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知识学习第二期_第1页
供热知识学习第二期_第2页
供热知识学习第二期_第3页
供热知识学习第二期_第4页
供热知识学习第二期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供热知识学习资料第二期五、供热根本公式1、选择补水泵的主要依据:流量选择依据:闭式系统,外网循环水量的35%;开式系统:热水用户耗水量与渗透量之和.扬程选择依据:H=hjl+AHh,mH补水泵扬程m;H系统静压值,可按系统最高高度加2m计算;Hb补水系统管路压力损失m;h补水箱位置与水泵位置高度差ni2、选择循环水泵的依据流量依据:G=一xxQ/CpXtg-thl,t/hQ一热负荷w;Tg-th供回水温差CCp一水的比热,一般取Kg.C扬程选择:H=H+2s3式中Hi一锅炉房内系统压力损失;外管网供、回水压力损失;最不利环路系统用户内压力损失,一般为2-4ni3、每米管长的沿程损失比摩阻R=x

2、mG一管段的水流量t/hd管的内径mp一水的密度Kg/m3k一管壁的当量绝对粗糙度m,k=x10-3m4、热水网路总的压降P=R5APj=R(L+Ld)=RLzh,PaL一管道实际长度mLd一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mLzh一管道的折算长度m5、水力失调度:热水供热系统中各热用户的实际流量与规定流量的比值X=Vs/VgX一水力失调度Vs一热用户的实际流量哥足Vg该热用户的规定流量m/h6、热网压降公式P=sV,与水泵的热性曲线公式r一.2P=a+bv+cv联立,即apusV23P=a+bv+cv+dv可求得:P和V也可用曲线求得P和V(如下列图),即A为工作点.7、补水泵变频调速.(1)变频与转速的

3、关系:n=60f(1-Sn)P式中:n水泵转速r/minf一电源频率HZP电动机的极对数Sn电动机额定转差,即定子旋转磁场与转子转速之差比值,一般为5%(2)水泵流量、扬程功率和转速的关系(比例定律)G/G2=ni/n2Hi/H2=ni2/n22N1/N2=ni3/n32(3)相似抛物线8、混水流量与温度的关系式U=G/Glg二(t1g-t2g)/(t2gt2h)u一混合比G一进入混水装置的回水流量n3/hGg混水装置之前热网供水流量nn/htig热网供水温度Ct2g、t2h混水装置后供、回水温度C那么:t1g=t2g+utt2g-t2h)六、供热节能方案(一)锁闭流量限制阀与差压阀联用方案1

4、、目的:解决热网的水平失调及楼层之间的垂直失调2、系统图riririr-irniz-o-r*o口0-5图例:11tl差压阀班-流量限制阀(带锁闭)建筑物入口3、重要作用(1)彻底解决水平失调及楼层之间的垂直失调,保证每户的供热质量.(2)更加减少循环量,从而做到更加节约电能40%c(3)提升用户满意度,从而做到提升收费率.(4)利用锁闭功能可预防人为随意调节.4、考前须知(1)调整差压阀,使入口资用压头不超过.(2)注意水质要干净.(3)需精细调节.(二)建筑物采暖入口加装流量限制1、目的:解决热网水平失调;降低循环水泵电能.2、系统图l-O-TTLjrirnLrnrn-TLTL'_r

5、EZkQJZZLQ-qmm3、重要作用(1)解决了热网的水平失调现象,消除近热远冷的问题.(2)循环泵节电20%30%.(3)提升供暖效果、用户满意度及收费率.(4)节水、节热及扩大供暖面积.4、考前须知(1)根据单体采暖面积选择安装不同规格的流量限制阀.(2)要按先热后冷、先近后远的原那么安装,尽量装细装全.(3)要评估管线、循环泵等供热设备的合理性.(4)注意水质要干净.(5)要精细调试.(三)楼前混水环路1、目的:实现采暖用户分区、分时供热;实现气候补偿控制下的变流量自控系统.2、方案图室外温度传感器气候补偿器aJL3、重要作用(1)由定流量系统变成变流量系统,减少了系统的循环流量,发挥

