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动产登记问题的几点思考_第1页
关于不动产登记问题的几点思考_第2页
关于不动产登记问题的几点思考_第3页
关于不动产登记问题的几点思考_第4页
关于不动产登记问题的几点思考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不动产登记问题的几点思考刘凯湘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一、关于不动产登记制度的性质与功能的熟悉理论界对不动产登记制度的性质有不同的看法,各国的立法例也有差异,说到底是赋予登记以怎样的法律效力.从立法例上看,以德国法为代表的登记成立主义和以法国法为代表的登记对抗主义各有千秋,也各有理论依据.事实上,对登记制度的功能的定位对于判断登记的性质是至为重要的.现代各国的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功能一般都具有双重性质,即私法上的功能和公法上的功能.就公法上的功能而言,主要是通过登记实施国家对重要生产资源和市场要素的信息把握和适度监控,以为国家的宏观经济和社会开展规划提供一定的依据,登记行为在公法上的性质便主要地表现

2、为一种行政行为大局部国家的登记机关为行政机关,但也有由法院进行登记的.私法上的功能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明确权利归属,二是保证交易平安.基于这样两个方面的功能定位,便能进一步探析登记的性质及考量登记制度的立法安排.明确权利归属也就是登记的公示效力.它意味着权利人通过登记的方式向社会其他主体公而告之其对登记的特定不动产的物权人身份.然而关键的是:明确权利归属并非对权利的创设,登记行为并不是权利人取得权利的法律源泉,登记机关向物权人颁发的权利证书如房屋产权证、土地使用权证等并非设权证书而是证权证书.就此而言,登记的意义大约可与公证机关的公证相提并论.权利人如果不想去登记,不愿去公示,那就悉听尊便,但

3、不能因此就说他不是权利人,只是说他没有通过登记的方式向世人告之他是权利人而已.他取得权利是由于他所实施的法律行为如买卖合同并且卖方将标的物交付给了他,登记那么是将他取得权利的事实“广而告之而已.物权行为在逻辑上的难题之一是将动产和不动产采取不同的权利取得方式,动产依交付,不动产依登记,或者说动产是实物交付,不动产是权证交付,权证交付的核心是变更登记,即俗称的“过户.事实上,交付与登记仅仅是公示方式的区别,而不是权利取得方式的区别.在动产,交付具有了双重功能:既是权利的取得方式,同时又完成了权利变动的公示,产生了公示的效力.在不动产,交付仅仅是权利的取得方式,但公示并未同时进行,并且依据法律公示

4、需以登记的方式进行,才能产生公示的效力.对动产与不动产采取不同的公示主要是源于物的经济意义的考量,但二者的这种差异绝没有到达法律要对它们的权利取得方式加以区分的地步.保证交易平安也就是登记的公信效力.物权经登记予以公示,进而具有了公信力,使交易主体和其他利害关系人以及不动产的治理机关知悉其权利归属状态和物权人身份,并基于这种确信而作出是否与其进行交易等判断.所以,登记的最大效果和最大意义是赋予已经成立的物权以公信力,而非创设物权本身.登记的这一功能至少给我们两点启示:其一,由于登记具有的最强证实力,进而具有的保证交易平安的作用,那么是否愿意获得这种公信力,应属意思自治的范畴.张三从李四那里买了

5、一套房子,四、五年了,双方都没有去办理过户登记,那是他们自己的事.但张三事实上承当了法律上的风险,由于没有登记,物权未经公示,他便几乎无法对房屋进行处分,无法出租,无法出售,无法赠与,无法进入交易领域,由于买受人、承租人要确信你的物权人身份,而你无法加以证明.即使再退一步,你买房子就是自己用,不打算进入交易领域,但你的房子有可能被别人侵犯,比方被砸坏,被侵占,由于你没有登记,打起官司来你还得花功夫先证实自己的物权人身份,你难以直接寻求物权本身的保护如返还请求权、妨害除去请求权、妨害预防请求权,而且当有善意的第三人对房屋主张权利时,你不能对抗任何的善意第三人,所以,尽管登记原那么上是自愿的,是意

6、思自治,但登记制度的功能和意义会使得权利人愿意去办理登记.当然,从公法的角度看,你不办理过户登记可能是为了不交相关的税费如契税,这种情况下税务部门可能要追缴你的税款,但前提是先让你补办登记手续,明确交易关系已经成立和物权已经发生了变动的事实,以此才能追缴税款.当然,从公法角度看,从公共利益考量,登记可以是强制性的,不动产交易必须办理登记,但假设当事人没有去办理登记,也仅仅是违反了公法上的义务,承当公法上的责任,而不影响私法上的权利成立,不能由于未办理过户登记而否认权利人的物权.李四把房子卖给了张三,房款都付清了,张三也住了多年了,李四也不认为自己还是房子的主人,而登记部门却偏要说这房子还是李四

