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年度事故案例汇编_第1页
二0年度事故案例汇编_第2页
二0年度事故案例汇编_第3页
二0年度事故案例汇编_第4页
二0年度事故案例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序 言安全事故-这是一个古老而沉重的话题:生产活动总是与事故相伴而行,如影随形。可以说从生产活动诞生起,便有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事故。从事故的后果来看,有的导致人员的伤害,有的导致设备的损坏,事故的发生让一个家庭失去亲人,或儿子或父亲或丈夫,给他们的家庭和亲人造成终生无法弥合的巨大伤害。死者长已矣,生者唯叹息,血与泪的教训让人刻骨铭心。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么以事故为镜可以知道什么呢?可以知道哪些是正确的行为,哪些是错误的行为,事故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使我们少犯错误,避免事故的发生;可以使我们的作业行为更合理,责任心更强,使我们变得更加明智、更

2、聪慧。诚如此,也就实现了公司编制09年度事故案例的初衷了。09年事故案例汇编主要内容包括:事故经过、原因、责任分析、应吸取的事故教训、防范措施等。这些事故都发生在我们身边,事故的责任者、受害者、当事者往往仅仅是因为一次小小的疏忽、一个简单的错误、一处不当的行为,就酿成一起事故,而每一起事故都会造成人员的伤亡,设备的损坏,或者不同程度的伤害,教训之深刻,后果之惨重,现在翻阅起来,细想之下,仍不时地扼腕叹息,令人久久难以释怀。事故之患犹如洪水,所到之处,将毁掉个人的生命,毁掉家庭的幸福,毁掉企业的安定,毁掉社会的和谐。希望大家仔细地阅读和学习书中的每一个事故案例,不仅要搞清每一起事故的来龙去脉,还

3、要将自己置身于事故的背景之中,换位思考:当处在当事者的情形下,会怎么做,是否会犯同样的错误。要努力从每一起事故中吸取教训,纠正自己的一些不良工作行为或习惯,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自觉地遵章守纪,并且主动关心他人的安全。最后,以下面一段话与大家共勉:“我们坚信:除不可抗力外,任何事故都可以也应当能够避免。”物体打击事故篇物体打击伤害往往表现为飞出或弹出的物体如工具、工件、零件等等对人员造成的伤害。物体打击事故多发生在以下情形中。1.在高空作业中,由于工具、零件、砖瓦、木块等物从高处掉落伤人。2.人为乱仍废物、杂物伤人。3.起重吊装、拆装、拆模时,物料掉落伤人。4.设备带病运行,设备中物体飞出伤人。

4、5.设备运转中,违章操作,用铁棍捅卡料,导致铁棍弹出伤人。6.压力容器爆炸的飞出物伤人。7.放炮作业中的乱石伤人等。为了预防物体打击事故,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牢固树立不伤害他人和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2.高空作业时,禁止乱仍物料。清理楼内的物料应设溜槽或使用垃圾桶。手持工具和零星物料应随手放在工具袋内,安装更换玻璃要有防止玻璃坠落措施,严禁乱仍碎玻璃。3.吊运大件要使用有防止脱钩装置的钓钩和卡环,吊运小件要使用吊笼或吊斗,吊运长件要绑牢。4.高空作业时,对斜道、过桥、跳板要明确有人负责维修、清理,不得存放杂物。5.严禁操作带病设备。6.排除设备故障或清理卡料前,必须停机。案例一【事故经过】2

5、009年2月10日上午9:30左右,*部船电组组长杜*带领组员陈*、陈*等6人至7#114000T船机舱二甲板机修间门口(左侧行车梁)旁理电缆线。开始先梳理左侧行车梁下方的电缆线,约十分钟后,发现上方托架上的电缆线交错在一起,需要至托架上进行再次梳理。于是杜*和组员王*、毛*三人至托架后,杜红军发现在托架下方的脚手架上有一根管子(直径219mm、长1.7m)一端斜放在脚手网板上,另一端靠在左侧行车梁,且该管子在网板上滚动。杜*在去脚手架欲阻止管子滚动时,管子从脚手架上掉落,管子一端法兰碰及陈*安全帽,造成陈*头皮破裂。【原因分析】1、船体部在合拢嵌补甲板时,在该管子阻碍合拢时,擅自割除了该管子

6、,且未妥善处理,是导致本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2、电装部组长杜*在观察到脚手架有管子滚动时,虽然有阻止管子滚动防止坠落的行动,但未及时通知下方人员避让,是导致本起事故发生的次要原因;3、电装部船电工陈*在施工作业时,未能及时观察周边的安全环境,未能及时避让,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次要原因。【防范措施】1、施工作业过程中残留下的高处浮动物要及时进行清除。2、做好班前、班中、班后安全确认,确保在安全条件允可的情况下施工。案例二【事故经过】2009年3月5日上午7:50左右,运输部铲车工黄*在钢加车间二跨门口遇到钢加车间李*,李*通知黄浩秋帮将小装场地的小装料。在李*和黄*至小装场地将物料装上铲车后,铲

7、车工黄*驾驶铲车从分段车间南18米通道至F3跨。当铲车行驶至F3跨通道20米处左右时,通道南侧有一台5T行车正在吊料。因铲车上铲运的物料长度超出了通道宽度,于是驾驶员黄*在将铲车方向向北打向并继续向前行驶。在铲车当时所在位置北侧场地摆放了一块“T”型材,而铲车行驶至该位置时,钢加车间集配工朱*正好在“T”型材旁记录板片代号,行驶过程中铲车上的物料与垂直摆放的 “T”型材侧板相碰撞,导致“T”型材向北侧倾倒,正好压在朱桂明右脚上。【原因分析】1、铲车驾驶员黄*在铲运物料至分段车间F3跨,在遇到5T行车阻碍其行驶时,其采取避让绕行。但在绕行过程中未对周边的环境进行确认,未能有效预防铲车上的物料与“

