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炔化工的可行方案_第1页
乙炔化工的可行方案_第2页
乙炔化工的可行方案_第3页
乙炔化工的可行方案_第4页
乙炔化工的可行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乙炔化工可行性报告 学 院:石油化工学院指导老师:梁卫东 班 级:化学工程与工艺卓越班姓 名:王诗敏学 号:1403710111时 间:2015.12.111. 研究概述 乙炔作为有机化工产品最基础的原料之一,化工产业离不开它。中国是一个富煤、贫油、少气的发展中国家,乙炔化工在中国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电石水解法是生产乙炔的基本方法之一。由于干法乙炔工艺具有水消耗量低、电石渣综合利用成本低等特点,在氯碱行业向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方向发展的大背景下,其发展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国家环保部发布的氯碱行业清洁生产标准(聚氯乙烯)中,将干法乙炔工艺列入清洁生产一级标准中,这必将进一步推动该技术的工业化进程,

2、使其逐步成为乙炔发生技术的主流工艺。乙炔气在燃烧时发生明亮的火焰,作为航标灯的燃料应用于航海、内航照明,经济廉价,在矿山及民用照明上也普遍使用。首先介绍了乙炔气制造业的概念、环境、发展现状,然后对行业发展的重点数据指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随后,报告具体分析了乙炔气制造业的竞争状况、企业经营状况及产业链的发展,最后报告对乙炔气制造业的前景趋势做出了科学的预测,并重点解析了行业投资的风险及规避策略。 1.1项目名称乙炔化工 1.2项目执行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1.3项目预建地区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王家山煤矿产地区,在此地建立的原因是因其发达的交通以及丰富的煤炭资源。1.4项目的可执行性经过研究与矿产经济计

3、算得此项目可以执行2.产品介绍乙炔,俗称风煤、电石气、电土,是炔烃化合物系列中体积最小的一员,主要作工业用途,特别是烧焊金属方面。乙炔在室温下是一种无色、极易燃的气体。纯乙炔是无臭的,但工业用乙炔由于含有硫化氢、磷化氢等杂质,而有一股大蒜的气味。 2.1 物理性质 纯乙炔为无色芳香气味的易燃气体。而电石制的乙炔因混有硫化氢H2S、磷化氢PH3、砷化氢而有毒,并且带有特殊的臭味。熔点(118.656kPa)-80.8,沸点-84,相对密度0.6208(-82/4),折射率1.00051,折光率1.0005(0),闪点(开杯)-17.78,自燃点305。在空气中爆炸极限2.3%-72.3%(vol

4、)。在液态和固态下或在气态和一定压力下有猛烈爆炸的危险,受热、震动、电火花等因素都可以引发爆炸,因此不能在加压液化后贮存或运输。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丙酮。在15和1.5MPa时,乙炔在丙酮中的溶解度为237g/L,溶液是稳定的。分子构型:直线型杂化类型:sp杂化中心原子孤电子对数:0通常计量单位:m³;mm³;cm³;密度:标准气压下1.17Kg/m³;在25摄氏度状况下,密度1.12Kg/m³。包装方法:钢质气瓶 2.2 化学性质 乙炔(acetylene)最简单的炔烃,又称电石气。结构式H-CC-H,结构简式CHCH,最简式(又称实验式

5、)CH,分子式 C2H2,乙炔中心C原子采用sp杂化。电子式 H:CC:H乙炔分子量 26.4 ,气体比重 0.91(Kg/m3),火焰温度3150 ,热值12800 (千卡/m3) 在氧气中燃烧速度 7.5 ,纯乙炔在空气中燃烧2100度左右,在氧气中燃烧可达3600度。化学性质很活泼,能起加成、氧化、聚合及金属取代等反应。氧化反应a可燃性:2CH+5O4CO+2HO(条件:点燃)现象:火焰明亮、带浓烟,燃烧时火焰温度很高(>3000),用于气焊和气割。其火焰称为氧炔焰。b被KMnO4氧化:能使紫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H + 2KMnO + 3HSO=2CO+ KSO + 2MnS

6、O+4HO加成反应可以跟Br、H、HX等多种物质发生加成反应。如:与Br的加成现象:溴水褪色或Br的CCl溶液褪色所以可用酸性KMnO溶液或溴水区别炔烃与烷烃。与H2的加成1. CHCH+H CH=CH与HX的加成如:CHCH+HCl CH=CHCl氯乙烯用于制聚氯乙烯“聚合”反应三个乙炔分子结合成一个苯分子:由于乙炔与乙烯都是不饱和烃,所以化学性质基本相似。在适宜条件下,三分子乙炔能聚合成一分子苯。但苯的产量不高,副产物又多。如果利用钯等过渡金属的化合物作催化剂,乙炔和其他炔烃可以顺利地生成苯及其衍生物。在一定条件下,乙炔也能与烯烃一样,聚合成高聚物聚乙炔。在Ni(CN)2,80120,1.

