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森 林 经 营 方 案20112020年昂昂溪区昂昂溪林业局二九年十二月前 言按照省林业厅黑林办发【2009】110号关于编制2011-2020年度森林经营方案的通知要求,为全面指导2011-2020年我区国有林场的建设经营活动,区林业局成立了昂昂溪区十二五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了精兵强将组成了编制小组,在认真总结上一个经理期森林经营情况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依据2009年二类清查结果和2004年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成果,在进行了大量的外业调查和内业汇总工作的基础上,按照省厅2011-2020年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大纲的要求,编制完成了昂昂溪区2011-2020年森
2、林经营方案。在本方案编制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利用、保护和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把保护好森林资源,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指导2011-2020年林场的生产经营活动,我们历经一个多月的时间,查阅了大量的档案资料,多次深入现地进行核对,经过精心的测算,我们确定了合理的年伐量,落实了各年度工作指标,具体落实到地块,并对今后的发展做出了全面规划,制定了具体措施。方案与原方案相比,相同之处:一是森林分类经营思想贯彻始终;二是坚持了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三是使用的最新数据,由森林经营管理系统软件生成,计算方法科学,数据真实可靠。不同之处:一是增加了社会主义新林区建设内容;
3、二是增加了高保护价值区内容;三是增加了低产林改造规划;四是增加了林地生产力维护;五是增加了公众参与内容;六是采用了最新森林资源清查结果的数据。在方案编制中,我们得到了省、市林业部门领导及专家的指导,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在编制过程中,难免有不当之处,请指正。编 者二OO九年十二月第一章 基本情况第一节 自然概况一、地理位置昂昂溪区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嫩江东岸,隶属齐齐哈尔市南市区,距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南18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23°41-124°17,北纬46°59-47°13,东邻铁锋区和杜蒙自治县,西靠嫩江干流,与富拉尔基区隔江相望,
4、南与泰来县接壤,北面是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龙沙区,辖区总面积740平方公里。二、气候条件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3 ,年日照时数2,771.5小时, 有效积温2,600°,年平均降水量415.5毫米左右,蒸发量1,429毫米,无霜期136天左右。所处的地理环境水系比较发达,水源丰富,有大小河流两条,我省第二大河流嫩江贴西部境内流经23公里,嫩江支流乌裕尔河在东部流径26.6公里,流经总长49.6公里,年水资源量为20,041万立方米。三、地貌与植被我区所属地貌单元为嫩江东岸冲积平原,位于松嫩平原的西北部。施业区内土壤以风沙土为主,其次是草甸土和盐碱土。地势较为平坦,起伏不
5、大,海拔高度在144151米之间。全区植被类型属满州植物区系与小兴安岭、蒙古植物区系交错地带,属草甸草原类型,共50科100余种。乔木主要有樟子松、云杉、榆树、柳树、杨树等树种。灌木主要有丁香、山丁子、卫茅、红瑞木、枸杞、黑加仑、柽柳、接骨木、红穗醋栗等;草本主要有羊胡子苔草、小叶樟、冰草、三棱草等;中草药有防风、龙胆草、柴胡、车前子等;菌类主要有花脸蘑等(见表1)。总之,施业区自然气候条件差,俗称“一年刮两次风,一次刮半年”, 风沙、干旱严重,已经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第二节 社会、经济状况昂昂溪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已有人类活动生息,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在昂昂溪更加频繁,昂昂溪文化类型距今5000年
6、以上。历尽沧桑,1961年8月30日,齐齐哈尔市政府决定将昂昂溪人民公社改为昂昂溪区,截止目前,区辖新建、新兴、道北、林机4个街道办事处,榆树屯、水师营满族两个镇,18个行政村,一个国有昂昂溪林场。全区总人口84557人,其中农业人口37209人。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970万元,年人均收入5143 元,。交通便利,主要公路有111国道和齐齐哈尔至大庆市杜蒙自治县的齐杜公路;铁路纵横交错,大小站点7个,有通往北京至莫斯科国际列车昂昂溪站一处;距城区北齐齐哈尔民航机场仅15公里。第三节 经营面积我区所属昂昂溪林场总经营面积2664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541公顷,非林业用地面积123公
