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监测语文试卷_第1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监测语文试卷_第2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监测语文试卷_第3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监测语文试卷_第4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监测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年级监测语文试卷(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 150分钟 ) 1、 积累运用(32分)1. 根据语境完成题目(10分)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岁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A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作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不同的。那么,“年

2、”究竟是怎么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古时候,有一种叫作“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要出来觅食,百姓们B深受其害,。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甩牛鞭子,“年”被啪啪的鞭声吓得C无处遁形。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被一家门口晒着的大红衣裳吓得心生胆(qiè),仓皇而逃。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D头昏眼花。年被逼得濒临绝境,只好又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 yù)它的方法,如放鞭炮,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

3、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以“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1) 请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承载( ) 濒( )临 胆qiè( ) 抵 yù( )(2) 文中画线处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丰富多彩 B.深受其害 C.无处遁形 D.头昏眼花(3) 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解说:这句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B. 年和春节的起源是不同的。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年和春节是不同的。C. 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解说:“古代的”是这句话的定语。D.

4、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解说:这是一个陈述句。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 研究中国文化、探究中国文化精神, , , , , 。注重田野调查 而要植根大地、连通地气为此,要坚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切不可坐在书斋里一双脚丈量写在大地上的中华文化血脉A. B. C. D.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通过托尔斯泰的一幅“肖像画”,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揭示了他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展示了他灵魂的高贵。B.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新闻介绍了人民解

5、放军横渡长江的情况,分析了敌败我胜的原因,赞扬了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的气势以及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C.与朱元思书作者是南朝齐梁陶弘景。全文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富春山水图,抒发了对世俗官场、追求名利之徒的藐视和对友人的规劝,表达了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D.背影叙述的是作者回家奔丧,与父亲在浦口火车站分别的事,突出表现了父亲的“背影”。作者用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子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人,从平凡的事件中,表现出父亲的关怀和爱护。4.用诗文原句填空。(9分)(1) ,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2) ,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3)此中有真意, 。 (陶渊明饮酒

6、)(4)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5)我报路长嗟日暮, 。 (李清照渔家傲)(6)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要学习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在恶劣环境中正气凛然,正如赠从弟中的诗句: , 。(7)王绩的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 , 。5.综合实践运用(10分)“节日好,最忆是新年。爆竹声声传喜讯,梅花朵朵兆丰年。举国乐团圆。”这首忆江南道出了春节给人的美好回忆。你所在班级开展“漫话春节文化习俗”的活动,请参与其中。(1)同学们搜集了一首关于春节的古诗,请列举诗中的民俗活动。(写出3种)(3分)甲午元旦 孔尚任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乾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7、。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2) 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国春节的传统民俗,但是“禁燃令”颁布以后,城市中再也看不见它们的影子。针对“禁燃令”,同学们道出了自己的看法。(4分)楠楠:春节期间我最期待的就是放烟花,喜庆又有趣,现在却不让放了,一点过年的味道都没有,真是让人觉得遗憾啊!乐乐: 我:乐乐说得很对,而且 楠楠:你们说得很有道理,看来燃放烟花有很多弊端,的确需要禁止!(3)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入了解春节民俗文化,班级决定邀请扬州市民俗文化专家王教授参加本次活动,班委会拟给王教授写一封邀请函。(3分)邀请函尊敬的王教授: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春节的民俗文化,

8、我们诚挚邀请你参加我班“漫话春节文化习俗”的活动,并为同学们开设讲座。你是一位民俗文化专家,有一定的水平,如果你能亲临现场,我们一定会感到无比荣幸! 某某学校八(3)班班委会 1月17日 文中有两处用语不够得体,请指出来并写出修改意见: 文中内容上有一处表述不够清楚完整,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二、阅读理解(55分)(1) 名著阅读(12分)6.(1)它们身体鼓鼓的,像半粒豌豆,鞘翅光滑或有绒毛,通常黑色的鞘翅上有红色或黄色的斑纹,或红色、黄色的鞘翅上有黑色的斑纹,但有些鞘翅却是黄色、红色或棕色的,没有斑点,这些鲜艳的颜色具有警戒的作用,可以吓退天敌。这段文字主要描写的对象是 (1分)昆

