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易错题精选-光学问题求解方法练习题含答案_第1页
中考物理易错题精选-光学问题求解方法练习题含答案_第2页
中考物理易错题精选-光学问题求解方法练习题含答案_第3页
中考物理易错题精选-光学问题求解方法练习题含答案_第4页
中考物理易错题精选-光学问题求解方法练习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初中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1 .如图,正午时,太阳光直射在水平地面,取一圆形薄透镜正对阳光,在距透镜20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其直径与透镜直径相等,透镜的焦距是A.10cmB.20cmC.30cmD.40cm【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由图可知该透镜为凸透镜,根据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以及在距透镜20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的直径与透镜直径相等,得到透镜的焦距是10cm.故B、C、D项不符合题意,A项符合题意.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实验前,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会聚成一点.实验

2、中,学生屡次移动蜡烛和光屏的位置进行实验探究.探究完成后,小明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楚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楚的像.以下有关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甲Z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60cmB.随着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上移动C.当学生把蜡烛移动到80cm刻度处,再移动光屏,会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D.小明拿来的眼镜是近视镜【答案】BCD【解析】【详解】A.由焦距的概念可知,f60cm50cm10cm所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A错误;B.凸透镜在光屏上成倒立的实像,随着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

3、上移动,B正确;C.由甲图知,80cm刻度处到凸透镜的距离为u80cm50cm30cm所以u20cm2f因此在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确;D.只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到适当的位置又在光屏上得到蜡烛清楚的像,说明物距不变,像距增大了,也就是眼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因此小明的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用来矫正近视眼也叫近视镜,D正确.应选BCD.3.如下图,白板上画有两个黑色箭头图甲,用玻璃杯装半杯水放在白板前图乙,人眼观察到位于下方的箭头明显发生了变化,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玻璃杯下半部相当于一个凹透镜B.下方箭头是凸透镜形成的虚像C.下方箭头成像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是照相机D.把玻璃杯移得离白板更

4、远一点,观察到下方的箭头比移动前变得更大【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玻璃杯下半局部的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故A错误;B.据图能看出,此时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C.据B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此时相当于物体处于2倍焦距以外,像成在另一侧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故C正确;D.凸透镜成实像时,增大物距,像距缩短,像变小;把玻璃杯移得离白板更远一点,即增大物距,观察到下方的箭头比移动前变得更小,故D错误.应选C4.如下图的两个平面镜相交成一镜面一次反射后,最后的光线从A. 35°【答案】AB. 55&#

5、176;C. 45°D. 90°55.角,一束光线AO射到其中一个平面镜上,要使经另OA路径传播出去,角a应为根据题意可知,反射光线与镜面PN垂直,由图知,两块平面镜相交成55°角,那么ZPOB=90°-55O=35°,由于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法线垂直镜面,且平分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那么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也等于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所以AO与平面镜MP的夹角a与POB=35°,应选A.5.如下图,在“用凸透镜观察周围的景物活动中,小科将印有绿色环保标志的纸固定在墙上,再将一只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移到标志的正前方,然后改

6、变破璃杯与标志之间的距离.小科站立时透过玻璃杯和水观察.以下图象中,不可能看到的是B9COD0【答案】CA.由于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柱形凸透镜,所以成像时左右颠倒,上下不变.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即左右变大,上下不变,故A可能出现,不符合题意;B.当物距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即左右颠倒变大,上下不变,故B可能出现,不符合题意;C.柱形凸透镜成像时左右颠倒,上下不变,不可能出现左右和上下都颠倒的像,故C不可能出现,C符合题意;D.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左右颠倒变小,上下不变,故D可能出现,不符合题意.应选Co6.关于光

7、现象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看到湖中游动的“鱼比其实际位置要深B.物体靠近平面镜,所成的像逐渐变大C.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对应的入射角D.我们看到“红花绿叶,是由于花吸收了红光,叶子吸收了绿光【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水中的鱼反射的光线穿过水面,折射进入人眼,此时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是鱼经水面折射所成的虚像,且虚像在实际鱼的上方,所以从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比鱼实际位置要浅一些.故A错误;B.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大小相等,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所以,物体逐渐靠近平面镜,所成的像大小不变,故B错误;C.

