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一上学期数学压轴题期末复习试卷带答案一、压轴题1 .如图1,0为直线A8上一点,过点0作射线OC,N40C=30°,将一直角三角板其中NP=30°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一边OQ在射线O八上,另一边OP与OC都在直线48的上方.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以每秒3°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周.1如图2,经过t秒后,OP恰好平分N8OC.求f的值:此时OQ是否平分NAOC?请说明理由;2假设在三角板转动的同时,射线OC也绕O点以每秒6°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如图3,那么经过多长时间OC平分NPOQ?请说明理由:3在2问的根底上,经过多少秒OC平分NPO8?
2、直接写出结果.2 .如图1,己知面积为12的长方形ABCD,一边AB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一2,点B表示的数为1,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点P运动时间为tt>0秒.图1图21长方形的边AD长为单位长度;2当三角形ADP而积为3时,求P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多少;3如图2,假设动点Q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A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与P点出发时间相同.那么当三角形BDQ,三角形BPC两者面积之差为,时,直接写出运动时2间t的值.3 .如图,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8,B是数轴上位于点A左侧一点,且AB=22,动点P从A点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
3、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1出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点P表示的数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2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假设点P、Q同时出发,问多少秒时P、Q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3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假设点P、Q同时出发,问点P运动多少秒时追上点Q?4假设M为AP的中点,N为BP的中点,在点P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假设变化,请说明理由,假设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的长.BOA084 .己知多项式3x6-2x2-4的常数项为a,次数为b.1设.与b分别对应数轴上的点4点8,请直
4、接写出,b=,并在数轴上确定点4、点8的位置;2在1的条件下,点P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八向8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假设%-P8=6,求t的值,并写出此时点P所表示的数:假设点P从点4出发,到达点8后再以相同的速度返回点4在返回过程中,求当0P=3时,t为何值?-80;85 .有理数a,b,c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为A,B,C,且满足a-12+|ab+3|=0,c=-2a+b.;,-4-3-2-1012345-4-3-2-10123451分别求a,b,c的值;2假设点A和点B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数轴上同时相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i是否存在一个常数k,使得3B
