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配件的产品成本控制研究_第1页
汽车零配件的产品成本控制研究_第2页
汽车零配件的产品成本控制研究_第3页
汽车零配件的产品成本控制研究_第4页
汽车零配件的产品成本控制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 容 摘 要随着国际上汽车行业开始实行零部件“全球化采购”策略及国际跨国汽车企业推行本土化策略,国内市场将出现巨大的零部件配件缺口。到201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国内产值将达到7000亿元左右。但是,我国汽车零部件面临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汽车价格的逐年下降,给汽车零件制造厂产生了很大的成本压力。对国内的零部件生产企业来说,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合理的降低成本成为当务之急。论文首先介绍了当代比较先进的几种成本控制理论,项目成本法,目标成本法,成本战略法,作业成本法;其次,在汽车零部件这个飞速发展的产业中,当降低成本成为当务之急时,成本控制方法也备受关注。分析研究传统的几种成本控制方法,可以发现他们各

2、自存在的优缺点;最后,通过对实例浙江XX汽车零部件公司成本控制方法的研究,发现当前公司所使用的成本控制方法标准成本法的优缺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得出了更适合公司现行生产方式下的成本控制方法,即在标准成本法的基础上结合作业成本法。关键词:成本控制 汽车零部件 标准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ABSTRACTWith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start to use globalization procurement strategy in auto parts and the international transnational auto enterprise pu

3、sh localization strategy, there will be a huge gap of auto parts in domestic market. By 2010, domestic output value of Chinas auto parts will reach about 700 billion yuan. However the problems China facing should not be overlooked. The year on yean decline in auto princes has made much pressure on a

4、uto parts factory. For the domestic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doing effective cost control and reducing costs reasonably become imperative.Firstly the papers introduce several advanced cost-control theory on the contemporary, that is project cost method, Target cost method, Strategic cost method, A

5、ctivity-based Costing (ABC) method; Second in this rapidly developing industry of Automotive, when reducing costs become imperative,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s concerned in cost control. Analysis several traditional method of cost control, we can find their good side and the shortcoming, At last, by

6、 analyzing the cost control of Zhejiang XX auto parts company, we also find the problems of Standard Costing method ,which is now used in the company. Then educe a cost control, that is Standard Costing method combine with ABC method, it will be more suit for the company. KEYWORDS:cost control auto

7、parts Standard Costing method Activity-based Costing (ABC) method 正文目录第一章 引言1第一节 零部件发展大背景1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1第三节 论文框架2第二章 产品成本控制理论4第一节 项目成本法4第二节 目标成本法5第三节 战略成本法6第四节 作业成本法7第三章 汽车零部件产品成本控制概述9第一节汽车零部件产品的特点9第二节 汽车零部件产品成本控制中常用的方法及其比较11第四章 浙江XX汽车零部件公司产品成本控制方法研究13第一节 浙江XX汽车零部件公司企业概况13第二节 公司产品特点及其成本控制方法13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

8、及改进方法15第四节 改进后产品成本控制方法17 结论与展望19参考文献20致谢21第一章 引言第一节 零部件发展大背景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特别是当前汽车行业正在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开展的自主开发与创新,更需要一个强大的零部件体系作支撑。而现今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脱离整车企业并形成专业化零部件集团,正成为一种全球化趋势。国际著名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几乎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引进技术合资企业已超过1000家。随着国际上汽车行业开始实行零部件“全球化采购”策略及国际跨国汽车企业推行本土化策略,国内市场将出现巨大的零部件配件缺口。到2010年,中国

9、汽车零部件国内产值将达7000亿元左右。但是,我国汽车零部件面临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汽车零件制造厂将承受双重压力,全球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因中国需求激增而将生产转移至我国,但同时也面临中国市场的价格压力,汽车制造商每年被迫削减汽车价格,年均降幅为10 %。因此,许多商家尝试把这个负担转交给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迫使供应商降低成本,并减少利润。我国汽车零件业的原料和分销成本都存在偏高的压力。因此对现在国内的零部件生产企业来说,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合理的降低成本成为当务之急。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外成本管理的发展历程成本管理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在国外,它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一)早

