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培养苗的工厂化生产_第1页
植物组织培养苗的工厂化生产_第2页
植物组织培养苗的工厂化生产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试管苗工厂化生产研究进展目录前言 2一.工厂化育苗的历史与开展现状 2一国外工厂化育苗的历史与开展现状 2二国内工厂化育苗的历史与开展现状 4二工厂化生产的主要设备和设施 6 7四.组培苗工厂化生产的工艺流程 8 9六. 组培工厂设计中几项重要技术参数 10七. 生产规模与生产方案 10八. 组培苗的生产本钱与经济效益 11九. 附录 11、八 前言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根据所培养的植物种类、生产规模,选择适宜的器 材、设施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整个操作过程的顺利进行。在器材、 设施的选择上, 不要贪大求洋, 应该在其是否实用上多下功夫。 在研究型的组织 培养操作中,往往对器材、设施的

2、要求较高;而在生产型的组织培养中,那么对器 材、设施的要求却较为粗放, 因此管理者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培养器材、 设 施的遴选。在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中, 从外植体的采收到试管苗的定植都必须要在特定 的环境中进行,例如,培养基的配制要在专用的器材、设施中进行;外植体的接 种要在专用的器材、 设施中进行。 应该根据植物组织培养不同阶段的需要, 选择 不同的器材、设施。只有从降低投入、提高工效、节约劳力等诸方面加以考虑, 才能降低培养本钱、提高培养效率。正文一. 工厂化育苗的历史与开展现状一国外工厂化育苗的历史与开展现状 :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 兴旺国家的农业已经大规模实现机械化生产,

3、 美国 Speedling 公司的创始人之一 George Todd 首先推出了使用发泡聚苯材料制作的 穴盘,并将其应用到花椰菜的育苗上。 与此同时,美国康奈尔大学的 Jim Boodley 和 Ray Sheldrake 教授首次提出用泥、蛭石作为育苗基质,为穴盘育苗的大规模 工厂化生产进一步拓宽了思路, 并提供了优良、 稳定的育苗基质, 其后将其成功 应用于蔬菜、 花卉的种苗生产, 目前穴盘育苗技术已经普及世界各地。 这种育苗 技术的核心是以泥炭、蛭石、珍珠岩等轻基质作育苗基质,用穴盘作育苗容器, 采用机械化精量播种, 实现一次成苗的育苗方式。 由于在育苗过程中每一株幼苗 根系都各自别离,

4、 移栽时只要将种苗穴盘脱出即可到达别离的目的。 幼苗的根系 完整,提高了移栽后的成活率, 而且将育苗过程进行程序化设计, 将其分为基质 混合和填充、播种、基质覆盖、洒水和移栽等假设干工序,为机械化流水作业提 供了可能, 提高了种苗生产效率。 穴盘育苗在美国等兴旺国家已形成一个新的种 苗生产行业,它的出现带动了温室制造业、穴盘制造、基质加工业、精密播种设 备等一批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 如果以穴盘育苗为例纵观国外工厂化育苗的开展 历程,国外的工厂化育苗具有以下特点:1. 穴盘育苗的市场需求量和供应量大 穴盘育苗在欧美等农业现代化程 度比拟高的国家推广普及较为迅速。 商品苗生产量居于第一位的是美国,

5、 其次是 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荷兰,进入 20世纪 90 年代以后,澳大利亚、日本、韩 国、以色列等国家穴盘育苗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以美国为例, 最早开始专业种 苗生产的公司是 Speedling 、KubePak、Pinter 和 Blackmore4 家公司,其中 Speedling 公司创造的泡沫穴盘大量应用于蔬菜种苗生产, Blackmore 公司创造 了硬塑胶原料穴盘,大量应用于花卉与蔬菜种苗生产。 穴盘育苗的规模增长迅速, 1979年,美国的花坛花卉穴盘苗生产量约为 50 万株,而到了 1994年,北美地 区美国和加拿大花坛花卉穴盘苗的生产, 已经超过 40亿株。到 90年代末

