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林栽培学自学考试大纲_第1页
经济林栽培学自学考试大纲_第2页
经济林栽培学自学考试大纲_第3页
经济林栽培学自学考试大纲_第4页
经济林栽培学自学考试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经济林栽培学(9235)自学考试大纲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性质和特点经济林是我国的五大林种之一。经济林栽培学是研究经济林培育的理论与技术的科学,是林学专业的专业课。本课程的主要特点是:既与造林学和果树学有些相同或相似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又不同于这两门课程,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涉及种类多,产品千差万别,栽培技术多样。(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了解我国丰富的经济林资源,了解经济林在我国林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我国经济林生产的发展趋势,掌握经济林生长发育的基本理论和栽培技术。(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林学专业的专业课,植物学、树木学、植物生理学、农业气象学、土壤肥料学、生态学等是其专业基

2、础课程,只有学好这些专业基础课,才能学好本课程。林木种苗学和造林学这两门专业课也与本课程联系密切。其中林木种苗学为本课程提供种苗培育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应作为本课程的先修课程。经济林栽培学与造林学的区别是对象不同,造林学的主要对象是用材林,经济林栽培学的主要对象是经济林,二者在栽培及经营管理的方法上也不太一样。学习本课程应具备植物学基础、植物(尤其是树木)分类、植物生理、农业气象、土壤肥料、生态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本课程的重点是:经济林木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栽培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技术;主要经济林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栽培管理技术。本课程的难点是:整形修剪的理论与技术。本课程的疑点是:品

3、种分类。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绪论(一)自学目的与要求1、重点:经济林的定义;经济林栽培学的任务。2、一般了解:经济林生产的意义、特点、成就;经济林发展前景。3、一般掌握:经济林栽培学的知识体系。14、熟练掌握:我国森林法对经济林的定义;经济林栽培学的概念及任务。(二)本章课程内容1、经济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2、我国经济林生产的特点3、建国以来经济林事业的成就4、经济林发展前景5、经济林栽培学的任务(三)考核知识点1、经济林的定义及经济林生产的重要意义2、经济林栽培学的概念及任务(四)考核要求1、经济林的定义及经济林生产的重要意义(1)识记:森林法中对经济林的定义。(2)领会:经济林生

4、产的重要意义。2、经济林栽培学的概念及任务(1)识记:经济林栽培学的概念。(2)领会:经济林栽培学的任务。第一章我国经济树木分类与分布(一)自学目的与要求1、重点:经济树木的分类体系;我国经济树木的分布概况。2、一般了解:各分布区的主要经济树木种类。3、一般掌握:各类别的主要经济树种。4、熟练掌握:各类经济树木的主要利用部分或产品;我国气候条件(主要是热量和水分)变化的基本规律;我国经济树木的分布概况。(二)本章课程内容第一节经济树木的分类1分类依据与方法2分类体系第二节经济树木的分布1 决定植物分布的内外因素2 我国经济树木的分布概况(三)考核知识点( 、经济树木的分类体系2、我国经济树木的

5、分布(四)考核要求( 、经济树木的分类体系( 1)识记:经济树木的类别;各类别的主要代表树种。( 2)领会:各类经济树木的主要利用部分或产品。2、我国经济树木的分布( 1)识记:决定植物分布的内外因素。( 2)领会:我国气候条件(主要是热量和水分)变化的基本规律;我国经济树木的分布概况、各大区的主要经济树木种类。第二章经济树木生长发育规律(一)自学目的与要求1、重点:经济树木的生命周期与年周期特点及其栽培管理措施。2、一般了解:树木生长的部位;控制和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有限结构生长和无限结构生长的区别。3、一般掌握:生长与落叶休眠;经济树木各器官生长发育的相关性。4、熟练掌握:生长、发育、生命

