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选修课《先秦诸子散文》中《论语选读》说课稿(人教版高一选修)_第1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课《先秦诸子散文》中《论语选读》说课稿(人教版高一选修)_第2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课《先秦诸子散文》中《论语选读》说课稿(人教版高一选修)_第3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课《先秦诸子散文》中《论语选读》说课稿(人教版高一选修)_第4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课《先秦诸子散文》中《论语选读》说课稿(人教版高一选修)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语文?选修课?先秦诸子散文?中?论语选读?说课稿人教版高一选修课程特点与教学建议老师们,大家好.我今天说的内容是人教版?语文?选修课?先秦诸子散文?中?论语选读?单元.?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选修课也是根底教育课程的一局部.设计选修课的目的在于更好地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为学生有个性的开展奠定根底.先秦时期是我国思想文化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出现了许多学派,他们的论著代表着中华文化精神,对后世发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开设?先秦诸子论著选读?课程,对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进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好学深思的探究态度,具有十分重要的

2、意义.本课程的开设方式,是采用综合性的模块,是从先秦诸子各学派代表人物的著作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文章或是片段,进行阅读探究.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阅读和分析文本,体会诸子言论以及文章的妙处,感受他们的深刻思想和智慧.要把先秦诸子的学习,跟学生面临或关注的人生问题结合起来,启发学生多做相关性的思考.要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讨论和交流,充分挖掘先秦诸子那些具有艺术魅力的要素,把先秦诸子的学习和语文必修课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分析教材本单元内容共有七节,每一节根本围绕一个主题来选择和编排?论语?中的材料,所选择的材料往往是学习古代汉语的经典篇章,而且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第一节是讲孔子勇

3、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第二节讲孔子与弟子之间的关系.第三节讲孔子的生存智慧.第四节讲孔子的“仁的学说.第五节讲孔子对“义的坚守.第六节讲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第七节讲孔子“学这一概念的特殊意义.本单元采用现在这种形式编排,是为了使学生对?论语?及孔子有一系列专题性的了解,也是为了把?论语?中最精华的部分呈现给学生.分析学情对于孔子和?论语?,学生较熟悉,他们在初中学过?论语十那么?,高中必修一的“名著导读局部,把?论语?列为必读的内容.特别是近年来,许多省市的高考把?论语?列为必考“三大文化经典之一,学生很重视.所以,学习本单元,学生不仅有根底,而且有需要.但是,?论语?内容言简意丰,博大

4、精深,学生理解存在一定困难,需要老师有效地指导.根据教材特点和学情特点,我设计以下的教学目标1、学习选文,积累文言字词句和写法方面的知识.2、较为系统地了解孔子的思想,尤其是了解他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3、从孔子的思想和思考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本课主要讲孔子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由于天下无道,孔子才跟自己的弟子们不知辛苦地四处奔波,为社会改革而不懈努力.但是同一个时代,却有许多人不理解他,甚至嘲笑他.本文主要写孔子与隐土之间的矛盾,重点学习“子路问津和“子路从而后两那么选文.先“子路问津的教学,这一那么着重指导学生弄懂桀溺说的话和孔子所的话的意思

5、.桀溺说的话中意思有两层:一层是说,天下到处都像洪水横流一般的混乱,你同谁去改变它呢?另一层是说,你子路与其追随孔子这种避人之土,为什么不跟着我们这些避世之士,出世而隐居呢?孔子的话也有两层意思:一个是说,人不可以跟鸟兽同群,自己只会跟世间众生在一起;他要告诉桀溺等人:自己只会生活在世间众生之中.另一个是说,自己之所以要改变这个世界,是由于天下没有德政.他要告诉桀溺等人:天下越是混乱自己越不会选择避世.其中关于桀溺的细节描写,表达了他瞧不起孔子师徒人生选择的神态,非常传神.学习“子路从而后,主要理解子路最后所说的话的意思.子路说老人知道长幼之间的礼节是不可废弃的,但是他选择了隐居躬耕,这说明他