6、期, 北美地区超过 90的花坛花卉均采用穴盘苗生产, 加上蔬菜、盆栽植物、 切花、 宿根花卉、 组培材料和树苗, 每年的穴盘种苗生产量已经超过 250 亿株。随着种 苗产业的开展,育苗公司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 90 年代初,穴盘苗生产规模最 大的是 Speedling Transplanting 和 Green Heart Farms 公司,包括花卉在内的 商品苗年产量都在5亿6亿株。现在这两个育苗公司商品苗年产量都扩增了1倍。产量突破了 10亿株其中蔬菜苗产量占 80%以上 。除上述世界上最大的两 个育苗公司外,其他公司如 Grower Transplanting 、 Plante lNur

7、sery 、 Golden Fields 、 Santafe Nursery 、 Nativadad Nursery 、Craven Transplant 等商品苗 产量都到达 2 亿8亿株,西欧国家育苗场商品苗数量虽然比不上美国,但荷兰 的Van De Bekerom、Beekeh Kamp以及意大利的 Restyra等育苗公司年产商品苗 数量也到达了 2 亿株以上。 穴盘育苗的开展, 改变了蔬菜传统生产方式和种植 制度,如美国移栽蔬菜面积大幅度上升。 早在 20世纪 6070年代,美国蔬菜作 物 95%以上是采用直播,出苗后再采用人工或机械间苗,对种子价格比拟昂贵的 或苗期生长特别缓慢的蔬

8、菜那么采用木箱沙培育苗, 然后裸根移栽。 穴盘育苗问世 以来,蔬菜育苗移栽面积迅速增加,目前美国100%的芹菜、鲜食番茄、抱子甘蓝,90%的青椒,75%的花椰菜、 青花菜,70%的冬春生菜,30%的甘蓝、加工番茄, 都采用了穴盘育苗移栽。虽然购置商品苗费用比露地直播本钱加大20%,但采用移栽苗,种植密度有保证,产量可增加 20%,更主要的是移栽比直播作物长势整 齐,有利于机械化收获。 因此,工厂化穴盘育苗方式的出现推动了美国现代蔬菜 种植方式的革命。2. 宜地育苗,分散供苗,种苗生产专业化程度高 美国等兴旺国家注重农 业的规模化经营, 实施规模化经营的前提是建立起一整套社会化效劳体系。 而蔬

9、菜商品苗的专业化生产恰恰适应了现代化大农业开展的需要。 如美国加利福尼亚 州是美国蔬菜主要生产基地, 加利福尼亚州蔬菜, 特别是鲜食蔬菜产量大约占美 国市场总量的 1/2。同样,加利福尼亚州蔬菜商品苗的产量约占全美国市场总需 求量的2/3。 1995年全美国生产经营规模2400hm2以上的蔬菜农场共44个,其 中 20 个在加利福尼亚州, 同样年产商品苗 1.5 亿株以上的育苗场共有 25家,而 13 家在加利福尼亚州。因此,种苗生产都是由大型的种苗生产公司来进行,从 事蔬菜种植的农场主不必自己育苗, 而是委托专业种苗公司生产, 种苗采用集中 生产、分散供应的方式进行,形成了完整的种苗生产和供

10、应的社会化效劳体系, 而这是采取传统的营养土块等育苗方式所无法实现的。3. 机械化程度高,技术管理标准 工厂化育苗采用精量播种, 从基质混拌、 装盘、压穴到播种、覆盖、喷水等一整套作业在一条作业线上完成,并实现了自 动控制。 日常运行时生产线上配 4 名作业管理人员, 生产线前端 1 人,负责把苗 盘码放在传送带上;生产线中间操作人员负责监督检测精量播种机的作业质量; 生产线末端人员负责把播种完毕的苗盘码放到叉车板上或拖车上; 另外 1 人那么负 责检查料箱基质和运送苗盘。生产线运行速度为 7001000盘/h,为保证机械性 能处于良好运行状态,每个育苗场均配备对机械和电十分熟悉的检修工 12

