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染色体遗传学试题库、名词解释1、缺失: Chr 丧失一段,其上的基因也随之丧失的现象。2、顶端缺失 (terminal deficiency) : 是指染色体丧失了带有基因的末端节 段。3、中间缺失 ( intercalary 或 interstitial deletions) : 染色体丧失了的区 段位于两 臂的内段。4、重复:染色体上的某一区段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现象 ( 同向或反 向) 。5、顺接(同向)重复(tan dem daplication ):指某区段按照染色体 上的正常顺序重 复。6、反接 ( 反向 ) 重复 ( reverse tandem daplication) : 指
2、重复时颠倒了某区段在染色体上的正常直线顺序。7、倒位:染色体上某一片段颠倒 180。,其上的的基因顺序重排 ,(臂间或 臂内)。8、臂内倒位 (parace ntricin version ): 倒位区段发生在染色体的某 一臂上。9、臂间倒位 (perice ntricin version ): 倒位区段涉及染色体的两个 臂,倒位区段内有着丝点。10、复合倒位 (complexinversion ) :是指在染色体上发现一个以上的倒位,也称多重倒位 ( multiple in version ) 。11、 易位:一个染色体上的一区段连接到另一条染色体上,( 相互,转座12、 简单易位 (Sim
3、ple translocation ) :染色体臂上一次断裂 ,并将这个无着丝粒的染色体片段转移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的(非) 末端上去。13 、 相互易位 ( reciprocal translocation)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互换节段,是由染色体的两次断裂而产生。14 、 整臂易位 ( whole-arm translocation): 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整个(或几乎整个 )臂的转移或交换。15、假显性( pseudodominance) : 一对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缺失,使对 应的同源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得以表现的遗传现象 。16、假连锁 ( pseudolinkage ): 两对染色体
4、上原来不连锁的基因,如果 靠近易位 断点,由于相互易位杂合体总是以相间别离方式产生可育配子 ,使非 同源染色体上 基因间的自由组合受到严重限制,出现假连锁现象。17 、 位置效应 (posotion effect) : 倒位和易位引起基因的位置改变,并造 成相应 的表型改变的遗传学现象。18、永久杂种:也叫平衡致死系,是同源染色体的两个成员各带一个座位不同的隐性致死基因,永远以杂种状态保存的品系。19、ClB 染色体: Crossover suppress - etha1 -Bar technique ,是指一种倒位杂合体雌蝇的一个X染色体,该X染色体是倒位染色体。C'是代表抑制交 换
5、的 倒位区段;是代表该倒位区段内的一个隐性致死基因,可使胚胎在最初发育阶段死亡;B是代表该倒位区段范围之外有一个 16 A区段的重复区段,其表现型 为显性棒眼性状。20、整倍体 (euploid) : 以染色体组为根底,成套改变染色体数目后形成的个体,如 :n, 2n, 3n, 4n, 6n 等。,或21 、 染色体组: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的最低限度的一套根本染色体 称为基因组,以 X 表示。22、 一倍体:细胞核内具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23 、 单倍体 (haploid) : 是指具有配子染色体数 (n) 的个体。24、 二倍体(diploid):细胞核内具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称为二
6、倍体。25、多倍体 (polyploid) : 是指体细胞中具有二倍以上的整倍染色体数的生 物叫做 多倍体。26、 同源多倍体:指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同一物种,一般是由二倍体的染色体 直接加倍产生的。27、 异源多倍体:指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不同物种,一般是由不同种属间的杂 交种染色体加倍形成的。28、 非整倍体(aneuploid):比该物种中正常合子染色体数(2n)多或少一个 至几 个染色体的个体。29、 超倍体:染色体数多于 2n 的非整倍体称为超倍体,多倍体、二倍体中均能 发生。30、 亚倍体:染色体数少于 2n 的非整倍体称为亚倍体,通常在多倍体中发 生。31、三体(Trisomic )
7、:染色体数2n生物中增加了一条染色体,成为 2n+1 个体。32、四体(Tetrasomic ):染色体数2n生物中增加了一对条染色体,成 为2n+2 个体。33、 双三体(ditrisomy):染色体数2n生物中增加了二条不同的条染色体,成为 2n+1+1 个体。34、单体(Monosomic ):染色体数2n生物中缺失了一条染色体,成为 2n-1个 体。35、双单体(dimonosomy):染色体数2n生物中缺失了两条不同的染色 体,成为2n-1-1 个体。36、缺体(Nulisomic ):染色体数2n生物中缺失了一对染色体,成为2n-2个体。37、染色体:细胞分裂时出现的,易被碱性染料
