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检测(十三)细胞的增殖_第1页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细胞的增殖_第2页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细胞的增殖_第3页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细胞的增殖_第4页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细胞的增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8 页 共 8 页课时跟踪检测(十三) 细胞的增殖一、全员必做题1(2016南昌模拟)以下有关细胞大小和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体积越小,表面积也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低B原核细胞只能通过无丝分裂增加数目C人的成熟红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蛙的红细胞能进行无丝分裂D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之一是细胞核中的DNA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解析:选D细胞体积越小,表面积也越小,但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高。原核细胞可通过二分裂增加数目,无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人的成熟红细胞在分化形成过程中会失去细胞核,不能再进行分裂。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核中的DNA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扩大而

2、增加,这是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之一。2下列有关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由星射线形成的纺锤体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了赤道板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如果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之比是12,它一定不是高度分化的细胞ABC D解析:选D纺锤体在前期出现,植物细胞分裂末期出现的是细胞板,中心体复制发生在间期,所以都错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有分裂能力,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相等。3(2016台州调研)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体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下列有关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错误

3、的是()AG1期和G2期时,RNA和蛋白质数量都会增加BS期时,核DNA数量和染色体数量都会增加C分裂间期时,核糖体和中心体数量都会增加D分裂后期时,染色体数量和着丝点数量都会增加解析:选BG1期和G2期主要是进行蛋白质合成,RNA和蛋白质的数量都会增加;S期主要进行DNA复制,核DNA数量会增加,但染色体数量不会增加;分裂间期核糖体数量会增加,中心体也在此期进行复制;分裂后期,因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量和着丝点数量都会增加。4(2016株洲一模)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当细胞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时,该细胞还可能会发生()A细胞质进行不均等分裂B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C着丝

4、点排列在赤道板上DDNA聚合酶较为活跃解析:选C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时,所处时期为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完成后、前期、中期,因此,该细胞还可能发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发生在中期),但不能发生着丝点分裂;DNA聚合酶在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时发挥作用,因此,细胞中不会出现DNA聚合酶较为活跃的现象;有丝分裂中不会发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5下面是一组动物活细胞有丝分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b图细胞将出现细胞板,并缢裂成两个子细胞;c图细胞核中染色体数和DNA数相等B该生物与高等植物有丝分裂的区别主要在c和e两个时期,秋水仙素使基因突变作用在e时期Cd图细胞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

5、四分体D上述细胞在细胞周期中出现的顺序是acdeb解析:选Da、b、c、d、e各表示间期、末期、前期、中期、后期;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出现的,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是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而且c图中DNA已经复制,但染色体数没有加倍;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在前期和末期,即c、b,基因突变发生在DNA复制时,即a时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6(2016山西四校联考)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以下变化可能发生于同一时期的是()ADNA分子的复制和染色体数目加倍B染色单体形成和细胞板的出现C着丝点的分裂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核膜的消失和纺锤体的形成解析:选DDNA的复制

6、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后期。染色单体形成在间期,细胞板出现在末期。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或减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在减后期,有丝分裂中不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核膜消失和纺锤体形成都在前期。7HIV(艾滋病病毒)感染T细胞可使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的蛋白质CDK1失活,并使cyclinB积聚。CDK1是细胞由DNA复制后进入分裂期的主要酶,cyclinB的降解则是进入分裂期的必要条件,因而HIV的感染造成T淋巴细胞核DNA处于题图所示的()A阶段 B阶段C阶段 D阶段解析:选CHIV使CDK1失活,并使cyclinB积聚,从而使DNA复制后不能进入分裂期,即HIV的感

7、染使T细胞核DNA处于阶段。8科学家在染色体中找到了一种使姐妹染色单体连接成十字形的关键蛋白质,并将其命名为ASURA。下列与其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SURA合成的场所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ASURA可在有丝分裂间期合成缺少ASURA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可能会发生异常ASURA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密切相关A BC D解析:选D由题意知,ASURA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因此其合成场所为核糖体,合成时期在分裂间期,、正确;该蛋白质的作用是使姐妹染色单体连接成十字形,即与姐妹染色单体的形成与分离有关,、正确。9将DNA分子双链用3H标记的蚕豆(2n12)根尖移入普通培养液(不含放射性元素)中,再让