9、虫记是公认的文学经典,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文段加以分析。(3分) (2)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片段,按要求作答。(8分)【甲】这时已是早晨两点过后,我真是精疲力尽了,但在A的白而带黄的脸上,却还找不出一些疲倦的表示。每当吴亮平翻译和我记录的时候,他一忽儿在两个小房间中来回踱着步,一忽儿坐着,一忽儿躺着,一忽儿倚着桌子读一叠报告。他的夫人也还没有睡。忽然间,他们两个都俯过身去,看到一只飞蛾在蜡烛旁边奄奄一息地死去,高兴得叫起来。这确是一个很可爱的小动物。淡淡苹果色的绿翼,还镶着一条橘黄色和玫瑰色的彩纹。他揭开一本书,把这片彩色的翅叶夹了进去。【乙】有一天在红军第二师演习的时候,我和B在一块。我们必须要

10、爬一座很高峻的山。“跑上山顶去!”他突然这样对我和他气喘吁吁的部下喊着。他像一只兔子一样地跳着跑开了,到山顶的时候他远超过了我们一行人。又有一次,当我们骑马行着的时候,他又叫出了同样的一种挑战。【甲】片段中的A是_,【乙】片段中的B是_。(均填人名)(2分)从所选生活细节可以看出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 红星照耀中国中有段文字:“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 你认为红军是“人”“疯子”“神”中的哪一个?请结合整本书,阐述你的观点与理由。(4 分) (2) 诗歌阅读(5分)春山

11、夜月于良史(唐)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7.(1)这是一首有特色的写景诗,“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是传神名句,请你赏析这句诗的传神之处。(2分) (2)你从诗中哪里看出诗人陶醉在这春山夜月之中的?结合诗句加以分析。(3分) (3) 文言文阅读(12分)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

12、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节选自孟子)注释:乍:突然、忽然怵惕:惊惧。内交:结交,内同“纳”要,同“邀,求。贼:伤害然:同“燃” 8 解释加点词语(4分)(1)非恶其声而然也( ) (2)仁之端也( )(3)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 ) (4)不足以事父母( )9请为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13、以 不 忍 人 之 心 行 不 忍 人 之 政 治 天 下 可 运 之 掌 上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2分)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二章)(2分) 11. 本文综合运用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假设论证和对比论证,思路清晰,有说服力。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论证方法,联系全文,加以分析。(2分) (4) 实用文阅读(11分)材料一:火炬“飞扬”· 冬奥会、冬残奥会火炬亮相时间:2021年2月4日2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倒计时一周年活动在国家游泳中心举行。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火炬“飞扬”,正式发布。冬奥会火炬外形

14、颜色为银色与红色,象征 。冬残奥会火炬则选用银色与金色,寓意辉煌与梦想,体现“勇气、决心、激励、平等”的残奥价值观,火炬最下方一圈刻有“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全称的盲文。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火炬整体外观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主火炬塔形态相呼应。火炬以祥云纹样“打底”,自下而上从祥云纹样逐渐过渡到剪纸风格的雪花图案,旋转上升,如丝带飘舞,既体现了“双奥之城”的传承与发扬,又蕴含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思想。材料二: 时间:2021年10月26日、27日10月26日,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冬奥会、冬残奥会奖牌“同心”正式亮相。冬奥会奖牌“同心”由

