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量信息采集及监控平台系统数据传输规约_第1页
电能量信息采集及监控平台系统数据传输规约_第2页
电能量信息采集及监控平台系统数据传输规约_第3页
电能量信息采集及监控平台系统数据传输规约_第4页
电能量信息采集及监控平台系统数据传输规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V 3.0 内内 蒙蒙 古古 电电 力力 公公 司司 企企 业业 标标 准准Q/NMDW-YX-001-2009电能量信息采集及监控平台电能量信息采集及监控平台系统数据传输规约系统数据传输规约2009-4-30 发布2009-05-01 实施内内蒙蒙古古电电力力公公司司 发布Q/NMDWQ/NMDW-YX-001-2009II目目 录录1范围 .5 52规范性引用文件 .5 52.1 术语和定义 .52.1.1 终端地址.52.1.2 公共地址.52.1.3 终端组地址.52.1.4 主站地址 .52.1.5 电能示值 .52.1.6 测量点 .52.1.7 总加组 .52.1.8 数据单元标

2、识 .52.1.9 信息点 .62.1.10 信息类 .62.1.11 任务 .62.1.12a/b 型触点 .62.2 符号和缩略语 .63帧结构 .73.1 字节格式 .73.2 帧格式 .73.2.1 传输规则 .73.2.2 链路层定义 .73.2.3 应用层定义 .93.3 链路传输 .143.3.1 传输服务类别 .143.3.2 非平衡传输过程 .143.3.3 平衡传输过程 .153.4 物理层接口 .153.4.1 短信(SMS)传输接口 .153.4.2TCP 和 UDP 的传输接口 .163.4.3 串行通信传输接口 .163.4.4 红外通信传输接口 .164报文应用及

3、数据结构 .164.1 确认否认(AFN=00H) .164.1.1Fn 和 pn 定义 .174.1.2Fn 的数据单元格式 .174.2 复位命令(AFN=01H) .174.2.1 下行报文 .174.2.2 上行报文 .18Q/NMDW-YX-001-2009III4.3 链路接口检测(AFN=02H) .184.3.1 上行报文 .184.3.2 下行报文 .184.4 中继站命令(AFN=03H) .184.4.1 下行报文 .184.4.2 上行报文 .194.5 设置参数(AFN=04H) .204.5.1 下行报文 .204.5.2 上行报文 .394.6 控制命令(AFN=

4、05H) .394.6.1 下行报文 .394.6.2 上行报文 .434.7 身份认证密钥协商(AFN=06) .434.7.1 下行报文 .434.8 级联数据询问(AFN=12H) .444.8.1 下行:Fn 和 pn 定义 .444.8.2 上行:Fn 和 pn 定义 .454.9 查询参数(AFN=0AH) .454.9.1 下行报文 .454.9.2 上行报文 .454.10 请求 1 类数据(AFN=0CH) .464.10.1 下行报文 .464.10.2 上行报文 .484.11 请求 2 类数据(AFN=0DH) .664.11.1 下行报文 .664.11.2 上行报文

5、 .704.12 请求 3 类数据(AFN=0EH) .894.12.1 下行报文 .894.12.2 上行报文 .904.13 文件传输(AFN=0FH) .1004.13.1 发送报文 .1004.14 数据转发(AFN=10H) .1004.14.1 下行报文 .1004.14.2 上行报文 .101A附录 A 数据格式说明 .102A.1 数据格式 01 .102A.2 数据格式 02 .102A.3 数据格式 03 .102A.4 数据格式 04 .103A.5 数据格式 05 .103A.6 数据格式 06 .103Q/NMDW-YX-001-2009IVA.7 数据格式 07 .

6、103A.8 数据格式 08 .103A.9 数据格式 09 .103A.10 数据格式 10 .103A.11 数据格式 11 .103A.12 数据格式 12 .104A.13 数据格式 13 .104A.14 数据格式 14 .104A.15 数据格式 15 .104A.16 数据格式 16 .104A.17 数据格式 17 .104A.18 数据格式 18 .105A.19 数据格式 19 .105A.20 数据格式 20 .105A.21 数据格式 21 .105A.22 数据格式 22 .105A.23 数据格式 23 .105A.24 数据格式 24 .105B附录 B 事件代码

7、 ERC .106C附录 C 数据冻结密度 .106D附录 D 出错否认代码 ERR .107Q/NMDW-YX-001-2009 51范围范围本规约规定了电能量信息采集与监控平台系统中主站和终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帧格式、数据编码及传输规则。本规约适用于点对点、多点共线及一点对多点的通信方式,适用于主站对终端执行主从问答方式以及终端主动上传方式的通信。2规范性引用规范性引用文件文件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文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文件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文件,然而,鼓励根据本文件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标准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

8、期的引用标准,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GB 2260-9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18657.1-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 5 部分 传输规约 第 1 篇 传输帧格式GB/T18657.2-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 5 部分 传输规约 第 2 篇 链路传输规则DL/T645-199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DL/T614-1997 多功能电能表2.1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约部分。2.1.1终端地址终端地址 终端地址 terminal address系统中终端设备的地址编码,简称终端地址。2.1.2公共地址公共地址公共地址 common address系统

9、中所有终端都响应的地址编码。2.1.3终端组地址终端组地址终端组地址 terminal group address具有某一相同属性的终端群组编码,如属于同一行业、同一变电站、同一线路,响应同一个命令。2.1.4主站地址主站地址主站地址 master station address主站中具有通信需求的对象(如工作站、应用功能模块等)的编码。2.1.5电能示值电能示值电能示值 indicated energy value电能表计度器电能示值的简称。2.1.6测量点测量点测量点 measured point 指可以测量出唯一的一组电气量值的测量装置与终端的顺序电气连接点,当物理上相同的一个电气连接点