7、顷。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为2523公顷;苗圃7公顷;无林地11公顷。森林覆盖率94.7%(见表2)。第四节 森林分类区划情况一、分类区划的标准:国家公益林认定办法(暂行)和国家林业局 财政部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的标准,结合我区森林资源状况和生态环境的实际,将该场林业用地区划界定为:1、重点公益林:嫩江东岸2公里内的水源涵养林;松嫩沙地中土壤贫瘠、沙化严重、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区的防风固沙林划定为重点公益林。2、将上述区域以外的其他区域内的防风固沙林划定为一般公益林。3、将苗圃地划定为商品林。二、森林分类区划界定结果:重点公益林2527公顷,13个林班,160个小班;一般公益林7公顷,2个林班
8、,7个小班;商品林7公顷,2个林班,2个小班。三、事权划分:按事权划分该场重点生态公益林是国家级,享受国家级生态补偿基金。全部为国有。一般公益林和商品林不享受生态补偿。四、林种布局全场森林分类区划界定的生态林只有一个林种即防护林,面积2534公顷,其中重点生态公益林2527公顷,一般公益林7公顷。其二级林种为:1、水源涵养林面积246 公顷,主要分布在嫩江东岸2公里内的水源涵养林。属重点生态公益林。2、防风固沙林面积2288公顷,主要分布在嫩江沙地中土壤贫瘠、沙化严重、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区的防风固沙林。其中重点公益林2281公顷,一般公益林7公顷。商品林全部为苗圃地7公顷。五、 经营措施按照界定
9、类型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森林经营措施。1、对划定的重点生态林,禁止商业性采伐,采取抚育伐。其中,对幼龄林采取透光伐,中龄林生长伐,近、成熟林卫生伐,提高林分质量,培育森林资源。2、对于划定的一般生态林以造林为主,积极培育森林资源,在管护上就近划分给重点公益林管护责任区的责任人管护。3、对划定的商品林,在管护上就近划分给重点公益林管护责任区的责任人管护。4、国有林场按照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实施单位的要求,建立管护经营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24名公益林管护经营责任人头上。 5、在管护上采取以管护站的方式,并充分利用冠下资源,以实现管护和利用相统一。6、完善森林有害生物监测体系,防止有害生物扩大蔓延。六、
10、高保护价值区的界定根据该场场区经营区123公顷的樟子松水源涵养林在当地的生态能量度、珍贵度、稀有度和景观度,确定其为高保护价值区(见表3、4、5、6)。第五节 森林资源状况 一、森林资源情况该场经营总面积2664公顷,林业用地面积2541公顷,有林地面积为2523公顷,其中,天然林面积为34公顷,人工林面积2489公顷;现有林木总蓄积立方米,其中,天然林蓄积为1156立方米,人工林蓄积为立方米。全部为重点生态公益林。二、按林种分:全场有一个林种,即防护林,面积2523公顷,蓄积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的100%、100%。其中,防风固沙林面积2284公顷,蓄积立方米,分别占90.53%和93.27
11、%;水源涵养林面积242公顷,蓄积11541立方米,分别占9.47%和6.73%。三、林分类型该场有林地面积2523公顷,蓄积立方米。包括5个林分类型,分别为:1、杨树林面积2234公顷,蓄积立方米,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88.54%和93.91%,该林分多处于成熟林阶段;2、樟子松林面积186公顷,蓄积7553立方米,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7.37%和4.4%,该林分多处于幼、中、近熟林阶段;3、落叶松林面积5公顷,蓄积385立方米,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0.19%和0.22%,该林分多处于中龄林阶段;4、针阔混交林面积64公顷,蓄积1338立方米,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2.53%和0.78%,该林
12、分多处于幼、中、成熟林阶段;5、软阔混交林面积34公顷,蓄积1156立方米,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1.37%和0.69%,该林分多处于幼龄林阶段。四、龄组结构情况在有林地中,幼龄林面积234顷,蓄积4780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9.3%和2.8%;中龄林面积89公顷,蓄积4090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3.5%和2.4%;近熟林面积103公顷,蓄积7195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4.1%和4.2%;成熟林面积2097公顷,蓄积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83.1%和90.6%。五、林副资源情况该场以人工林为主,处于全省西部干旱地区,地利条件差,林木生长缓慢,林下资源
13、匮乏。林中有少量的食用菌资源,产量2,000千克,尚未形成规模生产。六、其它资源情况该场经营区内有少量的矿产资源,主要是建筑用沙石,由一定的开发价值(见表7、8、9)。第六节森林资源变化及分析一、林地利用状况分析该场总经营面积2664公顷,林业用地面积2541 公顷,林地利用率达95.38%以上,林地利用状况良好。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2523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99.29%。其中,人工林面积2489公顷,占林业用地的97.95%,天然林面积34公顷,占林业用地的1.33%。能够较好的发挥森林的多种效能(见表3)。二、龄组状况分析该场幼、中、近、成熟林面积、蓄积比例分别为1:0.3 :0.4
