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植物学考试大纲_第1页
大一植物学考试大纲_第2页
大一植物学考试大纲_第3页
大一植物学考试大纲_第4页
大一植物学考试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植物学一、 植物细胞1. 名词概念:胞间连丝:细胞间有许多纤细的细胞质丝,穿过细胞壁上的微细孔眼或纹孔彼此联系着,这些穿过细胞壁的细胞质细丝称为细胞间丝。 液 泡:液泡有单层膜包被,膜内充满液体,叫做细胞液。 后 含 物:植物细胞生活过程中,由于新陈代谢活动产生一些储存物质、代谢中间产物以及废物等。 有 色 体:有色体的结构简单,外面有双层单位膜包被,膜内有简单的片层和基质。常存在于植物的花瓣和成熟的果实当中。 白 色 体:白色体结构简单,双层单位膜包被着少数不发达的片层和基质。不含色素,有合成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能力,常幼嫩的细胞、储存组织、种子的胚和一些植物的表皮中。纹 孔:次生壁形成时,

2、在初生纹孔场处往往不沉积壁物质而形成一些孔隙。细胞周期:从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之间细胞所经历的全部过程。2. 细胞壁的组成和功能: <1>组成:中层、初生壁、次生壁 <2>功能: 细胞壁能保护原生质体 支持和巩固细胞的形状 参与植物组织的吸收、运输和分泌等方面的生理活动 在细胞生长调控、细胞识别等重要生理活动中也起一定作用3. 植物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区别和意义: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发生部位体细胞 性细胞分裂过程DNA复制一次, 分裂一次DNA复制一次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前期无联会同源染色体不交换,后期染色单体分开 前期有联会,同源染色体发生交换后期同源染

3、色分开分裂结果形成两个子细胞 子细胞染色体仍为2n形成四个子细胞 子细胞染色体为n二、 植物的组织和组织系统 保卫细胞: 新月形的细胞,成对分布在植物叶气孔周围,控制进出叶子的气体和水分的量。 传递细胞:这是一类特化的细胞,它们显著的特征是具有细胞壁内突生长的特性和具发达的胞间连丝。 气 孔: 叶、茎及其他植物器官上皮上许多小的开孔之一,是植物表皮所特有的结构。 皮 孔:周皮上的通气结构,周皮内的生活细胞能通过它们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厚角组织:细胞壁具有不均匀的增厚,而且增厚通常在几个细胞邻接处的角隅上特别明显,故称为厚角组织。 导 管:普遍存在于被子植物的木质部中,有许多管状死细胞以端壁连

4、接而成。 筛 管:管状细胞在植物体内纵向连接,形成长的细胞列,称为筛管。 伴 胞:伴胞是与筛管分子起源于同一个原始细胞的薄壁细胞,它可在筛管分子的各个侧面发育,也可在筛管分子的一个侧面形成纵向细胞列。 石 细 胞:通常石细胞是薄壁组织细胞通过细胞壁次生加厚发育而来的。石细胞具有极厚的次生壁,壁上有大量同心层和分枝纹孔。广泛的分布于植物的茎、叶、果实和种子中有增加器官的硬度和支持的作用。 木 质 部:木质部是由几种不同类型的细胞构成的一种复合组织,它由管状分子、纤维、薄壁细胞等组成。 韧 皮 部:韧皮部是一种复合组织,由筛分子、伴胞、薄壁细胞、纤维等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 周 皮:周皮是取代表皮的

5、次生保护组织,存在于与增粗生长的器官中它由侧生分生组织。即木栓形成层,通过平周分裂,形成成行排列的多层细胞,这些细胞向外分化成木栓层,向内分化成栓内层。 三、 根、茎、叶1. 名词概念: 侧 根:主根生长达到一定长度时,就会 从内部侧向地生出许多分枝. 根 毛:根表皮层上的一种表皮毛 中 柱 鞘:位于中柱外围,紧接内皮层,由一层或几层薄壁细胞组成。 通道细胞:根的初生结构内外进行物质运输的唯一通道。凯氏带:内皮层细胞在两个径向壁上有木栓质加厚带,这一带状结构叫凯氏 带。 根瘤:是由固氮细菌或放线菌侵染宿主根部细胞而形成的瘤状共生结构。 菌根:是高等植物根部与某些真菌形成的共生体。 泡状细胞:泡

