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化学真奇妙1以下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瓦斯爆炸 B牛奶变酸C铁生锈 D霓虹灯通电发出红光2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以色列科学家丹尼尔谢赫曼在发现准晶体方面做出的突出奉献。准晶体可能具有以下性质,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密度低 B耐磨损 C导电性差 D抗氧化性强3以下物质的用处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天然气用作燃料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 生铁铸造铁锅 D 铜用于制造导线4以下表达中,均属于描绘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A铁易生锈,二氧化碳易液化 BO2有氧化性,H2有可燃性C纯洁的铁片是银白色的,酒精易挥发D金属能导电,H2CO3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5以下物质的性质和用处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2、 A工业上用稀硫酸来除铁锈 B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易潮解 C盐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D浓硫酸使纸张变黑6南京青奥会火炬的燃料为丙烷C3H8。以下关于丙烷性质的描绘中,属于丙烷的化学性质的是A沸点为42.1,易液化 B微溶于水,可溶于酒精 C易燃 D无色气体7我们生活在千变万化的世界里,以下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8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搜集,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搜集,那么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A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B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C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D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9以下消费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安庆石油化工 B毫州古井酿酒 C铜陵有色冶金 D六安水力发电10以下物
3、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矿泉水 B冰水 C高锰酸钾 D氢氧化钙11.化学变化中通常伴随着能量转化,这是因为不同的物质包含的化学能大小不同,在化学变化中物质具有的化学能可以转变为热能、光能或电能等。1 举出一个从环境中吸收热量的物理变化的例子: ;2 镁条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 能和 能。3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变化放出热能。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反响前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所包含的化学能比反响后水包含的化学能 填“高或“低。12在以下空格里填上对应的序号: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石蜡不溶于水 ,且密度比水小 ,点燃蜡烛时,石蜡受热熔化 ,并燃烧 ,这说明石蜡熔点低 ,且具有可燃性 【答案】1
4、D【解析】试题分析:A瓦斯爆炸是由于瓦斯燃烧而造成的。瓦斯燃烧时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牛奶变酸是牛奶经过反响生成呈酸味的物质。变化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C铁生锈过程中银白色的铁会变成红棕色的铁锈,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霓虹灯通电发出红光,并没有生成新物质,为物理变化。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2D【解析】试题分析: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氧化性、复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应选D考点
5、: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断3A【解析】试题分析: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氧化性、复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A、天然气用作燃料利用的是它的可燃性,是化学性质,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的温度降低,是物理性质,C、生铁铸造铁锅,是利用铁的导热性,是物理性质,D、铜用于制造导线,是利用导电性,是物理性质,应选A考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断4C【解析】试题分析: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
6、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氧化性、复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应选C考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断5B【解析】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假如有新物质生成,那么属于化学变化;反之,那么是物理变化。A、工业上用稀硫酸来除铁锈是硫酸与氧化铁反响,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易潮解是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正确,C、盐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表达了盐酸的酸性,
7、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浓硫酸使纸张变黑,是浓硫酸的腐蚀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应选B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6C【解析】试题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A沸点为42.1,易液化 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B微溶于水,可溶于酒精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C易燃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D无色气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应选择C 考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断定 7C【解析】试题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
8、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A、烟花爆竹爆炸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B、木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C、钢水浇铸成钢锭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 D、葡萄酿酒的过程中能生成酒精,属于化学变化错误应选择C 考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断定 8B【解析】试题分析: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搜集,说明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搜集,说明密度比空气的小,那么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应选择B 考点:气体的搜集方法 9D 【解析】试题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
9、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A、安庆石油化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毫州古井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铜陵有色冶金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水力发电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符合题意应选:D 考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断定 10A 【解析】试题分析:A、矿泉水含有多种矿物质、含有多种可溶性物质,为混合物,符合题意; B、冰水混合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洁物,不符合题意; C、高锰酸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洁物,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钙是由一种物质组
10、成属于纯洁物,不符合题意应选:A11.1冰雪融化水的蒸发、干冰升华;2热,光;3高;【解析】试题分析:从环境中吸收热能的物理变化的例子较多,如冰的融化、水蒸发、干冰升华,酒精挥发等等;蜡烛燃烧时发光、放热,说明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可通过反响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大小来判断,假设反响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那么为放热反响,否那么吸热反响因为反响前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所包含的化学能应包括生成物水的能量和释放的热能、光能,故比水的能量高 考点: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12; ; ; ; ; 【解析】试题分析: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性质是指必须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河北省河间市辅警招聘考试试题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精练)
- 超市扣点合同(标准版)
- 军工公司安全生产讲解
- 二建机电实务真题模拟题(带答案)(2篇)
- 2025一级注册建造师模拟试题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专业实务(建筑施工安全)》真题及
- 2025年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江西工程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含答案详解【基础题】
- 江苏省靖江市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试题含答案分析
- 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2022】525
- 消防设施操作员基础知识课件
- 2022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
- 袋式除尘器日常点检表
- DB21T 3782-2023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外墙应用技术规程
- 教师资格面试-75篇结构化逐字稿
- 小学道德与法治-垃圾去哪儿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生档案
- 幼儿绘本阅读与指导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河北正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学习新思想 做好接班人》班会课件
- GB 1886.358-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磷脂
- GB 17498.2-2008固定式健身器材第2部分:力量型训练器材附加的特殊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