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审终审制利弊是怎么样的?_第1页
两审终审制利弊是怎么样的?_第2页
两审终审制利弊是怎么样的?_第3页
两审终审制利弊是怎么样的?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两审终审制利弊是怎么样的?使下级人民法院可能发生的错误判决和裁定,能够及时的通过上述程序得到及时纠正,通过对案件的再次审理,继续审明法院在具体案件中认定事实,公正的对案件涉及的问题做由处理.不利因素,立法的缺乏和司法执法的不当等原因,第二审程序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并没有真正的、完全的得到实现一、两审终审制利弊1、有利因素审级制度,是指一个案件需要经过几个不同级别的法院审理、裁判才发生法律效力,案件宣告终结的一种法律制度.我国确立多级审级制度,目的在于使下级人民法院可能发生的错误判决和裁定,能够及时的通过上述程序得到及时纠正,通过对案件的再次审理,继续审明法院在具体案件中认定事实,使用法律中的不当,

2、以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以及时、准确、公正的对案件涉及的问题做由处理.两审终审制是我国根本的审及制度.对此?人民法院组织法?和?民事诉讼法?都有明文规定.在民事诉讼中,除了?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的案件实行一审终审外,其他绝大多数案件都实行两审终审.对于两审终审的案件,只要当事人依法行使了上诉权,第人民法院就应当根据对案件进行审理,依法审查上诉请求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通过这种审查,或维持一审法院的正确裁判,或纠正错误的裁判.第二审程序实际上是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审判工作依法实行监督的重要途径.实行两审终审制具有重要意义,它通过给审判者设立审判者,保证审判者熟悉的往复性,

3、保证当事人的正当权利,减轻法官责任负荷,统一法律适用,通过程序的复合装置,保证裁判正确,实现诉讼公正.2、不利因素但在审判实践中,由于立法的缺乏和司法执法的不当等原因,第二审程序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并没有真正的、完全的得到实现.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后,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数量逐步增多,两审终审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愿望和要求.许多案件虽然已由人民法院做生了终审判决,但当事人仍然申诉缠讼不已,形成“官了民不了.本着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那么,法院果断勇敢的拿起这一有力武器.近年来,进入再审程序的民事、经济案件越来越多.据最高人民法院公布,1997年全国法院再审的民事、经济案件分别为44745件和2069

4、7件,均比上年上升了18.9%和19.39%.1998年,全国法院再审的民事经济案件分别为48694件和25047件,又比1997年各上升了8.83%和21.02%.而1997年全国共审理一审民事经济案件共4760928件,上诉的案件为270142件,占一审总数的5.8%,而终审裁判被再审的为65442件,占二审案件总数的24.4%.1998年以来的情况也大体相差不多.以上数据引自?中国律师?1999年第10期通过这些数据我们不难看生,现行的两审终审制的监督制约机制已滞后于现实的要求,不能有效的保证案件的审理质量和维护司法公正.我国目前设立的四级法院根本上是与行政区域的设置是一致的.在设有一级

5、政府的地方就设有一级人民法院.同时,法院的人事、财务、编制、经费等也都有赖于同级政府的解决.这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法院审判工作的正常开展,但同时又为地方保护主义提供了温床,为审判不公埋下了祸根.可以说,地方保护主义已成为当前影响司法公正的重要因素.在目前法院体制尚未做由重大变革,地方法院尚难以摆脱地方保护主义干扰的情况下,发挥上级法院的监督制约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但现行的两审终审制却将绝大多数案件的终审权赋予了尚属地方的地市一级法院,这就为地方保护主义左右终审判决提供了机与可能.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如果对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判决不服,可以提起上诉,从而引起上诉程序的发生.我国在民事诉讼

6、中设置上诉即第二审程序的目的在于真正发挥上诉审的作用,纠正第一审法院在处理案件过程中的错误,保证办案质量,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但是,在实践操作中,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现实及国家在立法上的不完善,致使第二审程序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笫一,在案件请示制度方面,极大地削弱了第二审程序的功能.关于请示制度,法律并无明文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却普遍存在,并有司法解释予以认可.最高人民法院于1986年3月24日和1990年8月16日分别下发了?关于报送请示案件应注意的问题的通知?和?补充通知?.对案件请示加以标准,使之制度化.所谓请示制度,就是指下级法院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就案件的实体处理或者程序问题

7、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上级法院请示,上级法院研究后予以答复的制度.对于下级法院的请示,上级法院经过对案件的实体或程序问题进行研究,形成处理意见后,往往以口头形式或书面方式予以批复,最高人民法院甚至以司法解释予以批复.下级法院那么往往以上级法院的批复为定案依据,对案件做由处理.对于最高人民法院以司法解释做由的批复,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在处理案件过程中都必须遵照.案件请示在一审和二审程序中都存在,但一审程序中的这种案件请示制度,实质上将两审终审终审制度变成了一审终审,变相剥夺了当事人的上诉权.案件尚处在一审法院审理过程中,上级法院就对案件如何处理做由明确、具体的指示,尤其是最高人民法院以司法解释方式做由的

8、批复,直接具有法律效力,下级法院必须照办.一审法院根据上级法院的批复做由的判决或裁定后,当事人如果不服该判决、裁定,提起上诉,第二审人民法院仍会根据本院或上级法院给予第一审法院的批复意见对上诉案件进行裁判,致使上诉流于形式.第二,超生上诉请求的范围审理案件,侵犯了当事人的处分权.关于第二审案件的审理范围,现行?民事诉讼法?修改了试行法中“第二审人民法院必须全面审查第一审人民法院认定的事实和适用的法律,不受上诉范围的限制规定,在第15条中明确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的法律进行审查.这一修改表达了对当事人处分权的充分尊重,与“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

9、利和诉讼权利的根本原那么是一致的,同时又有利于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的迅速审结,防止重复劳动,降低诉讼本钱.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假设干问题的意见?第180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151条规定,对上诉人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时,如果发现上诉请求以外的原判决有错误的,也应予以纠正.根据该?意见?,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超由当事人上诉请求的范围进行审理,做由判决,而无视当事人对上诉请求以外的一审判决结果已经接受、没有异议的事实,干预了当事人的处分权利.对于一审判决、裁定在适用法律上的错误,为了维护司法公正,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二审法院有权予以纠正,而对于一审法院对于事实认定上的错误,如果上诉请求中没有涉及,当事人双方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