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课我成功了──《草船借箭》课后的反思_第1页
这节课我成功了──《草船借箭》课后的反思_第2页
这节课我成功了──《草船借箭》课后的反思_第3页
这节课我成功了──《草船借箭》课后的反思_第4页
这节课我成功了──《草船借箭》课后的反思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这节课我成功了?草船借箭?课后的反思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一直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教什么?二是怎么教?这两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以前,我以为只要上课多提些问题让学生答复,造成一种热烈的课堂气氛,就能进步学生的思维才能。于是问题不分大小难易,统统搬上课堂,师生之间一问一答,课堂气氛异常活泼。但最后我却发现形式主义的简单提问没有起到良好的效果,反而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一次偶然的教学尝试却使我茅塞顿开。那一次,我讲?草船借箭?一文,例行公事,在预习课文的根底上,我让学生把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大多数学生就围绕是谁借、为什么借、借的经过、借的结果怎样来提问题,这时我发现一只小手举得特别高,一

2、直不愿放下来,我心里嘀咕:还会问什么呢?一定又是在乱说。可为了不消除他的积极性,我请他发言:lsquo;借rsquo;是需要经过别人同意的,而在这个故事中是曹操中了诸葛亮的计,诸葛亮应是lsquo;诈rsquo;箭,为什么要用lsquo;借rsquo;呢?当我听到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时,感到为之一震,一名小学生居然敢向教师发问,敢向教材挑战。我马上意识到,敷衍、搪塞都是行不通的,课前精心准备的教案也应搁置一下了。于是,我顺水推舟地说:可书中明明用的是lsquo;借rsquo;啊!这可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呀!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热闹了起来。不一会儿,一个学生说:两军对垒,运用策略,不能说是诈

3、骗,不然诸葛亮怎么能称得上是军事家呢?又一个学生说:从如今法律的角度看,十万支箭并非是一个小数目,诸葛亮犯了诈骗罪。另外一个学生马上说:不对,那也得分清什么时间,为谁效劳呀!诸葛亮这么做是为了国家,为的是蜀吴两国的利益,所以我认为这个lsquo;借rsquo;最适宜!lsquo;好借好还,再借不难rsquo;,我看过?三国演义?,在以后的战争中诸葛亮不也把这些箭如数奉还了吗争辩声、讨论声、称赞声不断地传出。当我看到这一幕时,不禁感到一丝欣慰。正是由于我今天的包容态度,我今天的大度,才使得我对我的学生有了新的而且深化的认识,也使得学生真正地感受到了民主的课堂气氛,因此他们的思维异常活泼。这使我不

4、由得想起陶行知老先生的一句话:创造力量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于是,我没有断然断定他们说得正确与否,而是对他们敢于大胆质疑,发表自己意见进展了表扬,学生个个喜形于色。那终究用这个字适宜吗?课文中你会有新的发现。这一过渡自然得体,使得学生乐意带着问题,饶有兴趣地去读文章,进展考虑。由于有了刚刚成功的体验,学生对课文的学习特别认真。学习第三局部,我提出问题:从第三段的哪些地方能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这一次,学生进展了分组讨论,我也参与到当中,场面特别热闹。我在设计这个问题时,就想到了不同层次学生的程度,有的可以从浅薄的外表文字入手;有的可以从字里行间深化体会,因此我发现平日里那些害怕答复以下问题、人云

5、亦云及比较懒散的学生也把小手举得很高。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就感占据了我的心头,微笑荡漾在我的脸上。学生的答复令我满意,课前所准备的标准答案一个不少。我总结道:正是由于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曹操的生性多疑才使得草船借箭得以成功。我看到学生点头称是,正准备往下进展时,一个平时就很喜欢军事知识的男生站了起来,我问他怎么了,他说:我和大家的想法不同。学生马上投去了惊异的目光。他接着说:我认为诸葛亮让军士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从大家刚刚所说的看,确实可称得上神机妙算,但你们认真想一想这其实不是一个好方法,诸葛亮预测到三天后是顺风顺水,假设曹操此时放的是lsquo;火箭rsquo;呢,那样火借风势,二十条船的