14、 :8.3 和0.3 :0.2:0.4 :9.1。从全场的龄组构成情况来看,森林多处于成熟龄期,龄组结构不尽合理。就幼、中、近熟林面积、蓄积而言,面积为426公顷,仅占有林地面积的16.9%,蓄积量为16029立方米,仅占总蓄积量的9.3%,距合理的龄组结构相差较大。为此,在经理期内(2011-2020),林场必须在抓好幼、中龄林抚育的同时,加速对成熟林的卫生抚育和更新改造,因为部分成熟林林龄都达到27年以上,都过了防护成熟和生理成熟,防护效能降低,降低林分,树冠稀疏,病虫害严重,枯立木达30%,个别小班达70%,无法进行防治,只能采取改造、更新等补救措施,调整林龄结构、林木树种组成,逐步改西
15、部地区的“杨家将”向樟子松或杨樟混交林方向发展,提高林分质量,更大地发挥其三大功能(见表8)。三、林种状况分析该场森林资源按2009年二类调查结果,以及2004年分类经营区划界定的要求,林种全部区划为防护林,面积2523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100%。具体为水源涵养林面积242公顷,防风固沙林面积2281公顷。林种区划有利于生态效能的发挥,但由于资源总量低,林种结构单一,还满足不了现阶段生态建设的需要(见表7)。四、林分质量状况分析全场林分质量一般。一是每公顷平均蓄积量为67.98立方米,按起源分:人工林公顷蓄积量平均为68.44立方米,天然林公顷蓄积量平均为34立方米;二是以人工纯林为主面积占
16、98.7%,天然林地占有林地面积的1.3%;三是林地质量差,林木分布不均,树木径级小,没有大径材可培育;四是由于林龄大,长势差,立枯现象严重;五是成熟林面积达2097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83.1%,以人工杨树林为主。五、森林资源消长分析从2000年至2010年对比分析来看,2000年,经营性消耗为1600立方米,2010年经营性消耗为1100立方米,减少了500立方米。主要原因:一是实施生态补偿以来受重点公益林采伐强度不超过15%的限制,该场成熟林不能及时采伐利用。二是非经营性消耗2000年为200立方米,2010年没有,这是实施重点公益林管护措施取得的效果。三是从生长量来看2010年比200
17、0年降低了1080立方米,这要是由于近几年来成熟林增多,生长量明显下降。从以上数字变化说明了森林保护工作得到了加强,成熟林过多生长量降低应及时采伐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改造更新,调整林龄结构(见表10)。六、生物多样性分析建场以来,该场进行了大面积的造林,但树种单一,物种数量少。据森林资源专业调查,与建场初期相比,乔木由二种增加到四种,林分类型单一。为此,在今后的森林经营中,应注重森林资源保护,特别是对野生动植物的物种加以保护,保持物种的多样化。第七节 林场基本情况该场经营总面积2664公顷,场部家属区总户数55户,总人口160人,职工总数73人,其中:管理人员3人、工程技术人员3人、离退休人
18、员31人。林场下设7个管护站、苗圃地两处和溪水森林公园一处。场部房屋总面积521平方米,林区公路100公里,林道24公里,通讯线路3公里。主要设备有推土机一台,防火运兵车一辆,四轮拖拉机一台;重耙一台,植树机两台,旋耕机一台。年均造林能力120公顷,年生产木材700立方米。年均总收入84万元,总支出101万元,年利润-17万元。目前,全场人均年收入4000元,固定资产98万元。(见表11)第八节 经营沿革昂昂溪区林业局前身是昂昂溪区林业工作站1986年12月31日更名为昂昂溪区林业局,始终归属齐齐哈尔市林业主管部门管理,1996年下放给昂昂溪区人民政府管理,作为地方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现有编制
19、7个,全部在编。文化程度全部是大专以上,中级职称4人,负责全区林业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负责组织造林、森林防火、资源管理、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工作,圆满完成上级业务部门和区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昂昂溪区有林地面积25亩,林木蓄积量110立方米,大部分为四旁树木,多为家榆,分布于各村角落。1977年,全区有林地保存面积1089亩,森林覆盖率0.1%,林木蓄积量4750立方米。林木树种有小叶杨、家榆、灌木柳等,多分布于村屯四周和部分农田两侧。1978年昂昂溪区纳入国家“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体系。现已经完成了前三期工程,正在实施第四期工程,第一期工程从1978
20、年至1985年,第二期工程从1986年至1995年,第三期工程从1996年至2000年,第四期工程从2001年至2010年。到2005年底,第四期工程已经完成了前五年,至此,全区林地总面积亩,比工程实施前提高了11.5万亩;森林覆盖率8.34%,比工程实施前提高了8.2个百分点;活立木总蓄积量立方米,比工程实施前增加了33.2万立方米。昂昂溪林场的前身是苗圃,建于1953年,1964年改建为林木种子园,1982年1月1日,齐齐哈尔市林业局将林木种子园改为昂昂溪林场。建场以来,开始大面积造林,1996年将97公顷林地划给集体。2009年,鉴于该场当年合作造林地没有与地方村屯分成的实际情况,林场与
21、合作方只实行效益分成,随着地方林权制度改革的进行,有部分合作村屯强烈要求进行林地分成,该场与他们进行了林地分成,给村屯分成出去737.6公顷林地。林场资源经过重新调整后,经营总面积为2664公顷,其中:重点公益林面积2527公顷,一般公益林地7公顷、商品林(苗圃地)7公顷;非林业用地123公顷。自1990年以来,已累计采伐林木19600立方米,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多年来,林场注重森林培育,全面加强抚育和管护,以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和森林防火工作,有力地保护了造林成果,为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1999年经省林业厅批准,有省级森林公园一处。现在,林场仍然处