10、期阶段(18801920)即成本管理的形成阶段。这时英国的工业革命促进了成本管理的发展。工业革命后,由于采用了大机器生产,产业规模逐渐扩大,企业之间出现竞争,生产成本受到重视。英国会计界为了适应这种形势的需要,于是将计算成本的使命承担下来加以研究。这时的成本管理是比较简单和孤立的,基本上只进行成本核算。(二)近代阶段(19211945)实施标准成本制度进行事中控制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由于市场竞争加剧,企业成本削减压力加大,同时,为了方便成本核算,标准成本制度问世,这为加强内部成本管理进行生产过程成本控制提供了条件。(三)经营型成本管理产生阶段(19451980)随着市场的高度发展,仅限于生产过

11、程成本控制的标准成本制度己经不能满足现代市场竞争的需要,在市场经济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的情况下,经营型成本管理问世。(四)作业成本会计产生及应用阶段(1980至今)到80年代以后,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出现,西方工业发达国家资本高度密公司生产产品的种类和销售渠道都显著增加,直接人工的比重日益降低,一般只占总成本的10%左右,而工厂的推销费用、技术费用和一般管理费用,则大量增加。这时,若仍以日益减少的直接人工工时为基础分配间接费用,就会造成成本信息的严重扭曲,于是作业管理应运而生。二、国内成本管理的现状分析在国内,大部分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与国外同行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虽然我国一些企业进行

12、了先进成本管理方法的试点,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整体上讲,成本管理方法还是很陈旧,已不能适应新环境的要求。据调查,我国70%的企业采用传统的平均成本法核算成本,标准成本核算虽然在63%的企业得到应用,但是只有18%的企业每年至少修改一次标准成本,而先进的成本法并未得到推广。从成本管理的一般方法看,我国制造业未能真正形成科学、系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在实践中,事前成本管理薄弱,成本预测、成本决策缺乏规范化、制度化,可有可无;成本计划缺乏科学性、严肃性,可增可减。因此企业缺乏科学的成本管理目标,造成事中和事后成本管理的盲目性。第三节 论文框架全文共分4章:引言、产品成本控制理论、汽车零部件产品成本

13、控制概述、浙江XX汽车零部件产品成本控制研究方法。论文总体结构如图1.1所示。第一章,引言。本章论述了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的大背景;介绍了产品成品控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当代产品成本控制理论。本章分为四节,分别介绍了四种产品成本控制理论,项目成本法,目标成本法,成本战略法和作业成本法。分析了每种理论的特点,各自的优缺点和存在的不足。第三章,汽车零部件产品成本控制概述。本章开始介绍了汽车零部件产品的特点;根据零部件产品的特点,分析了几种汽车零部件产品成本控制常用的方法,并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第四章,浙江XX汽车零部件产品成本控制研究方法。本章结合实例浙江XX汽车零部件公司,对汽

14、车零部件产品成本控制进行了实例分析。介绍企业的概况;分析了现状下XX公司的产品特点及其适用的成本控制方法;通过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法;得出改进后的产品成本控制方法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相结合。1、引言2、当代产品成本控制理论3、汽车零部件产品成本控制概述4、浙江XX汽车零部件产品成本控制研究方法图1.1论文总体结构第二章 产品成本控制理论 在国际上,目前有很多先进的成本控制方法,下面主要介绍四种:项目成本法,目标成本法,成本战略法和作业成本法。第一节 项目成本法项目成本管理是指为保障项目实际发生的成本不超过项目成本预算而开展的项目成本估算、项目成本预算和项目成本控制等方面的管理活动。

15、(一)项目成本估算的方法项目成本估算是根据项目资源计划中所确定的资源需求,以及市场上各种资源的价格信息,对完成项目所必需的各种资源的费用做出近似估算。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人们开发出了不少成本估算方法,以尽量得到较好的估算。项目成本估算的方法有:经验估算法、类比估算法、参数估计法等方法。1经验估算法 吴炎太.项目制造成本管理研究J.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7,(10):125-135.。进行估算的人应有专门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据此提出一个近似的数字。这是一种最原始的方法,还称不上估算,只是一种近似的猜测。2类比估算法。这是一种通过比照己完成的类似项目的实际成本,去估算出新项目成本的方法。类比估