5、C-kAB的值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不随运动时间t的改变而改变?假设存在,求出k的值:假设不存在,请说明理由.ii假设点C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与点A,B同时运动,何时点C为线段AB的三等分点?请说明理由.6 .如图,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6,B是数轴上在A左侧的一点,且A,B两点间的距离为10.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1设运动时间为t0秒,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是,点P表示的数是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2假设点P、Q同时出发,求:当点P运动多少秒时,点P与点Q相遇?当点P运动多少秒时,点P与点Q间的距离
6、为8个单位长度?7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的坐标为2,8,点N的坐标为2,6,将线段MN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线段PQ点P和点Q分别是点M和点N的对应点,连接MP、NQ,点K是线段MP的中点.1求点K的坐标:2假设长方形PMNQ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正下方运动,点A、B、C、D、E分别是点M、N、Q、P、K的对应点,当BC与x轴重合时停止运动,连接OA、0E,设运动时间为t秒,请用含t的式子表示三角形OAE的面积S不要求写出t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连接OB、0D,问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三角形OBD的面积等于三角形OAE的面积,?假设存在,请求出t值;假设不存在,请说明理
7、由.8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非.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在数学中应用极为广泛.观察以下根据一定规律堆砌的钢管的横截面图:用含n的式子表示第n个图的钢管总数.分析思路图形规律中暗含数字规律,我们可以采用分步的方法,从图形排列中找规律;把图形看成几个局部的组合,并保持结构,找到每一局部对应的数字规律,进而找到整个图形对应的数字规律.如:要解决上而问题,我们不妨先从特例入手:统一用S表示钢管总数解决问题如图,如果把每个图形根据它的行来分割观察,你发现了这些钢管的堆砌规律了吗?像n=l、n=2的情形那样,在所给横线上,请用数学算式表达你发现的规律.S=l+2S=2+
8、3+4其实,对同一个图形,我们的分析眼光可以是不同的.请你像那样保持结构的、对每一个所给图形添加分割线,提供与不同的分割方式;并在所给横线上,请用数学算式表达你发现的规律:用含n的式子列式,并计算第n个图的钢管总数.9 .如图,P是定长线段A8上一点,C、.两点分别从P、8出发以lcm/s、2cm/s的速度沿直线48向左运动C在线段AP上,.在线段8P上1假设C、.运动到任一时刻时,总有PD=C,请说明P点在线段A8上的位置:III11ACPD32在1的条件下,Q是直线48上一点,且4Q-8Q=PQ,求丝的值.AB1APB3在1的条件下,假设C、.运动5秒后,恰好有CD=,AB.此时C点停止运
9、动,2.点继续运动.点在线段P8上,M、A/分别是CD、P.的中点,以下结论:PM-PNMN的值不变;一二的值不变,可以说明,只有一个结论是正确的,请你找出正确的结论并AB求值.11111ACPD310.点A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3,点8对应的数为2.如图1点C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x,且x是方程2x+l二;x-5的解,在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A+PB=BC+A8?假设存在,求出点P对应的数:假设不存在,说明理由:2如图2,假设P点是8点右侧一点,%的中点为N为P8的三等分点且靠近于P点,13.问题一:如图1,4,C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6cm,甲,乙两点分别从相距3cm的A,8两点同时出发到C点,假设
10、甲的速度为8cm/s,乙的速度为6cm/s,设乙运动时间为xs,甲乙两点之间距离为ycm.当甲追上乙时,x=.2请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当甲追上乙前,y=;当甲追上乙后,甲到达C之前,y=;当甲到达C之后,乙到达C之前,y=.R乙问题二:如图2,假设将上述线段4c弯曲后视作钟表外国的一局部,线段48正好对应钟表上的弧4B1小时的间隔,易知/408=30.分针0D指向圆周上的点的速度为每分钟转动cm;时针0E指向圆周上的点的速度为每分钟转动cm.假设从4:00起计时,求几分钟后分针与时针第一次重合.图214.:如图,点A、B分别是NMON的边OM、ON上两点,0C平分NMON,在NCON的内部取