8、T”型材相碰撞,没有对“T”型材有可能在碰撞过程中会倾倒而压伤人的意识,是导致本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2、钢加车间集配工朱*在铲车铲运物料时,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危险程度估计不足,缺乏必要的安全防范意识,是导致本起事故发生的次要原因。【防范措施】1、要认真总结本起事故,引导和教育职工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提高员工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动态确认。2、所有运输配送要加强协调,要充分考虑到车辆的行驶路线是否满足铲运物件行走要求,在遇到通行障碍后要做到“一停、二看、三提醒”。案例三【事故经过】2009年5月5日下午一点半左右,钢加车间下料一组风割工朱*受组长工作安排,在一垮手工平台割角铁,在

9、割一根250×90的角铁过程中,由于另一根300×90的角铁衬垫松动,使300×90的角铁下滑,朱*未加考虑角铁的重量,下意识地用手去扶角铁,致使右手无名指被角铁压伤。【原因分析】朱*工作经验不足,安全意识不强所造成的。【防范措施】1、各部门要加强对员工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防范。2、各部门要把安全确认制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特别要强调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确认,确保动态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生产。【案例四】【事故经过】2009年6月17日15:20 15:00左右,根据生产需要,管加工配料工吴*操作10T吊将两根6#船代号为F5-13的管子(140*9.5*

10、1000)从仓库吊运至定长切割机上进行加工,15:20左右,吴*将两根管子吊运至定长切割机上方,两根管子横向叠加在一起,其在操作10T吊将两根管子向定长切割机操作平台上摆放过程中,下料工刘*观察到下降的两根管子在晃动,便用左手扶着正在下降的底端的一根管子,当两根管子放到定长切割机操作平台上时,下料工刘*左手没有及时撤出,由于钢丝绳松动,上方一根管子向下滑动压在下料工刘*的左手上,导致下料工刘*左中指被压伤。【原因分析】1、管加工车间下料工刘*工作责任心不强,安全意识淡薄,思想上麻痹大意,是导致本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2、管加工车间配料工吴*在管子即将放到平台上时没有及时提醒刘刚将手拿开,是导致

11、本起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3、管加工车间安全管理存在漏洞,班组安全教育不到位是导致本起事故发生的又一原因。【案例五】【事故经过】2009年9月19日18:50分左右,船体部合拢二队根据生产计划,对4#163000TF51分段进行吊装定位,整个吊装由合拢二队吊装主管沙建国负责指挥,合拢二队下属劳务公司大能合一丁*装配组负责定位施工。约20:00左右,当F51分段放到距F41分段1米左右时,合拢二队吊装主管沙*指挥800T行车停止将F51分段下放,然后和负责定位的大能合一装配工张*和马*等一起检查该分段上是否有障碍物,当张*和马*检查到贴附在F51分段P面锚唇处的平台板(3820*900*12mm)

12、有碍该分段定位后,张*便站在F41分段P面锚唇处的平台上将贴附在F51分段P面锚唇处平台板上的有碍分段定位部份(860*900*12mm)割除,张*在割除该平台板上有碍分段定位的部份后发现,该平台板的余下部分(2960*900*12mm)下一根斜撑也妨碍分段定位。约20:20分左右,张进对该平台板余下部分的斜撑进行割掉,当割除作业即将结束时,该平台板的余下部分突然掉下,压在张*身上。经靖江市人民医院诊断为面部颧骨骨折【原因分析】船体部合拢二队下属劳务公司大能合一装配工张*在进行4#163000TF51吊装合拢时发现,贴附在F51分段P面锚唇处的平台板(3820*900*12mm)有碍该分段定位

13、,其在没有采取任何防范措施的情况下盲目将有碍定位部分(该处有2个焊点)及一根斜撑割除,从而导致了本起安全事故的发生【案例六】【事故经过】2009年11月6日下午18:00,船体部荷花公司陈*、刘*等人在对3#163000T船1#S货油舱做密性时,由于主甲板面上一透气管有漏气现象,船体部合一主管张*看到后前去帮忙拆卸。在透气管法兰螺丝拆卸完向主甲板面上放置时,透气管(管高2.4M、直径219MM、带有踏步)重心发生偏移,不慎打在透气管南侧的张*左腿上,经送斜桥镇医院诊断为左大腿骨骨折。【原因分析】1、船体部合一主管张*在施工时,对现场的安全环境确认不实,自身的安全意识不高,是致本起事故发生的主要

14、原因;2、船体部安全教育不到位是致本起事故发生的次要原因。【案例七】【事故经过】2009年12月5日上午10:00,坞务科指挥工苏*按照吊运计划为电装部吊运应急发电机负载库,负载库的吊运路线从6#163000T船船头吊运至船尾应急发电机顶部平台,电装部现场负责人为顾*。10:30分,指挥工苏*随负载库至6#163000T船棚区B甲板P面的外走道内,负载库吊运至距应急发电机顶部平台约1.5M的位置时,指挥工苏*发现负载库在晃动,便用右手去扶负载库,其扶在脚手上的左手被摆动中的负载库(负载库重约18T)夹伤。经送斜桥医院诊断为左手中指骨折。【原因分析】1、坞务科指挥工苏*在指挥作业过程中,个人的安

