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一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 熟悉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在位移测量中的应用2 比较单臂电桥、双臂电桥和双差动全桥式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灵敏度3 比较半导体应变式传感器和金属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灵敏度4 通过实验熟悉和了解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测量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二实验内容1 单臂电桥、双臂电桥和双差动全桥组成的位移测量电路,2 半导体应变式传感器位移测量电路。三实验步骤1调零。开启仪器电源,差动放大器增益置100倍(顺时针方向旋到底),“、”输入端用实验线对地短路。输出端接数字电压表,用“调零”电位器调整差动放大器输出电压为零,然后拔掉实验线。调零后电位器位置不要变化。如需使用毫伏表,则将毫伏表
2、输入端对地短路,调整“调零”电位器,使指针居“零”位。拔掉短路线,指针有偏转是有源指针式电压表输入端悬空时的正常情况。调零后关闭仪器电源。2按图(1)将实验部件用实验线连接成测试桥路。桥路中R1、R2、R3、和WD为电桥中的固定电阻和直流调平衡电位器,R为应变片(可任选上、下梁中的一片工作片)。直流激励电源为±4V。4V RR24V R3 R1WDV图(1)测微头装于悬臂梁前端的永久磁钢上,并调节使应变梁处于基本水平状态。3接线无误后开启仪器电源,预热数分钟。调整电桥WD电位器,使测试系统输出为零。1 旋动测微头,带动悬臂梁分别作向上和向下的运动,以悬臂梁水平状态下电路输出电压为零起
3、点,向上和向下移动各6mm,测微头每移动1mm记录一个差动放大器输出电压值,并列表。2 计算各种情况下测量电路的灵敏度S。SUx表1 金属箔式电阻式应变片单臂电桥位移x(mm)-6-5-4-3-2-10123456输出U0(mV)1208554304-34-74-108-147-184-235平均灵敏度S(mV/mm)35.5表2 金属箔式电阻式应变片双臂电桥位移x(mm)-6-5-4-3-2-10123456输出U0(mV)236180123590-53-108-163-222-282-339平均灵敏度S(mV/mm)57.5表3 半导体应变片双臂电桥位移x(mm)-6-5-4-3-2-10
4、123456输出U0(mV)558040502610129010-980-2370-3770-5300-6810-8360平均灵敏度S(mV/mm)1394实验二移相器与相敏整流器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并掌握感测技术中常用的信号处理电路的组成与功能。1、熟悉由运算放大器构成移相电路的组成与工作原理。2、熟悉相敏检波器的工作原理及其使用方法。3、观测移相电路的功能及其使用方法。4、熟悉相敏检波器在检测技术中的运用。5、进一步熟悉并掌握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运用。二实验内容1、移相器的功能检测2、移相器的频率特性检测3、移相器李沙育图形观测4、相敏检波器的直流控制功能检测5、相敏检波器的交流控制功
5、能检测6、相敏检波器检幅特性测量7、相敏检波器的鉴相特性三实验原理下图为移相器电路示意图。相敏检波电路如下图所示:图中为输入信号端,为输出端,为交流参考电压电输入端,为直流参考电压输入。当、端输入控制电压信号时,通过差动放大器的作用使D和J处于开关状态,从而把端输入的正弦信号转换成半波整流信号。2 3533V出R2 22KC1 104R1 30KW 51KR5 2K2R4 30KR3 30KV入76 5JD1四实验步骤1将音频振荡器频率、幅度旋钮居中,输出信号(0°或180°均可)。接相敏检波器输入端。2将直流稳压电源+2V档输出电压(正或负均可)接相敏检波器端。3示波器两
6、通道分别接相敏输入、输出端,观察输入、输出波形的相位关系和幅值关系。4改变端参考电压的极性,观察输入、输出波形的相位和幅值关系。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当参考电压为正时,输入与输出同相,当参考电压为负时,输入与输出反相。5将音频振荡器0°端输出信号送入移相器输入端,移相器的输出端与检敏检波器的参考输入端连接,相敏检波器的信号输入端接音频0°输出。6用示波器两通道观察附加观察插口、的波形。可以看出,相敏检波器中整形电路的作用是将输入的正弦波转换成方波,使相敏检波器中的电子开关能正常工作。7将相敏检波器的输出端与低通滤波器的输入端连接,低通输出端接数字电压表20V档。8示波器两通道分