6、了变频器的作用,增大供回水温差,降低了水泵能耗.(2)换热站温控自动限制系统可充分发挥作用,将系统的整体耗热水平降低到最低.(3)系统回水温度大大降低,管网散热损失大大降低;提供了现有热网扩容的水平.(4)各建筑物根据室外气候变化,调节各个用户的供热量,以最小的供热量到达最正确的舒适度.(5)各建筑物根据使用情况,调整供热,使得办公室、学校、公共建筑等在无人使用的情况下,只保持值班供热,大大降低了整个热网的能耗.4、设计要点(1)明确整个二次网状况,换热站水泵限制与变流量混水环路的匹配.(2)明确建筑物入口的资用压头及所需流量.(3)正确选择电动流量限制阀.(4)正确设定好运行调试方案.(四)

7、上下层采暖联供方案1、目的:解决上下区联供问题;减少设施投入资金.2、上下区联供系统图n3、重要作用(D不降低高层建筑物供水温度,保证高区供热效果.(2)使低区热网不超压.(3)节约大量的资金投入.(4)减轻设计人员工作量,按循环量厂家提供适宜的机组.(5)安装方便限制灵活.4、设计要点(1)注意增压泵扬程的选取.(2)正确设定平安阀的启动压力.(五)热计量采暖系统1、目的:充分提升系统节能,实现按需供热;提升热费收、缴的合理性.2、系统图图倒II-温控阀tp-温控阀-热计量表匚,-差压限制阀q-电动两通阀可-数字恒温器阀3、重要作用(1)系统水力、热力实现平衡.(2)室内恒温限制,按需供热.

8、(3)利用自由热,减少供热量.(4)室温调节,实现经济运行.4、考前须知(1)要及时清污,保证循环水质量.(2)选择质量可靠的热能表和温控阀.(3)制定由合理的收费法规.(4)增强供热人员素质培训,提升效劳水平.(5)充分宣传计量收费对用户的好处和节能意义(六)热网补水泵变频系统1、目的:使采暖系统压力平稳;节约电能.2、系统图变频限制柜(1)效率高,特性好,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2)保护功能好,使补水系统全自动限制,提升了压力的稳定性及可靠性.(3)便于治理,减少人工.(4)节电效果显着,一般节约电能40%左右.(5)实现了电机的软启动,提升了设备的使用寿命.4、考前须知(1)根据补水量选择

9、设备规格.(2)确定合理的补水压力.(七)热源加装旁道管方案1、目的:解决热源系统内阻过大问题;减少循环泵的能耗.2、热源加装旁通管系统图3、重要作用(1)使热源内阻降到以下(2)降低循环水泵的投资,节约电能20%左右(3)大大提升了外网系统的资用压头,改善外网供暖效果.4、设计要点(1)旁道管一般比主管径小一号到两号,但不要小于锅炉由入口管径.(2)旁道管上应安装手动调节阀.(八)循环水泵的连接方案1、目的:降低泵的连接管局部阻力;最大限度的节约电能.2、安装示意图倾角安装不安装止回阀3、重要作用(1)去掉泵的止回阀,可减少局部阻力2mHO左右.(2)泵的进由口采用斜角2535度安装,也可降

10、低局部阻力2mHO左右.(3)增加泵的由力.(九)换热(混水)站一次网加装流量限制阀1、目的:可解决一次网水平失调,做到一次热网流量按需分配给各个热力站2、系统图3、重要作用(1)解决一次热网水平失调现象,使远、近的各个热力站一次水都能按需分配.(2)减少循环泵投资.(3)节约循环泵电能20%.(4)在原有设备根底上可增加供暖面积.4、考前须知(1)根据各站热负荷选择限制阀规格.(2)合理安装及调试.(十)组装式热力站1、目的:利用先进的限制技术做到对工况参数的质综合调节;简化系统、节能和提升用户舒适度.2、系统图室外温度传感器变频器气候补偿器-TJ电动流量限制阀r一次网二次阀3、重要作用(1

