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学计算中“十字交叉法”的数学原理和应用一. “十字交叉法”简介“十字交叉法”是二元混合物(或组成)计算中的一种特殊方法,若已知两组分量和这两个量的平均值,求这两个量的比例关系等,多可运用“十字交叉法”计算。十字交叉法在化学计算中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在很多习题中采用十字交叉法可以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效率。下面先从一道简单的例题来介绍何为十字交叉法。例1、50克10%的硫酸溶液和150克30%的硫酸溶液混合后,所得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采用十字交叉法计算的格式如下:设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x%,则可列出如下十字交叉形式所得的等式:50g(10%的溶液质量)10%的溶液 10 30 x 150
2、(30%的溶液质量) X = 30%的溶液 30 x 10 由此可得出 x = 25,即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5%。以上习题的计算过程中有一个十字交叉的形式,因此通常将这种方法叫做“十字交叉法”。然而怎样的计算习题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且在用“十字交叉法”时,会涉及到最后差值的比等于什么的问题,即交叉后所得的差值之比是实际中的质量之比还是物质的量之比?这些问题如果不明确,计算中便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针对以上问题,在以前的教学中,可能往往让学生从具体的习题类型死记差值之比的实际意义。由于十字交叉法常用于:核素“丰度”与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混合气体不同组分体积之比和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3、;不同浓度的同种溶液混合后质量分数与组分溶液质量之比的计算等类型的习题中。因此可以简单记忆为前两种类型中,差值之比为物质的量之比,第三种类型差值之比为质量之比。这种记忆方法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限制了“十字交叉法”的使用范围。实质上“十字交叉法”的运用范围很广,绝不仅仅只能在以上三种类型的习题中才可运用。然而不同情况下,交叉后所得的差值之比的实际意义是什么?该怎样确定其实际意义?是我们应该探讨和明了的问题。要解决此问题,就要明了“十字交叉法”的数学原理,然后再从原理的角度去分析,便能确定差值之比在何时为组分的质量之比,何时为组分的物质的量之比。 二、“十字交叉法”的数学原理若用A、B分别表示
4、二元混合物两种组分的量,混合物总量为A+B(例如mol)若用M1、M2分别表示两组分的特性数量(例如相对分子质量),x表示混合物的特性数量(例如平均分子量)则有:M1×A M2×B x ×(A + B)将此数学表达式变形即可转化为下式: A/B = (x - xb)/ (xa - x)此式又可由十字交叉法推导得出。A组分 xa x - M2 A X = 即:B组分 xb M1 - x B两组份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各自摩尔质量与平均摩尔质量之差的比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十字交叉法”是由二元一次方程演变而来的,这就是“十字交叉法”的数学原理。即运用“十字交叉法”计算的习题必
5、须具备的条件,是此习题能列出二元一次方程。也可以说只要能用二元一次方程解决的习题就能用“十字交叉法”计算。由于我们在列二元一次方程时,要设两个未知数,因此转化为“十字交叉法”时,所涉及的最后差值的比的意义就与所设未知数的意义有了紧密的关系。也就是说用二元一次方程计算时,所设未知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则最后差值的比就等于该物理量之比。因此在运用“十字交叉法”计算时,特别要注意避免不明化学涵义而滥用。否则会由于不明确差值之比的物理意义,而使计算结果错误。我们可以根据下面例题来体会明确差值之比物理意义的重要性。例2、由CO2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经分析测知含氧的质量分数为70%,则该混合气体中CO和C
6、O2的体积比为多少?解法一:利用CO和CO2中氧的质量分数列十字交叉式。(注意物理意义表述的质量)在CO中氧的质量分数为4/7,CO2中氧的质量分数为8/11,则 7 CO 4/7 8/11 7/10 33 7/10 = CO2 8/11 7/10 4/7 至此若即得出CO和CO2的体积比为7 :33,则为错误结果,原因是不明了如此计算所得的比值的物理意义。而实际上由此得出的比值是两种气体的质量之比,而非物质的量之比,也不是体积之比。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下面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去理解。解法二:设混合气体中CO2质量为x,CO质量为y,根据氧元素的质量固定可得出下列方程: 不难解得 x : y = 3
7、3 : 7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解法一中所得的CO和CO2的比值7 :33是两种气体的质量之比。再从两气体的质量比求物质的量之比就很容易了。n(CO) /n(CO2) = V(CO)/V(CO2) = m(CO)/28 : m(CO)/44 =7/28 : 33/44 = 1:3那么能否用“十字交叉法”直接计算出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呢?要解决此问题,应该利用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出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式或平均分子量,然后再利用“十字交叉法”进行计算。解法三:设: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式为COx,则:利用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相等可以列出下列方程。16x/(12+16x) = 7/10,解得:x =
