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跨越卢比孔河段永朝2014年10月28日这是一部值得从头仔细读到尾的书。全书正文最后一页,倒数第四个自然段,作者提到了一个“卢比孔(Rubicon)河”的典故,寓意深邃。卢比孔河,是古罗马时期意大利与高卢的天然边界。公元前49年,凯撒统一整个高卢之后,挥师南下,来到亚平宁半岛卢比孔河的北岸。按照罗马帝国法律,任何帝国指挥官都不可跨越卢比孔河进入罗马,否则将视为背叛。凯撒心意已决,决定渡河。渡河时,他说了这样一句流传千古的话:“The die has been cast!”(骰子已经掷出,就这样了!)从此,未来的凯撒大帝,迈出了征服欧洲、缔造罗马帝国的第一步。 尼克莱利斯教授将这一典故放在最后,
2、可谓意味深长。一部翔实的实验室日志这首先是一部资料翔实、脉络清晰的实验室日志。我不是神经科学专业的,但就我这样的外行读起来,也颇觉受益匪浅。尼克莱利斯不仅是科学家,还是讲故事的高手。大脑皮层神经放电的过程,在尼克莱利斯妙趣横生的叙述中,仿佛一首首迷人的交响乐章,让人惊奇不已。在普通读者眼里,神经科学这一领域堪称“高大上”的典范,一说到颞叶顶叶、内啡肽多巴胺、脑电图脑磁图,正常的反应大约也是“不明觉厉”。去年年初,美国奥巴马政府和欧盟,不约而同宣布未来10年是“脑的十年”,使得这一阳春白雪的科技前沿领域,日渐走入寻常百姓的视野。顺着尼克莱利斯的讲述,我们可以辨认出一条充满艰辛、痛苦和欢愉的科学探
3、索之路。但最令人掩卷长叹的,恐怕还是尼克莱利斯所面临的挑战。用他自己的话说,“为了说服神经生理学界的大多数人接受我们的发现,我们花费了很多口舌,发表了大量的文章。”(p81)他要说服什么?25年的寻找、验证、思考、对比,尼克莱利斯和他的导师、学生、合作者,所突破的并非仅仅是神经元信号测量的难题,而是横亘在诸多神经科学家面前的思想藩篱。“经过25年对大脑风暴的观察、聆听和记录,我只能说,皮层的放电活动似乎不只局限于或不在意传统细胞结构学所建议的边界。相反,他们越过边界,就好像哪些边界是某些人大脑幻想出来的东西。”(p243)在阅读这部书的过程中,建议读者打开2013年2月份的TED演讲,亲耳聆听
4、让尼克莱利斯为之着迷一生的“大脑风暴交响乐”。开启新的可能寻找“祖母细胞(grandmother cell)”的努力,在神经科学领域一刻也没有停息。2005年6月份的自然杂志,发表了加州理工学院Rodrigo Quian Quiroa教授和他的团队的研究论文:“人类大脑中单一神经元不变的视觉表征”。Quiroa教授认为,他们找到了对于每张脸,大脑对应的单一神经元。早在1969年,这种神经元就被MIT的心理学家、认知科学家Jerome Lettvin命名为“祖母细胞”。近半个世纪的科学研究中,学者们不停地声称自己发现了各式各样的“祖母细胞”,有人找到了Bill Clinton神经元,有人发现了H
5、alle Berry神经元,Jenifer Aniston神经元等等,不一而足。80年代在巴西圣保罗医学院求学的尼克莱利斯,打算进入这一激动人心的领域之时,神经科学的主流声音,是所谓“局部论者”,即相信大脑神经元与身体行为、直觉意向之间有清晰的对应关系。早年西班牙神经科学家Spaniard Santiago和Romon y Cajal发明的神经元染色法,以及1861年法国医生Pierre Paul Broca在失语症患者大脑中发现的运动语言中枢(被称作Broca区),德国医生Wernicke1874年又作了进一步研究,发现了语言理解中枢的Wernicke区所有这些神经医学研究,都包含这样一个影
6、响深远的假设:人类的外在行为和能力,与大脑某个部位的功能有直接的联系。在大学教科书里,神经元模型、Brodmann分区是标准模型,大脑神经元承载着明确、清晰的功能定位是基本假设,神经科学家的使命就是找出这些内在的映射和关联。在尼克莱利斯的科学生涯中,他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就是如何重新解释身体行为、知觉意向与神经元,以及神经元集群之间的关系。在1989年到美国费城Hahnemann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开始,尼克莱利斯就坚持这样的信念:不能把神经元个体看作大脑运作秘密的全部,应当将大脑皮层想像成为一个“强大的时空连续体”。基于这一信念,2002年尼克莱利斯实现了“意念控制”的动物实验,通过训练一只叫做A
