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血液是在心血管系统中流动的一种液体组织。它在心脏推动下不断循环流动,担负着运输、防御、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和实现体液调节等重要功能。血液从可流动的溶胶状态转变为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称血液凝固,简称凝血。凝血是一个复杂的生化反应过程,其最终表现是纤维蛋白形成。纤维蛋白在形成过程中交织成网,并把许多血细胞网罗其中,使原来液体状的血液逐渐变成血凝块,进而血块收缩挤出血清。与血浆相比,血清中缺少了因子和一些参与凝血的物质,同时又增添了一些在凝血过程中产生的有活性物质。凝血有两种途径: 内源性凝血; 外源性凝血。 血浆和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统称凝血因子。 血液凝固 1.
2、【凝血因子】 2. 凝血过程和原理(1) 凝血的基本步骤:【如图所示】 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 因子转变为凝血酶; 因子转变为纤维蛋白。其间接关系如下所示:凝血酶原激活物因子-凝血酶因子-纤维蛋白有关凝血的理论中,受到较多学者承认的是瀑布学说。 (2) 凝血两种途径: 【内源性凝血】 【外源性凝血】 凝血因子 血浆和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统称凝血因子。国际上按其被发现的先后次序,用罗马数字编排起来的计有12种见表格。此外还有前激肽释放酶、高分子激肽原及来自血小板的磷脂物质PF3等。 (1) 上述因子中,除因子由损伤组织释放外,其他均存在血浆中。 (2) 就其性质而言: 因子为Ca2+,因子是
3、一种脂蛋白,其余已知的凝血因子均属蛋白质,其中绝大多数在肝脏内合成。有些因子在形成过程中需要维生素参与,如因子、等,属于维生素依赖因子。(3) 凝血酶的活性 在血液中,因子、通常均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 必须通过有限水解,在其肽链上一定部位切断或切下一片段,以暴露或形成活性中心时,才能成为有活性的酶,此过程称激活。 习惯上酶的激活在该因子代号的右下角加“a”字表示。如凝血酶原被激活为凝血酶,即从因子变为a。 (5) 因子常以活性型存于血液中,但必须有因子同时存在才能起作用。内源性凝血 (1) 若凝血过程由于血管内膜损伤,因子被激活所启动,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在血浆中者,称内源性凝血。 (2)
4、凝血步骤: 内源性凝血从因子的激活开始。当血管内膜损伤,因子与内膜下组织,特别是胶原纤维接触时,便被激活为因子a。 由于形成的因子a可激活前激肽释放酶使之成为激肽释放酶,激肽释放酶反过来又能激活因子 ,这一正反馈作用可使因子a大量生成。 因子a生成后,转而催化因子变为因子a。形成的因子a在因子参与下,激活因子生成因子a。 在因子和PF3共同存在的条件下,因子a与血浆中的因于结合,形成“因子复合物”。此复合物能激活因子,使之成为因子a。 PF3可能是血小板膜上的磷脂,其作用主要是提供一个磷脂吸附表面,因子a和因子分别通过因子同时连接于此磷脂表面上。这样,因子a即可使因子发生有限水解而激活为因子a
5、。 因子本身不是蛋白酶,不能激活因子,但它能使该反应过程加速几百倍。因此,因子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辅助因子,缺乏时将会发生血友病,此时血凝过程缓慢,甚至微小创伤也会引起出血不止。 因子a是凝血酶原激活物的重要成分,它在因子和PF3共同存在的条件下,与因子结合,形成另一复合物,此复合物即为凝血酶原激活物。因子也是辅助因子,虽不能趋化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但可使因子a的作用增快几十倍。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后便能激活因子变为因子a,进而使因子变为纤维蛋白。 (3) 值得注意的是当凝血酶一旦形成,便能立即通过正反馈作用,使因子、因子充分发挥辅助因子作用,从而明显加速凝血过程。外源性凝血 (1) 如凝血由于组织
6、损伤释放因子启动才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者,称外源性凝血。 (2) 凝血步骤: 外源性凝血由组织损伤释放因子而开始。因子和因子组成复合物,在Ca2+存在的条件下,激活因子成为因子a。 因子是一种磷脂蛋白质,广泛存在于血管外组织中,尤以脑、肺和胎盘组织特别丰富。Ca2+的作用是将因子和因子都结合在因子所提供的磷脂上,以便因子催化因子,使其激活为因子a。 因子a形成后,外源性凝血与内源性凝血的过程便一致了。一般而言,外源性凝血过程较简单,速度较快;内源性凝血过程较复杂,速度较慢。但实际上,外源性凝血与内源性凝血过程密切联系,同时存在于机体的凝血过程中。(3) 因子的作用:因子在血浆中原来不具活性,需经