15、全意识不强是导致本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2、坞务科安全教育不到位是导致本起事故发生的次要原因。【案例八】【事故经过】2009年12月17日下午12:30,江海劳务公司陆*、范*、周*及张*等被分配至分段车间南侧(1#160塔吊所在位置)吊运从钢加车间3跨牵引车拖出的筋板。因1#160塔吊损坏,陆*提议借用“T”型材堆场的2#160T塔吊进行筋板的吊运,具体由张*负责操作2#160塔吊的遥控器。当时2#160塔吊吊臂朝着正南方向,由于2#160塔吊小车上的链条下连接的钢板钩要先取下,于是张*便站在距离2#160塔吊西侧6米左右处按动塔吊小车向塔机座处移动的按钮,范*站在2#160塔吊机座处下轨道

16、的南侧,且范*前面堆放着型“T”型材(下面是两堆,上面是壹堆)。当小车移动至张*前方“T”型材堆放处时,小车上的链条下连接的钢板钩上的螺丝勾住了“T”型材堆上方的2块型材,致使2块型材向范*位置倒下,范小林躲闪不及,右腿被压伤。【原因分析】1、张*在操作遥控器将2#160塔吊小车由吊臂前端向塔机座方向移动时,没有将小车上的链条先进行提升至一定高度后再平移,且张*在操作遥控器时对塔机小车的动向观察不仔细,是导致本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2、钢加车间及下属江海劳务公司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教育效果不明显,是导致本起事故发生的次要原因;3、范*安全技能不高,防范意识不强,也是导致本起事故发生的次要原因。

17、厂内交通事故篇厂内交通安全不容小视,为了保障员工安全,厂内交通应注意以下问题:1.不能超载;2.货物堆放均匀、牢固,装货后的高度离地面不得超过4米,高出车身的货物应加以固定,车上货物伸出车箱前后的总长不能超过2米。3.装载易燃易爆、剧毒危险货物时,应报生产经营单位管理部门和保卫部门批准,并指派熟悉所载危险品性质和有安全防护知识的人担任押运员;4.车上必须备有消防器材和相应的安全措施,排气管应安装在车前,尾部应安装接地链。5.进入易燃易爆场所作业的车辆必须具有防爆措施,排气应安装火星熄灭器。案例一【事故经过】09年3月29日中午11:00左右,新和顺公司江*在骑自行车下班途中,在沿码头办公楼至中

18、门大道间南北大道行驶过程中,其路过金加工车间下坡路段时被另一辆自行车撞倒,当时行走至现场的鑫茂公司油漆工胡*也被撞倒在地。事故发生后,新和顺公司江*被立即送靖江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原因分析】肇事者在骑自行车下坡过程中未减速,且骑车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导致了该起交通事故的发生。【防范措施】1、公司各部门和劳务公司要加强职工厂内交通安全知识教育,教导职工严格遵守公司的安全规章制度。2、各部门和劳务公司要对本部门车辆的上牌情况进行核查,未办理厂内牌照的车辆不得在厂内行驶。3、各部门和劳务公司要对本部门的机动车辆刹车等安全性能进行检查,确保车辆性能处于完好状态。4、各部门和劳务公司要对本部门的机

19、动车辆进行可视化管理,在机动车辆上刻写隶属单位、使用人姓名以及联系电话等。案例二【事故经过】2009年4月29日下午,晋杰公司夏*在涂装房对分段焊缝贴透明胶带结束后,自己驾驶电瓶三轮车至800T场地15#船H22P段收集空油漆桶,当其驾驶电瓶三轮车至800T场地西侧,在途径150T刚退轨道时,其欲从150T刚腿东侧的狭小通道饶近道至目的地,由于夏*驾驶技术不熟练,导致车的前轮在前行的时候行驶至150T刚腿东侧电缆沟内,三轮车前轮被卡在电缆沟内无法转向,撞在了150T刚腿减速机上。【原因分析】1、晋杰公司夏*安全意识淡薄,在驾驶电瓶三轮车时走捷径,且驾驶技术不熟练,是导致本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0、2、晋杰公司在机动车辆的管理上存在漏洞,是本起事故发生的次要原因。【防范措施】1、各部门和劳务公司要加强对机动车辆的动态管理,经常性的对机动车辆驾驶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注意事项的提醒和学习,以帮助提高安全意识。2、各部门和劳务公司组织员工对本起事故进行学习,引导员工严格执行公司的制度和规定,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案例三】【事故经过】2009年5月27日8:05左右,运输部铲车工倪*驾驶36#铲车,送完分段托墩从分段车间第六垮西十八米通道出垮,从分段车间第六垮北侧大道左侧由东向西行驶,8:10左右在倪*驾驶36#铲车行驶至距公司中门30米大道78米处,与对面丹华劳务公司员工杜*骑的

21、电瓶车相碰撞。【原因分析】1、运输部铲车工倪*驾驶36#铲车,在分段车间第六垮北侧大道上行驶时,没有按照道路交通管理规定靠右行驶,违章操作是本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2、杜*在骑电瓶车时注意力不集中是本起事故发生的又一原因。【案例四】【事故经过】2009年9月18日下午下午2:00左右,运输部铲车工陆*驾驶25#铲车在150T门吊下场地进行水底坞墩铲运结束后至800T场地帮助铲运分段搁墩。其驾驶铲车从150T场地出发沿2#150T东轨道向河下方向行驶(铲车轮胎在150轨道两侧)。当其行驶至800T场地中部箱变附近时,由于注意力不集中,陆*在看见振发公司打磨工张*出现在铲车前方时(箱变东侧),虽然