22、于以森林经营为主,旅游开发还刚刚起步,农、牧等副业发展徘徊在初级阶段,没有形成规模发展。第九节 林场类型我区所属昂昂溪林场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风沙危害区,是昂昂溪区唯一的国有林场。生态林总面积达2534公顷(其中,重点生态林2527公顷,一般生态林7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99.72%。承担着施业区嫩江沙地治理、水土保持和维护本地区生态安全的双重责任,生态区位十分重要。为此,根据森林分类经营区划界定和黑龙江省国有林场分类经营实施办法,以及该场所有森林资源全部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管护经营的实际,确定该场为生态公益型林场。第十节 前期森林经营方案的执行情况一、上经理期(2006-2010)生产完
23、成情况。通过上经理期管理和生产经营活动,建立了森林分类经营体系,坚持了合理采伐,卫生抚育清理了部分病腐木、小老树,逐步消灭了传染源。近几年来,该场成熟林杨树过多,青杨天牛危害严重,新造杨树成林不成材。为此,该场不惜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营造了樟子松重点生态林,推广樟子松容器袋造林技术,保证了造林成活率,改善了林分质量,提高了林地的生产力,保护和培育了森林资源。1、采伐完成情况上经理期共完成采伐面积1440公顷,生产木材7501立方米,消耗立木蓄积13511立方米 ,综合出材率55.52%。其中:2001年完成采伐面积226公顷,消耗蓄积1675立方米,出材837立方米,综合出材率50%;200
24、2年完成采伐面积247公顷,消耗蓄积1948立方米,出材974立方米,综合出材率50%;2003年完成采伐面积146公顷,消耗蓄积2414立方米,出材1207立方米,综合出材率50%;2004没有采伐;2005年完成采伐面积133公顷,消耗蓄积1729立方米,出材1037立方米,综合出材率60%。2006年完成采伐面积138公顷,消耗蓄积994立方米,出材596立方米,综合出材率59.97%;2007年完成采伐面积166公顷,消耗蓄积1035立方米,出材621立方米,综合出材率60%;2008年完成采伐面积162公顷,消耗蓄积1312立方米,出材787立方米,综合出材率60.01%;2009年
25、完成采伐面积89公顷,消耗蓄积748立方米,出材448立方米,综合出材率59.96%;2010年完成采伐面积133公顷,消耗蓄积1656立方米,出材994立方米,综合出材率59.99%(见表31、32、33)。 2、造林完成情况20012005年人工造林共完成194公顷,全部为重点生态林。20062010年人工造林共完成120公顷,全部为重点生态林。其中宜林两荒造林32公顷,分别为2006年在10林班7小班宜林两荒造林9公顷,用苗量1.3万株;2007年在17林班的1、2、5小班宜林两荒造林23公顷,用苗量3.6万株,完成计划的70%。原因是合作方不同意在宜林地内造林。为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林分
26、质量,我们于2009年在13林班1小班樟子松林地补植补造88公顷,用苗量10.1万株(见表17)。3、2001-2010年幼中龄林抚育及小班完成情况2001-2010年该场完成幼龄林抚育面积16公顷,全部为重点生态公益林。2007年在8林班1小班、10林班4小班,进行幼龄林抚育,面积16公顷(见表24)。4、林木种子、育苗生产完成情况200120010年该场共育苗1200亩,分别为123亩云杉、34亩樟子松、791亩杨树、其它252亩。产成苗723万株,其中云杉15万株、樟子松94万株、杨树547万株、其它67万株(见表15)。5、封山育林情况2006-2010年我们完成535公顷的封山育林面
27、积,平均每年107公顷。全部落实在4/1,9/8,1/20,一封五年。通过封育使林木生长加快,郁闭度明显提高,地表植被得到了很好的恢复(见表25)。6、2001-2010年森林防火情况2001-2010年该场森林防火取得了无火灾、无火警、无火情的佳绩。这与我们强化领导、强化宣传、强化火源管理、强化督促检查、强化预案的落实、强化设施设备建设等密布可分的。尤其在森林防火的设施设备建设上,近五年的投入是前五年的三倍。自2006年该场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实施单位以来,截至到2010年,森林防火设施设备投入达到16.6万元,其中:上级投入8.5万元(7万元运兵车、10台风力灭火机)、林场自筹4.1万
28、元(购买电脑一台、旋耕机一台、购运兵车添加3万元)、护林员自筹4万元(10台摩托车)。7、2001-2010年多种经营完成情况2001-2010年,我们积极引导职工发展养殖业、采集业,累计养牛205头、羊2470只、猪2070头;采摘蘑菇20吨。实现产值500余万元(见表35)。8、2001-2010年办公室、厂房、民宅、管护房建设完成情况(1)办公室、库房完成情况:目前该场现有库房145平方米,为80年代初建成的砖瓦结构库房。由于年久出现破损,我们于2008年进行了维修;2009年对场部办公室进行装修,屋顶更换了彩钢盖。总投资9万元,改善了办公环境。(2)道路建设完成情况:2007年新建白色
29、路面2公里,面积12000平方米,投资81万元;2006-2010年5年维护道路25管理,投资10万元。(3)管护站完成情况:该场分别于2006、2008年建管护房2处,同时配齐配全管护站必要的设施设备,彻底改善管护站生产、生活条件(见表37)。9、前期(2001-2010年)经济效益分析2006-2010年总投资507.5万元,其中生产经营建设投资389.5万元,基本建设投资118万元。(1)2006-2010年生产经营建设投资完成情况2006-2010年生产经营建设投入389.5万元,其中用于育苗40万元,更新造林11.5万元,幼、中龄林抚育6万元,封山育林100万元,抚育采伐16万元,森
