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有限公司KJ653无线技术方案(四合一)20160725_第1页
山西有限公司KJ653无线技术方案(四合一)20160725_第2页
山西有限公司KJ653无线技术方案(四合一)20160725_第3页
山西有限公司KJ653无线技术方案(四合一)20160725_第4页
山西有限公司KJ653无线技术方案(四合一)2016072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西坤龙煤业有限公司KJ653煤矿顶板动态(无线)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山西华力邦科技有限公司尤洛卡矿业安全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科技大学煤矿灾害监测工程研究中心2016年8月6日技术方案目录1、 监测内容 2、 产品执行标准3、 监测系统实现的功能4、 产品技术特点5、 系统结构及组成说明(含电气结构图)6、 系统监测方法及工作原理7、 系统现场布置及安装说明8、 监测软件9、 技术指标、技术参数10、 系统软硬件配置清单一、项目监测内容1、综采工作面顶板矿压无线网络实时监测综采工作面(195米)每5台支架安装一台顶板压力无线监测分站,共需要顶板压力无线监测分站26台。顶板压力监测分站含三个压力传

2、感器,压力传感器一体化设计。2、巷道顶板离层无线网络实时监测工作面(运输、回风巷道各870米)巷道(每隔50米布置一个离层测点)在顶板上安装无线离层测点,两条巷道共设计安装36个离层测点,每条顺槽安装18个离层测点。顶板位移传感器机械部分与电子部分一体化设计,电子部分可回收。3、单体支柱工作阻力无线网路实时监测通过单体液压支柱中安装无线单体压力监测分机,监测随着开采的不断推进,超前支承压力的显著影响范围、支承压力高峰值、支承压力高峰位置以及前移速度等,为超前支护范围和有重点地预防冲击地压的发生提供依据。工作面两巷超前支护各布置安装6台无线单体压力监测分机对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阻力进行监测。工作面两

3、条巷道共布置安装12台无线单体压力监测分机。二、产品执行标准GB3836.1-2010 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GB3836.2-2010 爆炸性环境第2部分:由隔爆外壳“d”保护的设备GB3836.4-2010 爆炸性环境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 GB/T 9969-200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T 191-2008 包装贮运图示标志GB/T 2887-2011 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 10111-2008 随机数的产生及其在产品质量抽样检验中的应用程序;MT 209-19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MT 210-1990

4、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基本试验方法MT/T 1004-2006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MT/T 772-1998 煤矿监控系统主要性能测试方法MT/T 899-2000 煤矿用信息传输装置AQ 1043-2007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标识三、系统实现功能1井上计算机动态模拟显示监测参数、报警 监测服务器和客户端可实时显示监测点的数据和直方图,当监测数据超限时能自动声音报警并记录报警事件。2井下现场显示数据和报警 井下的压力监测分站、离层传感器可实时监测数据,能根据设定报警参数报警指示,通讯分站可实时显示每个测点的数据并有报警状态指示。3监测数据自动记录存储 井上监测服务器能

5、根据设置记录周期将数据存储到数据库,数据采用动态存储技术,数据库采用SQL数据库。4. 分站及接收系统后备存储功能,当数据通讯或计算机出现故障时自动启动后备存储。5连续监测曲线显示、分析 软件支持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历史曲线和测线加权数据分析。6监测数据综合专业化分析;CMPSES监测分析软件综合了矿压理论数学模型,支持综合专业化数据分析。l 工作面支架循环工作阻力分析l 测线(或上、中、下部)顶板运动规律分析l 工作面顶板压力分布分析l 支架液压系统故障诊断l 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强度分析等l 巷道顶板及围岩运动分析l 巷道支护应力变化分析l 监测段顶板冒落综合预警l 多元参数关联分析及预警7