11、一点P点A、P、B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连接PA、PB.1探索NAPB与NMON、NPAO、NPBO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实你的结论:2设NOAP二x.,NOBP=y.,假设NAPB的平分线PQ交0C于点Q,求NOQP的度数用含有x、y的代数式表示.15.数轴上三点A,0,B表示的数分别为6,0,-4,动点P从A出发,以每秒6个单位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1当点P到点A的距离与点P到点B的距离相等时,点P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2)另一动点R从B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假设点P、R同时出发,问点P运动多少时间追上点R?(3)假设M为AP的中点,N为PB的中点,点P在运动过程中,
12、线段MN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假设发生变化,请你说明理由;假设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的长度.【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压轴题1.(1)5;0Q平分NA9C,理由详见解析:(2)5秒或65秒时0C平分NPOQ:70,(3) t=秒.3【解析】【分析】(1)由N4OC=30.得到N80c=150.,借助角平分线定义求出NPOC度数,根据角的和差关系求出NCOQ度数,再算出旋转角NAOQ度数,最后除以旋转速度3即可求出t值:根据NAOQ和NCOQ度数比拟判断即可:(2)根据旋转的速度和起始位置,可知NAOQ=3t,N4OC=30°+63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可知NCOQ
13、=45°,利用乙4OQ、NAOC、NCOQ角之间的关系构造方程求出时间t;(3)先证实NAOQ与NPO8互余,从而用t表示出NPO8=90°-33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再用t表示N8OC度数:同时旋转后N4OC=30'+6t,那么根据互补关系表示出N8OC度数,同理再把N8OC度数用新的式子表达出来.先后两个关于N8OC的式子相等,构造方程求解.【详解】(1) ©VZAOC=30",AZBOC=180°-30°=150°,9:0PZB0C,:.ZCOP=-ZBOC=75°,2:.ZCOQ=900-75°
14、=15°,:.ZAOQ=ZAOC-ZCOQ=30°-15°=15°,t=15-?3=5;是,理由如下:VZCOQ=15°,4OQ=15°,:.OQ平分NAOC:(2) 9:0CZP0Q.,NCOQ=1/POQ=45°.2设NA0Q=3t,Z/AOC=300+6t,由NAOC-N4OQ=45°,可得30+6t-3t=45,解得:t=5,当30+6L3t=225,也符合条件,解得:t=65,5秒或65秒时,OC平分NPOQ:(3)设经过t秒后OC平分NPO8,OC平分NPO8,1;./BOC=-NBOP,2/40Q+N
15、80P=90°,AZBOP=90°-3t,又N8OC=180口-ZAOC=180"-300-63,180-30-6t=1(90-3t),2,70解得t=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根据角度的和差倍分关系,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2.(1)4;(2)3.5或一05:(3)1的值为口、.U或161688【解析】【分析】(1)先求出A8的长,由长方形八8c.的面积为12,即可求出4)的长;(2)由三角形4DP面积为3,求出AP的长,然后分两种情况讨论:点P在点八的左边:点P在点4的右边.(3)分两种情况讨论:假设Q在8的左边,贝lj8Q=3-3t.由IS/
16、aa-SrePck,解方程即可:假设Q在8的右边,那么8Q=3L3.由|S,boq-S.田c|=;,解方程即可.【详解】(1)AB=1-(-2)=3.二长方形48CD的面枳为12,:.ABXAD=12,:.AD=123=4.故答案为:4.(2)三角形4DP面积为:-APAD=-APX3,22解得:4P=1.5,点P在点4的左边:-2-1.5=35,P点在数轴上表示-3.5:点P在点A的右边:-2+L5=-0.5,P点在数轴上表示-05综上所述:P点在数轴上表示-3.5或-0.5.(3)分两种情况讨论:假设Q在8的左边,贝8Q=A8-4Q=3-3t.Saboqu:8QAD=)(3-31)x4=6