11、)可以结合气候补偿器和电动流量限制阀,根据室外温度与二次网供回水温度来限制二次网系统的供热量.(2)循环泵变频运行,满足供热负荷动态变化的调节要求.(3)高效紧凑,模块化结构布置合理,换热效率高而占地少,与常规热力站相比,减少占地面积、空间约60%以上,节约了土建投资和工程投资.(4)减轻设计人员的工作量.设计人员需提供用户热负荷、热源等根本参数,机组选型完全由生产企业负责.(5)安装调试简单方便,施工周期短.(6)应用灵活,限制简洁,操作方便,机组可做到全自动限制.(7)运行可靠,易于治理,方便维修.(8)设计优化.采用气候补偿器,可大量节省能量消耗,降低运行费用.(9)科学分区、有效节能.

12、(10)质量责任明确,厂家负责调试和保修.(十一)提升供回水温差是节电的重要方案根据热量计算公式:Q=G-C-(tgth)可知,当供热系统向热用户提供相同的热量Q时,供回水温差t=tgth与循环水量G成比例关系.即系统的供回水温差大,那么循环水量就小,水泵的电耗就会大大降低.从下面的一个例子,就可看由温差与电耗之间的关系.例如一个供热系统设计热负荷为7MW一次网供回水温差41=30C,经计算其循环水量为200*/h,外网管径为DN200,查表可知沿程阻力系数为170Pa/m,经水力计算,管网沿程总阻力损失为50m水柱,如果按此流量和扬程选水泵,即水泵功率为45KW如果把供回水温差由t=30C提

13、升到t=60C,其循环水量可下降到100m/h,按外网管径DN200查表可知,沿程阻力系数为42Pa/m.同温差30c时的阻力系数相比是42/170=1/4o按此推算,此时管网沿程总阻力损失应为H=50m/4=12.5m.按流量100云小和扬程12.5米选泵,其水泵功率只有.由此发现一个规律:当供回水温差t提升到原来的两倍时,循环水量也降至原来的二分之一,而管网的沿程阻力降至原来的四分之一,而水泵的功率要降至原来的八分之一.即:假设t2=24t1,那么G=1/2G1;Hb=1/22Hi;N2=1/23Ni由此可看由,提升供热系统的供回水温差,可大大降低运行电耗.同时由于阻力损失的大幅度降低,可

14、以使有中继泵站的供热系统,取消了中继泵站,节省了建设投资和中继泵站的运行费用.目前,直接系统或间供系统的二级管网,也都存在着运行温差过小的问题.用户的室内采暖系统一般按供回水温差25c设计,但实际运行的温度都在20c以下,有的甚至只有10c左右.因此存在着大量电能浪费问题.二级管网和室内采暖系统的节能潜力也很大.十二供热输配系统综合设计方案用户混水变频泵由沿途加压变频泵和主循环泵相结合的方法.1、目的:节约循环泵电能60%左右与只在热源处加循环泵相比;减少近端热用户过多的剩余压头,降低热平衡难度;降低热网设备投资.2、方案(1)热源设立总循环泵,用来克服热源阻力.(2)沿线设立分段加压泵,用来

15、克服沿线阻力.(3)热用户设混水泵,用来混水且克服用户系统阻力.3、考前须知(1)沿线设立分段加压泵,要注意环境和条件,还要注意负荷的变化,在环境允许的条件下,尽量多设.(2)在泵的选择上,要注意留有适当余量.(3)在各用户供(或回)水管上要装流量限制阀,以解决初调节的困难.(十三)节电方案集粹1、热力站规模应尽量小对于间供系统和直供混水系统,热力站规模的大小也直接影响全系统的电耗.一般规律是这两种系统的热力站规模越小,越省电.由于此时一级网的供回水温差大,循环水量小,供到每个热力站的电耗就小.而热力站到热用户,虽然由于供回水温差小,循环水量大,但由于热力站负担的供热面积小,供热半径就小,因此