30、林管护工资86万元,森林防火经费10万元,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10万元,资源监测5万元,其它105万元。(2)2006-2010年基本建设投资完成情况上一个经理期(20062010年)5年内基本建设总投资为118万元,其中林业道路养护每年5公里,投入2万元,共10万元;2007年通场公路建设2公里白色路面81万元(国投和省投60万元);2008年维修仓库140平方米,投入1万元;2009年林场维修办公室420平方米,投入8万元;职工新建民宅100平方米,场方不需投资;2006年、2009年分别修建管护房两处,120平方米,投入4.4万元;2006年林场购买旋耕机一台,0.5万元;2007年上级
31、投入10台风力灭火机,价值1.5万元;截至2008年管护人员自行解决摩托车10辆,价值4万元;2009年购买防火运兵车1辆,价值10万元,购买植树机一台,价值1万元;2010年购买电脑一台,价值0.6万元。(3)2001-2010年经济效益完成情况分析经过上一个经理期后,该场2006-2010年总收入达424万元,年平均收入84.8万元,其中,木材收入151万元,占总收入35.61%,年平均收入30.2万元;苗木收入40万元,占总收入的9.43%;其它收入55万元,占总收入的12.97%,年平均收入11万元;承包收入25万元,占总收入的5.9%,年平均收入5万元;上级政府投资153万元,占36
32、.07%。总支出507.5万元,其中:生产性支出216.5万元,基本建设支出118万元(其中2007年林场自筹投资21万元修白色路面2公里12000平方米),管理费支出63万元;其它支出110万元(管护工资和职工保险),分别占总支出的42.66%、23.26%、12.41%、21.67%。总利润-83.5万元,年均-16.7万元。全场人年均收入由2005年的2000元达到4000元,比2005人均收入增加2000元,职工群众收入虽然增长了100%,但扣除物价上涨因素,职工的生活仍然比较困难,与当地农民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随着林业建设步伐的加快和新林区建设的实施,该场通过带领职工在保护好森林资
33、源的前提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多业并举,多途径增加职工收入,改善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见表38、39、40)。10、实施中央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3264.4公顷(2009底削减737.6公顷)。通过十年的生产经营活动,该场森林面,蓄积实现了双增长。这主要原因:一是三北四期工程建设;二是通过控制森林主伐,合理抚育,提高了林分质量;三是通过森林培育,造林、补植,增加有林地面积;四是通过实施中央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使森林进一步得到了有效保护。二、存在问题在执行前期森林经营方案过程中,该场能够按照国家、省有关重点生态公益林森林经营的规定开展经营活动,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
34、不是十分到位,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由于该场国有造林地匮乏,长期采取合作造林形式,国有可采林地严重不足,林场经济面临危困。2、由于林场资金紧张,对人工幼林抚育不够及时,造成幼林生长缓慢。3、忽视了林种、龄组、树种结构的调整,影响了生态效益的发挥。4、林场自身资源匮乏,造血功能差,产业单一,林区多资源的开发利用进展缓慢,经济发展后劲严重不足。第二章 经营方针、目标和布局第一节 经营方针为贯彻落实森林法提出的“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建设方针和“以林为本,合理开发,综合经营,全面发展”的国有林场建设建设方针。根据该场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及森林资
35、源特点,确定该场的经营方针是:以现代林业思想为指导,以生态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对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科学经营、保护和利用,积极进行森林抚育,提高林分质量,增强公益林效能;加强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确保森林资源的安全;依托资源优势,开发和建设好溪水森林公园;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独木支撑林业经济的单一格局,从种植业、养殖业入手,搞精品农业,多业并举,不断改善林场经济状况,增加职工收入,加快新林区建设进程,努力实现林区资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经营目标到2020年,通过科学合理经营,逐步实现由独木支撑向多元化方向转变,使资源得到大幅度增长,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36、具体目标为:一、随着宜林地造林面积的增加,有林地面积将由目前的2523公顷增加到2534公顷,增加0.43%。二、森林覆盖率由目前的94.7%提高到95.1%。增加0.4个百分点。三、森林蓄积将由现在的立方米增加到立方米,增加25.8%。四、通过多业并举,使职工人均收入由4000元/年增加到8000元/年。林场自身年总产值将由现在的43万元增加到70万元,增加92.78%。五、抓好溪水森林公园的开发和建设,计划新铺白色路面1500米,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力争到2015年达标达效。第三节 林场发展建设方向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根据该场的现状,该场已经被上级批准为新林区建设试点单位之一。为真正