17、-6/,S.,.bpc=;8P4D=;/x4=2l,|(6-6/)-2r|=-,6-8/=±0.5,解得:g或g:假设Q在8的右边,那么8Q=4Q-A8=3t3.Saboq=BQ9AD=(3/-3)X4=6r-6,S.田c8P4D=Lx4=21,2222|(6/-6)-2/|=,4,一6=±0.5,解得:仁匚或U.288综上所述:t的值为二、二、F或1.161688【点睛】此题考查了数轴、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是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3.(1)-14,8-5t:(2)2.5或3秒时P、Q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3)点P运动11秒时追上点Q:(4)线段MN的长度
18、不发生变化,其值为11,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可得B点表示的数为8-22:点P表示的数为8-5t:(2)设t秒时P、Q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分点P、Q相遇之前和点P、Q相遇之后两种情况求t值即可:(3)设点P运动x秒时,在点C处追上点Q,那么AC=5x,BC=3x,根据AC-BC二AB,列出方程求解即可;(3)分当点P在点A、B两点之间运动时,当点P运动到点B的左侧时,利用中点的定义和线段的和差求出MN的长即可.【详解】(1)点A表示的数为8,B在A点左边,AB=22,点B表示的数是8-22二-14,二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
19、>0)秒,点P表示的数是8-5t.故答案为:-14,8-5t;(2)假设点P、Q同时出发,设t秒时P、Q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分两种情况:点P、Q相遇之前,由题意得3t+2+5t=22,解得"2.5;点P、Q相遇之后,由题意得3t-2+5t=22,解得13.答:假设点P、Q同时出发,2.5或3秒时P、Q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3)设点P运动x秒时,在点C处追上点Q,cBQd)06那么AC=5x,BC=3x,VAC-BC二AB.5x-3x=22,解得:x=ll,.点P运动11秒时追上点Q:(4)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都等于11:理由如下:当点P在点A、B两点之间运动时:U01
20、1111MN=MP+NP二一AP+-BP二一(AP+BP)二一AB二一X22=ll;22222当点P运动到点B的左侧时:pNBMOA111081111MN=MP-NP二一AP-BP二一(APBP)二一AB二11,2222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值为11.【点睛】此题考查了数轴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是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注意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13194. (1)-4,6:(2)4:一,或一22【解析】【分析】(1)根据多项式的常数项与次数的定义分别求出a,b的值,然后在数轴上表示即可:(2)根据PA-PB=6列出关于t的方程,解方程求出t的值,进而得到点
21、P所表示的数:在返回过程中,当0P=3时,分两种情况:(I)P在原点右边;(口)P在原点左边.分别求出点P运动的路程,再除以速度即可.【详解】(1)多项式3x6-2x2-4的常数项为a,次数为b,.a=-4,b=6.如下图:AB_I_I_I!-8-4068故答案为-4,6:(2):3=23AB=6-(-4)=10,.PB=AB-PA=10-2t.VPA-PB=6,A2t-(10-2t)=6,解得t=4,此时点P所表示的数为-4+2t=-4+2x4=4:在返回过程中,当OP=3时,分两种情况:13(I)如果P在原点右边,那么AB+BP=10+(6-3)=13,t=;219(II)如果P在原点左边
22、,那么AB+BP=10+(6+3)=19,t=.【点睛】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路程、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应用,数轴以及多项式的有关定义,理解题意利用数形结合是解题的关键.5. (1)1,-3,-5(2)i)存在常数m,m=6这个不变化的值为26,ii)11.5s【解析】【分析】(1)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得a、b、c的值即可:(2)i)根据3BC-kAB求得k的值即可:ii)当AC=,AB时,满足条件.3【详解】(1) Ya、b满足(a-1)2+|ab+3|=0,Aa-l=0且ab+3=0.解得a=l,b=-3.c=-2a+b=-5.故a,b,c的值分别为1,-3,5(2) i)假设存在常数k