6、状细胞又叫运动细胞,为一些具有薄垂周壁的大型细胞(薄壁细胞)。 C3植物:是指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中,一个CO2被一个五碳化合物(1,5-二磷酸核酮糖,简称RuBP)固定后形成两个三碳化合物(3-碳酸甘油酸),即 CO2被固定后最先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三个碳原子,所以称为C3植物 C4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既具有C3途径,又具有C4途径的植物。2、 根尖分区:(生长锥)细胞小,呈多面体,细胞核大.细胞不断进行分裂。3、根、茎、叶的主要功能。 根的功能: 1.吸收与输导作用。 2.固着与支持 3.贮藏作用 4.合成作用 5.无性繁殖 6.分泌 7.与其他微生物共生 茎的功能; 1.支

7、持作用 2.输导作用 导管和管胞主要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筛管或筛胞主要输导光合作用的有机物。 3.贮存(变态茎) 薄壁细胞可以贮存大量物质。 4.光合作用 幼茎含有叶绿体。 5.繁殖作用 有的植物茎形成不定根和不定芽。4、 根、茎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特点。 根: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 次生结构:包括次生维管组织和周皮。 茎:初生结构:原套内侧的几层细胞可以进行其他方向的分裂,称为原体。 次生结构: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茎发育到一定阶段,茎中的侧生分生组织开始分裂、生长和分化,使茎加粗,这一过程称为次生生长,其产生的次生组织成茎的次生结构。5、旱生植物叶片和水生植物叶片的形态结构特点;旱

8、生植物叶片的形态结构特点: 叶片的形态结构向降低蒸腾和贮藏水分两个方向发展。(1) 叶通常较小。(2) 表皮高度角化,角质层发达;具复表皮;上表皮无气孔,下表皮气孔下陷(如,夹竹桃上形成的气孔窝)(3) 栅栏组织发达,甚至下表皮一侧也有栅栏组织(等面叶的特点);叶脉比较稠密。(4)有的肉质植物(景天、落地生根)叶的贮水组织发达;有的植物叶片退化成剌(仙人掌)。水生植物叶片的形态结构特点:(1) 叶片通常较薄,有的沉水叶呈丝状细裂,增大表面积。(2) 表皮上没有角质膜或很薄;浮水叶下表皮无气孔;沉水叶表皮无气孔,细胞中有叶绿体。(3) 叶肉细胞层数少,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通气系统发达。

9、(4)叶脉少,输导组织、机械组织退化。6、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裸子植物叶的特点;7.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 叶柄的结构(横切面)表皮:叶柄表面的一层细胞,保护。 机械组织:表皮内方的几层厚角细胞;支持。 基本组织:机械组织内方的薄壁细胞;贮藏。 维管束:排列成半圆形或圆形,其结构与初生茎中的维管束相同;运输与支持。8.叶片的结构: 1、表皮:气孔、表皮毛有分布, 表皮细胞具有角质层、蜡质层。 2、叶肉 :由含有许多叶绿体的薄壁细胞组成.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异面叶的叶肉中,近上表皮的细胞排列整齐,圆柱形,为栅栏组织;下表皮的细胞为不规则形状,排列疏松,细胞间隙发达为海绵组织。 3、叶脉 中脉和大