6、历史数据查询及报表输出历史数据时间区间查询,历史曲线查询和输出,统计分析,输出标准的综合分析报表。8局、矿顶板动态监测网络功能软件采用C/S +B/S结构,支持局域网、广域网客户端监测模式和Web用户浏览器模式数据共享。9GPRS群发短信报警(可选)监测报警数据(事件)可通过GPRS公用无线数据网络群发到用户手机中(该项目用户可选择)。 四、KJ653顶板动态(无线网络)监测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 KJ653顶板动态监测系统是一套专业用于全矿井矿压综合在线实时监测系统,该系统集成了专业化矿压监测理论和方法,实现了矿压监测的数字化和网络化。该系统与将矿压传感器接入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形成的顶板监测系统有

7、本质的区别。1.“KJ653煤矿顶板动态监测系统”产品获国家发明、实用新型3项专利、1项软件项著作权(KJ216煤矿顶板动态监测分析系统v1.0):1)实用新型专利:“围岩离层监测报警仪” 2004年3月申请,2005年3月授权,专利号:ZL 2004 2 0039443.3。“多方位多功能围岩离层监测报警仪”。2)实用新型专利:“多方位围岩离层监测报警仪” 2006年4月申请,2007年7月授权,专利号:ZL 2006 2 0083761.9。3) 外观设计专利:围岩离层监测仪,2007年1月申请,2008年1月授权,专利号:ZL 2007 3 0013939.2。4) 软件著作权:KJ21

8、6煤矿顶板动态监测分析系统v1.0原始取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2SR028991.2.传感器采用超低功耗设计。3.传感器级安装时不用铺设电缆,节省系统施工成本和后期维护费用。4.使用时可以随意增减传感器个数;可以移动、互换传感器安装位置。5.各传感器节点采用的是一种完全分布式、对等的无线自组网。采用多径路由协议,充分利用网络中路由的冗余,使得网络具有优异的自愈性、稳定性和极佳的数据吞吐量,即使在移动的组网环境下也能轻松应对,耗时为零的组网速度。6.多频信道可配置,1个基本信道和1-16个辅助信道。7.路由的选择综合考虑的信号质量、传感器供电电池电压以及距离等诸多因素。8.支持全网无

9、线异步唤醒技术,待机功耗极低。9.某个节点损坏不会影响整个通讯链路。10.电池窗、天线携带方便,无需打开盖子即可进行更换。11.与地面监测服务器通讯时,支持多种通信方式。12.专业化的监测分析软件采用C/S+B/S结构,支持多类型多参数监测和分析。13该系统支持多个子系统和多元矿压参数监测,系统支持最多达16个独立采区(测区)的矿压监测,每个测区监测内容包括:综采工作阻力、顶板离层、煤岩支撑应力、锚杆支护应力、充填体承载应力多元参数监测。系统容量达1000个测点。14.系统主通讯网络支持多种传输模式:1)以太环网总线传输模式;2)RDS 电话线模式;3)单模光纤传输模式。15.智能一体化监测分

10、站和传感器,有微处理器控制,内置总线接口,具有现实的独立报警设置功能,监测分站带后备存储功能,可使用U盘读取存储数据。16.监测分析软件采用矿压专家提出的数据分析处理思想,分析功能更具专业化,分析结果更具科学性,指导安全生产的效果更好。五、监测系统结构及组成KJ653监测系统有5种不同监测功能的子系统组成,分别为综采支架工作阻力监测子系统、围岩移动报警监测子系统、锚杆锚索支护应力监测子系统、围岩应力监测子系统及超前单体支柱工作阻力监测子系统。这5种监测子系统从功能上加以区分,硬件结构使用统一的地址编码,系统的实际布置上传感器可以混合排列,监测服务器通过通讯协议区分数据类型。井上检测服务器(计算