15、圆环加圆心构成牌体,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同心圆玉璧。造型质朴简洁,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金镶玉”相呼应,展现了“双奥之城”的文化传承。10月27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制服装备发布。此次发布的制服装备,供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工作人员、技术官员及志愿者穿着使用,包含服装、鞋品、配件3类,制服装备蕴藏文化内涵和科技含量,将功能性、民族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可以实现温度变化和场景转换下的自由穿搭。材料三: 时间:2021年11月24日11月24日,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冬残奥会火炬接力计划发布2022年3月2日至4日,在北京、延庆、张家口3个赛区,共有约600名冬残

16、奥会火炬手参与,火炬接力计划包括火种采集与汇集、火炬传递两个部分。北京冬残奥会火炬接力与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的主题和口号相一致,以“迎接冰雪之约 奔向美好未来”为主题,以“健康·欢乐·活力”为口号,表达了在全球疫情形势下,激励全世界残疾人爱护生命健康、共抗疫情的美好愿望。( 人民日报 2021特别报道)材料四:在东京残奥会上,我国运动员们用拼搏实现梦想,书写了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动人篇章。在轮椅女篮半决赛上,有这样一幕令人动容,在和对手的一次对抗中,女篮队员张雪梅被连人带轮椅掀翻在地,但是她马上自己单手撑地用力,将身体和轮椅快速扶正,继续投入比赛。这也是中国女子轮椅

17、篮球队的姑娘们在东京残奥会上数次逆风翻盘的缩影,最终她们创造了历史,拿到了银牌。在男子盲人门球决赛赛场,中国队的第一得分手杨明源和队友胡明耀在一次防守时撞到了一起,这次激烈的碰撞让队医和教练赶紧进场,但从口型上我们可以看到,坚强的杨明源一直在说“没事”。最终,他和队友们时隔13年再度登上领奖台,收获银牌。在游泳赛场,30岁的卢冬完成了一届残奥会收获4枚金牌、三度打破世界纪录的壮举,震撼世界,她也成为本届残奥会收获金牌最多的中国运动员之一。卢冬6岁时因为车祸失去了双臂,但游泳打开了她全新的人生。 (中国青年报)12. 材料一、二、三是一个系列新闻,请参照材料一的小标题,为材料二、三分别拟写一个小

18、标题。(2分) 13.请根据材料内容,补充材料一中横线上冬奥会火炬的象征意义。(2分) 14.国际奥委会北京2022年冬奥会协调委员会主席胡安·安·萨马兰奇表示,北京冬奥组委在打造可持续奥运遗产征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传承了奥运文化。结合材料,说说北京冬奥会是怎么体现奥运文化传承的?(4分) 15.小洲在一次考试失利后,闷闷不乐,失去了前行的信心,作为他的同学,请你结合材料三、四,用残奥会运动员身上的精神劝说他,帮助他树立信心。(3分) (5) 文学文本阅读(15分)石崖上的枣树 刘成章那是陕北的一座高峻石崖,陡峭得不能再陡峭了,齐上齐下,刀削的一般,笔直地立在那儿;崖上又极

19、少有土,极少有草,却不知在何年何月,就在那半崖上,在一条看不大清楚的石缝间,突兀地生了一棵枣树。枣树生长在那儿,没有什么养料和水分,可它偏偏悖乎常理,长得健壮而蓬勃。每到八九月间,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年年金秋到,这一树枣子总是红得诱人,装饰着好大一片天空。挑筐的走过,扛锄的走过,都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城里人颠簸着汽车前来旅游,猛地看见了,也顿时兴奋起来,跃下车,结果呢,也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他们口腔里分泌着唾液,每一条神经都被挑逗得打着颤颤,却都无可奈何。石崖下有个石雕加工工地,工地上汇集了来自好几个县的能工巧匠,有老汉也有