16、电耗就低,供热半径大的热力站,电耗就高.如果采用中、小型换热机组或无人值守换热站更好.由于它占地小,甚至可以不建换热站,节约了土建投资.2、热力站的运行治理与节电关系热力站节电应注意的另一个问题是应在热力站的一、二级网的除污器前后加装压力表.运行人员应经常检查除污器前后的压差,当压差超过时,应及时清掏或反冲除污器,以降低阻力损失,节约电能.3、尽量不采用直供系统供热系统最好不要采用直供形式,尽量采用间供或直供混水形式,才能减少循环水泵的运行电耗.4、管网主干线管径尽量大供热管网的管径大小与建设投资成正比,与运行电耗成反比,同时也与城市供热开展规划密切相关,有时供热的发展会超生规划的设想.因此为

17、了节电,为了给今后供热开展留由充分的空间,热网的管径在建设资金允许的条件下,应尽量大一些,经济比摩阻最好限制在3050Pa/m,这样还可以同时提升管网的水力稳定性.5、去掉分水器和集水器目前在许多热源和热力站还都设有分水器和集水器.这是从蒸汽供热系统沿袭下来的不合理做法.它不但增加了管网和热力站的施工难度提升了造价,而且增加了运行电耗,尤其是现在对热网水力工况的调节已进入到了第四个阶段一用恒流量调节阀或自力式流量限制阀调节水力平衡的阶段,已不需要分层次调节各分支点的压力和流量平衡.因此分水器和集水器就更没有必要继续存在下去,应彻底取缔.6、环状管网设计方案环状管网不但可以自动优化水力工况,平衡

18、供热效果,同时还可以减少管网事故对供热的影响.因此,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把枝状管网连成环状管网,也相当于加大了莫些管段的管径,既有利于节电,又可提升供热质量.另外应大胆推广在安定理论指导下的直埋技术,采用无补偿或少补偿、无固定墩的直埋技术,可大大降低投资和施工难度,挺高管网的平安性.7、多热源联合供热方案多热源联合供热可以在供热初、末期充分发挥主热源的热效率,同时由于全网的循环水量小,调峰热源不启运,从而大大节约了电能.而在供热尖峰期启运调峰热源后,使主热源的供热半径和循环水量均缩小,节约了水泵的电耗.所以对于中、大型供热系统一定要采用多热源联合供热的形式,尤其是热电联产系统,为了使热电厂的热化

19、系数接近,提升供热系统的平安性,必须设置大型调峰热源、或同时设置几个调峰热源,实行多热源联合供热.十四锁闭流量限制阀与差压阀联用说明目前,在建设部多年来的大力推动下,我国供热行业都在进行热计量试点和推广工作.一旦热计量得到推广,为我国的节能降耗、热量按需分配、提升治理技术和效劳水平将起到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这项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作,不可能一步到位,人们的熟悉水平、技术水平的提升、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都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因此,在推广过程中由现了很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如:1、设备安装不配套;2、法规没跟上;3、供热人员的技术水平没到位;4、用户不认可,等等,造成了很多设备装上了,却没起

20、作用,反而造成了大量资金、人力、物力的浪费.按热计量的要求,从设备配套上:采暖系统先实行分户限制,室内装恒温阀,每户装热能表或热分配器,室外热入口装差压阀,热源循环泵加变频等;从收费方法上:从原来的面积收费转变成热量收费,再配上相应的法规和收费制度.可目前存在着一些单位差压阀装上了,热量表、恒温阀未装;一些单位差压阀、热量表、恒温阀装上了,收费法规没跟上,并没有按热量收费;还有一些单位,设备装全了,热计量也统计了,但未按统计数据收费,仍以面积为重要收费依据.也就是说设备的投入,并没有真正做到按热量计费,用户就不可能自动的去节能,过热的宁可开窗户也不去调恒温阀或其他阀门让温度将下来.总之不能起到

