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传播的“模仿”与“复制_第1页
网络语言传播的“模仿”与“复制_第2页
网络语言传播的“模仿”与“复制_第3页
网络语言传播的“模仿”与“复制_第4页
网络语言传播的“模仿”与“复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网络语言传播的“模仿”与“复制”(2007-12-26 07:31)标签:- 分类:传播学网络语言传播的“模仿”与“复制”1. 引言20世纪中后期互联网的出现与迅猛发展催生了网络语言。语言是一切文明和 传播的基础,一切传播媒体都是语言载体,载体的变化往往会引起语言风格 或语体的变化(陈卫星等,2001: 19)o “社会进步是通过一连串的取代和积 累完成的”(塔尔德,2005: 147)。网络语言是一种文本交互模式,在这种模 式中,个体拥有的不仅仅是传播的自由、交流的自由、更多的是隐藏在背后 的话语权力的拥有、文本创作的自由及其所带来的人性欲求的释放和个体对 交际网络自主权的拥有,正是这些平民

2、而人性化的自由的诱惑推动了网络语 言的飞速发展。网络语言这种通讯文化依靠电子邮件、邮件列表、BBS、博客等表现形式已经成为一种人际交往与社会交流的生活方式及文化现象。国内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关注并探讨了这一现象。董启明等(2001)研究了网络语言的文体特征;秦秀白(2003)从语体学角度论述了网络语言的构成、 性质及特点;秦俊红等(2005)借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分析网上会话的话 轮特征;沈彤等(2006)从概念整合理论的角度探讨网络语言等。本文借用“模仿律”与模因论的研究成果来反观网络语言“模仿”与“复制”特点, 解释按照“模仿律”和模因论生成的网络语言传播的模仿和复制机理。2. 逻辑模仿律与

3、超逻辑模仿律下的语言模仿2.1模仿律布莱克摩尔(2001: 4-5)指出,“使我们人类区别于动物而成为人的,乃是我 们所拥有的模仿能力”。模仿律是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从社会心理上解释社会 形式与发展的理论。塔尔德(2005)把模仿看成是社会发展和存在的基本原 则。他认为,社会就是模仿,每有一种发明和创造,即为大家所模仿。模仿 与生物的遗传有很相似之处,人与人越是接近,则模仿的成分越大,社会关 系也越是亲密,社会就由这种模仿作用而趋于巩固和发展。群体的规范和价 值都是由于模仿的结果而产生。模仿是社会进步的根源,因为社会生活中的 发现和创造是由于人的模仿而进入社会结构之中。“被发明的事物(thing

4、)和被模仿的事物总是一个思想或意志、判断和目的,这个事物又体现了某种程度的欲望(desire)。信念和欲望就是两个心理量,心理量处在一切感知量 的底层,又与其结合。当发明和模仿抓住信念和欲望时,信念和欲望就成为 实实在在的社会量”(塔尔德,2005: 142)。与传统越接近的发明越容易被模 仿,与先进技术越接近的发明越容易被模仿一一这就是“逻辑模仿律。”网络语言在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语言交流中形成、模仿、复制和传播着。网 络语言也是一种拼贴与模仿。例如,网络语言“ 94酱紫,等一会儿再来打打 铁子,MM , 886!”(就是这样子,等一会儿再来发帖子,美眉,再见!)这其 中的字符都是大家所熟知的

5、,只是被重新组合过了。2.2超逻辑模仿律塔尔德的“超逻辑模仿律”认为模仿是“从内心到外表”的扩散,“这个从里到外的模仿过程就含有两层意思:(1)思想的模仿走在思想的表达之前;(2) 模仿的目的走在模仿的表达之前”(塔尔德,2005: 146)换言之,模仿的社 会行为一定要思想先行。“模仿的趋势从诞生之日就获得了自由,以几何级数增长,越来越清楚而圆 满地表达出来模仿就会像声波一样,在一个完美的弹性介质里刹那间传 播开来”(塔尔德,2005: 151)。而网络就给人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弹性介质”。 人们只有适应新产生的社会现象,才有可能对这种现象进行反复模仿。受众 接触网络语言势必有一个往复一一对立

6、一一适应的(塔尔德,2005)循环过程。“语言的发明大大促进了思想和欲望从一个头脑注入另一个头脑,而不是 启动了这样的嫁接。”(塔尔德,2005: 148) o网民也是先接触了网络语言, 有了思想的接受和模仿,而后借助网络模仿性地介入传媒语言表述,从欣赏 性转向参与性,从目的性转向过程性。网络语言因其传播的直观性和便捷性, 更容易被受众接受并模仿,如,MM (美眉),GG (哥哥)等。在网络媒介广 泛普及的今天,受众更乐于、也更有能力来消解网络带来的信息,使模仿趋 于更准确和稳定,使模仿更加逼真,出现了 “模仿无限增长的趋势”(塔尔德, 2005: 150) o但塔尔德理论有两个缺陷。首先,他