10、被多个装置所测量,或者被一个装置所测量但通过多种方式被传递到终端时,按照多个测量点计,每个测量点具有唯一的逻辑定位编码,是该装置在终端的参数配置、数据应用的唯一对象标识。2.1.7总加组总加组总加组 a group total指相关的各测量点的某一同类电气量值按设置的加或减运算关系计算得到的数值。2.1.8数据单元标识数据单元标识数据单元标识 Data unit identify用于表示一个或一组信息点的一种或一组信息类型的标识。Q/NMDW-YX-001-2009 62.1.9信息点信息点信息点 information point表示参数或数据的对象信息,如测量点、总加组、控制轮次、直流模拟

11、量分路等。2.1.10 信息类信息类信息类 information type表示参数或数据的分类信息,一个信息类可以是一种参数或数据,也可以是一组参数或数据的集合。2.1.11 任务任务任务 task规定终端在指定时间或条件下执行所需的操作。2.1.12 a/ba/b 型触点型触点a/b 型触点 a/b Contact被控开关辅助触点的型式,a 型是触点状态与被控开关运行状态一致的触点;b 型是触点状态与被控开关运行状态相反的触点2.2符号和缩略语符号和缩略语A地址域A1行政区划码A2终端地址A3主站地址和终端组地址标志ACD要求访问位AFN应用层功能码AUX附加信息域BCD二-十进制编码BI

12、N二进制编码BS独立位组合C控制域CON请求确认标志位CS帧校验和DIR传输方向位EC,EC1 ,EC2事件计数器ERC事件记录代码FCB帧计数位FCV帧计数有效位FIR首帧标志:报文的第一帧FIN末帧标志:报文的最后一帧Fn信息类标识码G电能量单位位G1、G2、G3组成倍率的码位L长度L1用户数据长度Lcn中文信息长度Le事件记录长度MSA主站地址P校验位pn信息点标识码PFC启动帧计数器PRM启动标志位PSEQ启动帧序号Q/NMDW-YX-001-2009 7PW密码RSEQ响应帧序号S正负极性位S0上下浮动位SEQ帧序列域Tp时间标签TpV时间标签有效位Td数据时标3帧帧结构结构基于 G

13、B/T18657.32002 规定的三层参考模型“增强性能体系结构” 。3.1字节格式字节格式帧的基本单元为 8 位字节。链路层传输顺序为低位在前,高位在后;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后。3.2帧格式帧格式本规约采用 GB/T18657.1 的 6.2.4FT1.2 异步式传输帧格式,定义如下:起始字符(68H)长度 L固定长度长度 L的报文头起始字符(68H)控制域 C控制域用户数据区地址域 A地址域链路用户数据链路用户数据(应用层)校验和 CS帧校验和结束字符(16H)3.2.1传输规则传输规则a)线路空闲状态为二进制 1。b)帧的字符之间无线路空闲间隔;两帧之间的线路空闲间隔最少需 33 位。

14、c)如按 e)检出了差错,两帧之间的线路空闲间隔最少需 33 位。d)帧校验和(CS)是用户数据区的八位位组的算术和,不考虑进位位。e)接收方校验:对于每个字符:校验起动位、停止位、偶校验位。对于每帧:检验帧的固定报文头中的开头和结束所规定的字符以及规约标识位;识别 2 个长度 L;每帧接收的字符数为用户数据长度 L1+8;帧校验和;结束字符;校验出一个差错时,校验按 c)的线路空闲间隔;若这些校验有一个失败,舍弃此帧;若无差错,则此帧数据有效。3.2.2链路层定义链路层定义3.2.2.1长度长度 L L长度 L 包括规约标识和用户数据长度,由 2 字节组成:D7D6D5D4D3D2D1D0D

15、15D14D13D12D11D10D9D8规约标识定义如下:Q/NMDW-YX-001-2009 8D1D0规约标识定义00禁用01本规约使用10保留11保留用户数据长度 L1:由 D2D15 组成,采用 BIN 编码,是控制域、地址域、链路用户数据(应用层)的字节总数。采用专用无线数传信道,长度 L1 不大于 255;采用网络传输,长度 L1 不大于 16383。3.2.2.2控制域控制域 C C控制域 C 表示报文传输方向和所提供的传输服务类型的信息,定义如下:D7D6 D5D4D3D0下行方向帧计数位 FCB帧计数有效位 FCV上行方向传输方向位DIR启动标志位PRM要求访问位 ACD保

16、留功能码3.2.2.2.1传输方向位传输方向位 DIRDIRDIR=0:表示此帧报文是由主站发出的下行报文;DIR=1:表示此帧报文是由终端发出的上行报文。3.2.2.2.2启动标志位启动标志位 PRMPRMPRM =1:表示此帧报文来自启动站;PRM =0:表示此帧报文来自从动站。3.2.2.2.3帧计数位帧计数位 FCBFCB当帧计数有效位 FCV=1 时,FCB 表示每个站连续的发送/确认或者请求/响应服务的变化位。FCB 位用来防止信息传输的丢失和重复。启动站向同一从动站传输新的发送/确认或请求/响应传输服务时,将 FCB 取相反值。启动站保存每一个从动站 FCB 值,若超时未收到从动