6、周期、年周期、物候、物候期、物候相、顶端优势等概念;经济树木个体发育各阶段(时期)的特点及其相对应的栽培措施;树木的主要物候期,以及各时期各器官的生长发育规律、栽培管理措施。(二)本章课程内容第一节植物生长和发育的概念1生长和发育的概念2树木生长的部位3 有限结构生长和无限结构生长第二节经济树木生长发育的分析第三节经济树木一生的生长发育4 经济树木生命周期概述5 经济树木生长发育期第四节经济树木一年中的生长发育6 年周期的概念7 物候概述8 根系生长期9 萌芽和展叶期10 新梢生长期11 花芽分化、开花和结实12 落叶期和休眠期13 各器官生长发育的相关性(三)考核知识点1 、植物生长和发育的

7、概念2、经济树木一生的生长发育规律3、经济树木一年中的生长发育规律(四)考核要求1、植物生长和发育的概念( 1)识记:生长和发育的概念;树木生长的部位。( 2)领会:控制和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有限结构生长和无限结构生长的区别。2、经济树木一生的生长发育规律( 1)识记:生命周期的概念;经济树木个体发育的五个时期。( 2)领会:树木个体发育阶段的不可超越性与不可逆性;各发育阶段(时期)的特点。( 3)简单应用:与各阶段生长发育特点相对应的栽培措施。3、经济树木一年中的生长发育规律( 1)识记:年周期、物候、物候期、物候相、顶端优势等概念;树木的主要物候期,以及各时期各器官的生长发育规律。( 2)

8、领会:生长与落叶休眠;经济树木各器官生长发育的相关性。( 3)简单应用:经济树木栽培管理措施与年生长发育规律。第三章经济树木生长发育与环境(一)自学目的与要求1、重点:光、温度、水分、土壤和地貌等与经济树木分布及生长发育的关系。2、一般了解:生境因子对经济树木作用的一般规律;我国的水分状况与经济树木的分布;我国的土壤地带性分布。3、一般掌握:阳性树种、阴性树种、中性树种、光周期现象、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间性植物、温度的三个基点、生物学零度、积温、有效积温、节律性变温、土壤肥力等概念。4、熟练掌握:光能的充分利用;温度与经济树木分布及生长发育的关系;土壤结构、水分、温度、酸碱度与经济树木生

9、长的关系;影响经济树木的主要地貌因子及其作用机理。(二)本章课程内容第一节环境与经济树木的关系1 经济树木生长与环境的关系2 生境对经济树木的作用3 经济树木对生境的适应第二节经济树木与光4 光谱特性与经济树木的关系5 光照强度与经济树木的关系6 光照时间与经济树木的关系7 充分利用光能第三节经济树木与温度1 热量带与经济树木的分布2 温度对经济树木生长发育的影响3 极限温度对经济树木的危害第四节经济树木与水分4 我国水分状况与经济树木的分布5 水分与经济树木生长发育的关系第五节经济树木与大气1 氧和二氧化碳与经济树木的关系2 大气中的水汽与经济树木的关系3 风与经济树木的关系4 空气污染与经

10、济树木的关系第六节经济树木与土壤1 土壤肥力的概念2 土壤种类与经济树木的生长3 土壤结构与经济树木的生长4 土壤水分与经济树木的生长5 土壤空气与经济树木的生长6 土壤温度与经济树木的生长7 土壤酸碱度与经济树木的生长第七节经济树木与地貌(三)考核知识点( 、环境与经济树木相互关系的一般规律2、光、温度、水分、大气、土壤及地貌等主要环境因子与经济树木的关系(四)考核要求( 、环境与经济树木相互关系的一般规律( 1)识记:生境因子对经济树木的影响。( 2)领会:生境因子对经济树木作用的一般规律。2、光与经济树木的关系( 1)识记:阳性树种、阴性树种、中性树种、光周期现象、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