20、年轻后生。他们雕成的和正雕着的石狮子,一个个生动可爱,摆得到处都是。这些民间艺术家们,如处近水楼台,当然更想摘那树好枣子。据说,他们中间的一个小后生,臂力过人,他曾运足了气,把一块石子儿硬是扔到枣树上,不过也仅仅打下两三颗枣子而已。“这枣真成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了!”他瞅着那枣树咒骂。而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一棵枣树,爽了那么多人的眼,打动了那么多人的心,又扫了那么多人的兴,使有的人在离开的路上还要对它念念想想,思思谋谋。人们无从弄清它的背景,更无从弄清它是轻佻还是贵气。那年亲眼看见这棵枣树的时候,我也忍不住停下脚步,仰起了脖子。与我同行的朋友说:“光瞅有什么用

21、!要是真想尝尝,咱们哪天有了空儿,从山后爬到那崖上去。”后来我们真的去了。绕来绕去地足足走了有七八里山路,走得大汗淋漓,衬衣全都湿透了,才算近距离地看见了枣树。也许由于特别兴奋,也许是枣子的映照,我俩的脸都红得像一片霞了。那枣树真让我们很想欢呼几声。崖上风很大,阳光也很充足,风和阳光一年年地透过了它粗糙的树皮和枝叶,为它储满了诱人的生命力,因而果实又大又艳,宝石一般。虽然那树上的每颗枣子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能看见爬在枣子上的几只大蚂蚁,但是那儿的地势太险峻了,我们依然无法再向它挪近一步,令人惋惜,只得一步一回头地悻悻离开。好多年之后,当我不由得又想起那棵枣树的时候,终于不再悻悻了,那是因为

22、我重读了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首不朽诗歌所创造的情境,和那棵枣树所引发的情境不是一样的吗?对于一切美好,竭尽全力地追求之后即使得不到也会释怀和心安,也依然会由衷地欣赏和赞美。想到这一层,我忽然感到我的生命颤栗起来,抖落了些许的俗气。你看,那棵枣树是那么美好,那么诱人,却总是难以触到,总是让人企慕;它总是撩逗着你,召唤着你,却又总是远离着你;它是美人,美人如花隔云端。它结的是一树实实在在的枣,但它给人们带来的却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美学的情景。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6.通读全文,根据提示概括不同人对枣树的

23、做法和态度。(4分)路过的人们望枣兴叹,无可奈何; 17.品味语言:(4分)(1) 一棵枣树,爽了那么多人的眼,打动了那么多人的心,又扫了那么多人的兴。(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2)我们依然无法再向它挪近一步,令人惋惜,只得一步一回头地悻悻离开。(赏析加点词语) 18.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子“它结的是一树实实在在的枣,但它给人们带来的却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美学的情景”的理解。(3分) 19.有人说,第段写人们看到枣树的表现已经足够表达出对于它的渴望,就没有必要再写第段年轻小后生用石子扔枣的情节了,你同意吗?为什么?(4分) 三、写作(60+3分)20.在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

24、征程中,英雄辈出。我们常常仰望那些光芒四射的英雄伟人,惊叹于他们了不起的伟大成就。其实,我们身边也有很多了不起的人,他们虽然平凡质朴,默默无闻,但是他们创造了丰硕的劳动成果,迸发出闪亮的精神火花,绽放出璀璨的道德光芒,传递着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也许不仅是他,他们,就是你,就是我,都了不起!请以“ ,真了不起”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请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感情真挚,有自己的思考,不少于600字。 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书写分3分。八年级监测语文参考答案2、 积累运用(27分)1.(1)(4分)承载( zài ) 濒(bn )临 胆怯 抵御(2

25、)C 解析A.丰富多彩指内容充实,品种繁多,形式多样。B.深受其害指亲身受到某人或某事的伤害。D.头昏眼花指头脑发昏,眼睛看不清楚。C.无处遁形指没有办法可以隐藏形迹,用在惊吓的后面不合适。故选C。(2分)(3)B 解析B.这个句子的主干是:起源是不同的。(2分)2. C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由“不可”“而要”两个关联词语可确定紧跟横线前的句子,承接说明如何“植根大地、连通地气”,是对中“行万里路”的延伸。因此顺序为,故选C。(2分)3. C 解析C.与朱元思书作者是吴均(3分)4.(9分,一空一分)(1) 山随平野尽(2)老骥伏枥(3)欲辨已忘言(4)无可奈何花落去(5)学诗谩有惊人句。(6