21、真正的节能.同时,由于热入口装了差压阀,未装流量限制阀,不能象装流量限制阀那样可将每个热入口的流量很方便的按需分配,反而热网更失调了,造成了更大的能源浪费.有的单位通过调整差压阀的压差调节流量,很难到达精确的调节,还费时费力,调试人员意见很大.同时,还由现了垂直失调问题,有的上热下冷,有的下热上冷,用户意见也很大.为了弥补这些问题,我们提由一个新的节能方案如图,即在热入户装差压阀和系统已改成分户限制的根底上,在每户再装一个DN20-DN25的锁闭流量限制阀,供热单位可以将每户的流量按需设定,由于装的更细了,流量可按一设定,比楼的入口装流量限制阀这时要按一T/设定减少流量2030%,因此又可节电

22、40%左右,当年即可收回这方面的投资.同时,还更好地解决了垂直失调问题,用户满意,收费就更好了.每户装流量限制阀与热计量并不矛盾,一旦热计量的条件成熟,可直接按热计量收费,锁闭流量限制阀不再起作用,也不起不利作用.原因是这样的,当按面积设定流量时,是以每户都热为前提的,即每户的流量总数按一设定的,流量还是满足在室外气温最低的用户需求的,也就是说,设定的流量在绝大局部供暖时间是超需求的,当将恒温阀设定温度变小设定为20C,恒温阀最大设定温度为28C,同时应用太阳花和人发生的热能,恒温阀对流量进行自动设定,每组散热器上恒温阀自动设定的流量的总和,肯定小于锁闭流量限制阀设定的流量,这时锁闭流量限制阀

23、就不起截流作用了,即不影响热计量的正常工作.锁闭流量限制阀,不但有设定流量的功能,同时为预防用户私自调节,还增加了锁闭功能,用户可放心使用.安装差压阀是为了消耗掉外网多余压头,保证用户要求的资用压头,保证流量阀工作时不产生噪音和气蚀现象.总之,我们希望在分户改造的条件下,应在每户装一个锁闭流量限制阀,这是节能降耗、禾I国禾I民的大事,也是解决眼前热网水平失调,特别是垂直失调的最正确途径.十五热网混水系统的应用与节能混水供热方式在集中供热中开展较慢,其原因主要是早期缺乏热网平衡设备,同时也难以解决热源对水质质量的要求.随着供热技术的开展及先进监控设备在供热系统中的成功应用,混水加热直供方式也慢慢

24、的找到它自身的限制方式,实现了经济节能的目的一、混水供热系统的优点1、热损耗较小:混水供热方式没有换热器,也就没有换热器的散热损失,所以混水直供相对于间接供热热利用率更高:2、维护费用小:混水直供热力站没有换热器,在检修期间相对间接供热方式节省大量的维护费用,换热器通常每隔一两年都需要做定期的除垢清洗,特别是板式换热器流道间隙窄,容易结垢,换热板间严密性要求高,密封垫在拆装过程中容易损坏,这样造成热力站维修本钱的增加,经测算平均每年单台换热器维护费为2500元左右.3、初投资费用低:因热力站工艺结构上没有换热器,无单独定压系统,混水热力站节省换热器及变频补水定压方式所需的管件和设备的投资;另外

25、由于设备占地面积少,热力站土建造价明显下降,所以混水热力站相对间接供热造价明显降低.二、混水流量与温度的关系式U=G/Glg=t1g-t2g/t2g-t2hU一混合比;G一进入混水装置的回水流量m3/h;Gg混水装置之前热网供水流量m3/h;tig一热网供水温度C;t2g、t2h混水装置后供、回水温度C贝U:t1g=t2g+ut2g-t2h.三、混水系统应满足的条件1、热用户对压差的要求水能流2、热用户最高点对定压的要求不倒空3、热用户对压力的要求不超压4、热用户的回水要能送到供水管能混水四、混水的三种根本形式及水压图1、水泵旁通加压:适用于二次网所需的供回水压力在一次网供回水压力之间.变频混