6、废弃了君臣之义.老人想要保持自身的清白,却违背了君臣之间的根本伦理原那么.子路认为,君子做官是为了行义而非谋利.子路的话代表了孔子的意思,表达了孔子在推行道义方面的执著精神.其中关于荷栋丈人的细节描写,表达了他瞧不起孔子师徒的神态,非常传神.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们可以提出以下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第一个问题:孔子跟长沮、桀溺以及荷藤丈人一类的人物有什么不同?第二个问题:我们应当怎样评价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文中的其他三那么,可以灵活处理.或是在课上讲解,或是课后布置自学.本课要掌握的关键字词:“问津的“津字,“辟人之士的“辟字,“遇丈人的“丈人,“以杖荷栋的“荷字以及“

7、使子路反见之的“反字.以上是第一节教学的内容和设计.二、?当仁,不让于师?本课主要讲孔子与弟子的关系.本课共有13那么选文,内容繁杂,其中第10那么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学过,我们不做重点讲授.其余12那么可以提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 、在弟子眼中,孔子是一位什么样的人?重点学习第1那么和第3那么.第1那么是写子贡赞扬孔子的才德是太阳月亮,是别人无法超越与诋毁的.在自贡心中,孔子是崇高而伟大的.第3那么是写颜渊对孔子的赞誉.在颜渊眼中,孔子是学识渊博、施教有法、学问高深的.2 、孔子与弟子是如何相处的?重点学习第7那么、第8那么第7那么写孔子跟子游开“杀鸡焉用牛刀的玩笑,主要表现他诙

8、谐幽默的性格.第8那么写孔子在子路面前发誓的故事.一个老师在学生面前赌咒,那种憨态可掬的样子,充分表现了孔子可亲可敬的一面.可见,孔子跟弟子之间的关系是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3 、孔子是如何关爱弟子的?重点学习第9那么、第11那么和第13那么.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第11那么是写孔子对身患“恶疾的伯牛的无限关爱.伯牛得的是麻风病,这是一种慢性传染病,患此病者常常遭人嫌弃,可是孔子对伯牛却毫不嫌弃.其中“自牖握其手的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出孔子对伯牛的无限关爱之情.第9那么写孔子对颜渊安贫乐道精神的赞扬,第13那么是写孔子为颜渊之死而痛哭不已.这两那么在内容上不难理解,但在写法上却有许多精妙之处,老

9、师要做适当指导.比方说第9那么,在28个字中,“回也重复了三次,“贤哉重复两次,这充分表达出孔子对颜渊的赞美之情.其中“人不堪其忧,是用反衬的方法,加倍赞叹颜渊这种“不改其乐的可贵精神.又比方说第13那么,在26个字中,“恸字出现了四次,足见孔子悲伤的程度.这段文字虽然很短,却写得非常曲折、非常沉重.颜渊去世,孔子哭得异常悲伤.弟子们实在看不下去,就劝他说,老师您哭得太伤心!没想到,他竟然反问说,我哀痛过度了吗?大家想想,一个人悲哀到这种程度,自己却不知,这是何等的悲哀!为弟子之死而悲哀到这种程度,可见孔子对弟子的关爱之深.也许正是这样的感情,才博得弟子发自内心的爱戴.孔子对弟子的爱如此地深厚

10、、如此地真挚,让我们深受感动,仰慕不已!本课关键字词如下:重点字词是“夫子矢之的“矢字,“自牖握其手的“牖字,"人不堪其忧的“堪字.三、第三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本课主要讲孔子的生存智慧.所选12那么主要分为五个方面:第1那么、第2那么讲如何对待无知、第3、4、5那么讲如何对待过错、第7那么是说如何责己责人、第8那么是说如何做事、在第9那么、10那么谈如何对待诚信的问题.其中,对待诚信的问题是教学重点.下面重点谈谈关于“诚信问题的教学.在第9那么中,孔子说,对个人来说,诚信是处世之本.人不讲诚信,就失去了立身处世的根本.在第10那么中,孔子认为政府如果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就不可能

11、稳固.“民无信不立,诚信是社会和谐相处、共同开展的根本.对于社会而言,诚信那么是政府有效运作的根O孔子非常重视诚信,但是孔子所说的诚信不是没有条件的,而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不违背道义.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后习题二所选的?史记孔子世家?中关于孔子对待“诚信的故事,然后引导学生归纳孔子所说“诚信的原那么,那就是讲诚信不能违背道义.如果教学时间允许,建议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四、第四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本课主要讲孔子的“仁的含义.关于什么是“仁,孔子对颜渊、子贡、樊迟、仲弓等人的答复各有侧重、各不相同,教学中要结合具体选文加以归纳分析.主要学习第1那么、第2那么、