8、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所以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C正确;D.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而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透过它的色光的颜色所决定,所以红花绿叶是由于红花只能反射红光,而绿叶只能反射绿光,故D错误.应选Co7 .如下图,一束光线射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逐渐抽出杯中的水,光斑将B.向左移动D.无法确定A.向右移动C.不动【答案】B【解析】【详解】一束光线射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这过程发生了折射现象,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逐渐抽出杯中的水时,入射光线与水面的交点会左移,入射角大小不变,那么折射角大小也不变,在杯底形成光斑也会左移,应选B.8 .3D电影具有三

9、维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根据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同时拍摄,制成胶片;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特殊眼镜后,就能看到立体效果.关于3D电影,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B.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拍摄时,两摄像头中央间的距离约为7cmD.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大于2倍的镜头焦距【答案】D【解析】【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是: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uv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为了使电影院里的每一位观众都

10、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幕布外表比拟粗糙,当光线射到的幕布上,反射光线会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称为漫反射.人的两眼之间大约有6厘米的距离,所以在观看除了正前方的物体外,两只眼睛必然有角度的不同,这个差异在大脑中就能自动形成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的区别,从而产生立体视觉.【详解】A.观众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看到银幕上的画面,这是由于光在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8 .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人眼相当于一架微型照相机,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人的两眼之间大约有6厘米的距离,拍摄时,为了产生立体视觉.两镜头中央间的距离约为7cm,故C正确,

11、不符合题意;D.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银幕上呈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错误,符合题意.【点睛】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及其应用,另外此题还考查了能从各个角度看到物体就是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此题涉及到的3D电影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难度.9 .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下图,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实验后,他归纳出以下说法,其中错误的选项是Aabcd一T一TT-if_._一F,Vh2f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B.烛焰位于b点时,成等大的实像C.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

12、最大D.烛焰位于d点时,成放大的实像【答案】BD【解析】【详解】点的物距,即a点物距最大,像距最小,像最小.故A项正确,a点的物距大于物体在bA项不符合题意;B.使烛焰位于b点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项错误,B项符合题C.使烛焰位于点,物距最小,c点时,像距最大,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外,在C项正确,C项不符合题意;A.使烛焰位于a点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在D.使烛焰位于d点时,【点睛】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项错误,D项符合题意;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正确理解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分虚实,

13、二倍焦距分大小.10 .如下图,一束光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光恰好照在光屏的A处,假设要让反射光照在光屏的B处,那么以下方法中光屏AE0只将光屏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只将平面镜绕入射点O顺时针转过一定角度V90°只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只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A.只有可行B.只有可行C.和都可行D.和都可行【答案】B【解析】【详解】只将光屏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那么入射光线不变,那么反射光线也不会改变,但光斑会向左移动,故不符合题意;只将平面镜绕入射点O顺时针转过一定角度v90.,入射角变大,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也随之变大,反射光线可能经过B点,故符合题意;只

14、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那么入射光线不变,那么反射光线也不会改变,但光斑会向左移动,故不符合题意;只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那么入射角不变,并且入射点相对应A点的位置不变,因此反射光线的位置不变,故不符合题意;应选B.11 .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白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平面镜和白纸照射,如下图,从侧面看去,会看到的现象和对此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镜子比拟亮,由于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比拟亮,由于它发生了漫反射C.白纸比拟亮,由于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纸比拟亮,由于它发生了漫反射【答案】D【解析】【分析】人看物体的条件是物体发出的光线或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

15、,进入眼睛的光越多,感觉越亮,进入的越少感觉越暗;平行光线射向平滑的反射面,反射光线平行射出,平行光线射向粗糙的反射面将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详解】光照到平面镜上发生镜面反射,如图手电筒正对着平面镜向下照射,此时反射光线竖直向上射出,而人从侧面观察,所以这局部反射光线不能进入侧面的人眼中,所以看到镜子是暗的;而光照到白纸上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向四面八方,有一局部反射光线进入了人眼,所以人看到白纸比拟亮.应选D.【点睛】解题思路:仔细分析题目中的情境,注意区分发生的反射现象属于镜面发射还是漫反射,再根据二者的特点进行作答.12.如下图,纸筒A的一端蒙上了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