8、染色的丝状或棒状小体 , 由 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是生物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各种生物的染色体有一定 数目、形 态和大小。38、联会复合体: 减数分裂时 ,同源染色体在偶线期分别配对 ,出现联会 现象。各对染色体的对应部位相互紧密并列,逐渐沿着纵向联结在一起,这样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称为联会复合体 。它是同源染色体联结在一起的一种特 殊的 固定结构,其主要成分是自我集合的碱性蛋白及酸性蛋白,由中央成分的两侧伸出横丝,因而使同源染色体得以固定在一起。39、核小体:染色质的根本结构单位 。每个核小体的核心是由 H2A、 H2B、 H3 和 H4 四种组蛋白各以两个分子组成的八聚体 ,其形状近似于扁球
9、状。40、着丝粒:指在主缢痕处中期的两条染色单体相互联系在一起的特殊部 位, 细胞分裂时出现的纺锤丝所附着的位置,此部位不染色。41、 缢痕(constriction ):是中期染色体非螺旋化或螺旋化程度低的节段。42、主缢痕 (primary constriction ): 着丝点所在的区域的染色体缢缩局部43、 次缢痕(Secondary Constriction):在某些染色体的一个或两个臂上还常另外有缢缩部位,染色较淡。44、 随体(telo-satellite):由次缢痕从染色体主体别离出的染色体节段,是 某些染色体末端的附加局部,它与染色体之间由染色丝连接着45、 端粒(telom
10、ere ):正常染色体游离端的特化局部,用以表示真核生物中自然 存在的单极性染色体末端。46、常染色质 (euchromatin ) :占染色体组的极大局部,表现了染色 体螺旋的 正常周期,即在间期中解开螺旋,在细胞分裂时形成螺旋,在分裂中 期螺旋化到达高 峰。常染色质在间期染色浅,中期染色深。47、异染色质 (heterochromatin ): 指在细胞分裂周期中具有稠密、紧 实结构的 染色体节段或整个染色体,在间期核中处于凝缩状态。48、组成型异染色质:在所有细胞里两条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都出现 的异 染色质区,形成特定染色体对的永久性结构特征。49、兼性异染色质:它的状态随不同细胞类
11、型、不同发育阶段而不同,甚 至同 源染色体之间的分布也不相同。50、染色体组型 ( Karyotype ): 描述一个生物体内所有染色体的大小、 形状和数 量信息的图象。这种组型技术可用来寻找染色体歧变同特定疾病的关 系,比方:染色 体数目的异常增加、形状发生异常变化等。51、 染色单体:染色体通过复制形成,由同一着丝粒连接在一起的两条遗传内 容完全一样的子染色体。52、 细胞周期: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后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称为 细胞周期 (cell cycle) 。53、同源染色体:体细胞中形态结构相同、遗传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 ( homologous chromos
12、ome) 。两条同源染色体分别来自生物双 亲,在 减数分裂时,两两配对的染色体,形状、大小和结构都相同54、异源染色体:形态结构上有所不同的染色体间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一般不能两两配对,形状、大小和结构都不相同。55、无丝分裂:又称直接分裂,是一种无纺锤丝参与的细胞分裂方式。56、有丝分裂:又称体细胞分裂。整个细胞分裂包含两个紧密相连的过程,先是细胞核分裂,后是细胞质分裂,核分裂过程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 期、后期、末 期。最后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在染色体数目和性质上与母细胞相 同。57、联会: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配对。58、联会复合体:减数分裂偶线期和粗线期在配对的两个同源染色体之
13、间形成的结构,包括两个侧体和一个中体。59、胚乳直感:又称花粉直感。在 3n 胚乳的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 表现 父本的某些性状。60、果实直感:种皮或果皮组织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影响而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1、相互易位的杂合体,在形成配子同源染色体分开时,邻近 0; 圆圈 式别离 产生的配子均有 缺失或重复 ,交互 8 字;交叉式式别离产生的 配子是可 育的。2、植物的 10 个花粉母细胞可以形成 花粉粒 , 精核,管核。植物的 10 个胚囊母细胞可以形成 卵细胞, 极核。22 ,无籽西瓜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 4、 缺失杂合体、重复杂合体和倒位杂合体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时会形成瘤状突起,但是