7、urora的猴子,成功将猴子脑部的意念活动,通过脑机接口导入到外界,控制一只机械臂的动作。2008年1月15日,更加惊人的成果呈现在世人面前:一个远在日本东京的机器人,它的行走姿态,完全受到美国达勒姆实验室中猴子的“意念控制”整个控制闭环所需要的时间,比猴子自身将大脑意念传递到自身肌肉控制的时间还短20毫秒!尼克莱利斯透过“脑机接口”证实了此前未来学家、科幻作家畅想过无数遍的场景,这一场景就是电影阿凡达中的场面。人的后脑可以通过电缆与机器相连,人可以通过意念活动进入一个完全虚拟的世界。尼克莱利斯证实了这一点。然而,我想说的是,对此的思考才真正展开。尼克莱利斯清醒地知道,他需要跨越的“思想河流”
8、,并非那么浪漫,那么温情。“思想依存性涉及一个历史悠久的哲学思想,那就是人类的现实观、判断、信仰、解释,以及科学理论,都受到了强加于人类思维的强烈偏见的玷污,而且这种玷污是不可挽回的。”(p243)越来越多的思想者,认识到人类思想在受到笛卡尔哲学深度“格式化”之后,所面临的窘境。美国著名神经心理学家Ken Wilber对笛卡尔“二元论”方法做出了这样的评述,“二元论或者分而治之的理论毒害如此之深,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二元论的谬误已经形成了思维的根基,因此无法通过思维来将其连根拔起了。”(意识光谱,p19,湛庐文化,2011年7月出版) 不仅如此,基于“两分法”的科学观,同样令大众的科学思维受到
9、了毒害。尼克莱利斯坚定地支持著名进化论科学家、古生物学家斯蒂芬.古尔德的观点,“社会偏见以及带有偏见的思维模式,对我们了解世界的方法有着强有力的影响,而每一位科学家在探究任何问题上都会运用带有偏见的思维模式。有关科学方法完全理性、客观的刻板印象, 把科学家看成是合乎逻辑的(且可以呼唤的)机器人。这种刻板印象只是自利的神话。”(p24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MIT复杂系统科学家欧阳莹之,在1998年出版的复杂系统理论基础一书中这样写道,“科学主义过分炫耀科学且背离科学精神,这激起了许多科学家吃惊的对科学的敌意。我们不要仅仅抱怨公众不愿意支持科学研究,或许我们应当检查自己,看看是不是我们做得太过分了
10、,而成了科学主义。”用我自己的理解来说,我们承接、延续着500年来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科学理性精神的光泽,享有并继承着丰硕的文明成果,但与此同时,我们思想的“底座”不幸被“格式化”为笛卡尔主义的,不幸将还原论、确定性、两分法和可分离原则,作为一切思考的基本方法。我们所形成、浸润其间的“工业思维”,以及受其母体的逻各斯主义塑形的这个大脑,已成为横亘在我们面前的“卢比孔之河”。穿越大脑与机器、大脑与身体、一个大脑与另一个大脑奔涌河流的旅程刚刚开始,然而跨越思想鸿沟的道路,依然漫长。过河?过河!聆听大脑交响乐,并非如我们想像的那般惬意。这不是在音乐厅,我们听的也不是肖邦或者贝多芬。如果认为“脑联网”或
11、者“脑机接口”可能带来的可怕后果,就是某个无所不能的老大哥,或者某个技术超群的天才,有朝一日控制了整个世界,或者更糟糕的是,某段代码的自我复制使得机器僭越人类,接管整个地球的话,那么他的“科学观”可能还停留在笛卡尔时代几乎所有的科幻作品大致都是这个戏码。尼克莱利斯不这么看,他认为,我们需要的恰恰是,“把大脑从身体的局限中解放出来。”(p256)在回顾人类飞行器发明史之后,尼克莱利斯指出,人与机器结成意义深远的联系,导致一种新的“身体图式”产生,这种“身体图式”是大脑自己对触觉信息产生的某种“感知”,这种感知仿佛进入骨骼、肌肉,成为身体的延展。“身体图式”的概念最早见于100年前英国神经学家He