37、实现林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这一目标,该场发展定位为:1、按照生态优先的的主导思想,适时开展森林培育活动,增强生态林的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2、坚持分类经营,不断加大对生态公益林保护工作力度,确保森林资源的安全和资源总量的增长,在做好必要的透光伐、生长伐的同时,加强对成熟林进行改造更新,以提高林分质量为目的,实现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3、改变林业独木支撑的局面,向森林资源深层次开发利用方面转变。4、以人为本,增加职工收入,改善人居环境,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今后一定时期内主要工作来抓。到本经理期末,逐步形成以生态公益林建设为主,多业并举,全面发展的新格局。第四节 森林经营区布局为
38、了便于开展森林经营活动,合理组织生产,现将本场施业区划分七个经营区。1、佰大街经营区。该区为重点公益林区,面积275公顷,1个林班,23个小班,蓄积14589立方米,主要树种为杨树,有少量樟子松,本经理期主要经营措施封护。2、合心经营区。该区为重点公益林区,面积495公顷,2个林班,16个小班,蓄积26833立方米,主要树种为杨树,本经理期主要经营措施封护。3、场区经营区。该区面积为251公顷,2个林班,31个小班,分为重点生态林和商品林,其中:重点生态林246公顷,2个林班,30个小班,蓄积11541立方米,主要树种为樟子松、杨树;商品林5公顷,1个林班,1个小班,为苗圃地。本经理期主要经营
39、措施是封护和抚育。该区位于嫩江东岸,水源涵养林即为该区。同时搞好苗圃地育苗生产,为本场及当地造林工作提供更多的优质壮苗。4、大兴屯经营区。该区面积629公顷,4个林班,41个小班,分为重点生态林和一般生态林,其中:重点生态林622公顷,4个林班,34个小班,蓄积49457立方米,主要树种为人工杨树;一般生态林7公顷,2个林班,7个小班,为宜林地。本经理期主要经营措施改造、封护、造林。5、心合经营区。该区为重点公益林区,面积485公顷,2个林班,27个小班,蓄积37330立方米,主要树种为杨树。本经理期主要经营措施为封护6、红旗营子经营区。该区面积为157公顷,蓄积10866立方米,1个林班,1
40、4个小班。分为重点生态林和商品林。商品林2公顷,1个林班,1个小班,苗圃地;重点生态林,面积155公顷,1个林班,13个小班,蓄积10866立方米,主要树种为杨树、樟子松。本经理期主要经营措施抚育、封护和改造,搞好苗圃地育苗生产,为本场及当地造林工作提供更多的优质壮苗。7、霍托气经营区。该区为重点公益林区,面积249公顷,1个林班,17个小班,蓄积20899立方米,主要树种为杨树。本经理期主要经营措施为改造和封护(见表12)。第三节 森林培育第一节 管护经营一、管护模式的确定结合林场职工实际情况和责任区分布较远、林分比较集中、易于管护的特点,该场确定采取管护站管护经营形式。我们将重点公益林划分
41、了24个责任区,将每个责任区落实到每名管护责任人的头上,签定管护合同。针对这24个责任区分布状况,设定了7个管护站,每个管护站设站长一名,明确制度。林场成立巡查组,采取不定期的抽查方式,加强对各管护站的检查和管理,发现问题,按章处理。由于商品林为苗圃地,管护落在相应的重点生态林的管护区内。二、 管护责任区的划分及人员的落实按照黑龙江省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实施管理办法和黑龙江省国家公益林管护经营实施细则要求,该场将重点公益林2527公顷共划分了24个责任区。其中:水源涵养林246公顷,划分了3个责任区;防风固沙林2281公顷,划分了21个责任区。按照林场24名管护经营责任人测算,人均管护
42、面积105.29公顷,最大责任区管护经营面积161公顷,最小责任区管护经营面积42公顷。这是根据地块的远近大小和管护难易程度、自然地形、小班界线等自然条件而定。我们依据责任区数量共划分了7个管护站,分别为场区管护站、心合管护站、红旗营子管护站、佰大街管护站、大兴屯管护站、霍托气管护站、合心管护站。每个管护站的管护规模不尽相同,介于157公顷至629公顷之间。每个管护站所辖责任区数量也不等,介于1个至5个之间,其中有5个管护经营区的责任区数低于5个,主要是为了便于经营和管理。全场共落实管护人员24人,一是林场的正式职工18人,年人均工资6000元,介于5981.3元至6012.2元之间,每个责任
43、区每亩补偿的标准不尽相同,介于2.69元至9.52元之间;二是尊重历史,承认现实。针对多年来在林场从事管护工作的非正式职工,考虑他们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及他们个人今后生活问题,经局、场领导班子研究,同意继续聘用6名非正式职工为管护经营责任人,年人均工资4109.5元,介于4104元至4129.7元之间,每个责任区每亩补偿的标准不尽相同,介于1.71元至4.56元之间。该场一般生态林为宜林地,商品林为苗圃地。管护模式为管护站形式,落实在就近的管护责任区内进行管护经营。三、 管护站的分布 七个管护站以场区为最北端,由近至远依次为心合管护站、红旗营子管护站、大兴屯管护站、霍托气管护站、佰大街管护
44、站、合心管护站管护站(见表13)。第二节 种苗生产规划种苗是更新造林的物质基础,良种壮苗是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成林的重要条件,解决好种苗生产基地建设,是发展营林生产的关键。一、种子规划该场无母树林地,不作此规划。(见表14)二、育苗规划该场有苗圃2处,面积7公顷,通过投资改建,完全能够满足种苗生产的需求。本经理期规划育苗播种35公顷,产成苗330万株,预计20112015年培育杨树苗225万株,每年可产杨大苗40万株;培育樟子松苗75万株,每年可产二年生樟子松成苗15万株;培育云杉苗75万株,每年可产云杉苗2万株;培育其它苗20万株,包括柳、榆及各种花卉,每年可产成苗4万株。在满足本场造林绿化需要