14、它们突起的成分是不同的 :缺失环是 2_ 重复环是 到位圈那么是 5、普通小麦 AABBDD 与圆锥小麦 AABB 杂交,其Fi体细胞中有 色体组,共有色体。Fi抱母细胞减数分裂时形成体和 单价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对染色体向两极牵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9 . 相互易位杂合体自交将形成 、和三种后代。其比例为 ,其中的 产生的配子是半不育的。10 . n-1 11+1 是 _ ; n-1 II+III 是 ; n-2 II+I+I是 。产生 nI 和 n-1 I 两种配子的非整倍体是; 产生 n+1 I 和 nI 两种配子的个体是 。13 .减数分裂前期I最复杂,根据染色体质的形态和运动特
15、点,可以按时间先后戈 y 分为 个时期,其中,交换发生在 7. 由于倒位环内的交换产生 和 导致配子的死亡 。1、多线染色体 唾线染色体 的特点 i 分唾线染色体的特点:巨大性和伸展性 体联会有横纹结构某植物染色体数为n+1的花粉不育,但胚囊可育。如果基因A对a显性,距离着丝粒很近。三体杂交组合早 AAaXAAaa后代显性与隐性个体的比例为 8:1 。 由于染色体缺失,导致同源染色体上与缺失相对应位置上的隐性基因得以表 现,这一现象称为假显性 。雌、雄配子不发生核融合的生殖方式称为无融合生殖 。染色体缺失了一个臂的外端一段 ,称为_;如果缺失的是一个臂内的一段 ,称为 _。顶 端缺失 中间缺失
16、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发生了中间缺失 ,这个个体可以称为 _ 。如果 一对同源染色体都在同一位置发生了中间缺失 ,这个个体就称为 _0 缺失 杂合体 缺失纯合体缺失染色体通常通过 传给后代。雌配子 如果带有显性基因的一段染色体缺失了 ,同源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便会得 到表 现,这种现象称为 。 假显性重复区段排列方式的不同会引起遗传的差异,称为一应,而重复区段数目的增 多产生的影响称为 应。位置 剂量如果易位中染色体区段的转移是单方面的 ,称为_,假设是双方互换了某 些区段, 那么称为 _ 。简单易位 相互易位、选择题1、 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同源染色体在C 期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A 双线期 B
17、 细线期 C 偶线期 D 粗线期2、相互易位杂合体在减数分裂前期的粗线期,同源染色体配对时,呈现D 图象。A 桥型 B 8 字型 C 圆型 D 十字型3、观察玉米 2n=20 植物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发现有9 个联会体 ,后期 I 还看到有染色体桥出现,那么说明该玉米的染色体发生了: A. 臂内倒位;B.易位;C.臂间倒位和易位;D.臂内倒位和易位。4、染色体形态结构包括 ABCA. 着丝粒B. 端粒C. 姊妹染色单体D. 核小体E. 螺线管5、核型46, X, i Xq含义是BA. X 染色体长臂发生缺失B. X 染色体短臂缺失并形成长臂的等臂染色体C. X 染色体短臂缺失D. X 发生倒位
18、E. X 形成双着丝粒染色体6 、 引 起猫叫综合症的突变方式是A. 缺失B. 易位C. 倒位D. 重复环状染色体7、染色质和染色体是DA. 不同物质在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B. 不同物质在细胞周期的相同时期的不同表现C. 同一物质在细胞周期的相同时期的不同表现D. 同一物质在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E 不同物质在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的相同表现8、人类生殖细胞染色体数是A. 46B. 48C. 24D. 23E. 229、产妇年龄过大 35岁A 发生率较高A. 畸形儿B. 健康儿C. 高智商儿D. 苯丙酮尿症患儿E. 白化病患儿10、 染色质的根本单位是EA. 核苷酸B. 氨基酸C.
19、单糖D. 磷脂E. 核小体11、核型为45, XO/47 , XXX的个体是A. 单体型B. 三体型C. 二倍体D. 杂合体E. 嵌合体12、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0的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a.5b.1Oc.20d.4013、在玉米中5个小抱子母细胞能产生()个精核a.1Ob.15c.20d.4014、三倍体无籽西瓜(3n=33)产生平衡可育配子的概率为a. (1/2)10b.(1/2)22c.(1/2)33d.(1/2)1115、某植物体细胞内有三套来自不同物种的染色体,它是。A.超倍体B.混倍体C亚倍体 D.单倍体16、 减数分裂中染色单体的交换和细胞学上观察到的交叉现象是
20、:a.同时发生的b.先交换后交叉c.先交叉后交换d.两者无关17、萝卜(2n=RR=18)与甘蓝(2n=BB=18)杂交产生的Fi是:a缺体b. 一倍体c.二倍体d.单体18、在早红花三体AAa xa红花Aa双体杂交中,F1群体内出现190株红花 和10 株白花,假设基因发生染色体随机别离,那么三体的配子参与受授精情况为:a.10% (n+1) : 90% nb. 75% (n+1) : 25% nc. 25% (n+1) : 75% nd. 90% (n+1) : 10% n19、 某植物染色体n+1的花粉不育,但胚囊可育。在早红花三体xa红花三体杂交后代中出现160株红花和20株白花个体,
