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现代文阅读方法和技巧总结 一、文学常识(语文试题中常用的名词术语)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按对象:景物描写人物描写 八、景物描写细分:景物描写场景描写环境描写 九、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描写十、描写景物的角度:
2、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感觉十、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一、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二、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二、解答现代文阅读题应分三步走 第一步,通读全文,把握主旨 一是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即文章的构建)。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往往行之有效。 二要找寻、读懂文章中核心词句,关键的词句。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的句子。很多段落或文章都是围绕的一些核心词句或一个意思而展开。
3、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平时阅读时,养成边读文,边勾画核心字词句, 或者根据核心词句概括) 不要急着去做题。做题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第一遍速读,从题目入手,思考题目主要想记叙什么,说明什么物,议论什么等,然后进入正文作浏览,了解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 第二遍精读,仔细阅读每句话,勾画、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对文章的主旨产生一定的认识。 弄懂文意。要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
4、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每段内容,各段联系,思路,结构层次。第二步,认真审问题,定向定位,有针对性阅读扫描 第三步,筛选组合,定向表述三、现代文阅读回答问题时注意事项(六点) 答题核心词关键词、结构、内容、主旨(论点)、情感、作用、联系上下文、全文1、回答问题要围绕“中心意思 ”作答,这也是归纳中心意思的意义所在。2、针对文章的问题,回答时能用原文整合作答的不用自己的话答,这是一条黄金法则。因为主观阅读题考查的是学生有没有看懂文章,不是对文章的看法,原文是最接近作者写作意图的内容, 用原文或者将原文词、句变化调整后作答可以避免出现错误观点。 3、联系上下文
5、作答,答案要尽量与文章具体内容结合,这样的答案才能做到充分准确。例如题目问某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仅答“承上启下”是远远不够的,答案中要概括出,承上面什么内容,启下面什么内容,为什么需要这样写等等。5、 要依照作者的思路来理解作品,多从原文中寻找答案。但有些并不是直接摘抄,有时以文章中的词或句为基础略作改写来答,有时要综观全文,从各段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整合。四、现代文阅读中常见的作用题答题的一般语言方法和格式 A、题目、句子,修辞类作用 (一)、按文章句子的结构分:标题的作用、文中句子(句首、句中、句尾)的作用、开头的作用、结尾的作用。 1.题目的作用:从分析关键字词、修辞、特点、内容、主旨等
6、着手具体分析答题套用格式:答题规律:标题风格(修辞)+标题特点+标题作用一般答题语言:点明主旨;引领全文;贯穿全文;是文眼;题目的作用: 解题规律:标题风格+标题特点+标题作用题目的一般作用可以从这些角度入手 1.与文章主旨的关系2.与线索的关系(有时候可能是人)3.与情节的关系(小说) 4.与环境的关系5.内容上(题目本身关涉的内容)6.手法上(有些题目有寓意或指代作用的,那就要点出表面和暗含的意思等)7.带来的效果(对读者而言)归结起来,标题的一般作用可能如下: 1.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时间.)2.表达(要具体点出)的思想感情/突出的主旨3.表明作者的观点态度(议论说明文一般适用)4.
7、 与照应5.充当线索,贯穿全文(好像不大常用-)6.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7.效果(给读者):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有好几种作用,关键还是要具体分析,一般作用有: 第一,作为全文的线索第二,点明主旨第三,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第四,借物喻人,或象征手法(这一般标题是物)第五,含蓄委婉,或引起读者注意还有的标题是有多层含义,字面的和深层的2.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一般从句意+结构+内容+情感上分析 、文首(开头的段):一般答题语言:开篇点题(议论文,记叙文等);渲染气氛(记叙文和小说的环境描写),设置悬念、埋下伏笔( 记叙文、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文中句子:一般答题语言:有
8、承上启下/总结上文,总领下文,并为故事情节(可概括写清楚什么情节)的发展作铺垫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文末句子或段的作用:一般答题语言:总结全文,呼应开头,点明题旨,深化中心,升华感情,或兼而有之;另外末段如果用问句结尾,不仅含蓄地点明全文主旨,升华作者的感情,还有引发读者思考的作用。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总结全文,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二)按修辞手法的作用分:(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3)内容和情感常用语言表现了。突(写)出了。强调了。抒发了。赞美了。表达了。增强了。具体分析答题套用格式:修辞方法+修辞内容+作用+(情感) 1、比
9、喻、拟人:形象生动;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表现)了对象特性+(情感)。2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增强了等;答题格式: 强调了对象特性+内容/情感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 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内容/情感;反问:强调, 加强语气等; (结合上下文内容和情感)4、对比:答题格式:强调了突出了(结合上下文内容和情感)5、反复:答题格式强调了加强语气(结合上下文内容和情感)6、象征:答题格式:以(物)。写人,都是通过。赋予意象某种人格化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某种(情感)。让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三)句子含义的解答:字词(修辞)分析+句意的理解+
10、内容+主旨(情感)个人 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和意义揭示出来,在文章中的作用,再疏通句子;还可联系修辞手法来谈理解(但这里一定要联系内容和情感)。(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或许、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不能把。表现出来。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分析:字面义语境义去除后的语境义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
11、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六)段意的归纳 抓住几个核心词概括 找关键句浓缩 1 记叙文段意: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 B、文体问题类记叙文常见答题及技巧 1、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 结果。2、文章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4文章内容(中心)?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内容+情感格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3、记叙线索及作用?人事线索+作用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
12、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4、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5、语言特色?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6、写作手
13、法及作用?(1)拟人手法作用: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2)比喻手法作用: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3)夸张手法作用: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象征手法作用: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5)对比手法作用: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作用: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作用: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10)设悬念作用:引起读
14、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7、修辞方法及作用 ××修辞+它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内容+情感。A、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B、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C、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D、对比:强调了突出了E、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8、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1)承接上文(2)开启下文、总领下文(引出下文)(3)承上启下(过渡)(4)为后文作铺垫、打伏笔(5)照应前文(开头) 9、记叙文中议论作用: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络文件协议书
- 2025版高血压常见症状解析及护理指导
- 慢性阻塞性肺病心理护理建议分享
- 新员工风采展示
- 血液病重症护理管理要点
- 领导想让员工做
- 2025版病毒性胃肠炎的症状识别与护理培训
- 动力电池产品介绍
- 2025版病毒性肝炎常见症状及护理指南
- 地面训练组合汇报
- 第六章金属合金的塑性变形
- YY/T 0299-2022医用超声耦合剂
- GB/T 20671.5-2006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及试验方法第5部分:垫片材料蠕变松弛率试验方法
- 一级建造师资格考试题库大全免费答案
- 护士注册健康体检表下载【可直接打印版本】
- 浙江省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提高质量的若干意见(安装300条)新版
- 全国说课一等奖
- 七年级(上 )生物实验通知单
- 中国瓷器发展史(课堂PPT)
- 系统部署报告(共6页)
- cvc和picc导管的维护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