26、水泵设置在混水旁通管路上,一次网供水管上装一个流量限制阀,一次网回水管上装一个手动调节阀.利用水泵将二次网的一局部回水加压打入一次网供水中,混合形成二次网供水,二次网的另一局部回水返回一次网回水管.2、水泵回水加压:适用于二次网所需的供回水压力在一次网回水压力以下.变频混水泵设置在二次网回水管上,一次网供水管上装一个流量限制阀,一次网回水管上装一个手动调节阀.调节流量限制阀设定好一次网的流量.当一次网回水压力低于二次网所需的供水压力时,可调节一次网回水侧手动调节阀,使其阀前压力满足二次网对供水压力的要求,利用水泵将二次网回水提压,一局部回水和一次网供水混合成为二次网供水,另一局部回水回到一次网

27、;当一次网回水压力高于二次网所需的供水压力时,手动调节阀全开即可.3、水泵供水加压:适用于二次网所需的供水压力在一次网供水压力以上.变频混水泵设置在二次网供水管上,一次网回水管上装一个流量限制阀,一次网供水管和旁通管上各装一个手动调节阀.调节流量限制阀设定好一次网的流量,同时满足了二次网的系统静压.当一次网供水压力高于二次网回水静压时,可调节一次网供水侧手动调节阀,使其阀后压力与二次网回水静压相平衡,利用水泵将二次网一局部回水及一次网供水同时吸入,混合形成二次网供水,另一局部二次网回水直接返回一次网回水管.当一次网供水压力低于二次网回水静压时,调节旁通管上的手动调节阀,使其阀前压力满足二次网系

28、统静压.五、混水泵由力确实定1、水泵旁通加压时:流量等于二次网的设计混水流量一般大于二次网的一半的循环总流量,扬程等于二次网的设计系统阻力.2、水泵供、回水加压时:流量等于二次网设计循环总流量,扬程等于二次网的设计系统阻力.3、注意混水泵的扬程应加点富裕量510米,以克服站内的阻力.六、混水系统的调节1、调整一次网管道上装的流量限制阀,使其流量等于各站设计一次网流量一般是每一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0一15t/h,这样一次网就根本调平了;2、对于水泵旁通加压站,发现二次网压力过高时,可关一下手动调节阀,压力适宜为止;3、对于水泵回水加压站,当一次网回水压力低于二次网所需的供水压力时,可调节一次网回

29、水侧手动调节阀,使其阀前压力满足二次网对供水压力的要求;4、对于水泵供水加压站,当一次网供水压力高于二次网回水静压时,可调节一次网供水侧手动调节阀,使其阀后压力与二次网回水静压相平衡;当一次网供水压力低于二次网回水静压时,调节旁通管上的手动调节阀,使其阀前压力满足二次网系统静压;5、调节混水泵变频器,减少混水泵多余的由力,节约电能;6、注意在调试前,一次大网的定压点的压力不要太高,防止低处超压,视各站调试情况逐步升压.七、利用混水供热应注意的问题1、首先一定要将一次大网和各站二次网水压图绘制好;2、根据各站压力和流量情况及与一次大网的关系,确定各站采取哪种混水方案;3、混水泵的生力要有充裕,以

30、弥补设计偏差和负荷变化造成的系统不可调问题;4、为了方便判断热网的调节及运行情况,各站的压力表和温度计要装全;5、一次供(或回)水管尽量装上流量限制阀,以方便平衡;6、混水泵尽量加变频,这样方便调平且更节电能;7、对过低用户要有超压保护举措.中国城镇供热系统节能技术举措中国城镇供热协会技术委员会?城镇供热系统节能技术举措?(简称“节能技术20条)是根据全国供热企业的经验而编写的,现根据2000年8月全国供热行业节能增效技术与举措研讨会上提由的意见,经修改和整理后在本期全文刊载,以供全国供热行业参考、借鉴.一、热源1、增强锅炉房运行治理,建立治理制度(1)司炉人员及水处理人员必须经国家劳动部门或