17、站的报文,或接收出现差错,则启动站不改变 FCB 的状态,重复原来的发送/确认或者请求/响应服务。复位命令中的 FCB=0,从动站接收复位命令后将 FCB 置“0” 。3.2.2.2.4请求访问位请求访问位 ACDACDACD 位用于上行响应报文中。ACD=1 表示终端有重要事件等待访问,则附加信息域中带有事件计数器 EC(EC 见 3.2.3.5.2) ;ACD=0 表示终端无事件数据等待访问。ACD 置“1”和置“0”规则:自上次收到报文后发生新的重要事件,ACD 位置“1” ;收到主站请求事件报文并执行后,ACD 位置“0” 。3.2.2.2.5帧计数有效位帧计数有效位 FCVFCVFC

18、V=1:表示 FCB 位有效;FCV=0:表示 FCB 位无效。3.2.2.2.6功能码定义功能码定义a)启动标志位 PRM =1功能码帧类型服务功能0备用1发送确认复位命令23备用4发送无回答用户数据58备用Q/NMDW-YX-001-2009 99请求响应帧链路测试10请求响应帧请求 1 级数据11请求响应帧请求 2 级数据1215备用b)启动标志位 PRM =0功能码帧类型服务功能0确认认可17备用8响应帧用户数据9响应帧否认:无所召唤的数据10备用11响应帧链路状态1215备用本规约规定:)启动站功能码 10(请求 1 级数据)用于应用层请求确认(CON=1)的链路传输,应用层请求确认

19、标志见 3.2.3.2.3。)启动站功能码 11(请求 2 级数据)用于应用层请求数据的链路传输。3.2.2.3地址域地址域 A A地址域由行政区划码 A1、终端地址 A2、主站地址和组地址标志 A3 组成,格式如下:地址域数据格式字节数行政区划码 A1BCD2终端地址 A2BIN2主站地址和组地址标志 A3BIN13.2.2.3.1行政区划码行政区划码 A1A1行政区划码按 GB2260-91 的规定执行。3.2.2.3.2终端地址终端地址 A2A2终端地址 A2 选址范围为 165535。FFFFH 为广播地址,0000H 为无效地址。3.2.2.3.3主站地址和组地址标志主站地址和组地址

20、标志 A3A3A3 的 D0 位为终端组地址标志,置“0”:表示终端地址 A2 为单地址;置“1”:表示终端地址 A2为组地址。A3 的 D1D7 组成 0127 个主站地址 MSA。主站启动的发送帧的 MSA 不能为 0,其终端响应帧的 MSA 应与主站发送帧的 MSA 相同。终端启动发送帧的 MSA 应为 0,其主站响应帧的 MSA 也应为 0。3.2.2.4帧校验和帧校验和帧校验和是控制域、地址域、链路用户数据(应用层)的字节的八位位组算术和,不考虑溢出位。3.2.3应用层定义应用层定义应用层(链路用户数据)格式定义如下:应用层功能码 AFN帧序列域 SEQ数据单元标识 1数据单元 1数

21、据单元标识 nQ/NMDW-YX-001-2009 10数据单元 n附加信息域 AUX3.2.3.1应用层功能码应用层功能码 AFNAFN应用层功能码 AFN 由一字节组成,采用二进制编码表示,具体定义如下:应用功能码 AFN应用功能定义00H确认否认01H复位02H链路接口检测03H中继站命令04H设置参数05H控制命令06H09H备用0AH查询参数0BH任务数据查询0CH请求 1 类数据(实时数据)0DH请求 2 类数据(历史数据)0EH请求 3 类数据(事件数据)0FH文件传输10H数据转发11HFFH备用3.2.3.2帧序列帧序列域域 SEQSEQ帧序列域 SEQ 为 1 字节,用于描

22、述帧之间的传输序列的变化规则,由于受报文长度限制数据无法在一帧内传输,需要分成多帧传输。 (每帧都应有数据单元标识,都可以作为独立的报文处理。 )定义如下:D7D6D5D4D3-D0TpVFIRFINCONPSEQRSEQ3.2.3.2.1帧时间标签有效位帧时间标签有效位 TpVTpVTpV=0:表示在附加信息域中无时间标签 Tp;TpV=1:表示在附加信息域中带有时间标签 Tp(Tp 定义见 3.2.3.5.3) 。3.2.3.2.2首帧标志首帧标志 FIRFIR、末帧标志、末帧标志 FINFINFIR:置“1” ,报文的第一帧。FIN:置“1” ,报文的最后一帧。FIRFIN应用说明00多

23、帧:中间帧01多帧:结束帧10多帧:第 1 帧,有后续帧。11单帧3.2.3.2.3请求确认标志位请求确认标志位 CONCON在所收到的报文中,CON 位置“1” ,表示需要对该帧报文进行确认;置“0” ,表示不需要对该帧报文进行确认。3.2.3.2.4启动帧序号启动帧序号 PSEQPSEQ响应帧序号响应帧序号 RSEQRSEQa)启动帧序号 PSEQPSEQ 取自 1 字节的启动帧计数器 PFC 的低 4 位计数值 015。启动帧帧序号计数器 PFC:每一对启动站和从动站之间均有 1 个独立的、由 1 字节构成的计数范围为 0255 的启动帧帧序号计数器 PFC,用于记录当前启动帧的序号。启