11、 名, 机械性能好, 播种精度高, 1 穴 1 粒准确率可保持在 98%左右,成苗率 80%95%。 除苗盘码放和补苗需手工作业外, 日常管理喷水、 喷肥、打药均实现机械化或自 动化。大型育苗公司设备周年运行,精量播种生产线经常工作14h,两班倒作业。 因作物种类和育苗季节不同, 每茬作物苗龄 3060d 不等,平均育苗茬次 56 茬, 年人均育苗量 600 万800万株。现代化育苗场设施先进, 技术含量高, 专业育苗公司都聘用一批素质好、 技 术全面、经验丰富的专家负责管理, 指挥日常生产和市场运营, 同时建立起了相 应的标准化操作管理制度。例如,播种前检测种子活力和萌发率,发芽率低于 85

12、%的种子不能作精量播种使用;苗期不间断地检查基质理化性质、基质EC和pH;确立精确的营养液配制浓度与养分配比,喷水系统水分均匀度;建立育苗温 室和催芽车间环境控制管理标准; 病虫害防治; 确立壮苗标准; 商品苗贮运技术 等。正是由于育苗工厂有可靠的机械和人员技术保障, 才能实现种苗的规模化和 标准化生产。 二 国内工厂化育苗的历史及开展趋势我国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将穴盘育苗技术正式引进, 北京蔬菜研究中心陈 殿奎研究员等承当技术设备引进和消化吸收的研究工作, 并在京郊花乡建起了我 国第一座穴盘育苗生产场,于 1987年正式投产。该育苗场从美国引进的设备主 要是穴盘育苗的精量播种生产线

13、,种子丸粒化加工设备,以及72孔和 128孔的PS吸塑苗盘。育苗的主要基质是从吉林省舒兰县调入,蛭石是河北省灵寿县加 工生产,育苗所用 N、 P、 K 肥料是市场上商品肥复配,育苗温室那么是自行设计的 四周有围墙的塑料大棚, 采用暖气加温, 育苗温室内配有育苗床架和行走式喷水 车。花乡育苗场自 1987年投入运行后,商品苗产量稳步上升,质量不断提高。 1990-1993 年商品苗销售量稳定在 800万株/年,并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春茬主要培育的蔬菜苗是为保护地提供番茄、 甜辣椒、茄子 3 种茄果类菜苗及 露地花椰菜、甘蓝苗,瓜类作物黄瓜、苦瓜育苗数量不多,只有10万20万株/年;夏播苗那

14、么以芹菜苗为主,夏播苗数量占全年 20%左右。花乡育苗场的成功运 作使我国蔬菜育苗首次实现了专业化, 供苗实现了商品化, 生产过程实现了机械 化。从花乡育苗场 10年来1987-1996 年的生产运行情况来看,我国穴盘育苗 本钱高于美国、韩国,分析其主要原因有 4点:生产规模小,设备设施不能充 分利用,没能实现满负荷运行。例如,花乡育苗场引进的精量播种生产线,每年 工作时数约160h;而美国Green Heart Farms绿心育苗公司属同一型号的精量 播种机,年工作时数不少于2400h。同样就温室设施而言,美国的育苗场每年育 56茬苗,而花乡育苗场只有1.2茬。劳动生产率低下。与美国育苗公司

15、相比 较,那里平均每个职工 包括管理人员 商品苗产出量达 600万800万株/年,花 乡育苗场人均商品苗产出量为20万25万株/年。能耗燃料本钱占育苗本钱比 例高。按20世纪90年代末煤的价格250元/t计算,北京地区育苗温室采用集 中供暖,冬春季育苗平均每667m2出苗量25万株,耗煤30t,折燃料费7500元, 即燃料费本钱到达每100株3.0元。花乡育苗场运转时育苗盘国产化问题尚未 解决,仍然依赖进口, 国内现使用的吸塑苗盘根本是从美国和韩国进口, 质量为 180g的吸塑PS苗盘国内售价每100个580元,由于附加进口海关税、增值税等 费用,国内苗盘定价较国外高 40%左右。如果以每个苗