16、算法的优点是这种估算是基于实际经验和实际数据的,缺点是必须有类似可比的系统存在。3参数估计法。参数估计法也叫参数模型法,这是利用项目特性参数去建立数学模型来估算项目成本的方法。模型可以简单(商业住宅以居住空间的平方米的金额估算),也可以复杂(一个软件开发费用模型要用十几个因素,每个因素都有56个方面),视情况而定。美国军方目前有一些比较成熟的费用估算模型,表2.1列示了几种成本估算模型。表2-1 成本估算模型美国空军工程项目美国海军工程项目美国陆军工程项目后勤保障费用(LSC)AD LCC 模型承包商模型寿命期费用系统寿命期费用设备承包商模型通用电子维修模型(CEWMM)后勤费用分析模型(二)

17、项目成本管理方法的缺陷长期以来,我国对项目成本管理的认识基本上停留在对工程建设项目的成本确定和控制上,这种对于项目成本管理的认识是不全面的。与现代成本管理相比较,现有的项目成本管理方法存在以下一些缺陷。简述如下:l)现有的项目成本管理局限于工程建设项目的成本管理;2)现有的项目成本管理缺乏对高新技术发展的适应性;3)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4)忽视了项目交付以后的运行与支持成本;5)缺乏重视外部环境的战略观;6)现有的项目成本管理只重视有形的成本动因,而忽视了无形的成本动因;7)现有的项目成本管理是一种追求短期利益的战术成本管理;8)现有的项目成本管理在成本估算方法上不是基于活动与过程的;第二

18、节 目标成本法目标成本管理是一种以目标成本法为核心的成本管理理论,其主要目的是企业生产出能符合顾客对功能需要与价格负担合理的产品,是一种追溯产品成本产生的起源,按价值工程的方法进行设计、开发,更进一步在商品规划的阶段便开始计算成本的活动。目标成本法是一种包含目标市场选择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它首先是确定产品所欲满足的顾客群,然后计算开发、生产新产品所需的整体目标成本,并将此整体目标成本分摊到各个产品零件上,形成各个零件的目标成本,最后由产品开发部门就目标成本与现有生产条件下实际生产成本进行比较,寻求降低实际成本的途径。对于目标成本法含义的理解包含三层意义。目标成本法是一种包含目标市场选择的产品成

19、本计算方法。它首先应确定产品欲满足的目标市场和目标顾客群,然后计算开发生产新产品所需的总目标成本,并将总目标成本分解到各个产品零件上,形成各零件的目标成本,最后由产品开发部门就目标成本与现有生产条件下实际产品成本进行比较,寻求降低两者间的差异。目标成本是企业为实现目标利润而应达到的成本水平。目标成本是以目标售价减去目标利润的结果,它既是一个成本概念,又是一个目标概念。目标成本的确定反映了企业对其产品售价与预期利润的期望,由目标成本法所决定的相应价格和成本更能符合市场上的需求。目标成本法很重视产品规划设计阶段的成本企画。目标成本管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内容和步骤。1预测目标成本,控制产品技术设计,从

20、中选择最优方案,修正确定目标成本。2.在修正目标成本范围内,在产品尚未批量生产前,确定消耗定额,工时定额和费用标准,确定产品定额成本。3.在修正目标成本范围内,制定计划成本和成本目标。4.根据计划成本和成本目标组织和执行产品的日常控制。5.定期考核和分析成本计划和成本目标的完成情况,其中还包括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计划和成本目标完成情况的预测。第三节 战略成本法一、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战略管理(strategic Management)一词最初由美国学者安索夫(Ansoff)在其 1976年所著从战略计划走向战略管理一书中提出,其定义为:企业的高层领导为了保证企业持续经营和不断发展,根据对企业内部

21、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分析,对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根本性和长远性的谋划和指导。战略成本管理的核心是“成本优势”,这是区别于传统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研究成本管理单纯“降低成本”的关键。二、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与传统成本管理不同,战略成本管理有其自己的特点:(一)外向性。战略成本管理注重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注重行业价值链、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把企业成本管理的问题放在整个市场的环境中予以全面考虑,而不是把眼光单纯地放在生产阶段的成本控制上,因而更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二)竞争性。战略成本管理一改传统成本管理的弊端,把成本管理的重点放在发展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上。成本管理的目的应该是帮助企

22、业确立竞争战略,并采取与企业竞争战略相配合的成本管理制度,使企业能在变化多端的市场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战胜对手。战略成本管理观念认为,如果不与企业的战略相结合,无论是成本标准的制定,还是成本降低的措施,无论是成本目标的考核,还是成本业绩的评价,都会迷失方向。(三)长期性。战略成本管理超越了一个会计期间的界限,分析较长时期竞争地位的变化,争取在较长时期的竞争中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不仅要分析现在情况,还要分析潜在力量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四)全面性。战略成本管理的对象包括整个价值链,不仅包括整个行业的价值链陈胜群.现代成本管理论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3):15-20.,也