16、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为了在A端得到清楚的像,要调整A、B间的距离,这时工选段或A.眼睛应对着B端向筒内观察,看像是否清楚B.适当旋转B,可在A上得到正立的像C.应把B端朝着明亮的窗外,A筒朝着较暗的室内,否那么看不清楚D.应把A端朝着明亮的窗外,B筒朝着较暗的室内,否那么看不清楚【答案】C【解析】【分析】在此题的模型照相机中在纸筒B的右端为凸透镜,纸筒A的左端的半透明纸就相当于真实照相机的底片,在半透明纸上所看到的就是凸透镜前方的景物通过凸透镜所生成的像.【详解】A.由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应该对着A端向筒内观察而不是眼睛对着B端向内方向观察,让光线从纸筒B通过凸

17、透镜才可以看到、看清楚物体的像;故A错误;B.模型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适当旋转B,可在A上得到倒立的像,故B错误;CD.为使半透明纸上得到的像更亮一些,要成像的物体就应该在明亮的地方,所以应该把模型照相机的B朝着室外面,A端朝着较暗的室内,故C正确、D错误.应选Co【点睛】照相机应用的是凸透镜成实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在调节上,符合物近像远像变大:像要变小,物距要增大,像距要变小,镜筒缩短.13.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以下是小军同学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

18、用.的是A.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到B.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C.实像和虚像都可能与物体等大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所成的像叫虚像,所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到,A正确,不合题意;B.虚像是正立的,不存在倒立,B错误,符合题意;C.凸透镜成像中,当物距等于两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物体与实像大小相等;而平面镜成像中所成的虚像,与物体也是等大;所以实像和虚像都可能与物体等大;确,不合题意;D.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D正确,不合题意.应选Bo14.如下图,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楚的像,此

19、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4cm,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此时的应用是投影仪,且凸透镜的焦距小于12cmB.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动,就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C.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眼镜,凸透镜和光屏不动,蜡烛向右移动光屏上会成清晰的像D.将蜡烛移到距离凸透镜18cm,向右调节光屏到适当位置,在光屏上可能得到放大的像【答案】D【解析】【详解】A.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那么f<u<2f;又由于u24cm,所以24cm>f>12cm,故A错误;B.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减小物距,此时应该增大像距,且物像之间的距离增大,故光屏向右移

20、动才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楚放大的像,故B错误;C.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对光线由发散作用;假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眼镜时,光线会延迟会聚,所以像会落在光屏的右侧;如果此时蜡烛向右移动,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会更加远离光屏,光屏应该向右移动才能得到清楚的像,故C项错误;D.将蜡烛右移至距离凸透镜18cm,由24cm>f>12cm可知,此时物距仍大于焦距,故向右调节光屏至适当位置,在光屏上仍可能得到清楚放大的像,故D正确;15.如下图,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消费者结账时站在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前约1m的位置,面对镜头,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信息后,即可进行后续工作.

21、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人脸通过摄像头成像是利用了光的反射B. “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 “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D.摄像头的焦距可能是30cm【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人脸通过摄像头成像是利用了光的折射,A错误;B.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错误;C.“刷脸时,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那么物距应该大于两倍焦距,C错误;D.由于人站在距离镜头1m处,即物距等于1m,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2f解得50cm,所以摄像头的焦距可能是30cm,D正确.应选Do16 .有一光电限制液面高度

22、的仪器,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光电屏上来显示液面高度的,光路图如下图.当光屏上的光点由Si移到金时,表示液面Si妇光电屏A.下降C.不变B.上升D.先下降后上升【答案】A【解析】【详解】光屏上的光点由S移到瞋时,由于入射光线的方向固定不变,那么它的反射光线方向也不变,过&作平行线平行于过S的反射光线,这条平行线与入射光线交于O点,O点在CD线上,液面CD相对于液面AB是下降,如下图,应选A.17 .某凸透镜成像时,像距v跟物距u之间关系的图像如下图,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B.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C.当u<

23、;16cm时,该凸透镜可作放大镜使用D.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当u=v=2f,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如图,u=v=2f=16cm,所以f=8cm,即凸透镜的焦距是8cm,故A错误;B.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凸透镜的物距大于焦距,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故B正确;C.当u<16cm时,有两种情况:假设u<f,那么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假设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故C错误;D.u=20cm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故D错误.应选Bo18.焦距为f1的凸透镜与焦距为f2的凹透镜的主光轴重合,光心间为15cm.平行于主光轴的一束平行光通过两透镜后得到一束宽度为d的平行光束,如图a所示;假设将两透镜位置互换,将得到一束宽度为4d的平行光束,如图b所示.那么A.fi=30cm,f2=15cmB.fi=15cm,f2=15cmC.fi=30cm,f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