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总论·传染过程的三因素:病原体、人体、外环境·感染后表现: 隐性感染:只引起免疫应答,无临床症状最常见显性感染发生率最低,最不常见病原携带状态:能排出病原体重要的传染源潜伏性感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易发病·病原体的致病作用:1侵袭力2毒力3数量4变异性·流行过程的三环节:1传染源2传播途径3易感人群性·传染源:1患者2隐性感染者3病原携带者4受感染动物·传播途径:1呼吸道:肺结核、麻疹、传染性非典肺炎、 流行性脊髓炎,白喉 2消化道:粪-口、霍乱(水源)、伤寒、 细菌性痢疾、钩虫蛔虫病 3母婴传播:梅毒、艾滋 ·传染病基本特
2、征:1病原体2传染性3流行性4免疫行·潜伏期是确定检疫期的重要依据及诊断的参考。·发疹性传染病按皮疹出现先后次序排列:1水痘/风疹2猩红热3天花4麻疹5斑疹伤寒6伤寒·传染病分类:甲类2种:鼠疫、霍乱(SARS、肺炭疽按甲) 乙类25种:SARS、性病、肺结核、狂犬病、病肝 丙类10种:黑热病、流行性感冒 病毒性肝炎 1、甲肝(HAV):小RNA病毒科嗜肝病毒2、乙肝(HBV):嗜肝DNA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 对次氯酸、甲醛、过氧乙酸敏感,对酒精不敏感3、丙肝(HCV):单链RNA病毒4、丁肝(HDV):缺陷的单链RNA病毒5、戊肝(HEV):杯状病毒
3、83;甲、戊型传播途径:粪口(手、水、食物)·乙/丙/丁传播途径:1输血2母婴3生活密切接触4性接触·潜伏期:1甲肝炎:26周,平均4周 2乙肝炎:424周,平均3个月 3丙肝炎:226周,平均7.4周 4丁肝炎:420周 5戊肝炎:29周,平均6周·慢性肝炎:急性肝炎病程超过6个月以上·重型肝炎诊断标准:每日上升17.1mol/L(无肝肿大) 血清蛋红素正常10倍(171) PTA(凝血酶原活动度)40% ·淤胆型肝炎:1胆固醇升高2黄疸深3自觉症状轻4大便灰白 ·肝功检查:血清蛋红素短期内剧增,提示病情恶化。 胆红素含量反应肝细胞
4、损伤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 ·病原学检查1、抗-HAV IgM:为HAV早期诊断最常用的重要指标 早在病后一周出现,2周达高峰2、HBsAg:感染HBV后最早出现的血清学标志3、抗-HBs:感染HBV后产生的唯一保护性抗体 见于:乙肝恢复期、既然感染者、乙肝疫苗接种后4、HBcAg:是HBV复制活跃,传染性强的标志5、HBeAg: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的标志6、HBV . DNA乙肝核酸:是HBV存在和复制最可靠的证据 是HBV传染最直接、特异和灵敏的标志7、HCV . RNA:HCV感染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估 HBsAg 抗-HBs(表面抗体阳性最好) HBeAg 抗-HBe :小三
5、阳 抗-HBc :大三阳代表传染性强、复制强·对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最有意义的依据是:肝穿刺活检·诊断重型病毒性肝炎最有意义的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保护人群: 1甲肝炎:丙种球蛋白及甲肝疫苗于HAV暴露后2周内注射 2乙肝炎:接种乙肝疫苗(慢性:干扰素治疗疗程:1年) 流行性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汉坦病毒感染(布尼亚病毒),为RNA病毒。·主要传染源:鼠类主要传染源褐家鼠是城市型或家鼠型出血热的传染源·传播途径:1接触传播2呼吸道3消化道4虫媒5垂直母婴·流行性:1季节性2周期性。以青壮年发病率高为主。·病机:
6、 肾损害原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和缺血性肾小管变性、坏死。 原发休克原因:小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外渗,血容量·病理: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变性、坏死,管腔内微血栓形成 周围组织水肿和出血。·临床表现:特征:发热、出血、低血压、肾损害。皮肤黏膜出血点·分期:1、发热期:三痛症(头痛、腰痛、眼眶痛) 三红征(颜面、颈、上胸潮红)。弛张热及稽留热。 2、低血压休克期:热退病情反而加重 主要为低血容量性休克的表现 3、多尿期:日尿量2000ml可发生电解紊乱,钾钠再次休克·检查:3高:白细胞 红细胞尿蛋白 1低:血小板 2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异型血小板·