23、包括企业内部的价值链,不仅要对生产成本进行分析,还应对产品的研究、设计、开发、试制、以及售后服务进行控制。战略成本管理全面考虑各种潜在机会,分析各种机会成本,以增加企业的价值,提高企业的盈利。第四节 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缩写ABC)是适应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全球性市场竞争的需要,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的一种先进管理思想和方法。作业成本法是指以各作业中心为基础,通过作业中心成本库 丁元霍.成本会计J.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4):451-461. 归集产品成本,产品完工时,再按各作业中心的成本动因确定各自的费用分配率,再将所归集的成

24、本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作业成本法再核算产品成本时,不以产品作为核算对象,而以作业作为核算对象,根据作业对资源的消耗情况,将资料的成本分配到作业,再由作业根据成本动因追踪到产品成本的形成和累计过程,从而取得最终产品成本。作业成本法的核算通常有以下四个程序。一、确认作业首先,需要仔细观测从收到原材料到完成产成品检验入库全过程的每一项作业活动,包括原材料管理,等待时间、各道工序的加工时间、半成品在加工点之间的运送、检测等,并据以编制详细的工序流程图;其次,对记录在流程图中的每项作业进行分析,判别其属于增值性作业还是非增值性作业,最后确认产品生产的各项作业。二、制定作业中心企业确认了产品生产的各项作业

25、后,由于作业的数量繁多,倘若将各项作业都视作成本中心,那么核算工作将会相当繁琐,从而增加核算的成本,这显然是不经济的。因此,可以根据重要性原则,对所以的作业进行有效筛选,对于成本影响大的作业,可以确定为一个独立的作业中心;对于影响不大的作业,可以将若干个有关联的作业合并为一个作业中心,以减少成本核算的工作量。(一)作业中心为成本库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成本库是指可以用一项共同的成本动因进行生产费用归集和分配的单位。作业成本法将作业中心作为成本库,归集各作业中心所发生的生产费用,以确定各个作业中心的资源消耗用量。制造费用可分为直接制造费用和间接制造费用两类。直接制造费用是直接用于产品的制造费用,如生

26、产产品的机器折旧费。间接制造费用是指间接用于产品制造的费用,如产品设计费。对于归集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直接制造费用等各作业中心的成本库,等产品完工时,可以将其归集的生产费用按其成本动因直接转入产品成本;对于归集各项间接制造费用的各作业中心的成本库,期末应将各成本库归集的生产费用按各作业中心的成本动因进行分配,计入相关产品成本中去。间接制造费用分配时,其计算公式如下:某作业中心成本库分配率=该作业中心成本库归集的可追溯生产费用/该作业中心成本动因总量(即作业量)某产品应分配间接制造费用=该产品耗用成本动因数量*该作业中心成本库分配率(二)计算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在各作业中心分配生产费用完毕后,

27、将各种产品在各作业中心成本库耗用的资源量汇总后,即为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再将各种产品的总成本除以其产量后即为各种产品的单位成本。作业成本法产品成本的计算过程如图表所示。作业中心成本库1直接材料 产品总成本作业中心成本库2直接人工作业中心成本库3直接制造费用本成本库分配率作业中心成本库4本成本库分配率作业中心成本库5间接制造费用本成本库分配率作业中心成本库6图2-1 作业成本法计算过程第三章 汽车零部件产品成本控制概述第一节汽车零部件产品的特点一、复杂的加工工序汽车零部件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加工工序是非常复杂的,例如阀体的制造工序有140多步,而且每一步都很重要,要想达到规定的功能,每一步都必须到位。