10、的侧脉由维管束和厚角细胞或厚壁细胞组成。小叶脉的附近有传递细胞,它与叶片中物质的短距离运输有关。单子叶植物叶的结构: 1、表皮 细胞排列整齐,一个长的表皮细胞与两个短细胞交互排列。含有泡状细胞,与叶片的卷曲和开张有关。 2、叶肉 叶内的维管束一般平行排列,有发达的纤维细胞。无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区别。C3植物: 叶脉的维管束鞘有2层细胞,其外层细胞较大,薄壁,不含叶绿体或较少,内层为较小的厚壁细胞,不含叶绿体。(如小麦、大麦、水稻等,低光效植物)C4植物: 叶脉的维管束鞘是由1层的薄壁细胞所组成,其细胞较大,排列整齐,细胞内的叶绿体大而多,组成了“花环型”的结构。(如玉米、甘蔗、高粱等,高光效植

11、物)裸子植物叶的结构: 针形、鳞片状, 表皮细胞壁较厚,角质层发达,表皮下有几层厚壁细胞称为下皮层,气孔下陷,叶肉组织中具有若干树脂道,内皮层有一个或两个维管束。 四、 花、果实和种子 1.名词解释: 双 受 精:有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融合的现象 异花传粉:指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同株或异株的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过程 有限花序:开花顺序是顶端或中心的花先开,然后由上而下或从内向外逐渐开放 无限花序;开花顺序是花序轴基部的花先开,渐及上部,花序轴顶端可继续生长,延伸; 花序轴很短时,则由边缘向中央依次开花 细胞花粉粒:细胞花粉粒(营养细胞、生殖细胞) 细胞花粉粒:细胞花粉粒(营养细胞1个,精子2

12、个) 真 果:一些植物的果实仅有子房发育而成 假 果:有些植物除子房外,其他部分参与果实的形成和发育2.双受精的生物学意义1 由于精卵结合,即由2个单倍体的配子形成了二倍体的合子,恢复了各种植物原 有的染色体倍性,保持了物种在遗传上的稳定性2 由于精卵融合,将父母本具一定差异的遗传物质重新组合,即可形成具双亲遗传性的合子,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后代的遗传性和变异性,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选择的可能性和必然性3 精子和极核融合,形成三倍体的初生胚乳核,同样具有父母本双亲的遗传性,生理活性更强,形成胚乳后供胚吸收,可使子代生活力更强,适应性更广4 3.胚囊的组成: 成熟胚囊通常由1个卵细胞(n)、2个助细胞(

13、n)、3个反足细胞(n)和1 个 中央细胞(2n)组成4.果实各部分的由来: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花托变为果实的一部分或否,花柄发育为果柄5. 种子各部分的由来: 子房内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珠被发育成种皮,珠心消失或发育成外胚乳,珠孔发育成种孔,珠脊发育成种脊,珠柄发育成种柄6.果实和种子传播的适应: 借风力传播:种子或果实多数小而轻,常有毛、翅等有利于风力传送的结构 借水力传播:有些水生或沼生植物的果实或种子多形成漂浮结构,以适应水力传播 借人与动物活动传播 借果实自身机械力传播7.果实和种子的作用; 果实:为种子提供营养,给传媒

14、的松鼠等搬动动物提供奖赏; 种子:物种不能连续近亲繁殖,否则会造成退化;所以需要以种子的方式传播;并且 在不利的环境下种子这个植物存在的状态能够暂时度过不良的逆境。8.种子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 种子一般由种皮、胚、胚乳三部分组成,种皮包在种子外面,具有保护胚和胚乳的作用。胚是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新植物体的幼体;胚由子叶、胚芽、胚轴、胚根组成。胚乳是种子中贮藏营养物质的地方,胚乳中含有大量营养物质,在种子萌发时供胚生长。有些植物种子在成熟过程中,胚乳被胚吸收利用,其营养物质贮藏在子叶中。5、 水生维管束植物1、 水生植物根茎叶的特点 :根:多为须根系。具有固定、平衡植物体和吸收养分的作用。茎:

15、直立茎、匍匐茎、根茎和球茎 直立茎特点:机械组织退化,集中在茎的中央,增加韧性。气室发达。表皮细胞具有叶绿素,可以吸收水中的各种营养物质。 匍匐茎特点:可进行营养繁殖,节上生有须根。 根茎特点:有发达的气室,繁殖力强。 球茎特点:有明显的节和节间,并有顶芽和侧芽(繁殖)。2. 挺水植物: 挺水植物植株的下部或基部沉于水中,而上面大部分挺出水面,其地下茎或根有发达的通气组织。 代表植物:莲 水葱 凤眼莲3. 浮叶植物或浮水植物:  分布水较深的地方。植物体内含有气室、气囊或贮气细胞等,使叶片或植物体能平稳的漂浮于水面。 代表植物:杏菜 菱角 王莲 睡莲4. 沉水植物: A、根

16、不发达或无,植物体的各个部分都能吸收水分和养料。 B、通气组织特别发达,叶片丝状,植物体多为黑绿色或褐色,有助 于吸收水中微弱的光线。 C、它们对的透明度相当敏感。 代表植物:黄花狸藻5. 海滩红树林群落: 分布我国热带海岸,是海滩沼生性植被。具有发达的支柱根、呼吸根、或板根,组成稳固的支架。 内部有通气组织,叶革质,表皮光亮,利于发射热带海岸强烈的阳光。体内有排出多余盐分的分泌腺体。6、 植物的类群1、 绿藻门、红藻门、褐藻门主要特点(代表植物) ,藻类植物的主要特点: 绿藻门: 特征:1.绿藻的体型多种多样,有单细胞、群体、丝状体或叶状体。 2.绿藻植物的细胞与高等植物相似,也有细胞核和叶

17、绿 体,有相似的色素、贮藏养分及细胞壁的成分。 3.色素中以叶绿素a和b最多,故呈绿色。 4. 贮藏物质主要为淀粉和油类。 5.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 6.营养繁殖;无性植物繁殖 ;有性繁殖. 代表植物:刺松藻 石莼 红藻门: 特征: 1.植物体多为丝状体、叶状体或枝状体,少数为单细胞或群体。 2.细胞壁含琼胶 等红藻所特有的果胶化合物。 3.色素体1枚,呈星芒状等。藻红素和藻蓝素为主,故藻体呈红或 紫红色。 4. 贮藏养分为红藻淀粉或红藻糖。 5.无性生殖为不动孢子,有性生殖为卵配生殖。 代表植物:紫菜 褐藻门: 特征: 1.全为海产,黄褐色,植物体均为多细胞体。 2.简单的单列细胞的分

18、枝丝状体; 3.有类似根、茎、叶的分化,其内部有表皮、皮层和髓部组织的分化。 4. 4.主要含叶黄素,其次,叶绿素a和c、胡萝卜素,贮藏物质为褐藻淀粉,有的种类细胞内含有大量碘。 5.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代表植物:海带藻类植物的主要特点:特征:1、含有各种不同的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2、生活方式:自养。 3、多生活水中。2、 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主要特点: 苔藓植物: 特点:苔藓植物主要生活在潮湿的地区,生活史中有世代交替,配子体发达,孢子体必须寄生在配子体上,植物体内无维管组织分化,有假根和类似茎、叶的分化,有雌雄生殖器官(颈卵器和精子器)。分为苔纲、藓纲和角苔纲。地钱 葫芦藓。 蕨类植物: 特征:为陆生、淡水生和附生。生活史中有世代交替,孢子体占优势,有根、茎、叶的分化,有维管组织,配子体和孢子体都能独立生活。配子体上产生有性生殖器官为精子器和颈卵器,受精离不开水。满江红 槐叶苹裸子植物: 特征 :种子植物,不形成果实,种子裸露。孢子体发达,有形成层和次生生长,木质部有管胞而无导管和纤维;韧皮部有筛胞而无筛管和伴胞(买麻藤纲除外),多数种类的雌配子体中有结构简化的颈卵器。多数是多年生木本植物。3、 单子叶植物纲、双子叶植物纲、被子植物门的一般特点: 单子叶植物纲;纲的主要特点: 1.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具1片顶生子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