11、机)可接入矿区局域网络,支持网络在线监测和信息共享。 (一)井上监测信息与报警网络井上监测信息与报警网络包括:1)数据接口(中心站);2)监测服务器;3)矿井办公局域网和客户端(已建立);3)GPRS数据收发单元和图文短信手机用户群。如图1 KJ653系统通讯接口可自动接收通讯线路传送的数据,通讯接口内置RDS收发器、NPORT以太网接口(联网服务器NPORT)、MWF光线收发器接口 ,接收单元自动侦测上位计算机的运行状态,当上位计算机退出工作时能自动备份数据,监测服务器恢复后自动上传存储数据,从而实现故障后备监测功能。KJ653系统的监测分析软件采用了SQL server数据库和C/S+B/

12、S结构,本系统监测分析软件CMPSES运行Windows 2003 server 平台,支持Web模式访问。 PC客户端井上井下监测服务器GPRS 收发器UFAQI 矿区广域网办公局域网络GPRS公用数据网CRSSIP服务信息平台 OPC接口NPORT现有硬件 井上Web 服务器井下监测网络图1 矿压在线监测系统井上部分组成(二) 井下部分 系统配置一个采煤工作面及巷道的顶板动态监测系统。监测系统预留接口保证矿井以后扩展多个测区的使用要求,系统可通过扩展通讯分机和传感器方法扩展测区。KJ653煤矿顶板动态(无线网络)监测系统采场测点布置示意图如图6所示。 监测主站与下位数据传输无线分站通过RS

13、485总线电缆连接,与下位数据传输无线分站构成主从式系统结构。监测主站负责监测多个测区,数据传输无线分站独立参数设置和运行,循环采集和显示每个监测点的数据,并能实时报警。1、综采工作面工作阻力在线监测子系统 如图5。 工作面设计每5架安装一台顶板压力无线监测分站,每台顶板压力无线监测分站监测一组支架的两个测点。压力分站采用一体化设计,集监测、显示、报警、无线组网通讯、传感器于一体。压力分站由16位单片计算机控制,具有数据分析功能,自动显示初撑力、当前工作阻力、最大工作阻力。当压力值超过报警设定值时光报警。电池窗携带方便,无需打开盖子即可进行更换。顶板压力无线监测分站与电池窗结构如图2所示。传感

14、器根据工作面条件设计(专利号:ZL 92 2 19348.7),能抗强顶板断裂引起的压力冲击。传感器通道通过高压油管与支架的高压腔连接。压力分站采用一体化结构的优点是:工作面内的地质条件复杂,传感器与压力分机一体化结构避免了分机与传感器之间电缆的损坏,提高了系统得可靠性。图2 顶板压力无线监测分站与电池窗结构图2、巷道顶板离层监测系统GUD300W顶板位移传感器可用于顶板或两帮的岩层移动监测,该传感器(监测仪)获3项国家专利: 围岩离层报警监测仪 (实用新型专利)ZL 2004 2 0039443.3 多方位围岩离层报警仪 (实用新型专利)ZL 2006 2 0083761.9 围岩离层检测仪

15、(外观专利) ZL 2007 3 0013939.2 传感器采用组合式设计,方便用户的安装和回收复用。传感器具有数字显示、报警、参数设置、无线组网通讯等功能。顶板位移传感器组成如图3所示。 系统安装如图4所示。每个离层传感器配置了两个基点(深基点A,浅基点B),基点的安装深度根据顶板地质条件和选择的支护方式确定。机械部分电子部分 图3 顶板位移传感器组成(组合式结构)3、巷道超前单体支柱工作阻力监测单体支柱工作阻力监测系统主要用于煤矿单体支柱工作阻力的连续监测。通过检测支柱工作阻力的变化来分析工作面顶板来压的规律和强度。无线数据传输分站控制巡测下位压力监测分机,数据传输分站的数据通过有线的形式