21、亲本的基因型为:a.早 RRr >Rrrb.早 Rrr XRr c. 早 RRr >RRr d.早 Rrr Rrr20、缺失可造成(D )。A基因的剂量效应B回复突变 C半不育现象D假显性现(一) A型选择题1. 四倍体的形成原因可能是A. 双雌受精B.双雄受精C.核内复制D.不等交换E.染色体不别离2. 如果在某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在二倍体的根底上增加一条可形成A. 单倍体B.三倍体C.单体型D .三体型E.局部三体3. 近端着丝粒染色体之间通过着丝粒融合而形成的易位称为A. 单方易位B.串联易位C.罗伯逊易位D .复杂易位E.不平衡易位4. 如果染色体的数目在二倍体的根底上减少
22、一条那么形成A. 单体型 B. 三倍体 C. 单倍体 D. 三体型 E. 局部三体型5. 一个个体中含有不同染色体数目的三个细胞系 ,这种情况称为A. 多倍体B. 非整倍体 C . 嵌合体D . 三倍体 E . 三体型6 . 某一个体其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比二倍体多了 3条,称为A. 亚二倍体 B .超二倍体C . 多倍体 D . 嵌合体E . 三倍体7. 嵌合体形成的原因可能是A. 卵裂过程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错误配对B. 卵裂过程中发生了联会的同源染色体不别离C . 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丧失D . 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不别离E . 卵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丧失8. 4
23、6, XY, t(4 ; 6)(q35 ; q21) 表示A. 女性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的插入B. 一男性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的易位C. 一男性细胞带有等臂染色体D. 一女性细胞内带有易位型的畸变染色体E. 一男性细胞含有缺失型的畸变染色体9. 假设某一个体核型为 46 , XX/47 , XX, +21 那么说明该个体为A.常染色体结构异常B.常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嵌合体C. 性染色体结构异常 D . 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嵌合体E. 常染色体结构异常的嵌合体10. 含有三个细胞系的嵌合体可能是由于以下哪种原因造成的A. 减数分裂中第一次有丝分裂时染色体不别离B. 减数分裂中第二次有丝分裂时染色体不别离
24、C. 受精卵第一次卵裂时染色体不别离D. 受精卵第二次卵裂之后染色体不别离E. 受精卵第二次卵裂之后染色体丧失11. 某种人类肿瘤细胞染色体数为 56 条,称为A. 超二倍体B. 亚二倍体C. 二倍体 D . 亚三倍体E. 多异倍体D. 重复 E. 插入12. 假设某人核型为 46 , XX, inv (9)( p12q31 ) 那么说明其染色体发生了A. 缺失B. 倒位C. 易位13. 染色体非整倍性改变的机制可能是A. 染色体断裂及断裂之后的异常重排C.染色体倒位制B. 染色体易位D ?染色体不别离E.染色体核内复14. 染色体结构畸变的根底是A. 姐妹染色单体交换B. 染色体核内复制C.
25、 染色体不别离D . 染色体断裂及断裂之后的异常重排 E. 染色体丧失15. 两条非同源染色体同时发生断裂,断片交换位置后重接,结果造成A.缺失B.倒位C.易位D .插入E.重复16. 某种人类肿瘤细胞染色体数为 93 条,称为A.二倍体B.亚二倍体C.超二倍体D .亚三倍体E.多异倍体17 . 人类精子发生的过程中,如果第一次减数分裂时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不分 离现象, 而第二次减数分裂正常进行,那么其可形成A. 一个异常性细胞B. 两个异常性细胞C . 三个异常性细胞D . 四个异常性细胞E . 正常的性细胞18 . 染色体不别离A. 只是指姐妹染色单体不别离B. 只是指同源染色体不别离C
26、. 只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D . 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E . 是指姐妹染色单体或同源染色体不别离19 . 一条染色体断裂后,断片未能与断端重接,结果造成A. 缺失B. 易位C. 倒位D . 重复E. 插入20 . 假设某人核型为 46, XX ,del (1)( pter > q21 :) 那么说明在其体内的染色 体发生了A.缺失B?倒位C?易位D ?插入E.重复二) X 型选择题1. 染色体畸变发生的原因包括A.物理因素 B.化学因素C.生物因素D .遗传因素E.母亲年龄2. 染色体发生结构畸变的根底是A. 染色体断裂B. 染色体丧失C. 染色体断裂后的异常重接D. SCEE .染色
27、体异常复制3. 染色体数目畸变的类型有A. 二倍体B. 亚二倍体4. 染色体结构畸变的类型有A. 缺失B. 重复C. 超二倍体 D. 三倍体E. 四倍体C. SCED.倒位E.易位5. 染色体发生整倍性数目改变的原因包括A. 核内复制 B. 染色体重复 C. 双雄受精色体重排D . 双雌受精E . 染6 . 染色体发生非整倍性数目改变的原因包括A. 染色体丧失B ?姐妹染色单体不别离C . 染色体插入D . 染色体缺失E . 同源染色体不别离7. 嵌合体发生的机理包括A. 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不别离B. 卵裂时姐妹染色单体不别离E. 卵裂时染色体丧失8. 当染色体的两个末端同时缺失时,有可能形成A