28、以阀体为例,下面是阀体在几个车间的加工过程。自动车床,钻,抛光去毛刺,车钻,钻孔,去毛刺,清洗封头部件芯铁小阀座小阀体(一)金加工车间金加工车间去毛刺,专机组合加工,磨,去毛刺,车平面压装,磨外圆,磨平面,去毛刺(外圆检查)图3-1 金加工车间过程图(二)部装车间部装车间封头部件压装、插毛细管、自动焊 主焊、自动焊 助焊、柠檬酸洗、毛细管退火、放过滤网、小阀座去毛刺修磨、套管压装/全检、高频焊 主焊、高频焊 助焊、套管焊后排放、柠檬酸洗、热水洗/吹干、烘干、封闭毛细管(小阀座手工去毛刺) 图3-2 部装车间过程图(三)装配车间一组装氩弧焊测内漏图3-3 装配车间一过程图(四)装配车间二检流量检

29、内漏检外漏氩弧焊组装图3-4 装配车间二过程图二、繁多的规格品种消费者的需求从单一、满足基本生活需要逐步向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特别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大大增加,对汽车这种产品的各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直接导致汽车零部件产品必须多样化,个性化。就我公司的阀体而言,分为铜膨胀阀,铝膨胀阀,真空电磁阀,冷媒电磁阀四个大品种,其中铜膨胀阀和铝膨胀阀两种也达到上百种,下表是公司中的主要产品明细。表3-1 产品明细表ENA型号ENB型号ENC型号EBH型号ECH型号EDH型号ENA-05M008ENB-10M001ENC-05M004EBH-10M049ECH-15M011E

30、DH-10M011ENA-10M002ENB-10M004ENC-10M003EBH-10M057ECH-15M012EDH-10M013ENA-10M004ENB-10M005ENC-10M008EBH-10M065ECH-15M016EDH-15M086ENA-10M005ENB-10M008ENC-10M009EBH-12M006ECH-15M019EDH-20M014ENA-10M009ENB-12M002ENC-10M015EBH-12M007ECH-15M020EDH-20M015ENA-15M017ENB-12M022ENC-10M017EBH-15M007ECH-20M010E

31、DH-20M019ENA-15M018ENB-15M001ENC-10M018EBH-15M013ECH-20M035EDH-20M022ENA-15M019ENB-20M001ENC10M027EBH-15M027ECH-20M036EDH20M023根据公司产品明细整理三、成本结构发生变化在新制造环境下,直接人工成本的比例大大下降,固定制造费用比例大幅度上升,间接费用为直接人工成本的4-5倍;以往直接人工成本约占产品成本的40-50%,而现今却下降到10%左右,有的甚至仅占产品成本的3-5% 赵斌.中国汽车零部件组织研究.上海. 经济参考报J,2006,(2531):6-8.。产品成本结构

32、如此重大的变化,使得传统的“交易基础成本”或“数量基础成本计算”受到强烈冲击,汽车零部件企业必须建立崭新的成本计量与控制制度,提供相关、准确、及时的成本会计信息,正确核算企业效益,藉此为管理人员作出有效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第二节 汽车零部件产品成本控制中常用的方法及其比较一、产品成本控制方法概述 在汽车零部件产品的成本控制中,传统的、经典的成本控制方法主要有三种:定额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一)定额标准法。定额是企业在一定生产技术水平和组织条件下,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的消耗达到的数量界限,主要有材料定额和工时定额。成本控制主要是制定消耗定额,只有制定出消耗定额,才能在成本控制中

33、起作用。工时定额的制定主要依据各地区收入水平、企业工资战略、人力资源状况等因素。在企业管理中,人力成本越来越大,工时定额显得特别重要。在工作实践中,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成本控制需要,还会出现动力定额、费用定额等。(二)标准成本法。标准化工作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是标准成本法的基础,它是企业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它促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各项管理工作达到合理化、规范化、高效化,是成本控制成功的基本前提。在成本控制过程中,下面三项标准化工作极为重要。第一,计量标准化。计量是指用科学方法和手段,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量和质的数值进行测定,为生产经营,尤其是成本控制提供准确数据。第二,价格标准化。成本

34、控制过程中要制定两个标准价格,一是内部价格,即内部结算价格,它是企业内部各核算单位之间,各核算单位与企业之间模拟市场进行“商品”交换的价值尺度;二是外部价格,即在企业购销活动中与外部企业产生供应与销售的结算价格。标准价格是成本控制运行的基本保证。第三,质量标准化。质量是产品的灵魂,没有质量,再低的成本也是徒劳的。成本控制是质量控制下的成本控制,没有质量标准,成本控制就会失去方向,也谈不上成本控制。(三)目标成本管理。具体内容在第二章体现。二、常用成本控制方法的优缺点上面提到的标准成本法、定额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三种成本控制方法对于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来讲,各有其优缺点,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 (一)