8、细胞连续进行有丝分裂。某普通培养液中子代细胞处于第三次有丝分裂中期,根据图示,判断该细胞中的染色体的标记情况最可能是()A12个bB6个a,6个bC6个b,6个cDbc12个,但b和c数目不确定解析:选D在普通培养液中第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DNA分子中仅有1条链被标记,故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时,每条染色体的2条染色单体中仅有1条染色单体具有放射性,在有丝分裂后期时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两极,即第二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具有放射性的染色体数目不能确定,所以在第三次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仅有1条染色单体具有放射性,有的染色体无放射性,但二者之和肯定为12。10

9、(2016烟台质检)PCNA是一类只存在于增殖细胞中的蛋白质,其浓度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抑制PCNA的合成,细胞不能分裂B只有增殖细胞中含有PCNA的基因CPCNA经核糖体合成,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D检测PCNA的浓度变化,可以推测细胞周期的时间解析:选BPCNA浓度在DNA复制时期(S期)达到最高峰,随着DNA复制完成,PCNA浓度快速下降,说明PCNA与DNA的复制有关,可能辅助DNA复制,所以抑制PCNA的合成,细胞不能分裂;每个细胞都含有PCNA的基因,只有增殖细胞中PCNA基因才进行表达;PCNA是蛋白质,属于大分子物质,PCNA经核糖体合成,通过核孔进入细胞

10、核发挥作用;PCNA只有在S期含量最高,所以检测PCNA的含量变化,可以推测细胞周期的时间。11下图甲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内某种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图乙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DNA含量细胞的数目;图丙表示该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分析回答:(1)图甲中可表示一个完整细胞周期的是_(填字母)。(2)图乙中DNA含量为24的细胞对应图甲中的时期是_(填字母)。(3)图丙对应图甲中的时期是_(填字母),其DNA含量对应图乙中的_。(4)若用化学试剂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则图乙中DNA含量为2的细胞数目会_。(5)由图乙可知,分裂间期比分裂期时间长,理由是_。解析:(1)图甲中FI为分

11、裂间期,IJ为分裂前期、JK为分裂中期、KL为分裂后期,LM为分裂末期,FM可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2)DNA含量为24的细胞应为分裂间期中的S期,即AB或HI。(3)图丙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应为有丝分裂后期,对应图甲中的DE或KL,其中DNA含量对应图乙中的4。(4)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大量细胞不再分裂,导致DNA含量为2的细胞数目减少。(5)细胞在分裂间期的DNA含量为2或24,图乙中处于此时期的细胞数目较多。答案:(1)FM(2)AB或HI(3)DE或KL4(4)减少(5)间期细胞数目多12(2016江门一模)下图为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细胞质的分裂过程模式图,

12、请回答:(1)在纺锤丝的牵引下,1_抵达细胞两极,逐渐解螺旋;2_重建,形成两个新的细胞核。(2)来自_的小泡向细胞中央集中,在赤道板位置彼此融合,小泡中的多糖物质用来制造新的细胞壁,小泡的膜则在其两侧形成新的3_。两个子细胞之间留有细胞质相通的管道,就是4_,用以实现高等植物细胞之间的相互连接。(3)与上图不同,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是_。(4)若将该种植物的亲代细胞(2N16)的DNA双链用3H标记后,再转移到不含放射性培养基中继续培养至图甲所示时期,则细胞中含放射性的核DNA共_个。画出该种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对数变化坐标图。解析:(1)分析图示可知,1为染