22、采取了紧急制动措施,但是由于距离太近,导致铲车右侧轮子将张*碰倒,未能避免事故发生。事故发生后,陆*下车查看伤者的伤势并立即向运输部副部长李*报告事故情况。安环部接到*的事故报告后,立即组织将伤者张*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经靖江市人民医院诊断为右小腿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右足足弓骨折移位、左足软组织及左足跟缺损。【原因分析】1、运输部陆*在驾驶铲车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是导致本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2、振发公司张*在行走时听到身后有铲车行驶的声音,由于思想麻痹,未采取避让措施,是导致本起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3、运输部和振发劳务公司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盲区,对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不到位,是导致本起事故发生

23、的次要原因;4、安全环保部现场监督管理不到位,也是导致本起事故发生的原因。【防范措施】1、公司内所有机动车辆在生产区行驶时,一律挂慢档行驶,时速不得超过5公里/小时。2、公司所有人员在生产区域内要随时关注自己所处环境,并根据环境变化的特点加强自身保护,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3、机动车驾驶员在周边视线出现遮挡的情况下,要查看机动车四周的工作环境,防止高处坠物或行人穿行而酿成安全事故。4、机动车不得违章载人,载物必须捆扎牢固,不得超载、超速、超宽超高行驶。5、所有机动车辆必须经过上级部门进行鉴定,不得无证驾驶或驾驶带病车辆或报废车辆。6、各部门和劳务公司要把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作为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

24、,规范人的行为,整改不安全因素,确保安全生产。【案例五】【事故经过】2009年10月24日下午4:40左右,运输部铲车工蒋*驾驶25#8T铲车从河下800T场地铲运1只85的卸扣至河上800T甲板堆放场地。其从河下800T场地出发至西大门南北大道靠右向河上方向行驶。在行驶至与船体部交界处以北约30米时,由于麻痹大意,未能及时观察到铲车前方的行人。虽然东亚公司周*在被铲车右门架撞倒后,蒋*采取紧急制动和倒车措施,但仍未能避免周*受伤事故的发生,导致周*右腓骨下端外侧局部骨折缺失。【原因分析】1、运输部铲车工驾驶铲车铲运的85卸扣并不妨碍其对前方状态的观察,而是思想麻痹,在铲车行驶过程中视线不在正

25、前方,盲目驾驶是导致本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2、东亚公司电焊工周*在穿行西大门南北大道时,未对大道上是否有机动车辆通行的状态进行观察是导致本起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3、运输部安全管理不到位,是导致本起事故发生的次要原因;4、合拢二队在对下属劳务公司东亚公司的安全管理存在盲区,也是导致本起事故发生的次要原因。高处坠落事故篇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两大因素作用的结果,是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随机事件,每起事故看起来是偶然发生的,但检查以后就会发现这种偶然性寓于必然性之中,个人安全意识淡薄、违章操作、部门管理松弛,玩忽职守,设备带病运转,安全防护装置不到位等都是事故发生的必

26、要因素。发生重大伤亡事故,一方面给企业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另一方面给伤亡职工和家庭带来极大痛苦。“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为了吸取教训,避免类似事故的重演,现重点对高处坠落的相关知识及近期的典型案例进行归纳和分析,具体如下:所谓高处作业,是指作业高度基准面在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由于造船行业的特殊性,高处作业在各施工类别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如何有效的控制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确保从业人员的施工安全,是摆在我们面前亟需探讨的问题。一、高处坠落事故的特点高处作业四边临空,条件差,危险因素多,事故发生频率高,后果严重。人在高空作业本身就是有危险的,不像在地面作业有个依托,即使失手摔倒

27、也是在地面上,一般不会出事故。在空中就不同,它的安全全靠各种防护设施如各种架、梯和防护用具如安全网、安全带、安全帽等,如果这些设施有缺陷、不牢靠或防护用具使用不当均会发生事故,高空坠落事故后果严重,从2米以上高空摔下非死即伤,死亡占多数,受伤程度一般是重伤残疾,轻伤的较少。二、高处作业的相关准备工作为了保证高处作业的安全进行,登高作业中需要的各类技术措施,应事先计划,纳入生产准备。高处作业所需搭设的脚手架,必须符合有关脚手架搭设规定。特殊高处作业(设备修理、各类行吊穿引钢绳等)应事先填报危险作业申报单,并制定相关作业方案,经相关部门及领导审批后方可施工。三、高处作业的相关要求1生产组织者(施工

28、部门)在施工前应明确作业内容和作业顺序,共同作业必须确定带班人,落实安全措施;2.对作业环境、安全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穿戴等情况作业部门及监控部门应督促作业人员进行作业前的可靠检查和确认,在使用安全带时,应遵循“高挂低用”的使用原则;3.作业前,作业人员应检查脚手栏杆是否拉紧,高度是否达到要求;4.作业前,作业人员应检查脚手板搁架(支架)焊接是否良好,销子、卸扣有无损伤,各螺栓是否固定;5.作业人员检查脚手架发现隐患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向监控部门报告后,由脚手搭设单位整改达标后方可恢复施工;6.作业人员在施工时,应遵守“有洞必有盖、有边必有栏、洞边无盖无栏必有网”及“不准往下乱抛物件;不准背向下

