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设计》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_第1页
《城市道路设计》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_第2页
《城市道路设计》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_第3页
《城市道路设计》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_第4页
《城市道路设计》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城市道路设计?期末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填空题:1 .交通标志分为和两大类.2 .城市道路网规划的根本要求有满足城市道路交通运输需求、和满足各种市政工程管线布置的要求.3 .城市道路网规划方案的评价应从技术性能、和社会环境影响.4 .现代道路平面线形的三要素为直线、圆曲线和.5 .道路工程一般划分为、三大类型.6 .道路设计年限包括和.7 .是描述交通流的运行条件及汽车驾驶者和乘客感觉的一种质量测定标准.8 .城市道路网规划评价原那么是、.9 .城市快速路是指在城市内修建的由、等组成的供机动车辆快速通行的道路系统.10 .城市快速路横断面分为和.11 .环道一般采用、三种车道.12 .城市道路网

2、规划方案的评价应该从、和三个方面着手.13 .出入口间距的组成类型有、.14 .平交路口从交通组织治理形式上区分为三大类:、.15 .道路照明以满足、和三项技术指标为标准.16 .交通信号限制的范围分为、三种.17 .城市道路雨水排水系统的类型分为、.18 .交通标志三要素有、.19 .雨水可分为、和三种形式.20 .变速车道分为和两种.21 .排水制度分为和两种.22 .城市公共交通站点分为、和三种类型.23 .照明系统的布置方式有、.二、单项选择题:1 .既是城市交通的起点又是交通的终端的城市道路类型A.城市快速路B.城市主干路C.城市次干路D.城市支路2 .一般在城市市区和建筑密度较大,

3、交通频繁地区,均采用A.明沟系统B.人工疏导系统C.暗管系统D.混合式系统3 .交通标志三要素中,颜色在选择时,主要考虑了人的A.生理效果B.习惯思维C.心理效果D.舒适依赖感4 .超高横坡为3%纵坡为4%那么合成坡度为A.1%B.3%C.5%D.7%5 .以下情况可考虑设计集散车道的是A.通过车道交通量大B.两个以上出口分流岛端部相距很远C.三个以上出口分流岛端部相距很远D.所需的交织长度能得到保证6 .某十字交叉口的红灯20秒,黄灯3秒,绿灯15秒,该交叉口的信号周期为A.20秒B.41秒C.15秒D.38秒7 .在环形平面交叉中,中央岛不宜采用的形状是A.圆形B.长方形C.椭圆形D.卵形

4、8 .以下不属于主线横面的是A.车行道B.路缘带C.分车带D.路旁建筑物()m.9 .管道埋深最小覆土厚度一般不小于A.0.9B.0.6C.0.3D.0.710 .根本通行水平是指理想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在单位时间内一条车道或道路上某一点能通过的A.最大小客车数B.最大大客车数11 .环道不用设的是A.左转车道B.交织车道12 .候驶车道不包括A.直行车道B.直左车道13 .以下不属于非机动车的是C.C.C.最小大客车数D.最小小客车数右转车道D.集散车道直右车道D.斜左车道A.自行车B.公交车C.14 .以下哪项不属于交通标志的主标志A.警告标志B.辅助标志C.15 .快速路出入口一般情况下

5、应设在.三轮车D.板车禁令标志D.指示标志A.主线行车道的左侧C.跨线桥等构造物之后B.D.主线行车道的右侧主线的上坡路16 .道路通行水平的研究主体不包括:A.机动车B.非机动车C.17 .平交口信号灯的颜色不包括:行人D.驾驶员A.红B.C.D.18.以下哪项不是交通标志的要素:A.颜色B.长度C.19.人行通道上的红灯代表:形状D.符号A.停B.行、多项选择题:C.缓行D.无意义1 .城市道路分类有:A.快速路B.2 .道路网的根本类型:主干路C.次干路A.方格网B.自由式C.井型3 .以下属于交通岛的有:A.分隔岛B.中央岛C.平安岛4 .设置人行道时应考虑的问题的有:A.与行人自然流

6、向一致C.设在道路中间段处5 .城市道路雨水排水系统包括:D.D.D.支路放射环型导流岛B.D.尽量与车行道垂直尽量靠近交叉口A.明沟系统四、判断题:B.暗沟系统C.暗管系统D.混合式系统1 .平面交叉的相交道路宜为5条.2 .平面交叉口视距采取超车视距.3 .设置进口道专用左转车道时,可将进口道中线向右侧偏移.4 .人行横道一般可布置在停车线之前至少5 .平曲线加宽包括静态加宽和动态加宽.6 .中间带由两条右侧路缘带和中央分隔带组成.7 .平面交叉路线斜交时,交叉角不宜小于,1米处.45倍计取.8 .环道计算行车速度以相交道路中最大计算行车速度的0.60.89 .最小交织长度不应小于以环道计