12、nry Head和Gordan Holmes的观点。尼克莱利斯深化了这一观点,他在书中写道,“就像猴子和人类精通使用人造工具一样,大脑也将这些工具同化为他们身体的一部分,成为与身体无缝链接的真是外延。”(p56)“正是由于这些图式的存在,我们才拥有将超过自身极限、有关姿势、动作及位置的认识,投射到手中工具之上的能力。”(p176)工具被“同化”到大脑,这是一种深刻的哲学洞见。德国现象学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其最重要的哲学著作存在与时间中,曾细致地分析过器具之于人的“上手”状态。海德格尔认为,人的日常生活总是与器物打交道的过程,这“器物”包括锤子、钥匙、扳手、手机,也包括道路、桥梁、楼梯和餐桌,与“
13、器物”打交道的历史就是人的历史。而“打交道”是一个“使用”的过程而并非“认知”的过程(顺便说,这一思想可以带给迷恋“认知科学”的科学家更多深思)。人和器物的存在,在海德格尔这里被划分为两种状态,一种是“存在(existence)”,另一种是“在世存在(being-in-world)”,前者是现象学的存在而不是古典哲学的抽象的本体,而后者则是被俗世包裹、缠绕、羁绊之下的存在状态。海德格尔还有一个中心概念叫做“烦”。简单说,就是器物和人之间如果“不上手”,“疏离”,人就会生出“烦”的情状。“上手状态”则是人与器物之间的“同化”。其实,看看庄子“养生主”中庖丁解牛的故事,我们就会对这种“人与器物之间
14、的同化”报以会心的微笑。伴随尼克莱利斯25年潜心钻研的叙述,他总结了10大原则和一个假设,这是本书的思想精华。比如第七个“大脑可塑性原则”,尼克莱利斯指出,“皮层神经元所创造的有关世界的表征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不稳定的。在我们的一生中,根据新经验、新的自我模式、外部世界的新刺激以及新同化的工具等的不同,这一表征会不断调整自己。”(p186)“工具是人的延伸”这一古老信念,在神经科学家这里获得了全新的意蕴:这种延伸并非只是“器物”层面的,不是一截树棍再捆绑另一截树棍的“几何延长”,而是经年累月的“打磨”之后,大脑对这种“人工具复合体”的认知反应,并重新经过神经元组合之后产生的“上手状态”。尼克莱利斯全书的名字超越边界中,他所指称的边界就有了三重不同的含义:其一,是大脑神经元并非孤立的个体,而是结成神经元集群(这一点超越了单一神经元定位功能主义的局部科学观);其二,将神经元群的活动与身体的相互塑形联系起来,突破大脑身体“两分法”的边界;其三,让大脑超越身体,延展到另一个身体大脑,延展到任何的“器物”、“机器”,进而延展到外部世界。用著名的互联网思想家凯文.凯利的话说,我们将迎来“人的机器化和机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信息安全政策与法规考核测试卷
- 卡通动漫中幕后工作者的职责和分工规定
- 养殖业扶贫开发方案
- 2025下半年嘉兴桐乡市国有企业公开招聘51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农业蔬菜大棚承包及农业旅游项目开发合同
- 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 地下物流仓储租赁及仓储设备租赁合同
- 出租车驾驶员职业发展及薪资激励合同范本
- 专业展览馆租赁合同样本
- 电子商务模式测试卷附答案及答案
- Unit 2 My school things 第一课时 Get ready(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专利知识培训教学课件
- 城市桥梁安全性评估规程DB50∕T 273-2021
- 初中生国防教育
- 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试题库+答案
- 眼部拨筋医学知识
- 全书电子课件:领导科学概论
- 《关于作业的班会》课件
- 实训楼配电改造施工方案
- 2024午托托管协议书:城市儿童午托与习惯养成服务3篇
- 膝关节解剖完整版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