24、动站每发送 1 帧报文,该计数器加Q/NMDW-YX-001-2009 111,从 0255 循环加 1 递增;重发帧则不加 1。b)响应帧序号 RSEQ响应帧序号 RSEQ 以启动报文中的 PSEQ 作为第一个响应帧序号,后续响应帧序号在 RSEQ 的基础上循环加 1 递增,数值范围为 015。c)帧序号改变规则启动站发送报文后,当一个期待的响应在超时规定的时间内没有被收到,如果允许启动站重发,则该重发的启动帧序号 PSEQ 不变。 (重发次数可设置,最多 3 次;重发次数为 0,则不允许重发。 )当 TpV=0 时,如果从动站连续收到两个具有相同启动帧序号 PSEQ 的启动报文,通常意味着

25、报文的响应未被对方站收到。在这种情况下,则重发响应(不必重新处理该报文) 。当 TpV=0 时,如果启动站连续收到两个具有相同响应帧序号 RSEQ 的响应帧,则不处理第二个响应。终端在开始响应第二个请求之前,必须将前一个请求处理结束。终端不能同时处理多个请求。 注:S1、S2、S3 分别表示链路传输服务类别,见 3.3.1。启动报文 PFC=14(S1 服务)PRM=1,FIR=1,FIN=1,CON=0,PSEQ=14(a) S1 发送/无回答传输服务启动报文 PFC=15 (S2 服务)PRM=1,FIR=1,FIN=1,CON=1,PSEQ=15确认报文PRM=0,FIR=1,FIN=1

26、,CON=0,RSEQ=15接收正确接收正确(b) S2 发送/确认传输服务RSEQ1=PSEQ=15RSEQ3=RSEQ2+1=2启动报文 PFC=16(S3 服务)PRM=1,FIR=1,FIN=1,CON=0,PSEQ=0响应报文PRM=0,FIR=1,FIN=0,CON=0,RSEQ=0接收正确响应报文PRM=0,FIR=0,FIN=0,CON=0,RSEQ=1(c) S3 请求/响应传输服务第 1 帧响应帧RSEQ1=PSEQ=0RSEQ2=RSEQ1+1=1第 2 帧响应帧响应报文PRM=0,FIR=0,FIN=1,CON=0,RSEQ=2第 3 帧响应帧启动报文 PFC=18(S

27、2 服务)PRM=1,FIR=1.FIN=1,CON=0,PSEQ=2响应报文PRM=0,FIR=1,FIN=1,CON=0,RSEQ=2接收错误或超时启动报文 PFC=18PRM=1,FIR=1,FIN=1,CON=0,PSEQ=2重发 1 次响应报文PRM=0,FIR=1,FIN=1,CON=0,RSEQ=2接收错误或超时接收正确/错误接收正确/错误(d) S3 请求/响应失败重发传输Q/NMDW-YX-001-2009 12帧序列域变化规则图示3.2.3.3数据单元标识数据单元标识数据单元标识由信息点标识 DA 和信息类标识 DT 组成,表示信息点和信息类型,具体格式如下:DA1D7D6

28、D5D4D3D2D1D0信息点 DADA2D7D6D5D4D3D2D1D0DT1D7D6D5D4D3D2D1D0信息类 DTDT2D7D6D5D4D3D2D1D03.2.3.3.1信息点信息点 DADA信息点 DA 由信息点元 DA1 和信息点组 DA2 两个字节构成。DA2 按位表示信息点组,DA1 按位表示某一信息点组的 18 个信息点,以此共同构成信息点标识pn(n=164) ,具体格式如下:信息点组 DA2信息点元 DA1D7D0D7D6D5D4D3D2D1D00 0 0 0 0 0 0 1p8p7p6p5p4p3p2p10 0 0 0 0 0 1 0p16p15p14p13p12p1

29、1p10p9 1 0 0 0 0 0 0 0p64p63p60p61p60p59p58p57启动报文 PFC=19 (S3 服务)PRM=1,FIR=1,FIN=1,CON=0,PSEQ=3响应报文 PFC=19PRM=0,FIR=0,FIN=0,CON=0,RSEQ=4响应报文 PFC=19PRM=0,FIR=1,FIN=0,CON=0,RSEQ=3启动报文 PFC= 20 (S3 服务)PRM=1,FIR=1,FIN=1,CON=0,PSEQ=4 t t 发送和接收时序启动报文 PFC=21 (S3 服务)PRM=1,FIR=1,FIN=1,CON=0,PSEQ=5响应报文 PFC=19P

30、RM=0,FIR=0,FIN=0,CON=0,RSEQ=5响应报文 PFC=19PRM=0,FIR=0,FIN=1,CON=0,RSEQ=6响应报文 PFC=21PRM=0,FIR=1,FIN=1,CON=0,RSEQ=5响应报文 PFC=20PRM=0,FIR=1,FIN=1,CON=0,RSEQ=4(e) 多通信服务传输启动报文 PFC=0 (S3 服务)PRM=1,FIR=1,FIN=1,CON=0,PSEQ=0Q/NMDW-YX-001-2009 13)当 DA1 和 DA2 全为“0”时,表示终端信息点,用 p0 表示;)当 DA1 和 DA2 全为“1”时,表示全体信息点。)信息点

31、标识 pn 对应于不同信息类标识 Fn 可以是测量点号、总加组号、控制轮次、直流模拟量点号、任务号。3.2.3.3.2信息类信息类 DTDT信息类 DT 由信息类元 DT1 和信息类组 DT2 两个字节构成。DT2 采用二进制编码方式表示信息类组,DT1 按位表示某一信息类组的 18 种信息类型,以此共同构成信息类标识 Fn(n=1248) ,具体格式如下:信息类组 DT2信息类元 D T1D7D0D7D6D5D4D3D2D1D00F8F7F6F5F4F3F2F11F16F15F14F13F12F11F10F92F24F23F22F21F20F19F18F1730F248F247F246F24