7、;血清学检查:血清特异性抗体IgM阳性:早期诊断依据 IgM抗体滴度四倍升高有诊断意义·治疗:1、发热期:降温+抗病毒+预防DIC 2、低血压休克期:扩容+纠正酸中毒+强心+血管活性药 3、少尿期:利尿+导泻+透析 +高营养易消化食物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CD4+T淋巴细胞·病原学: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为RNA病毒。·传播途径:1性传播2血液3母婴·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卡波济肉瘤·机会感染卡氏肺囊虫肺炎多见(肺孢子虫)·分期:1急性感染期:头痛、腹泻、发热等上感症状(口咽念珠菌)2无症状感染期3艾滋病前期:持续淋巴结肿
8、大4艾滋病期:恶性肿瘤+机会感染(结核隐球菌 卡氏肺孢子-最常见弓形虫巨细胞病毒)·检查:血清抗HIV阳性,CD4总数0.2或(0.20.5)·治疗:1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齐多/拉米/双双/去羟/司他/阿巴 2非核苷类:奈韦拉平、依非韦伦。 3蛋白酶抑制剂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冠状病毒) ·传播途径:飞沫 ·传染原:SARS患者 ·易感人群:医护人员/护理员/共同居住者/密切接触者 ·发热为首发和主要症状。呈持续性高热,甚至呼吸窘迫 ·重症SARS:1呼吸困难2低氧血症3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发病高峰年
9、龄:6个月2岁) ·脑膜炎球菌属奈瑟菌,革兰阴性双球菌。 ·传播途径:飞沫-呼吸道 ·流行特征:冬春季多。发生于15岁以下的儿童。 ·潜伏期:一般为23天(110日) ·发病机制:普通的:荚膜多糖致病暴发性脑膜炎:内毒素致病 ·基本病变:血管内皮损害 ·病变以软脑膜为主。·表现:(一)普通型:最常见的临床类型占90% 败血症期:皮肢粘膜瘀点瘀斑,红色斑丘疹,高热、头痛。 ·脑脊液检查:浑浊呈脓性-似米汤。糖含量氯化物蛋白 白细胞(20左右,中性粒细胞为主) ·涂片检查:皮肤瘀点+脑脊液沉淀图片
10、·实验室检查:血象+脑脊液检查+细菌学检查+免疫学检查+分子 ·诊断:高热,头痛,呕吐+皮肤粘膜瘀点或瘀斑,脑膜刺激征(+) 白细胞WBC,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中性粒细胞为主。治疗:1、普通型:首选青霉素 抗生素-三代头孢:头孢噻亏、头孢曲松2、暴发型:抗休克治疗用激素:扩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 用糖皮质激素减轻毒血症,降低颅内高压 疑有DIC-用肝素治疗 最后用:山碱 ·伤寒 ·病原学:伤寒杆菌,革兰阴性 Vi抗原的抗原性较弱,随伤寒杆菌的清除其抗体也随之消失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 ·发病机制:经门静脉或胸导管进入血流,形成初期菌血症
11、 ·致病的重要因素:内毒素 ·病理改变: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炎性增生反应。病变部位:小肠下段 ·极期:高热-稽留热;相对缓脉;玫瑰疹(612日); 表情淡漠;脾肿大 ·复发:进入恢复期(热退12)如同出发,病程短症状轻13周 ·再燃:进入缓解期,未达正常温度,又上升,持续57天 ·检查:1、血常规:白细胞或正常,嗜酸粒细胞。 2、病原学:细菌培养是确诊伤寒的主要手段 血培养/骨髓培养:第12周做 粪便培养/尿培养:第34周做 ·肥达反应:“O”效价1:80, “H”效价1:160才有诊断价值 ·Vi抗体的检测一般
12、用于慢性带菌者的流行病学调查 ·对症治疗:不首先用药(大原则) ·治疗抗菌:首选(环丙沙星/左氧氟/有氧氟)氟喹诺酮类 ·氯霉素:白细胞2 每周查血象2次 婴幼儿、血液病、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 ·并发症: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控制伤寒杆菌的原发感染 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或波尼松龙 输血,碱化尿液 小剂量肝素或和低分子左旋糖酐进行抗凝 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促进肾功能的恢复 细菌性痢疾 ·病原学:痢疾杆菌,属革兰阴性杆菌。 ·我国以B福氏群最常见;发达国家以D宋氏群常见 ·产生外外毒素能力最强:志贺菌
