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_第1页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_第2页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_第3页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知识内容知识内容考纲要求考纲要求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的类型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知识体系构建】M后期M后期假说 演绎推理 测交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有性核遗传萨顿摩尔根伴X显性遗传伴Y遗传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产前诊断1.杂交、自交、测交、正交与反交的作用1)、判断显、隐性的常用方法有 。2)、判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常用方法有 ,鉴定某生物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当被测个体为动物动物时,常采用 法,但要注意后代个体数不能太少;当被测个体为植物植物时,测交法、自交法均可以,能自花受粉的植物用 法,操作最为简单

2、,且纯合个体不会消失。3)提高显性纯合子所占比例的方法是 。4)推测子一代产生配子的类型、比例的方法是 。5)判断核遗传与质遗传的方法是 。6)验证分离定律或自由组合定律的常用方法有 。杂交、自交测交和自交测交自交自交测交正交与反交测交和自交一、遗传的基本规律2.根据子代表现型比例,推导亲代基因型的方法分解组合法1)子代:9331(31)(31)亲代: 。2)子代:3311(31)(11)亲代: 。3)子代:1111(11)(11)亲代: 。3.弄清性状分离比出现偏离的原因:1)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 AaAa1AA2Aa1aa21 ,即AA个体不存活。全为显性 ,即aa个体不存活。12

3、1 ,即AA、Aa、aa的表现型各不同。AaBbAaBbAaBbAabb或AaBbaaBbAaBbaabb或aaBbAabb显性纯合致死隐性纯合致死不完全显性基因互作情况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后代分离比 多因一效(如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A-B-(性状甲):A-bb、aaB-、aabb(性状乙)A-B-(性状甲):A-bb和aaB-(性状乙)aabb(性状丙)表现型只与显性基因的个数有关,且呈累加效应只要有显性基因表现型就相同,与隐性纯合子的表现型不同A-B-、A-bb、aaB-、(性状甲):aabb(性状乙)显性上位效应A-B-和aaB-(性状甲):A-bb(性状乙)aabb(性状

4、丙)隐性上位效应A-B-(性状甲):aaB-和aabb(性状乙)A-bb(性状丙)B不控制性状,对A起抑制作用A-B-、aaB-和aabb(性状甲):A-bb(性状乙)2)自由组合定律分离比(9331)的变形:9 97 79 96 61 11 14 46 64 41 115151 112123 31 19 94 43 313133 3AaBbAaBb例1、(2017全国卷)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

5、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 )A . A A B B D D a a B B d d , 或 A A b b D D a a b b d d B.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C . a a b b D D a a b b d d , 或 A A b b D D a a b b d d 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D例2.(2016全国卷)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D、d表

6、示,后者用F、f表示),且独立遗传。利用该种植物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C 有毛黄肉有毛白肉为11全部为无毛黄肉全部为有毛黄肉实验1实验2实验3回答下列问题:(1)果皮有毛和无毛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 ,果肉黄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 。 (2)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和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依次为 。(3)若无毛黄肉B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4)若实验3中的子代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5)实验2中得到的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有 。有

7、毛黄肉DDff、ddFf、ddFF无毛黄肉无毛白肉=31有毛黄肉有毛白肉无毛黄肉无毛白肉=9331ddFF、ddFf3)基因完全连锁的分析AaBb自交 性状分离比为_ 基因位置如图1 性状分离比为_ 基因位置如图2 3:1 1:2:1例3.某种植物细胞常染色体上的A、B、T基因对a、b、t完全显性,让红花(A)高茎(B)圆形果(T)植株与隐性性状的白花矮茎长形果植株测交,子一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红花矮茎圆形果白花高茎圆形果红花矮茎长形果白花高茎长形果=1111,则下列正确表示亲代红花高茎圆形果的基因型的是( )D 二、伴性遗传二、伴性遗传1.理清X、Y染色体的来源及传递规律1)XYX染色体只能

8、从 传来,将来传给 ,Y染色体则只能从 传来,将来传给 。2)XX任何一条X染色体都可以来自母亲,也可来自父亲。向下一代传递时,任何一条X染色体既可传给女儿,又可传给儿子。母亲女儿父亲儿子2.伴性遗传的特点1)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发病率:女性明显 男性; 、 遗传;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 。2)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发病率:男性明显 女性; 、 遗传;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 。3)伴Y遗传的特点 ; :男患者的父子一定都 ,正常男性的父子一定都 。高高于于交叉交叉患病高于隔代患病连续连续交叉传男不传女父传子,子传孙患病正常例4、(2015全国卷)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

9、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B例5、(2017全国卷)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BbXRXr B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16C雌、雄亲本产生含Xr配

10、子的比例相同D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为bXr的极体B例6、(2014全国卷)山羊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下面的系谱图表示了山羊某种性状的遗传,图中深色表示该种性状的表现者。 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条件下,回答下列问题:(1)据系谱图推测,该性状为 (填“隐性”或“显性”)性状。隐性(2)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依照Y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规律,在第代中表现型不符合该基因遗传规律的个体是 (填个体编号)。(3)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系谱图中一定是杂合子的个体是 (填个体编号),可能是杂合子的个体是 (填个体编号)。-1、-3和-4-2

11、、-2、-4-23.伴性遗传与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1)在分析既有性染色体又有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相对性状遗传时,由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 处理,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 处理,综合考虑则按 处理。2)研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两对相对性状时,若两对性状都为伴性遗传,则不符合 定律。伴性遗传伴性遗传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基因的自由组合1.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的常用方法(1)已知性状显隐性: 选择 个体与 个体杂交:若子代 ,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子代 ,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雌性均为显性,雄性均为隐性

12、雌、雄均为显性或雌、雄均既有显性又有隐性三、基因定位问题三、基因定位问题隐性雌性 显性雄性 (2)未知性状显隐性: 设计 实验进行判断若子代 ,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子代 ,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正交、反交结果不同,与性别有关 正交、反交结果相同,与性别无关 正交、反交 例7、(2016全国卷)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同学甲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为1111。同学乙用两种不同的杂交实验都证实了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仅根据同学甲的

13、实验,能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不能(2)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能独立证明同学乙的结论。(要求:每个实验只用一个杂交组合,并指出支持同学乙结论的预期实验结果。)实验1:杂交组合:黄体 灰体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都表现为黄体。实验2:杂交组合:灰体 灰体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中一半表现为灰体,另一半表现为黄体。2.判断基因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方法选择 个体与 个体杂交:若子代 ,则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若子代 ,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雌性均为显性,雄性均为隐性 雌、雄性均为显性隐性雌性 纯合显性雄性 1、某种羊的性别决定为型。已知其有角和无角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N/n)控制;黑毛和白毛由等位基因(M/m)控制,且黑毛对白毛为显性。回答下列问题:(1)公羊中基因型为或的表现为有角,无角;母羊中基因型为的表现为有角,或无角。若多对杂合体公羊与杂合体母羊杂交,则理论上,子一代群体中母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公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有角:无角=1:3【巩固提高】有角:无角=3:1(2)某同学为了确定是位于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让多对纯合黑毛母羊与纯合白毛公羊交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