32、5F244F243F242F241255未定义3.2.3.4数据单元数据单元数据单元为按数据单元标识所组织的数据,包括参数、命令等。数据组织的顺序规则:先按 pn 从小到大、再按 Fn 从小到大的次序,即:完成一个信息点 pi 的所有信息类 Fn 的处理后,再进行下一个 pi+1 的处理。终端在响应主站对终端的参数或数据请求时,如终端无某项数据,且该“无某项数据”的信息需主站辨识,则终端应将该数据项内容的每个字节填写“EEH” 。3.2.3.5附加信息域附加信息域 AUXAUX附加信息域可由密码 PW、事件计数器 EC 和时间标签 Tp 组成。密码用于重要的下行报文中;事件计数器用于具有重要事

33、件告警状态的上行报文中;时间标签用于允许同时建立多个通信服务的链路传输和信道延时特性较差的传输中。3.2.3.5.1密码密码 PWPW 密码 PW 用于重要下行报文中,由 2 字节组成,PW 是由主站将密钥按系统约定的密码算法产生,并在主站发送的报文中下发给终端,由终端进行校验,通过则响应主站命令,反之则否认。终端在收到带有密码的报文,必须在密码验证通过后,才能响应命令。3.2.3.5.2事件计数器事件计数器 ECEC事件计数器 EC 用于 ACD 位置“1”的上行响应报文中,EC 由 2 字节组成,分别为重要事件计数器EC1 和一般事件计数器 EC2。计数范围 0255,循环加 1 递增。格

34、式如下:事件计数器 EC数据格式字节数重要事件计数器 EC1BIN1 一般事件计数器 EC2BIN1 每发生 1 个事件,相应的计数器自动加 1。3.2.3.5.3时间标签时间标签 TpTp时间标签用于交换网络通道中,对采用同时建立多个通信服务的传输服务,进行辅助判决接收报文的时序和时效性。时间标签 Tp 由 6 字节组成,数据格式如下:数据名称数据格式单位字节数Q/NMDW-YX-001-2009 14启动帧帧序号计数器 PFCBIN1启动帧发送时标数据格式 16秒分时日4允许发送传输延时时间 BINmin1时间标签 Tp 由启动站产生,并通过报文传送给从动站,从动站据此判决收到的报文的时序

35、和时效性,如判别有效,从动站发送响应帧,并在响应帧中将时间标签 Tp 返回启动站。启动帧帧序号计数器 PFC:见 3.2.3.2.4 中的 a) 。启动帧发送时标:记录启动帧发送的时间。允许发送传输延时时间:指启动帧从开始发送至从动站接收到报文之间启动站所允许的传输延时时间。从动站的时效性判断规则:)如从动站的当前时间与 Tp 中的启动帧发送时标之间的时间差大于 Tp 中的允许传输延时时间,从动站则舍弃该报文;)如时间差不大于 Tp 中的允许传输延时时间,则做出响应;)如 Tp 中的允许传输延时时间为“0”,则从动站不进行上述 a)b)两项的判断。3.3链路传输链路传输3.3.1传输服务类别传

36、输服务类别类别功能用途S1发送无回答启动站发送传输,从动站不回答。S2发送确认启动站发送复位命令,从动站回答确认。S3请求响应启动站请求从动站的响应,从动站作确认、否认或数据响应。3.3.2非平衡传输过程非平衡传输过程半双工通道和专用无线通道应采用非平衡传输规则。3.3.2.1发送无回答服务发送无回答服务在前一次通信服务的传输过程结束后,并且至少间隔 33 个空闲位,才开始新一次发送传输。3.3.2.2发送确认服务发送确认服务在前一次通信服务结束后,才能开始新一次发送帧传输。当从动站正确收到启动站报文,并能执行启动站报文的命令,则发送确认帧;否则发送否认帧3.3.2.3请求响应服务请求响应服务

37、在前一次通信服务结束后,才能开始新一次请求帧传输。从动站正确收到启动站请求 1 级数据帧,如所请求的数据全部有效,则发送响应帧;否则发送否认帧。从动站正确收到启动站请求 2 级数据帧,如所请求的数据全部有效,则发送响应帧;如所请求的数据部分有效,则根据能响应的数据内容组织数据单元标识发送响应帧;如所请求的数据全部无效,否则发送否认帧。当 FCV 有效时,可采用防止报文丢失和报文重复传送:未收到响应帧或响应帧受到干扰,则重发原报文且不改变 FCB 值,最大重发次数可设定。在从动站收到启动站的请求帧,并向启动站发送响应帧,此时在从动站将此响应帧保存起来。在前后两次接收到的请求帧中的 FCB 值不同

38、时,则清除原保存的响应帧,并形成新的响应帧;否则若前后两个请求帧的 FCB 值相同,则重发原保存的响应帧。3.3.2.4通信出错处理通信出错处理启动站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正确收到响应报文,作为超时处理,放弃该通信服务。超时时间应考虑信道网络延时、中继环节延时、终端响应时间等因素。在发送下一帧之前,需等待一个超时时间。从动站若检出帧差错则不作回答。Q/NMDW-YX-001-2009 153.3.3平衡传输平衡传输过程过程全双工通道和数据交换网络通道可采用平衡传输规则。3.3.3.1发送无回答服务发送无回答服务启动站允许建立一个或多个通信服务。当同时建立多个通信服务时,由启动站进行数据流控制。3.3