7、算行车速度行驶4s的距离.10 .人行横道一般可布置在停车线之前至少1米处.11 .路面宽度大、横坡小时,锯齿街沟宽度b可用较大值.12 .设置进口道专用左转车道时,可将进口道中线向右侧偏移.13 .快速路与快速路相交时可选用别离式立交.|14 .计算立体交叉口的通行水平时,交叉口处应按路段机动车道通行水平计算.15 .停车车位的不知方式按汽车纵轴线与通道的夹角关系有平行停放,垂直彳放,斜向停放,三种类型.16 .交通主标志包括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指路标志.五、名词解释题:1 .效劳交通量2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评价3 .立交4 .道路设计车速5 .道路建筑限界6 .行车视距7 .合

8、流制排水系统8 .无障碍步道体系六、简做题:1 .城市道路有哪些不同功能组成局部.2 .城市道路网规划有哪些要求.3 .城市道路有哪些功能?4 .中间带有何作用?5 .行人平安设施有哪几种?6 .雨水管渠系统布置的原那么.7 .平面设计的原那么有哪些?8 .试述人行横道的设置应考虑哪几个方面的要求.9 .城市道路网结构形式有哪些,简要分析它们的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七、计算题:1 .计算图1所示十字交叉口设计通行水平.绿灯时间为55s,黄灯时间为5s,左右转车辆各占本面进口道交通量的15%,tis=2.5s,t1=2.3s,Q=0.9.2 .计算如图T字形交叉口设计通行水平,A面tg=35s,B

9、C方面tg=45s,ty=5s,ti=2.3s,tis=2.5s,Q=0.95.P|=P=15%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主标志、辅标志2 .满足城市用地布局要求3 .经济效益4 .缓和曲线5 .公路、城市道路、特殊道路6 .道路交通量设计年限、道路路面结构设计年限7 .效劳水平8 .科学性、可比性、可行性9 .主路、辅路、匝道10 .整体平地式、高架别离式11 .左转车道、交织车道、右转车道12 .技术性能、经济效益、社会环境影响13 .出一出、出一入、入一入、入一出14 .信号限制交叉口、环形交叉口、无信号限制交叉口15 .路面亮度、路面亮度均匀度、眩光限制16 .点限制、线限制、面限制1

10、7 .明沟系统、暗管系统、混合式系统18 .颜色、形状、符号19 .平式、立式、联合式20 .直接式、平行式21 .合流制、分流制22 .首末站、枢纽站、中间停靠站23 .单排一侧布置、单排路中排列、双排对称布置、双排交错布置二、单项选择题:1 .D2.C3.C4.C5.A6.B7.B8.D9.D10.A11.D12.D13.B14.B15.B16.D17.D18.B19.A三、多项选择题:1.ABCD2.ABD3.ABCD4.ABD5.ACD四、判断题:1.X2.X3.X4.,5.X6.V7.X8.,9.,10. V11.X12.X13.V14.V15.V五、名词解释题:1 .效劳交通量是指

11、在通常的道路条件、交通条件和管制条件下,在周期通常15min中,当能保持规定的效劳水平时,车辆或行人能合理地期望通过一条车道或道路的一点或均匀路段的最大小时流率.2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评价即是对已作出的一个或假设干个备选规划方案进行综合效益的分析与评价,研究其到达预期规划目标的可能性,为决策提供依据.3 .道路立体交叉是利用跨线构造物使道路与道路在不同标高相互交叉的连接方式,简称立交.立交是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重要组成局部,是道路交通的咽喉部位4 .道路设计车速是指道路几何设计所依据的车速.也就是当路段上各项道路设计特征符合规定时,在气候条件、交通条件等均为良好的情况下,一般驾驶人员能平安、舒

12、适行驶的最大行车速度.5 .道路建筑限界即是为了保证城市道路上车辆与行人的交通平安,在道路上一定高度和宽度范围内不允许任何障碍物侵入的空间界限,即道路建筑界限.6 .行车视距是为了行车平安,驾驶人员应能随时看到汽车前面相当远的一段路面,一旦发现前方道路上有障碍物或迎面来车,能及时采取举措,预防相撞,这一必须的最短距离称为行车视距.7 .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个管渠系统内排除的系统形式.8 .无障碍步道体系是在人行道系统中劈出一条适当宽度的带状范围,铺砌特殊便于盲人区分的步道醇,并且在遇到台阶的地方代替以适当坡道,从而形成一个特殊的人行道体系.六、简做题:1. 车行

13、道、路侧带、分隔带、交叉口和交通广场、停车场和公交停靠站台、道路雨水排水系统、其他设施如渠化交通岛等.2. 1满足城市道路交通运输要求;2满足城市用地布局要求;3满足各种市政工程管线布置的要求.3. 1交通设施功能;2公用空间功能;3防灾救灾功能;4形成城市平面结构功能.4.1将上、下行机动车流分开,减少交通阻力,提升行车平安及通行水平;2作为设置交通标志牌及其它交通治理设施的场所;3种植花草灌木或设置防眩网,可预防对向车辆灯光炫目,还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4设于分隔带两侧的路缘带,可引导驾驶员视线,提升行车的平安性和舒适性.5. 人行过街地道、人行天桥、交叉口护栏与人行道护栏、人行横道.6.