35、产品成本的参照体系问题。汽车零部件产品种类多样化,产品技术资料数据重复性差,企业成本计划与成本核算所需的参照体系很难形成,即使制定出来,使用率也是很低的,缺乏经济意义。因此,对于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而言,标准成本法所提倡的用来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作为预计成本的成本标准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二)产品成本的合理分摊问题。由于汽车零部件的技术个性强,其制造时间数据也是不易及早得到的,而且其准确性不足,就不可能适时编制成本定额进行有关控制和分析计算,这样就提高了部门成本总额在各种产品之间分配的难度。 (三)层层细化的目标成本问题。目标成本法有其自身的特点: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必须先收集市场需求的情

36、况,确定产品的具体要求,据此进行设计、制定工艺和确定所耗用的原材料和零件价格,从而初步测算得出一个目标成本;但是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规模大小不一,市场也是比较混乱的,要想在市场上获得足够多的数据对汽车零部件企业来说是比较困难的。第四章 浙江XX汽车零部件公司产品成本控制方法研究第一节 浙江XX汽车零部件公司企业概况浙江XX汽车零部件公司是2002年正式成立的,公司初始是在1984年以18 万元资产成立的。“以人为本、科技兴企”是企业第一个十年“基础期”的指导思想,此时公司率先完成了从粗放型经营向精细型经营的转变。1994 年,以“科技之花、管理之花、人才之花”为内涵的浙江XX集团正式成立,进入第

37、二个十年的“提高期”,确立了“小商品,大市场,高科技,专业化”的经营战略,并形成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XX精神和“迅速反应、立即行动”的XX作风。经过了“基础期”和“提高期”的艰苦创业,2002年XX控股集团正式成立,经营战略向“经营多元化、生产专业化、市场国际化”转变,正朝着第三个十年的“发展期”大步迈进。第二节 公司产品特点及其成本控制方法一、公司产品特点公司产品主要是以汽车空调膨胀阀和贮液器为主,除此之外还包括蒸发器,伺服器,电阻器,散热器,冷凝器等等。光是膨胀阀和贮液器这两种产品的品种就达到上百中之多。同时随着品种的增多,批量开始减小,公司目前的生产情况基本上吻合多品种,小批量的生

38、产方式。产品在制造上采用国际先进的设备,使得产品的料,工,费等直接成本大幅度的降低,而间接成本则明显上升。二、企业目前采用的成本控制方法 在产品的成本控制中,公司采用的是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不仅是企业日常成本控制的尺度,而且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标准成本的计算产品的标准成本由直接物料标准成本,直接工资标准成本和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三部分组成.标准成本是决策分析的重要依据,涉及的因素很多,需要联系的数据也很广泛。以我公司弯管的成本核算为例:表4-1 标准成本核算工序名称直接材料单位工时工时计价0.12分/秒直接人工经费计价0.05分/秒制造费用报废率0.10%

39、报废成本累计价(分)割料74.144.370.520.2274.88车15.240.630.2675.77车25.240.630.2676.66扩口3.490.420.1777.25酸洗0.508.331.000.4279.11退火1.006.110.730.3181.21弯管15.701.880.790.0883.96切头9.611.150.4885.59整形7.850.940.3986.92钻孔6.110.730.3187.96酸洗0.502.580.310.1388.90筛选2.620.3100130.0989.43工时计价是指生产过程中对产品直接进行加工,所发生的人工成本,同样是由数量

40、标准和价格标准构成。数量标准是指在现有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条件下生产每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工时,它包括直接对产品加工的工时,工人必要的休息时间,排除故障的必要时间。我公司的工时计价标准是0.12分/秒(含福利费)。制造费用包括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水电费、劳动保护费、修理费等等。测算出一年事业部所需要的经费和本事业部全年的生产工时就能得出制造费用标准了。例如:该事业部全年经费为329.07万元,全年的生产工时为32907万分钟,那么这个事业部的制造费用标准是32907万分658140万秒=0.05分/秒。报废成本由报废率和本道工序报废时累计成本决定的。报废率是根据本工艺的技术及工人操作规程测算出来的