11、、中间性植物等概念;光因子通过光谱特性、光照强度、光照时间三方面作用于树木。( 2)简单应用:如何根据树木对光因子的需求科学地进行经济林生产;如何充分利用光能。3、温度与经济树木( 1)识记:温度的三个基点;生物学零度;积温;有效积温;节律性变温。( 2)领会:热量带与经济树木分布的关系;温度对经济树木树种发育的影响;极限温度对经济树木的危害。( 3)简单应用:减免高、低温对树木危害的主要途径。4、水分与经济树木( 1)识记:水分与经济树木生长发育的关系( 2)领会:我国的水分状况与经济树木的分布5、大气与经济树木( 1)识记:部分抗污染能力强的经济树木。( 2)领会:风、空气污染及大气中的水

12、汽与经济树木的关系。6、土壤与经济树木( 1)识记:土壤肥力;我国的土壤地带性分布。( 2)领会:土壤结构、水分、温度、酸碱度与经济树木生长的关系。7、地貌与经济树木( 1)识记:影响经济树木的主要地貌因子。( 2)领会:地貌对经济树木影响的机理。第四章选育良种本章不要求自学,也不考核。第五章苗圃本章不要求自学,也不考核。第六章经济林的营造(一)自学目的与要求1、重点:适地适树;林地整地与水土保持;栽培与抚育管理。2、一般了解:林业区划与林地类型;3、一般掌握:林地条件类型划分;4、熟练掌握:适地适树的概念、意义、标准、途径;林地整地及水土保持的意义及方法措施;栽培与抚育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技术(

13、二)本章课程内容第一节林业区划与林地种类1 林业区划2 林地种类第二节适地适树1 适地适树的概念与意义2 适地适树的标准3 适地适树的途径第三节立地条件类型的划分及应用1 划分立地条件类型的意义2 划分立地条件类型的依据第四节林地整地1 目的与任务2 整地的方法3 林地水土保持第五节栽培技术4 选用良种5 栽植密度6 栽植季节7 栽植方法8 营造混交林第六节抚育管理9 林地间种10 各生长时期的抚育管理(三)考核知识点1 、适地适树2、立地条件类型划分3、林地整地及水土保持4、栽培技术5、抚育管理(四)考核要求( 、适地适树( 1)识记:适地适树的概念。( 2)领会:适地适树的意义、标准、途径

14、。2、立地条件类型划分( 1)识记:立地条件类型的概念。( 2)领会:立地条件类型划分的意义及划分依据。3、林地整地及水土保持( 1)识记:整地的方法。( 2)领会:造林整地的目的意义;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林地水土保持技术措施总的原则。( 3)简单应用:林地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4、栽培技术( 1)识记:密度;矮化的优点及矮化的途径。( 2)领会:良种的标准;良种选用的要求、原则;合理密植的意义;确定栽植密度的原则;矮化密植;适宜的栽植季节;混交树种选择及混交方式;( 3)简单应用:栽植方法技术;授粉树配植技术。5、经济林的抚育管理( 1)识记:施肥的常用方法、时期。( 2)综合应用:抚育管理措

15、施。第七章整形修剪(一)自学目的与要求1、重点:整形修剪的原理、原则;主要树形;整形修剪的方法。2、一般了解:整形修剪的概念、作用。3、一般掌握:整形修剪的原理、原则;主要树形的树体结构。4、熟练掌握:整形修剪的时期、方法、步骤。(二)本章课程内容第一节整形与修剪的作用第二节整形修剪的生物学原理第三节整形修剪的原则和方法1 整形修剪的原则和树体结构分析2 整形修剪的时期和方法、步骤(三)考核知识点1 、整形修剪的概念及作用2、整形修剪的原理3、整形修剪的原则4、树体结构分析及主要树形5、整形修剪的时期和方法(四)考核要求1 、整形修剪的概念及作用( 1)识记:整形与修剪的概念。( 2)领会:整

16、形修剪的作用;整形修剪必须与土肥水管理相结合。2、整形修剪的原理( 1)领会:整形修剪的一般原理;整形修剪的经济林木生长、结果及树体营养物质分配和运转的影响。3、整形修剪的原则( 1)领会:整形修剪的原则。4、树体结构分析及主要树形( 1)识记:树体结构各部分的名称;主要树形名称。( 2)领会:主要树形的树体结构。( 3)简单应用:树体结构各部分的配置;主要树形的整形。5、整形修剪的时期和方法( 1)识记:修剪的时期;常用修剪方法。( 2)领会:不同时期、不同修剪方法的修剪反应;整形修剪的步骤。( 3)综合应用:修剪方法的综合应用。第八章油茶栽培(一)自学目的与要求1、重点:生物学特性;栽培管