16、盘平均使用 3.5 次,即苗 盘本钱为每 100 株苗 1.5 元。尽管花乡育苗场与国外育苗工厂相比存在诸多问题, 但让人们看到了现代育 苗的开展方向, 特别是穴盘育苗商品性好和幼苗质量高的特点符合现代农业的发 展需求,“八五、“九五和“十五期间都将工厂化育苗作为国家攻关重点项 目进行研究。目前,工厂化育苗所需的精量播种机、 行走式洒水车、移动式苗床、 育苗穴盘、 育苗生产流水线都已经实现国产化生产, 在育苗基质配方、 育苗环境 控制上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并已经应用于育苗实际, 专业化的育苗工厂在我国 已屡见不鲜。 1 998年以来,国内建起的穴盘苗成规模化生产企业有5060家,工厂化育苗在

17、我国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根据估算, 我国每年蔬菜生产的育苗量大 约需要 4000亿株,因此是一个巨大的种苗市场, 而且我国的花卉市场方兴未艾, 草花生产已经普遍采用穴盘育苗, 果树无病毒苗和林木育苗普遍采用了容器育苗, 棉花和烟草的工厂化育苗已经在国内得到了普及和推广。 美国 Speedling 维生 公司在国内已经设立了十几个育苗场,国内的专业种苗公司数量也在不断增长, 相信未来我国的工厂化育苗将会得到更大的开展。 但目前我国工厂化育苗的技术 水平和生产规模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今后我国工厂化育苗产业的开展应注 意以下问题:1关于育苗工厂的规模化经营问题 由于工厂化育苗需要一定的育苗设施

18、 和装备,育苗工厂的一次性投入较大, 而且生产过程中采用基质和穴盘等消耗品 增加了育苗本钱, 因此,工厂化育苗的育苗本钱较传统的育苗本钱高, 而降低成 本的有效途径就是扩大育苗工厂的生产规模, 实现规模经营。 目前存在的普遍问 题是我国农户经营规模小, 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育苗仍占主导, 商品化供苗还有 一段路要走,也致使国内育苗工厂的育苗数量偏少,除美国 Speedling 维生公 司在中国建立的育苗场经营规模较大外,育苗量超过3000万株/年的工厂很少。而没有规模就没有育苗效益, 只有育苗到达一定的规模, 单株育苗的公摊本钱才 会降低 如育苗设施折旧费、 采暖费等 ,现在很多地方的育苗工厂没

19、有发挥应有 的效益,主要是规模经营不够造成的。 因此,在我国育苗需求量较大的地区要集 中力量扶持壮大几家大型的育苗企业, 才会促进我国工厂化育苗产业的持续开展。2关于育苗工厂的产品定位问题如何对培育的幼苗进行合理定价,即可实现赢利,又能让生产基地或农户满意一直是困扰育苗工厂经营者的重要问题。 以蔬菜生产为例, 采用常规的品种进行育苗可能不会有利润, 原因是常规品种种 子廉价, 农户可能自己育苗。 随着我国设施蔬菜和出口创汇蔬菜的迅速开展, 从 国外进口的种子逐渐增加, 而进口种子价格高, 农户自己育苗有很大风险, 而工 厂化育苗由于有较好的设施和丰富的育苗经验, 可以保证育苗成功, 在这种情况

20、 下,农户就愿意委托育苗工厂育苗。 另外一种情况是一些技术含量高的育苗可以 获得较好的回报, 如西甜瓜生产普遍采用嫁接育苗, 而很多农户由于没有掌握这 一技术或自己育苗本钱很高 如冬季需要加温设施等 ,也会委托育苗工厂育苗, 因此对育苗工厂的经营种类进行合理定位非常关键。3工厂化育苗的标准化需要进一步加强尽管国内近年来工厂化育苗的单项技术上取得了很多突破, 但总体而言, 我国工厂化育苗的标准化程度需要进一 步加强。育苗涉及种子精选与处理、基质配方、精量播种、育苗精准环境控制、 水肥调控、 病虫害防治、 种苗的贮藏与运输等诸多环节, 如果某一个环节控制不 当,都会导致育苗失败。 需要根据不同作物