41、。 从上述弯管零件的工序图我们可以得出它的标准成本是89.43分,直接材料成本为76.14分,直接人工成本为9.25分,制造费用为3.87分,报废成本为0.17分。(二)标准成本法的优缺点1、有利于成本管理标准成本制度为公司成本管理提供成本信息,有利于成本控制。企业预先制定所生产的各种产品应该发生的各项目制订标准成本,然后通过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经常比较,确认发生的差异,可以考查成本计划执行的结果以及产品成本是否在控制之中。以我公司直接材料差异分析为例。 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直接材料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是直接材料成本差异。该项差异形成的基

42、本原因有两个:一是价格脱离标准;二是用量脱离标准。前者按实际用量计算,成为价格差异;后者按标准价格计算,称为数量差异。材料价格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材料数量差异=标准价格 (实际数量标准数量)例:本月生产弯管1000只,使用材料3000克,材料的单价为26分/克.从表可以得单只弯管的材料2.9656克,标准价格为25分/克,每个弯管的材料是74.14分。依据上述公式计算: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3000(26-25)=3000分=30元 直接材料数量差异=(300010002.9656)25=860分=8.6元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直接材料数量差异=38.6元2、有利于生

43、产经营决策标准成本法可以为正确地进行生产经营决策提供有用成本数据。首先,由于标准成本是以设计和工艺方案为基础,利用时间与动作研究的方法,剔除了一些不正常的无效成本后,在正常生产经营条件下可以达到的应该成本,所以说,标准成本法有利于企业进行正确的经营决策。3、标准成本法的缺点标准成本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主要缺陷有:(1)标准成本包括企业所有制造成本,但是没有将企业的作业区分为“增殖作业”和“不增值作业”。不能去除不能给企业带来增值的成本,即不能消除无效作业,降低成本,而只强调成本控制。例如库存并不能增加最终产品的价值,所以应该尽量消除不能增加价值的价值流。(2)随着企业生产方式的变化,机器设备

44、的价值越来越高,机器设备的维护费用、折旧费用也越来越高,以及高新技术环境维持费等间接费用的增加,造成了产品成本结构的重大变化,直接人工成本的比例大大减少,而间接费用的比例大幅度增加。在这样的环境下,再沿用忽视正确分配间接费用的标准成本计算方法就容易出现成本的高估或低估。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一、存在的问题(一)标准成本法只重视有形成本动因,而忽视了无形成本动因标准成本法认为原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等项目才是构成成本的主要因素,而汽车零部件产品的研究开发、市场开拓、企业内部结构的调整等都与成本管理无多少关联。但事实上,在零部件企业中一些有形的成本项目往往并不是影响成本的最主要因素,如企业规模

45、、地理位置、产品的复杂性,零配件的标准化、通用性,甚至像厂房的规划布局、存货的内部传递及企业的管理制度等因素,都会对产品成本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现代制造环境下成本费用的变化标准成本的计算对象是企业所生产的各种产品,而且一般为最终产品,因而,人们往往把成本动因归结为生产数量。在高度自动化的现代制造过程中,直接人工成本比重日益降低,仅占生产成本的5%10%,而与自动化紧密相关的机器折旧费、动力费等需要分配计入不同产品的间接费用又大幅度增加。现代企业产品中的科技含量的增加,设计开发阶段形成的成本重视程度的提高,使得产品的制造成本并非与产品生产数量直接相关,或者说至少不是只与产品数量直接相关。如果

46、还按照传统标准成本方法计算产品成本,会高估低科技含量产品成本,而低估高科技含量产品成本。二、改进的方法(一)成本管理主体由成本管理机构向全员的转变企业成本日常控制的组织者或核算者,企业成本的发生与各层次,各部门、各员工的活动密切相关,他们都应对职责范围内的成本负有管理与控制的责任。因此,成本管理与控制不单是成本管理机构的工作,企业内部每一部门和每一员工都是成本形成的影响者以及成本控制的参与者和实施者。以公司内阀件事业部为例:车间可以建立职能小组,配备受过专业训练的成本核算人员,负责车间一级的具体的业务职能,并负责指导工人开展成本控制活动。车间主任、工段长是当然的车间成本控制的负责人。生产班组是