17、理技术。2、一般了解:油茶的栽培利用价值。3、一般掌握:油茶的栽培分布;油茶的种类与品种。- 11 -4、熟练掌握:油茶的生物学特性;油茶栽培、抚育管理及采收的技术要点。(二)本章课程内容第一节栽培意义第二节种类与品种第三节生物学特性1 生长结果特性2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第四节栽培技术特点1 苗木培育2栽培技术特点第五节抚育管理2 各阶段的抚育管理第六节采收(三)考核知识点1、油茶的栽培分布2、油茶的种类与品种3、油茶的生物学特性4、油茶的栽培技术要点5、油茶的抚育管理技术要点6、油茶的采收(四)考核要求1、油茶的栽培分布(1)识记:油茶的栽培分布范围。2、油茶的种类与品种(1)识记:油茶的主要

18、栽培种及其分布情况;普通油茶的品种划分及主要优良品种。3、油茶的生物学特性(1)识记:油茶的生长结果特性;油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4、油茶的栽培技术要点(1)简单应用:油茶的实生苗、扦插苗和嫁接苗培育技术要点;油茶栽植技术要点。5、油茶的抚育管理技术要点(1)简单应用:油茶各发育阶段的抚育管理技术要点。6、油茶的采收(1)识记:油茶果实成熟的特征;普通油茶三个品种群的果实成熟期。(2)领会:油茶果实成熟的规律。3)综合应用:油茶栽培管理综合技术第九章油橄榄栽培本章不要求自学,也不考核。第十章核桃、薄壳山核桃、薄壳薄壳山核桃栽培第一节核桃栽培(一)自学目的与要求1、重点:生物学特性;栽培管理技术。

19、2、一般了解:核桃栽培的意义;核桃的栽培分布。3、一般掌握:核桃的种类与品种。4、熟练掌握:核桃的生物学特性;核桃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二)本节课程内容1、栽培意义2、种类和品种3、生物学特性(1)生长结果特性(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4、栽培技术特点(1)苗木培育(2)栽培技术特点5、采收(三)考核知识点1、核桃的种类与品种2、核桃的生物学特性3、栽培管理技术(四)考核要求1、核桃的种类与品种(1)识记:核桃的主要栽培种;核桃的品种分类及主要优良品种。2、核桃的生物学特性(1)识记:雌雄异熟性(2)领会:核桃的生长结果习性;对环境条件的要求。3、核桃的栽培管理技术(1)简单应用:苗木培育、造林、

20、防寒、施肥、灌溉、整形修剪及采收等的技术要(2)综合应用:核桃栽培管理综合技术。第二节山核桃栽培(一)自学目的与要求1、重点:生物学特性;栽培管理技术。2、一般了解:山核桃的栽培意义。3、一般掌握:山核桃的种类。4、熟练掌握:山核桃的生物学特性;山核桃栽培管理及采收的技术要点。(二)本节课程内容1、栽培意义2、种类及形态特征3、生物学特性4、栽培技术特点5、采收(三)考核知识点1、山核桃的种类2、山核桃的生物学特性3、山核桃的栽培管理技术(四)考核要求1、山核桃的种类(1)识记:山核桃的主要栽培种。2、山核桃的生物学特性(1)领会:山核桃的生长发育年周期;生长与结果习性;对环境条件的要求。3、