7、过因子a的作用才转变为因子a。当因子a使因子水解为纤维蛋白单体,并联结为多聚体时,其结构是不稳定的,只有经过因子a的作用,才变为牢固的纤维蛋白多聚体,即生成不溶于水的纤维蛋白,从而形成血凝块。抗凝物质血液在血管内能保持流动,除血流速度快、血管内膜光滑完整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作用外,抗凝物质的存在起了重要作用。 血浆中最重要的抗凝物质是抗凝血酶和肝素。 (1) 抗凝血酶: 抗凝血酶是一种抗丝氨酸蛋白酶。 抗凝血酶能“封闭” 因子a、a、a的活性中心,使之失活。 在血液中,每一分子抗凝血酶,可与一分子凝血酶结合形成复合物,从而使凝血酶失活。 (2) 肝素: 肝素是一种粘多糖,主要由肥大细胞产生,体
8、内大多数组织存有肝素,尤以肝、肺含量最多。 肝素无论注入体内或与体外新鲜血液混合,均有很强抗凝作用。 肝素的主要作用是与抗凝血酶结合,使抗凝血酶与凝血酶的亲和力大为增强,由于两者结合更快、更稳定,故使凝血酶立即失活。 此外,肝素还能抑制血小板的粘聚和释放反应,保护血管内皮和降低血脂,因而有助于防止血栓形成。 (3) 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许多环节需要因子的参与。因此,凡能降低血液中因子浓度的物质,均能用于体外抗凝。如草酸盐和柠檬酸钠均能去除因子而阻止血液凝固,柠檬酸钠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体外抗凝剂。 。纤溶的作用是清除体内多余的纤维蛋白凝块和血管内的血栓,从而恢复血流通畅,且有利于受损组织的再生。生
9、理情况下,血液中常有少量纤维蛋白形成,但由于纤溶作用,使生成的纤维蛋白随即溶解,使血液保持流态。 纤溶的基本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即纤溶酶原的激活和纤维蛋白的降解。(如图) (1) 纤溶酶原的激活: 纤溶酶原主要在肝脏合成,它必须在纤溶酶原激活物作用下才转变为有活性的纤溶酶。纤溶酶原激活物主要有三类:血浆激活物主要由小血管的内皮细胞合成释放; 组织激活物广泛存于体内组织中特别以子宫、甲状腺、前列腺、肾上腺和肺等器官含量较多。尿激酶属此类激活物,其活性很强,可防止纤维蛋白在肾小管中沉着; 依赖于因子的激活物如前激肽释放酶被a激活生成的激肽释放酶等。此类激活物可使血凝与纤溶互相配合,保持平衡。 (2)
10、 纤维蛋白的降解: 在纤溶酶作用下,纤维蛋白和因子分子可逐步水解为许多能溶于水的小段肽,统称纤维蛋白降解产物。这些降解产物一般不再凝固,且其中一部分有抗血凝作用。 (3) 纤溶抑制物:对纤溶有抑制作用的物质有两类: 抗纤溶酶,如2-抗纤溶酶,能与纤溶酶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再水解纤溶酶而使其失活; 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抑制物,如血浆中的2-巨球蛋白,它能与尿激酶竞争而抑制纤溶。正常情况下,循环血液中抗纤溶作用明显大于纤溶作用,即使受损局部有少量纤溶酶进入血流,通过抗纤溶作用凝血因子与凝血机理(一)凝血因子 国际凝血因子命名委员会规定以罗马数字命名的凝血因子I,其中因子是因子的激活态,现已被废除,加上高
11、分子量激肽原(HMWK)和激肽释放酶原(PK)共14个因子参与凝血过程。根据因子的理化特性可分为四组。 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包括因子、,其共同特点为各分子结构中含有数量不等的g-羧基谷氨酸,可与钙离子结合,其合成在肝脏并依赖于维生素K。 (1)因子(凝血酶原,prothrombin)是一种单链糖蛋白,当激活时被水解掉两个碎片(F1+2)而形成凝血酶(thrombin)。 (2)因子(稳定因子,stable Factor)是一种单链糖蛋白,主要参与外源性凝血途径的激活,半寿期短(68小时),口服香豆素类药物时其浓度最先下降。 (3)因子(血浆凝血活酶成分,plasma thromboplas
12、tin com-ponent ,PTC)是一种单链糖蛋白,参与内源性凝血途径的激活,缺乏时患血友病。 (4)因子(stuartprower因子)是一种双链糖蛋白,在凝血过程中处于内外源性凝血途径和共同凝血途径之间,有重要的生理和病理意义。 接触凝血因子:指内源性凝血途径中与接触活化有关的因子,包括因子、高分子量激肽原和激肽释放酶原。 (1)因子(接触因子,hageman factor)是一种单链糖蛋白,它可被固相(胶原或带负电荷物质)及液相(酶类等)激活,是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始动因子。 (2)因子:(血浆凝血活酶前质,plasma thromboplastin antecede nt,PTA)是