31、技术监督部门培训并测试合格并取得证实;(2)建立正确、完美、切实可行的运行操作规程;(3)锅炉房水处理(包括软化水或脱盐、除氧)设备处理后的水质,必须到达国家规程规定的水质标准,严禁锅炉直接补自来水或河水;(4)严格执行定期维修,停炉保养制度,保证设备完好,杜绝跑、冒、滴、漏、现象.2、采用分层燃烧技术,改善锅炉燃烧情况目前城市集中供热锅炉房多采用链条炉,燃煤为混煤,着火条件差,炉膛温度低,燃烧不完全,炉渣含碳量高,锅炉热效率低.采用分层燃烧技术使燃烧完全,对减少炉渣含碳量、提升锅炉热效率,有明显效果.对于粉末含量高的燃煤,可以采用分层燃烧及型煤技术.该技术是将将原煤在入料口先通过分层装置进行

32、筛分,使大颗粒煤肢解落至炉排上,小颗粒及粉末送入炉前型煤装置压制成核桃状的煤块,然后送入炉排,以增加每层的透气性,从而强化燃烧,提升锅炉热效率并减少环境污染.没有空气预热器的锅炉,由于向炉排上送的是冷风,大块煤不易烧透,炉渣含碳量高,不宜采用.3、采用复合燃烧技术,增加锅炉由力对大型链条炉排锅炉,当用户热负荷增加,扩建锅炉没有地方时,亦可采用复合燃烧技术,在链条炉排锅炉的炉侧或炉前,增装一套磨煤系统及煤粉喷燃装置,将制成的煤粉送入炉膛内,依靠炉排上的火床,引燃煤粉,使在炉内形成层燃或室燃两种燃烧方式.采用复合燃烧,需要增加燃烧空间,加大除尘力度,但可以提升锅炉由力和效率.4、中小型锅炉采用煤渣

33、混烧、减少煤渣含碳量中、小型锅炉采用煤与炉渣混烧法是一种投入少,效果好的节煤举措.煤与煤渣的比例为4:1,充分混合后入炉燃烧,煤中掺入颗粒较大的渣,减少通风阻力,使送风均匀、煤层透气型好,从而提升了燃烧的稳定性,是煤渣的含碳量显着下降.5、改善锅炉系统的严密性,降低过剩空气系数锅炉的过剩空气系数是评价锅炉燃烧状况的一个重要参数,只有过剩空气系数到达设计时,锅炉才能在最经济的状态下燃烧,因此要采取预防锅炉本体及烟风道渗漏风的措施,改善锅炉及烟风道的严密性,降低过剩空气系数以提升锅炉的效率和由力.6、保证锅炉受热面的清洁,预防锅炉结垢锅炉水冷壁、对流管束、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等受热面的积灰和锅炉结垢

34、会影响锅炉传热,据有关实验测定,水垢的热阻是钢板的40倍,灰垢的热阻是钢板的400倍,因此要建立及健全锅炉水质治理和定期除灰制度,保证锅炉用水的水质和锅炉受热面的清洁以提升锅炉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7、大、中型锅炉计算机限制燃烧过程,提升锅炉效率大、中型锅炉房应建立微机系统以实行锅炉燃烧的自动限制.锅炉燃烧时一个不稳定的复杂变化过程,各种因素都会引起工况变化,实现自动限制可以到达过路的最正确燃烧工况和最高热效率.8、加装热管省煤器,利用排烟热量提升锅炉进水温度当热水锅炉排烟温度偏高时,在锅炉上加装热管省煤器可降低排烟温度,提升锅炉进水温度和锅炉热效率,“热管是一种利用管内工作热体的两相变化,

35、以潜热为主进行传热的新型高效传热元件,节能效果显着.二、热网1、改变大流量、小温差运行方式,提升供水温度和输送效率目前国内供热系统,包括一级水系统和二级水系统普遍采用大流量小温差的运行方式,运行的供水温度比设计供水温度低10-20,循环水量增大20-50%,循环水泵电耗增加50%以上、管网输送水平下降、并增加了热力站内热交换设备数量.其原因除受热源的限制不能提升供水温度外,主要是由于管网缺乏必要的限制设备,系统存在水力工况失调的问题,为保证不利用户供热而采取的举措.因此,应该在供热系统增加限制设备,解决水力工况失调后,将供水温度提升到设计温度或接近设计温度,以提升供热系统的输送效率、节约能源,