28、. 等臂染色体B. 双着丝粒染色体C. 环状染色体D. 衍生染色体 E. 倒位染色体9. 以下核型中哪项的书写是错误的A . 46 , XX , t(4 ; 6)(q35 ; q21) B . 46 , XX ,in v(2)(pter p21:q31 qter)C. 46 , XX, del(5)(qter q21:) D. 46 , XY, t(4 , 6)(q35 , q21)E. 46, XY/47 , XXY10. 罗伯逊易位常发生在以下哪组的染色体之间A. D/D B. D/G C. D/E D. G/F E. G/G11. 等臂染色体的形成原因包括A . 染色体缺失B . 着丝粒
29、纵裂 C . 着丝粒横裂D . 染色体插入B. 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不等交换D . 核内复制B. 同源染色体之间 E . 受精卵的卵裂过程C . 有丝分裂过程中E. 染色体易位A. 同源染色体发生不等交换12. 染色体重复发生的原因可为C . 染色体片段插入E. 双雌受精13. 染色体不别离可以发生在 A . 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D . 减数分裂过程中14 . 三倍体的形成机理可能是A. 双雌受精B. 双雄受精C. 染色体不别离C. 染色体丧失D. 核内有丝分裂 E. 核内复制15. 染色体数目异常形成的可能原因是A. 染色体断裂D. 染色体不别离B. 染色体倒位E.染色体复制5. Down 综合征
30、是A. 体病单基因病B.多基因病C.染色体病D.线粒E. 体细胞病人类染色体一 A 型选择题1 . 真核细胞中染色体主要是由 成。A. DNA 和 RNAB. DNA 和组蛋白质C. RNA 和蛋白质D . 核酸和非组蛋白质E. 组蛋白和非组蛋白2.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A. 同一物质在细胞的不同时期的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B. 不同物质在细胞的不同时期的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C. 同一物质在细胞的同一时期的不同表现D . 不同物质在细胞的同一时期的不同表现E . 两者的组成和结构完全不同3. 异染色质是间期细胞核中A. 螺旋化程度高,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B. 螺旋化程度低,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C. 螺旋化程
31、度高,无转录活性的染色质D ?螺旋化程度低 , 无转录活性的染色质E. 以上都不是4 ?常染色质是间期细胞核中A ?螺旋化程度高,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B. 螺旋化程度低,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C. 螺旋化程度高,无转录活性的染色质D ?螺旋化程度低 , 无转录活性的染色质E. 螺旋化程度低,很少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5 ?经检测发现,某个体的细胞核中有2 个 X 小体,说明该个体一个体细胞中有 X染色体。A ? 1 B ? 2 C. 3 D ? 4 E ? 56 ?根据 ISCN , 人类 C 组染色体数目为A ? 7对B ? 6对C ? 7对+X染色体 D. 6对+X染色体E ?以上都不是7 ?细胞增
32、殖周期是A ?从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B ?从一次细胞分裂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C ?从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开始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D ?从一次细胞分裂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开始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E ?从一次细胞分裂开始,到细胞分裂结束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相同点是A. 离D . 都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不变C. 都有 DNA 复制E.都有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B . 都有同源染色体的分A. 减数分裂前B.9. 生殖细胞发生过程中单分体出现在D. 数分裂后期 nE.减数分裂中期
33、 n减数分裂末期 IC. 减数分裂后期 ID.双线期E.终变期A. 细线期B. 偶线期C . 粗线期10 . 生殖细胞发生过程中四分体出现在减数分裂前期I的E.终变期A. 细线期 B . 偶线期 C. 粗线期 D. 双线期12.按照 ISCN 的标准系统, 1号染色体 ,短臂,3区,1带第 3亚带应表示为11. 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减数分裂前期I 的A . 1p31.3 B . 1q31.3 C . 1p3.13 D . 1q3.13E. 1p31313 . DNA 的复制发生在细胞周期的A.分裂前期B .分裂中期C .分裂后期D.分裂末期E.间期14 . 某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为 2n=6