13、一种双链蛋白质,参与内源性凝血途径激活,缺乏时患血友病丙。 (3)激肽释放酶原(prekallikrein,PK)是一种单链糖蛋白,参与内源性凝血途径激活,PK激活后转化为激肽释放酶(kallikrein,KK)。 (4)高分子量激肽原(high molecular weight kininogen HMWK)是一种单链蛋白质,参与内源性凝血途径激活,促进-a对的激活。对凝血酶敏感的因子:包括因子、,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对凝血酶敏感。 (1)因子(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是由三对肽链组成的二聚体糖蛋白,三条肽链分别命名为Aa、Bb和g,它是凝血酶作用的底物。当纤维蛋白原被凝血酶水解掉两个
14、肽段,即纤维蛋白肽A和肽B(fibrin peptide A an d B,FPA和FPB)后形成纤维蛋白单体,通过因子a的转酰胺作用,最终形成交联纤维蛋白网状结构。 (2)因子:(易变因子,labile factor,)是一种单链糖蛋白,辅助因子 a参与共同凝血途径的激活。因子在体外最不稳定。 (3)因子(抗血友病球蛋白,antiemophilia globulin,AHG)是由高分子量的vWF及低分子量的因子凝血蛋白(fac-tor coagulant protein, :C)组成的巨分子复合物。vWF占该复合物的99%,:C占1%,vWF对:C有稳定作用,缺乏时可使:C活性减低。:C是因
15、子a的辅因子,参与内源牲凝血途径的激活。:C先天缺乏时患血血友病甲。 (4)因子(纤维蛋白稳定因子,fribrin stabilizing factor)是由四条肽链组成的糖蛋白。因子被激活后起转酰胺酶作用,使可溶性纤维蛋白交联后转化为不溶纤维蛋白。其它因子 (1)因子(组织凝血活酶,tissue thromboplastin)是存在于内皮细胞或单核细胞等多种组织细胞中的糖蛋白,从牛肺中提取的因子是一种大分子脂蛋白,蛋白部分为因子的辅因子,磷脂部分为凝血提供催化表面。 (2)因子(钙离子,calcium ion)是促使活化的凝血因子在磷脂表面形成复合物而促进血液凝固,去除Ca2+后血液即不能凝固。(二)凝血机理(瀑布学说) 凝血过程是一系列酶促反应,每个凝血因子都被其前一个有关因子所激活,最后生成凝血酶和纤维蛋白。血液凝固可分为三条途径: 外源性凝血途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船用齿轮箱与传动装置维修考核试卷
- 电子汽车安全产品考核试卷
- 上海市浦东新区市级名校2025年高三年级月考(三)化学试题含解析
-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珠宝玉石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遗民文学研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2025年初三开学摸底联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 济南市莱芜地区2025年初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文试题含解析
- 金华市金东区2024-2025学年五下数学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 武夷学院《发电厂电气部分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学院《植物病虫害防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住建部建设工程施工劳务分包合同(2024版)
- 2024年江苏高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 2022-2023年度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智慧零售运营与管理赛项规程
- 08D800-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室内布线
- 基于源流梳理及名词考据的仲景微汗法应用阐释与实证研究
-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课程标准
- 解除独家合同范本
- 黑龙江省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初级执法资格测试题
- 《电网工程监理导则》
- 医师执业注册变更健康体检表
- 【数学】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单元测试卷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