13、83;抵抗力最强:宋内志贺菌 ·发病机制:痢疾杆菌对肠粘膜上皮细胞的侵袭力和内毒素 ·病理:急性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重者浅表溃疡形成。 ·粪便:查到巨噬细胞。 大便常规:大量脓细胞 ·急性菌痢1、急性典型(普通型):发热、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2、中毒型菌痢:多见于2-7岁。迅速出现循环衰竭或呼吸衰竭 分型: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脑型,混合型。 ·慢性菌痢:病程超过2个月 ·鉴别:阿米巴痢疾:果酱样粪便 ·治疗:1病原治疗首选:氟喹诺酮类(诺氟/培氟/环丙/氧氟) 2中毒型:高效抗菌药物,抗休克,防止脑水肿、呼衰
14、 霍乱-古典生物型+埃尔托生物型 ·菌体O抗原致剧烈水样泻 ·病原学: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革兰染色阴性。 ·霍乱弧菌可产生内毒素和外毒素。外毒素(感染部位小肠)重要的病因物质 ·传播途径:粪口(水污染食物型暴发)病理:大量水分及电解质丧失。1、泻吐期:先剧烈腹泻,后吐,无腹痛及里急后重,水样便。2、脱水虚脱期 ·最常见死因:肾衰竭(严重并发症) ·粪便:稀便、稀水样便、米泔水样便。 ·细菌检查:血培养无效。 粪便培养霍乱菌阳性:确诊依据 ·治疗:重型:静脉补液 四环素 轻型:口服补液:ORS配方氯化钠补3
15、.5g。 首日补液:重:800012000ml中:40008000 ·对接触者:隔离5天 轻:30004000 ·实验室检查方法:双份血清大便悬滴图片革兰阴血培养 流行性感冒(好发季节:冬季) ·传播途径:呼吸道-空气飞沫 ·治疗:目前最好:奥司他韦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禽流感 ·传播途径:呼吸道或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分泌物 ·隔离:接触者隔离7天 ·临床表现:流感症状+多脏器损伤 ·血清检查:病毒分离 ·诊断:1观察病例:接触史+流感样症状 2疑似病例:抗体阳性+接触史+流感样症状 3确诊病例:分离出病毒 ·治疗:目前最好:奥司他韦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狂犬病 ·狂犬病毒感染-恐水、怕风、狂躁(死亡率100%) ·潜伏期:短的5日,最长可达10年以上 ·兴奋期:恐惧+恐水+恐风。恐水是本病的特殊症状 见水-可引起严重咽喉及痉挛-死于呼吸或循环衰竭 流行性乙型脑炎(夏秋季节) ·经蚊虫传播乙型脑炎病毒-脑实质炎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手机嵌条蒸着喷涂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26年中国地毯行业发展分析及前景策略研究报告(定制版)
- 软性排线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年简答题体彩考试题及答案
- 高压微型隔膜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高效震动筛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应用方案
- 企业间融资合同范本
- 临时用地复垦协议书
-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方案
- 《食品进口报关》课件
- 五懂五会五能安全技能手册培训
- 《智能制造概论》课件 (第二讲: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
- 江苏专用2024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四章三角函数解三角形第7节解三角形应用举例学案
- 混凝土搅拌站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全套资料汇编
- 初中物理《声现象》真题演练含解析
- 《基于融合奖励PPO算法的机械臂追踪抓取控制研究》
- 计量员(试行)-国家职业标准
- 设备操作员岗位培训
- 《数据库系统概论》全套课件(南京农业大学)
- 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期中考试试题(1-4单元)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