26、)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7)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5.综合实践题:(1) 答案示例:围炉守岁、分春钱、点爆竹、换桃符、拜年。(3分,一点1分)(2)答案示例:乐乐:烟花虽然有趣,但是对环境污染很大,秋冬季节很容易引起雾霾。(2分)我:乐乐说得很对,而且烟花使用不当,还容易引起火灾(伤人的事件也经常发生)。(2分)(两个人的角度不一样)(3)答案示例:文中“你”不够尊重,应该改为“您”。“有一定的水平”表达不得体,改为“学识渊博”。(2分)我们诚挚邀请您参加我班1月18号在八(3)班教室举行的“漫话春节文化习俗”的活动。(1分,时间必须是1月17日后)6.(1)(瓢虫)(1分)昆虫记行文生动

27、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如,把瓢虫鼓鼓的身体比喻为“半粒豌豆”,生动形象;对瓢虫鞘翅颜色的描写,细致入微;“吓退”一词对其颜色作用的描写更是充满幽默感;语言也具有科学性,“鞘翅光滑或有绒毛,通常黑色的鞘翅上有红色或黄色的斑纹,或红色、黄色的鞘翅.上有黑色的斑纹”非常准确地写出了昆虫的特点和细微差别。(生动性2分。准确性1分)(2)A毛泽东B彭德怀(2分)毛泽东、彭德怀都不知疲倦,永攀高峰;质朴率真、富有生活情趣。(2分)(4 分)示例1 :我认为红军是“人”。是平常人,有平常人的喜怒哀乐,也有平常人的爱好。如有的红军战士喜欢打乓球,有的喜欢唱歌,有的特别爱马。他们更是大写的人,他

28、们也追求幸福的人生,但他们的人生目的不是为自我,而是为了普天下的穷苦百姓;他们也具有人的七情六欲,但他们是以天下人的乐为乐,以天下人的悲为悲。示例2 :我认为红军是“疯子”。他们面对困难,坚定不移,有时采取异乎寻常的甚至极端的方式,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如在“飞夺泸定桥”一役中,泸定桥上面一半木板被撬走,下面是湍急的河流,对面是敌军的机枪阵地,没人会想到红军竟然在这样凶险的情形下过桥。示例3 :我认为红军是“神”。但红军不是“天神”,而是人中之“神”,红军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他们翻越数座大山,渡过几十条河流,穿过遍布沼泽的草地,徒步二万五千里,最终突破敌军的重重包围,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

29、。7.(1)结构上:前句紧承上联的“夜”字,下句“弄花”则承首句的“春”字。内容上:显出水清夜静与月百花香,“掬水”“弄月”动作表现诗人的童心和雅兴;“掬”字“弄”字,既写景又写人,确是传神。(2分)(2)“赏玩夜忘归”,迷恋玩赏美景竟然忘了归去;颈联“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沉醉山中月下的美景之中,兴之所至,哪里还计算路程的远近。一个“惜”字表达了依依不舍的深情。(一点2分,两点3分)如答尾联将钟声与春山夜月的紧密景色相映衬,使画面增加动态美,表现作者的陶醉之情。得1分8.(1)这样(1分)(2)开端(1分)(3)说(1分)(4)赡养(1分)9.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30、2分)10.(1)便会像刚刚燃烧的火(终必不可扑灭),刚刚流出的泉水(终必汇入江河)。(2分)(2)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2分)11. 示例:举例论证,本文以突然看见小孩快掉入井里时的反应为论据,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此提出人都有“四端”,进而论述“四端”对为人处世、治理天下的重要性。(2分)参考译文: 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古代圣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