34、条,如果不考虑交换,它可能形成的正常生殖细胞类 型是D . 8 种 E . 10 种15 . 仅在某些细胞类型或特殊的发育阶段呈现凝缩状态的染色质称为A. 结构异染色质C. 常染色质B. 兼性 异染色D . X 染色质E. Y 染色质16 . 人类染色体数目 2n=46 条,如果不考虑交换 , 那么人类可形成的正常生殖细胞的类型有A . 246B . 223 C . 232D. 462 E . 23 4同,称为A. 染色单体 B . 染色体 C. 姐妹染色单体18 . 染色体的端粒区为D . 非姐妹染色单体E. 同源染色体D . 兼性异染色质 E. 以上都不是A. 染色质 B . 染色体 C
35、. 结构异染色质19 . 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发生在A.前期IB.中期IC .后期ID .中期HE .后期n20 . 生殖细胞发生过程中四分体出现于前期I 的A. 细线期B . 偶线期C . 粗线期 D . 双线期 E . 终变期二 X 型选择题1. 染色体 C 显带可使以下部位深染A.着丝粒B.次溢痕C.长臂D . Y染色体长臂远端E.短臂2. 染色体多态性部位常见于A . X 染色体长臂B . Y 染色体长臂C . 1、 9、16 号染色体次溢痕D.端粒 E . 随体及随体柄部次溢痕区C. 次级卵母细胞A. 精原细胞3.D . 次级精母细胞B. 卵原细下胞列人类细胞中哪些
36、具有 23 条染色体 E . 卵细胞4 . X 染色体的失活发生在A. 细胞分裂中期D. 胚胎发育早期B . 细胞分裂后期E . 胚胎发育后期C. 胚胎发育的第 16 天5. 染色体多态性可作为较稳定的、显微镜下可见的遗传标志用于D . 基因诊断E. 异常染色体的来源6. 染色体多态性的常见部位包括A. Y 长臂结构异染色质区B. D组、G组染色体的随体及随体柄部次缢痕区C. X 染色体末端D . 第 1、 9 和 16 号染色体次缢痕D . 非组蛋白7. 染色体的次溢痕包括A. 着丝粒部位B . 随体柄部位D . 短臂的缩窄部位E. 端粒部位&结构异染色质包括以下几个部位A. 着丝粒
37、区B . 端粒区D . Y 染色体长臂远端 2/3 区段E . X 染色质9. 真核细胞染色体的化学组成是A . RNAB. 糖蛋白C. 组蛋白E . DNAE. 着丝粒C. 长臂的缩窄部位C. 次溢痕区D .常染色质A. 染色体 B . 结构异染色质E . 真染色10 . 染色体的端粒区为C. 兼性异染色质四、判断题,但正常染色体(V) 1、中间缺失杂合体的一对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可以联会上多余的区段形成缺失环。(V) 2、臂内倒位杂合体在减数分裂联会时,如果倒位环内发生了一个交换,那么在后期 I 就会出现桥和断片。(X) 3、罗伯逊易位可使染色体数目增加。(X) 4、多单倍体是从多倍体物种产
38、生的单倍体, n=x 。(X) 5、Muller-5品系的果蝇X染色体上有棒眼基因B和杏色眼基因 Wa,此夕卜,X 染色体上还有一些易位,可以抑制 Muller-5的X染色体与野生型X染色体的重组。(X) 6. 一个成熟的卵细胞中有 36条染色体,其中 18 条一定是来自父本。(V) 7、普通小麦(2n=6x=42)中能别离出亚倍体品系,而玉米(2n=2x=20)却 不能。V(X) 8、倒位杂合体倒位圈内连锁基因的重组率下降,是倒位抑制了交换的发 生。 X(X) 9、同源四倍体 AAAa 产生了 aa 型配子,说明 a 基因所在染色体的两条姊 妹染 色单 X 体在细胞分裂时分到同一极。 X(X
39、) 10、一个显性三体杂合体与隐性双体杂交,后代呈现 1:1 的显隐性别离。 说明 该三体是复式三体,并且该基因距离着丝点较远。 X(X) 11、倒位杂合体因倒位圈内发生交换在减数分裂后期I 会出现染色体桥。 X(X) 12、易位是由于非姊妹染色体片段转移的结果 °X(X) 13、易位是由于同源染色体间发生了染色体片段转移的结果°X五、简答题1、 为什么自然界中植物多倍体很常见,而动物多倍体少见?5分2、 设一个细胞2n=8,第一次减数分裂是正常的,第二次减数分裂时,在两个子细胞的一个细胞中发生一对姊妹染色单体的不别离,问四个配子中各有 多 少条染色体?,甲是易位杂合体,乙
40、也是易位杂合体,cd hg . cdef . ba /ef . gh3、假设某植物种只有两对染色体如下所示:甲:ab. cd ef. cd 乙:ab.ef. gh /ab . gh图示甲X乙的Fi在减数分裂时的联会形式,并写出各种联会形式的比例:GmabedabghabedabfedcghefghdcfeefghFi:abcdabghabcdabfeefghefghdcghabedabedefgh efghd a b ea b feabfeabghdeghdcfeeI ea b f|jfcdabglhIIpgcd1 h正常二价体联会:十字型联会=1 : 34、有一玉米植株,它的一条第9染色体有
41、缺失,另一条第9染色体正常, 这植 株对第9染色体上决定糊粉层颜色的基因是杂合的,缺失的染色体带有产生色素的显性基因C,而正常的染色体带有无色隐性等位基因 e,含有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 能成活。如以这样一种杂合体玉米植株作为父本,以ee植株作 为母本,在杂交后代中,有10 %1 勺有色籽粒出现。你如何解释这种结果?解:由于在20%勺小抱子母细胞里发生了缺失染色体和正常染色体之间的交换,结果使每一对姊妹染色体单体都各有一条缺失的染色单体(交换是在C基因以外发生的)。5、在玉米中,蜡质基因和淡绿色基因在正常情况下是连锁的,然而发现在 某一品种中,这两个基因是独立分配的。(1)种染色体畸变来解释这个结