16、发送到上位监测主站。压力监测分机主要用于煤矿单体支柱工作阻力的连续监测,通过检测支柱工作阻力的变化来分析工作面顶板来压的规律和强度,具有内置电池供电。产品采用本质安全电路设计,可用于井下含有瓦斯等爆炸性气体的危险场所。13图4 KJ653煤矿顶板动态(无线网络)监测系统采场测点布置示意图图5 工作面综采支架工作阻力监测设备及其它硬件组成及布置图P26六、系统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 1、KJ653监测系统工作原理总体概述由于煤矿井下的实际情况比较特殊,传感器节点在布置的时候只能是线性排列方式。为保证通讯网络的稳定性,传感器节点和中继器之间要做到多点覆盖。433MHz无线信号绕射穿透能力比较强,在回采

17、工作面和巷道中可以分别覆盖60米和100米的范围、在此范围内会有2到4个传感器节点,这样就能达到通讯链路的健壮性。整个系统传感器级均采用OLDM无线网络技术进行无线组网通讯。各无线传感器节点监测相应的数据信息、然后根据最优路由协议将数据传送给网络内的网关也就是本安型通讯分站。各无线节点之间可以自由通讯。当网络内部某个无线节点出现故障,其他节点可以进行网络自组织,选择另外的传输链路,进而实现网络通讯的可靠性。如果末级传感器节点与数据传输无线分站距离较远,可以通过增加中继器的方式来延长通讯距离。数据传输无线分站通过RS485总线把接收到的传感器数据信息传送给监测主站,监测主站与多台数据传输无线分站

18、构成上下位主从关系,监测主站与数据传输无线分站之间通过一级总线连接。通讯分站固定设置地址编码,主站依次巡测每个分站,分站接收巡测指令后,将分站已经存储的数据帧发送到监测主站。监测主站将每次巡测的数据通过主传输系统发送到井上接收主机。主传输系统支持三种通讯接口:方式1,RDS-100有线电缆通讯方式(电话线);方式2,单模光纤专线通讯方式;方式3,符合TCP/IP协议的以太环网通讯方式。以上传送方式均支持串行异步透明传送。接收主机通过以上三种方式之一接收到井下传送的数据,容错后直接发送到监测服务器,监测服务器安装CMPSES监测分析软件,将数据存储到数据库,并根据用户的要求进行不同的数据分析和报

19、警。2、综采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监测综采顶板压力无线监测分站是集压力传感器、单片计算机、数据采集电路、无线通讯电路、LCD显示为一体的智能化监测仪器,可脱离无线通讯独立工作。该分站设计了2个压力测量通道,可通过KJ10的高压油管与支架的液压回路连接,液压回路的液体介质作用到分站内置的传感器上输出电压信号,经模拟通道放大后被单片计算机采集,数据显示或经无线通讯接口输出到接入网关,同时监测软件还可以识别初撑力和最大工作阻力,并将数据显示到LCD显示屏上。当顶板压力无线监测分站收到数据传输无线分站请求发送数据指令时,自动将数据发送到数据传输无线分站。3、巷道顶板位移(离层)监测 矿用本安型顶板位移传感

20、器固定锚爪安装在围岩钻孔内,当岩层内部有离层位移时,固定锚爪牵引内部机构运动,由内部机构带动角位移传感器旋转,传感器将位移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输出到单片机采集电路。本检测仪采用了低功耗的单片机和电源管理电路,单片机定时自动检测传感器信号并进行处理,同时LED数码管显示当前离层量,当传感器检测的相对位移超过设定值时能自动报警,报警方式采用闪烁声、光指示。检测仪内部设有433M无线通讯电路,当监测到数据传输无线分站的指令后将数据发送出去。顶板位移传感器有两个测量基点(A基点,B基点),A基点为深部基点,B基点为浅部基点,通过A、B两个基点位移的变化确定离层的范围和离层的大小。4、井下数据通讯系统监测