23、,使得3BC-kAB不随运动时间t的改变而改变.那么依题意得:AB=5+t,2BC=4+6t.所以mAB-2BC=m(5+t)-(4+6t)=5m+mt-4-6t与t的值无关,即m-6=0,解得m=6,所以存在常数m,m=6这个不变化的值为26.Ii)ACAB,3AB=5+t,AC=-5+3t-(l+2t)=t-6,t-6=l(5+t),解得t=ll.5s.3【点睛】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6.(1)-4,6-5t;(2)当点P运动5秒时,点P与点Q相遇:当点P运动1或9秒时,点P与点Q间的距离为8个单位长度.【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
24、可先标出点A,然后根据B在A的左侧和它们之间的距离确定点B,由点P从点A出发向左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匀速运动,表示出点P即可;2由于点P和Q都是向左运动,故当P追上Q时相遇,根据P比Q多走了10个单位长度列出等式,根据等式求出t的值即可得出答案;要分两种情况计算:第一种是点P追上点Q之前,第二种是点P追上点Q之后.【详解】解:1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6,.OA=6,那么OB=AB-OA=4,点B在原点左边, 数轴上点B所表示的数为-4:点P运动t秒的长度为53 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 2所表示的数为:6-53故答案为-4,6-5t;2点P运动t秒时追上点Q,
25、根据题意得5t=10+3t,解得t=5,答:当点P运动5秒时,点P与点Q相遇:设当点P运动a秒时,点P与点Q间的距离为8个单位长度,当P不超过Q,贝10+3a-5a=8,解得a=L当P超过Q,那么10+3a+8=5a,解得a=9:答:当点P运动1或9秒时,点P与点Q间的距离为8个单位长度.【点睛】在数轴上找出点的位置并标出,结合数轴求追赶和相遇问题是此题的考点,正确运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注意不要漏解.7.14,8oAE=8-t2秒或6秒【解析】【分析】1根据M和N的坐标和平移的性质可知:MNy轴PQ,根据K是PM的中点可得K的坐标;2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三角形OAE的而积S;3存
26、在两种情况:如图2,当点B在OD上方时如图3,当点B在OD上方时,过点B作BG_Lx轴于G,过D作DHJ_x轴于H,分别根据三角形OBD的面积等于三角形OAE的面积列方程可得结论.【详解】1由题意得:PM=4,.K是PM的中点,AMK=2,1点M的坐标为(2,8),点N的坐标为(2,6),MNy轴,-,K(4,8);(2)如图1所示,延长DA交y轴于F,0F=8-t,1 1z/.Saoae=OFAE=(8-t)x2=8-t;2 2(3)存在,有两种情况:,如图2,当点B在0D上方时,过点B作BG±x轴于G,过D作DH±x轴于H,那么B(2,6-t),0(6,0),AOG=2
27、,GH=4,BG=6-t,DH=8-t,OH=6,Sobd=Saobg+S/边形dbgh+Saodh,1 1z、1=-OGBG+(BG+DH)GH-OH,DHr2 2'2=x2(6-t)+x4(6-t+8-t)-x6(8-t),222=10-2t,VSA.OBD-SaoaE/A10-2t=8-t,t=2;如图3,当点B在OD上方时,SaOBD=SaODH-S四边形DBGH-SOBG,1 1,、=-OH>DH-(BG+DH)GH-2 21一OGBG,21 ,、1,=x2(8-t)-x4(6-t+8-t2 2=2t-io,*,Saobd=Saoaei.2t-10=8-t,t=6;综上
28、,t的值是2秒或6秒.【点睛】此题考查四边形综合题、矩形的性质、三角形的而积、一元一次方程等知识,解题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8.(1)S=3+4+5+6;S=4+5+6+7+8;(2)方法不唯一,见解析:(3)方法不唯一,见解析【解析】【分析】先找出前几项的钢管数,在推出第n项的钢管数.【详解】(1)S=3+4+5+6;S=4+5+6+7+84鑫m=1n=2(2)方法不唯一,例如:S=l+2S=l+2+3+3S=l+2+3+4+4+4S=1+2+3+4+5+5+5+5(3)方法不唯一,例如:S=+(+1)+(+2)+.+2=(+)+(1+2+)23/八【
29、点睛】此题主要考察代数式的规律探索及求和,需要仔细分析找到规律.9.(1)点P在线段AB上的1处:(2)1;(3)丝的值不变.33AB【解析】【分析】(1)根据c、D的运动速度知BD=2PC,再由条件PD=2AC求得PB=2AP,所以点P在线段AB上的g处:(2)由题设画出图示,根据AQ-BQ=PQ求得AQ=PQ+BQ:然后求得AP=BQ,从而求得PQ与AB的关系:(3)当点C停止运动时,有CD二;AB,从而求得CM与AB的数量关系:然后求得以AB表示的PM与PN的值,所以MN=PN-PM=AB.12【详解】解:(1)由题意:BD=2PCVPD=2AC,ABD+PD=2(PC+AC),即PB=