45、的同时,还可以外销一部分,增加收入(见表15-1)。第三节 更新造林规划在更新造林上,继续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科学造林原则,积极营造混交林,实现多树种、多林种、多层次的森林立体结构,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做到造一片、活一片、成林一片。一、 造林2011-2015年生态林人工造林规划情况为了提高林分质量,增强生态林的防护功能,对重点和一般公益林区内的宜林两荒地进行造林,确保管护区的完整性,根据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的结果,该场重点公益林宜林地4公顷,1林班6、8、13小班,规划在2011年造樟子松,需苗量0.8万株。一般公益林宜林地7公顷,2个林班,7个小班,规划2011年造樟子松2公顷,
46、5林班6、24小班,需苗量0.4万株。2016-2020年规划5公顷,树种为杨树,需苗量1万株(见表16-1、17-1)。二、更新本场重点公益林杨树成熟林已超过防护成熟和生理成熟,防护效能降低、生长量明显下降。为了更好的利用林木资源和林地资源,必须及时采取低效林皆伐改造次年更新的措施,逐步调整林龄结构和树种结构。前四年规划更新造林面积为98公顷。具体如下:2012年规划落实在3林班3小班、12林班6小班,更新造林32公顷树种为杨树,需苗量6.1万株;2013年规划落实在3林班1小班更新造林23公顷树种为杨树,需苗量4.4万株;2014年规划落实在5林班14小班更新造林29公顷树种为樟子松,需苗
47、量7万株;2015年规划落实在5林班16小班更新造林27公顷树种为樟子松,需苗量5.2万株。2016-2020年后5年规划落实130公顷,总需苗量25万株(见表20-1、21-1)。第四节 幼中龄林抚育规划该场现有幼、中林面积332公顷,其中幼龄林为234公顷(其中天然林榆树34公顷作为封护);中龄林面积89公顷。对幼、中林抚育是调整林分结构,提高林分质量,促进林木生长,保障森林健康的重要措施。针对该场幼龄林和中龄林林分少、长势落后、干行弯曲、病腐等状况,积极进行中、幼龄林抚育。抚育坚持留优去劣、间密稀留、砍小留大的原则,蓄积强度不准超过15%,伐后郁闭度不得低于0.6。2011-2015年抚
48、育伐面积187公顷,主要抚育方式为生长抚育和透光伐抚育。本经理期对重点公益林安排幼龄林抚育145公顷,蓄积337立方米,5个林班,17个小班;中龄林42公顷,蓄积213立方米,6个林班,9个小班。幼龄林抚育规划安排在2011年和2015年进行,利用5年的时间来完成抚育工作任务。具体为:2011年计划抚育幼龄林43公顷,蓄积138立方米,落实在16、18、19/1;2012年计划抚育幼龄林44公顷,蓄积141立方米,落实在17/1;2013年计划抚育幼龄林36公顷,蓄积16立方米,落实在6、10、11/3;2014年计划抚育幼龄林8公顷,蓄积22立方米,落实在2/3、32/5;2015年计划抚育
49、幼龄林14公顷,蓄积20立方米,落实在12-13/5,3、4、6、7/7,13/13.中龄林抚育规划从2013年开始至2015年结束,利用3年的时间来完成抚育工作任务。具体为:2013年计划抚育中龄林13公顷,蓄积60立方米,落实在7/5、2/6;2014年计划抚育中龄林16公顷,蓄积60立方米,落实在15/2,10/8,9、15、17/10;2015年计划抚育中龄林13公顷,蓄积93立方米,落实在5、13/3。(见表24-1、32-1)。 第五节 低产(效)改造规划鉴于该场成熟林比例大,林龄逐年老化,生态效能逐年降低,生长缓慢,枯立木、病腐木越来越多,通过卫生清理已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实际
50、,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国家重点公益林允许低产改造的精神,该场规划了在2011-2020年低产林改造计划。2011-2015年我们计划低产皆伐改造采伐面积141公顷,蓄积11982立方米,采取集中连片,便于管理的原则,落在3个林班,6个小班。具体如下:2011年皆伐改造32公顷,蓄积2586立方米,落实在3/3、6/12;2012年皆伐改造23公顷,蓄积2323立方米,落实在1/3;2013年皆伐改造面积29公顷,蓄积2204立方米,落实在14/5;2014年皆伐改造27公顷,蓄积2349立方米,落实在16/5;2015年皆伐改造30公顷,蓄积2520立方米,落实在25/5。2016-2020年5
51、年规划采伐面124公顷,蓄积8954立方米。全部为皆伐改造(见表32-1)。第六节 封山育林规划 2011-2020年封山育林面积规划及小班落实情况鉴于该场目前无未成林地,所以暂不安排封山育林规划。第四章 森林采伐森林采伐规划设计是森林经营方案中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森林可持续利用,促进林业生产力发展的前提,是合理调整森林结构和提高森林资源质量的重要阶段,根据该场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确定以下的森林采伐原则:1、坚持消耗量不大于生长量的原则。2、坚持分类经营,培育、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原则。对重点生态林计算年伐量和标准年伐量。3、坚持合理采伐,采育结合有利森林资源恢复的原则。重点生态林抚育强度不超过1
52、5%,低效林改造采伐强度不超过40%,为保持生态环境,创造良好条件。4、坚持保护天然林的原则。对天然林执行保护和禁伐。5、坚持优先采伐病腐木、残次林、低产(效)林的原则。第一节 林分经营类型划分为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综合效益,按照分类经营、分类实施的原则,根据经营措施不同,我们对重点生态林进行合理的林分经营类型划分,共划分七个林分经营类型,面积2523公顷,蓄积立方米;分别采取不同的经营措施,进行科学的管理。1、人工樟子松封护型:面积123公顷,蓄积6364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嫩江两岸,起涵养水源的作用,有幼、中、近熟林采取封护措施。2、软阔叶混交林封护型:面积34公顷,蓄积1156立方米,主要分