21、主站与多台数据传输无线分站构成上下位主从关系,监测主站与数据传输无线分站之间通过总线连接。数据传输无线分站固定设置地址编码,监测主站依次巡测每个数据传输无线分站,数据传输无线分站接收巡测指令后,将数据传输无线分站已经存储的数据帧发送到监测主站。监测主站将每次巡测的数据通过主传输系统发送到井上接收主机。主传输系统有三种接口:方式1,RDS-100有线电缆通讯方式(电话线);方式2,单模光纤通讯方式SC.S30-100(光纤1310um);方式3,符合TCP/IP协议的以太环网通讯方式(光口或RJ45网口)。以上传送方式均支持串行异步透明传送。5、井上接收及数据处理系统接收主机以上述三种方式之一接

22、收到井下传送的数据,容错后直接发送到监测服务器,监测服务器安装CMPSES监测分析软件(C/S),将数据存储到数据库,并根据用户的要求进行不同的数据分析和报警。局域网用户可安装或下载客户端软件,实现在线同步监测。若局域网建立了Web服务器,可安装B/S监测软件,局域网或互联网用户可通过IE浏览器方式共享监测信息。用户若选择了电话线或光纤通讯方式,井下的数据信号通过RDS-100或光纤收发器接入到接收主机,接收主机将接收到的数据发送到监测服务器串口接收。若用户选择了以太环网通讯方式,监测主站可通过内置NPORT接口接入环网,监测服务器可通过内部以太网卡(RJ-45)接入环网中,监测服务器直接从环

23、网读取数据。七、 监测系统现场测点布置与安装1、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监测系统如图5所示,工作面每5架安装一台顶板压力无线监测分站。顶板压力无线监测分站安装在综采支架的顶梁(掩护梁)下面,采用吊挂式安装,用KJ10mm的高压油管将分站上的传感器与支架立柱的高压腔连接,四柱式支架接前后立柱,两柱式支架接左右立柱。工作面的上部到下部压力监测分站可以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编号顺序连接。综采数据传输无线分站安装在开关列车上,工作面推进时通讯分站及电源随开关列车一起移动。安装方法如图6。高压油管控制阀支架立柱监测分站 图6 压力监测分站安装示意图2、巷道顶板位移(离层)监测系统 如图4所示。巷道内均匀布置

24、安装顶板位移测点(离层测点)。顶板离层传感器采用28mm钻孔(锚杆钻孔)安装,顶板钻孔深度不大于20米,允许钻孔倾角+30度,安装方法如图7。建议议浅基点B的安装深度2.2m,深基点A的安装深度8.5m(供参考)。深基点顶板浅基点传感器煤矿巷道 图7 离层传感器安装示意图3、单体支柱工作阻力监测单体工作面一般吊挂在支架上,注意不能平放,且不能被金属物遮挡,与上一级中继器或分站要可视。1)监测分机为固定式安装,安装点应尽量避免淋水处。2)监测分机应安装在方便观察和操作的高度,安装要牢固可靠。3)压力监测分机安装在单体支柱上,超前单体支柱的上部到下部压力监测分机可以无序连接。单体压力监测分机之间通

25、过无线的方式与无线分站传递数据。 图8 矿用本安型顶板压力无线监测分机安装示意图八、监测软件 (一)KJ216A/B煤矿顶板动态监测系统"KJ216A/B煤矿顶板动态监测系统"主程序界面是用户使用的主要操作界面,此界面为用户提供该软件所有的功能和快捷控制选项。通过简便、友好的操作界面,用户无需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即可轻松的使用该软件,如图8.1。 图8.1.1用户的界面采用目前最主流的布局方式,由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以及辅助工具栏组成。标题栏用于显示系统名称;菜单栏显示所有的功能模块,用户想实现某些功能时可打开相应菜单窗口实现;工具栏是为了方便用户直接点击快捷按钮进入相应的

26、窗口无需点菜单栏及其下拉菜单;辅助工具栏代表用户维护的相关内容。图8.1.2功能模块的划分 该系统包括“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两种版本,“服务器端”多出系统设置以及在线监测模块中数据的接收与存储功能,“客户端”只是纯粹的显示、查询等功能,本帮助文档以“服务器端”版本为例介绍说明。1.系统设置模块a.矿井信息设置:根据系统的要求,主要将矿井分为多个测区,每个测区仅对应一个串口,不同测区不能使用相同的串口。一个测区包括一个或多个工作面和巷道。b.系统参数设置:以工作面或巷道为单位对象,设置安装在其范围内的硬件设施的参数。c.通讯接口参数设置:即PC机与硬件监测设备的数据传输纽带,具有向PC机传输数