13、色体,2为核膜。(2)图中的小泡参与细胞壁的形成,而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因此图中的小泡来自高尔基体。丙图中的3与细胞膜相连,因此小泡的膜在细胞壁两侧形成新的3细胞膜。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连,所以两个子细胞之间留有的细胞质相通的管道,就是4胞间连丝。(3)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将细胞缢裂为两部分。(4)依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方式,此时每个核DNA分子均有1条链含3H标记,1条链不含3H标记,即细胞中含放射性的核DNA共有32个。依题意可知,亲代细胞中含有16条染色体,8对同源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细胞中染色体数加倍,即含有32

14、条染色体,16对同源染色体。答案:(1)染色体核膜(2)高尔基体细胞膜胞间连丝(3)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把细胞缢裂为两部分(只要出现“缢裂”即可)(4)32如右图曲线所示:二、重点选做题13科学家在研究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周期时,分别用放射性同位素15N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15NTdR)、32P标记尿嘧啶核糖核苷酸(32PUdR),把两种核苷酸被细胞利用的速率绘成如下图1所示的曲线。已知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周期为20 h。培养20 h后,根据细胞中的DNA相对含量不同,将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下图2所示。下列对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图1中处于ac段的细胞属于图2

15、中的甲组细胞,此时RNA聚合酶活性高B图2中乙组细胞处于图1中ce段,此阶段细胞最容易发生基因突变C图2丙组细胞中只有部分细胞的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D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周期中,分裂期时间不超过6 h解析:选C图1中ac段细胞利用32PUdR的速率较快,说明细胞在进行RNA的合成,细胞中RNA聚合酶活性高;此时细胞处于G1期,细胞中DNA含量为2C,属于图2中的甲组细胞。图1中ce段细胞利用15NTdR的速率较快,说明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此阶段细胞最容易发生基因突变;此时细胞处于S期,细胞中DNA含量为2C4C,属于图2中的乙组细胞。图2丙组细胞中DNA含量为4C,即DNA含量已加倍,说明

16、细胞可能处于G2期、前期、中期及后期;由于蚕豆根尖细胞是植物细胞,故不存在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的现象。由图1可知分裂间期时间大于14 h,而整个细胞周期为20 h,所以分裂期时间不超过6 h。14(2016桂林模拟)下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组织内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每个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过程中显著的变化有DNA含量和染色体行为的变化B当细胞核体积增大到最大体积的一半时,DNA的含量开始急剧增加C利用药物抑制DNA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的中期D在细胞周期中,细胞分裂间期的呼吸速率大于分裂期的解析:选C细胞分裂过程中显著的变化有染色体行为和数量的变化以及DNA

17、含量的变化。分析图形可知,在细胞分裂间期,细胞核体积达到其最大体积的一半时,DNA的含量开始急剧增加,之后维持在最高水平,然后细胞进入分裂期。用药物抑制DNA合成,可使细胞停留在分裂间期,因为间期要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细胞分裂间期需要进行蛋白质的合成及DNA的复制,故耗氧量相对较多,呼吸速率较大。15通过光学显微镜的观察可发现,有丝分裂过程中丧失着丝点的染色体断片不能向两极移动,游离于细胞核之外形成微核。为研究Cd2能否诱导龙葵根尖细胞产生微核,将培养的龙葵幼苗分别用浓度为5 mol/L、20 mol/L、50 mol/L、100 mol/L的氯化镉溶液处理3 d、5 d,以完全营养液作对照(CK)。取根尖制片观察,按“微核细胞率(%)(微核细胞数/观察细胞数)100%”统计微核细胞率,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1)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发生在有丝分裂的_期。观察计数微核的最佳时期应是细胞有丝分裂的_期。(2)微核的化学成分主要是_。微核的形成可能引起生物体的变异,该变异属于_。(3)为了在显微镜下观察龙葵根尖细胞是否产生微核,实验中使用卡诺氏液的作用是_,使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的作用是_。(4)据图中实验结果分析,你可得出的结论是(写出两条)_;_。解析:(1)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两极移动。根据题意,微核“游离于细胞核之外”,故观察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