42、果的效应你认为可以用那一?那一种染色体畸变将产生相反,即干扰基因之间预期的独立分配?解:( 1)易位2易位6有一个三倍体,它的染色体数是 3n=33。假定减数分裂时,或形成三价体,其中两条分向一极,一条分向另一极,或形成二价体与一价体,二价体分离正常,一价体随机地分向一极,问可产生多少可育的配子?102同源三倍体是高度不育的。得到平衡配子2n和n的时机仅为,问这数值是怎么求得的?又如假定只有平衡的配子是有受精功能的,且假定受精过程是随机的,问得到不平衡合子un bala need zygotes 的时机是多少?解:对于每一个同源组来说,不管是形成三价体还是形成二价体与一价体,结果都是两条染色体
43、分到一极,一条染色体分到另一极,比例各占1/2,即1/22+1/2 1 。只有n个同源组的两个染色体或一个染色体都进入同一个子细胞,这样的配子才是平衡可育的。根据概率的乘法原理,形成2n配子的概率为1 ",形成n配子的概率也为1 ",因此得到平衡配子2n和n的# xn r 八亠“ 勺 I12 1n-iC"厂得到不平衡合子2n n或n 2n 的时机为:2.8、有一种四倍体植物,它的两个植株的基因型是a AAAa bAaaa。假定1 A基因在着丝粒附近,2各个染色体形成的姊妹染色单体各移向一极。问每个植株产生的各种双倍体配子比例如何响。当解:基因位点离着丝粒的远近,对
44、同源四倍体的等位基因的别离有很大影基因位点离着丝粒较近,以至基因位点与着丝粒之间不能发生非姊妹染色单体交换时,那么该基因位点的等位基因就表现为染色体别离。假定同源四倍休的基因型是 AAAa,A a位点距着丝粒很近,其间不能发生非 姊妹染色单体交换。在减数第一分裂时有三种别离方式,不管哪种别离方 式都是减数别离,所产生的二分子在减数第二分裂时都是均衡别离。结果AAAa基因型最后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为 AA : Aa = 12 : 12 = 1: 1,不可能产生aa基因型的配子图。9、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在哪里?从遗传学角度来看,这两种分裂各有什么意义?那么,无性生殖会发生别离吗?试加说明。答
45、: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列于下表: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发生在所有正在生长着的组织中从合子阶段开始,继续到个体的整 个生活周期无联会,无交叉和互换使姊妹染色体别离的均等分裂每个周期产生两个子细胞,产物的 遗传成分相同子细胞的染色体数与母细胞相同只发生在有性繁殖组织中咼等生物限于成熟个体;许多澡类和 真菌发生在合子阶段有联会,可以有交叉和互换后期1是同源染色体别离的减数分 裂; 后期II是姊妹染色单体别离的均等分裂 产生四个细胞产物配子或抱子产物的遗传成分不同,是父本和母本染色体的不同组合为母细胞的一半有丝分裂的遗传意义:首先:核内每个染色体,准确地复制分裂为二,为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在遗 传组成 上与
46、母细胞完全一样提供了根底。其次,复制的各对染色体有规那么而均 匀地分配到两个 子细胞的核中从而使两个子细胞与母细胞具有同样质量和数量 的染色体。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首先,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四个子细胞,发育为雌性细胞或雄性细胞,各具有半数的染色体n雌雄性细胞受精结合为合子,受精卵合子,又恢复为全数的染色体2n。保证了亲代与子代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为后代的正常发育和性状遗传提供了物 质根底,保证了物种相对的稳定性。其次,各对染色体中的两个成员在后期I分向两极是随机的,即一对染色体的别离与任何另一对染体的别离不发生关联,各个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均可能自由组合在一个子细胞里,n对染色体,就可能有2n种自由
47、组合方式。例如,水稻n = 12,其非同源染色体别离时的可能组合数为212 = 4096。各 个子细胞之间在染色体组成上将可能出现多种多样的组合。此外,同源染色体的非妹妹染色单体之间还可能出现各种方式的交换,这就更增加了这种差异的复杂性。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根底。10、 水稻的正常的抱子体组织,染色体数目是12对,问以下各组织的染色 体数目 是多少?1胚乳;2花粉管的管核;3胚囊;4叶;5根端;6种子的胚;7颖片;答;136 ;212 ; 3 12*8; 424 ;524 ; 6 24;724 ;11、用基因型Aabb的玉米花粉给基因型 AaBb的玉米雌花授粉,你预期下一代胚 乳的基因
48、型是什么类型,比例如何?雌配子极核雄配子AbabABAABBAAABBbAAaBBbAbAAbbAAAbbbAAabbbaBaaBBAaaBBbaaaBBbabaabbAaabbbaaabbb即下一代胚乳有八种基因型,且比例相等12、某生物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一对染色体是中间着丝粒,另一对是端部着丝粒,以模式图方式画出:(1)第一次减数分裂的中期图。(2) 第二次减数分裂的中期图13、蚕豆的体细胞是12个染色体,也就是6对同源染色体(6个来自父 本,6个来 自母本)。一个学生说,在减数分裂时,只有 1/4的配子,它们的6个染色体完全来自父 本或母本,你认为他的答复对吗?答:不对。因为在减数分裂时