7、5MPa条件下,4分子乙炔聚合主要生成环辛四烯。金属取代反应(可用于乙炔的定性鉴定)将乙炔通入溶有金属钠的液氨里有氢气放出。乙炔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白色乙炔银沉淀。乙炔具有弱酸性,因为乙炔分子里碳氢键是以SP-S重叠而成的。碳氢里碳原子对电子的吸引力比较大些,使得碳氢之间的电子云密度近碳的一边大得多,而使碳氢键产生极性,给出H+而表现出一定的酸性。(pKa=25)将其通入硝酸银或氯化亚铜氨水溶液,立即生成白色乙炔银(AgCCAg)和棕红色乙炔亚铜(CuCCCu)沉淀,可用于乙炔的定性鉴定。这两种金属炔化物干燥时,受热或受到撞击容易发生爆炸,如反应完应用盐酸或硝酸处理,使之分解,以免发生危险。注

8、意:乙炔在使用贮运中要避免与铜接触。酸碱反应炔烃中CC的C是sp杂化,使得CspH的键的电子云更靠近碳原子,增强了C-H键极性使氢原子容易解离,显示“酸性”。连接在CC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相当活泼,易被金属取代,生成炔烃金属衍生物叫做炔化物。CHCH + Na CHCNa + 1/2H2(条件液氨)CHCH + 2Na CNaCNa + H2 (条件液氨,190220)CHCH + NaNH2  CHCNa + NH3CHCH + Cu2Cl2 (2AgCl)+2NH4OH CCuCCu(CAgCAg) + 2NH4Cl +2H2O(注意:只有在三键上含有氢原子时才会

9、发生,用于鉴定端基炔RHCH)。其他化学特性乙炔与铜、银、水银等金属或其盐类长期接触时,会生成乙炔铜(Cu2C2)和乙炔银(Ag2C2)等爆炸性混合物,当受到摩擦、冲击时会发生爆炸。因此,凡供乙炔使用的器材都不能用银和含铜量70%以上的铜合金制造。3.产品制作 3.1电石的性质 碳化钙(CaC2)俗称电石。工业品呈灰色、黄褐色或黑色,含碳化钙较高的呈紫色。其新创断面有光泽,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呈灰色或灰白色。能导电,纯度愈高,导电性愈好。在空气中能吸收水分。加水分解成乙炔和氢氧化钙。与氮气作用生成氰氨化钙。碳化钙是无机化合物。遇水立即发生激烈反应,生成乙炔,并放出热量。碳化钙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

10、主要用于产生乙炔气。也用于有机合成、氧炔焊接等。 3.2电石的制作1)碳酸钙(石灰石)高温闷烧后生成氧化钙(生石灰)2) 工业碳煤(大碳)高温下脱硫生成工业焦炭!(焦炭)3) 氧化钙(生石灰)和工业焦炭!(焦炭)在高温高压下生成碳化钙!(电石)具体实现方法如下:生产方法有氧热法和电热法。一般多采用电热法生产电石,即生石灰和含碳原料(焦炭、无烟煤或石油焦)在电石炉内,依靠电弧高温熔化反应而生成电石。生产流程如图所示。主要生产过程是:原料加工;配料;通过电炉上端的入口或管道将混合料加入电炉内,在开放或密闭的电炉中加热至2000左右,依下式反应生成电石:GaO+3CCaC2+CO。熔化了的碳化钙从炉

11、底取出后,经冷却、破碎后作为成品包装。反应中生成的一氧化碳则依电石炉的类型以不同方式排出:在开放炉中,一氧化碳在料面上燃烧,产生的火焰随同粉尘起向外四散;在半密闭炉中,一氧化碳的一部分被安置于炉上的吸气罩抽出,剩余的部分仍在料面燃烧;在密闭炉中,全部一氧化碳被抽出实验装置如图1。 图1. 电石的制作3.3乙炔的制作干法乙炔生产的基本原理及工艺电石法:乙炔是以电石和水反应生成乙炔,反应式如下:CaC2+2H2OCa(OH)2+C2H2+130kJ/mol根据电石和水加入的方法不同,可分为干法与湿法2种。湿法乙炔工艺是将粒径为50mm左右的电石加入到过量的水中,与水进行水解反应,反应放出的热由水带