6、草把子如假设引着了,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呀!曹操假设有了你这个小军师,一定不会受骗了。我顺势对他进展了表扬。一只只小手又如小树林似的举了起来,有的说:课文中明明写着:这一天江上大雾漫天,这雾一定不会像我们武穴市的雾一样,那在江面上,水气一定很大,估计lsquo;火箭rsquo;射不到船上。有的说:不对,此时诸葛亮的船队已经靠近曹营,应该不算远。又一个说:这样看来,假设放lsquo;火箭rsquo;,那曹操不也就自身难保了吗?曹操也非等闲之辈,我们可不能一味地称赞诸葛亮而低估了曹操的才能。当我听到这个与众不同的声音时,我马上感到了一种欣喜,因为他在肯定曹操,学生可以看到人的不同侧面,这不正表达了思想

7、大于形象这一道理?这一次不仅仅是由于我的宽容大度,更是由于我对学生的深化理解,对教案的大胆放弃,使得学生又一次地体验到了阅读再创造的乐趣。课下阅读?三国演义?,也许你会有新的发现,或许还会有比草船借箭更好的方法。这一完毕语,不仅使课堂内外严密联络起来,而且通过各种思想的互相撞碰,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且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才能。课后,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这节课竟然获得意想了效果?正好手边有一本新公布的?语文课程标准?,随手翻阅,突然注意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一下子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我一直认为,我是教师,我要尽我的知识和才能来教导学生,引导学生进入我为他

8、们精心设计的美妙世界。然而我错了,大大的错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不是教师的事!教师不应越俎代庖。教师所能做的,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各自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去学习,是让他们主动地走自己的道路,而不是被动地跟在教师后面,既不情愿,又没有积极性。我想这也就是我本次课成功的根本原因吧!【课后反思】课后,我想了很多很多。平时,每节课教师都是主人,串讲串问,有时学生脱离轨道马上拉回来,生怕浪费一点教学时间,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有时又害怕学生造成为难的场面,自己下不了台,每次涉及质疑问题,都是蜻蜓点水,有时甚至牵着他们走。可今天课堂上这两个小插曲,反而使我感到了教学的轻松,学生

9、创造的火花也在不断闪烁。那么,我们如何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呢?一、打破师生关系英国一位哲学说过: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自在呼吸。心理学研究还说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泼。相反,在压抑的思想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是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师生交往过程中互相影响,互相交流,从而增强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才能进步的过程。所以,课堂教学中,只有这种良好的、民主的伙伴关系,才能进一步创设和谐、愉快、轻松的教学气氛,让学生有效地进展学习。如当学生提出第一个疑问借用得不对时,我就进展纠正,他也许会有苦恼,也许会有被批评的不悦,而我并没有这样做,这就

10、还给了学生学习的充分自由,使他们充分享受到参与的乐趣,享受到发表不同意见的乐趣,使思维最大限度地活泼起来,促进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二、培养孩子自主探究的才能我在教学理论中发现,大多数学生是疑而不问,那些不擅长质疑的人,一般学习态度懒散、知识面狭窄,而乐于发问的人却思维活泼,解决问题才能比较强。大文学家巴尔扎克说过,翻开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一般地说,大局部的伟大发现都应归功于如何二字。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疑问,原有的知识经历与新承受的信息发生了矛盾,在心理上就会出现一种力求统一矛盾,使心理状态趋于平衡的要求,促进了思维的展开,一旦这种矛盾统一了,便得到了一种心理上的满足。质

11、疑就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也是促其发奋学习的动力。有了质疑,学生就会产生求知欲,变被动承受为主动追求。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学生由疑而问,也是一个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过程。因此我们要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哪怕是一些幼稚、浅薄的问题。三、宽容儿童创造的天性疑是创新学习课堂的主轴承,思维是创新学习的核心,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开展学生智力与才能的打破口,而创造性是良好思维品质的重要方面,也是健全人格的特征之一。在过去,教师往往只注重教育学生确信书上写的、教师讲的,假设有学生提出异议,就很生气,即使学生的意见是对的,也要顶回,其实这样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如在上述案例中,假设我直接批评了那位学生:明明是草船借箭,有什么不对?那样,学生就不会发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通过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