21、种类和不同地区的生态气候特点, 制定相应的工厂化育苗操作标准,提高种苗生产的标准化水平。4 工厂化育苗设施和配套装备开发需要加强目前国内比拟大型的育苗工厂都是采用从国外进口的精量播种流水生产线, 尽管质量好,但价格高昂;国内研发 的播种机尽管价格低,但又存在精度差的问题,而且开发的设备不配套,设备的 故障率较高。加强对工厂化育苗关键设备特别是精密播种机的开发将是今后我国 工厂化育苗设施开发的重点,此外尽快开发出与工厂化育苗相配套的田间移栽设 施亦是今后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工厂化生产的主要设备和设施宸一纽垢苗二-化主产建筑设施一览走序号书称|数量而单价元评金额万元预处理室406002.4试剂室4

22、06002.4J培养基制备室606003.64灭菌室4U7002.S§无繭接种室40E003.26培养宝808006,4耳观察迅載皇206001.2 |8温室莎40026.689塑料犬棚财loo:6.67fio:防虫网1200101.211恨炉房3。5001.SpL2工作间1005005.013仓库2003006.0衷二组弟苗嗖玉礬罡车闾设施和蚁骂一底震序号名称数量规槁単价L金額万兀药品橱1组言型铝件金阍JDOO0 2十操作台410070T05P150006大冰箱380L5000L0通凤橱150000.055旭温±2养箱r30-L003000.S6液体培界揺床r能辂前垂直6

23、0001.27培养架150R层14007.0>天平410%. 1%. 口 1%. O.OL%169空谓42P. 1.5P50002010灭菌锅410000,411勲留水器15L8000.0812培养基放置架W0Q 113超净工作台4职人双.面90003614紫外灯43000J2三. 工厂化生产技术3.1 品种选育和母株培养: 广泛收集和引进目标植物建立种质资源圃, 选择市场潜力大、 特性典型、 纯度高、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物作为母株进行生产。3.2 离体快繁组培根本苗 : 1. 初代培养材料的处理与培养:尽管采用小容器进行分散培养,降低 污染率。2. 组培苗的变异:注意选择适宜的培养途

24、径如芽再生型等 。3.预留储藏“母瓶:置于10-15 C低温下保存,减少变异及污染等的 影响。4 . 生根培养:将成丛的试管苗别离成单苗,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上,在 培养容器内诱导生根的方法。3.3. 组培苗的移栽驯化:3.3.1. 准备工作:1 .选择育苗容器:一般采用穴盘,带根苗需穴格较大,扦插苗那么需穴格 较小。 2 . 基质选配: . 具备良好的物理特性:保水透气; .具备良好的化学特性:稳定、无毒、PH值及电导率等适宜; . 物美价廉,便于就地取材。3 . 基质的种类: . 有机基质:泥炭、椰糠、花生壳、木屑等; 无机基质:蛭石、珍珠岩、次生云母矿石、河沙、炉渣等。 4场地、工具及基质灭

25、菌、装盘: 场地、工具灭菌:多采用化学药剂灭菌; 基质灭菌:多采用蒸汽灭菌或化学药剂灭菌; 基质装盘。5营养液的配制: 营养液的成分:大量、微量等; 营养液常用药品的来源:实验研究需分析纯,规模化生产用化学纯或 工业化合物; 营养液配方; 植物营养液的配制。3.3.2. 组培苗移栽: 1 自然适应: 组培苗由试管内条件转入室温,暴漏于空气中,环境落差 大,需要逐步适应。一般要求 2起苗、洗苗、分级:将苗瓶置于水中,用小竹签深入瓶中轻轻将苗带 出,尽量不要伤及根和嫩芽,置水中漂洗,将基部培养基全部洗净。将苗分为有 根苗和无根苗两类。 3移栽:拿起苗,用手指在基部上插洞,将苗根部轻轻植入洞内,撒上