27、据以及存储数据的功能。d.网络诊断:反应每个测区对应串口的在线线路质量和历史线路质量。e.OPC服务器:OPC是为了连接数据源(OPC服务器)和数据的使用者(OPC应用程序)之间的软件接口标准,本软件提供OPC服务器,供OPC应用程序用户提供监测数据。f.FTP服务器:指将该系统的配置文件dev.txt以及数据文件rtdata.txt上传至用户的FTP服务器,供其使用。g.移动介质传输:当数据因断电等情况无法上传时,将主站的U盘数据导入系统,避免了数据丢失。2.综采压力模块a.综采在线监测:实时显示综采监测的数据并存储所有监测的数据,起到软硬件的桥梁作用,将各个模块配套的硬件设备的数据传至系统

28、中,供分析使用。b.综采数据查询:查询实时采集时存储的历史数据,可以对历史数据根据不同的查询条件查询做相应的处理。c.历史工作阻力:即工作阻力历史数据分析,指按照不同的选择条件绘制工作阻力在选定范围内的变化图。d.每日工作阻力:即每日工作阻力分布分析,指按照不同的选择条件绘制工作阻力在选定范围内的分布图。e.循环工作阻力:即综采工作面循环工作阻力分析,指按照不同的选择条件绘制初撑力、末阻力以及活柱缩量在选定范围内的分布图。f. 应力分布分析:即工作阻力分布分析,指按照不同的选择条件绘制整个综采工作面的应力分布图。g.支架载荷频度分析:即即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载荷频度分析,指按照不同的选择条件绘制

29、工作阻力在060MPa各个压力范围的分布情况。h.综采回采进尺输入:对工作面回采进尺进行设置。i.综采监测报表:按照不同的选择条件统计压力分站的工作阻力,并且可以修改报表的各项内容。3.围岩移动模块a.顶板离层监测:实时显示顶板离层监测的数据并存储所有监测的数据,起到软硬件的桥梁作用,将各个模块配套的硬件设备的数据传至系统中,供分析使用。b.顶板下沉监测:实时显示顶板下沉监测的数据并存储所有监测的数据,起到软硬件的桥梁作用,将各个模块配套的硬件设备的数据传至系统中,供分析使用。c.顶板数据查询:查询实时采集时存储的历史数据,可以对历史数据根据不同的查询条件查询做相应的处理。d.顶板曲线分析:按

30、照不同的选择条件绘制顶板离层下沉数据在选定范围内的变化图。e.围岩移动报表:按照不同的选择条件统计传感器的顶板离层下沉数据,并且可以修改报表的各项内容。4.锚杆/索应力模块a.锚杆在线监测:实时显示锚杆/索应力监测的数据并存储所有监测的数据,起到软硬件的桥梁作用,将各个模块配套的硬件设备的数据传至系统中,供分析使用。 b.锚杆数据查询:查询实时采集时存储的历史数据,可以对历史数据根据不同的查询条件查询做相应的处理。 c.锚杆曲线分析:按照不同的选择条件绘制锚杆/索应力在选定范围内的变化图。 d.锚杆监测报表:按照不同的选择条件统计传感器的锚杆/索应力,并且可以修改报表的各项内容。 5.围岩应力