7、别接相敏检波器输入、输出端。9适当调节音频振荡器幅值旋钮和移相器“移相”旋钮,观察示波器中波形变化和电压表电压值变化,然后将相敏检波器的输入端改接至音频振荡器180°输出端口,观察示波器和电压表的变化。由上可以看出,当相敏检波器的输入信号与开关信号同相时,输出为正极性的全波整流信号,电压表指示正极性方向最大值,反之,则输出负极性的全波整流波形,电压表指示负极性的最大值。五实验数据音频的输出频率(HZ)48548333输出CH2(°)8061036输入CH1(°)8921094实验三 电涡流式传感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涡流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工作特性。2.通
8、过实验说明不同的涡流感应材料对电涡流传感器特性的影响。3通过实验掌握用电涡流传感器测量振幅的原理和方法。4了解电涡流传感器在静态测量中的应用。5了解电涡流传感器的实际应用。二、实验电路图及原理: 图(1)电涡流式传感器由平面线圈和金属涡流片组成,当线圈中通以高频交变电流后,与其平行的金属片上感应产生电涡流,电涡流的大小影响线圈的阻抗Z,而涡流的大小与金属涡流片的电阻率、导磁率、厚度、温度以及与线圈的距离X有关。当平面线圈、被测体(涡流片)、激励源已确定,并保持环境温度不变,阻抗Z只与X距离有关。将阻抗变化经涡流变换器变换成电压V输出,则输出电压是距离X的单值函数。三、实验所需部件:电涡流线圈、
9、金属涡流片、电涡流变换器、测微头、示波器、电压表、三种金属涡流片。四、实验步骤:1按图连线,差动放大器调零,将电涡流传感器对准金属圆盘。2旋转测微器旋钮移动振动台,使电涡流传感器与金属片接触,此时涡流变换器的输出电压为零,由此开始向上旋转测微器旋钮,每隔0.5mm用电压表读取变换器的输出电压,将数据填入表1。3分别将铜片和铝片代替铁片,重复2的实验结果分别填入表2和表3。4将电涡流传感器连支架移到金属转盘上方,调整到其端面距盘面0.51.0mm处,注意保持其端面与盘面的平行,不可碰擦。5涡流变换器的输出端与数字频率表相连,开启电机,调节转速,则电机转速可由下式得到:电机转速频率表显示值/金属转
10、盘等分值×2 (本实验中等分值为4)五、实验数据及分析:表1 电涡流传感器对铁片的输出特性距离(mm)00.51.01.52.02.53.03.54.04.55.05.5输出(v)-2.03-2.53-2.99-3.40-3.76-4.06-4.33-4.54-4.71-4.89-5.02-5.12表2 电涡流传感器对铜片的输出特性距离(mm)00.51.01.52.02.53.03.54.04.55.05.5输出(v)-3.14-3.30-3.85-4.28-4.56-4.80-5.00-5.12-5.21-5.31-5.40-5.45表3 电涡流传感器对铝片的输出特性距离(mm)
11、00.51.01.52.02.53.03.54.04.55.05.5输出(v)-3.78-4.19-4.51-4.75-4.95-5.11-5.20-5.30-5.39-5.45-5.48-5.53实验四 热电式传感器热电偶一、实验目的: 观察了解热电偶的结构,熟悉热电偶的工作特性,学会查阅热电偶分度表。二、实验原理:热电偶的基本工作原理是热电效应,当其热端和冷端的温度不同时,即产生热电动势。通过测量此电动势即可知道两端温差。如固定某一端温度(一般固定冷端为室温或0),则另一端的温度就可知,从而实现温度的测量。CSY系列实验仪中热电偶为铜一康铜(T分度)和镍铬-镍硅(K分度)。三、实验所需部件
12、: 热电偶、加热器、差动放大器、电压表、温度计(自备)四、实验步骤: 1打开电源,差动放大器增益放100倍,调节调零电位器,使差放输出为零。 2差动放大器双端输入接入热电偶,打开加热开关,迅速将差动放大器输出调零。 3随加热器温度上升,观察差动放大器的输出电压的变化,待加热温度不再上升时(达到相对的热稳定状态),记录电压表读数。 4本仪器上热电偶是由两支铜康铜热电偶串接而成,(CSY10B型实验仪为一支K分度热电偶),热电偶的冷端温度为室温,放大器的增益为100倍,计算热电势时均应考虑进去。用温度计读出热电偶参考端所处的室温t1。 E(t , to)=E(t , t1)+E(t1 , to)实