26、 营养土,将苗盘轻放入苗池中。 无根苗需先蘸生根液再行移植。 假设用栽苗机应 按规定操作。3.3.3. 组培苗扦插: 将经自然适应的小苗洗净, 每叶节切一段, 基部向下扦插 在沙盘中。3.3.4. 幼苗驯化管理:光照、温度、水分、通气及病虫等3.3.5. “绿化炼苗:1. 结合灌水施营养液:一般浓度为 0.15%-0.3%;2. 逐渐加大光照强度和时间。3.3.6. 影响组培苗驯化的因素:1温度; 2空气相对湿度;3光照条件;4炼苗时间; 5移栽基质。 6苗的生理状况3.3.7. 成苗管理: 1及时供水 2苗床温度 3施肥3.4. 苗木传递与运输:3.4.1 、便于运输的育苗方法和苗龄:1裸根

27、苗运输:注意保湿; 2穴盘苗运输:较好,适宜于小苗运输。3.4.2 、包装、运输工具与运输适温:1包装:注意充分利用空间;2运输工具:最好具有调温、调湿装置;3运输适温:一般为9-18 C。3.4.3 、运输前准备: 1 确定具体启程日期: 2 种苗包装:3.4.4 、运输:注意快速、准时。3.5. 苗木质量检验:3.5.1 、意义:保证苗木的质量和种植者的利益,也是制定苗木价格的依据。3.5.2 、组培苗投师鉴定的指标: 1 商品性状:苗龄、农艺性状; 2 健康状况:不带病虫;3遗传稳定性:DNA “指纹鉴定。四组培苗工厂化生产的工艺流程:图1茎尖脱毒及快速繁殖的工艺流程图茎尖外表消毒I接种

28、诱导培养基I茎尖生长病毒检测鉴定茎段、花蕾、侧芽外表消毒接种诱导培养基I诱导迪生芽、诱导愈伤组织中间繁殖体为一个繁殖周期Ji中间翳殖体快速警殖培养无根小植株I完整小植株炼苗I移栽成苗五.工厂化生产的机构设置与各部门岗位职责5.1、管理层:1、企业法人:1人 2、副总:1-2人5.2、生产部:1、人员配备:经理1-2人,生产工假设干2、任职条件:熟悉植物组培苗生产技术、生产过程及工艺流程,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素 质;熟悉组培苗生产的各种设备设施的性能和操作方法,并能熟练使用这些设备设施;具备一定的组培苗木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3、岗位职责:生产组培苗,改进工艺流程。注:岗位职

29、责应明确、具体,便于执行。5.3、质量检验部:1、人员配备:经理1人,质检员假设干2、任职条件:具备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全面的专业技术素质;熟悉植物组培苗生产技术及过程;精通企业组培产品质量的检测与管理。3、岗位职责:进行苗木质量检测与分级,打造企业品牌和信誉。5.4、技术开发部:1、人员配备:经理1人,技术研发人员假设干2、任职条件:具有较全面的专业技术素质和一定的科研及技术攻关能 力; 熟悉植物组培苗生产技术及工艺流程; 具备团结协作、 技术革新和创新精神。3、岗位职责:改进生产技术与工艺流程,引进利用新技术,研发新产品。5.5 、市场营销部:1、人员配备:经理 1-2 人,营销员假设干2

30、、任职条件:具有一定的市场营销和销售、管理经验;具有敏锐的市场 洞 察 力 和 分 析 判 断 能力 ; 具 有 较 强 沟 通能 力 和 谈 判 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机智灵活、果断敏捷的工作作风。3、岗位职责:确定销售目标,销售产品,实现利润最大化。5.6 、物资供应、后勤保障部:1、人员配备:经理 1 人,采购管理员 1-2 人2、任职条件: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效劳意识;熟悉企业生产设备设施的结构与性能; 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3、岗位职责:采购、供应企业生产经营必需物资,提供职工生活福利设 施。六组培工厂设计中几项重要技术参数:6.1 、培养基的需要量: 一般 250-300ml 的培养瓶每瓶分装培养基 40-50ml, 平均接种约 5 个材料,计算时需考虑污染率如 5%、接种成活率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