31、模块a.围岩在线监测:实时显示围岩应力监测的数据并存储所有监测的数据,起到软硬件的桥梁作用,将各个模块配套的硬件设备的数据传至系统中,供分析使用。 b.围岩数据查询:查询实时采集时存储的历史数据,可以对历史数据根据不同的查询条件查询做相应的处理。 c.围岩曲线分析:按照不同的选择条件绘制工作阻力在选定范围内的变化图。 d.围岩监测报表:按照不同的选择条件统计传感器的围岩应力,并且可以修改报表的各项内容。 6.系统维护模块a.软件注册:为了保障系统软件的安全性及不可移植性,试用期为90天,试用期过后,用户为供应商提供激活码,供应商会根据激活码为用户提供唯一的注册码,然后用户凭借注册码为软件注册,

32、软件注册后可以无限期使用。b.用户管理:该软件有“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两种模式,该模块主要设置两种模式下的用户信息。c.数据库备份:将数据库备份至指定的文件夹内。d.数据库还原:将数据库文件还原至SQL Server中,覆盖原来的数据库。注意:该功能没有集成到软件中,使用时请关闭软件,然后从软件的安装目录下打开“DBRestore.exe”,然后根据提示操作。e.开机自动运行:在停电等非正常关闭的情况下,电脑开机后软件会自动进入“综采在线监测模块”。九、技术指标、参数监测服务器操作系统 : Windows 2003/5/7 server 数据库平台: SQL server 网络平台 :局域网

33、1、系统综合技术指标 1)系统分站容量 116(通讯分站)2)系统监测点数 < 10003)系统通讯距离 <20km(电话线) <30km ( 单模光纤)4)巡测周期 30S (典型配置)5)传输接口 RDS-100 串行异步 NPORT 以太网接口 MWF485 单模光纤接口6)通讯速率 240057600BPS(9600)7)运行环境 环境温度:1030(井上);040(井下) 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75%(井上);不大于95%(井下) 大气压力:80kPa106kPa8)供电电源 a.地面设备交流电源 额定电压:220V,允许偏差:-10%+10%;谐波:不大于5%;频率

34、:50Hz;允许偏差±5%。b.井下设备交流电源额定电压:127V,允许偏差: -25%+10%;谐波:不大于10%;频率:50Hz;允许偏差±5%。 2、矿用本安型监测主站1) 接入容量 116 点2) 显示方式 LCD 20*4(中文) LED背光3) 井上通讯方式 RDS-100 2400bp (井上通讯) NPORT 以太网接口 MWF485 单模光纤接口 4)下位通讯 RS485 2400bps 5) 通讯距离 至井上接口 25km 至下位分站 10km6) 存储容量 8M /(U盘读取)7) 电源波动范围 DC1218V (本安电源)150 mA 8) 防爆形式

35、 本质安全型 Exibl3、矿用本安型数据传输无线分站 1) 站点容量 164(下位分站或传感器)2) 显示方式 LCD 20*4 LED背光3) 通讯方式 有线传输RS-485 2400bps 通讯距离 10km 无线传输 433MHz 通讯距离 150米4) 电源 DC18V (本安电源)150 mA 5) 防爆形式 本质安全型 Exibl4、矿用本安型顶板压力无线监测分站1)压力通道数 3 (内置传感器)2) 量程 060Mpa3) 精度 0.5%4) 显示分辨率 ±0.1MPa5) 显示方式 LCD 20*4 LED背光6) 通讯接口 无线传输 433MHz7) 传输距离 6

36、0米8) 电源 电池供电,工作时间>180天9) 防爆形式 本质安全型 Exibl5、矿用本安型顶板位移传感器1)安装深度 120米2)量程 0300mm3)测量精度 1%4)电源 电池供电,工作时间>180天5)通讯接口 无线传输 433MHz6)显示方式 4位LED数码管显示7)传输距离: 150米8)防爆形式 本质安全型 Exibl6.KJ653-F3矿用本安型顶板压力无线监测分机1)压力通道数: 1 (内置传感器)2)量程: 060Mpa3)精度: 0.5%4)显示分辨率: ±0.1MPa5)显示方式: 3位LED数码管显示6)通讯接口: 无线传输433MHz7)传输距离: 60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