7、的,情理上未免荒唐.其二,由于登记的主要功能是为交易平安计算,所以不可能或无法或无需进入交易领域的不动产,就不需要以登记的方式予以公示,比方作为国家所有权客体的某些不动产,如山川、河流等.当然,某些不会进入交易领域的不动产仍然会存在与其他权利主体发生权属争议的可能性,所以仍需进行登记以公示,比方国家机关所使用的公有财产如办公楼.这决定于登记的第一项功能即明确权利归属的功能.山川、河流等由法律规定专属于国家,不会发生权属争议,加上也不会进入交易领域,所以无需登记.同理,个人自建的房屋属于所有权的原始取得,不会发生权属争议,也无需登记,但是权利人假设方便以后的交易及保护,仍可以去办理登记,进行公示

8、,以获得公信力.二、关于登记的统一性的熟悉尽管登记不是创设物权的方式或原因,但无论是从私法目的中的明确权利归属和保证交易平安,还是从公法目的中的资源信息掌握和适度治理监控,不动产的登记制度都是物权法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制度.就不动产制度而言,登记几乎基于基石的意义.就立法例而言,大陆法系国家一般都在民法典以外单独制定统一的不动产登记法.本人也竭力赞成尽早制定我国统一的不动产登记法,但对“统一到什么程度,特别是登记机关是否也必须统一,那么有不同的看法.在笔者看来,统一的关键有二:一是建立统一的登记规那么,二是赋予统一的登记效力.至于登记的其他方面,并不需要强求统一.统一的登记规那么是指不同的登记机

9、关在进行不动产物权登记包括初始登记、变更登记、更正登记、注销登记等时应当遵循统一的登记程序,包括对登记申请人的资格要求、申请文件提供方面的要求、受理申请的条件、审查方式、审查范围、登记时限、不予登记的理由及对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说明义务、权属证书格式、登记簿格式等,均应统一,而不能五花八门.统一的登记效力是指从立法上赋予不动产登记统一的法律效果,凡经登记的不动产物权具有对抗其他任何权利主张的效力,反之,未经登记的物权不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登记机关是否也必须统一目前的呼声几乎是一致的,即必须建立统一的登记机关,“多头登记已成为众矢之的,并被认为是导致我国登记状况十分混乱的主要原因.但笔者认为,

10、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核心是前已所述的统一规那么和统一登记效力,有此二者,即可建立起统一的不动产登记制度,而考量是否需要建立的登记机关,一是要考虑到不动产物权本身的多样性,二是要考虑到目前情况下设置统一登记机关的本钱和实际上的可能性.不动产物权种类繁多,从权利性质上分包括所有权,地上权、地役权、典权等用益物权,抵押权等担保物权,从权利客体上分包括土地物权、房屋物权、其他建筑物物权、附着物物权如林权、草原权等以及比照不动产登记的船舶、飞机、机动车辆等物权,还有各种各样的特许物权如取水权、渔业权、狩猎权、探矿权等,将所有这些不动产物权全部统一到一个登记机关,既不现实,也无必要.笔者的设想,可以以土地

11、登记为根底,将土地物权包括土地所有权、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农地承包经营权、土地典权、土地抵押权等、房屋物权包括房屋所有权、房屋使用权、房屋典权.房屋抵押权等的登记统一起来,由统一的登记机关进行登记,但特许物权、比照不动产登记的船舶、飞机、机动车辆物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及设于其上的抵押权、林权包括林地所有权、林地使用权、林木抵押权、草原权包括草原所有权、草原使用权、水权等,可根本上根据现在的经济职能治理体制分别由相应的主管部门作为登记机关,但应规定这些主管部门必须建立对应的登记部门,专司登记责任,并根据统一的登记程序和统一的效力的要求进行登记.另外一个折衷的设想是:由统一的不动产登记

12、机关向这些主管部门派出登记人员.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三、关于登记的审查方式由于登记并非物权的创设行为,而仅仅是物权的公示方式,且登记机关并非所登记的物权的真实性的担保人,基于这样的判断,所以登记机关进行不动产物权登记时的审查只能是也应当是形式审查而非实质审查.为尽量减少和预防登记的误差,形式审查的对象和范围应由不动产登记法作出统一规定.同时,应当规定完善的更正登记制度,以使不正确或不真实的登记及时得到纠正,保护真正权利人的权利.四、关于更正登记更正登记是不动产登记的一种类型,它是指由登记机关对不正确的不动产登记进行更正的登记程序.更正登记制度的目

13、的在于为错误的登记提供救济途径,保护真正权利人的权利,维护秩序安定与交易平安.国外的不动产登记制度中大都有关于更正登记的规定,然而在我国现有的涉及不动产登记的立法中罕有这方面的规定,仅有的几条相关的规定也过于薄弱和凌乱,缺乏以到达如上所述之目的.1995年12月由国土局公布的?土地登记规那么?中于第71条规定:土地登记后,发现错登或漏登的,土地治理部门应当办理更正登记;利害关系人也可以申请更正登记.这是我国有关土地和房地产登记中涉及更正登记的唯一规定,可惜仅有一个条文,而且还是规定在附那么中,未登“大雅之堂.除此之外,?土地治理法?及其?实施条例?、?城市房地产治理法?、?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城市房屋权属登记治理方法?、?担保法?登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中均未有关于更正登记的规定.所以在制定不动产登记法时应当对更正登记作出统一的和完善的规定.更正登记的发动程序应分为依当事人申请的更正登记和登记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