12、第5那么选文.第1那么是写颜渊和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问答.理解的关键在于“克己复礼四个字.什么是“克己复礼为仁呢?孔子认为,克制自己,回复到礼的规定,就是仁.仁是内在的观念,礼是仁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这一点,学生可能在理解上有一定困难,老师要及时加以指导.礼不是人的本性所固有的,但是礼却是社会所必须的.每个人都放任自己的本性而不立足于礼,社会就会混乱.所以,人只有克制自己,回复到礼,才能使社会变得有序和谐.第2那么是写孔子答复仲弓的问仁.本那么中,孔子从“敬“恕“忠三个方面答复仲弓的问题.孔子提到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要从否认的方面说明仁意味着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告诉人们不能干什么.第5那么

13、是写子贡和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问答.孔子提到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主要从肯定的方面说明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告诉人们应该干什么.结合樊迟问仁,我们就可以对孔子的“仁的含义做一下归纳:从自处的角度看,孔子所说的“仁意味着克服一已之私,而遵循礼的规定.从处世的角度看,“仁就是就是爱人,就是设身处地地体贴人.选文白勺第7、8、9那么主要讲对待仁的态度.孔子及其弟子认为,志士仁人要把实现仁、成就仁当做人生最高的生存价值和精神目标来追求.内容不难,加以点拨即可.本课关键字词有:“克己复礼的“克字,"天下归仁的“归字,"请事斯语矣的“事字,“在家无怨的“家字,“济众的“济字,“尧

14、舜其犹病诸的“病字,“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的“约字.五、第五节?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本课主要讲孔子对“义的坚守.其中富贵与道义的关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主要学习第1那么、第3那么、第4那么第1那么选文是说对待富贵的态度.孔子认为只要合于道义,富贵就可以追求;不合于道义,富贵就不能追求.孔子不反对做官,不反对发财,但他把追随道义放在求福谋利之上.孔子强调,君子忧道不忧贫,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不是君子的最高追求,道的实行比谋取富贵财利更重要.第3那么选文是说快乐观和富贵观.学习这一那么的关键是如何理解贫寒简单生活的快乐所在.孔子何以能到达贫而乐,视不义之富贵如浮云呢?关键在于孔子一生致力于“道的追求

15、.在孔子那里,感到快乐的不是贫寒、简单的生活,而是在贫寒、简单的生活中坚持实践道义.第4那么选文说的是富贵与道义的关系.孔子认为对财富和显贵的追求,是人的本性.追求富贵或抛弃贫贱,都要符合道义.在孔子看来,作为君子,无论在何时、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坚持仁德践行仁德.孔子强调将“义置于“富贵之上,这种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这种影响的存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各自了解的社会现象来谈感受.本课关键字词有:“富而可求也的“而字,饭疏食饮水的“饭字和“水字.六、第六节?有教无类?,主要内容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学生课外自学.这里不说了.七、第七节?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本课

16、主要讲孔子“学这一概念的特殊意义.重点学习第4那么、第6那么、第7那么、第11那么选文.孔子以好学自许,选文第3那么就说到这个问题.但是,他所说的“学跟我们现在常说的不同.第4那么选文,提到了“六言和“六弊.所谓“六言,指的是“仁“知“信“直“勇“刚等六种德行;所谓“六弊指的是“愚“荡“贼“绞“乱“狂等六种弊病.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偏执于德行而不好学,就会产生种种弊端,好学就可以预防这些弊病.这意味着他所说的“学,主要是一种道德修养,简单地说,学的根本内容是学礼、修身.第6那么选文记录子夏的话,说的是先学德而后学文的学习观.子夏认为,一个人能够尊重贤德之人,孝顺父母,尽忠君主,取信朋友,就是学习过的人.可见,他所说的学的内涵主要是指品行修养方面O第7那么选文记录孔子的话,说的还是“什么是好学的问题.孔子认为,一个好学的人要做到尚俭,敏事,慎言,向道德高尚的人学习并随时改正自己的缺点.可见,孔子所说的学也是指品行修养方面.那么,第11那么选文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介绍了孔子所说的“学的两项具体内容.孔子的弟子陈亢疑心孔子为儿子开小灶,就问孔子的儿子孔鲤有没有从孔子那里得到与众不同的传授,孔鲤答复没有,并讲了自己学?诗?和学?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