47、企业进行生产活动的最基层组织,成本中的物耗和工时消耗大部分在班组发生。班组成员对生产活动了解得最直接最具体,他们对物资和劳动力的消耗情况最清楚,因此也最能提出改进措施,所以班组也应该确定为责任单位(即作为三级成本中心)。通过班组可以进一步把控制目标分解到个人,实行人人控制,全员参与。这样就形成了公司考核事业部,事业部考核车间部门,车间考核班组,班组考核个人的成本控制体系。(二)成本控制方法由标准成本向标准成本和作业成本法相结合的方式转变。通过上述文章中对作业成本法与标准成本制度优缺点的分析及两种成本制度在各方面的比较,可以看出两者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可以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的。1、标准成本制度

48、可以进行成本差异分析,但差异分析不细;而作业成本法按作业归集制造费用,使差异产生的原因更加明确,可弥补标准成本制度的不足。2、作业成本计算法下的成本、工资等均按历史成本反映原因,未分析成本差异;而标准成本制度计算成本差异并分析其原因,弥补了作业成本法的不足。3、标准成本制度适用于分析企业短期经营中的问题;而作业成本法由于计算时所使用的数量和交易的相关资料不易获取,所以适用于不经常发生的项目分析和比较长远的战略分析。4、作业成本法不能提供部门的成本信息;而标准成本制度通常是以责任部门为单位进行成本预算和差异分析的,弥补了作业成本法的不足。5、标准成本制度是以某一总量(如以人工总量、材料总量、机器

49、工时总量等)为基础,计算统一的间接费用分配率来分配间接费用。其主要目的是为分摊间接费用提供统一的基础,但是对间接费用的分配不够准确;而作业成本法采用多项成本动因进行分配,如果两种成本制度能够很好的结合,将弥补标准成本制度的不足。第四节 改进后产品成本控制方法一、成本法与标准成本法结合的前提成本法与标准成本法有其融合的必然性,但是二者的融合也有其应用的前提条件。主要有两条:作业标准化;成本意识深入化。(一)作业标准化为了有效地实施标准成本法,作为技术前提的作业应该标准化。所谓作业标准化,就是构成制造活动的各种要素的标准化,也就是与成本计算有关的成本要素的数量关系标准化。例如,生产必需的材料和部件

50、的质量、数量、作业种类、人工工种和级别,以及作业时间的标准化等。关于直接材料费标准的制定,前提条件是必须要有材料供应、保管、发出、使用全过程的恰当的物资管理制度,关于直接劳务费标准的规定,前提条件是必须尽可能选择最优的作业方法。凡与作业效率有关的各种条件均须标准化。以上作业的标准化将成为评价各种作业效率以及各级管理责任单位(成本中心、成本部门等)业绩的依据。这样,标准成本法也就为其主要作用成本管理奠定了基础。(二)成本意识深入化为了有效地采用标准成本法完成成本管理的任务,提高企业内部管理者及其工作人员的成本意识,加深标准成本的作用,从而取得他们的支持和协助,都是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企业内的工作

51、人员有了降低成本的愿望和行动之后,才可能产生成本管理的效果。无论如何,标准成本法本身是不可能直接实现成本下降的,而是要把它当作业绩评价制度与前述管理组织相结合,使它作用于管理者的意识,并把在心理上激发起来的工作热情付诸于实践,才有可能使成本数量水准发生变化。二、两种成本法融合的具体方法当制造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其制造费用的分配完全采用作业成本法,即先将制造费用根据作业分别归集到各成本库,然后再将各成本库的费用根据作业动因分配到各产品。在作业成本法下,由于只有实际的分配率,因为当各作业成本库已经确认、成本动因已经确立后,就可将各实际作业成本除以预计的成本动因单位数,计算以成本动因为单

52、位的分配率。即实际分配率=实际作业成本/预计的对应成本动因单位数,所以作业成本法虽然分配率划分比较细,却是实际分配率,起不到简化核算和成本控制的作用。而在标准成本制度下,通常以责任单位为部门,按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编制费用预算,以费用预算所确定的固定费用与变动费用发生额分别除以预算产量(多数企业以直接生产工人工时或机器小时表示),就可以求得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标准分配率。即固定制造费用(或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或变动制造费用预算/生产量预算数,所以标准成本计算法虽然有预计分配率,但制造费用没有按作业划分,不够细。所以在分配时,使用计划分配率时可很好地把作业成本法与标准成本制度相结合。先按标准成本制度预计制造费用,再按作业成本法把较大的制造费用按作业详细划分,而后计算计划分配率。即:计划分配率二预计作业成本/预计的作业数量(作业成本是按各作业或作业中心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