39、.3.2发送确认服务发送确认服务启动站允许建立一个或多个通信服务。当同时建立多个通信服务时,由启动站进行数据流控制。当从动站正确收到启动站报文时,并能执行启动站报文的命令,则发送确认帧;否则发送否认帧。3.3.3.3请求响应服务请求响应服务启动站允许建立一个或多个通信服务。当同时建立多个通信服务时,由启动站进行数据流控制。从动站正确收到启动站请求 1 级数据帧,如所请求的数据全部有效,则发送响应帧;否则发送否认帧。从动站正确收到启动站请求 2 级数据帧,如所请求的数据全部有效,则发送响应帧;如所请求的数据部分有效,则根据能响应的数据内容组织数据单元标识发送响应帧;如所请求的数据全部无效,否则发

40、送否认帧。终端作为从动站响应新的请求服务之前,必须完成前一个请求服务的响应。当 FCV 有效时,可采用 FCB 位防止报文丢失和报文重复传送:未收到响应帧或响应帧受到干扰,则重发原报文并不改变 FCB 值,最大重发次数可设定。在从动站收到启动站的请求帧,并向启动站发送响应帧,此时在从动站将此响应帧保存起来。在前后两次接收到的请求帧中的 FCB 值不同时,则清除原保存的响应帧,并形成新的响应帧;否则若前后两个请求帧的 FCB 值相同,则重发原保存的响应帧。3.3.3.4通信出错处理通信出错处理启动站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正确收到响应报文时,作为超时处理,放弃该通信服务。超时时间应考虑信道网络延时、中继

41、环节延时、终端响应时间等因素。从动站若检出帧差错则不作回答。3.4物理层接口物理层接口3.4.1短信(短信(SMSSMS)传输接口)传输接口由于每帧短信发送字节长度有限制,目前一般为 140 个字节,因此,在报文传输中会需要拆分报文。3.4.1.1短信传输接口短信传输接口短信传输接口完成对报文帧的拆分和拼接,传输接口定义如下:D7D6D5D4D3D2D1D0D15D14D13D12D11D10D9D8smseqsmfin smlseqsmseqa)smseq:由 D0D11 组成,采用二进制编码,表示短信传输接口所接收的报文帧序列。每接收1 条报文则自动加 1,循环加 1 递增。b)smlse

42、q:由 D12D14 组成,采用二进制编码,表示由短信传输接口进行拆分的短信帧序号。smlseq= 0 表示第 1 帧,如拆分 i(7)帧,则每传送一帧,smlseq 加 1,直至 smfin 置“1”。c)smfin:smlseq 的结束标志。置“1”:结束帧;置“0”:非结束帧。Q/NMDW-YX-001-2009 163.4.1.2短信传输接口的发送拆分规则短信传输接口的发送拆分规则拆分过程如下图所示。3.4.1.3短信传输接口的接收拼接规则短信传输接口的接收拼接规则将具有 smseq 同序号的短信链路帧按 smlseq 序列依次拼接。3.4.1.4短信传输接口数据单元格式短信传输接口数

43、据单元格式短信数据单元字节数短信传输接口2数据 1数据 i1383.4.2TCPTCP 和和 UDPUDP 的传输接口的传输接口该类接口的登录链接和心跳检测采用链路测试服务,链路测试周期可设定。登录和心跳检测的详细定义见 4.3。3.4.3串行通信传输接口串行通信传输接口字节传输按异步方式进行,它包含 8 个数据位、1 个起始位“0” 、1 个偶校验位 P 和 1 个停止位“1” ,定义如下:0D0D1D2D3D4D5D6D7P1起始位8 个数据位偶校验位停止位3.4.4红外通信传输接口红外通信传输接口采用红外通信方式实现当地数据传输时,字节格式与串行通信传输格式相同,在发送数据时,在有效数据

44、帧前加 14 个 FEH 作为前导码。4报文应用及数据结构报文应用及数据结构4.1确认确认否认否认(AFN=00HAFN=00H)确认否认报文是对接收报文中需要被确认(CON=1)的回答,以及终端对所请求的数据不具备响应条件的否认回答。该报文为单帧报文,帧序列域的标志位 FIR=1,FIN=1,CON=0。68HLL68HCAAFN=00H发送报文smseq=n,smlseq=0,smfin=1短信传输接口发送报文smseq=n+1,smlseq=0,smfin=0报文总长度138 字节报文总长度138 字节短信协议层规约链路smseq=n+1,smlseq=1,smfin=0smseq=n+

45、1,smlseq=2,smfin=0smseq=n+1,smlseq=i(7),smfin=1拆分多帧单帧短信传输接口拆分规则图示Q/NMDW-YX-001-2009 17SEQ数据单元标识 1数据单元 1数据单元标识 n数据单元 nEC(见 3.2.3.5.2)Tp(见 3.2.3.5.3)CS16H4.1.1FnFn 和和 pnpn 定义定义Fn名称及说明pnF1全部确认:对收到报文中的全部数据单元标识进行确认p0F2全部否认:对收到报文中的全部数据单元标识进行否认p0F3按数据单元标识确认和否认:对收到报文中的全部数据单元标识进行逐个确认/否认p0F4F248备用4.1.2FnFn 的数

