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工程毕业答辩模板_第1页
冶金工程毕业答辩模板_第2页
冶金工程毕业答辩模板_第3页
冶金工程毕业答辩模板_第4页
冶金工程毕业答辩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设计年产480万吨合格连铸坯转炉炼钢车间2009年6月13日答辩大纲答辩大纲1.钢铁厂设计概述2.设计方案的确定与论证3.物料平衡与热平衡计算4.车间生产能力的计算5.转炉炉型及氧枪喷头设计计算6.精炼设备的设计参数7.连铸部分设计计算8.转炉车间厂房的计算钢铁厂设计概述钢铁厂设计概述本项目为设计一个年产480万吨合格连铸坯的转炉炼钢车间 。主要产品是IF钢,板坯断面尺寸是210mm1900mm。目前,中国汽车年产量是961万辆,预计2030年将达到6000万辆,因此,汽车产业对IF钢的需求将来会急剧增加。设计的原则:1设备大型化;2前后单一匹配工序;3 适应新

2、钢种发展的要求;4 节能环保。 典型钢种典型钢种IF钢的工艺路线钢的工艺路线设计方案的确定与论证设计方案的确定与论证1.采用顶底复吹转炉,因为复合吹炼技术能够改善熔池的搅拌,从而缩短钢水成分和温度的均匀时间;能够降低渣中的氧化铁含量。2.采用“2吹2”工作方式,由于炉衬材质的改进和溅渣护炉技术的采用,炉衬寿命大幅度提高,平均炉龄达到12000炉左右。3.工艺流程:铁水供应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RH精炼/LF精炼连铸。4.RH精炼脱碳IF钢的时间一般在28-33min。5.本设计采用混铁车供应铁水,混铁车有利于调节和平衡铁水供应,使铁水成分温度均匀,而且运输量大。6.采用铁水罐混合喷吹法的喷吹方式脱

3、硫,脱硫剂选用的是镁基脱硫剂。产品大纲产品大纲典型钢种成分n典型钢种气体成分要求:典型钢种气体成分要求:全氧TO30ppm;H1ppm;N 40ppm质量要求:具有高的塑性应变比(F值高)和高的应变硬化指数(n值高) ,成形性好,无时效,无屈服平台。超低碳(C 0.007%),低合金(Mn 0.3%)(Ti 0.2%)(Al 0.07%)其他钢种的成分和工艺流程其他钢种的成分和工艺流程其他钢种成分和工艺流程其他钢种成分和工艺流程铁水中各元素的氧化量铁水中各元素的氧化量未加废钢时的物料平衡表未加废钢时的物料平衡表加入废钢后的物料平衡表加入废钢后的物料平衡表热平衡表热平衡表冶炼周期分析冶炼周期分析

4、冶炼周期41.2min,分配如下:转炉炉型设计主要参数表转炉炉型设计主要参数表喷头和枪身设计参数喷头和枪身设计参数五孔喷头连铸机的主要参数表连铸机的主要参数表中间包的主要参数表中间包的主要参数表中间包形状结晶器的主要参数结晶器的主要参数炼钢车间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炼钢车间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车间主厂房的设计车间主厂房的设计a转炉中心线与厂房柱子纵向柱列线的间距 L=2.3 mb转炉耳轴中心线标高的确定 h=13 mc转炉中心距 L=24 md吹氧管吊车轨面标高H标高=60(m)e废钢间长72m,宽40m;分为2跨,每跨宽20m车间平面布置图介绍车间平面布置图介绍工艺流程:看图说明。主要设备:RH,LF

5、,转炉,连铸机等。设计特色:废钢车间是本设计的最大特色,采用废钢跨与加料跨垂直的形式,这样就可以从废钢间两侧运输废钢了。车间剖面图介绍车间剖面图介绍介绍剖面图介绍转炉炉型图本设计采用的新技术本设计采用的新技术结晶器锥度的改进,目前板坯结晶器以增加铜板厚度, 冷却水水缝变窄为5 mm, 冷却水流速提高到9 m/s, 这样寿命和拉速均会有提高。采用铸坯热装热送,采用铸坯热装热送的前提是,铸坯表面没有缺陷,生产过程中具备探伤设备;轧钢厂在连铸车间附近。本设计采用的新技术本设计采用的新技术采用全程无氧浇注即连铸工艺的保护浇注,精炼后成分和温度合格的纯净钢水,从钢包经中间包注入结晶器,在这传递过程中要与

6、空气、耐火材料、熔渣等接触,仍会发生物理化学反应,钢水被重新污染。为此对钢水传递过程采用全过程的保护浇注就非常必要。钢包至中间包采用长水口保护浇注,钢包与长水口接口处要用氩气密封,防止吸入空气钢水增氮、增氧、增氢。中间包钢水液面应有覆盖渣,既保温又隔绝空气。中间包至结晶器用浸入式水口,结晶器上面用渣覆盖,更好保证铸坯质量。本设计采用的新技术本设计采用的新技术结晶器保护渣技术,高效连铸结晶器保护渣应具有低粘度、低结晶温度、低软化及熔融温度, 合适的碱度及较快的熔化速度。日本学者提出, 不宜经常加CaF2 和Na2O 等助熔剂来降低其粘度和熔融温度, 否则会引起尖晶石等高熔点物质析出, 破坏熔渣的玻璃性, 使润滑条件恶化。可适当加入Li2O、MgO、BaO、K2O 等助熔剂, 对降低保护渣粘度和软化温度, 抑制晶体析出、增大保护渣消耗量具有一定作用。本设计采用的新技术本设计采用的新技术 结晶器液面波动控制技术,目前, 通过同位素法(Co60 或Se*137) 、热电偶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