7、一再强调“模仿”的重要性,却没有看 到,人们在模仿的时候,并不是完全按照行为主义“刺激一反应”的机械观 点去模仿,而是有创造性地、生成性地模仿。其次,塔尔德的理论没有揭示 为什么人们能够创造性地模仿语言现象。而模因论能够从另一个侧面来完善 塔氏理论。3、模因论与模因“语言的进步首先是靠模仿实现的,然后又是靠两种语言或两种方言之间的 竞争实现的”(塔尔德,2005: 145)。下例说明了网络上的模因现象: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 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匆 匆,朱自清)匆匆之电脑故障版:硬盘小了,有再换的时候;内

8、存低了,有再加的时 候;屏幕窄了,有再买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为什么刚买的电 脑就出现故障呢?模因论是一种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它试 图从历时和共时的视角对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以及文化具有传承性这种本质 特征的进化规律进行诠释(何自然,2005)。模因一词最早出现在新达尔文主 义的倡导者道金斯自私的基因(1998) 书中。道金斯(1998)这样解释:“我们需要为这种新的复制因子起一个名字,这个名字应当能够表达出文化 传递的基本单位或模仿行为的基本单位这个意思。”任何事物只要它以广义上 称之为模仿的方式从一个人的身上传递到另一人身上,那它就是一个模因(布 莱克

9、摩尔,2001: 12) 0从这个意义上讲,语言本身也是一种模因,它可以通 过字,词,篇章表现出来。人们一旦将学来的新词语引进自己的语言系统中 并加以使用,那么这些新的语言模因就会被广泛复制和传播。4. 网络语言秦秀白(2003)认为网络语言是指与网络和在线流通有关的语言,它由三种 语言成分构成:(1)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专业术语;(2)网络文化现象相关术 语;(3)计算机辅助交际(CMC)使用的特殊用语。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第 三种即用于网络交际的特殊用语。网络交际语言中有大量的缩略语:女口Q(=Cute), Y (=Why)等;数字:如886 (=再见),007 (=秘密)等;谐音词: 如油墨(

10、二幽默)等;派生词:如,网X (如网虫,网蝶)等;图片;键构符:(:-& (生气)(:-)(大笑脸)等;此外还有大量的汉英,数字语码混用现象, 如4a4a(=是啊是啊),I服了 U (=我服了你)等。网络交际语言最能体现网络 语言的变异性,它较为直接地反映网民追求高效,张扬个性,挑战权威,颠 覆传统,时尚前卫等社会心态。网民相互模仿和复制,构成了活跃的网络语 言生态。4.1成功模因的三个标准与网络语言词汇道金斯(1998)提出成功模因有三个衡量标准,即保真度,多产性和长寿性。 任何一个事物,与那些与它发生竞争关系的事物相比,只要它能够在保真度, 多产性,长寿性方面占优势,那么它必定在这

11、种竞争关系中获胜,成为成功 模因。布莱克摩尔(2001: 65)也指出在所有可能的模因中,只有很少一部 分能成功地从一个人的头脑被拷贝到另一个人的头脑。4.1.1强势模因与网络语言词汇大众传媒正在演变为个人化的双向交流,信息不再被“推送(push)”给受众,相反,人们“拖曳(pull)需要的信息”并参与到创造信息的活动中。强势模因 即在自我复制竞争中获胜的模因。传播开来的网络语言必定是一些强势模因。 由于网络交流缺乏面对面交流的真实语境,人们不便通过非言语交际手段表 达一些情感,为了弥补这些不足,网民在交际中使用一些表情符号和图片使 得信息接收者通过视觉和声音(读音)来完成交际的认知过程,从而

12、有效地 弥补了网络交际中非言语交际手段的缺失。网络语言在同其它形式的语言的 模因竞争的过程中获胜,拥有较高的保真度,长寿性和多产性,成为成功的 强势模因。4.1.2模因复合体与网络语言词汇模因的发展过程充满了竞争和选择,道金斯(2001 )指出模因的选择过程使 得那些能够相互融合,互惠互利的诸模因相结合,以形成模因复合体。构成 模因复合体的诸模因比相同的诸模因处于分离状态下时更容易得到复制,发 挥的作用更加强烈。在网络语言中,网民通常用“青蛙”指代“长相不佳的 男网民”,用“ 1775”(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年份)来表示“不满和反抗情绪” 等等,这些源于文化生活的模因被人们熟知,它们本身所具有的缺省意义在 网络交流的语境中被激活,人们将它们同特定的网络符号相联系,从而有助 于理解、记忆、运用这些网络语言符号。正如布莱克摩尔所说(2001: 181),成功的模因应当是那些依附于被记住的行为之上的模因,通过这种方式,人 们更容易理解,记忆这些特定的网络语言符号,从而增加了网络语言的复制 能力和传播能力,有利于增加网络语言的长寿性。布莱克摩尔(2001: 178)提出,对于增强模因的多产性而言,口语化的语言 是最理想的方案。网络语言的语言特点介于书面语和口语之间,它针对视觉 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