29、扶梯;不准穿拖鞋、凉鞋、高跟鞋;不准嬉闹、睡觉;不准将身体靠在临时栏杆上作业;不准在安全带未挂牢靠时作业”7.作业人员在施工时,还应遵守“十不登高”的相关规定,即“患禁忌症不登高;未经认可或审批不登高;没带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不登高;脚手板、跳板、梯子不符合安全要求不登高;攀爬脚手架或设备不登高;穿易滑鞋、携带笨重物件不登高;易碎物件上无垫板不登高;高压线旁无隔离措施不登高;酒后不登高;照明不足不登高”。四、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措施1.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应定期体检,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病、理智不健全或四肢有残疾的人不能从事高处作业,在高空作业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作业时不准穿高跟鞋、硬底

30、鞋和易滑鞋,严禁酒后上岗;2.加强各种梯、架的检查,用于高处作业的架子必须牢靠坚固,材质和制作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并应有重量限制装置,超高限位装置,断绳安全装置;各种梯子材料必须坚固,梯距以30cm为宜,不得缺档使用,梯子与地面的夹角以60-70度为宜。使用人字梯时,中间必须使用拉线拉牢;3.对未安装栏杆的梯口、爬梯口、上料口、设备吊装口及其他各种预留洞口,必须有永久盖板或围栏,对尚未安装栏杆的舷边四周必须设置1.05米高的防护栏或挂立网,防止施工人员坠落;4.六级以上大风、重雾、雷雨或下雪时均不准进行高处作业。特别是雨雪后施工,要注意防滑。凡在大风、冰雪解冻或停工一段时间再使用脚手架时,必须对

31、脚手架进行全面检查;5.在靠近电源处作业时,须先切断电源或变更迁移电源,不准将电源线拉在脚手架上,且脚手架的与高压输电线路的距离应大于5米;6.在易碎物件上作业时,如无网板,操作人员应在易碎物件上放置垫板,严禁直接踩踏在易碎物件上作业,以防发生坠落事故。案例一【事故经过】2009年4月9日7:00,特涂科克莱芬公司茆*架子组接公司安排对7#114000T船舶6#货油舱S面的脚手进行拆除,架子工孙*负责向舱外传递拆下钢管或网板。时至11:05分,孙*将最后一根钢管往舱外传递时,由于安全带扣在被拆除立杆的水平钢管上,当在行走和向上传递钢管的作用力下,其身体失去重心,安全带在没有立杆钢管阻挡的情况下

32、,导致其从拆除网板的空隙中坠落,坠落高度约5.5米。经靖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右大臂骨折。【原因分析】1、特涂科克莱芬公司孙*安全意识淡薄,将安全带扣在无保护作用的钢管上,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2、特涂科克莱芬公司安全教育不到位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次要原因。【防范措施】1、高处作业要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必须遵循高挂低用的原则。2、各部门和劳务公司要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员工自我保护能力。【案例二】【事故经过】2009年6月10日17:00左右,振发公司装配组组长薛*组在G6垮外场总组场地5#S11+12P段施工结束后,薛*通知该组员工收好工属具下班,在该组员工准备下班时,薛*发现装配工杨*在5

33、#S11+12P段舱内使用的焊线没有收,便通知杨*上分段收焊线。其在收焊线时不慎从分段上坠落(坠落高度2.4米),经靖江市人民医院诊断为左手手腕处轻微骨折,右手手腕处脱臼,目前伤者在家静养。【原因分析】1、振发公司装配工杨*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是导致本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2、振发公司对员工的安全教育不到位,是导致本起事故发生的又一原因。【案例三】【事故经过】2009年6月16日上午9:00左右,运输部起重一组苏*等约10人至15#船进行吊桥安装作业,坞西3270行车配合进行吊运安装。约10:00左右,机装部在吊桥吊运到位后用卡码将吊桥机舱内一端固定好。吊桥机舱外一端用两把20T葫芦将吊桥

34、和甲板上吊耳相连接,约11:10分左右,吊桥安装结束。在整个安装过程中,机装部负责对吊桥上靠近机舱一端的网板(即禁区外的)进行了焊接固定,机装部、运输部和安环部于9:40左右在吊桥的中间两端拉设了警戒绳。下午上班后,机装部朱*及组员曹*等至机舱分油机室内进行锅炉燃油串油,曹*违章进入警戒区,并从吊桥外端未固定的网板上(禁区内)坠落至坞底受伤,坠落高度为12.8米。【原因分析】1、曹*当日午会上接受了不得从机舱尾部副机进出口进出的教育,但由于该同志思想上麻痹大意,安全防范意识极其淡薄,擅自进入警戒区,是造成该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2、机装部在对员工的日常教育和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是造成该起事故发

35、生的重要原因。3、运输部在吊桥吊装作业前,虽与机装部就网板固定事宜进行了对接,但在网板未固定的情况下仍然进行了吊桥起吊作业,从而导致了该隐患的存在,是本起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4、安全环保部现场监督不力,也是造成本起事故发生的又一原因。【防范措施】1、多部门联合作业一定要明确责任人,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互相的加以督促和提醒。2、各部门要教育员工严格遵守现场安全警示要求,严禁冒险进入禁区。3、部门在设置现场安全禁区的同时,必须尽量采取措施,减少禁区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4、各部门一定要按照高处作业平地做,水上作业岸上做的原则安排生产,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本质度。5、各部门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和监

