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鲁教版化学九年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学案_第1页
2018秋鲁教版化学九年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学案_第2页
2018秋鲁教版化学九年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学案_第3页
2018秋鲁教版化学九年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学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第1课时)【学习目标】:1.能用水分子的运动来分析水的三态变化2.能用分子的特征来解释一些宏观现象3.学会从分子运动的观点来解释水的天然循环现象,并认识物质三态变化的实质【学习重点】:能用水分子的运动来分析水的三态变化,总结分子的特点。【学习难点】:认识物质三态变化的实质【课前预习】:1.水是由_ 构成的,一滴水含有个水分子。水由冰变为液态,再由液态变成水蒸气属于 变化;水分子的_和_不会变化,变化的只是水分子之间的_和_,水的三态变化都属于 变化;2.固态的水,水分子_,不能_运动;液态的水,水分子_,可在一定程度上_;气态的水,水分子_,可以完全 _。3分子的特征_

2、_ _。4.水的天然循环的意义有哪些?_。【学习过程】:【探究学习】:(一)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1、阅读课本P22后思考: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体积明显增大,究竟是水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物理变化的实质是什么?_2、阅读课本P23“活动天地”,说明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_(二)实验探究,交流总结1、桌面上的一滴水会由于蒸发而慢慢消失,而我们却看不见水分子是如何跑掉的,(一滴水含有1021个水分子)这说明分子_ 。2、将20mL水和20mL酒精混合得到溶液的体积小于40mL说明:_ (教师同时做演示实验,学生观察)3、向烧杯中加入水,然后再向其中滴入一滴红墨水。将会看到 ,说明 。4、向两个盛有

3、等量(20毫升)热水和凉水的烧杯中同时滴入一滴红墨水,你看到的现象是 ,说明:。【归纳总结】分子的特征有哪些?_(三)师生探究,共同总结我们已经知道水的三态变化是物理变化,通过的学习你能说一物理变化的微观本质吗?(即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_,变化的是_和_。(四)自学归纳,展现能力1、我知道自然界的水是怎样实现天然循环的?(结合P24图示简要说明)_2、水的天然循环有什么意义?(自学P25内容归纳)_(五)【目标测试】1、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不正确的是( )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运动全品中考网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改变 50m

4、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空隙 湿衣服在充足的阳光下容易晾干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2、瘪了的乒乓球放到热水中会重新鼓起来,是因为乒乓球内气体( ) A.分子的体积增大 B.分子间间隔增大C.分子的质量增大 D.分子的个数增多3、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 食物腐烂分子本身发生变化B. 酒精挥发分子间间隔变大C. 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D. 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4、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现象 (1)墙外开花墙内可以闻到花香。 (2)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_。(3)夏天晾的衣服比冬天容易干是因为_。(4)湿衣服晾在空气流通

5、的地方比晾在不流通的地方干的快。因为: 。5、吸烟有害健康,在公共场所,非吸烟者会因少数吸烟者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 )A.分子很小 B.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是可分的(六)【拓展延伸】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在一个烧杯中加入100毫升的水,向水中放入一块糖,立即在烧杯外壁沿液面画一水平线,过了一会儿发现糖块溶解,液面比原来水平线降低了。通过这一现象,你推测分子具有哪些性质?_。(七):课堂小结(八)【课后作业】第二节 运动的水分子(第2课时)-水的人工净化 学习目标:1、能说出净化黄泥水的主要步骤,及各步骤的作用 2、会进行过滤的基本操作 3、知

6、道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并会区分。知道分离混合物的几种方法。学习重点:1、混合物和纯净物 2、分离混合物的几种方法。【课前预习】一、阅读课本P25-28有关内容。二、完成下列学习任务。1净化黄泥水的过程中所加明矾的作用_。2、过滤操作要领可归纳为:“一贴”、“二低”、“三靠”。其操作过程中所需要的仪器有铁架台、_、_、_。一杯浑浊的黄泥水经过两次过滤后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_。蒸发操作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铁架台、_、_、_,在过滤操作和蒸发操作中都需使用的玻璃仪器是_,其作用分别是_、_。3、自来水是我们日常使用的饮用水,自来水厂通常对天然水进行_、_、_这样几步处理,使之达到饮用水的标准。天然

7、水可以分为硬水和软水,硬水中含有较多的_,可以用_来区别硬水和软水,现象是_。利用_等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4、_叫混合物,_叫纯净物。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仔细阅读课本26页活动天地部分,思考:明矾的吸附作用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二、合作探究实验操作1、过滤用到的主要用品:烧杯、漏斗、玻璃棒、带铁圈的铁架台、滤纸2、过滤操作要求:“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用少量水湿润并用玻璃棒赶走气泡,使滤纸与漏斗内壁没有空隙。)二低:(1)低-_ (2)低-_。三靠:(1)靠-漏斗下端管口应紧靠烧杯内壁。防止过滤时滤液溅出(2)靠-玻璃棒轻靠三层滤纸一侧。防止玻璃棒划破滤纸,

8、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引流”;(3)靠-倾倒液体时,烧杯嘴紧靠在玻璃棒上。防止过滤时液体外溅。 3、滤纸折叠及使用:4、如何组装过滤器并进行天然水的过滤操作?小结:净化天然水的步骤有哪些?每一步起什么作用?三、自主学习(二)1、阅读27页,说说什么是混合物,什么是纯净物?他们的区别是什么? 2、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有哪些?分别适合哪种混合物的分离?把酒精和水分开可用什么方法?分离食盐和水呢?蒸馏是利用物质的什么不同进行分离的?3、自来水厂对天然水进行哪几步处理,就成了自来水?_4、阅读27页,思考:如何来区别硬水、软水?四、课堂检测1、下列有关硬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

9、、镁化合物 B、硬水中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C、硬水易生水垢,与肥皂作用不易起泡沫 D、硬水可以软化为软水2、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自来水 B、二氧化碳 C、氧气 D、冰水混合物 3、下列有关过滤操作不正确的是( )A、过滤时,液面要始终低于滤纸边缘 B、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C、漏斗下端管口要靠烧杯内壁 D、玻璃棒紧靠在单层滤纸一边4、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 )A、明矾可过滤杂质 B、明矾可与杂质发生化学反应而除去杂质C、明矾可过滤杂质 D、明矾能吸附杂质并沉淀杂质5、净化水的方法很多,下列净化水的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过滤 B、吸附 C、蒸馏 D、静置6、小红在做过滤操作时,有以下仪器:漏斗、铁架台、烧杯、玻璃棒,还缺少( )A、小烧杯 B、药匙 C、长颈漏斗 D、滤纸7、2004年底,东南亚地区发生了罕见的海啸灾害,为防止疾病传染,需要对河水处理后方可饮用。常用的措施有:加热煮沸 消毒 净水自然沉降,较为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