21、山核桃的栽培管理技术(1)简单应用:育苗、栽植、抚育管理及采收技术要点。第三节薄壳山核桃栽培(一)自学目的与要求1、重点:生物学特性;栽培管理技术。2、一般了解:薄壳山核桃的栽培意义。3、一般掌握:薄壳山核桃的种类和品种。4、熟练掌握:薄壳山核桃的生物学特性;薄壳山核桃栽培管理及采收的技术要点。(二)本节课程内容1、栽培意义2、种类和品种3、生物学特性4、栽培技术特点5、抚育管理6、采收(三)考核知识点1 、薄壳山核桃的生物学特性2、薄壳山核桃的栽培管理技术(四)考核要求2 、薄壳山核桃的生物学特性(1)领会:薄壳山核桃的生长发育年周期;生长与结果习性;对环境条件的要求。2、薄壳山核桃的栽培管

22、理技术(1)简单应用:育苗、栽植、抚育管理及采收技术要点。第十一章香榧栽培(一)自学目的与要求1、重点:生物学特性;栽培管理技术。2、一般了解:香榧的栽培意义。3、一般掌握:香榧的种类和品种。4、熟练掌握:香榧的生物学特性;香榧栽培管理的技术要点。(二)本章课程内容第一节栽培意义第二节种类与品种第三节生物学特性第四节栽培技术特点第五节抚育管理(三)考核知识点1、香榧的种类2、香榧的生物学特性3、香榧的栽培管理技术(四)考核要求1、香榧的种类(1)识记:香榧的主要栽培种。2、香榧的生物学特性(1)识记:香榧生长发育的一般特点(2)领会:香榧各器官生长发育的特性;落花落果的一般规律;生长发育对气候

23、、地形地势及土壤的要求。3、香榧的栽培管理技术(1)简单意应用:香榧苗木培育、栽植及抚育管理技术要点。第十二章油桐栽培(一)自学目的与要求1、重点:生物学特性;栽培管理技术。2、一般了解:油桐的栽培利用价值。3、一般掌握:油桐的分布与栽培区划;油桐的种类与品种。4、熟练掌握:油桐的生物学特性;油桐造林、成林抚育及采收的技术要点。(二)本章课程内容第一节栽培意义第二节种类与品种第三节生物学特性1 生长结果特性2 生长发育规律3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第四节造林技术特点第五节成林抚育第六节采收(三)考核知识点1 、油桐的种类与品种2、油桐的生物学特性3、油桐对环境条件的要求4、油桐的造林及成林抚育管理5

24、、油桐的采收(四)考核要求1 、油桐的种类与品种( 1)识记:油桐的主要栽培种及其分布情况;油桐的品种划分及主要优良品种。2、油桐的生物学特性( 1)识记:油桐的生长结果特性;油桐的生长发育规律。3、油桐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识记:油桐的分布( 2)领会:油桐各级分布区的自然条件。( 3)简单应用:油桐的栽培区划。4、油桐的造林及成林抚育管理( 1)简单应用:造林技术要点;成林抚育管理技术要点。5、油桐的采收( 1)识记:油桐果实成熟规律。( 2)简单应用:油桐果实采收技术。( 3)综合应用:油桐栽培管理综合技术。第十三章乌桕栽培(一)自学目的与要求1、重点:生物学特性;栽培管理技术。2、一

25、般了解:乌桕的栽培利用价值。3、一般掌握:乌桕的栽培分布;乌桕的种类与品种。4、熟练掌握:乌桕的生物学特性;乌桕栽培、抚育及采收的技术要点。(二)本章课程内容第一节栽培意义第二节种类与品种第三节生物学特性1 生长发育特性2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第四节栽培技术特点第五节抚育管理第六节采收(三)考核知识点1、乌桕的种类与品种2、乌桕的生物学特性3、乌桕对环境条件的要求4、乌桕的栽培及抚育管理技术5、乌桕的采收(四)考核要求1 、乌桕的种类与品种( 1)识记:乌桕的两栽培变种;乌桕的主要优良品种。2、乌桕的生物学特性( 1)识记:乌桕的生长发育特性。3、乌桕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识记:乌桕的分布及栽培