46、据单元格式的数据单元格式4.1.2.1 F1F1:全部确认:全部确认无数据体。4.1.2.2 F2F2:全部否认:全部否认无数据体。4.1.2.3 F3F3:按数据单元标识确认和否认:按数据单元标识确认和否认数据内容字节数AFN(要被确认的报文的 AFN)1数据单元标识 14ERR11数据单元标识 24ERR21ERR 由 1 字节采用二进制编码表示,定义见附录 D 出错否认代码 ERR。4.2复位命令(复位命令(AFN=01HAFN=01H)4.2.1下行报文下行报文68HLL68HCAAFN=01HSEQ数据单元标识(DA=0)PWTp(见 3.2.3.5.3)CS16HQ/NMDW-YX

47、-001-2009 184.2.1.1FnFn 和和 pnpn 定义定义Fn名称及说明pnF1硬件初始化p0F2数据区初始化p0F3参数及全体数据区初始化p0F4F248备用4.2.1.2PWPW 密码密码详见 3.2.3.5.1。4.2.2上行报文上行报文确认否认报文,详见 4.1。4.3链路接口检测(链路接口检测(AFN=02HAFN=02H)适用于交换网络传输信道。4.3.1上行报文上行报文68HLL68HCAAFN=02HSEQ数据单元标识(DA=0)CS16H4.3.1.1FnFn 和和 pnpn 定义定义Fn名称及说明pnF1登录p0F2退出登录p0F3心跳p0F4F248备用4.

48、3.2下行报文下行报文确认/否认报文,详见 4.1。4.4中继站命令(中继站命令(AFN=03HAFN=03H)4.4.1下行报文下行报文68HLL68HCAAFN=03HSEQ数据单元标识(DA=0)数据单元CSQ/NMDW-YX-001-2009 1916H4.4.1.1FnFn 和和 pnpn 定义定义Fn名称及说明pnF1中继站工作状态控制p0F2中继站工作状态查询p0F3中继站工作状态切换记录查询p0F4中继站运行状况统计数据查询p0F5F248备用4.4.1.2FnFn 的数据单元格式的数据单元格式4.4.1.2.1 F1F1:中继站工作状态控制:中继站工作状态控制数据内容数据格式

49、字节数中继站工作状态控制BS81D0D1:值班机/备份机切换:D1D0说明00不切换11切换其他无效D2D3:值班机中继转发允许标志:D3D2说明00不允许11允许其他无效D4D7:备用4.4.1.2.2 F2F2:中继站工作状态查询:中继站工作状态查询无数据单元。4.4.1.2.3 F3F3:中继站工作状态切换记录查询:中继站工作状态切换记录查询无数据单元。4.4.1.2.4 F4F4:中继站运行状况统计数据查询:中继站运行状况统计数据查询无数据单元。4.4.2上行报文上行报文68HLL68HCAAFN=03HSEQ数据单元标识(DA=0)数据单元CS16H4.4.2.1FnFn 和和 pn

50、pn 定义定义同 4.4.1.1。Q/NMDW-YX-001-2009 204.4.2.2FnFn 的数据单元格式的数据单元格式4.4.2.2.1 F1F1:中继站工作状态控制:中继站工作状态控制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字节数当前中继站工作状态BS81D0D3:A 机工作状态:D0D1:A 机状态,编码表示 03,0:不存在,1:正常,2:故障,3:备用;D2 置“0”:A 机为备份机,置“1”:A 机为值班机;D3 置“0”:A 机禁止中继转发,置“1”:A 机允许中继转发。D4D7:B 机工作状态:D4D5:B 机状态,编码表示 03,0:不存在,1:正常,2:故障,3:备用;D4 置“0”:B

51、机为备份机,置“1”:B 机为值班机;D3 置“0”:B 机禁止中继转发,置“1”:B 机允许中继转发。4.4.2.2.2 F2F2:中继站工作状态查询:中继站工作状态查询同 4.4.2.2.1。4.4.2.2.3 F3F3:中继站工作状态切换记录查询:中继站工作状态切换记录查询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字节数最近十次切换时间:分时日月年数据格式 155最近十次切换前中继站工作状态BS81最近十次切换后中继站工作状态BS81最近一次切换时间:分时日月年数据格式 155最近一次切换前中继站工作状态BS81最近一次切换后中继站工作状态BS81中继站工作状态:同 4.4.2.2.1 中“当前中继站工作状态”的

52、定义。4.4.2.2.4 F4F4:中继站运行状况统计数据查询:中继站运行状况统计数据查询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单位字节数切换累计次数BIN次2A 机值班累计时间BINmin2A 机正常运行累计时间BINmin2B 机值班累计时间BINmin2B 机正常运行累计时间BINmin24.5设置参数(设置参数(AFN=04HAFN=04H)4.5.1下行报文下行报文68HLL68HCAAFN=04HSEQ数据单元标识 1数据单元 1数据单元标识 nQ/NMDW-YX-001-2009 21数据单元 nPWTp(见 3.2.3.5.3)CS16H4.5.1.1FnFn 和和 pnpn 定义定义Fn名称及说明

53、pn组组 1 1F1终端通信参数设置p0F2终端中继转发设置p0F3主站 IP 地址和端口p0F4主站电话号码和短信中心号码p0F5终端消息认证参数配置p0F6终端组地址设置p0F7终端抄表日设置p0F8终端事件记录配置设置p0组组 2 2F9终端配置数量表p0F10终端电能表/交流采样装置配置参数p0F11终端脉冲配置参数p0F12终端状态量输入参数p0F13终端电压/电流模拟量配置参数p0F14终端总加组配置参数p0F15有功总电能量差动越限事件参数设置p0F16虚拟专网用户名、密码p0组组 3 3F17终端保安定值p0F18终端功控时段p0F19终端时段功控定值浮动系数p0F20终端月电

