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轩诗兴(课堂PPT)_第1页
竹轩诗兴(课堂PPT)_第2页
竹轩诗兴(课堂PPT)_第3页
竹轩诗兴(课堂PPT)_第4页
竹轩诗兴(课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竹轩诗兴 张镃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题。竹轩诗兴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柴门风卷却吹开,风卷却吹开,狭径狭径初成初成竹竹旋栽。旋栽。 梢影梢影细从茶碗入,细从茶碗入,叶声叶声轻逐篆烟来。轻逐篆烟来。 暑天暑天倦卧倦卧星星穿过,冬昼穿过,冬昼闲吟闲吟雪雪压摧。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梅。 注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1)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形象。34567891011 柴门被风吹开,小径才开辟,竹子刚栽。柴门被风吹开,小径才开辟,竹子刚栽。 竹梢细细的影子追随茶碗落在轩中竹梢

2、细细的影子追随茶碗落在轩中,竹叶轻轻竹叶轻轻的声响追随篆烟飘来。的声响追随篆烟飘来。 暑天倦卧。可以看到星星从修竹的上面穿过;暑天倦卧。可以看到星星从修竹的上面穿过;冬天闲来吟诗,可以看到白雪压在竹枝的景象。冬天闲来吟诗,可以看到白雪压在竹枝的景象。 设想冬季这儿的景象一定更好,不要移走墙下的设想冬季这儿的景象一定更好,不要移走墙下的一株梅花。一株梅花。128.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5分)分)梢影梢影细从茶碗入,细从茶碗入,叶声叶声轻逐篆烟来。轻逐篆烟来。 诗句妙处试题解题思路:诗句妙处试题解题思路:描写了哪些形象和景象?描写了哪些形象和景象?从哪

3、些角度从哪些角度(怎么)(怎么)来写描写的?有什么好来写描写的?有什么好处?处?答案步骤:答案步骤:指出手法指出手法如何使用这种手法如何使用这种手法效果如何效果如何13这一联描写了竹梢影和竹叶声两个形象,描写这一联描写了竹梢影和竹叶声两个形象,描写了竹梢的影子追随茶碗细细地落在轩中,竹叶的了竹梢的影子追随茶碗细细地落在轩中,竹叶的音响追逐着篆烟轻轻地飘来。音响追逐着篆烟轻轻地飘来。这一联视觉和听觉相结合,上句写出光影的变这一联视觉和听觉相结合,上句写出光影的变化,下句写出竹叶声的飘荡,两句表现出轩中环化,下句写出竹叶声的飘荡,两句表现出轩中环境的幽静。境的幽静。通过茶碗来写竹梢影进入轩中,通过

4、篆烟来写通过茶碗来写竹梢影进入轩中,通过篆烟来写竹叶声音飘来,将景象与人的生活结合在一起,竹叶声音飘来,将景象与人的生活结合在一起,表现出轩中人生活的闲适。表现出轩中人生活的闲适。采用了拟人手法,分别写出竹梢影追随茶碗而采用了拟人手法,分别写出竹梢影追随茶碗而变化的动态美和竹叶声随着篆烟飘荡的动态美。变化的动态美和竹叶声随着篆烟飘荡的动态美。“从从”“逐逐”两字用了拟人的手法。(与重合)两字用了拟人的手法。(与重合)将后四项整合在一起,就可以形成答案将后四项整合在一起,就可以形成答案14答案答案 (1 1)全联视听结合,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全联视听结合,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竹轩环境

5、的清幽和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生活的闲适;(2 2分)(分)(2 2) “ “梢影细从茶碗梢影细从茶碗入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准确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1 1分分) “ “叶声轻逐篆烟来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比拟(拟人)手运用比拟(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法,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美。(2 2分)分) 答出视听结合并加以分析,给答出视听结合并加以分析,给2分(若答分(若答出衬托或动静结合并加以分析,可给出衬托或动静结合并加以分析,可给1分);分);答出光影变化,给答出光影变化,给1分;答出比拟手法并加以

6、分;答出比拟手法并加以分析,给分析,给2分。分。15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6分)分)诗中人物试题解题思路:诗中人物试题解题思路:人物身份是什么?人物身份是什么?人物所处的环境是什么?表现出人物哪些特点人物所处的环境是什么?表现出人物哪些特点? 写了人物哪些行为、神态、心理等内容?表现写了人物哪些行为、神态、心理等内容?表现出人物哪些特点?出人物哪些特点?哪些意象与人物密切相关?表现出什么?哪些意象与人物密切相关?表现出什么?怎样用一句话概括人物形象?怎样简析形象?怎样用一句话概括人物形象?怎样简析形象?16人物的身份是人物的身份是 从从 “竹轩竹轩

7、”“”“柴门柴门”和和“狭径狭径”的环境可的环境可见诗人见诗人从从“茶碗茶碗”“”“篆烟篆烟”的生活用具可以看出诗人的生活用具可以看出诗人从从“倦卧倦卧”和和“闲吟闲吟”的行为及的行为及“预想预想”冬冬天景象天景象“更好更好”和和“莫移莫移”“”“梅梅”的心理,可的心理,可以看出诗人以看出诗人从从“竹竹”“”“雪雪”“”“梅梅”等意象,可以看出诗等意象,可以看出诗人人生活简朴生活闲适生活洒脱高雅诗人 17 塑造了一个生活简朴、闲适、潇洒、高雅的诗人形象。诗人居住在有“柴门”“狭径”的“竹轩”,可见诗人生活简朴;“倦卧”“闲吟”的行为和“茶碗”“篆香”等用具表现出诗人闲适;“倦卧” “闲吟” 和认为冬天会更好而 “莫移墙下一株梅”还表现出诗人洒脱;“竹”“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189、答案 (1)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2)通过对“竹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