析。F 需要保证 NB 射频工作正常。 有时候 NB 的一些异常告警, 说明 NB 可能存在异常, 也可能导致此情况发生。G 优化 1G , 2A 切换,可考虑个性偏移。H 为防止突然进入深衰, 或者下行功控来不及调整而导致空口质量过差, 可考虑 限制最小下行发射功率。这种设置也可以避免业务覆盖低而造成的掉话。建议 值为 -200。但不建议全网修改。I 调整下倾角或者调整频点, 优化覆盖和 C/I。 这是日常优化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J 目前外场的版本上有一个已知缺陷 BUGXA00018909:RLC 不可恢复错误触发 的小区更新时 RNC 给 No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5年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 生物试卷+答案
- 大班绘画活动《美丽的衣服》
-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设计
- 因式分解知识点总结模版
- 开展法制教育进校园活动方案
- 工程造价管理团队年度工作总结
- 食管类癌的临床护理
- 影城消防培训试题及答案
- 银行总行面试题目及答案
- 银行小组面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中学生物七年级下册新人教版期中模拟练习题(含答案)
- 仓库7s管理制度培训
- 复式交分道岔检查课件
- 2025-2030中国斯特林制冷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制造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
- 冷库安全培训
- 2024-2025北师版七下数学-第五章 图形的轴对称-章末复习【课件】
- 物业管理答辩5分钟
- 屋面保温工程施工方案
- 土木工程专业就业能力展示
- 中铝物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