36、护工作,坚决做到不串岗或做与其工作无关的事情。【案例四】【事故经过】2009年10月16日上午7:00,船体部合拢二队装配工吴*、王*、电焊工李*等三人接主管施*安排至1#163KT6#S面边压载内第一层对两处补板进行装配和电焊。时至10:30分,装配工吴*在进行割刀点火时,因割刀小风未关,乙炔逆流进入氧气皮管内发生回火,其为躲避回火后着火的皮管时,不慎从距地面约1.6M的位置坠落,经敦义市人民医院诊断为右脚股骨骨折。【原因分析】1、船体部合拢二队装配工吴*在施工施工过程中,当使用割刀回火时未能按照船体装配工安环操作规程中“在切割时,当发生回火应先关氧气,后关乙炔”的操作要求,操作技能不熟练且

37、对周围的环境确认不到位是致本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2、船体部安全教育存在盲区是致本起事发生的次要原因。【案例五】【事故经过】2009年11月4日上午7:00,甲装部东阜公司电焊工缪*、打磨工段*接公司主管顾*安排至4#163000T S面燃油舱施工。约10:10左右,电焊工缪*使用的焊机停电,其至主甲板为焊机送电。10:20,缪*在返回燃油舱内的直梯上,由于脚未能踩实,不慎从距离舱底约2.5m的位置坠落,经送靖江市人民医院诊断为脊椎压缩性骨折。【原因分析】1、甲装部东阜公司电焊工缪*在沿4#163000T 船S面燃油舱内直梯下舱时,自身的安全意识不强,麻痹大意是致本起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2、甲

38、装部东阜公司对员工的安全教育不到位是致本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案例六】【事故经过】2009年11月23日20:20左右,合拢一队振发公司主管杨*安排振发公司装配组杨*组对5#163KF21上平台工字钢加强进行拆除,并吊移至坞东场地上。杨*接通知后,安排其组宋*、马*两人到F21上平台将工字钢加强进行拆除并配合行车吊至场地上,20:50左右,宋*、马*将F21P面上平台工字钢加强(150*6200mm)拆除后,宋*在配合行车将工字钢加强吊至场地的过程中从F21P面上平台坠落至F21上(坠落高度为3.3米)。宋*为合拢一队振发公司新进员工,其在F21上平台施工时没有系扣安全带。经靖江市人民医院诊

39、断腰椎错位。【原因分析】1、合拢一队振发公司装配工宋*登高作业不系安全带,安全意识淡薄是导致本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2、合拢一队以及振发公司在新进员工安全教育不到位是导致本起事故发生的次要原因。起重伤害事故篇起重机械在企业的应用比较广泛,对于实现生产过程的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等方面起重要作用。但是起重机械若使用不当却很容易造成伤害事故,在有些行业每年由起重机械引起的事故要占大多数,所以我们应对起重伤害事故的预防引起高度重视。预防起重伤害事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起重作业人员须经有资格的培训单位培训并考试合格,才能持证上岗。2.起重作业人员在操作前应检查起重机械的安全装置

40、如起重量限制器、行程限制器、过卷扬限制器、电气防护性接零装置、端部止挡、缓冲器、联锁装置、夹轨钳、信号装置等是否齐全可靠,否则不准进行操作。3.平时应严格检验和修理起重机机件,如钢丝绳、链条、吊钩、吊环和滚筒等,发现报废的应立即更换。4.建立健全维护保养、定期检验、交接班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5.起重机运行时,任何人不准上下;也不能在运行中检修;上下吊车要走专用梯子。6.起重机的悬臂能够伸到的区域不得站人;电磁起重机的工作范围内不得有人。7.吊运物品时,吊物不得从人头上过;吊物上不准站入;不能对吊挂着的东西进行加工。8.起吊的东西不能在空中长世间停留,特殊情况下应采取安全保护措施。9.起重机驾驶

41、人员接班时,应对制动器、吊钩、钢丝绳和安全装置进行检查,发现性能不正常时,应在操作前将故障排除。10.开车前必须先打铃或报警,操作中接近人时,也应给子持续铃声或报警。按指挥信号操作,对紧急停车信号,不论任何人发出,都应立即执行。11.确认起重机上无人时,才能闭合主电源进行操作。12.工作中突然断电时,应将所有控制器手柄扳回零位;重新工作前,应检查起重机是否工作正常。13.在轨道上露天作业的起重机,当工作结束时,应将起重机锚定住;当风力大于6级时,一般应停止工作,并将起重机锚定住;对于门座起重机等在沿海工作的起重机,当风力大于级时,应停止工作,并将起重机锚定好。14.当司机维护保养时,应切断主电

42、源,并挂上标志牌或加锁。如有未消除的故障,应通知接班的司机。起重伤害事故的七点特点第一,事故大型化、群体化,一起事故有时涉及多人,并可能伴随大面积设备设施的损坏。第二,事故类型集中,一台设备可能发生多起不同性质的事故是不常见的。第三,事故后果严重,只要是伤及人,往往是恶性事故,一般不是重伤就是死亡。第四,伤害涉及的人员可能是司机、司索工和作业范围内的其他人员,其中司索工被伤害的比例最高。文化素质低的人群是事故高发人群。第五,在安装、维修和正常起重作业中都可能发生事故。其中,起重作业中发生的事故最多。第六,事故高发行业中,建筑、冶金、机械制造和交通运输等部门较多,与这些部门起重设备数量多、使用频