26、区( 2)领会:乌桕对气候、土壤、地形地势等环境条件的要求。4、乌桕的栽培及抚育管理技术( 1)简单应用:苗木培育、造林及抚育管理技术要点。5、乌桕的采收( 1)识记:乌桕果实成熟的特征与规律。( 2)简单应用:乌桕果实采收技术。第十四章芳香油料树种的栽培本章不要求自学,也不考核。第十五章板栗栽培(一)自学目的与要求1、重点:生物学特性;栽培管理技术。2、一般了解:板栗的栽培利用价值;中国板栗生产概况及其在世界板栗生产中的地3、一般掌握:板栗的栽培分布;板栗的种类与品种。4、熟练掌握:板栗的生物学特性;板栗栽培、抚育及采收与贮藏的技术要点。(二)本章课程内容第一节栽培意义第二节种类与品种第三节

27、生物学特性1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2 生长发育特性第四节栽培技术特点第五节抚育管理第六节采收与贮藏(三)考核知识点1 、板栗的种类与品种2、板栗的生物学特性3、板栗对环境条件的要求4、板栗的栽培及抚育管理技术5、板栗的采收与贮藏技术(四)考核要求1 、板栗的种类与品种( 1)识记:板栗的主要栽培种;板栗的主要优良品种。2、板栗的生物学特性( 1)识记:板栗的生长发育特性。3、板栗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识记:我国板栗的分布范围及经济栽培区( 2)领会:板栗对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的要求。4、板栗的栽培及抚育管理技术( 1)简单应用:苗木培育、栽植及抚育管理技术要点。5、板栗的采收与贮藏( 1)识记:

28、板栗果实成熟的特征与规律。( 2)简单应用:板栗果实采收与贮藏技术。( 3)综合应用:板栗栽培管理综合技术。第十六章柿、枣栽培第一节柿树栽培(一)自学目的与要求1、重点:生物学特性;栽培管理技术。2、一般了解:柿树栽培的经济价值;柿树的栽培分布。3、一般掌握:柿树的种类与品种。4、熟练掌握:柿树的生物学特性;柿树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二)本节课程内容1 、栽培的经济价值2、种类与品种3、生物学特性4、栽培技术特点5、抚育管理6、采收(三)考核知识点1 、柿树的种类与品种2、柿树的生物学特性3、栽培及抚育管理技术(四)考核要求1 、柿树的种类与品种( 1)识记:柿树的主要栽培种;柿树的品种分类及

29、主要优良品种。2、柿树的生物学特性( 1)识记:柿树的生长特性、结果习性、物候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3、柿树的栽培及抚育管理技术( 1)简单应用:苗木繁殖、栽植、施肥、整形修剪等的技术要点。( 2)综合应用:柿树栽培管理综合技术。第二节枣树栽培(一)自学目的与要求1、重点:生物学特性;栽培管理技术。2、一般了解:枣树的栽培利用价值;枣树的栽培分布。3、一般掌握:枣树的种类与品种。4、熟练掌握:枣树的生物学特性;枣树栽培及抚育管理技术要点。(二)本节课程内容1、栽培意义2、种类与品种3、生物学特性4、栽培技术特点5、抚育管理6、采收(三)考核知识点1、枣树的种类与品种2、枣树的生物学特性3、枣树

30、的栽培及抚育管理技术(四)考核要求1、枣树的种类与品种(1)识记:枣树的主要栽培种;枣树的主要优良品种。2、枣树的生物学特性(1)识记:枣树的生长与结果习性;生长发育过程;物候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4、枣树的栽培及抚育管理技术(1)简单应用:繁殖、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及保花保果技术要点。(2)综合应用:枣树栽培管理综合技术。第十七章漆树栽培(一)自学目的与要求1、重点:生物学特性;栽培管理技术。2、一般了解:漆树的栽培意义;漆树的栽培分布。3、一般掌握:漆树的种类与品种类型。4、熟练掌握:漆树的生物学特性;漆树栽培管理及割漆的技术要点。(二)本章课程内容第一节栽培意义第二节种类与品种第三