36、并为扩展用户打下根底.2、风机、水泵采用调速技术,更换压送水平过大的水泵,节约电能一般风机、水泵的选择和配置其水平都有一定的富裕度,这是由于:(1)风机、水泵选型时要要求扬程有一定的富裕度,而且风机、水泵规格不可能与需要完全一致,一般选型稍大;(2)在运行过程中荷载(扬程、流量)常有波动变化,在小荷载时风机、水泵的水平会富裕的更多;(3)热网建设是有一个开展的过程,循环水量逐年增加,系统满负荷前水泵水平富裕很大.风机、水泵采用调速技术后,可以及时把流量、扬程调整到需要的数值消除多余的电能消耗.一般都能到达30%以上的节电效果.但对压送水平过大的水泵,仅采用调速技术来降低水泵扬程,有可能导致水泵

37、在低效区工作,达不到最正确的节能效果,因此,应根据实际运行资料的分析更换水泵.目前常用的水泵变速装置有变频器和液力耦合器两种.采用变频器效率高、调速范围大,但投资费用高且治理比拟复杂;采用液力耦合器效率低、调速范围小,投资费用少维护也容易.采用何种调速设备、功率如何选定、风机和水泵的更换,均需做技术和经济比拟确定.3、推广热水管道直埋技术,降低根本投资和运行费用热水管道直埋技术在国内使用已有经验.?城镇直埋供热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81-98)已于1999年6月1日起公布实施.直埋敷设于地沟敷设比拟,有节省用地、方便施工、减少工程投资(DNC500,管径越小越明显)和维护工作量小的

38、优点.用导热系数极小的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保温,热损失小一地沟敷设,尤其是长期运行后,地沟管道的保温层会产生断裂、损坏以及地沟泡水而大幅度增加热损失,而直埋管道可预防上述问题.建议在DN500以下管道积极推广直埋敷设.4、推广管道充水保护技术,预防管道腐蚀国内局部非常年运行的供热系统,采取夏季放水检修,冬季投产前充水的作法.由于系统放水后不及时充水,空气进入管道而造成管内壁腐蚀.所以非常年运行的供热系统应在夏季检修后及时充满符合水质要求的水,既可省去管道投运时的冲水准备时间,又可预防管内壁腐蚀.三、热力站与热用户1、热力站入口装设流量限制设备,解决一次水系统水力失调现象目前,供热系统的一次系统,

39、因通过每个热力站的水量不能有效限制而造成的水力失调和能源浪费的现象很严重.因此应在热力站入口装设流量限制设备以解决一级水系统水力失调问题.对于当前国内供热系统绝大多数采用的定流量调节运行方式装设自力式流量限制器,对于近期即将采用或正在采用的变流量调节的系统应装压差限制器.2、热力站或混水站安装监控系统,实时调节供应用户的热量热力站或混水站内设有采暖系统、生活热水系统和空调系统,哪个系统需要限制,实施什么样的限制水平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当一、二次系统的供回水温度限制一级系统的阀门.供水阀门可以使用手动调节阀、自力式调节阀;对于限制要求高、限制过程复杂的,那么应配有由计算机限制的电动阀门.先进国家的集中供热间接连接的供热站,一般都采用组合式供热机组.该机组包括板式换热器、循环水泵、补水装置、监控仪表和设备,可根据室外温度调节二级水供水温度或平均温度和供应热量.这种供热机组的运行具有显着的节能效果,同时还有占地面积小,安装简单等有点,可在中小型热力站使用.、3、改善二级水系统和用户系统,解决小区内建筑物之间和建筑物内部房屋冷热不均和能源浪费的问题在用户楼栋入口当几栋楼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