43、率高、作业条件复杂有关。第七,起重事故类别与机种有关,重物坠落是各种起重机共同的易发事故,此外还有桥架式起重机的夹挤事故,汽车起重机的倾翻事故,塔式起重机的倒塔折臂事故,室外轨道起重机在风载作用下的脱轨翻倒事故以及大型起重机的安装事故等。案例一【事故经过】2009年5月6日凌晨3点左右,运输部姚*、顾*、刘*等三人配合坞务科进行1#163000T船A21段的翻身。坞务科1#800T当班行车工为张*、*,指挥工叶*负责指挥。1#163000T船A21段位于河下800T场地。翻身作业前,运输部姚*、顾*、刘*三人将分段河上方面的主钩钢丝绳卸扣卸好后,准备卸河下方向的两只卸扣。此时行车工张*驾驶80

44、0T以2档的速度往河下方向行驶,由于钢丝绳在卸主钩钢丝绳卸扣时钢丝绳有余量,于是指挥工叶*发出了主钩高两档信号,在此过程中河下方向的一根钢丝绳卸扣落在了A21段上的一个孔内,运输部刘*等欲用绳子扣住钢丝绳将其从孔内拉出。姚*便通知指挥工要求行车主钩停止升高,而此时行车工张*观察到主钩已受力了,正准备用对讲机询问指挥工缘由,听到行车指挥工在对讲机内发出主钩停的信号,张*就把主钩手柄拨到“0”位,且听到下方分段的响声,看到分段向河下方向倾斜,张*就立即将大车手柄拨到“0”位。运输部刘*因当时站在分段上,周围没有可依附的固定物件,从分段斜坡滑落至地面。【原因分析】1、坞务科行车指挥工叶*安全意识淡薄

45、,责任心不强,操作技能不熟练,在1#163000T船A21分段翻身作业过程中,其在发出主钩高2档指令,同时大车在向河下方向行驶时未能细致观察分段的动态,而是在A21段河上一端已脱离搁墩支撑的瞬间才发出停主钩的信号,应负主要责任。2、行车工张*、羊*在1#163000T船A21翻身作业过程中,张*在已观察到主钩已受力的情况下,没有及时采取果断的措施,应负次要责任。3、坞务科平时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导致员工安全责任心不强,部分员工的操作技能不过硬,应承担一定的管理责任。4、运输部在分段翻身作业过程中监督不到位,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防范措施】1、坞务科要加强对行车指挥工安全操作技能的培训教育,并对

46、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岗位职责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强化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2、在分段翻身、吊运作业过程中,各部门作业人员必须各司其职,并加强不同工种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在遇到紧急情况或危险时刻必须迅速采取果断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3、各部门要根据不同的工种(岗位)组织员工学习安全操作规程,要求公司各部门所有员工都能熟记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4、各部门要加强夜间起重作业的安全管理,在地面环境复杂,照明不清晰的情况下要安排专人进行对接、沟通协调,在确认符合安全条件的情况下方可操作。案例二【事故经过】2009年9月9日10:00,物资部行车工倪*、理料工林*、物资部下属

47、的振发公司辅助工林*、王*接钢板场地组长陈*安排对厂外车辆(苏MA 5470、半挂)上的普板(规格为6*1.5*0.03M)进行卸车。当完成一吊卸车后,行车工倪*将行车返回至半挂卡车上方,因未接到下方的指挥信号将吊臂向下放后,吊臂的北侧一端搁在卡车驾驶室上方,导致卡车驾驶室顶部受损变型,所幸未造成人员伤害。【原因分析】1、物资部行车工倪*操作行车时在未接到下方的指挥信号擅自将吊臂下放,是致本起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2、物资部钢板场地C垮指挥工林*、下属的振发公司林*、王*在事发现场未能及时指挥和制止行车工倪*的违章行为是致本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3、物资部安全教育不到位,对钢板场地上的安全重视不

48、够,疏于管理是致本起事故发生的又一原因。【防范措施】1、物资部要加强对班组的安全管理,把班组长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化,并严格进行考核。2、相对应的作业部门必须对进入我司的外来车辆车主进行安全交底。3、物资部应在钢板场地上指定专职的指挥工,指挥板片、型钢等材料的吊运,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中暑事故篇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或烈日下,引起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散热机能发生障碍,致使热能积累所致的以高热、无汗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综合征。中暑多见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温带地区在遭遇严重的热浪袭击时,可引起大量不适人群受累。据研究表明,当日气温最高大于31摄氏度时,便可有中暑发生。在我国,中暑多见于南方地区的夏

49、季,老年人多见。人群分布上多见于在炎热气温下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参加大型体育竞赛和军事训练的人;另外,长途旅行的人也多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已经习惯于人工恒温环境生活工作的人们,由于普遍面临机体耐热能力的下降,日常生活中,中暑的发生率有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据不完全资料统计,中暑的病死率可高达20-70%。所以在炎热的夏季,人们更需积极防治中暑。 中暑的原因 环境因素:发生中暑的外界因素主要为高温、高湿、风速小。在高温辐射作业环境(干热环境)和高温高湿作业环境(湿热环境)中易发生。据研究连续三天平均气温超过30摄氏度和相对湿度大于73%最易发生中暑。同时也要注意有时虽然气温不高,湿度不大,但由于环境