54、能量控定值浮动系数p0F21终端电能量费率时段和费率数p0F22终端电能量费率p0F23终端催费告警参数p0F24终端抄表间隔设置p0组组 4 4F25测量点基本参数测量点号F26测量点限值参数测量点号F27测量点数据冻结参数测量点号F28测量点功率因数分段限值测量点号F32F32备用组组 5 5F33总加组数据冻结参数总加组号F34F40备用组组 6 6F41时段功控定值总加组号F42厂休功控参数总加组号F43功率控制的功率计算滑差时间总加组号F44营业报停控参数总加组号Q/NMDW-YX-001-2009 22Fn名称及说明pnF45功控轮次设定总加组号F46月电量控定值总加组号F47购电

55、量(费)控参数总加组号F48电控轮次设定总加组号组组 7 7F49功控告警时间控制轮次F50F56备用组组 8 8F57终端声音告警允许禁止设置p0F58终端自动保电参数p0F59电能表异常判别阈值设定p0F60谐波限值p0F61直流模拟量接入参数p0F62虚拟专网工作方式P0F63配置低压居民电表参数P0F64集中器每天预抄开始时间P0F63F64备用组组 9 9F65定时发送 1 类数据任务设置任务号F66定时发送 2 类数据任务设置任务号F67定时发送 1 类数据任务启动/停止设置任务号F68定时发送 2 类数据任务启动/停止设置任务号F69F72备用组组 1010F73电容器参数P0F

56、74电容器投切运行参数P0F75电容器保护参数P0F76电容器投切控制方式P0F77F80备用组组 1111F81直流模拟量变比直流模拟量点号F82直流模拟量限值直流模拟量点号F83直流模拟量冻结参数直流模拟量点号组 12F85低压表状态配置P0F86F88备用组 13F89本地本地103103 规约通讯参数设置规约通讯参数设置P0F90抄表数据量选配参数抄表数据量选配参数测量点号F91第二通讯通道工作方式配置及两个通讯通道第二通讯通道工作方式配置及两个通讯通道的启用参数的启用参数P0组 14F105终端管理的中继器地址参数p0F106终端电能表中继路由配置参数p0F107居民电表中继路由配置

57、参数p0F84F248备用Q/NMDW-YX-001-2009 234.5.1.2FnFn 的数据单元的数据单元格式格式4.5.1.2.1 F1F1:终端通信参数设置:终端通信参数设置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单位字节数终端数传机延时时间 RTSBIN20ms1终端作为启动站允许发送传输延时时间BINmin1终端等待从动站响应的超时时间和重发次数BIN秒、次2需要主站确认的通信服务(CON=1)的标志BS81心跳周期BINmin1)终端作为启动站允许发送传输延时时间:具体说明同 3.2.3.5.3 中的“允许发送传输延时时间” 。)终端等待从动站响应的超时时间和重发次数:D7D6D5D4D3D0确认超时

58、时间(单位:秒)备用重发次数确认超时时间(单位:秒)终端等待从动站响应的超时时间由上表中的第一字节的 D0D7 和第二字节的 D0D3 组成,表示 04095 秒范围的超时时间,以供终端判别从动站响应帧的超时。重发次数由第二字节的 D4D5 组成,取值范围为 03,为 0 表示不允许重发。)需要主站确认的通信服务(CON=1)的标志:按位表示,置“1”:需要确认,置“0”:不需要确认,各对应的通信服务定义如下:按位表示通信服务D0主动上报重要事件记录D1主动上报一般事件记录D2D7备用该标志主要用于主动上报事件记录的应用场合,通常情况下缺省为 0,表示不需要主站确认。4.5.1.2.2 F2F

59、2:终端中继转发设置:终端中继转发设置数据内容D7D6D0字节数允许禁止被转发的终端地址数 n1被转发终端地址 i(i=1n)2*n)允许禁止:由第 1 字节的 D7 表示允许或禁止终端转发,置“0”:禁止,置 “1”:允许。)被转发的终端地址数 n:由第 1 字节的 D0D6 位表示,取值范围 016。)被转发终端地址:每个地址为 2 字节,与终端地址 A2 定义相同,见 3.2.2.3.2。4.5.1.2.3 F3F3:主站主站 IPIP 地址和端口地址和端口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字节数说明IP 地址 1 段BIN1IP 地址 2 段BIN1IP 地址 3 段BIN1IP 地址 4 段BIN1端

60、口地址BIN2主用IP 地址 1 段BIN1IP 地址 2 段BIN1IP 地址 3 段BIN1IP 地址 4 段BIN1备用Q/NMDW-YX-001-2009 24端口地址BIN2网关地址 1 段BIN1网关地址 2 段BIN1网关地址 3 段BIN1网关地址 4 段BIN1端口地址BIN2网关代理服务器地址 1 段BIN1代理服务器地址 2 段BIN1代理服务器地址 3 段BIN1代理服务器地址 4 段BIN1代理服务器端口BIN2代理服务器APNASCII16本规约 ASCII 字符指“US-ASCII” (即“ISO646-US” )字符集所定义字符。暂不考虑双字节字符。对 ASC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