49、,来自父本或母本的某一条染色体进入某个配子的概率是1/2,那么6个完全来自父本或母本的染色体同时进入一个配子的概率应为(1/2)6 =1/64。14、在玉米中:(1) 5个小抱子母细胞能产生多少配子?(2) 5个大抱子母细胞能产生多少配子?(3) 5个花粉细胞能产生多少配子?(4) 5个胚囊能产生多少配子?答:(1) 5个小抱子母细胞能产生20个配子;(2) 5个大抱子母细胞能产生5个配子;(3) 5个花粉细胞能产生5个配子;(4) 5个胚囊能产生5个配子;15、马的二倍体染色体数是64,驴的二倍体染色体数是62。(1) 马和驴的杂种染色体数是多少?(2) 如果马和驴之间在减数分裂时很少或没有
50、配对,你是否能说明马-驴杂种是可育还是不育?答:(1)马和驴的杂种染色体数是63。(2)如果马和驴之间在减数分裂时很少或没有配对,那么马-驴杂种是不育的。16、 在玉米中,与糊粉层着色有关的基因很多,其中三对是Aa ,1i,和Pr pr。 要糊粉层着色,除其他有关基因必须存在外,还必须有A基因存在,而且不能有I基因 存在。如有Pr存在,糊粉层紫色。如果基因型是 prpr,糊粉层是红色。假使在一个隔 离的玉米试验区中,基因型Aaprprll的种子种在偶数行,基因型aaPrprii的种子种在奇 数行。植株长起来时,允许天然授粉,问在偶数行生长的植株上的果穗的糊粉层颜色怎 样?在奇数行上又怎样?(糊
51、 粉层是胚乳一部份,所以是3n )。中,其17、兔子的卵没有受精,经过刺激,发育成兔子。在这种孤雌生殖的兔子 中某些兔子对有些基因是杂合的。你怎样解释? 提示:极体受精。 答:动物孤雌生殖 的类型有一种是:雌性二倍体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单倍体 卵和极核,卵和极核融合形成二 倍体卵,再发育成二倍体个体。例如, AaBb 通 过减数分裂可产生 AB、Ab、aB、ab 四 种卵和极核 ,AB 卵和 AB 极核来自同一 个次级卵母细胞 ,二者融合形成 AABB 卵,这 是纯合的。如果是AB卵和aB极 核融合,那么个体对A位点是杂合的。如果是 AB卵和 Ab极核融合,那么个体对B位点是杂合的。如果是 Ab卵
52、和aB极核融合,那么个体对 A位 点和 B 位点都是杂 合的。可能是第二极体与卵细胞结合,有些基因才有可能是杂合的。18、植物的 10 个花粉母细胞可以形成:多少花粉粒 ?多少精核 ?多少管核 ?又 10个卵母细胞可以形成:多少胚囊 ?多少卵细胞 ?多少极核 ?多少助细胞 ?多少反 足 细胞?解:可以形成: 40 个花粉粒, 80 个精核,40 个管核;10 个卵母细胞可以形成: 10个胚囊, 10 个卵细胞, 20个极核, 20 个助细胞, 30个反足细胞。19、玉米体细胞里有 10 对染色体,写出以下各组织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叶根胚乳胚囊母细胞胚卵细胞反足细胞8花药壁 9 花粉管核解:1叶
53、:20条;根:20条;3胚乳:30条;胚囊母细胞:20条;胚:20条;卵细胞:10条;7反足细胞:10条;8花药壁:20 条; 9花粉管核: 10 条20、假定一个杂种细胞里含有3对染色体,其中A、B、C来自父本、A、B' 、 C 来自母本 。通过减数分裂能形成几种配子?写出各种配子的染色体组成。如果形成的是雌配子 ,那么只形成一种配子 ABC 或 A B 或 A B 或 A B' C 或 AB' 或 A' B C 或 AB C ' 或 A' B' ; C如果形成的是雄配子,那么可以形成两种配子 ABC和A B'或'A B' Cffi A B C '或A' B 和A B' C'或AB C或和A B C2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在遗传学上各有什么意义 ? 1保证了亲代与子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双亲性母细胞2n经过减数分裂产生性细胞n,实现了染色体数目的减半;雌雄性细胞融合产生的合子 及其所发育形成的后代个体 就具有该物 种固有的染色体数目 2n ,保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子代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五年级下册科学文化交流活动计划
- 医疗机构防护安全培训计划
- 抵押车辆贷款合同9篇
- 厨房厨师长劳动合同7篇
- 学年度综合管理岗位个人工作计划
- 婚内房产约定协议书
- 大二新学期学习计划及目标
- 专利权质押合同(一)10篇
- GB/T 45555-2025香猪
- 械减摇装置定做合同8篇
- 通信工程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 某工程主体结构拆改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2025国际护士节护士压力与情绪管理讲座课件
- 2025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中考一模地理试题(含答案)
- 10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0个必考点】(必考点分类集训)(人教版2024)
- 档案管理员工作
- 各地低空经济政策汇编-2025-03-智能网联
- 1000道二年级数学口算练习题
- 作文纸(网格600字A4)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DB23∕T 440-1996 柞蚕生产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