30、2AP.点P在线段AB上的1处:(2)如图:«111AP0EVAQ-BQ=PQ,AQ=PQ+BQ,VAQ=AP+PQ,AAP=BQ,1,PQ二一AB,.尸._1.南一3z.与MN.比T士3的值不变.AB理由:如图,当点C停止运动时,有cd=±ab,21,CM二一AB,41APM=CM-CP=-AB-5,42VPD=-AB-10,31z2、1APN=-AB-10=-AB-5,2331AMN=PN-PM=AB,12当点C停止运动,D点继续运动时,MN的值不变,所以MW_石1ABAB_12【点睛】此题考查了比拟线段的长短.利用中点性质转化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在不同的情
31、况下灵活选用它的不同表示方法,有利于解题的简洁性.同时,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点.97310.1存在满足条件的点P,对应的数为-和一;2正确的结论是:PM-8N的值不224变,且值为2.5.【解析】【分析】1先利用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确定出入8的长,然后求得方程的解,得到C表示的点,由此求得;8C+48=8设点P在数轴上对应的数是.,分当点P在点a的左侧时aV-3、当点P在线段八8上时-3AV2和当点P在点8的右侧时a>2三种情况求点P所表示的数即可;2设P点所表示的数为,就有%;"3,P8=-2,根3 13据条件表示出PM、8/V
32、的长,再分别代入PM-8/V和7PM+-8N求出其值即4 24可解答.【详解】丁点A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3,点8对应的数为2,48=5.解方程2x+l=Lx-5得x=-4.2所以8c=2-(-4)=6.所以.设存在点P满足条件,且点P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a,当点P在点.的左侧时,a<-3,PA=-3-a,P8=2-.,所以4P+P8=-2a-1=8,解得a=-y,-£<-3满足条件:当点P在线段48上时,-3<a<2tPA=a-(-3)=a+3,PB=2-.,所以%+P8=a+3+2-a=508,不满足条件:当点P在点8的右侧时,a>2,PA=a-(-3)
33、=a+3,PB=a-2.,77所以%+P8=.+3+.-2=2.+1=8,解得:a二十,彳>2,97所以,存在满足条件的点P,对应的数为-手咕.设P点所表示的数为.,PA=n+3,P8=.-2.,雨的中点为M,/.PM=-PA=-.22N为PB的三等分点且靠近于P点,2 2.BA/=-PB=-x(n-2).sJ%J3 n+332,、PM-8/V=-xx(n-2),4 /4§r=77(不变).!PM+;8N=呼+g乂*(n-2)=yn-(随P点的变化而变化).2444344.正确的结论是:PM-*/V的值不变,且值为2.5.【点睛】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数轴的运用,数轴上任
34、意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的运用,去绝对值的运用,解答时了灵活运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解是关键.11.(1)45°;(2)45°;(3)45°或135°.【解析】【分析】(1)由NBOC的度数求出NAOC的度数,利用角平分线定义求出NCOD与NCOE的度数,相加即可求出NDOE的度数:2ND0E度数不变,理由为:利用角平分线定义得到/COD为/AOC的一半,NCOE为NCOB的一半,而NDOE=NCOD+NCOE,即可求出NDOE度数为45度;3分两种情况考虑,同理如图3,那么NDOE为45.:如图4,那么NDOE为135.【详解】1如图,ZAOC=90°
35、;-ZBOC=20°zVODXOE分别平分NAOC和NBOC,AZCOD=ZAOC=10orNCOEZBOC=35°f2AZDOE=ZCOD+ZCOE=45°;(2)NDOE的大小不变,理由是:111z、1ZDOE=ZCOD+ZCOE=-ZAOC+-ZCOB=-(ZAOC+ZCOB)=-ZAOB=45°;2222(3)NDOE的大小发生变化情况为:如图,那么NDOE为45.:如图,那么NDOE为135.,分两种情况:如图3所示,VOD.0E分别平分NAOC和NBOC,11AZCOD=-ZAOC,ZCOE=-ZBOC,22AZDOE=ZCOD-ZCOE=-
36、(ZAOC-ZBOC)=45°;2如图4所示,VODSOE分别平分NAOC和NBOC,II,ZCOD=-ZAOC,ZCOE=-ZBOC,22AZDOE=ZCOD+ZCOE=-(ZAOC+ZBOC)=-x270°=135°.2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角的有关计算,正确作图,熟记角的特点与角平分线的定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2.(1)2或10;(2)当t为5秒、10秒或7.5秒时,P、A和B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优点.【解析】【分析】(1)设所求数为X,根据优点的定义分优点在M、N之间和优点在点N右边,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2)根据优点的定义可知分三