31、节生物学特性第四节栽培技术特点第五节漆树管理与割漆(三)考核知识点1、漆树的种类与品种2、漆树的生物学特性3、漆树的栽培技术4、割漆技术(四)考核要求1、漆树的种类与品种21(1)识记:漆树的主要栽培种;漆树的两个品种群及主要优良品种。2、漆树的生物学特性(1)识记:漆树的生长特性;漆树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及其分布范围。3、漆树的栽培技术(1)简单应用:苗木培育、栽植技术要点。4、割漆技术(1)识记:割漆年龄;割漆季节。(2)简单应用:割漆方法。第十八章药用树种栽培本章不要求自学,也不考核。第十九章竹子栽培(一)自学目的与要求1、重点:生物学特性;栽培管理技术。2、一般了解:竹子栽培的意义;竹子的

32、种类与分布。3、一般掌握:竹子地下茎的三大类型;散生竹、丛生竹和混生竹等三大类型竹子的特征及代表竹种;我国的竹区划分及其自然特点。4、熟练掌握:竹子的生物学特性;竹子栽培、抚育管理及采伐的技术要点。(二)本章课程内容第一节栽培意义第二节种类和形态特征1 种类2 形态特征第三节生物学特性1 竹子的生长特性2竹区划分及其自然特点第四节栽培技术特点2 散生竹造林3 丛生竹造林4 混生竹造林第五节抚育管理第六节竹林采伐(三)考核知识点1、竹子的种类和形态特征2、竹子的生物学特性3、竹子的栽培与抚育管理技术4、竹林的采伐技术(四)考核要求1、竹子的种类和形态特征( 1)识记:竹子在全球的分布情况;竹子的

33、地下茎;散生竹、丛生竹和混生竹等三大类型竹子及代表种。( 2)领会:三大类型地下茎的形态及分生繁殖特点。2、竹子的生物学特性( 1)识记:散生竹、丛生竹和混生竹等三大类型竹子的生长特性。( 2)领会:我国的竹区划分及其自然特点3、竹子的栽培及抚育管理技术( 1)简单应用:三大类型竹子的造林技术;抚育管理技术。4、竹子的采伐技术( 1)识记:立竹度;年龄组成。( 2)领会:择伐的原则。( 3)简单应用:采伐方式、季节、年龄、采伐量和立竹度。( 3)综合应用:毛竹栽培管理综合技术。第二十章其它经济树种栽培本章不要求自学,也不考核。第二十一章紫胶、白蜡、五倍子寄主树种的栽培本章不要求自学,也不考核。

34、三、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一)编制本大纲的目的和作用本课程考试大纲是根据自学考试计划,结合自学考试特点而编写的。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本课程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本课程考试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内容以及深广度,规定了课程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选用或编写自学考试教材和辅导书的依据,也是自学、社会助学以及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二)本大纲与教材的关系本大纲与所选用教材的基本内容完全一致。教材知识内容只是大纲的扩展与发挥,故自学、助学、命题应以本大纲为依据,教材为范围。(三)自学教材经济林栽培学,中南林学院主编,1983年6月出版,中国林业出版社(四)自学要求与自学方法本大纲的课程

35、基本要求是依据专业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而确定的,明确了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应掌握的程度。知识点是课程内容的主体,因此,课程基本内容掌握程度、课程考核知识点是考试考核的主要内容。在自学要求中,对自学教材各章、节内容掌握的程度要求由低到高分为四个层次,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熟练掌握。为有效地指导个人自学与社会助学,本大纲对各章节指明了重点和难点。本课程为5学分,不含实验学分。自学方法:本课程在总论部分要求学生了解我国经济林的概况,掌握经济树木树种发育的一般规律,掌握经济树木生长发育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掌握经济林栽培管理的基本技术;在各论部分要求学生了解主要经济林树种的经济价值和分布概况,了解华中地区经济林的主要种类与品种,掌握主要经济林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并在此基础上熟练掌握其栽培管理技术。因此,自学者应紧紧围绕这些方面进行自学。同时,本课程理论性不是太强,但内容丰富而复杂,知识面广,实践性强,加之经济林树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