8、7/4。即我们可以认为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式为CO7/4,然后依据“十字交叉法”原理可列出下面式子计算。CO 1 8/4 7/4 1 V(CO) 7/4 = = CO2 2 7/4 4/4 3 V(CO2)求出平均分子式后,还可继续求出平均分子量,然后再利用“十字交叉法”进行计算。解法四:因为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式为CO7/4,故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12+16×7/4 = 40CO 28 44 40 1 V(CO) 40 = = CO2 44 40 28 3 V(CO2)利用这种方法求出的差值之比之所以能确定是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或者说能确定是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我们可以利用下面方
9、程来进行证明。方法五:设:混合气体中CO2物质的量为x,CO物质的量为y,则: 利用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相等可以列出下列方程。32x +16y = (44x + 28y) ×7/10,解得x :y = 3 : 1 因此: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体积之比为1 : 3。为了将“十字交叉法”理解透彻,我们再看下列一些例题,认真体会“十字交叉法”解计算题的类型和原理。例3 K35ClO3与 K37Cl 在酸性溶液中反应生成 Cl2,则该Cl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多少?解:因为K35ClO3中Cl的化合价为+5价, K37Cl中Cl的化合价为-1价,所以生成 Cl2时, K35ClO3与 K37
10、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即生成的 Cl2分子中35Cl与37Cl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5。设生成的 Cl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则6 × M= (35 g/mol + 37 g/mol × 5)× 2 M 73.33 g/mol 由:6 × M= 35 g/mol × 2 + 37 g/mol × 2 × 5 可以推出5×M+M = 70 g/mol + 74 g/mol × 5 5×( 74 g/mol - M )= 1 ×( M - 70 g/mol ) ( 74 g/mol -
11、M )/ ( M - 70 g/mol )= 1/5 因此对于此题我们可以直接利用右边的式子进行计算,即十字交叉法37Cl2 74g/mol M - 70g/mol 5 M = 35Cl2 70g/mol 74g/mol - M 1 例4已知自然界中铱有两种质量数分别为191和193的同位素,而铱的平均原子量为192.22,这两种同位素的原子个数比应为 A3961 B6139 C11 D3911此题可列二元一次方程求解,但运用十字交叉法最快捷: 铱-191 191 0.78 39 192.22 = 铱-193 193 1.22 61 解得这两种核素的原子个数比为39 :61,正确答案是A。例5
12、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得到CO、CO2和水的总质量为27.6g,若其中水的质量为10.8g,则CO的质量是 A1.4g B2.2g C4.4gD在2.1g和4.4g之间此题考查有机物的不完全燃烧,可运用十字交叉法:CO与CO2总质量:27.6 g - 10.8 g = 16.8 g,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10.8 g ÷ 18 g/mol = 0.6 mol,则燃烧的乙醇为:0.6 mol × 1/3 = 0.2 mol。因此生成CO、CO2的物质的量共 0.2 mol × 2 = 0.4 mol则CO和CO2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16.8 g /
13、0.4 mol = 42CO 28 44 42 1 n(CO) 42 = = CO2 44 42 28 7 n(CO2)所以,n(CO) = 0.4 mol × 1/ 8 = 0.05 molm(CO)=28 g/mol × 0.05 mol = 1.4 g正确答案是A例6右图中横坐标表示完全燃烧时耗用可燃气体X(X=A、B、C)的物质的量n(X),纵坐标表示消耗O2的物质的量n(O2),A、B是两种可燃性气体,C是A和B的混合气体,则C中n(A)n(B)为( ) A 21B12 C11D任意比 仔细地观察图示,分析图象可以看出:1 mol A完全燃烧消耗0.5 mol O21 mol B完全燃烧消耗2 mol O21 mol C(C是A、B混合气)完全燃烧消耗1 mol O2可以利用1mol气体燃烧耗O2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塑料薄膜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双草酸硼酸锂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化妆品塑料瓶行业市场深度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不孕不育服务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AI药物设计-洞察阐释
- 企业财务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 音乐学专业实习总结范文
- 农产品加工生产经理岗位职责
- 柔性传感器的纳米材料应用研究-洞察阐释
- 健康证办理后如何获取相关信息
- 江苏省启东市高中数学 第二章 平面向量 第7课时 2.3.2 向量的坐标表示(2)教案 苏教版必修4
- 137案例黑色三分钟生死一瞬间事故案例文字版
- 高中英语外研版 单词表 必修1
- 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与评价
- 【魔镜洞察】2024药食同源保健品滋补品行业分析报告
-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跟踪训练-石油资源与国家安全
- 14.有趣的光影(课件)-美术六年级下册
- 中央2024年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附答案解析
- 2024年四川省南充市名校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 JBT 14682-2024 多关节机器人用伺服电动机技术规范(正式版)
- 改进工作作风自查报告(11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