50、通风较差,也易发生中暑,比如夏季人们在密闭的工作环境中,易发生中暑。在城市中,各种高大建筑物影响空气流通,夏季空调的大面积使用,街道的狭窄及逐渐增多的车辆,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城市绿化面积的减少等原因,形成热岛效应,增加城市的气温。以及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多,形成的温室效应,气温呈升高的趋势,这些原因均导致了中暑现象的增多。 自身因素:主要有1.产热增加,如从事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以及患有发热、甲亢等代谢增加的疾病。2 .热适应差,如营养不良、年老体弱、孕产妇、过度疲劳、缺乏体育锻炼、睡眠不足、饮酒、饥饿以及突然进入旅游热区和高温环境。3 .散热障碍,如过度肥胖、穿紧身、透气性差的衣裤、先天性

51、汗腺缺乏症、硬皮病、痱子、大面积烧伤病人恢复的瘢痕。另外,在使用抗胆碱药物、抗组胺药物、抗抑郁药物、B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利尿剂、酚噻嗪类等药物治疗期间,以及患有脱水、休克、心衰等疾病的患者,也是导致中暑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中暑的分类 1、热射病(中暑高热),是指人体受外界环境中热源的作用和体内热量不能通过正常生理性散热致使体内热蓄积引起的体温升高,临床表现主要是高热、无汗、意识障碍。多发生于高温作业数小时后,或耐热力下降的持续几天高温后中暑。当体温在42-43摄氏度时,持续数分钟人体细胞发生不可恢复的损伤,中枢神经细胞受损,心肝肾也有损伤。当体温大于50摄氏度数分钟内细胞死亡。当发生热射病时

52、,可出现脑出血、脑水肿,心肌发生混浊肿胀间质出血,肺淤血、水肿,肝小叶中央坏死,肾脏缺血,肾小管退行性病变,皮肤血管扩张,加之失水失盐,血液浓缩,至周围循环衰竭。热射病还有一种特殊的类型日射病,当在烈日下或强辐射下劳作,由于强烈光线和红外线长时间照射头部,引起头部温度升高,导致脑组织水肿,出现颅内高压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剧烈呕吐、烦躁,严重者出现昏迷、惊厥。 2、热痉挛(中暑痉挛):由于过度出汗、体内水盐过量损失,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水转移至细胞内,肌肉细胞过度稀释,发生水肿,使肌肉产生疼痛性痉挛。热痉挛多见于高温环境从事体力劳动而有大量出汗的年青人,年老者少见,炎热季节刚

53、开始尚未热适应前。表现为严重的肌肉痉挛伴有肌肉收缩时疼痛,以四肢、咀嚼肌多见,痉挛肌肉呈对称性发作,时发时愈,但病人的体温正常。 3、热衰竭(中暑衰竭):高热引起外周血管扩张,大量出汗,水盐丢失,血液浓缩,黏度增加,细胞呈高渗状态,水分进入细胞内,有效循环血量降低,机体为了代偿,促进散热,心排血量升高,心血管系统负荷增加,至使心功能或循环功能衰竭,脑短暂缺血,严重者可发生休克。这种类型的中暑常发生于老年人,及未能热适应者。起病急,先有头晕,头痛,突然昏倒,平卧并离开高温作业场所即清醒,体温轻度升高,无中枢神经损伤。 中暑症状 1、先兆中暑:病人常常感到大量出汗、头晕、眼花、无力,恶心、心慌,气

54、短,注意力不集中,定向力障碍。体温常常小于37.5摄氏度。在离开高温作业环境进入阴凉通风的环境时,短时即可恢复正常。 2 、轻症中暑:病人除有先兆症状外,有的表现为体温升高至38摄氏度以上,皮肤灼热、面色潮红;面色苍白,呕吐,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通常休息后体温可在4小时内恢复正常 。 3 、重症中暑:上述症状进一步加重。中暑衰竭主要表现为皮肤苍白,出冷汗,肢体软弱无力,脉细速。血压下降,(收缩压降至80mmHg以下)呼吸浅快,体温正常或变化较小,意识模糊或昏厥。日射病主要表现为剧烈头痛、头晕、耳鸣、呕吐、面色潮红、头温40摄氏度以上,体温一般正常,严重者昏迷。中暑

55、高热主要表现为高热,体温高达40摄氏度以上,伴有晕厥,皮肤干燥灼热,头痛、恶心、全身乏力,脉快,神志模糊,严重时引起脏器损害而死亡。 中暑的预防 1.躲避烈日: 尤其应避免上午10 点到下午16 点这段时间在烈日下行走, 因为这个时间段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 倍! 尤其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 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 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 。 2.遮光防护:如打遮阳伞, 戴遮阳帽、太阳镜, 涂抹防晒霜, 准备充足的饮料。需要提醒的是, 即便是身体强健的男士, 也应做好上述防护措施, 至少应该打一把遮阳伞。 3.补充水分: 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通常最佳饮水时间是晨起后、上午

56、10时、下午3-4时、晚上就寝前,分别饮1-2杯白开水或含盐饮料(水25升加盐20克)。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 因为口渴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平时要注意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亦可补充水分。 4.充足睡眠: 夏天日长夜短, 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 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 既利于工作和学习, 也是预防中暑的好措施。 5.增强营养:营养膳食应是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A、B1、B2 和C 。平时可多吃番茄汤、绿豆汤、豆浆、酸梅汤等。 6. 备防暑药: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无极丹等。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就可服用所带药品缓解病情。 7.适时查体:提倡每年暑期来临前行健康

57、体检。凡发现有心血管系统器质性疾病、持久性高血压、溃疡病、活动性肺结核、肺气肿、肝肾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重病后恢复期及体弱者, 要增强防护意识,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 1、搬移: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甘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2、降温: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有条件的也可用降温毯给予降温。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 3、补水: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4、促醒: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5、转送: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