14、1充分利用地形,就近排入天然水体2 尽量预防设置雨水泵站3 结合城市规划布置雨水管道4 合理布置出水口5 城市中靠近山麓建设的中央区、居住区、工业区,除了应设雨水管道外,尚应考虑在设计地区周围或设计区以外适当距离设置排洪沟,以拦截汇水区以内排泄下来的洪水,使之排入天然水体,预防洪水的损害7. 1道路平面位置应按城市总体规划网布设;2道路平面线形设计应与地形、地质、水文等结合起来进行,并符合各类各级道路的技术指标;3道路平面设计应处理好直线与平曲线的衔接,合理地设置缓和曲线、超高、加宽等,合理地确定行车视距并予以适当的保证举措;4应根据道路类别、等级,合理地设置交叉口等;5平面线性标准需分期实施

15、时,应满足近期使用要求,兼顾远期开展,使远期工程尽可能减少对前期工程的废弃.8.1人行横道应与行人自然流向一致,否那么将导致行人在人行横道以外的地方横过车行道,不利于交通安全.2人行横道应尽量与车行道垂直,行人过街距离短,使行人尽快地通过交叉口,符合行人过街的心理要求.3人行横道尽量靠近交叉口,以缩小交叉口的面积,使车辆尽快通过交叉口,减少车辆在交叉口内的通行时间.4人行横道设置在驾驶员容易看清的位置,标线应醒目.9.有方格网式、放射环式、自由式.1方格网式路网优点:交通分散,灵活性大.缺点:道路功能不易明确,交叉口多,对角线方向的交通不便.适用于中小城市.2放射环式路网优点:有利于市中央区与

16、各分区、郊区、市区外围相邻各区之间的联系;道路功能明确.缺点:容易将个方向交通引至市中央,造成市中央交通过于集中;交通灵活性不如方格网式路网.适用于大、特大城市3)自由式路网优点:不拘一格,充分结合自然地形,线性生动活泼,对环境和景观破坏较少,可节约工程造价.缺点:绕行距离较大,不规那么街坊多,建筑用地较分散.适用于山区、丘陵地区的城市.七、计算题:1.(1)计算北面进口道设计通行水平(此面无右转专用车道)tcK555)2=120(s)比=电=陋(-1)stck360055-2.3(1)0.9=596(pcu/h)1202.5,P/Nsi-N<1-)ss20.15(11.50.15-0.

17、15)/2-0.15/2=0.3240324那么Nsl=596(1)=499(pcu/h)2因此,北进口道设计通行水平为:Ne=NsrNsl=5964991095(pcu/h)其中左转车:Nle=Ne;=10950.15=164(pcu/h)(2)计算南面进口道设计通行水平(此面无右转专用车道)因南、北对称,故其设计通行水平与北面进口道一样.3600又由于Nle=4=120(pcu/h)120即NgANl;,所以,南、北面进口道设计通行水平均应折减,那么折减后的南、北面进口道设计通行水平为:Ne=1095-2(164-120)-1007(pcu/h)(3)计算西面进口道设计通行水平(此面有右转

18、专用车道)与北、南面一样,Ns=596(pcu/h)Nsi=M(1-彳)0.15(10.50.15-0.15)/2-0.15/2=0.387所以,Nsl=596(10387)=480(pcu/h)2西进口道设计通行水平Ne=(NsNsl)/(1-;)=(0480)/(1-0.15)=565(pcu/h)(4)计算东面进口道设计通行水平(有右转专用车道)因东、西对称,故东面进口道设计通行水平与西面进口设计通行水平相同.又由于Ng=5650.15=85(pcu/h):二Ng=120(pcu/h)不需对东、西面进口道设计通行水平做折减.(5)图示十字交叉口总的设计通行水平为:N=210072565=3144(pcu/h)2.(1)计算A®进口道设计通行水平tc=tgAtgBtyty=354555=90(s)3600tNs(-1)stctis360035-2.3(1)0.95=535(pcu/h)902.5(2)计算B面进口道设计通行水平NsR(1)stctis360045一2.3(1)0.95=687(pcu/h)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