13、际电动势测量所得电势温度修止电动势式中E为热电偶的电动势,t为热电偶热端温度,to为热电偶参考端温度为0,t1为热电偶参考端所处的温度。查阅铜康铜热电偶分度表,求出加热端温度t。5.CSY10B型实验仪的K分度热电偶如插入数字式温度表端口,则直接显示温度值。五、注意事项:因为仪器中差动放大器放大倍数100倍,所以用差动放大器放大后的热电势并非十分精确,因此查表所得到的热端温度也为近似值。K分度热电偶铜康热电偶分度(自由端温度0)工作端温 度0123456789de/dt(vu)00.00000.0390.0780.1160.1550.1940.2340.2730.3120.35238.6100
14、.3910.4310.4710.5100.5500.5900.6300.6710.7110.75139.5200.7920.8320.8730.9140.9540.9951.0361.0771.1181.15940.4301.2011.2421.2841.3251.3671.4081.4501.4921.5341.57641.3401.6181.6611.7031.7451.7881.8301.8731.9161.9582.00142.4502.0442.0872.1302.1742.2172.2602.3042.3472.3912.43543.0602.4782.5222.5662.6102
15、.6542.6982.7432.7872.8312.87649.8703.9202.9653.0103.0543.0993.1443.1893.2343.2793.32544.5803.3703.4153.4913.5063.5523.5973.6433.6893.7353.78145.3903.8273.8733.9193.9654.0124.0584.1054.1514.1984.24446.01004.2914.3384.3854.4324.4794.5294.5734.6214.6684.71546.8六实验结果测得数据为1.4mv,假定实验室的室温为23摄氏度,查表可得为0.914。
16、则1.4+0.9142.314V,查表得温度为56°C实验八 热敏式温度传感器测温实验一、实验原理: 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热敏电阻具有灵敏度高,可以应用于各领域的优点,热电偶一般测高温线性较好,热敏电阻则用于200以下温度较为方便,本实验中所用热敏电阻为负温度系数。温度变化时热敏电阻阻值的变化导致运放组成的压/阻变换电路的输出电压发生相应变化。二、实验所需部件:热敏电阻、温度变换器、电压表、温度计(可用仪器中的PN结温度传感器或热电偶作测温参考)。三、实验步骤: 1观察装于悬臂梁上封套内的热敏电阻,将热敏电阻接入温度变换器Rt端口,调节“增益”旋钮,使加热前电压输出Vo端电压值尽可能大但不饱和。用温度计测出环境温度To 并记录。2. 打开加热器,观察温度的温升和温度变换器Vo端的输出电压的变化情况,每升温1记录一个电压值,待电压稳定后记下最终温度T。T0()212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计算机科学核心知识试题及答案
- 法学概论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融试题及答案
- 山东省威海文登区四校联考2025届七下数学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信息处理技术员考试复习问题集试题及答案
- 增强班级合作意识的工作措施计划
- 法治文化的内涵与外延试题及答案
- 班级理论知识竞赛的组织与实施计划
- 企业治理与决策科学的总结计划
- 如何提升工作效率的策略计划
- 基于数据分析的急诊业务提升计划
- 【MOOC】理解马克思-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JGT266-2011 泡沫混凝土标准规范
- 各种面试方法详解
- 窄线宽光纤激光器研究俞本立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 常用H型钢理论重量表格
- 浙江省温州市2022年初中科学中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临检、免检、微检 知识点整理
- 食品经营操作流程图
- 排桩+锚索深基坑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 德州信息技术中考备考样题4综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