37、种情况:P为(A.B)的优点;P为(B,A)的优点:B为(A,P)的优点.设点P表示的数为X,根据优点的定义列出方程,进而得出t的值.【详解】解:(1)设所求数为X,当优点在M、N之间时,由题意得x-(-2)=2(4-x),解得x=2;当优点在点N右边时,由题意得x-(-2)=2(x-4),解得:x=10;故答案为:2或10;(2)设点P表示的数为x,贝ljPA=x+20,PB=40-x,AB=40-(-20)=60,分三种情况:P为(A,B)的优点.由题意,得PA=2PB,即x-(-20)=2(40-x),解得x=20,/.t=(40-20)+4=5(秒);P为(B,A)的优点.由题意,得P
38、B=2PA,即40-x=2(x+20),解得x=0,/.t=(40-0)4-4=10(秒):B为(A,P)的优点.由题意,得AB=2PA,即60=2(x+20)解得x=10,此时,点P为AB的中点,即A也为(B,P)的优点,/.t=30M=7.5(秒);综上可知,当t为5秒、10秒或7.5秒时,P、A和B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优点.【点睛】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及数轴,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理解优点的定义,找出适宜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33124013.问题一、(1)二;(2)3-2x:2廿3;13-6*问题一、(1)-;-.252011【解析】【分析】问题一根据等量关系,
39、路程=速度x时间,路程差=路程1-路程2,即可列出方程求解.【详解】问题一:(1)当甲追上乙时,甲的路程二乙的路程+3所以,8x=6x+32x=33x=23故答案为大.2(2)当甲追上乙前,路程差=乙所行的路程+3-甲所行的路程;所以,y=6x+3-8k=3-2x.当甲追上乙后,甲到达c之前,路程差二甲所行的路程-3-乙所行的路程;所以,y=8x-3-6x=2x-3.当甲到达C之后,乙到达C之前,路程差=总路程-3-乙所行的路程;所以,y=163-6x=136x.问题二:(1)由题意AB为钟表外围的一局部,且NAO8=30°可知,钟表外围的长度为3x12=360分针OD的速度为364
40、-60=-cn/nin时针OE的速度为360=2031故OD每分钟转动,OE每分钟转动一cm.520(2)4点时时针与分针的路程差为4x3=12cm设“分钟后分针与时针第一次重合.31由题意得,-=ux+12解得,x=.11240即分钟后分针与时针第一次重合.11【点睛】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中的行程问题,解题的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解即可.14.(1)见解析:(2)ZOQP=180o+-x°-,丫°或/0(=,乂°-y°.2222【解析】【试题分析】(1)分下面两种情况进行说明;如图1,点P在直线AB的右侧,ZAPB+ZMON+ZPAO+ZPBO=360°f如图2,点P在直线AB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61T 871-2014 玉米 登海702规范
- DB61T 853-2014 小麦 西高三号规范
- DB61T 808-2014 玉米 兴民18规范
- 维修框架合同(标准版)
- 婚纱摄影合同(标准版)
- 储备物资分类与标签管理方案
- 2025四川广元市旺苍县总工会招聘2名工会社会工作者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控制方案
- 2025年滁州凤阳县人民医院派遣项目招聘1名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城市污水管网管道沿线环境评估方案
- 4.《花之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 诉讼业务培训课件
- 12345热线培训课件
- 危险废弃物管理培训试题(附答案)
- 2025国投生物制造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招聘(31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多彩的超轻泥教学课件
- 新学期,新征程+课件-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
- 赛事租赁用品租赁模式分析报告
- 学校防坠楼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护士长领导力提升与团队管理技巧
- 产前筛查答案及试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