12、走。其耗水量大,多于理论量17倍,电石渣浆含水量大,综合利用的成本较大,乙炔收率低。干法乙炔工艺是将水加入到电石中,生成的氢氧化钙废渣以粉状从反应器中排出。其基本原理是用稍过量的水来与电石反应,利用水能够快速汽化,蒸发潜热大的特点来转移反应热。在干法乙炔反应中,由于电石与水混合不均匀,除了上述反应外还会发生如下反应:CaC2+Ca(OH)2CaO+C2H2干法乙炔生产工艺的基本流程是将50mm左右的块状电石经过超细破碎机的破碎和筛分装置的分离,将电石破碎为3mm以下的细颗粒电石,经过斗式提升机提升到缓冲料仓,通过电石计量装置加入到干法乙炔发生器,将水(水与电石的质量比为1.21.01.31.0

13、)以雾态形式喷在粉状电石上使之水解,保证气相温度为95左右,固相温度为100120,反应放出的热由水汽化的水蒸气与乙炔气一起带走,未反应完全的粉状电石自发生器上部逐渐向下部移动,边移动边水解,产生的电石渣含水量为6%左右,自干法发生器底部通过锁气阀排出发生器,再通过FU埋刮板机输送到下一个工段。从发生器出来的气体经过洗涤装置将气体携带的电石渣粉尘捕集,干净的乙炔气送到下一工段进行冷却,整个乙炔的制取装置如图2。整个乙炔的制取装置 如图23.4选择干法乙炔工艺的优点:1安全性(1)加料过程的安全性电石的加入是连续进行的,减少了逐斗加料由于氮气置换不合格带来的危险性,由于对每个发生器连续进料,消除

14、了抽负压的可能性,提高了发生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2)故障状态的安全性发生器内电石是与微过量的水进行反应,在整个PVC系统出现紧急停车时,由于水量的不足,导致反应快速停止,不至于因发生器内电石与水继续反应生成乙炔气,致使乙炔气柜超高进而乙炔气大量放空,降低了紧急停车造成事故的几率。同时,由于物料在系统中是连续进出,干法乙炔工艺的自动化程度比湿法乙炔工艺高,遇到故障可立即停止反应。2经济性(1)由于采用连续入料,消除了逐斗加料导致的乙炔气放空量,提高了乙炔的收率,减少了电石的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2)在水泥生产中,煤耗基本占到整个熟料生产成本的一半以上。干法乙炔工艺电石渣含水只有6%左右,湿

15、法乙炔工艺电石渣含水30%,利用电石渣制水泥,干法工艺比湿法工艺可以减少58kgce/t电石的热耗,降低水泥生产的能耗。4.应急处置4.1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予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4.2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带合适的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氧气含量与空气中氧含量一致或接近时)。4.3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4.4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4.5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4.6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他高浓度区作业,必须有

16、人监护。4.7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以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4.8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4.9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4.10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5.诊断要点:(1)吸入一定浓度后有轻度头痛、头昏。(2)吸入

17、高浓度时先兴奋、多语、哭笑不安,继而头痛、眩晕、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嗜睡。(3)严重者昏迷。(4)乙炔急性毒性主要是因为高浓度时置换了空气中的氧,引起单纯性窒息作用,缺氧是主要致死原因。5.1预防措施:停止吸入,症状迅速消失。实际上,乙炔中毒者的症状部分由于混入的磷化氢、硫化氢和其他气体所致。应注意有否混合气体中毒,尤其是磷化氢中毒的可能性,以便及时抢救。5.2急性毒性:纯乙炔属微毒类,具有弱麻醉和阻止细胞氧化的作用。高浓度时排挤空气中的氧,引起单纯性窒息作用。乙炔中常混有磷化氢、硫化氢等气体,故常伴有此类毒物的毒作用。人接触100 mg/m3能耐受3060 min,20%引起明显缺氧,30

18、%时共济失调,35%下5 min引起意识丧失,含10%乙炔的空气中5 h,有轻度中毒反应。5.3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动物长期吸入非致死性浓度该品,出现血红蛋白、网织细胞、淋巴细胞增加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尸检有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肝充血和脂肪浸润。6.注意事项6.1操作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穿防静电工作服。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6.2储存乙炔的包装法通常是溶解在溶剂及多孔物中,装入钢瓶内。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6.3运输采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酸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