53、布在嫩江两岸和风沙侵蚀的严重地带,起涵养水源和防风固沙作用,全部为天然林,主要树种为榆树,严禁放牧、割草等一切不利于林分生长发育的人为活动,采取封护措施。3、人工杨树封护型:面积1389公顷,蓄积91225立方米,这部分林分为近、成熟林,地力条件差,更新力有限,采取封护措施。4、人工樟子松、落叶松抚育型:面积68公顷,蓄积1574立方米。其中,落叶松面积5公顷,蓄积385立方米;樟子松63公顷,蓄积1189立方米,分布在风沙侵蚀严重的沙化地带,起防风固沙作用,为促进林木生长发育,更好的发挥防护效益采取抚育措施。5、人工杨树抚育型:面积117公顷,蓄积3367立方米,这部分林分为幼龄林,由于密度
54、过大影响生长,对幼龄林采取透光抚育。6、人工针阔混交林抚育型:面积50公顷,蓄积638立方米,这部分林分为中龄林,起防风固沙作用,为促进生长发育,采取抚育措施。7、人工林杨树改造型:面积742公顷,蓄积67191立方米,这部分林木为成熟林,超过防护成熟,失去应有的效能,必须及时改造,采取改造措施。(见表28、29)第二节 采伐方式的确定按照有关森林采伐更新技术规程,根据森林类型和立地条件的不同,确定各种类型的采伐方式。重点生态林采伐方式: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重点生态林应以保护为主,禁止商业性采伐,只允许进行更新采伐。为此,根据该场森林资源的实际情况,本经理期内我们对重点生态公益林进行生长抚育、
55、透光抚育、卫生抚育和低产(效)改造。第三节 标准年伐量确定一、经营周期的确定 商品林是苗圃地,一般生态公益林是宜林地,因此不确定经营周期。 重点生态林经营周期的确定:本经理期重点生态林不作主伐和更新采伐,不确定经营周期。二、年伐量测算年伐量各项采伐的总和标准年伐量(一)主伐采伐量的测算 根据该场实际情况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要求,对于重点生态公益林和一般生态公益林不进行主伐作业(二)抚育采伐量的测算鉴于该场商品林为苗圃地、一般生态公益林为宜林地,因此,本方案暂不做此抚育采伐量的测算。重点生态林抚育采伐量测算按照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对重点生态林实行严格保护,禁止一切商业性采伐。为此,我们进行生长、透光
56、抚育。在森林培育规划中,本经理期规划5年对重点生态林安排抚育面积235公顷,蓄积5579立方米,其中杨树面积117公顷,蓄积3367立方米;樟子松63公顷,蓄积1189立方米;落叶松5公顷,蓄积385立方米;针阔混交林64公顷,蓄积1338立方米。重点生态林平均年伐面积52.8公顷,采伐强度15%,平均年伐量315立方米。其重点生态林年抚育采伐量测算为:年伐蓄积=年伐面积×公顷蓄积×采伐强度杨树年伐蓄积=23.4×29×15%=101立方米 针阔混年伐蓄积=10×13×15%=19立方米樟子松年伐蓄积=12.6×19
57、5;15%=36立方米落叶松年伐蓄积=1×77×15%=12立方米所以人工林抚育采伐总量=落叶松采伐量+杨树+樟子松+针阔混(12+101+36+19)=168立方米(三)重点生态公益林低效林改造采伐量测算:年伐蓄积=年伐面积×公顷蓄积×采伐强度杨树年伐蓄积=74.2×91×40%=2700立方米3、测算年采伐总量=主伐量+抚育采伐量+低改采伐量年采伐总量=0+168+2700=2868立方米三、标准年伐量确定标准年伐量是林场合理的采伐总量。(一)、确定标准年伐量的原则确定标准年伐量应坚持下列原则:1、坚持合理采伐,永续利用的原则。2、坚持分类经营、保护森林的原则。即重点生态林储备量50%以上,一般生态林储备量30%以上,商品林储备量15%以上。3、坚持抚育为主的原则。4、坚持因地制宜,与实际生产能力相统一的原则。(二)各森林类型标准年伐量的测算按照上述原则,确定的标准年伐量=重点生态林采伐量+一般生态林采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安全员考试考试综合练习含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无人机理论知识考核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题】
- 2025年事业单位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中国邮政2025新疆省秋招网络安全岗位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1抗击疫情国旗下的演讲稿-5篇
- 2025年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考试复习题(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工程硕士复习提分资料附完整答案详解【有一套】
- 语文助手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自考专业(教育管理)综合提升测试卷附答案详解(预热题)
- 中国邮政集团2025江西省秋招笔试综合知识题专练含答案
- 面馆员工制度管理制度
- 病历书写规范2025版
- 初中英语仁爱版单词表(按单元顺序)(七至九年级全6册)
- 2025年质量员(市政工程)专业技能练习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 第一单元 任务二《诗歌朗诵》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临床用血知识培训课件
- KPI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 生命教育:珍爱生命
- 高中生的营养之道
- 2025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真题(带答案)
- 天然气开采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